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孝道的名言警句
孝親敬老的故事:
1、臥冰求鯉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并不養(yǎng)他,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總是讓他打掃牛棚。父母生病,他忙著照顧父母,連衣帶都來不及解。一年冬天,繼母朱氏生病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臥于冰上,忽然間冰化開,從裂縫處躍出兩條鯉魚,王祥喜極,捉住鯉魚回家供奉繼母。
繼母又想吃烤黃雀,但是黃雀很難抓,在王祥擔心之時,忽然有數十只黃雀飛進他捕鳥的網中,他大喜,旋即又用來供奉繼母。他的舉動,在十里鄉(xiāng)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臥冰模。
2、親嘗湯藥
劉恒,漢高祖和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fā)展農業(yè),使西漢社會穩(wěn)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他與漢景帝的統(tǒng)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仁孝臨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賢母,湯藥必親嘗。
3、埋兒奉母
漢朝有個叫郭巨的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后,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yǎng),對母極孝。后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yǎng)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yǎng)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jié)省些糧食供養(yǎng)母親”。
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并得以兼養(yǎng)孩子。郭巨思供給,埋兒愿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
4、蘆衣順母
孔子有個弟子叫閔損,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在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5、棄官尋母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
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后,決心棄官到陜西尋找生母,發(fā)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終于在陜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
關于孝道的名言警句
關于孝道的名言警句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2、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3、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4、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5、事其親者,
十句孝親名言
1、孝子親則子孝,欽于人則眾欽。 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錄》。2、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么,天下...
與孝有關的名言警句
1、孝道是天下第一道,態(tài)備無孝不成人。2、有父母養(yǎng),便是孝之本。3、孝道三千,孝子為先。4、孝可敬,孝更難。5、孝在心中,言行順遂。6、孝順父母,行善積德。7、孝義為先,天下大同。8、孝敬父母,長命百歲。9、孝不在言,而在行。10、孝養(yǎng)父母,天經地義。11、孝親之心,必須存乎內心。
描寫孝順的名言警句
1、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2、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3、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4、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6、親愛我,孝何難;...
關于孝順的名言名句
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錄》。(5)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6)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么,天下自然就...
關于孝道的名言警句
1、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出自《論語·學而第一》【注釋】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2、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出自李毓秀《弟子規(guī)》【注釋】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3、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出自《孝經》【...
關于孝道的名言警句(百善孝為先的古詩)
一、事父母,能竭其力 出自《論語·學而》。侍奉父母,應該竭盡全力。事:通侍,即侍奉、服侍的意思。二、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出自漢·韓嬰《韓詩外傳》。兒女想贍養(yǎng)父母,可雙親都不在人世了。待:等待。說明孝順父母要注重每時每刻,不可等待。三、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 出自《勸孝歌》。母親...
關于孝順的詩句或名言警句
1. 《禮記》中提到,孝子之養(yǎng)也,樂其心,不違其志。這句話強調了孝順不僅僅是物質上的供養(yǎng),更重要的是要使父母心情愉快,不違背他們的意愿。2. 《論語》中孔子說:“父母惟其疾之憂。”這句話告訴我們,作為子女,應該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特別是他們的疾病。3.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孝道名言佳句二十
1. 孝道名言佳句 孝道名言佳句 1.孝道名言警句 孝子之養(yǎng)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yǎng)。——《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
孝名言警句有哪些
孝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之一,代表著尊重長輩、關愛家人的精神。以下是一些關于孝的名言警句。1. 孝道是人倫之本,家和國泰之基。2. 孝心是一份濃濃的情,是一份深深的愛。3. 有孝心,才會有家的溫暖;有孝行,才會有社會的和諧。4. 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個人品德的體現。5. 孝道千...
相關評說:
漢南區(qū)精車: ______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么顯赫,無論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意大利)亞米契斯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
漢南區(qū)精車: ______ .子孝父心寬.(陳元靚) 4、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孟郊) 5.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意大利諺語) 6.老來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司湯達) 7、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于口頭上,而且應體現于實際中.(戴維·德克爾) 8、對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俗語) 9、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時也沒有人來扶助.(印度諺語) 10、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孟子) 11、子曰: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康熙)
漢南區(qū)精車: ______ 孝子之養(yǎng)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yǎng).——《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
漢南區(qū)精車: ______ 孝行之道 瑤池金母曰:人之身體,乃父精母血結成.十月懷胎,三年乳哺,父母之恩罔極,等於天地.初時呱呱墮地,而生移乾就濕,朝夕襁褓費盡養(yǎng)育之苦心.甫能行,則父母甚喜,深懼染病.七八歲入塾攻書,恐驚兒女饑寒,百般教養(yǎng),以...
漢南區(qū)精車: ______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凡為...
漢南區(qū)精車: ______ 長幼有序.——孟子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
漢南區(qū)精車: ______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父母在的時候,不輕易去遠的地方,去的地方很遠,一定要有目的地,并告訴父母.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guī)》.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漢南區(qū)精車: ______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漢南區(qū)精車: ______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 誰言寸草心,報答三春暉. 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
漢南區(qū)精車: ______ 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