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用什么符號標記不同的句式 “之”“以”“而”等字在文言文中不同句式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句式例解
古代漢語中有哪些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呢?,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特殊句式)、固定結(jié)構(gòu)等幾類.判斷句、被動句要從結(jié)構(gòu)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則要聯(lián)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裝句要掌握賓語前置、定語后置、主謂倒置、狀語后置的規(guī)律,固定句式要記住它們的習慣用法.
★ 一般句式
一、判斷句
(1)用“者……也”表判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斷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3)用“者”表判斷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4)用動詞“為”或判斷詞“是”表判斷
①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則”“皆”“本”“誠”“亦”“素”等副詞表示肯定判斷,兼加強語氣,用“非”表示否定判斷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將即楚將項燕.
④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賤人.
⑦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文人畫士.
(6)無標志判斷句
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志,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
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zhàn)》)
‘特別提醒’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xiàn)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后作判斷詞則多起來.
二、被動句
所謂被動,是指主語與謂語之間的關(guān)系是被動關(guān)系,也就是說,主語是位于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
有標志
(1)用“為”或“為……所……”表被動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并.”(《資治通鑒》)
(2)用“被”表被動
“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忠心卻被別人誹謗,能不怨恨嗎?)
(3)用“見”或“見……于……”表被動
“……徒見欺”(……白白地被欺騙)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4)用“于”或“受……于……”表被動
“不能容于遠近.”(張溥《五人墓碑記》
“吾不能舉金吳之地,十萬之從,受制于人.”(《資治通鑒》)
(5)用“被”表被動.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張溥《五人墓碑記》
無標志
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的被動句.如:“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資治通鑒》)這里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
‘注意’“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怒也”(《答司馬諫議書》),但這里的“見”不表被動,它是放在動詞前,表示動作行為偏指一方,“對自己怎么樣”的客氣說法,像現(xiàn)代漢語中的“見諒”等都是此種用法,后面要舉例詳細講.
三、省略句
(1)主語的省略
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蛇)黑質(zhì)而白章……
(2)謂語的省略
“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動詞賓語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藺相如)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
(4)介詞賓語的省略
此人一一為(之)具言所聞
(5)介詞的省略
將軍戰(zhàn)(于)河北,臣戰(zhàn)(于)河南
四、疑問句
文言疑問句,一般都有疑問詞,疑問詞包括疑問代詞(誰、何、曷、故、安、焉、孰等),疑問語氣詞(乎、諸、哉、歟、耶等)以及疑問副詞(豈、獨、其等).有時也不用疑問詞.
另外,還有些表示反問的習慣用法.這里不舉例子講解.
★ 特殊句式
下面針對古漢語中與現(xiàn)代漢語不相同的較特殊的幾種句式,作舉例翻譯與講解.
一、主謂倒置
為了強調(diào)謂語,有時將謂語置于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為語言表達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譯文:“你太不聰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竊符救趙》)譯文:“公子能為別人困難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二、賓語前置
‘1’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格式:主+否定詞‘不、未、無、莫、毋、弗’+賓‘余、吾、爾、自、之、是’+動
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碩鼠》)譯文:“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②時人莫之許(《隆中對》)譯文:“可當時的人并不贊許他(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過秦論》)譯文:“秦人來不及哀嘆自己”.
④忌不自信(《鄒忌諷齊王納諫》)譯文:“鄒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齊桓晉文之事》)譯文:“這樣還不能稱王天下,沒有這樣的事”
還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譯:“不能因為我,(他)還不如自己”)
成語有:我無爾詐,爾無我虞(譯:“我不欺騙你,你不欺騙我”)
從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否定句中賓語代詞前置,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賓語必須是代詞,第二,全句必須是否定句,即必須有否定副詞“不、未、毋(無)”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詞“莫”.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否定詞之后.
‘2’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1)賓語在動詞前面
格式:主十賓‘誰、奚、胡、何、曷、安、惡、焉’+動?
①良問曰:“大王來何操?”《鴻門宴》譯文:“張良問公道:”大王來的時候拿了什么?‘“
②問女何所思?(《木蘭辭》)譯文:“問女兒在思考什么?”
③王見之曰:“牛何之?”(《晏子使楚》)譯文:“大王看見了問道:”把牛牽到哪里?‘“
總結(jié)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1.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總結(jié)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慣的某些特殊的句式。 主要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等。下邊我們根據(jù)所學文言文,舉例加以說明: 一、判斷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斷詞“是”(或“非”)來構(gòu)造判斷句的現(xiàn)象,比如: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請問語文中有哪些句式?
1.文言句式 與詞匯相比,文言語法變化不大,只是幾種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下面分別加以說明:判斷句式 被動句式 倒裝句式 省略句式 疑問句式 否定句式 2.判斷句式 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
文言文中特殊句式有邊幾種?
在文言文中,句子結(jié)構(gòu)往往與現(xiàn)代漢語有所不同,存在幾種特殊句式,包括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后置、意動句以及使動句。這些特殊的句式豐富了文言文的表現(xiàn)力。主謂倒裝,是指句子中的主語和謂語的位置顛倒,通常為了強調(diào)某一部分而進行這樣的調(diào)整。例如,在現(xiàn)代漢語中,我們說“他跑得很快”,但在文言...
怎么區(qū)分文言文中的八種句型
其實從不同角度去分類就有不同的分法。比如:從語氣看就有陳述句、感嘆句、疑問句、祈使句、肯定句、否定句。如果你只是應試,建議就不用去深究。我們上古代漢語通論時也只是講了三種。語氣方面一看就可以看出來就不多說了。我想你肯定是關(guān)于詞序和句式做題混淆。有時候一道題說讓你判斷是什么句式,...
句中的標點符號應該隨句式的改變而改變嗎?
提示語放在不同的位置,句子的標點符號應該隨著句式的改變而改變。1、提示語在說話的內(nèi)容前面,提示語后面接冒號和前引號,說話的內(nèi)容說完要加表示結(jié)束的標點和后引號。如例句,提示語在前面,杜鵑對小狗說:“那就開始學吧,注意聽我的聲音。”2、提示語在說話的內(nèi)容中間,提示語后面是逗號和前引號。...
請問語文文言文中什么是主語,定語,謂語,狀語,賓語,補語?請舉出例子...
文言文中“而”,“之”,“以”在不同句子又是什么用法?解題思路是什么(如何判斷)?如何判斷古文句子是主謂倒裝,狀語后置,賓語前置?有句式嗎?... 文言文中“而”,“之”,“以”在不同句子又是什么用法?解題思路是什么(如何判斷)?如何判斷古文句子是主謂倒裝,狀語后置,賓語前置?有句式嗎? 展開 ...
語文文言文句式和詞類活用
1.梁父即楚將項燕——判斷句 2.天帝使我長百獸——被動句 3.天又雨,公將焉之——倒裝句 4.太祖甚異之——倒裝句 5.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判斷句 6.桓公歸,以語管仲——省略句 7.樂羊以有功見疑——被動句 1.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shù)——名作動 2.愛猴如子,每出必從...
文言文句式怎樣判斷
《語文科考試大綱》中“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其知識點遍布文章,閱讀理解及翻譯時許多句子涉及這方面的知識,尤其是在文言的閱讀過程中,如果對古漢語中一些句式特點,尤其是像主謂倒置、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等比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會造成閱讀的困難和翻譯句子的不準確。因此,對文言與現(xiàn)...
在文言文中謂語,表語,狀語,賓語,主語..分別是什么? 什么是狀語后置,賓 ...
賓語就是句子中接受謂語動詞的人物。如“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狼首”就是賓語。狀語就是修飾謂語的形容詞,表示時間、地點、原因等。如“(夸父)飲于河、渭。”中“河、渭”就是狀語。文言文中不常用表語,表語是用來說明主語的身份、性質(zhì)、品性、特征和狀態(tài)的。文言文中一般用定語,定語也是...
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文言句式與現(xiàn)代漢語句式基本相同。他們都分單句和復句,都有主謂賓和定狀補六大成分。句子的語序也基本相同。當然,他們之間還有相異的地方,學習文言句式,要努力把握它和現(xiàn)代漢語句式的相異點。雖然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的句子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文言文有些實詞和現(xiàn)代漢語用法不同,因此就出現(xiàn)了...
相關(guān)評說:
玉林市圓形: ______ 對“文言現(xiàn)象”死記硬背是最不可取的學習方法.所謂“文言文特殊句式”,都是現(xiàn)代人歸納出來的,原文的作者腦子里并沒有這些名堂.因此,掌握文言現(xiàn)象不能靠“背公式”解決,必須通過具體“讀文章”來形象記憶.就像告訴外國人“使...
玉林市圓形: ______ 一.判斷句 所謂判斷句,就是以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為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的句式.其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
玉林市圓形: ______ 斷句符號使用目前沒有固定模式,/和//都是表示語氣長短的常用符號. /表示上下句子之間有間斷,//表示相連的長句子內(nèi)部有稍微停頓.舉例:望日,公至其家視之.“公至其家視之”算長句子.按照以上符號可以表示為:望日/公至其家//視之. 本句就是:君加以謙德,動不逾節(jié),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聲漸騰于江淮,且達于京師矣. 時人謂常公能識真.也就是說“//”的地方不需要加現(xiàn)代的標點符號,屬于一起的長句子.
玉林市圓形: ______ 這個比較容易的,只要有信心,記一下就行啦. 首先,記熟文言文特殊句式的類型 [ 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賓語前置、狀語后置、定語后置)];然后根據(jù)熟記的類型去判斷,百分百準確.句式類型如下,慢慢記一下,一定行. (...
玉林市圓形: ______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類: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其中較難理解的是倒裝句.現(xiàn)代漢語習慣的常規(guī)語序,一般為"主-謂-賓""定(狀)-中心詞",即主語在謂語前,謂語在賓語前,修飾語在中心語前;但有時因修辭、強調(diào)等的需...
玉林市圓形: ______[答案] 一、【 判斷句】 判斷句常用語言標志為:“……者也”、“……者,……也”、“……,……也”、“乃”、“為”等等.... 定語都是放在主語、賓語中心語的前邊起限制或修飾作用.但在文言文中常常倒裝,將定語放在主語、賓語中心語的后邊. 如:...
玉林市圓形: ______ 斷句需要的是經(jīng)驗,沒有捷徑 沒標點符號前 古人學文,大部分時間就用來斷句了 斷句首先要對古文字詞的含義理解, 最好能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寫文時的心態(tài),嘗試理解 然后了解文章大意,再多讀幾遍,"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玉林市圓形: ______ 詞中帶句號的地方叫韻,你看詞牌中一般都告訴你上下片多少字幾平韻或幾仄韻.近代之前中國都沒有標點符號的,所以古時候沒讀過書的人受到遠方來信,還要專門請人斷句,韓愈師說里有“句讀之不識”云云也是說讀書要會斷句.現(xiàn)在詞的標點符號也是近代詞學家規(guī)定下來的,有韻處用句號,有些詞中不加句號也用韻的,一般都是作者自己在詞譜外自己加的,你填的時候可用可不用,當然了,盜版書符號亂打的另當別論;加逗號的就算一句了,也就是說加逗號和句號都當句算就對了,只有加頓號的地方不算,這個是統(tǒng)一的標準沒什么今古之分,本來古代就沒標點的== 至于標的符號與定格不同的,仍以頓號,逗號,句號為句讀之辨就是了.
玉林市圓形: ______ 1)用“者……也”表判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斷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 3)用“者”表判斷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 4)用動詞“為”或判斷詞“...
玉林市圓形: ______ 古代漢語中常見的幾種特殊句式有:判斷句式、被動句式、倒裝句式、省略句式、疑問句式、否定句式等.主要通過句式、標志詞也判斷.二、判斷句式.文言文中的判斷句一般不用"是"(“是”在文言文中多做指示代詞“這”)來表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