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芻前見凌”的出處是哪里
“薪芻前見凌”全詩
《代白頭吟》
南北朝 鮑照
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
何慚宿昔意,猜恨坐相仍。
人情賤恩舊,世義逐衰興。
毫發(fā)一為瑕,丘山不可勝。
食苗實碩鼠,點白信蒼蠅。
鳧鵠遠成美,薪芻前見凌。
申黜褒女進,班去趙姬升。
周王日淪惑,漢帝益嗟稱。
心賞猶難恃,貌恭豈易憑。
古來共如此,非君獨撫膺。
作者簡介(鮑照)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qū)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zhèn)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fā)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代白頭吟翻譯及注釋
翻譯
志士如紅色的絲繩那樣正直,如玉壺冰那樣高潔清廉。怎奈慚愧的是自己以前的意氣都已經(jīng)消散,只有無限的遺憾不斷跟隨著自己。人們多不念舊恩,世情就是這樣,一旦你衰敗,沒人會幫扶你。人在失勢以后,即使只有那么一絲一毫的缺點,哪怕足有火如丘山那樣的功績,也不能被容。那些小人就像食蒔的碩鼠一樣卑鄙,他們蠅營狗茍,像蒼蠅那樣巧于辭令,妄進讒言。野鴨有五種美德,但仍被宰殺,黃鵠有害無益,卻因一舉千里,被視為珍禽。帝王用人就像堆柴草一樣,不辨忠信,后來者居上。這真讓人痛心!周幽王因為寵愛褒姒而廢掉了申后,漢成帝因?qū)檺圳w飛燕而疏遠了班婕妤。周幽王日益昏惑,漢成帝做的事情也令人嘆息不已。心中贊賞的人都難以自恃,難以保全,更何況那些外表恭敬的人呢?他們沒有什么可以憑借的。寵疏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不是唯獨你這樣的志士才撫胸嘆息,感到無限憤慨!
注釋
瑕:玉上的瑕疵,斑點。
碩鼠:大老鼠。
鳧鵠(hú):野鴨和黃鵠。
薪芻:柴草。這里是說君王用人好像堆柴草,后來者居上。
褒女:即褒姒,周幽王因為寵愛她而廢掉了申后。
班:班婕妤,漢成帝的妃子。
趙姬:即趙飛燕,漢成帝因?qū)檺圳w飛燕而疏遠班婕妤。
淪惑:迷誤。
嗟稱:嘆息。
心賞:心中贊賞,欣賞。
貌恭豈易憑:外表恭敬的人不可輕易相信。
撫膺:撫胸嘆息以表示憤慨。
代白頭吟鑒賞
這首詩是詩人的不平之聲,寫正直之士清如玉壺,但卻不能容于世。詩的開首,連用兩個比喻,說明自己的正直、高潔。“何慚”二句承上而言,說自己清白正直仍一如往昔,卻無端受到接連不斷的猜忌怨恨。以上四句寫一位高潔的女子的不幸,有自喻之意。“人情”八句,是由不幸遭遇引發(fā)的感慨。人情世故,總是好新棄舊;謗議紛紜,總是向著被遺棄的弱者。稍有一絲不慎,比方說無意中得罪了權(quán)貴,出現(xiàn)一點點裂痕,便會釀成山丘般的怨恨和禍害。詩人切齒痛斥那些進讒的小人,就像食苗的碩鼠和玷白使黑的蒼蠅。又悲嘆明明有害的野鴨、黃鵠,卻因來自遠方而蒙受珍愛,言外之意還是說人情總是好新賤舊。傳說春秋時田饒事魯哀公而不被重用,便向哀公發(fā)牢騷道:雞有許多優(yōu)點,卻不在您眼里,天天煮來吃,因為它易于得到;黃鵠啄食您園池中的稻粱魚鱉卻被您所看重,只為它來自遠方,不易得到,讓您感到稀罕。好吧,我這就離開您遠走高飛了。“鳧鵠遠成美”就是用此典故。“薪芻前見陵”也是用典:西漢汲黯不滿武帝重用新進之士,說:陛下用人好比堆積柴草,后來者居上。鮑照在這里也是說人情喜新厭舊。“申黜褒女進”六句,也是借史事發(fā)表感慨。申,指周幽王后,系申侯之女。幽王寵愛褒姒,將申后廢黜。班,指漢成帝妃班倢伃。成帝后來惑于趙飛燕姐妹,倢伃被冷遇。“心賞猶難恃,貌恭豈易憑”,是說真心賞愛的,尚且難可憑恃;何況原先就是虛偽的恭敬!這兩句的感慨十分深沉,將寒門下士趦趄仕途、惴惴不安的心情表現(xiàn)得更為充分。最后兩句,又蕩開一層,總結(jié)全詩:這種種令人寒心的事實,乃是自古如此,并非您一個人為之捶胸悲慨!這既像是無可奈何的寬慰,又像是絕望的哀嘆:這種現(xiàn)象根本不可能有所改變。
年紀輕輕愁白了頭的詩句
鳧鵠遠成美,薪芻前見凌。 申黜褒女進,班去趙姬升。周王日淪惑,漢帝益嗟稱。 心賞猶難恃,貌恭豈易憑。古來共如此,非君獨撫膺。 3.《春望》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4.《端午日》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jié)倍多情,老...
關(guān)于人生終白頭詩句
鳧鵠遠成美,薪芻前見凌。 申黜褒女進,班去趙姬升。周王日淪惑,漢帝益嗟稱。 心賞猶難恃,貌恭豈易憑。古來共如此,非君獨撫膺。 3.《春望》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4.《端午日》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jié)倍多情,老...
玉壺冰心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玉壺冰心比喻人純潔清白的情操。不受功名利祿的玷污。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作品《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原文如下: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B尻栍H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白話譯文: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后,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
芻薪意思和來源是什么
薪芻,指柴草。在古代文獻中,薪芻一詞常見于記載祭祀與宴饗的場合。如《周禮·秋官·掌客》記載:“米二十車,禾三十車,芻薪倍禾,皆陳。”這里的“芻薪倍禾”,意指草料和柴草的數(shù)量是糧食的兩倍,表明在準備宴饗或祭祀時,對于草料和柴草的重視程度。同樣,《禮記·聘義》中也提到:“五牢之...
形容素質(zhì)差的文言文
食苗實碩鼠,點白信蒼蠅。鳧鵠遠成美,薪芻前見凌。申黜褒女進,班去趙姬升。周王日淪惑,漢帝益嗟稱。心賞猶難恃,貌恭豈易憑。古來共如此,非君獨撫膺。2. 用文言文形容一個人素質(zhì)低下無德 今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也,唯恐其不積。及其怠而躓也,黜棄之,遷徙...
希望兩個人能白頭的詩句
鳧鵠遠成美,薪芻前見凌。申黜褒女進,班去趙姬升。周王日淪惑,漢帝益嗟稱。心賞猶難恃,貌恭豈易憑。古來共如此,非君獨撫膺。3.《春望》唐·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4.《端午日》唐·殷堯藩少年佳節(jié)倍...
鮑照詩句十句,急急急
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何慚宿昔意。猜恨坐相仍。人情賤恩舊。世議逐衰興。毫發(fā)一為瑕。丘山不可勝。食苗實碩鼠。點白信蒼蠅。鳧鵠遠成美。薪芻前見陵。申黜褒女進。班去趙姬升。周王日淪惑。漢帝益嗟稱。心賞猶難恃。貌恭豈易憑。古來共如此。非君獨撫膺。代東武吟 主人且勿喧。賤子...
形容沒素質(zhì)的文言文
《代白頭吟》南北朝:鮑照 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何慚宿昔意,猜恨坐相仍。人情賤恩舊,世義逐衰興。毫發(fā)一為瑕,丘山不可勝。食苗實碩鼠,點白信蒼蠅。鳧鵠遠成美,薪芻前見凌。申黜褒女進,班去趙姬升。周王日淪惑,漢帝益嗟稱。心賞猶難恃,貌恭豈易憑。古來共如此,非君獨撫膺。
文言文夸人好的
鳧鵠遠成美,薪芻前見陵。 申黜褒女進,班去趙姬升。周王日淪惑,漢帝益嗟稱。 心賞猶難恃,貌恭豈易憑。古來共如此,非君獨撫膺。 朱絲繩:指琴上的朱弦。玉壺冰:玉壺中的冰塊,喻其潔白無瑕。 “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可解為直得像琴上的朱弦,清得像玉壺中的冰塊。 4. 古文中稱贊年輕人的句子...
形容"素質(zhì)不好"的古詩有哪些?
代白頭吟》南北朝:鮑照 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何慚宿昔意,猜恨坐相仍。人情賤恩舊,世義逐衰興。毫發(fā)一為瑕,丘山不可勝。食苗實碩鼠,點白信蒼蠅。鳧鵠遠成美,薪芻前見凌。申黜褒女進,班去趙姬升。周王日淪惑,漢帝益嗟稱。心賞猶難恃,貌恭豈易憑。古來共如此,非君獨撫膺。
相關(guān)評說:
大安市細實: ______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北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代杜甫《望岳》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出處】《樂府詩集·長歌行》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代朱熹《觀書有感》
大安市細實: ______ 季子認為薪者是貧窮 見錢眼開的人 薪者認為季子是以貌取人,不認真觀察別人內(nèi)心,不尊重別人的人.....
大安市細實: ______ 關(guān)于黃河的著名詩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
大安市細實: ______ 涼州詞唐·王之渙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登鸛雀樓唐·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使至塞上唐·王維單車欲問邊,屬...
大安市細實: ______ 詠竹 年代:【宋】 作者:【徐庭筠】 不論臺閣與山林,愛爾豈惟千畝陰. 未出土時先有節(jié),便凌云去也無心. 葛陂始與龍俱化,嶰谷聊同鳳一吟. 月朗風清良夜永,可憐王子獨知音. 回答者:wnc7188 - 護國法師 十五級 7-15 23:14 竹 清·鄭板橋 未出土時先有節(jié),已到凌云仍虛心.
大安市細實: ______ 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
大安市細實: ______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余成歲,律呂調(diào)陽.云騰致雨,露結(jié)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岡.劍號巨闕,珠稱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鱗潛羽翔.龍師火帝,鳥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
大安市細實: ______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出處是唐代詩人杜甫的《望岳》.《望岳》全詩如下: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大安市細實: ______ 應(yīng)該是:模棱兩可_百度詞典 [讀音][mó léng liǎng kě] [解釋]模棱:含糊,不明確;兩可: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指不表示明確的態(tài)度,或沒有明確的主張.[出處]《舊唐書·蘇味道傳》:“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棱以持兩端可矣.” [例句]在原則問題上,我們必須態(tài)度鮮明,決不能~.[近義]優(yōu)柔寡斷不置可否閃爍其詞拖泥帶水含糊其詞 [反義]斬釘截鐵旗幟鮮明
大安市細實: ______ 古人曰咬人的狗不叫為什么,打一成語: 狗仗人勢狗仗人勢 [ gǒu zhàng rén shì ] 釋義比喻仗勢欺人(罵人的話).出 處明·李開先《寶劍記》第五出:“他怕你怎的?他怕我狗仗人勢.”近反義詞近義詞諂上驕下 恃勢凌人 狐假虎威 有恃無恐 有恃不恐 仗勢欺人 欺人太甚 狗傍人勢 虎求百獸 狐虎之威 驢蒙虎皮 向火乞兒 恃強怙寵反義詞童叟不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