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古詩十首賞析(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滿禊潭)
"三三令節(jié)重廚房,口味新調(diào)又一樁。
地米菜 和雞蛋煮,十分耐飽十分香。"葉調(diào)元《漢口竹枝詞》
這是清朝嘉慶年間的浙江人葉調(diào)元長期在漢口教書,看到這里三月三不同的風(fēng)俗。
說這里的三月三,重視吃的,是別的地方?jīng)]有的,對于他來講,口味新穎。
地米菜是薺菜的民間稱呼,用薺菜煮雞蛋,十分飽肚,十分香。
此時薺菜開花,莖葉不堪做菜,但是用薺菜梗子煮雞蛋,做蒸食的墊料,那是真實的晚春特有清氣。本草綱目說,薺菜涼血明目,應(yīng)用在天氣驟暖,容易上火的暮春,實在是惠而不費的養(yǎng)生方法,又別有風(fēng)味。
所以我的三月三,是和暮春清新的薺菜花相聯(lián)系。
如果不上集市,薺菜花獲得的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去江邊或者農(nóng)田收集,而往往以江邊的野薺菜最為繁茂,故而三月三,也是有理由結(jié)伴踏青看水的日子。約上一兩個伙伴,去江邊薅薺菜為名,逗留半日,嬉戲談笑,十分清暢。
但是為什么會有三月三,真是語焉不詳,問起父母鄰居,只是答,從來就是這樣啊。這個從來,自古,真是讓人于清新的薺菜香里,感覺絲絲茫然。
實際上,三月三的確從來自古就有。
三月三起源先秦時代的祈雨祭祀,舞雩,就是求雨而舞蹈的儀式。“國大旱,則帥巫而舞雩。”不過為了預(yù)防旱災(zāi),舞雩也常在暮春舉行。這種祭祀是集體活動,往往全民參與,領(lǐng)導(dǎo)者在靠近河流的高臺上祈禱,而普通民眾則在水邊,借助流水清洗身體,并且感恩祝福。
在周朝時期的衛(wèi)國,這種親水祈福的方式非常熱鬧,人們認(rèn)為此時的流水,具有強烈的春氣,可以帶走疾病,消除寒氣,蘊含著生育的神奇功效。所以詩經(jīng)里,可以看到這里的人們將此時的踏青親水,視為盛大的節(jié)日,人們結(jié)伴來到水邊,用芍藥香花洗沐。
在周朝春秋時期,論語也記載孔子的學(xué)生曾皙就說,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暮春時節(jié),和幾個朋友一起去水邊沐浴,在祭祀的祈雨臺上跳舞,表達對天地自然的尊崇,而后快樂回來。
說明在先秦周時代,暮春的親水節(jié)已經(jīng)是熱鬧的民俗和人們最愿意過的節(jié)日。
這個節(jié)日稱為上巳節(jié),就是暮春三月的第一個巳日。
漢朝的很多風(fēng)俗都是沿襲先秦,在漢朝,上巳節(jié)是農(nóng)歷三月重要的節(jié)日,官員和老百姓一起去河流洗沐,祈禱風(fēng)調(diào)雨順,身體健康。
“窈窕淑女美勝艷,妃戴翡翠珥明珠”。東漢 · 杜篤《京師上巳篇 》
這是漢朝唯一一首流傳下來的上巳節(jié)的詩。
寫的是東漢京城,三月上巳踏青的美好,和鄉(xiāng)間農(nóng)村不一樣,京城的人們過上巳節(jié),那是女性出門爭奇斗艷的日子,到處是穿著美麗盛裝的窈窕淑女,而皇家女眷,則是頭戴美麗的翡翠羽毛,耳朵上戴著靚麗的珠寶。
她們可能和農(nóng)村鄉(xiāng)間不一樣,鄉(xiāng)間是以真正親水為快樂,而這些貴族的女子,則是展現(xiàn)春天最美麗的自己。上巳節(jié)是城市人們的踏青日。
那么到了東漢晚期和晉朝初年,三月上巳,因為盛大,人們習(xí)慣使用月歷,民間上巳節(jié)定在了三月三。
“青春暮月,六氣和理。
律應(yīng)姑洗,日惟元巳。
谷風(fēng)散凝,微陽戒始。
春服既成,明靈降祉。“西晉 · 潘尼《上巳日帝會天淵池詩 》
這是西晉中書令,相當(dāng)于丞相的高官潘尼寫的上巳節(jié)的詩。這首詩是寫的皇帝和他穿著盛裝,前往天池。時間是暮春三月的第一個巳日,谷雨節(jié)氣期間。
皇帝和他不是單純?nèi)ビ瓮娴模驗榈却麄兊模且粓錾钪氐钠砬笊衩鹘蹬R的祭祀。
也就是在西晉的皇家,仍舊看重上巳這個日子。
但是同期潘尼也寫下自己三月三日在洛水和民眾狂歡的情形。
“朱軒蔭蘭皋,翠幕映洛湄。
臨岸濯素手,涉水搴輕衣。
沈鉤出比目,舉弋落雙飛。
羽觴乘波進,素卵隨流歸”西晉 · 潘尼《三月三日洛水作詩》節(jié)錄
在洛水邊,人們在水邊洗手,牽起裙子過水,到處熙熙攘攘,有釣魚的,有射雁的,人們在水中放上酒杯,流水里飄著雞蛋,施舍的人,分外祝福,得到的人,萬分歡喜。
這里可以看到,三月三民俗的盛大。
所謂曲水流觴,也并非王羲之首創(chuàng),而是民間狂歡的風(fēng)俗,只不過王羲之以在園林中舉行,高朋滿座而后世知名。
那么這里還有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就是那個時候,人們已經(jīng)將雞蛋浮在流水當(dāng)中,讓下游的人揀食。古人認(rèn)為雞蛋有清熱,潤肺,解毒,利腸胃,明目消腫的作用。
或者從那個時代開始,民間三月三吃雞蛋的傳統(tǒng)久流傳下來。
“三月三日向江頭,正見鯉魚波上游。
意欲垂鉤往撩取,恐是蛟龍還復(fù)休。“隋 · 楊廣《鳳艒歌 》
那么上巳節(jié)和三月三合二為一,是在南北朝。
皇家不再為上巳節(jié)單獨祈福,三月三就是上巳節(jié),上巳節(jié)就是三月三。
南朝梁朝皇帝蕭綱在三月三帶領(lǐng)臣子踏青游湖。
隋煬帝在三月三日,洗沐之后,踏上有鳳凰形狀的船,在江水中游春。
我在三月三日在江中行船,看見了鯉魚浮出水面。
我打算在江中放下釣鉤釣上一條,卻擔(dān)心釣出了水中的蛟龍,還是作罷吧。
這首是其實得意而歡快。因為他乘坐的是鳳凰形制的船,而這樣的聲勢,也只有水中蛟龍堪匹配。這里也有一點隱喻,還是表達帝王祈雨的情懷。龍是雨神。
當(dāng)然后人往往附會解讀,這是隋煬帝的譖詩,因為隋朝很快被唐朝取代。他這艘鳳船,引來了真正的龍?zhí)啤?br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滿禊潭。
廣樂逶迤天上下,仙舟搖衍鏡中酣。 “唐 · 張說 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蕭令得潭字韻
唐朝的三月三因盛世而歡快。
皇帝那是每年三月三都帶著臣子去昆明池或者皇家水域游船踏青。
當(dāng)然也是為了祈福祛病,祝福國泰民安,君臣和諧。
所以丞相張說,寫出了皇帝出行,在水面,龍舟富麗,笙歌太平的美景。
青山綠水之中的昆池,碧水深深,桃花浮水,龍舟逶迤在水面,看不盡的湖光山色,享不完的盛世奢華。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tài)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xì)膩骨肉勻。”唐 · 杜甫《雜曲歌辭 麗人行》節(jié)錄
而杜甫則將眼光筆墨集中在長安的曲水邊,那里是城市麗人的游玩地。
貴族帶領(lǐng)家臣親眷,用錦帳圍成屏風(fēng),在中間喝酒狂歡,盛裝的宮女絡(luò)繹不絕。
而市民也紛紛盛裝出游。
杜甫的三月三美詩,寫盡盛世唐朝春天女子的富貴美好,成為后世觸摸盛唐的一幅濃墨重彩的畫卷。
“”三月三日天清明,楊花繞江啼曉鶯。
使君未出郡齋內(nèi),江上已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引,馬前已被紅旗陣。
兩岸羅衣破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唐 · 張建封觀競渡節(jié)錄
而在遠離京城的長江流域和江南,古老的親水節(jié),還保留或者恢復(fù)了傳統(tǒng),就是水上龍舟競技。
人們聚集在水邊,等待州官到來,發(fā)號命令,龍舟開始比賽。
而岸上圍觀的婦女那是非常的多,頭上的銀色的釵子在日光中浮動,她們是啦啦隊,為心儀的船隊和英俊的勇士助威吶喊。
到了宋朝,由于禮教盛行,不支持女性走出戶外,參與公眾活動,所以三月三就變得收縮沒落起來。那種戶外行春賞春的美,開始內(nèi)化,人們習(xí)慣在小范圍園林內(nèi)賞牡丹,寫詩作賦。
“修禊歸來卻踏青,臨流謀野兩關(guān)情。
不如省事游春女,挑菜渚邊看水生。”南宋 · 周必大 《三月三日》
這是頗有代表性的南宋三月三。
男子可以以祈福之名和朋友踏山玩水,但是也覺得頗寂寞。
玩累了回來,看到女孩子,在河邊挑野菜,獨自看著晚春的江水。
男人覺得女性過三月三省錢又省事,門口一道水,手里挖著薺菜,就算過了節(jié)日。
但是我看到的卻是落寞,因為宋朝之前的全民盛會在宋朝沒落。
男女因為禮教緣故,不再能共享晚春踏青玩水的舒展快樂。
三月三也失去了那種盛大的浪漫的美好。
但是從宋朝開始起,三月三挖薺菜,做春菜,享受田野美味。成為了家庭的過節(jié)項目經(jīng)濟實惠。
“薺菜兒,年年有,采之一二遺八九。
今年才出土眼中,挑菜人來不停手。
而今狼藉已不堪,安得花開三月三。”明 · 滑浩《野菜譜 其四十八 薺菜兒》
宋明之后,盛大的踏青節(jié)日三月三,變成了薺菜花開的美食節(jié)。
薺菜雖然晚冬早春就有,但是薺菜花卻開在晚春,三月三前后。
用薺菜作青團,或者薺菜煮湯,應(yīng)該是明朝三月三的常規(guī)項目,至于這中間有沒有薺菜煮雞蛋呢?我想是有的。
因為兩樣食材都常見,且三月三吃雞蛋的傳統(tǒng)從晉朝就有。
將老的薺菜開花,吸收了一整個春天的清氣,特別芬芳。
這首詩,是寫的饑荒之年的薺菜,薺菜才出土就被人挑走了,那三月三怎么會有花開?
不過薺菜的生命力非常頑強,除非是極其貧瘠和干旱的土地,春風(fēng)一茬茬吹開原野水邊的薺菜花,搖曳在春暮。
又是一年三月三,現(xiàn)代的人們早已經(jīng)沒有束縛,三月三是個美好踏青的節(jié)日,看看滿街穿著漢服的仙女仙男,他們到處游春打卡,恢復(fù)了三月三最浪漫的面貌。
拓全13466569628: 我想問一下有關(guān)描寫三月三的詩詩 -
尚志市躍度: ______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出自《詩經(jīng).王風(fēng)》
拓全13466569628: 上四節(jié)的詩詞 -
尚志市躍度: ______ 上巳節(jié)的詩詞在古代,三月三也稱上巳節(jié),是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日. 1 走進三月初三, 看一池春江水暖,歌一曲曲酒流觴. 2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
拓全13466569628: 有關(guān)三月的詩詞 -
尚志市躍度: ______ 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春望 唐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蝶戀花 宋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 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 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木蘭花 宋 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送春 宋 王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fēng)喚不回.
拓全13466569628: 描寫熱烈場面的詩詞 -
尚志市躍度: ______ 1、《正月十五夜》唐代詩人蘇味道 原文: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譯文:明燈錯落,園林深處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嬌艷的花朵一般;由于四處都可通行,所以城門的鐵鎖也打開了.人潮洶涌,馬蹄下塵土...
拓全13466569628: 三月三的古詩――清明古詩 -
尚志市躍度: ______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拓全13466569628: 桃花運足的古詩
尚志市躍度: ______ 真正桃花運足的古詩,就幾首.下面的都是參考.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桃花潭池深千尺,不及汪淪送我情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桃花詩 春攜連宵雨,桃花次第開.花落香碧草,人至疑...
拓全13466569628: “三月三日憶三巴”怎么理解呢?謝謝 -
尚志市躍度: ______ 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guī)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寫這首詩的時候,李白已是遲暮之年.他被朝廷判流夜郎,遇赦歸來后,此時正流落江南,寄人籬下.不久又染了病,晚景凄慘.老來思鄉(xiāng),本是人之常...
拓全13466569628: 古詩 《三春》 -
尚志市躍度: ______ 古詩文中有關(guān)“三春”的語句: 1、李白 《宣城見杜鵑花(一作杜牧詩,題云子規(guī))》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2、劉禹錫 《雜曲歌辭·踏歌行》 自從雪里唱新曲,直至三春花盡時. 3、孟郊 《游子吟(迎母漂上作)》 誰言寸草心...
拓全13466569628: 有什么好的唐詩宋詞?? -
尚志市躍度: ______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
拓全13466569628: 詩句中第二個字是春古詩 -
尚志市躍度: ______ 《柳條歌送客》作者:劉商 露井夭桃春未到,遲日猶寒柳開早. 高枝低枝飛鸝黃,千條萬條覆宮墻. 幾回離別折欲盡,一夜東風(fēng)吹又長. 毿毿拂人行不進,依依送君無遠近. 青春去住隨柳條,卻寄來人以為信. ------------------------ 《馬秀才...
地米菜 和雞蛋煮,十分耐飽十分香。"葉調(diào)元《漢口竹枝詞》
這是清朝嘉慶年間的浙江人葉調(diào)元長期在漢口教書,看到這里三月三不同的風(fēng)俗。
說這里的三月三,重視吃的,是別的地方?jīng)]有的,對于他來講,口味新穎。
地米菜是薺菜的民間稱呼,用薺菜煮雞蛋,十分飽肚,十分香。
此時薺菜開花,莖葉不堪做菜,但是用薺菜梗子煮雞蛋,做蒸食的墊料,那是真實的晚春特有清氣。本草綱目說,薺菜涼血明目,應(yīng)用在天氣驟暖,容易上火的暮春,實在是惠而不費的養(yǎng)生方法,又別有風(fēng)味。
所以我的三月三,是和暮春清新的薺菜花相聯(lián)系。
如果不上集市,薺菜花獲得的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去江邊或者農(nóng)田收集,而往往以江邊的野薺菜最為繁茂,故而三月三,也是有理由結(jié)伴踏青看水的日子。約上一兩個伙伴,去江邊薅薺菜為名,逗留半日,嬉戲談笑,十分清暢。
但是為什么會有三月三,真是語焉不詳,問起父母鄰居,只是答,從來就是這樣啊。這個從來,自古,真是讓人于清新的薺菜香里,感覺絲絲茫然。
實際上,三月三的確從來自古就有。
三月三起源先秦時代的祈雨祭祀,舞雩,就是求雨而舞蹈的儀式。“國大旱,則帥巫而舞雩。”不過為了預(yù)防旱災(zāi),舞雩也常在暮春舉行。這種祭祀是集體活動,往往全民參與,領(lǐng)導(dǎo)者在靠近河流的高臺上祈禱,而普通民眾則在水邊,借助流水清洗身體,并且感恩祝福。
在周朝時期的衛(wèi)國,這種親水祈福的方式非常熱鬧,人們認(rèn)為此時的流水,具有強烈的春氣,可以帶走疾病,消除寒氣,蘊含著生育的神奇功效。所以詩經(jīng)里,可以看到這里的人們將此時的踏青親水,視為盛大的節(jié)日,人們結(jié)伴來到水邊,用芍藥香花洗沐。
在周朝春秋時期,論語也記載孔子的學(xué)生曾皙就說,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暮春時節(jié),和幾個朋友一起去水邊沐浴,在祭祀的祈雨臺上跳舞,表達對天地自然的尊崇,而后快樂回來。
說明在先秦周時代,暮春的親水節(jié)已經(jīng)是熱鬧的民俗和人們最愿意過的節(jié)日。
這個節(jié)日稱為上巳節(jié),就是暮春三月的第一個巳日。
漢朝的很多風(fēng)俗都是沿襲先秦,在漢朝,上巳節(jié)是農(nóng)歷三月重要的節(jié)日,官員和老百姓一起去河流洗沐,祈禱風(fēng)調(diào)雨順,身體健康。
“窈窕淑女美勝艷,妃戴翡翠珥明珠”。東漢 · 杜篤《京師上巳篇 》
這是漢朝唯一一首流傳下來的上巳節(jié)的詩。
寫的是東漢京城,三月上巳踏青的美好,和鄉(xiāng)間農(nóng)村不一樣,京城的人們過上巳節(jié),那是女性出門爭奇斗艷的日子,到處是穿著美麗盛裝的窈窕淑女,而皇家女眷,則是頭戴美麗的翡翠羽毛,耳朵上戴著靚麗的珠寶。
她們可能和農(nóng)村鄉(xiāng)間不一樣,鄉(xiāng)間是以真正親水為快樂,而這些貴族的女子,則是展現(xiàn)春天最美麗的自己。上巳節(jié)是城市人們的踏青日。
那么到了東漢晚期和晉朝初年,三月上巳,因為盛大,人們習(xí)慣使用月歷,民間上巳節(jié)定在了三月三。
“青春暮月,六氣和理。
律應(yīng)姑洗,日惟元巳。
谷風(fēng)散凝,微陽戒始。
春服既成,明靈降祉。“西晉 · 潘尼《上巳日帝會天淵池詩 》
這是西晉中書令,相當(dāng)于丞相的高官潘尼寫的上巳節(jié)的詩。這首詩是寫的皇帝和他穿著盛裝,前往天池。時間是暮春三月的第一個巳日,谷雨節(jié)氣期間。
皇帝和他不是單純?nèi)ビ瓮娴模驗榈却麄兊模且粓錾钪氐钠砬笊衩鹘蹬R的祭祀。
也就是在西晉的皇家,仍舊看重上巳這個日子。
但是同期潘尼也寫下自己三月三日在洛水和民眾狂歡的情形。
“朱軒蔭蘭皋,翠幕映洛湄。
臨岸濯素手,涉水搴輕衣。
沈鉤出比目,舉弋落雙飛。
羽觴乘波進,素卵隨流歸”西晉 · 潘尼《三月三日洛水作詩》節(jié)錄
在洛水邊,人們在水邊洗手,牽起裙子過水,到處熙熙攘攘,有釣魚的,有射雁的,人們在水中放上酒杯,流水里飄著雞蛋,施舍的人,分外祝福,得到的人,萬分歡喜。
這里可以看到,三月三民俗的盛大。
所謂曲水流觴,也并非王羲之首創(chuàng),而是民間狂歡的風(fēng)俗,只不過王羲之以在園林中舉行,高朋滿座而后世知名。
那么這里還有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就是那個時候,人們已經(jīng)將雞蛋浮在流水當(dāng)中,讓下游的人揀食。古人認(rèn)為雞蛋有清熱,潤肺,解毒,利腸胃,明目消腫的作用。
或者從那個時代開始,民間三月三吃雞蛋的傳統(tǒng)久流傳下來。
“三月三日向江頭,正見鯉魚波上游。
意欲垂鉤往撩取,恐是蛟龍還復(fù)休。“隋 · 楊廣《鳳艒歌 》
那么上巳節(jié)和三月三合二為一,是在南北朝。
皇家不再為上巳節(jié)單獨祈福,三月三就是上巳節(jié),上巳節(jié)就是三月三。
南朝梁朝皇帝蕭綱在三月三帶領(lǐng)臣子踏青游湖。
隋煬帝在三月三日,洗沐之后,踏上有鳳凰形狀的船,在江水中游春。
我在三月三日在江中行船,看見了鯉魚浮出水面。
我打算在江中放下釣鉤釣上一條,卻擔(dān)心釣出了水中的蛟龍,還是作罷吧。
這首是其實得意而歡快。因為他乘坐的是鳳凰形制的船,而這樣的聲勢,也只有水中蛟龍堪匹配。這里也有一點隱喻,還是表達帝王祈雨的情懷。龍是雨神。
當(dāng)然后人往往附會解讀,這是隋煬帝的譖詩,因為隋朝很快被唐朝取代。他這艘鳳船,引來了真正的龍?zhí)啤?br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滿禊潭。
廣樂逶迤天上下,仙舟搖衍鏡中酣。 “唐 · 張說 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蕭令得潭字韻
唐朝的三月三因盛世而歡快。
皇帝那是每年三月三都帶著臣子去昆明池或者皇家水域游船踏青。
當(dāng)然也是為了祈福祛病,祝福國泰民安,君臣和諧。
所以丞相張說,寫出了皇帝出行,在水面,龍舟富麗,笙歌太平的美景。
青山綠水之中的昆池,碧水深深,桃花浮水,龍舟逶迤在水面,看不盡的湖光山色,享不完的盛世奢華。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tài)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xì)膩骨肉勻。”唐 · 杜甫《雜曲歌辭 麗人行》節(jié)錄
而杜甫則將眼光筆墨集中在長安的曲水邊,那里是城市麗人的游玩地。
貴族帶領(lǐng)家臣親眷,用錦帳圍成屏風(fēng),在中間喝酒狂歡,盛裝的宮女絡(luò)繹不絕。
而市民也紛紛盛裝出游。
杜甫的三月三美詩,寫盡盛世唐朝春天女子的富貴美好,成為后世觸摸盛唐的一幅濃墨重彩的畫卷。
“”三月三日天清明,楊花繞江啼曉鶯。
使君未出郡齋內(nèi),江上已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引,馬前已被紅旗陣。
兩岸羅衣破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唐 · 張建封觀競渡節(jié)錄
而在遠離京城的長江流域和江南,古老的親水節(jié),還保留或者恢復(fù)了傳統(tǒng),就是水上龍舟競技。
人們聚集在水邊,等待州官到來,發(fā)號命令,龍舟開始比賽。
而岸上圍觀的婦女那是非常的多,頭上的銀色的釵子在日光中浮動,她們是啦啦隊,為心儀的船隊和英俊的勇士助威吶喊。
到了宋朝,由于禮教盛行,不支持女性走出戶外,參與公眾活動,所以三月三就變得收縮沒落起來。那種戶外行春賞春的美,開始內(nèi)化,人們習(xí)慣在小范圍園林內(nèi)賞牡丹,寫詩作賦。
“修禊歸來卻踏青,臨流謀野兩關(guān)情。
不如省事游春女,挑菜渚邊看水生。”南宋 · 周必大 《三月三日》
這是頗有代表性的南宋三月三。
男子可以以祈福之名和朋友踏山玩水,但是也覺得頗寂寞。
玩累了回來,看到女孩子,在河邊挑野菜,獨自看著晚春的江水。
男人覺得女性過三月三省錢又省事,門口一道水,手里挖著薺菜,就算過了節(jié)日。
但是我看到的卻是落寞,因為宋朝之前的全民盛會在宋朝沒落。
男女因為禮教緣故,不再能共享晚春踏青玩水的舒展快樂。
三月三也失去了那種盛大的浪漫的美好。
但是從宋朝開始起,三月三挖薺菜,做春菜,享受田野美味。成為了家庭的過節(jié)項目經(jīng)濟實惠。
“薺菜兒,年年有,采之一二遺八九。
今年才出土眼中,挑菜人來不停手。
而今狼藉已不堪,安得花開三月三。”明 · 滑浩《野菜譜 其四十八 薺菜兒》
宋明之后,盛大的踏青節(jié)日三月三,變成了薺菜花開的美食節(jié)。
薺菜雖然晚冬早春就有,但是薺菜花卻開在晚春,三月三前后。
用薺菜作青團,或者薺菜煮湯,應(yīng)該是明朝三月三的常規(guī)項目,至于這中間有沒有薺菜煮雞蛋呢?我想是有的。
因為兩樣食材都常見,且三月三吃雞蛋的傳統(tǒng)從晉朝就有。
將老的薺菜開花,吸收了一整個春天的清氣,特別芬芳。
這首詩,是寫的饑荒之年的薺菜,薺菜才出土就被人挑走了,那三月三怎么會有花開?
不過薺菜的生命力非常頑強,除非是極其貧瘠和干旱的土地,春風(fēng)一茬茬吹開原野水邊的薺菜花,搖曳在春暮。
又是一年三月三,現(xiàn)代的人們早已經(jīng)沒有束縛,三月三是個美好踏青的節(jié)日,看看滿街穿著漢服的仙女仙男,他們到處游春打卡,恢復(fù)了三月三最浪漫的面貌。
相關(guān)評說:
尚志市躍度: ______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出自《詩經(jīng).王風(fēng)》
尚志市躍度: ______ 上巳節(jié)的詩詞在古代,三月三也稱上巳節(jié),是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日. 1 走進三月初三, 看一池春江水暖,歌一曲曲酒流觴. 2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
尚志市躍度: ______ 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春望 唐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蝶戀花 宋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 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 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木蘭花 宋 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送春 宋 王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fēng)喚不回.
尚志市躍度: ______ 1、《正月十五夜》唐代詩人蘇味道 原文: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譯文:明燈錯落,園林深處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嬌艷的花朵一般;由于四處都可通行,所以城門的鐵鎖也打開了.人潮洶涌,馬蹄下塵土...
尚志市躍度: ______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尚志市躍度: ______ 真正桃花運足的古詩,就幾首.下面的都是參考.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桃花潭池深千尺,不及汪淪送我情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桃花詩 春攜連宵雨,桃花次第開.花落香碧草,人至疑...
尚志市躍度: ______ 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guī)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寫這首詩的時候,李白已是遲暮之年.他被朝廷判流夜郎,遇赦歸來后,此時正流落江南,寄人籬下.不久又染了病,晚景凄慘.老來思鄉(xiāng),本是人之常...
尚志市躍度: ______ 古詩文中有關(guān)“三春”的語句: 1、李白 《宣城見杜鵑花(一作杜牧詩,題云子規(guī))》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2、劉禹錫 《雜曲歌辭·踏歌行》 自從雪里唱新曲,直至三春花盡時. 3、孟郊 《游子吟(迎母漂上作)》 誰言寸草心...
尚志市躍度: ______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
尚志市躍度: ______ 《柳條歌送客》作者:劉商 露井夭桃春未到,遲日猶寒柳開早. 高枝低枝飛鸝黃,千條萬條覆宮墻. 幾回離別折欲盡,一夜東風(fēng)吹又長. 毿毿拂人行不進,依依送君無遠近. 青春去住隨柳條,卻寄來人以為信. ------------------------ 《馬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