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字是怎么解釋的 皮字是什么結(jié)構(gòu)
部首:皮 部外筆畫:0 總筆畫:5
五筆86:HCI 五筆98:BNTY 倉頡:DHE
筆順編號(hào):53254 四角號(hào)碼:40247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76AE
基本字義
1. 動(dòng)植物體表的一層組織:~毛。 2. 獸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 3. 包在外面的一層?xùn)|西:封~。書~。 4. 表面:地~。 5. 薄片狀的東西:豆腐~。 6. 韌性大,不松脆:花生放~了。 7. 不老實(shí),淘氣:頑~。 8. 指橡膠:膠~。~球。 9. 姓。
詳細(xì)字義
〈動(dòng)〉
1. (會(huì)意。金文字形上面是個(gè)口,表示獸的頭;一豎表示身體;右邊半圓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用手剝獸皮) 2. 同本義 [peel]
皮,剝?nèi)~F革者謂之皮。——《說文》
皮,剝也。——《廣雅》
皮面抉眼。——《戰(zhàn)國策·韓策》
皮瓠以為蓄。——《釋名》 3. 又如:皮面 4. 酥脆的東西變韌 [become soft and soggy]。如:花生放皮了;餅皮了
〈名〉
1. 獸皮 [hide]。帶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膚或動(dòng)植物表面的一層組織 [skin]
孤執(zhí)皮帛。——《周禮·大宗伯》。注:“虎豹皮。”
儷皮。——《儀禮·士昏禮》。注:“鹿皮。”
事之以皮幣。——《孟子》
禽獸之皮足衣也。——《韓非子·五蠹》 2. 又如:皮條(用皮子做成的繩、帶);皮鼓(軍用小鼓);皮松肉緊(喻指淡漠;寬泛);皮甲(用獸皮制的軟甲);皮船(古時(shí)用牛皮蒙罩船身以御矢石的戰(zhàn)船);皮膠(用動(dòng)物皮熬成的粘性物質(zhì));皮艦(古代用牛皮蒙罩船身以防御矢石的戰(zhàn)艦) 3. 皮毛;皮革 [fur coat;leather]
島夷皮服。——《書·禹貢》 4. 又如:皮排(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風(fēng)器具);皮笠(古代革制的笠形帽);皮袋(皮制的袋);皮裘(毛皮的衣服);皮褂(用毛皮做的上衣);皮裳(用毛皮做的衣裳);皮褥(毛皮做的墊褥);皮篋(皮箱);皮侯(古代以獸皮為飾的箭靶) 5. 包或圍在物體外面的一層?xùn)|西 [cover]
于時(shí)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滿井游記》 6. 又如:書皮;餃子皮;餛飩皮。也叫“皮子” 7. 指某些薄片狀的東西 [sheet;film]。如:銅皮;鉛皮;豆腐皮
〈形〉
1. 引申為表面的,膚淺的 [surface;superficial]。如:皮膚之見(膚淺的見解);皮相(外貌);皮面(表面);皮里春秋(表面不做文章,心里有所褒貶);皮殼(包裹在外面的堅(jiān)硬外皮) 2. 頑皮;調(diào)皮 [naughty]。如:這孩子真皮!;皮著臉(厚著臉皮);皮纏(糾纏);皮賴歪派(蠻不講理);皮科兒(逗樂打趣的言語) 3. 由于受申斥或責(zé)罰次數(shù)過多而感覺“無所謂”的 [case-hardened]。如:他老挨批,都皮了 4. 用軋棉機(jī)把棉子和雜質(zhì)分離了的 [ginned]。如:皮棉
常用詞組
1. 皮襖 pí’ǎo
[fur-lined jacket] 中式毛皮上衣 2. 皮板 píbǎn
[fell] 緊接皮下的肉質(zhì);緊接皮下包被整個(gè)軀體的一層薄而堅(jiān)韌的膜,由淺筋膜多少混雜些脂肪組織組成 3. 皮板兒 píbǎnr
[hide of fur lining] 指皮桶子毛下面的皮 4. 皮包 píbāo
[portfolio;briefcase] 用皮革制成的手提包 5. 皮包公司 píbāo gōngsī
[fundless company engaged in speculation] 指一無資金,二無經(jīng)營場(chǎng)地,三無倉庫,四無固定從業(yè)人員,只靠一枚“圖章”和幾份“合同”進(jìn)行商業(yè)投機(jī)活動(dòng)的“公司”、“企業(yè)”。由于這些“公司”、“企業(yè)”往往只有放在皮包里的經(jīng)濟(jì)合同和提貨單,并沒有實(shí)物過手,買空賣空,故稱 6. 皮包骨,皮包骨頭 píbāogǔ,píbāogǔtou
[skinny] 形容極端消瘦
他大病之后,已經(jīng)是皮包骨頭了 7. 皮鞭 píbiān
(1) [whip]∶原料皮或編條革制的粗鞭 (2) [leather-thonged whip]∶用皮條做成的鞭子
怕挨他父親的皮鞭的那個(gè)小孩 8. 皮尺 píchǐ
[tape measure] 用漆布等做的卷尺 9. 皮帶 pídài
(1) [belt] (2) 用皮革做的帶、帶狀物 (3) 傳動(dòng)帶的通稱 10. 皮袋 pídài
[sac made by leather] 皮制的口袋。常比作人畜的軀體,也稱“皮囊” 11. 皮蛋 pídàn
[pidan;preserved egg] 用加有石灰、草木灰和茶葉浸汁的鹽水和稻谷殼制成的鴨蛋。亦稱“松花蛋” 12. 皮筏 pífá
[skin raft] 用牛羊皮縫制成的筏子 13. 皮膚 pífū
(1) [skin]∶指身體的表面覆蓋層,由復(fù)層鱗狀上皮及毛發(fā)、汗腺和皮脂腺等構(gòu)成,起保護(hù)、調(diào)節(jié)體溫及排泄等作用
被曬黑的皮膚 (2) [superficial] 比喻膚淺;淺近
皮膚之見 14. 皮膚病 pífūbìng
[dermatosis;skin disease] 皮膚以及毛發(fā)、指甲等的疾病。引起皮膚病的原因很多,如日光照射、瀝青、酸、堿刺激,霉菌、細(xì)菌等感染及內(nèi)分泌障礙、變態(tài)反應(yīng)等 15. 皮革 pígé
[leather;hide] 經(jīng)鞣制、硝制或用別的處理方法給皮以抵抗腐敗作用,而當(dāng)干燥時(shí)則比較軟和柔順的動(dòng)物皮 16. 皮猴兒 píhóur
[fur parka;hoodd fur coat]〈方〉∶風(fēng)帽連著衣領(lǐng)的皮大衣或這種式樣的人造毛、呢絨做襯里的大衣 17. 皮花 píhuā
[ginned cotton] 見“皮棉” 18. 皮黃 píhuáng
[short for xipi and erhuang;Beijing opera] 戲曲聲腔,西皮和二黃的合稱 19. 皮婚 píhūn
[leather marriage] 結(jié)婚三周年紀(jì)念 20. 皮貨 píhuò
[fur;pelt] 毛皮貨物的總稱 21. 皮夾 píjiā
[wallet] 各種可折疊的皮包、錢夾 22. 皮夾子 píjiāzi
[wallet] 大小足夠裝下未折疊的紙幣或個(gè)人文件(如護(hù)照、支票簿)的小袋 23. 皮匠 píjiàng
(1) [leather worker;tanner]∶用皮革制作物件的工人 (2) [cobbler]∶修理、制作皮鞋或其他皮貨者。亦稱“補(bǔ)鞋匠” 24. 皮筋兒 píjīnr
(1) [rubber band] [口]∶橡皮筋
跳皮筋兒 (2) 也叫“猴皮筋兒” 25. 皮開肉綻 píkāi-ròuzhàn
[the skin is torn and the flesh gapes open] 綻:裂開。皮肉開裂。形容傷勢(shì)重,多指被打傷
直打的皮開肉綻悔時(shí)遲。——《元曲選·魔合羅》 26. 皮里陽秋 pílǐ-yángqiū
[criticize mentally] 表面上不作評(píng)論但內(nèi)心里有所褒貶。“陽秋”即“春秋”,晉簡文帝(司馬昱)母鄭后名阿春,避諱“春”字改稱。這里用來代表“批評(píng)”,因?yàn)橄鄠骺鬃有蕖洞呵铩?意含褒貶
桓茂倫云:“ 褚季野皮里陽秋。”——《世說新語》 27. 皮臉 píliǎn
(1) [blameless] (2) 形容不知羞恥 b 〈方〉∶頑皮 28. 皮臉兒 píliǎnr
[the round thong on the vamp] 舊式布鞋臉兒正中用窄皮條沿起的圓梗,有時(shí)一條,有時(shí)兩條 29. 皮毛 pímáo
(1) [fur]∶帶毛獸皮的總稱
貂皮是貴重的皮毛 (2) [skin and hair]∶體表皮膚和附著于皮膚的毫毛的合稱 (3) [superficial knowledge]∶比喻表面的知識(shí)
略知皮毛 30. 皮棉 pímián
[ginned cotton;lint] 軋出種子后還沒有進(jìn)一步加工的棉花纖維 31. 皮面 pímiàn
[surface] 表皮;表面 32. 皮囊 pínáng
[human body] 皮袋,佛教比喻人體驅(qū)殼
臭皮囊
縱然生得好皮囊,腹為原來草莽。——《紅樓夢(mèng)》 33. 皮袍,皮袍兒 pípáo,pípáor
[fur-lined robe] 用毛皮做里兒的中式長衣 34. 皮球 píqiú
[rubber ball] 游戲用具,用橡膠制成的空心球,有彈性 35. 皮肉 píròu
[skin and flesh;physical] 皮膚和血肉,借指肉體
難道這點(diǎn)皮肉之苦都受不了嗎 36. 皮肉之苦 píròuzhīkǔ
[suffering of flesh] 泛指身體所遭受的痛苦 37. 皮褥子 pírùzi
[fur mattress] 用毛皮做里兒的褥子。也叫“皮褥” 38. 皮軟 píruǎn
[soft and soggy] 〈方〉∶軟而有韌性
那塊凍肉烤一下就皮軟了 39. 皮繩 píshéng
(1) [hide rope] (2) 由鮮皮條編成的繩 (3) 用作捆扎大包貨物的一種纖維繩 40. 皮條 pítiáo
(1) [thong]∶用皮革或生皮做的條或帶,常用作鞭梢或韁繩。亦稱“皮帶” (2) [pimp]∶比喻男女間的不正當(dāng)關(guān)系
拉皮條 41. 皮桶子 pítǒngzi
[fur lining] 做皮衣用的成件的毛皮 42. 皮下 píxià
(1) [subcutaneous]∶生活于皮膚之下
皮下寄生蟲 (2) [subcutaneous]∶用于皮膚之下的操作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針 43. 皮下注射 píxià zhùshè
[subcutaneous (hypodermic )injection] 醫(yī)療注射方法之一,將藥物注射在皮膚下層、肌肉上方,區(qū)別于肌肉注射和靜脈注射 44. 皮相 píxiàng
[skin-deep] 只看到表面現(xiàn)象;不透徹,不深入
皮相之見 45. 皮硝 píxiāo
(1) [mirabilite;Glauber's salt]
口 (2) 樸硝 46. 皮笑肉不笑 pí xiào ròu bù xiào
[put on a false smile] 形容勉強(qiáng)帶笑,給對(duì)方以不舒服的感覺
不得已見了面,皮笑肉不笑,說話慢慢吞吞,愛說不說。——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 47. 皮鞋 píxié
[leather shoes] 用皮、革等做成的鞋
牛皮鞋 48. 皮鞋油 píxiéyóu
[shoe black;boot black] 用于擦皮鞋的油,可保護(hù)皮革,保持皮革光亮、清潔 49. 皮屑 píxiè
(1) [scurf]∶像糠那樣的,以又薄又干的鱗片形式從表皮脫落,尤其是在皮膚不正常情況下的東西 (2) [furfures]∶頭皮的片狀粒屑 50. 皮癬 píxuǎn
[psoriasis] 一種慢性皮膚病,其特點(diǎn)為蓋有白色鱗屑的局限性紅斑 隱藏更多釋義
以下結(jié)果由HttpCN提供字形結(jié)構(gòu)漢字首尾分解:乙又 漢字部件分解:乙又
筆順編號(hào):53254
筆順讀寫:折撇豎折捺
皮的英文翻譯 以下結(jié)果由譯典通提供詞典解釋 1. hide2. skin3. fur4. leather5. cover; surface6. to become soggy instead of crispy7. [Informal] naughty
皮 你去看下 http://baike.baidu.com/view/146920.htm?fr=ala0_1_1看有你想要的不
字怎么解釋
讀音:[zì]部首:宀 五筆:PBF 釋義:1.文字:漢~。識(shí)~。~體。~義。常用~。2.(~兒)字音:咬~兒。~正腔圓。他說話~~清楚。3.字體:篆~。柳~。宋體~。美術(shù)~。4.書法作品:~畫。一幅~。5.字眼;詞: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gè)“不”~。6.字據(jù):立~。收到款子,寫個(gè)~兒...
字怎么讀?是什么意思?
答案:字讀作“zì”,意思是文字、字符等。解釋:第一段:字的基本讀音 字,發(fā)音為“zì”,是漢語中的一個(gè)基本詞匯。無論是普通話還是方言,這個(gè)字都有固定的讀音,人們?cè)诮涣鲿r(shí)可以通過發(fā)音來理解和使用它。第二段:字的基本含義 字的基本含義是指文字、字符等。在漢語中,字是構(gòu)成詞語的基本單位...
善字怎么讀,是什么意思?
“字”的讀音為[ zì ] 。【基本解釋】1,用來記錄語言的符號(hào) :文~。漢~。~符。~母。~典。~句。~里行(háng)間。~斟句酌。2,文字的不同形式,書法的派別 :草~。篆~。顏~。柳~。歐~。趙~。3,書法的作品 :~畫。~幅。4,字的音 :~正腔圓。5,人的別名,亦稱...
字的解釋
詳細(xì)解釋:字作為漢字的基本單位,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和重要的功能。首先,字是表達(dá)語言和記錄信息的工具。通過組合不同的字,可以構(gòu)成各種詞語和句子,用來表達(dá)思想、交流信息。字的使用廣泛,幾乎涵蓋了人類社會(huì)的各個(gè)領(lǐng)域,包括文學(xué)、科學(xué)、歷史等。其次,字還承載著文化傳承和歷史記載的功能。漢字的演變和發(fā)...
古人的字什么是怎么回事怎么解釋,怎么取啊 根據(jù)什么。
名,是在社會(huì)上使用的個(gè)人的符號(hào)。自稱用名,稱人以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bǔ)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古人“名”和“字”的關(guān)系有意義相同的,如:東漢創(chuàng)制地動(dòng)儀的張衡字平子,“擊鼓罵曹”的文學(xué)家禰衡字正平,他們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詩人秦觀字少...
三國時(shí)期的"字"是怎么會(huì)是啊?
而“字”的含義多為“名”的意義延伸或詮注。對(duì)朋友、下屬或帶謙恭態(tài)度的稱呼對(duì)方時(shí),就稱對(duì)方的字。但不是每一個(gè)人都有字的,一般來說,文人、貴族或至少有點(diǎn)文化的人才會(huì)有。比如漢高祖劉邦就沒有字,因?yàn)樗?dāng)年出身貧寒,也沒有文化,朋友都直接叫他劉邦或劉季,而這個(gè)“季”并不是他的字,...
劉基,字伯溫。‘字’ 后面要表達(dá)的是什么?前者不是有姓名了嗎?‘字...
4、何謂名、字 所謂“名”,是社會(huì)上個(gè)人的特稱,即個(gè)人在社會(huì)上所使用的符號(hào)。“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bǔ)充,是與“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稱“表字”。《禮記·檀弓上》說:“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fù)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儀禮·士...
文字的解釋文字的解釋是什么
文字的詞語解釋是:文字wénzì。(1)記錄語言的符號(hào),如漢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在“瑯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2)文章;作文。(3)語言的書面形式,如漢文、俄文。(4)文書;公文。(5)密信。文字的詞語解釋是:文字wénzì。(1)記錄語言的符號(hào),如漢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統(tǒng)一...
古時(shí)候的.字.是什么意思?.比如.曹操.字.孟德.
顏回,字子淵。據(jù)《說文解字》解釋:“淵,回水也。回,淵水也。” 反義相對(duì)。衛(wèi)人端木賜,字子貢。上賞給下叫“賜”,下獻(xiàn)給上叫“貢”,意義恰好相對(duì)。楚將唐昧,字 子明。昧,昏暗的意思,與光明正相反。 連類推論。孔子的弟子南宮括,字子容。“括”,包括;推論到“容”,受容。楚臣仲歸,字子家。由歸 ...
漢語字典的解釋怎么看?
寽( lǚ)聲,表跟這個(gè)字的發(fā)音相似。古代沒有發(fā)明拼音或者音標(biāo)前是考兩個(gè)字標(biāo)注發(fā)音的,一般第一個(gè)字有跟之同樣或類似的聲母,另一個(gè)與之有同樣或類似的韻母。康熙字典里:《正韻》古伯切《集韻》郭獲切,音。就是上面的說法,古伯表示“古”跟“伯”快速發(fā)音來表發(fā)音。另外一本書用”郭獲“快速...
相關(guān)評(píng)說:
和田地區(qū)空間: ______ 帶“皮”字偏旁的有皺、皸、皯、皹、皸、皺、皵、皳、隳、皰、皶、皽、皷、皴、皼、頗、皾等. 一、頗[pō] 1、偏;不正:偏~. 2、很;相當(dāng)?shù)?~佳.~為費(fèi)解.~感興趣.~不以為然. 二、紴[bō] [bì] 1、絳屬. 2、錦類. 3、水波錦文. ...
和田地區(qū)空間: ______ 拼 音 pí 部 首 皮 筆 畫 5 五 行 水 五 筆 HCI
和田地區(qū)空間: ______ 漢字中“皮”本身就是一個(gè)偏旁.所以屬難查字.當(dāng)您想在字典中查“皮”時(shí).可以直接在5畫的偏旁里找“皮”就可以了.
和田地區(qū)空間: ______ 基本信息拼音:bō釋義:1、從水從皮,皮亦聲.“皮”本指動(dòng)物身體表層,轉(zhuǎn)義為“柔軟”、“有彈性”.“水”與“皮”聯(lián)合起來表示“水的皮”、“水的彈性表層”.2、水面像動(dòng)物的外皮那樣有彈性地起伏.參考:《說文》:“波,水涌流也.從水,皮聲.”2方言在某些地方,“波”也是一種罵人的方式,相當(dāng)于北京話的“B”(一聲),在天津因?yàn)槟持袑W(xué)學(xué)生孫某的波波嘴炮在天津一炮而紅.于廣東和香港等講粵語地區(qū),“波”是指球體和比較圓的物體的.現(xiàn)在坊間又可指汽車駕駛檔,如“手波”(手動(dòng)檔)、“自動(dòng)波”(自動(dòng)檔)、“波棍”(換檔操縱桿)等.
和田地區(qū)空間: ______[答案] 部首為皮的字 皯 皺 皸 皳 皴 皵 皹 皶 皷 皸 皺 隳 皼 皽 皾 帶皮的字(部首不為皮) 被 彼 波 玻 菠 跛 簸 披 疲 坡 頗 婆 破
和田地區(qū)空間: ______ 皸 讀音:[jūn] 部首:皮五筆:PLHC 釋義:皮膚因寒冷或干燥而裂開:~裂.
和田地區(qū)空間: ______ 一個(gè)牌子上寫著皮字,還有一堆錢和一只老虎猜成語——與虎謀皮.與虎謀皮 yǔ hǔ móu pí 【解釋】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惡人商量要他放棄自己的利益,絕對(duì)辦不到.【出處】《太平御覽》卷二0八引《符子》:“欲為千金之裘而與狐謀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與羊謀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結(jié)構(gòu)】偏正式.【用法】含貶義.一般作為謂語、賓語、定語.【正音】謀;不能讀作“mú”.【近義詞】海中撈月、枉費(fèi)心機(jī)、水中撈月 【反義詞】行之有效、立竿見影 【例句】要日本帝國主義放棄侵華野心;無異于~.【英譯】ask a tiger for its skin
和田地區(qū)空間: ______ 頗 讀音:[pō] 部首:皮五筆:HCDM 釋義:1.偏,不正. 2.很,相當(dāng)?shù)?~為(wéi).~佳.~久.~以為然.3.姓.
和田地區(qū)空間: ______ 有個(gè)皮字和一只老虎是什么成語——與虎謀皮.與虎謀皮 yǔ hǔ móu pí 【解釋】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惡人商量要他放棄自己的利益,絕對(duì)辦不到.【出處】《太平御覽》卷二0八引《符子》:“欲為千金之裘而與狐謀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與羊謀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結(jié)構(gòu)】偏正式.【用法】含貶義.一般作為謂語、賓語、定語.【正音】謀;不能讀作“mú”.【近義詞】海中撈月、枉費(fèi)心機(jī)、水中撈月 【反義詞】行之有效、立竿見影 【例句】要日本帝國主義放棄侵華野心;無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