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與竹、松、梅的成語古事 關(guān)于竹梅松的成語
出處:宋·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
相關(guān):竹子的文化
中國是有著竹子文化的國家,大家從很早的時候就喜愛竹子。松、竹、梅被譽(yù)為“歲寒三友”,而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蘇東坡曾經(jīng)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意思是寧可沒有肉吃,也不愿意住著的地方?jīng)]有竹子。古時候沒有紙,人們把字寫在竹片上面,可以說中國文化的傳承跟竹子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我們在這里祝愿大家的生活是“竹子開花節(jié)節(jié)高。”
中國北宋的時候有個畫家叫文同,他畫竹子畫得非常好,都象活的一樣,所以每天總有很多人找上門來求他幫著畫竹子。文同告訴大家他畫竹畫得好的真正原因。文同喜歡竹子,所以在他家房子的前面和后面的院子里都種上了各種各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刮風(fēng)下雨還是白雪紛紛,他會時不時去看一下,仔細(xì)地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連睡覺都想著竹子的模樣和顏色。一旦他找到了畫竹子的感覺,他就會立刻回到家里,細(xì)心品味,然后提起畫筆,打開白紙,把心里想到的竹子的模樣畫在紙上。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了,日子一長,竹子在不同時間不同環(huán)境下的模樣都深深地刻在他的腦海中。所以每次畫竹子的時候,他在畫桌旁一站,各種鮮活的竹子形象就立刻浮現(xiàn)在他的腦海里,他也會非常地隨心所欲,信心百倍,畫出來的竹子,就象長在他的畫中一樣。
這個故事說明什么道理呢?說明做事情要認(rèn)真做好準(zhǔn)備,到時候就很容易達(dá)到目的。
注釋:胸有成竹比喻做事情之前做了充分的考慮和準(zhǔn)備,非常有信心做好它。
竹報平安
出處: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xù)集·支植下》
相關(guān): 山魈(xiao)
竹報平安,什么意思呢?《酉陽雜俎續(xù)集·支植下》里說“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長數(shù)尺。相傳其寺綱維每日報竹平安。”意思是說唐朝有一個寺院的和尚,非常關(guān)心寺院外一片竹林的成長,每日要報竹平安 ,表示對竹的關(guān)懷。這則成語后來引申為平安家信。
傳說古代時,南方群山中有一種長著人的面孔猴子的身體,卻只有一只手和一只腳的厲鬼,人們叫它“山魈”。它們經(jīng)常騷擾住在山下的村民,人們很害怕,又不知道該怎么辦。爆竹又稱炮仗,用竹子為燃料生火時,就會發(fā)出畢畢剝剝的爆破聲。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山魈很害怕這種響聲,一聽到就跑得遠(yuǎn)遠(yuǎn)的,而且很長時間都不敢再來。所以人們每年到了臘月到嚴(yán)寒的這段時間,就點(diǎn)火爆竹子,因?yàn)檫@段時間“山魈”經(jīng)常來搗亂。人們又在這時舉行公眾性的爆竹儀式,然后互道平安,慢慢慢慢就成為中國人除舊歲迎新年的傳統(tǒng)風(fēng)俗。
罄竹難書
出處:《舊唐書·李密傳》
相關(guān):楊廣,大運(yùn)河,科舉制
“罄竹難書”來源于《舊唐書·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毒難盡。說的是隋煬帝楊廣, 意思是用盡南山所有的竹子制成竹簡,也寫不完楊廣的罪過;將東海的水全部倒出來,也沖洗不清他的罪惡。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京杭大運(yùn)河嗎? 它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 大運(yùn)河北起北京,南達(dá)杭州,它為發(fā)展南北交通,溝通南北經(jīng)濟(jì)、文化等方面的聯(lián)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xiàn)。它的作用起了將近兩千年,它就是楊廣時期開鑿的。那么隋煬帝楊廣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隋煬帝楊廣是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之一,但事實(shí)上楊廣是個好壞參半的皇帝,他不僅修建了大運(yùn)河,而且創(chuàng)建了科舉制度,為國家公正地選拔人才建立了制度。
楊廣是隋文帝楊堅的第二個兒子,剛二十歲就當(dāng)上了統(tǒng)帥,帶兵消滅了南朝的陳,攻下陳的首都南京后,他不貪錢財,封存了府庫。后來又北上擊敗了突厥的進(jìn)犯。
但楊廣是個典型的兩面派,非常善于偽裝,他有很強(qiáng)的虛榮心,有過人的文武才能,同時又喜歡私下尋歡作樂。他知道父親楊堅喜歡節(jié)儉,為了取得皇位,他也裝得很簡樸。有次聽說父母要來時,他就讓家里漂亮的小老婆都藏起來,自己和大老婆一起到門口迎接。楊廣的偽裝討得了父母的歡心和信任,可是楊廣貪戀皇位,等得不耐煩了,就找人殺掉了自己的父親和兄弟,終于登上了皇帝寶座。
好大喜功,貪慕虛榮,是楊廣的另一大特征,為了向西域(現(xiàn)在中國西北一帶)炫耀隋朝的富有,他給西域商人很多的賞賜,卻使國家耗費(fèi)巨額錢財,百姓負(fù)擔(dān)一天比一天重。為了取得和漢武帝一樣的榮耀,他前后三次對高麗(就是現(xiàn)在的朝鮮和韓國)的用兵,結(jié)果耗盡了國力。隋朝四處農(nóng)民起義不斷,各地的將領(lǐng)也不服朝庭的管制,紛紛割據(jù)稱帝。
可這時候,楊廣卻追求豪華的生活,到處游山玩水,誰拍馬屁拍得好,誰就有官當(dāng),誰要是勸他為國家想一想,誰就被賜死。他到南方玩的時候,自己乘坐的龍舟就有幾層樓那么高,半個足球場那么大,路過的地方,五百里以內(nèi)的都要供應(yīng)他們吃喝玩樂,隨著一起玩的的其他船就有幾千艘,前后長達(dá)二百里。不過,他自己這樣做也非常害怕,有一次,他對著鏡子發(fā)呆,然后對皇后說:“真是個好腦袋啊,不知道最后誰來砍下它來?”
后來他的腦袋果然被一個很會拍馬屁而當(dāng)高官的人的兒子,叫宇文化及的給拿了下來,隋朝也滅亡了。罄竹難書就是形容罪大惡極的人的罪惡的。
勢如破竹
出處:《晉書·杜預(yù)傳》
相關(guān):湘妃竹
小朋友,今天我們開始講有關(guān)竹子成語的故事,因?yàn)槲姨貏e喜歡竹子,所以先講一種”“湘妃竹”。
毛主席的詩詞中有這么一句:“斑竹一枝千滴淚”,這又是個什么典故呢?
傳說中國很早很早很早的時候,有一個很有作為的國王叫:“堯”,老百姓都很喜歡他。他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叫女英,二女兒叫娥皇,都長得貌美如花,而且心地善良又能干。“堯”仔細(xì)觀察他的手下,發(fā)現(xiàn)一個叫“舜“的人非常有能力,為百姓做了很多大事好事,于是他將兩個女兒嫁給了舜,并且主動將王位也交給了他。舜當(dāng)國王后,南方的“三苗”部族(現(xiàn)在湖南)發(fā)生動亂,舜親自帶大軍南征,娥皇、女英也跟著他,后來在打仗的過程中舜病死了。娥皇、女英聽到后,非常傷心,哭得兩眼流出血淚,淚珠灑在當(dāng)?shù)氐闹褡由厦妫镜弥褡影甙唿c(diǎn)點(diǎn),姐妹二人也投河自盡了。現(xiàn)在湖南的洞庭湖君山出產(chǎn)一種竹子,名叫“斑竹”,又名“湘妃竹”,竹子上面有斑斑點(diǎn)點(diǎn)紫色的印子,傳說就是娥皇和女英的血淚化成的。
現(xiàn)在有一句眾所周知的話“陳水扁謀獨(dú)之心,路人皆知”出處就是前面故事里講的司馬昭,他的兒子司馬炎把魏國的皇帝廢了,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晉朝。
當(dāng)時三國中唯一留下來的只剩下東吳。為了統(tǒng)一中國,晉武帝司馬炎決定發(fā)兵討吳。大軍兵分六路,有陸路也有水路,其中陸路的一個將軍叫杜預(yù),他的軍隊(duì)節(jié)節(jié)勝利。吳軍聽到風(fēng)聲嚇破了膽,紛紛打開城門投降。大軍在向吳國的都城建業(yè)(今天的南京)前進(jìn)的時候,有人提議說休息一下再打,杜預(yù)卻回答他們說:“現(xiàn)在大伙的士氣高漲,斗志正旺,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勢如破竹(現(xiàn)在就象用快刀劈竹子一樣,劈開幾節(jié)后竹子就迎著刀鋒全部裂開了),打下吳國就沒什么問題了。”果然,沒多久他們就攻占了建業(yè)滅掉了吳國。中國再一次統(tǒng)一了。
這就是成語”勢如破竹“,比如事情順利,沒碰到一點(diǎn)障礙。
枯竹空言 竹:竹簡。指毫無實(shí)用價值的陳舊的古書和空泛的議論。漢?桓寬《鹽鐵論?利議》:“諸生無能出奇計,遠(yuǎn)圖匈奴安邊境之策,抱枯竹,守空言。”
抱雞養(yǎng)竹 舊比喻宮僚坐地盤剝,不擇手段。明?馮夢龍《古今譚概》載,唐新昌縣縣令夏侯彪之,一到任就叫里正代他抱小雞種竹子,自己坐受其利。
斑竹一枝千滴淚 上古時候,堯王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叫女英,二女兒叫娥皇,姐姐長妹妹兩歲。女英和娥皇都長得俊秀,賢惠善良,堯王很喜歡他的兩個女兒。
堯王選賢讓能,選虞舜為繼承人,并將兩個女兒許給舜為妻。舜在幫助堯王管理國家大事期間,為人民做了許多好事。堯王死后,舜帝即位,南方的“三苗”部族(現(xiàn)在湖南),多次在邊境騷擾,舜親率大軍南征,娥皇、女英也跟隨同行,留住湘水之濱.大軍征戰(zhàn)南進(jìn)到蒼梧,舜王不幸病死,葬在九嶷山下(后人把這個地方叫做零陵)。娥皇、女英接到噩耗,痛哭不止,一直哭得兩眼流出血淚來。淚珠灑在竹子氣上面,染得竹子滿身斑斑點(diǎn)點(diǎn),成為斑竹,后來,姐妹二人投水而死。
后人為紀(jì)念娥皇、女英,在湘水旁建立廟宇,名為黃陵廟。傳說她二人都做了湘水女神,娥皇是湘君,女英湘夫人。她們的墓在衡山上面。
二妃死后,湘水出口處的洞庭湖君山出產(chǎn)一種竹子,竹子上面有斑斑點(diǎn)點(diǎn)紫暈的玟痕,傳說為二妃的血淚所化而成。人們將這種竹子起名“斑竹”,又名“湘妃竹”。毛主席的詩詞中“斑竹一枝千滴淚”,就是說的這個故事
竹苞松茂
拼音:zhú bāo sōng mào
解釋:苞:茂盛。松竹繁茂。比喻家門興盛。也用于祝人新屋落成。
出處:《詩經(jīng)·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竹苞松茂 ( zhú bāo sōng mào )
解 釋 比喻家門興盛。也用于祝人新屋落成。
用 法 聯(lián)合式;作賓語;含褒義,用于祝人新屋落成或祝壽頌詞
竹 之 典 故
竹報平安 竹:竹簡。竹報:舊時家信的別稱。指平安家信。唐·段成式《酋陽雜俎續(xù)集·支植下》:“北部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長數(shù)尺,相傳其寺綱維,每日報竹平安”。
竹苞松茂 根基象竹那樣穩(wěn)固,枝葉象松樹那樣繁茂。用作視長壽或?qū)m室落成時的頌詞,也比喻家族興盛。《詩經(jīng)·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明·范世彥《磨忠記》:“祝壽享,愿竹苞松茂,日月悠長。”
摽梅之年 (biào mén zhī nián)
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來。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齡。
望梅止渴 (wàng méi zhǐ kě)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無法實(shí)現(xiàn),用空想安慰自己。
驛寄梅花 (yì jì méi huā)
請郵差寄送梅花。比喻向遠(yuǎn)方友人表達(dá)思念之情。
摽梅之年
鶴子梅妻
梅妻鶴子
妻梅子鶴
青梅竹馬
水火相濟(jì),鹽梅相成
說梅止渴
望梅閣老
望梅止渴
雪胎梅骨
香藥脆梅
驛寄梅花
驛路梅花
鹽梅相成
鹽梅之寄
鹽梅舟楫
驛使梅花
止渴思梅
止渴望梅
=========================
....春落梅枝頭。每逢春寒料峭,瑞雪紛飛的殘冬,梅花盛開了。清香馥郁芳撲鼻。梅園里紅梅、白梅、綠梅、墨梅,競相開放。紅的似片片朝霞,白的粉妝玉琢,綠的清翠欲滴,黑的莊重脫俗,使人目不暇接。那潔白素凈的玉蝶梅如翡翠的綠萼梅,胭脂點(diǎn)珠的朱砂梅,紅顏淡妝的宮粉梅,濃艷如墨的墨梅,萼紅瓣白的紅梅,木蕊發(fā)紅的骨里紅,鐵骨虬枝的龍游梅,枝若垂柳的垂枝梅,枝干和花蕊都向下,宛若探身弄影的照水梅……千姿百態(tài)、爭麗斗妍,燦爛芬芳。隨風(fēng)飄動,像五彩云霞裝扮著大地;風(fēng)送幽香,點(diǎn)綴著殘冬,使人間生出盎然春意。"煙姿玉骨,淡淡東風(fēng)色,勾引春光一半出。"隨著梅香的飄拂,那萬物復(fù)蘇,欣欣向榮的春天轉(zhuǎn)瞬就要到了。
梅先天下春,這是梅最可貴之處
....梅花,不畏嚴(yán)寒,獨(dú)步早春。它冒著凜冽的寒風(fēng),傲雪凌霜;它在冰中育蕾,雪中開花;它趕在東風(fēng)之前,向人們傳遞著春的消息,被譽(yù)為"東風(fēng)第一枝"。梅花的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和頑強(qiáng)意志,歷來被人們當(dāng)作崇高品格和高潔氣質(zhì)的象征。元代詩人楊維幀詠之:"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dú)先天下春。"梅花,是一種薔薇科櫻桃屬植物)落葉喬木。別名又叫梅、春梅、干枝梅、獠。梅花分五瓣,花色有白、紅、淡綠、淡紅等。以白色和淡紅色為主。花先于葉子開放,果實(shí)可分青梅(綠色)、白梅(青白色)、花梅(帶紅色)三種,除供鮮食外,還可制蜜餞和果醬。未熟的果經(jīng)過加工就是烏梅。烏梅原產(chǎn)我國, 多分布在長江以南各地。 我國植梅至少有三千多年的歷了。
....《詩經(jīng)》里有:"漂有梅,其實(shí)七分"的記載。1975年在河南安陽殷代墓葬中出土的銅鼎里,發(fā)現(xiàn)了一顆梅核,距今已有三千二百年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愛梅之風(fēng)已很盛,人們已從采梅果為主要目的而過渡到賞花。"梅始以花聞天下",人們把梅花和梅子作為饋贈和祭祀的禮品,到了漢晉南北朝,藝梅詠梅之風(fēng)日盛。《西京雜記》載:"漢初修上林苑,遠(yuǎn)方各獻(xiàn)名果異樹,有米梅、胭脂梅。"又:"漢上林苑有同心梅,紫蒂梅、麗友梅。"晉代陸凱,是東吳名將陸遜之侄,曾做過丞相,文辭優(yōu)雅。陸凱有個文學(xué)摯友范曄(即《后漢書》作者)在長安。他在春回大地,早梅初開之際,自荊州摘下一枝梅花,托郵驛專贈范曄,并附短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春"而且可以寄贈,自陸凱始,以梅花傳遞友情,傳為佳話。到南北朝,有關(guān)梅花的詩文、軼事也多了。《金陵志》云:"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日臥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號梅花妝,宮人皆效之。"這可能是用梅花圖案美容的開端。 據(jù)史料記載:隋人趙師雄在羅浮山遇見梅花仙子,故事美麗動人。說明當(dāng)時人們也愛梅成風(fēng)。
....杭州孤山的梅花在唐時已聞名于世。詩人白居易在離開杭州時,寫了一首《憶杭州梅花,因敘舊寄蕭協(xié)律》,詩云:"三年悶悶在余杭,曾與梅花醉幾場;伍祖廟邊繁似雪,孤山園里麗如妝。唐代名臣宋環(huán)在東川官舍見梅花怒放于榛莽中,歸而有感,遂作《梅花賦》,詩中有"獨(dú)步早春,自全其天",諒不移本性,方可儷于君子之節(jié)"等贊語。此外,如杜甫、李白等諸多名家均有詠梅詩篇。曾一度為唐明皇李隆基大見寵幸的江來蘋,性喜梅花。據(jù)《梅妃傳》記:"所居欄檻、悉植數(shù)枝……梅開賦賞,至夜分尚顧戀花下不能去。上(唐明皇)以其所好,戲名曰梅妃。"北宋處士林逋(和靖),隱居杭州孤山,不娶無子,而植梅放鶴,稱"梅妻鶴子",被傳為千古佳話。他的《山園小梅》詩中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梅花的傳神寫照,膾炙人口,被譽(yù)為千古絕唱。南宋范成大是位賞梅、詠梅、藝梅、記梅的名家。他在蘇州石湖辟范村,搜集梅花品種12個,并在1186年寫成中國(也是全世界)第一部梅花專著:《梅譜》。1191年冬,詞人、音樂家姜夔住在范成大石湖梅園中,正值梅花盛開。他自度新曲,填了兩首詠梅詞,名曰:《暗香》、《疏影》,音節(jié)諧婉,極受范的贊賞。
....元代有個愛梅、詠梅、藝梅、畫梅成癖的王冕,隱居于九里山,植梅千株,自題所居為"梅花屋"。又工畫墨梅,花密枝繁,行筆剛健,有時用胭脂作沒骨梅,別具風(fēng)格。其《墨梅》詩名揚(yáng)天下:我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用人夸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 "王冕還寫過一篇《梅華傳》,把《三國演義》中的"望梅止渴"故事改寫成了一篇趣味盎然的童話:大將軍曹操行軍迷路,軍士渴甚,愿見梅氏。梅聚族謀曰:"老瞞(筆者注:曹操小名)垂涎漢鼎,人不韙(不韙即不同意)之。吾家世清白。慎勿與語。竟匿不出。"王冕借贊揚(yáng)梅花蔑視權(quán)貴的精神來暗喻自己的人格。南宋愛國詩人陸放翁詠梅的詞《卜算子》里寫道:"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詠梅表現(xiàn)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不論怎樣受挫折也永遠(yuǎn)保持高風(fēng)勁節(jié)的情操。毛澤東伺志反其意而用之,作了《卜算子·詠梅》,指出:"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洋溢著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毛澤東另一首七律《冬云》中也贊揚(yáng)了"梅花歡喜漫天雪"的不畏嚴(yán)寒、獨(dú)步早春的精神。
... 除了眾多的詩詞吟詠梅花之外,我國繪畫史上還流傳著這樣一段軼事:宋代著名畫家宋伯仁,生平喜愛梅花。他為了畫梅,種植了許多梅樹。每當(dāng)梅花開放,他從早到晚地在梅樹下細(xì)致觀察,并將梅花的低昂、俯仰、分合、卷舒,從萌芽到花開,從盛放到枯萎的各種形態(tài),一一描繪下來,整理成一百幅圖稿,定名《梅花譜》。后人為了贊譽(yù)他梅花畫得"喜神",稱他的百梅圖為《梅花喜神譜》。近代金石書畫家吳昌碩,曾有詩說他"家傳一本宋朝梅"。梅花不僅在我國是珍貴花卉,在國外也很受人喜愛,但國外仍以東方栽培較多。日本的梅是我國傳去的,朝鮮也有)。日本還有"梅之會"的組織,并出版發(fā)行專門刊物《梅》。到19世紀(jì)傳人歐洲,本世紀(jì)初傳入美國,現(xiàn)在世界各國均有栽培,但不及東方國家之盛。
青梅竹馬 青梅:青的梅子。竹馬:小孩當(dāng)馬騎的竹竿。比喻男女兒童在一起玩耍,天真無邪的感情。唐·李白《長千行》詩:“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
茂林修竹 修:長。茂密高大的樹林竹林。晉·王羲之《蘭序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餐松啖柏 餐松飲澗 蒼松翠柏 鶴發(fā)松姿 鶴骨松筋
鶴骨松姿 刻不容松 喬松之壽 松柏寒盟 松柏后凋
松柏之茂 松柏之壽 松柏之志 松筠之節(jié) 松蘿共倚
松茂竹苞 松喬之壽 松形鶴骨 松枝掛劍 歲寒松柏
歲寒知松柏 衣寬帶松 玉潔松貞 貞松勁柏 竹苞松茂
摽梅之年 鶴子梅妻 梅妻鶴子 妻梅子鶴 青梅竹馬
水火相濟(jì),鹽梅相成 說梅止渴 望梅閣老 望梅止渴 香藥脆梅
雪胎梅骨 鹽梅相成 鹽梅之寄 鹽梅舟楫 驛寄梅花
驛路梅花 驛使梅花 止渴思梅 止渴望梅
哀絲豪竹 成竹在胸 尺竹伍符 吹竹彈絲 垂名竹帛
翠竹黃花 彈絲品竹 刀過竹解 調(diào)絲品竹 調(diào)弦品竹
東南竹箭 豪竹哀絲 急竹繁絲 金石絲竹 鳩車竹馬
柳門竹巷 芒鞋竹笠 茂林修竹 名垂竹帛 鲇魚上竹
鲇魚上竹竿 鲇魚緣竹竿 弄竹彈絲 品竹彈絲 品竹調(diào)絲
品竹調(diào)弦 破竹建瓴 破竹之勢 曝書見竹 敲竹杠
青梅竹馬 青竹丹楓 磬竹難書 罄竹難書 勢如劈竹
勢如破竹 絲竹管弦 松茂竹苞 武昌剩竹 胸?zé)o成竹
胸有成竹 朽竹篙舟 易如破竹 永垂竹帛 竹柏異心
竹苞松茂 竹報平安 竹徑通幽 竹籃打水 竹籬茅舍
餐松啖柏 餐松飲澗 蒼松翠柏 鶴發(fā)松姿 鶴骨松筋
鶴骨松姿 刻不容松 喬松之壽 松柏寒盟 松柏后凋
松柏之茂 松柏之壽 松柏之志 松筠之節(jié) 松蘿共倚
松茂竹苞 松喬之壽 松形鶴骨 松枝掛劍 歲寒松柏
歲寒知松柏 衣寬帶松 玉潔松貞 貞松勁柏 竹苞松茂
成語故事大全四字成語青梅竹馬
【拼音】qīng méi zhú mǎ【成語故事】古代金陵城長干里街道住著兩戶人家,兩家均有孩子,他們從小在一起玩耍,小男孩騎著竹竿當(dāng)馬,歡快地跑出來,女孩見梅樹上長著許多青梅就叫男孩去摘。 男孩給他摘下許多。后來兩個小孩長大結(jié)為夫妻,雙雙恩愛白頭到老。 【出處】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
青梅竹馬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古代金陵城長干里街道住著兩戶人家,兩家均有孩子,他們從小在一起玩耍,小男孩騎著竹竿當(dāng)馬,歡快地跑出來,女孩見梅樹上長著許多青梅就叫男孩去摘。男孩給他摘下許多。后來兩個小孩長大結(jié)為夫妻,雙雙恩愛白頭到老 【示例】那少年時期的青梅竹馬,在他心靈里留下了多少難忘的記憶啊!魏...
簡短成語故事精選十篇
【 #嬰幼兒# 導(dǎo)語】成語是語言中的精華,是歷史的產(chǎn)物,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下面是 考 網(wǎng)分享的簡短成語故事精選十篇。歡迎閱讀參考! 1.簡短成語故事精選 胸有成竹 宋朝時,有個知名的文人叫文與可,能詩擅文,特別喜歡繪畫。 他最愛畫竹子,他畫的竹子遠(yuǎn)近聞名,每天總有不少人登門求畫,文與可畫竹的秘訣在哪...
經(jīng)典成語故事86個
經(jīng)典成語故事86個如下: 1、臥薪嘗膽:戰(zhàn)國時,范蠡為楚國效力。他告訴楚王,要加強(qiáng)訓(xùn)練士兵,讓他們吃苦,以期未來報仇。臥薪嘗膽意指忍受艱苦,為實(shí)現(xiàn)目標(biāo)而付出努力。 2、望梅止渴:出自《三國演義》,劉備攻打漢中,士兵口渴想喝水,但劉備將水在車前飲馬,士兵望著水源,但不能喝。這個成語指的是在困難時期,用回憶和...
有帶酸和梅的成語
首先,關(guān)于“梅”的成語,最著名的是“青梅竹馬”。這個成語源于古代故事,描繪的是男女孩童時期天真無邪、親密無間的友情。它不僅僅形容了兒童之間的純真情感,更成為了人們回憶童年、珍視友情的一種象征。“望梅止渴”則是另一個與“梅”相關(guān)的成語,它源自三國時期的故事。曹操在行軍途中,為了激勵士...
親梅逐馬青梅竹馬視頻成語故事
他們的感情非常深厚,村里的人們都羨慕他們的友情。隨著時間的流逝,青梅和竹馬漸漸長大,他們之間的感情也發(fā)生了變化。他們不再是單純的朋友,而是開始有了男女之間的情感。他們互相傾慕,互相牽掛,成為了村里人們眼中的一對金童玉女。他們的愛情故事傳遍了整個村莊,成為了人們口中的佳話。這個成語后來就...
胸有成竹成語故事原文
”詩人晁(cháo)補(bǔ)之對文與可的畫很有研究,他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文與可 “畫竹必先得成竹在胸”的創(chuàng)作方法,對后世繪畫影響很深,后來文人們把它演變成了一句成語“胸有成竹”。原指畫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jīng)有成熟的思考和...
帶竹的成語有哪些
帶竹的成語有竹頭木屑,青梅竹馬,竹籃打水,胸有成竹,破竹之勢。一、竹頭木屑[ zhú tóu mù xiè ]1. 【解釋】:比喻可利用的廢物。2. 【出自】:《晉書·陶侃傳》:“時造船,木屑及竹頭,悉令舉掌之,咸不解所以。”3. 【示例】:時節(jié)相存問,緩急相周致,雖~亦有以應(yīng)吾之須者...
青梅竹馬的成語故事
【拼音】qīng méi zhú mǎ 【成語故事】古代金陵城長干里街道住著兩戶人家,兩家均有孩子,他們從小在一起玩耍,小男孩騎著竹竿當(dāng)馬,歡快地跑出來,女孩見梅樹上長著許多青梅就叫男孩去摘。男孩給他摘下許多。后來兩個小孩長大結(jié)為夫妻,雙雙恩愛白頭到老。【出處】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
青梅竹馬的成語故事
【拼音】qīng méi zhú mǎ 【成語故事】古代金陵城長干里街道住著兩戶人家,兩家均有孩子,他們從小在一起玩耍,小男孩騎著竹竿當(dāng)馬,歡快地跑出來,女孩見梅樹上長著許多青梅就叫男孩去摘。男孩給他摘下許多。后來兩個小孩長大結(jié)為夫妻,雙雙恩愛白頭到老。【出處】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
相關(guān)評說:
鐘山縣圓柱: ______ 摽梅之年 鶴子梅妻 梅妻鶴子妻梅子鶴青梅竹馬 水火相濟(jì)鹽梅相成 說梅止渴 望梅閣老望梅止渴香藥脆梅 雪胎梅骨 鹽梅相成 鹽梅之寄 鹽梅舟楫驛寄梅花驛路梅花 驛使梅花 止渴思梅 止渴望梅 哀絲豪竹 成竹在胸尺竹伍符 吹竹彈絲 垂名竹帛 翠竹黃...
鐘山縣圓柱: ______ 關(guān)于松字成語 松柏之茂 松柏之壽 松柏之志 松筠之節(jié) 松蘿共倚 松茂竹苞 松喬之壽 松形鶴骨 松枝掛劍 歲寒松柏 關(guān)于梅字成語 雪胎梅骨 鹽梅相成 鹽梅之寄 鹽梅舟楫 驛寄梅花 驛路梅花 驛使梅花 止渴思梅 止渴望梅 關(guān)于竹字成語 成竹在胸 尺竹伍符 吹竹彈絲 垂名竹帛 翠竹黃花 彈絲品竹 刀過竹解 調(diào)絲品竹 調(diào)弦品竹 東南竹箭 豪竹哀絲 急竹繁絲 金石絲竹 鳩車竹馬 柳門竹巷 芒鞋竹笠 茂林修竹 名垂竹帛 鲇魚上竹
鐘山縣圓柱: ______ 關(guān)于松的成語有: 蒼松翠柏 松柏后凋 松柏之壽 歲寒知松柏 玉潔松貞 竹苞松茂 關(guān)于梅的成語有: 摽梅之年 青梅竹馬 望梅止渴 驛寄梅花 關(guān)于竹的成語比較多一點(diǎn)有: 哀絲豪竹 成竹在胸 翠竹黃花 刀過竹解 金石絲竹 茂林修竹 名垂竹帛 鲇魚上竹
鐘山縣圓柱: ______ 歲寒三友 拼音:suì hán sān yǒu 釋義:松、竹經(jīng)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成語典故 宋·林景熙《王云梅舍記》:“即其居累土為山,種梅百本,與喬松修篁?yàn)闅q寒友.” 松、竹經(jīng)冬不凋,梅則迎寒開花,故稱歲寒三友.松、竹、梅是取松丑而文,竹瘦而壽,梅寒麗秀,是三益友之意.在舊社會結(jié)婚時,多在大門左右貼上“緣竹生筍,梅結(jié)紅實(shí)”的對聯(lián),這是因“筍”與子孫的“孫”字同音、同聲.將松竹梅圍成團(tuán)狀;分作三個團(tuán)狀,以簡潔的線條代表松、竹、梅,構(gòu)成圖案:以松、竹、梅組成的洞門.詞語辨析 作主語、賓語、定語;
鐘山縣圓柱: ______ 宋·林景熙《王云梅舍記》:“即其居累土為山,種梅百本,與喬松修篁?yàn)闅q寒友.” 松、竹經(jīng)冬不凋,梅則迎寒開花,故稱歲寒三友.松、竹、梅是取松丑而文,竹瘦而壽,梅寒麗秀,是三益友之意.在舊社會結(jié)婚時,多在大門左右貼上“緣竹生筍,梅結(jié)紅實(shí)”的對聯(lián),這是因“筍”與子孫的“孫”字同音、同聲.將松竹梅圍成團(tuán)狀;分作三個團(tuán)狀,以簡潔的線條代表松、竹、梅,構(gòu)成圖案:以松、竹、梅組成的洞門.
鐘山縣圓柱: ______ 竹的成語:罄竹難書、胸有成竹、勢如破竹、茂林修竹、竹馬之交、竹籃打水、竹籬茅舍、絲竹管弦、竹苞松茂、青竹丹楓、金石絲竹、破竹之勢、磬竹難書、哀絲豪竹 梅的成語:望梅止渴、梅妻鶴子、青梅竹馬、雪胎梅骨、香藥脆梅 松的成語:松筠之節(jié)、蒼松翠柏、竹苞松茂、松柏之志、 歲寒松柏、玉潔松貞、松蘿共倚、松柏之茂、貞松勁柏、鶴發(fā)松姿、松喬之壽、松形鶴骨、鶴骨松姿、松柏之壽、松枝掛劍、松柏寒盟、竹清松瘦
鐘山縣圓柱: ______ 竹 勢如破竹 胸有成竹 竹馬之好 青梅竹馬 竹苞松茂 絲竹管弦 書功竹帛 金石絲竹 竹頭木屑 竹籬茅舍 哀絲豪竹 名垂竹帛 罄竹難書 竹報平安 絲不如竹 竹柏異心 竹籃打水 竹馬之友 吹竹彈絲 成竹在胸 絲不如竹 東南竹箭 茂林修竹 梅 摽梅之年 鶴子梅妻 梅妻鶴子 妻梅子鶴 青梅竹馬 水火相濟(jì),鹽梅相成 說梅止渴 望梅閣老 望梅止渴 雪胎梅骨 香藥脆梅 驛寄梅花 驛路梅花 鹽梅相成 鹽梅之寄 鹽梅舟楫 驛使梅花 止渴思梅 止渴望梅 松 餐松啖柏 蒼松翠柏 貞松勁柏
鐘山縣圓柱: ______ 成竹在胸 http://www.guoxue.com/chengyu/CYML.htm 可以直接搜哦 翠竹黃花 茂林修竹 品竹彈絲 破竹之勢 青梅竹馬 磬竹難書 勢如破竹 絲竹管弦 胸有成竹 竹籃打水 竹報平安 竹馬之友 竹頭木屑 青梅竹馬 望梅止渴 驛寄梅花
鐘山縣圓柱: ______ 歲寒三友 (漢語名詞) 編輯 歲寒三友( suì hán sān yǒu):漢族傳統(tǒng)寓意圖案.指松、竹、梅經(jīng)冬不衰,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松竹梅傲骨迎風(fēng),挺霜而立,精神可嘉!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潔的梅三種植物組成,因其寒冬臘月仍能常青.中文名 歲寒三友 外文名 the three friends in cold weather 出 處 《王云梅舍記》詞 性 褒義詞 含 義 松、竹、梅
鐘山縣圓柱: ______ 松柏之茂 松柏之壽 松柏之志 松筠之節(jié) 松蘿共倚 松茂竹苞 松喬之壽 松形鶴骨 松枝掛劍 歲寒松柏 雪胎梅骨 鹽梅相成 鹽梅之寄 鹽梅舟楫 驛寄梅花 驛路梅花 驛使梅花 止渴思梅 止渴望梅 成竹在胸 尺竹伍符 吹竹彈絲 垂名竹帛 翠竹黃花 彈絲品竹 刀過竹解 調(diào)絲品竹 調(diào)弦品竹 東南竹箭 豪竹哀絲 急竹繁絲 金石絲竹 鳩車竹馬 柳門竹巷 芒鞋竹笠 茂林修竹 名垂竹帛 鲇魚上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