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的《白銀時代》的思想是什么? 王小波的《白銀時代》究竟想要表達什么
關于“白銀時代”,小說中有這么一段話:“希臘神話里說,白銀時代的人蒙神恩寵,終身不會衰老,也不會為生計所困。他們沒有痛苦,沒有憂慮,一直到死,相貌和心靈都像兒童。死掉以后,他們的幽靈還會在塵世上游蕩。”我想這個神話大概是王小波寫《白銀時代》最初的一個意象。他用了這個名稱,卻賦予它截然相反的內涵。作者在小說中表達了這樣一個意念:人既然活著,就必然會思考。白銀時代的生活其實并非幸事,事實上無可憂者無可慮者才是最可憂可慮的。而且白銀時代的人也并非真的無憂無慮,而是他們的生活與思想已被限制在一個框框之內,從而失去了憂和慮的自由與可能。由此,想象和創(chuàng)造也被扼殺了。關于這一點,本文將在下面作進一步說明。
關于這種限制與扼殺,作者在小說中是用一種荒誕的方式來表現的,也就是說作者將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感經過藝術的夸張變形,使其鮮明而本質的出現在讀者眼中,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卻又不能不認同它。由此,作為人的悲哀就得到了完全的體現。
作者在小說中較多地提到了“生活”一詞。“在公司內部,我們有組織生活、集體生活。在公司以外,我們有家庭生活、夫妻生活。除此之外,你還可以體驗生活。”在這里,“生活”一詞被重新定義,完全屏除了私人性的內容,不再出自個人獨立的意愿,而成為一種“法則”似的固定模式。人對這種“生活”是完全被動的,而這種“被動”的結果自然是可悲甚至可怕的。
小說中作者對“夫妻生活”作了一次很精彩的描寫。作者寫到:“聽到我傳達的會議精神,我們室的人憂心忡忡地回家去。在晚上的餐桌上面露曖昧的微笑,鬼鬼祟祟地說:親愛的,今天公司交代了要過生活……聽了這話,平時最體貼的妻子也會馬上變臉,抄起熨斗就往你頭上砸。第二天早上,看到血染的繃帶,我就知道這種生活過完了。”
這當然是一種很荒誕的表現,但卻相當明確地告訴讀者:生活要由人自己來選擇。這是人的獨立性和尊嚴所在。假如有人硬要否認和改變這一點,那么生活也要就此完結——“生活過完了”。
如前所言,“白銀時代”里人們的生活被限制在一定的模式之中。換言之,人們必須遵守某種“法則”。作者在小說中以戲謔的手法對這種法則提出了質疑。在作者看來,生活中有一類冠冕堂皇的法則,它制訂出來,就是為了供違反之用。假如你一定要死心眼地去遵守,就會被它嘲弄。為了證明這一點,作者寫了“體驗生活”。
“本公司有項規(guī)定,所有的人每隔兩年就要下鄉(xiāng)去體驗生活……就是在沒有自來水、沒有煤氣、沒有電的荒僻地方住上半年。……但很少人真去體驗生活……”
在小說中,只有“棕色的”是個例外。結果是:“她在鄉(xiāng)下走夜路,被四條壯漢按住輪奸了兩遍。”
但是對于生活里那些非常無理,近乎奇聞怪談的“準法則”,人們卻必須一絲不茍地執(zhí)行。例如給停車場上的劫匪“送錢”。
“……一陣電話鈴像針一樣扎進我的腦子。這使我想起有個小子每禮拜三要在停車場上劫我。我有責任馬上出去被他打劫——他等得不耐煩,會拿壘球棒砸我的車。”
“我不怕劫匪砸我的車……但我怕保安扣工資——他會記恨我……”
“白銀時代”的生活就是這樣,人們失去了思想,失去了理性,失去了判斷,只會在生活的桎梏下如機器般運轉。人完全被異化了。
作者是這樣寫人的異化的:“……他們全都滿臉倦容,睡眼惺忪,好像一夜沒睡……我知道,我自己一定是這個樣子。我是什么樣子他們就是什么樣子,所以我不需要帶鏡子……”這就是說無論是思想、行為甚至于人的外在形態(tài)都已經大大簡化了,趨同了,個性消失了。
再如《師生戀》。在公司里,主人公一遍又一遍地寫著這篇名為《師生戀》的小說,直到幾十遍之多。他雖感無奈,卻仍要不停地寫下去。自然,在小說中這只是“寫作公司”的工作,但事實上,這是病態(tài)。這種情境絲毫不允許他想象與創(chuàng)造,即使他想,創(chuàng)造力也早被消磨凈盡了。
再如“戀母情結”。“師生戀”中“我”對老師有戀母情結。“師生戀”中“我”和老師的愛情是畸形的,老師是個陰影(這種陰影在我長大后轉移到“公司”和“頭頭”身上)。在這種陰影下,我老是神情抑郁、落落寡歡、冥思苦想,以至于不能擁有成熟獨立的思想,無論言行都顯得幼稚可笑。“戀母情結”正是這種幼稚和受壓抑的表現。
再如“受虐心理”。小說中很多地方寫到了“受虐心理”,簡言之,即“變態(tài)”。
例如想象自己在埃及沙漠里備受酷刑的折磨;例如渴望自己的稿子被槍斃;又如伸出腳丫讓人往上踩。作者對此有個精彩的比喻:“假設有一只豬,出于某種古怪的動機蹲在公路邊上,把尾巴伸在路上讓過往的汽車去壓……”這些表達是如此荒誕,但是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呢?
作者在小說中是這樣解釋的:“在劇痛中死在沙漠,也比迷失在白銀世界里好得多。”
對于這個解釋,我們或者可作如下解讀:
1“白銀時代”里單調乏味的生活即使頭腦再簡單的人也無法長期忍受。
2沙漠里的酷刑和死亡雖然痛苦,但是直截了當,未嘗不可算是一種解脫。
3“白銀時代”里的生活是如此荒誕,無所不至地控制著人的思想,使人們無不規(guī)行矩步,沒有一點點異端。但人畢竟是人,人既然活著就有自己的意愿,會不自覺地去思考;但顯然這是不被允許的。這就是個不可調和的矛盾,矛盾的結果是人們開始用一種極端的方式去發(fā)泄。例如“受刑”、“死亡”、“槍斃”等等。也就是說,作者寫“受虐心理”實際上是在表現身處“白銀時代”的人們內心那種渴望被重視、被發(fā)現的情緒,暗示他們內心某種“出格”或“犯錯誤”的沖動。
這種“沖動”或許不易被人讀懂,但顯然是一種值得尊敬的“沖動”。假如你不幸讀懂了它,你還會發(fā)現它是一種令人備感悲哀的“沖動”——緣于“白銀時代”本身的悲哀。
關于這種限制與扼殺,作者在小說中是用一種荒誕的方式來表現的,也就是說作者將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感經過藝術的夸張變形,使其鮮明而本質的出現在讀者眼中,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卻又不能不認同它。由此,作為人的悲哀就得到了完全的體現。
《黃金時代》讀后感范文
一次就看到了王小波的一套專集,有四本書組成:《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 我過去沒看過王小波的作品,但聽說過他的大名,尤其前些年在報上看到他死在電腦前的報道,又知道他原是一位大學教師,后辭去教職專事寫作,就對他充滿了尊敬之情。我還在一篇小小說《離婚》里提到他的死因。看到...
王小波的<<未來世界>>和《白銀時代》是不是一本書?
幾乎王小波的書我都看過了,他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作家~~《白銀時代》與《未來世界》是兩本小說,而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應該指的是他的小說合集。“青銅時代”包括《萬壽寺》,《紅拂夜奔》和《尋找無雙》。“黃金時代”包括《黃金時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革命時期的愛情》,《我...
靈魂深處 王小波 想要告訴讀者什么
《靈魂深處 》一文王小波想要告訴讀者:樹“無所謂繁盛,無所謂衰逝;無所謂眾,亦無所謂孤。”人與樹一樣,可以大膽追求著自己平實的理想,讓自己變得有靈魂。附王小波《靈魂深處》全文 愛樹,愛它整整一世的風景。它的美,自始至終,沒有空缺。從春日一棵破土而出的小苗開始,新鮮柔嫩的枝葉在陽...
有趣的人作文700,急急
但她說:“從《綠毛水怪》開始,他擁有了我,我擁有了他。在他一生最重要的時間,他的愛都只給了我一個人。我這一生僅僅因為得到了他的愛就足夠了……我不需要別的東西了。”寫 過 王小波一生致力于小說創(chuàng)作。主要作品包括《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等,其中《黃金時代》《未來時代》...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 出自王小波的哪個...
這句話貌似是只是語錄里的……王小波的代表作就是小說《黃金時代》。你可以看看“時代三部曲”《黃金時代》(寫的是現實世界),《白銀時代》(寫的是未來世界),《青銅時代》(寫的是過去)《黃金時代》包括:《黃金時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革命時期的愛情》、《我的陰陽兩界》五...
王小波的生平還有他是怎么死的?
1958年, “大躍進”運動給王小波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可以從他的一些雜文和小說中看到。 1959年9月入北京市二龍路小學讀書。1968年,在云南兵團勞動,并開始嘗試寫作。這段經歷成為《黃金時代》的寫作背景,也是處女作《地久天長》的靈感來源。1980年1月21日,王小波和李銀河登記結婚,因為那時王小波28歲...
看水怎么流,花怎么開 作者 小波
我來這個世界,不是為了繁衍后代。而是來看花怎么開,水怎么流,太陽怎么升起,夕陽何時落下,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有趣的事,生命是一場偶然,我在其中尋找因果。作者王小波。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男,中國當代學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
先讀王小波的哪本書好呢?
我建議如果你能喜歡比較另類的寫法 就先讀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青銅時代》《黃金時代》《白銀時代》及《黑鐵時代》(未完成)如果你的思維還算比較正統(tǒng),可以先讀王小波的雜文集《我的精神家園》,適應下小波先生的思維,然后再讀《時代三部曲》。另外,可以讀下其他作家關于文革的作品,可以幫助...
王小波李銀河愛情故事
大概是在上班的第一年,我買了王小波李銀河合著的《愛你就像愛生命》,用本書編輯的話來說,這本書既是李銀河送給王小波的禮物,也是對廣大王小波迷在其死后仍然對他擁簇備至的感謝。實際上我非常慚愧地對王小波的書沒什么感覺。看過他的《黃金時代》和《白銀時代》,就記得故事里面有一個女的被罵成破鞋,還有一句描...
水能詳細介紹下作家王小波
��此后,我買了市面上所能見到的所有王小波的著作:《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我的精神家園》、《地久天長》、《王小波文存》。 ��看小波的書,不必正襟危坐,躺著讀,最好。而且,小波的文字,你可以在任何時候,閱讀——以最自由最放松的姿勢,你會情不自禁地發(fā)出笑...
相關評說:
平川區(qū)線輪: ______ 他以喜劇精神和幽默風格述說人類生存狀況的荒謬故事,并透過故事描寫權力對創(chuàng)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壓制.至于故事背景則是跨越各種年代,展示中國知識分子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命運.
平川區(qū)線輪: ______ “時代三部曲”是由三部作品組成,分別是《黃金時代》、《白銀時 代》和《青銅時代》. 在整個三部曲系列中,他以喜劇精神和幽默風格述說人類生存狀況的 荒謬故事,并透過故事描寫權力對創(chuàng)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壓制. 至于故事背景則是跨越各種年代,展示中國知識分子的過去、現在和未 來的命運.事實上,王小波最過人之處,無疑是隨心所欲的穿梭古往今 來的對話體敘述,并變換多種視角.表達手法方面,他擅于用江洋恣肆 的筆觸描繪男歡女愛,言說愛情的動人美麗場景及勢不可擋的威力.
平川區(qū)線輪: ______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青銅時代》都以幽默的筆法見長.《青銅時代》以古代的事說今朝的事.
平川區(qū)線輪: ______ 王小波作品集王小波的文學創(chuàng)作獨特,富于想像力、幻想力之余,卻不乏理性精神,特別是他的“時代三部曲”.“時代三部曲”是由三部作品組成,分別是《黃金時代》...
平川區(qū)線輪: ______ 知道他的時代三部曲嗎 《黃金時代》青銅時代,白銀時代.一般人看來 書有點黃其實 這不是他主要要表達的 他是在知青的生活中 一些很抽象又真實的 事情 很幽默的一本書、
平川區(qū)線輪: ______ 王小波的調侃和豐富的想象在青銅時代白銀時代和白銀時代里體現的淋淋盡職,作品里無論如何的想象都是對現實的嘲諷和不滿,而魯迅的批判更多的是體現在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讓人能更加的體會到精神的麻木和無知,無論是祥林嫂還是華老栓,還有孔乙己,這些例子都在說明生活是真實的血淋淋的存在的,王小波受西方思想的影響比較重,比較隨性,魯迅的那個時代和思想顯然不同.
平川區(qū)線輪: ______ 楊朔作品的基調是歌頌新時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勞動者,代表作品有《荔枝蜜》、《蓬萊仙境》、《雪浪花》、《香山紅葉》、《畫山繡水》、《茶花賦》、《海市》等. 楊朔創(chuàng)造地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散文的長處,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達到...
平川區(qū)線輪: ______ 《一只特立獨行的豬》,《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我的精神家園》,《東宮·西宮》,《思維的樂趣》,《沉默的大多數》,可以先看這些,這些應該算是最為著名且最能代表其行文風格的篇目了,當然其他作品也十分優(yōu)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