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全詩是什么?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全詩是
白鹿洞二首·其一
[ 唐 ] 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可說是盡人可知的勸人珍惜光陰的格言。但對這句詩的出處有的卻未提到王貞白這首詩。新版《辭源》"寸陰"條,引用的出處是元代同恕《送陳嘉會》詩:"盡歡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陰一寸金。"其實,早在唐代的王貞白就讀于廬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時,便寫了"一寸光陰一寸金"這一名句。
譯文:
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每一寸時間就像一寸黃金珍貴。并不是道人過來嘲笑,周公的精義孔子的思想教導(dǎo)投入鉆研中。
注釋:
1、春深:春末,晚春。
2、寸陰:極短的時間。
3、引笑:逗笑,開玩笑。
4、周情孔思:指周公孔子的精義、教導(dǎo)。
5、追尋:深入鉆研。
賞析:
詩人的讀書生活秉持著惜時如金、潛心求知的態(tài)度,告訴我們也應(yīng)當(dāng)從中受到啟發(fā)和教育,知識是靠時間積累起來的,只有充實和豐富自己,珍惜時間,才會在做事情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簡介
王貞白,字有道(875—958),號靈溪。信州永豐(今江西廣豐)人。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唐乾寧二年(895)登進士,七年后(902)授職校書郎,嘗與羅隱、方干、貫休同倡和。
在登第授職之間的七年中,他隨軍出塞抵御外敵,寫下了許多邊塞詩,有不少反映邊塞生活,激勵士氣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動人。對軍旅之勞、戰(zhàn)爭景象描寫的氣勢豪邁、色彩濃烈、音調(diào)鏗鏘。有《靈溪集》七卷,今編詩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陰一寸金”,至今民間廣為流傳。
一寸光陰一寸金出自唐代王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全詩如下: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已春深 一作:春已深)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譯文
專心讀書,不知不覺已經(jīng)到了暮春時節(jié),一寸光陰就像一寸黃金珍貴。
如果不是道人來逗笑,還在深入鉆研周公孔子的精義、教導(dǎo)呢。
注釋
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內(nèi)廬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這里青山環(huán)抱,碧樹成蔭,十分幽靜。名為“白鹿洞”,實際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間的一個坪地。
春深:春末,晚春。
一寸光陰一寸金:以金子比光陰,謂時間極為寶貴,應(yīng)該珍惜。寸陰:極短的時間。
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
引笑:逗笑,開玩笑。
周情孔思:指周公孔子的精義、教導(dǎo)。
追尋:深入鉆研。
賞析
這是一首寫詩人自己的讀書生活的詩,也是一首惜時詩。“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內(nèi)廬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這里青山環(huán)抱,碧樹成蔭,環(huán)境幽靜。名為“白鹿洞”,實際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間的一方坪地。中唐李渤曾在此讀書,養(yǎng)有一頭白鹿為伴,因名“白鹿洞”。
“讀書不覺已春深”是說自己專心讀書,不知不覺就已經(jīng)到了春末。“春深”猶言春末、晚春。從這句詩中可以看出,詩人讀書入神,每天都過得緊張而充實,全然忘記了時間。春天快過完了,是詩人不經(jīng)意中猛然發(fā)現(xiàn)的。這一發(fā)現(xiàn)令詩人甚感意外,頗多感慨。他覺得光陰過得太快了,許多知識要學(xué),時間總不夠用似的。次句寫詩人的感悟。“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陰,指極短的時間,這里以金子喻光陰,謂時間寶貴,應(yīng)該珍惜。這是詩人由第一句敘事自然引發(fā)出來的感悟,也是詩人給后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來一直勉勵人們、特別是讀書人珍惜時間、注重知識積累,不斷充實和豐富自己。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是敘事,補敘自己發(fā)覺“春深”,是因為“道人來引笑”。“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引笑”指逗笑,開玩笑。道人修禪養(yǎng)性是耐得住寂寞、靜得下心的了,而詩人需要道人來“引笑”,才肯放松一下,休息片刻,可見詩人讀書之專心致志,非同尋常。這不,道人到來之時,詩人正在深入鉆研周公孔子的精義、教導(dǎo)呢。“周情孔思”,當(dāng)指古代讀書人所讀的儒家典籍。
詩中“一寸光陰一寸金”詩句成為勸勉世人珍惜光陰的千古流傳的至理名言。詩人讀書入神,全然忘記了時間,由敘事自然引發(fā)出來的感悟,“一寸光陰一寸金”,以金子喻光陰,謂時間寶貴,應(yīng)該珍惜,這也是詩人給后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勉勵人們、特別是讀書人珍惜時間、注重知識積累。后人應(yīng)當(dāng)從中受到啟發(fā)和教育,知識是靠時間積累起來的,為充實和豐富自己,應(yīng)十分珍惜時間才是。
作者簡介
王貞白,字有道(875—958),號靈溪。信州永豐(今江西廣豐)人。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唐乾寧二年(895)登進士,七年后(902)授職校書郎,嘗與羅隱、方干、貫休同唱和。在登第授職之間的七年中,他隨軍出塞抵御外敵,寫下了許多邊塞詩,有不少反映邊塞生活,激勵士氣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動人。對軍旅之勞、戰(zhàn)爭景象描寫的氣勢豪邁、色彩濃烈、音調(diào)鏗鏘。有《靈溪集》七卷,今編詩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陰一寸金”,至今民間廣為流傳。
一、完整詩句是: 可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寸金使盡金還在,過去光陰哪里尋?
這幾句出自《西洋記》第11回,這是作者羅懋登根據(jù)《增廣賢文》中的一句民間諺語“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改寫而來,成為了《西洋記》小說中的臺詞。
不過“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最早出處并非《增廣賢文》,而是出自唐代詩人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全詩如下: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早年王貞白曾在江西廬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讀書。曾經(jīng)就用詩詞記述了自己專心讀書的經(jīng)歷。這首《白鹿洞》是王貞白在讀書之時有感而發(fā)寫下的一首惜時詩,是自己讀書生活的寫照。
二、句子解析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是一句著名的勸人珍惜光陰的格言。
其字面意思是:一寸光陰和一寸長的黃金一樣昂貴,而一寸長的黃金卻難以買到一寸光陰。比喻時間十分寶貴。
三、作者簡介
王貞白(公元875年—公元958年),字有道,號靈溪,信州永豐(今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qū))人。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著有《靈溪集》7卷行世,今編詩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陰一寸金”,至今民間廣為流傳。
南唐中興元年(公元958年),王貞白病卒于故里,時值梁代,朝廷敕贈王貞白為光祿大夫“上柱國公”封號,建立“道公祠”,葬于廣豐區(qū)城西門外城壕畔。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是一句著名的諺語,它來自于中國古代文學(xué)家袁枚的《論語解字》。這句諺語的意思是,時間非常寶貴,每一寸時間都像金子一樣珍貴,而金錢卻無法買到一寸時間。
這句諺語表達了時間的寶貴和不可替代性。它提醒人們要珍惜時間,合理安排和利用每一刻,因為時間一旦流逝就無法回來。無論金錢多少,都無法購買到失去的時間。因此,這句諺語也在告誡人們要懂得珍惜和利用時間,不要浪費和虛度光陰。
這句諺語在現(xiàn)代社會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提醒人們要有時間觀念,合理規(guī)劃生活和工作,追求有意義和有價值的事物,而不是被瑣事和消遣所浪費。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代]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
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 引笑,
周 情 孔思正追 尋。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是什么意思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意思是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已經(jīng)快過完了,每一寸時間就像一寸黃金珍貴。出自唐朝王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中。全詩內(nèi)容是: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這首詩由第一句敘事自然引發(fā)出來的感悟,也是詩人給后人留下的不朽...
一寸光陰一寸金是誰寫的
一寸光陰一寸金是王貞白寫的。出自王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全詩如下:白鹿洞二首(其一)唐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譯文:專心讀書,不知不覺已經(jīng)到了暮春時節(jié),一寸光陰就像一寸黃金珍貴。若不是被來往行人贊賞的逗笑打斷了思緒,我正在深入鉆研周公...
寸金難買寸光陰全詩解釋 寸金難買寸光陰全詩內(nèi)容
追尋:深入鉆研。資料擴展:《白鹿洞二首》是唐末五代詩人王貞白創(chuàng)作的七言絕句組詩作品。第一首詩寫自己的讀書生活,是一首惜時詩。詩中"一寸光陰一寸金"詩句成為勸勉世人珍惜光陰的千古流傳的至理名言。后人應(yīng)當(dāng)從中受到啟發(fā)和教育,知識是靠時間積累起來的,為充實和豐富自己,應(yīng)十分珍惜時間才是。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全詩
這句古語出自唐代詩人王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詩人專心致志于讀書的情景,以及對時間流逝的感慨。“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句話,不僅是對時間珍貴的比喻,也是對知識價值的深刻洞察。詩人通過這句話,提醒...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是誰說的
這句話是王貞白所說。這句詩出自王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全詩為: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表明時間非常寶貴,一分一秒都值得珍惜。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分一秒都值得珍惜,好像是說光陰就是金子,用來投資的份量一樣!如果有空的話,可以多多讀讀古詩,...
一寸光陰一寸金上一句詩是什么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一句讀書不覺已春深。此句出自唐朝王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全詩為“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通俗用法見于明代小說《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詩人讀書入神,全然忘記了時間,由敘事自然引發(fā)出來...
著名的勸學(xué)詩一寸光陰一寸金原詩上一句是
“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句詩廣為人知,其下一句“寸金難買寸光陰”同樣著名。實際上,這出自一首寓意深刻的勸學(xué)詩。那么,“一寸光陰一寸金”之前的上一句是什么呢?以下為正確答案:讀書不覺已春深。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全詩內(nèi)容是:“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
勸學(xué)詩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一句是什么 一寸光陰一寸金全詩是啥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詩中,王貞白描繪自己專心致志讀書,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以至于春去春回而不自知。他以“一寸光陰一寸金”形象地強調(diào)時間的寶貴,這句詩成為了激勵世人珍惜光陰的千古名言。在詩中,他提到自己在道人的逗笑下才稍作休息,繼續(xù)鉆研...
寸金難買寸光陰出自哪首詩
“寸金難買寸光陰”出自唐代詩人王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全詩內(nèi)容為:“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這首詩以“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兩句,生動地表達了時間寶貴、不可逆轉(zhuǎn)的道理。上句用“金&...
可憐寸金難買寸光陰的完整詩句是什么?
這幾句出自《西洋記》第11回,這是作者羅懋登根據(jù)《增廣賢文》中的一句民間諺語“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改寫而來,成為了《西洋記》小說中的臺詞。不過“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最早出處并非《增廣賢文》,而是出自唐代詩人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全詩如下: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
相關(guān)評說:
科爾沁右翼中旗雙曲: ______[答案] 唐·王貞白 《白鹿洞二首》: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科爾沁右翼中旗雙曲: ______[答案]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陰無處尋. 【出 處】唐·王貞白《白鹿洞二首》:“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西洋記》第11回:“可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科爾沁右翼中旗雙曲: ______ 唐·王貞白《白鹿洞二首》
科爾沁右翼中旗雙曲: ______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可說是盡人可知的勸人珍惜光陰的格言.但對這句詩的出處有的卻未提到王貞白這首詩.新版《辭源》"寸陰"條,引用的出處是元代同恕《送陳嘉會》詩:"盡歡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陰一寸金."其實,...
科爾沁右翼中旗雙曲: ______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可說是盡人可知的勸人珍惜光陰的格言.但對這句詩的出處有的卻未提到王貞白這首詩.新版《辭源》"寸陰"條,引用的出處是元代同恕《送陳嘉會》詩:"盡歡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陰一寸金."其實,早在唐代的王貞白就讀于廬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時,便寫了"一寸光陰一寸金"這一名句. 讀書不覺已春深, 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尋.
科爾沁右翼中旗雙曲: ______ “善惡到頭終有報”的全詩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父母恩深終有別,夫妻義重也分離.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難來時各自飛.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盼來早與來遲.”解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行善和作惡都必然會有報應(yīng),只不過有報應(yīng)來得時間是早一些還是晚一些. ...
科爾沁右翼中旗雙曲: ______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可說是盡人可知的勸人珍惜光陰的格言.但對這句詩的出處有的卻未提到王貞白這首詩.新版《辭源》"寸陰"條,引用的出處是元代同恕《送陳嘉會》詩:"盡歡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陰一寸金."其實,早在唐代的王貞白就讀于廬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時,便寫了"一寸光陰一寸金"這一名句. 讀書不覺已春深, 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尋. 參考資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68761.html
科爾沁右翼中旗雙曲: ______ 一寸光陰一寸金 寸金難買寸光陰 釋義:一寸光陰和一寸長的黃金一樣昂貴,而一寸長的黃金卻難以買到一寸光陰.比喻時間十分寶貴.出 處 唐·王貞白《白鹿洞二首》:“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示 例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們應(yīng)珍惜時光,而不可虛度年華.近義詞:一刻千金、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反義詞:度日如年、長夜漫漫
科爾沁右翼中旗雙曲: ______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科爾沁右翼中旗雙曲: ______ “寸陰”是指日影、光陰.“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 陰”,這是人人皆知的比喻時間寶貴的格言.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由來.在我國古代有一種用來觀測日影以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