名人孝順父母的故事
古代有很多孝順的典故,其中包括:郭巨埋兒奉母、曾參嚙指痛心、仲由百里負米、郯子鹿乳奉親、姜詩涌泉躍鯉,愛敬天下之人_順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名人孝順父母的故事如下:
1.嚙指痛心。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
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于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yǎng)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jīng)》等儒家經(jīng)典,后世儒家尊他為"宗圣"。
2.百里負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
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里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3.鹿乳奉親。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鉆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xiàn)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y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4.埋兒奉母。郭巨,晉代隆慮(今河南林縣)人,一說河內(nèi)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后,他把家產(chǎn)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yǎng),對母極孝。
后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yǎng)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yǎng)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jié)省些糧食供養(yǎng)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并得以兼養(yǎng)孩子。
5.涌泉躍鯉。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愿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后,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涌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孝順
名人孝順父母的故事
1. 郭巨埋兒奉母:郭巨是晉代隆慮(今河南林縣)人,家道一度殷實。其父去世后,他將家產(chǎn)平分給兩個弟弟,自己則保留母親贍養(yǎng)之責。隨著家道中落,郭巨擔心自己供養(yǎng)母親的能力,甚至考慮過犧牲年幼的兒子以節(jié)省糧食。在他和妻子準備執(zhí)行這個悲壯決定時,意外地在挖坑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埋藏的黃金,解決了他...
有關(guān)孝順母親的故事名人事例
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并得以兼養(yǎng)孩子。郭巨思供給,埋兒愿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4、臥冰求鯉 王祥,瑯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
孝敬父母的故事有哪些?
王祥,瑯琊人,生母早逝,繼母朱氏常構(gòu)陷之,使其失父愛。父母病重,祥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寒冬,祥解衣臥冰上,冰忽自開,鯉魚躍出。繼母食后病愈。祥隱居多年,后官至太尉。五、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知孝。家貧無蚊帳,夜蚊叮咬使父不能安睡。夏夜,猛赤身坐父床前...
有哪些孝敬父母的故事
孝敬父母的故事如下:一、孝子仲由的故事 仲由,春秋時期魯國人,雖然家境貧困,但他深知孝敬父母的重要性。他每天辛勤工作后,都會帶著美食回家孝敬父母。即便在生活艱難的時候,他也始終堅持讓父母吃飽。仲由的舉動彰顯了他對父母的深情與孝心。二、孝子黃庭堅的故事 黃庭堅,宋代文學家、書法家,他對母親...
有關(guān)孝敬父母的故事有哪些?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體現(xiàn)了中國的古語:“百善孝為先”。如果一個人連孝敬父母都不知道,那他很難去熱愛祖國和人民。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尊敬其他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培育全社會尊老愛幼的良好風尚,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中國有哪些孝順父母的故事?
1、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里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怎么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于是,小小的...
孝敬父母的典故有哪些
孝敬父母的故事典故如下:1、老萊娛親。春秋時,楚國有位隱士,名叫老萊子。這個老萊非常孝順父母,對父母體貼入微,千方百計討父母的歡心。為了讓父母過得快樂,老萊特地養(yǎng)了幾只美麗善叫的鳥讓父母玩耍。他自己也經(jīng)常引逗鳥兒,讓鳥兒發(fā)出動聽的叫聲。父親聽了很高興,總是笑著說:“這鳥聲真動聽!
有哪些孝敬父母的故事?
一、恣蚊飽血:晉朝的吳猛,年僅八歲,便已知孝順父母。家中貧困,無蚊帳,夏夜蚊蟲叮咬,使父親難以入睡。吳猛總是裸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自己,以防它們?nèi)ザRЦ赣H。二、扼虎救父:晉朝的楊香,十四歲時與父親一同在田間割稻。一日,一只猛虎突然出現(xiàn),將父親撲倒帶走。楊香無畏地沖上前,緊緊...
孝敬父母的歷史故事有哪些
孝敬父母的歷史故事有如下這些:1、涌泉跳鯉 江石,東漢四川廣漢人,嫁給龐。夫妻是孝順的。他們的家離長江六七英里。彭日成經(jīng)常去河邊取他岳母喜歡喝的長江水。她的婆婆喜歡魚,所以丈夫和妻子經(jīng)常為她做魚。她岳母不想一個人吃飯。他們邀請鄰居的老太太一起吃飯。有一次,由于大風,彭日成打水回家晚...
孝敬父母的小故事
孝敬父母的小故事 一、臥冰求鯉 故事概述:寒冬臘月,一位名叫王祥的少年擔心病中的母親缺乏營養(yǎng),想要為母親捕捉鯉魚燉湯。但是,湖面結(jié)冰,難以捕撈。為了孝敬母親,王祥毅然脫下衣物,躺在冰上,用自己的體溫融化冰層,最終成功捕捉到鯉魚,回家熬湯供養(yǎng)母親。細節(jié)分析:王祥的行為展現(xiàn)了孝道的力量。他...
相關(guān)評說:
合浦縣機械: ______ ★立身行直 (我們不但要行孝,還要勸人行孝) 孔子名丘,字仲尼,周朝春秋魯國人,父親叔梁紇,是一飽學之士,母親顏徵,是叔梁紇的繼娶夫人. 孔子三歲時,父親不幸過世了,而由母親顏氏來撫養(yǎng).仲尼自幼聰穎過人,而且事母至孝. ...
合浦縣機械: ______ 二十四孝_【忠孝雙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沉至緒有獨生女兒名叫沈云英自小聰明好學... 唐朝有姓楊人家貧洗十分孝道靠討飯養(yǎng)其父母故人們叫楊乞所討食物都帶回家奉獻雙...
合浦縣機械: ______ 孔融讓梨 在我國流傳甚廣、家喻戶曉的《三字經(jīng)》中,有“融四歲, 能讓梨,弟與長,宜先知”的韻文.孔融四歲那年,正在院中玩耍的孔融兄弟幾個, 面對父親剛買來的梨子,哥哥讓孔融先拿,而孔融卻揀了個最小的.父親問孔融為 什么這樣做,孔融回答說:“哥哥比我大,應該吃大的;我年紀小,就該吃小的.” 父親不禁為兒子的謙讓懂事高興,卻又故意問道:“可你還有個小弟弟,為何不把 最小的梨留給他呢?”孔融則答:“我比弟弟大,哥哥應該讓弟弟,所以把大的留 給弟弟吃!”你能不為孔融這種謙讓精神所感動嗎?
合浦縣機械: ______[答案] 感動中國2013十大人物陳斌強用孝心感動華夏大地:近日感動中國2013十大人物評選結(jié)果出爐.陳斌強當選了,作為感動中... 他是一個真正有師德的好老師. 推選委員吳孟超說:陳斌強付出的孝心,不僅撫慰母親,也撫慰每一位中國人的心,這種中華...
合浦縣機械: ______ 從前,黃香小時候,家中生活很艱苦.在他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黃香非常悲傷.... 黃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親的心.黃香溫席的故事,就這樣傳開了,街坊鄰居...
合浦縣機械: ______ 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
合浦縣機械: ______ 子路尊敬長輩的故事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里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怎么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
合浦縣機械: ______ 1、孔融讓梨孔融,字文舉,東漢時期山東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高祖父孔尚當過鉅鹿太守,父親是泰山都尉孔宙 .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吃梨,總是拿小的吃.有人問他為什么這么做.他回答說:"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
合浦縣機械: ______[答案] 孝子之養(yǎng)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yǎng).——《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
合浦縣機械: ______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 孫思邈為雙親治病 孔子 孔融讓梨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