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語成語附解釋
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燼。指最可悲哀的事,莫過于思想頑鈍,麻木不仁。
2、愛博而情不專——對人或事物的喜愛很廣泛,而感情不能專一。
3、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里。意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tài)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4、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喜愛他時,總想叫他活著;討厭他時,總想叫他死掉。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5、安于故俗,溺于舊聞——俗:習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習慣,局限于舊見聞。形容因循守舊,安于現狀。
6、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甲:鎧甲。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于高度警惕狀態(tài)。
7、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將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當作是士兵。形容極度驚恐,疑神疑鬼。
8、八九不離十——指與實際情況很接近。
9、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八仙:道教傳說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10、八字沒見一撇——比喻事情毫無眉目,未見端緒。
11、拔了蘿卜地皮寬——比喻為了行事方便而把礙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為了擴展地盤而排擠別人。
12、拔趙幟立赤幟——用以比喻偷換取勝或戰(zhàn)勝、勝利之典。
13、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指要殺人見血、動手拼命。紅刀子:帶血的刀子。
14、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涅:黑土。白色的細沙混在黑土中,也會跟它一起變黑。比喻好的人或物處在污穢環(huán)境里,也會隨著污穢環(huán)境而變壞。
15、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
16、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比喻藝術及科學的不同派別及風格自由發(fā)展與爭論。
17、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無法理解。
18、百萬買宅,千萬買鄰——比喻好鄰居千金難買。
19、百聞不如一見——聞:聽見。聽得再多,也不如親眼見到一次。
20、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顆星星發(fā)出的亮光不如一個月亮發(fā)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質優(yōu)。
21、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百足:蟲名,又名馬陸或馬蚿,有十二環(huán)節(jié),切斷后仍能蠕動。比喻勢家豪族,雖已衰敗,但因勢力大,基礎厚,還不致完全破產。
22、敗事有余,成事不足——指非但辦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壞。
23、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搬:移動。比喻本來想害別人,結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24、版版六十四——版:宋代鑄錢的模型。每塊鑄版都是鑄出六十四文錢。形容做事死板,不知變通。
25、半部論語治天下——舊時用來強調學習儒家經典的重要。
26、邦以民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種反映,認為萬民百姓是國家的根本。治國應以安民、得民作為根本。
27、飽漢不知餓漢饑——飽:吃足;饑:饑餓。比喻處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別人的苦衷。
28、飽暖思淫欲——食飽衣暖之時,則生淫欲之心。
29、卑卑不足道——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談。
30、卑之無甚高論——表示只就淺易的說,沒有什么過高難行的意見.。
31、杯酒釋兵權——釋: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將領的兵權。泛指輕而易舉地解除將領的兵權。關注微信“環(huán)太咨詢-大海 旅游 人”
32、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趕不上前面的,卻超過了后面的。這是滿足現狀,不努力進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話。有時也用來勸人要知足。
33、彼一時,此一時——那是一個時候,現在又是一個時候。表示時間不同,情況有了變化。
34、畢其功于一役——把應該分成幾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35、閉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進行工作。
36、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其:他的;銳氣:勇猛的氣勢;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總是避開敵人初來時的氣勢,等敵人疲憊時再狠狠打擊。
37、鞭長不及馬腹——指鞭子雖然很長,但是不應該打到馬肚上。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38、表壯不如里壯——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結實。比喻妻子能夠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幫手。
39、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種情況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醞釀的。
40、冰炭不同爐——比喻兩種對立的事物不能同處。
41、冰炭不言,冷熱自明——比喻內心的誠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現在行動上。
42、兵敗如山倒——兵:軍隊。形容軍隊潰敗就像山倒塌一樣,一敗涂地。
43、兵藏武庫,馬入華山——兵器藏進武庫,軍馬放入華山。指天下太平。
44、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指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靈活的對付辦法。
45、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準備好糧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46、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壯而不在乎眾多。也比喻要求質量而不能只講數量。
47、病急亂投醫(yī)——病勢沉重,到處亂請醫(yī)生。比喻事情到了緊急的時候,到處求人或亂想辦法。
48、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shān)——羊肉沒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氣。比喻干了某事沒撈到好處,反壞了名聲惹來了麻煩。
49、不打不相識——指經過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結交、相處。
50、不到黃河心不死——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51、不得已而為之——沒有辦法,只能這樣做。
52、不得已而用之——用:使用。沒有辦法,只好采用這個辦法。
53、不登大雅之堂——大雅:高貴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廳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藝作品)。
54、不法古不修今——指不應效法古代,也不應拘泥于現狀。
55、不費吹灰之力——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不花一點力氣。
56、不分青紅皂白——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57、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過;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縣南。原指不要越過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圍和界限。
58、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顧一切,不問是非情由。
59、不見棺材不落淚——比喻不到徹底失敗的時候不肯罷休。
60、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智:智慧,見識。不經歷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長對那件事情的見識。
61、不看僧面看佛面——比喻請看第三者的情面幫助或寬恕某一個人。
62、不可同日而語——不能放在同一時間談論。形容不能相提并論,不能相比。
63、不能贊一詞(辭)——指文章寫得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提不出一點意見。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64、不念僧面念佛面——不看僧面看佛面。
65、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權威。也指在人管轄之下,一切只能聽命于他。
66、不期然而然——沒有想到是這樣而竟然是這樣。
67、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沒有錯誤。
6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險境就不能獲得成功。
6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指對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學說就不能推行。比喻只有破除舊的、錯誤的東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確的東西。
70、不識廬山真面目——比喻認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質。
71、不是冤家不聚頭——冤家:仇人;聚頭:聚會。不世前世結下的冤孽,今世就不會聚在一起。
72、不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后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于人。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
73、不問青紅皂白——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74、不幸而言中——不希望發(fā)生的事情卻被說準真的發(fā)生了。
75、不以辭害志——辭:文辭;志:作品的思想內容。原意是不因為只顧文辭而損害了對內容的`理解。后也指寫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辭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76、不以規(guī)矩,不能方圓——規(guī):圓規(guī);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
77、不以人廢言——廢:廢棄。不因為這個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納他的正確意見。
78、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以:因;眚:過失,錯誤;掩:遮蔽,遮蓋;德:德行。不因為一個人有個別的錯誤而抹殺他的大功績。
79、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擔任這個職務,就不去過問這個職務范圍內的事情。
80、不知老之將至——不知道老年即將來臨。形容人專心工作,心懷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81、不知人間有羞恥事——不知道人世間還有羞恥之事。形容恬不知恥,無恥到極點。
82、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驕狂無知。
83、不知有漢,何論魏晉——不知道有漢朝,三國魏及晉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長期脫離現實,對社會狀況特別是新鮮事物一無所知。也形容知識貧乏,學問淺薄。
84、不知者不罪——罪:責備,怪罪。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怪罪。
85、不自由,毋寧死——如果失去自由、主權,寧可去死。
86、不足為外人道——不必跟外面的人說。現多用于要求別人不要把有關的事告訴其他的人。
87、布袋里老鴉——比喻雖然活著,但象死了一樣。
88、步步生蓮花——形容女子步態(tài)輕盈姿。
89、防患于未然——患:災禍;未然:沒有這樣,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禍害于尚未發(fā)生之前。
9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防:阻止;甚:超過。阻止人民進行批評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指不讓人民說話,必有大害。
91、河東獅子吼——比喻妒悍的妻子發(fā)怒,并借以嘲笑懼內的人。
92、河海不擇細流——比喻不論大小,一律收容。
93、河水不洗船——比喻不相干或相安無事。
94、藏之名山,傳之其人——傳:傳布流傳;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志趣相投的人。
95、差之毫厘,謬以千里——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96、拆東墻補西墻——拆倒東邊的墻,以修補西邊的墻。比喻臨時勉強應付。亦比喻臨時救急,不是根本辦法。
97、蟬翼為重,千鈞為輕——把蟬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萬斤的重量看成是親輕的。喻指是非顛倒,真?zhèn)位煜?br />
98、長安居大不易——本為唐代詩人顧況以白居易的名字開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維持。
99、長江后浪推前浪——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
100、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六年級下冊語文四字成語及釋義
六年級下冊語文一到四單元詞語盤點詞語盤點 第一單元 讀讀寫寫: 挪移 蒸融 游絲 插秧 枯萎 基業(yè) 幸而 一番 考驗 鍛煉 轉化 優(yōu)雅 *** 裸 專心致志 無緣無故 語重心長 狂風暴雨 勃勃生機 讀讀記記: 哲理 英俊 驚羨 幅度 慌亂 艱難 喧嘩 附和 冒險 消受 機敏 堂皇 名義 薄弱附庸 剎那間 座無虛席 意想不...
帶“附”的成語有哪些?
1、帶“附”的成語有:附耳低言、附鳳攀龍、附膚落毛、附會穿鑿、附驥名彰、附勢趨炎。2、成語分析:(1)【成語】: 附耳低言 【拼音】: fù ěr dī yán 【解釋】: 附:貼近。貼近別人的耳朵低聲說話。形容和對方密談要事。【出處】: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
四字成語大全及解釋50個。
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于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qū)別。成語大都出自書面,屬于文語性質的。其次在語言形式上,成語是約定俗成的四字結構,字面不能隨意更換;成語在語言表達中有生動簡潔、 形象鮮明的作用。
帶語字的成語有哪些
語不驚人 語不驚人死不休 語不投機 語不擇人 語出月脅 語長心重 語短情長 語簡意賅 語近詞冗 語近指遠 語驚四座 語妙絕倫 語妙天下 語四言三 語無倫次 語無詮次 語笑喧呼 語笑喧嘩 語笑喧闐 語焉不詳 語焉既詳 語言無味 語摯情長 語重情深 語重心沉 語重心長 出語成章 惡語...
什么語成語有哪些?
① 什么言什么語的成語有哪些 甜言蜜語、只言片語、自言自語、閑言碎語、流言蜚語、花言巧語、豪言壯語、風言風專語、屬七言八語、三言兩語、好言好語、不言不語、冷言冷語、讒言佞語、少言寡語、罕言寡語、閑言閑語、輕言細語、一言半語、傷言扎語、散言碎語、穢言污語、龍言鳳語、綿言細語、輕言輕...
關于言和語的成語
9、一言蔽之:一句話就解釋清楚,把復雜多變的事情說明白,使人一言以蔽之 10、言及心頭:指言語能夠闡明人們的思想,可以把人們心中深處的想法表達出來。11、多言多語:形容說話太多,啰嗦嘮叨。拓展知識: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它是比詞的含義更豐富而語法功能又相當于詞的...
初中須掌握的四字成語「附解釋」
成語,眾人皆說,成之于語,故成語。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中須掌握的四字成語「附解釋」,歡迎閱讀與收藏。 1、抑揚頓挫:形容聲音高低轉折、和諧悅耳。 2、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創(chuàng)造和裁斷。 3、杳無消息:遠得不見蹤影,沒有消息。 4、巧妙絕倫:靈巧高明,超過尋常...
常見易錯成語附解釋
在高考語文試卷中,經常會出一些成語題。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常見易錯成語大全附解釋,歡迎閱讀參考~1.人老珠黃:指婦女因為老了被輕視,就像珠子年代久了會變黃,不如新珠子值錢一樣。2.巧奪天工:奪,勝過。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十分巧妙。不能用于“自然本身”。3.生吞活剝:比喻生硬地模仿...
形容賺錢很多的成語附解釋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下面是我給大家?guī)淼男稳葙嶅X很多的成語匯集附解釋,希望能幫到大家!1、堆金積玉:金玉多得可以堆積起來。形容占有的財富極多。2、富可敵國:敵:匹敵。
請給我10個成語:注加注音.加解釋..謝謝啦...
一、人來人往 [ rén lái rén wǎng ]釋義:人來來往往連續(xù)不斷。也形容忙于應酬。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回:“這兩三天人來人往,我瞧著那些人都照應不到,想必你沒有吩咐,還得你替我們操點心兒才好。”二、助人為樂 [ zhù rén wéi lè ]釋義:幫助人就是快樂。出處...
相關評說:
利津縣連心: ______[答案] 參考示例: ①趕鴨子上架——強人所難 ②臭味相投——一個鼻孔出氣 ③自己打自己嘴巴——自相矛盾 ④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⑤此地無銀三百兩——欲蓋彌彰 (意思相近即可.)
利津縣連心: ______ 成語:熟語的一種,習用的固定詞組.在漢語中多數是由四字組成.組織多樣,來源不一.所指多為確定的含義.有些可從字面理解.成語的來歷很多.有的來自民間口語經長久演變而習用.有的來自古代典故,經文人引用,遂為成語.成語廣為流傳,為人們習用.是因為它瑯瑯上口好記好用.有些古典成語,經長期社會實踐早已被人們熟知,樂于接受運用.成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是歷史的積淀.要珍視它,要正確運用.
利津縣連心: ______ 熟語,現代漢語中有些定了型的詞組和短語,經常作為一個完整的單位來使用,不能隨意改變其成分,包括成語、諺語、歇后語、格言等,內容十分豐富. 詳細解釋 1. 語言中定型的詞組或句子.使用時一般不能任意改變其形式.包括慣用語、成語、諺語、格言、歇后語等. 2.常用的話語. 明陸時雍《詩鏡總論》:“王建,款情熟語,其兒女子之所為乎?詩不入雅,雖美何觀矣!”葉圣陶《未厭集·夜》:“孩子于尚未解悟姓的意義的時候,自己的姓往往被教練成口頭的熟語,同叫爹爹媽媽一樣的習慣.”
利津縣連心: ______ 1:這句話的意思是人才如呂布,馬如同三國名馬赤兔. 2:眾多人都往燃燒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3:比喻都是老一套,沒有變化(多指創(chuàng)作). 4:原指向皇帝上書的文章,文字堂皇典雅.后轉指襲用固定格式,表面堂皇而內容空虛的文章、言論或措施. 5:稍微可以告慰了.
利津縣連心: ______ 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的熟語有: 愚公移山---精衛(wèi)填海 狗仗人勢—狐假虎威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望梅止渴—畫餅充饑 雪上加霜——火上澆油 堂堂正正——偷偷摸摸 尋根究底——追根刨底 有條有理——有條不紊 無孔不入——見縫穿針 目無全牛——目中無人守株待兔 ——臨淵羨魚心中有鬼 ——目中無人昂首挺胸 ——揚眉吐氣
利津縣連心: ______ 熟語釋義按熟語研究專家馬國凡先生的說法,熟語是固定詞組的總和,它包括成語、諺語、歇后語和慣用語. 熟語是習用的詞的固定組合,語義結合緊密、語音和諧,是語言中獨立運用的詞匯單位.熟語一般具有兩個特點:結構上的穩(wěn)定性、意義上的整體性. 比如說:“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天下烏鴉一般黑”,“這山望著那山高”,“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騎驢看唱本——走著瞧”,“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等等熟語分類現代漢語中有些定了型的詞組和短語,經常作為一個完整的單位來使用,不能隨意改變其成分,包括成語、諺語、慣用語、歇后語、格言、警句等,內容十分豐富.熟語來源1、來自民間口語和名人之言2、來自古代書面語3、借自外語
利津縣連心: ______ 高中語文基礎知識總結:成語、熟語的使用 1 、目無全牛: 《莊子 ? 保養(yǎng)主》中說,一個殺牛的人起初殺牛,眼球看到的是全牛,三 年往后,熟練了,動刀時只看見皮骨空隙,而看不到全牛.用來形容技藝已達到非常很熟練 的境地.本詞易...
利津縣連心: ______[答案] 成語 慣用語 歇后語 諺語
利津縣連心: ______ 詞語就是普通的組詞 四字熟語就是有一定含義的來自于民間的熟語,比如:邯鄲學步,有去無回一類的 答題不易望采納,不懂請追問 非常期待你的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