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虛賦 原文
《子虛賦》司馬相如
楚使子虛于齊,王悉發(fā)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姹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坐安,烏有先生問曰:"今日畋,樂乎?"子虛曰:"樂。""獲多乎?"曰:"少"。"然則何樂?"對曰:"仆樂齊王之欲夸仆以車騎之眾,而仆對云夢之事也。"曰:"可得聞乎?"子虛曰:"可"。
王車架千乘,選徒萬乘,畋于海濱。列卒滿澤,罘網(wǎng)彌山。掩兔轔鹿,射麋腳麟。鶩于鹽浦,割鮮染輪。射中獲多,矜而自功。顧謂仆曰:'楚亦有平原廣澤游獵之地,饒樂若此者乎?楚王之獵,孰與寡人乎?'仆下車對曰:'臣楚國之鄙人也。幸得宿衛(wèi),十有余年,時(shí)從出游,游于后園,覽于有無,然猶未能遍睹也,又焉足以方其外澤乎?'齊王曰:'雖然,略以子之所聞見而言之。'仆對曰:'唯唯'。
'臣聞楚有七澤,嘗見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見,蓋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夢。云夢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則盤紆 郁,隆崇 ,岑 參差,日月蔽虧。交錯(cuò)糾紛,上干青云。罷池陂陀,下屬江河。其土則丹青赭堊,雌黃白 ,錫碧金銀。眾色炫耀,照爛龍鱗。其石則赤玉玫瑰,琳珉昆吾, 玄厲, 石 。其樂則有蕙圃:蘅蘭芷若,芎 菖浦,江蘺蘼蕪,諸柘巴苴。其南側(cè)有平原廣澤:登降 靡,案衍壇曼,緣似大江,限以巫山;其高燥則生葳菥苞荔,薛莎青 ;其埤濕則生藏茛蒹葭,東 雕胡。蓮藕觚盧, 閭軒于。眾物居之,不可勝圖。其西則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發(fā)芙蓉菱華,內(nèi)隱鉅石白沙;其中則有神色蛟鼉,玳瑁 。其北則有陰林:其樹 豫章,桂椒木蘭,檗離朱楊,梨栗,橘柚芬芬;其上則有孔彎,騰遠(yuǎn)射干;其下則有白虎玄豹,曼蜓犴。
于是乎乃使專諸之倫,手格此獸。楚王乃駕馴交之駟,乘雕玉之輿,靡魚段之橈旃, 明月之珠旗,建于將之雄戟,左烏號之雕弓,右夏服之勁箭。陽子驂乘, 阿為御,案節(jié)未舒,即陵狡獸;蹴蛩蛩,轔距虛。軼野馬,惠陶余,乘遺風(fēng),射游騏。倏目倩利,雷動(dòng)犬至,星流霆擊,弓不虛發(fā),中心決眥,洞胸達(dá)掖,絕乎心系。獲若雨獸,把草蔽地。于是楚王乃弭節(jié)徘徊,翱翔容與,覽乎陰林,觀壯士之暴怒,與猛獸之恐懼。徼郄受詘,殫睹眾獸之變態(tài)。
于是鄭女曼姬,被阿錫,揄 縞, 雜纖羅,垂專利號 ,襞積褰縐,郁橈溪谷。紛紛排排,揚(yáng)施戌削,蜚 垂 。扶輿猗靡,翕呷萃蔡;下靡蘭蕙,上指羽蓋;錯(cuò)翡翠之威庭,繆繞玉綏。眇眇忽忽,若神仙之仿佛。于是乃相與獠于蕙圃,般姍勃 ,上乎金提。把翡翠,射鹱義,微曾出, 繳施。弋白鵠,加鳥鵝,雙倉下,玄鶴加。怠而后發(fā),游于清池。浮文益,揚(yáng)旌世,張翠帷,建羽蓋。罔玳瑁,釣紫見。從金鼓,吹鳴籟。榜人歌,聲流喝。水蟲駭,波鴻沸,涌泉起,奔揚(yáng)會(huì)。田石相擊,良良嗑嗑,若雷霆之聲,聞平數(shù)百里之外。將息獠者,擊靈鼓,起烽燧,車按行,騎就從,麗乎淫淫,般乎裔裔。
于是楚王乃登云陽之臺,怕乎無為,詹乎自持,勺藥之和具,而后御之。不若大王終日馳騁,曾不下輿,月割輪粹,自以為娛。臣竊觀之,齊殆不如。于是齊王無以應(yīng)仆也。
烏有先生曰:"是何言之過也!足下不遠(yuǎn)千里,來貺劑國:王悉發(fā)境內(nèi)之士,備車騎之眾,與使者出畋,乃欲戮力致獲,以娛左右,何名為夸哉?問楚也之有無者,愿聞大國之風(fēng)烈,先生之余論也。今足下不稱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夢以為高,奢言淫樂,而顯侈靡,竊為足下不取也。必若所言,固非楚國之美也;無而言之,是害足下之信也。彰君惡,傷私義,二者無一可,而先生行之,必且輕于齊而累于楚矣!且齊東者鉅海,南有瑯邪,觀乎成山,射乎之罘,浮渤解,游孟諸。旁徨乎海外,吞若云夢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若乃叔儻瑰瑋,異方殊類,珍怪鳥獸,萬端鱗卒,充物其中,不可勝記,禹不能名,離不能計(jì)。然在諸侯之位,不敢言游戲之樂,苑囿之大;先生又見客,是以王辭不復(fù),何為無以應(yīng)哉?
——————————————————————————————————
〔簡要注釋〕
1,畋(tián):打獵。
2,過姹(chà):訪問。
3,罘(fú)網(wǎng):捕兔之網(wǎng)。
4,轔(lín)鹿:用車輾鹿。
5,腳麟(lín);抓住大牡鹿。
6,鶩(wù)于鹽浦:在海灘上奔馳。
7,割鮮染輪:殺食獵物、染紅車輪。
8,唯唯:是,好。
9,盤紆(yū) (fú)郁:迂回曲折。
10,隆崇 (lǜ zú):高聳險(xiǎn)危。
11,岑 (cén yín)參差(cēn cī):高峻不平。
12,罷池陂陀(pí tuó):山坡寬廣。
13,下屬(zhǔ)江河:與河相連。
14,丹青赭堊(zhě è):朱砂、青土、紅土、白土。
15,雌黃白 (fù):黃土、灰土。
16,琳珉(lín mín)昆吾:玉石、礦石。
17,(jiān lè)玄厲:次玉石、磨刀石。
18,(ruǎn)石 (wǔ fū):美石、白紋石、
19,蘅(héng)蘭芷(zhǐ)若:杜蘅、澤蘭、白芷、杜若。
20,芎 (qiōng qóng)、菖蒲:兩種香草名。
21,江蘺(lí)、蘼蕪(mí wú):香草名。
22,諸柘(zhè)巴苴(jū):甘蔗、芭蕉。
23,(yǐ)靡:斜(xiē)坡。
24,(zhēn)菥(xī)苞荔(lì):馬藍(lán)、菥草、苞草。
25,莎(suō)、 (fān):兩種野草。
26,藏莨(zāng làng)、蒹葭(jiān jiā):荻草、蘆葦。
27,觚(gū)盧:葫蘆。
28,(ān lǘ)、軒芋(xuān yú):兩種水草。
29,鼉(tuó):揚(yáng)子鱷。
30,黿(yuán):大 。
31,(piòn nān):樹、楠樹。
32,檗(bò)離:黃檗、山梨。
33,(zhā)梨 (yǐng)栗:山楂、黑棗。
34,(yuān chú),孔鸞(luán):鳳凰、孔雀。
35,騰遠(yuǎn)射(yè)干:猿猴、小狐。
36,蜓(wàn yán):似貍而長的獸。
37,犴(chū àn):比貍大的猛獸。
38,(tuán)諸:勇士名。
39,靡(fēi):揮動(dòng)。
40,橈 (náo zhān):曲柚旗。
41,(xiān)阿:駕車名師。
42,蹴(cù):踩倒。
43,蛩蛩(qióng):一種巨獸。
44,軼(yì):超過。
45,(wèi):用車頭撞。
46,(táo tú):良馬。
47,倏 (shū shùn)倩 (qiàn lì):迅速奔馳。
48,(biāo):狂風(fēng)。
49,眥(zì):開裂。
50,(yǎn):掩蓋。
51,徼郄(yāo jù)受詘(qū):攔住并收拾疲乏絕路之野獸。
52,被阿錫(xì):披薄綢。
53,揄 縞(yú zhù gǎo):拖著麻絹裙。
54,(hù):輕紗。
54,襞(bì)積褰(qiān)縐:裙褶衣皺。
55,(pán)姍 (bèi sù):慢慢行走。
56,鹱 (jùn yí):錦雞。
57,微 (zēng):短箭。
58,繳:箭上細(xì)繩。
59,(chuāng):敲。
60,(lèi)石:眾石。
61,詹(dàn):保持。
62,(luán)割輪粹(cuì):切小塊肉在車輪旁烤吃。
63,(kuàng):賜教。
64,(xiè):堯之賢臣契。
〔簡要介紹〕
《子虛賦》又名《上林賦》,此賦通過楚國之子虛先生講述隨齊王出獵、齊王問及楚國,極力鋪排楚國之廣大豐饒,以至云夢不過是其后花園之小小一角,奇花名草、珍禽異獸,說在期間。烏有先生不服,便以齊之大海名山、異方殊類,傲視子虛。總的來看都是張揚(yáng)本國風(fēng)采、帝王氣象,雖不乏雄偉壯麗的場面,然終覺是虛張聲勢的描述,盡管作為漢大賦代表作具有特殊價(jià)值,但終因年代久遠(yuǎn)、詞語生疏,今人讀后恐難再產(chǎn)生漢帝閱讀時(shí)的贊美,而大約只會(huì)留下虛構(gòu)的子虛烏有印象而已。
《子虛賦》司馬相如
楚使子虛于齊,王悉發(fā)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姹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坐安,烏有先生問曰:"今日畋,樂乎?"子虛曰:"樂。""獲多乎?"曰:"少"。"然則何樂?"對曰:"仆樂齊王之欲夸仆以車騎之眾,而仆對云夢之事也。"曰:"可得聞乎?"子虛曰:"可"。
王車架千乘,選徒萬乘,畋于海濱。列卒滿澤,罘網(wǎng)彌山。掩兔轔鹿,射麋腳麟。鶩于鹽浦,割鮮染輪。射中獲多,矜而自功。顧謂仆曰:'楚亦有平原廣澤游獵之地,饒樂若此者乎?楚王之獵,孰與寡人乎?'仆下車對曰:'臣楚國之鄙人也。幸得宿衛(wèi),十有余年,時(shí)從出游,游于后園,覽于有無,然猶未能遍睹也,又焉足以方其外澤乎?'齊王曰:'雖然,略以子之所聞見而言之。'仆對曰:'唯唯'。
'臣聞楚有七澤,嘗見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見,蓋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夢。云夢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則盤紆 郁,隆崇 ,岑 參差,日月蔽虧。交錯(cuò)糾紛,上干青云。罷池陂陀,下屬江河。其土則丹青赭堊,雌黃白 ,錫碧金銀。眾色炫耀,照爛龍鱗。其石則赤玉玫瑰,琳珉昆吾, 玄厲, 石 。其樂則有蕙圃:蘅蘭芷若,芎 菖浦,江蘺蘼蕪,諸柘巴苴。其南側(cè)有平原廣澤:登降 靡,案衍壇曼,緣似大江,限以巫山;其高燥則生葳菥苞荔,薛莎青 ;其埤濕則生藏茛蒹葭,東 雕胡。蓮藕觚盧, 閭軒于。眾物居之,不可勝圖。其西則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發(fā)芙蓉菱華,內(nèi)隱鉅石白沙;其中則有神色蛟鼉,玳瑁 。其北則有陰林:其樹 豫章,桂椒木蘭,檗離朱楊,梨栗,橘柚芬芬;其上則有孔彎,騰遠(yuǎn)射干;其下則有白虎玄豹,曼蜓犴。
于是乎乃使專諸之倫,手格此獸。楚王乃駕馴交之駟,乘雕玉之輿,靡魚段之橈旃, 明月之珠旗,建于將之雄戟,左烏號之雕弓,右夏服之勁箭。陽子驂乘, 阿為御,案節(jié)未舒,即陵狡獸;蹴蛩蛩,轔距虛。軼野馬,惠陶余,乘遺風(fēng),射游騏。倏目倩利,雷動(dòng)犬至,星流霆擊,弓不虛發(fā),中心決眥,洞胸達(dá)掖,絕乎心系。獲若雨獸,把草蔽地。于是楚王乃弭節(jié)徘徊,翱翔容與,覽乎陰林,觀壯士之暴怒,與猛獸之恐懼。徼郄受詘,殫睹眾獸之變態(tài)。
于是鄭女曼姬,被阿錫,揄 縞, 雜纖羅,垂專利號 ,襞積褰縐,郁橈溪谷。紛紛排排,揚(yáng)施戌削,蜚 垂 。扶輿猗靡,翕呷萃蔡;下靡蘭蕙,上指羽蓋;錯(cuò)翡翠之威庭,繆繞玉綏。眇眇忽忽,若神仙之仿佛。于是乃相與獠于蕙圃,般姍勃 ,上乎金提。把翡翠,射鹱義,微曾出, 繳施。弋白鵠,加鳥鵝,雙倉下,玄鶴加。怠而后發(fā),游于清池。浮文益,揚(yáng)旌世,張翠帷,建羽蓋。罔玳瑁,釣紫見。從金鼓,吹鳴籟。榜人歌,聲流喝。水蟲駭,波鴻沸,涌泉起,奔揚(yáng)會(huì)。田石相擊,良良嗑嗑,若雷霆之聲,聞平數(shù)百里之外。將息獠者,擊靈鼓,起烽燧,車按行,騎就從,麗乎淫淫,般乎裔裔。
于是楚王乃登云陽之臺,怕乎無為,詹乎自持,勺藥之和具,而后御之。不若大王終日馳騁,曾不下輿,月割輪粹,自以為娛。臣竊觀之,齊殆不如。于是齊王無以應(yīng)仆也。
烏有先生曰:"是何言之過也!足下不遠(yuǎn)千里,來貺劑國:王悉發(fā)境內(nèi)之士,備車騎之眾,與使者出畋,乃欲戮力致獲,以娛左右,何名為夸哉?問楚也之有無者,愿聞大國之風(fēng)烈,先生之余論也。今足下不稱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夢以為高,奢言淫樂,而顯侈靡,竊為足下不取也。必若所言,固非楚國之美也;無而言之,是害足下之信也。彰君惡,傷私義,二者無一可,而先生行之,必且輕于齊而累于楚矣!且齊東者鉅海,南有瑯邪,觀乎成山,射乎之罘,浮渤解,游孟諸。旁徨乎海外,吞若云夢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若乃叔儻瑰瑋,異方殊類,珍怪鳥獸,萬端鱗卒,充物其中,不可勝記,禹不能名,離不能計(jì)。然在諸侯之位,不敢言游戲之樂,苑囿之大;先生又見客,是以王辭不復(fù),何為無以應(yīng)哉?
——————————————————————————————————
〔簡要注釋〕
1,畋(tián):打獵。
2,過姹(chà):訪問。
3,罘(fú)網(wǎng):捕兔之網(wǎng)。
4,轔(lín)鹿:用車輾鹿。
5,腳麟(lín);抓住大牡鹿。
6,鶩(wù)于鹽浦:在海灘上奔馳。
7,割鮮染輪:殺食獵物、染紅車輪。
8,唯唯:是,好。
9,盤紆(yū) (fú)郁:迂回曲折。
10,隆崇 (lǜ zú):高聳險(xiǎn)危。
11,岑 (cén yín)參差(cēn cī):高峻不平。
12,罷池陂陀(pí tuó):山坡寬廣。
13,下屬(zhǔ)江河:與河相連。
14,丹青赭堊(zhě è):朱砂、青土、紅土、白土。
15,雌黃白 (fù):黃土、灰土。
16,琳珉(lín mín)昆吾:玉石、礦石。
17,(jiān lè)玄厲:次玉石、磨刀石。
18,(ruǎn)石 (wǔ fū):美石、白紋石、
19,蘅(héng)蘭芷(zhǐ)若:杜蘅、澤蘭、白芷、杜若。
20,芎 (qiōng qóng)、菖蒲:兩種香草名。
21,江蘺(lí)、蘼蕪(mí wú):香草名。
22,諸柘(zhè)巴苴(jū):甘蔗、芭蕉。
23,(yǐ)靡:斜(xiē)坡。
24,(zhēn)菥(xī)苞荔(lì):馬藍(lán)、菥草、苞草。
25,莎(suō)、 (fān):兩種野草。
26,藏莨(zāng làng)、蒹葭(jiān jiā):荻草、蘆葦。
27,觚(gū)盧:葫蘆。
28,(ān lǘ)、軒芋(xuān yú):兩種水草。
29,鼉(tuó):揚(yáng)子鱷。
30,黿(yuán):大 。
31,(piòn nān):樹、楠樹。
32,檗(bò)離:黃檗、山梨。
33,(zhā)梨 (yǐng)栗:山楂、黑棗。
34,(yuān chú),孔鸞(luán):鳳凰、孔雀。
35,騰遠(yuǎn)射(yè)干:猿猴、小狐。
36,蜓(wàn yán):似貍而長的獸。
37,犴(chū àn):比貍大的猛獸。
38,(tuán)諸:勇士名。
39,靡(fēi):揮動(dòng)。
40,橈 (náo zhān):曲柚旗。
41,(xiān)阿:駕車名師。
42,蹴(cù):踩倒。
43,蛩蛩(qióng):一種巨獸。
44,軼(yì):超過。
45,(wèi):用車頭撞。
46,(táo tú):良馬。
47,倏 (shū shùn)倩 (qiàn lì):迅速奔馳。
48,(biāo):狂風(fēng)。
49,眥(zì):開裂。
50,(yǎn):掩蓋。
51,徼郄(yāo jù)受詘(qū):攔住并收拾疲乏絕路之野獸。
52,被阿錫(xì):披薄綢。
53,揄 縞(yú zhù gǎo):拖著麻絹裙。
54,(hù):輕紗。
54,襞(bì)積褰(qiān)縐:裙褶衣皺。
55,(pán)姍 (bèi sù):慢慢行走。
56,鹱 (jùn yí):錦雞。
57,微 (zēng):短箭。
58,繳:箭上細(xì)繩。
59,(chuāng):敲。
60,(lèi)石:眾石。
61,詹(dàn):保持。
62,(luán)割輪粹(cuì):切小塊肉在車輪旁烤吃。
63,(kuàng):賜教。
64,(xiè):堯之賢臣契。
〔簡要介紹〕
《子虛賦》又名《上林賦》,此賦通過楚國之子虛先生講述隨齊王出獵、齊王問及楚國,極力鋪排楚國之廣大豐饒,以至云夢不過是其后花園之小小一角,奇花名草、珍禽異獸,說在期間。烏有先生不服,便以齊之大海名山、異方殊類,傲視子虛。總的來看都是張揚(yáng)本國風(fēng)采、帝王氣象,雖不乏雄偉壯麗的場面,然終覺是虛張聲勢的描述,盡管作為漢大賦代表作具有特殊價(jià)值,但終因年代久遠(yuǎn)、詞語生疏,今人讀后恐難再產(chǎn)生漢帝閱讀時(shí)的贊美,而大約只會(huì)留下虛構(gòu)的子虛烏有印象而已。
叱干宋19219859974: 《子虛賦》是誰的作品 -
澤普縣終止: ______ 《子虛賦》是漢代辭賦家司馬相如早期游梁時(shí)所作,有著濃厚的黃老道家色彩.
叱干宋19219859974: 子污虛有是什么意思? -
澤普縣終止: ______ 【解釋】:子虛:并非真實(shí);烏有:哪有.指假設(shè)的、不存在的、不真實(shí)的事情. 【出自】:漢·司馬相如著《子虛賦》:“楚使子虛使于齊,王悉發(fā)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叱干宋19219859974: 色授魂與心愉一側(cè)是什么意思?
澤普縣終止: ______ “色授魂與,心愉于側(cè)”意思是:美色誘人,心馳神移,令人難以自持.出自西漢司... 是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創(chuàng)作的一篇賦,是《子虛賦》的姊妹篇.此賦先寫子虛、烏有...
叱干宋19219859974: "色授魂與,心愉一側(cè)" 什么意思?
澤普縣終止: ______ 意思是:美色誘人,心馳神移,令人難以自持.出自西漢司馬相如《上林賦》,原文選段: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絕殊離俗,妖冶嫻都,靚妝刻飾,便嬛綽約,柔橈嫚嫚,嫵媚纖弱.曳獨(dú)繭之褕紲,眇閻易以恤削,便姍嫳屑,與俗殊服,芬芳漚...
叱干宋19219859974: 《“左思,字太沖,齊國臨淄人也”閱讀答案(附翻譯)》古詩原文及翻?
澤普縣終止: ______ 作者: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題.左思,字太沖,齊國臨淄人也.家世儒學(xué)... ①⑤⑥15.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左思出身寒微,相貌丑...
叱干宋19219859974: 枚皋敏捷,司馬淹遲 -
澤普縣終止: ______ 1\“枚皋敏捷,司馬淹遲”的典故 就是說和相如同時(shí)代的枚皋作文章的速度就特快,當(dāng)場就一揮而就,像后世的王勃等也是這種類型的,而相如卻是“為文首尾溫麗,但構(gòu)思淹遲.控引天地,錯(cuò)綜古今,忽然而睡,渙然而興,幾百日而后成”....
叱干宋19219859974: 司馬相如的 《如玉賦》的全文 誰知道 -
澤普縣終止: ______ 《漢書·藝文志》著錄“司馬相如賦二十九篇”并沒有《如玉賦》的相關(guān)記載. 和田渺渺,抱荊玉兮溫軟; 岫巖遙遙,握靈玥兮些寒. 懷佩蟬以明邃,念真琦而忘言. 感藍(lán)溪以獨(dú)泣,哂伯雍而隨安. 頑石開悟兮花落,彩繡系麟兮圣諳. ------...
叱干宋19219859974: 有一個(gè)成語叫做"子烏虛有"還是"子虛烏有"呢.這個(gè)成語什么意思呢?請各位好心人幫幫忙!萬分感謝!!! -
澤普縣終止: ______ 成語:子虛烏有 成語解釋: 子虛:并非真實(shí);烏有:哪有.指假設(shè)的、不存在的、不真實(shí)的事情. 成語出處: 漢·司馬相如著《子虛賦》:“楚使子虛使于齊,王悉發(fā)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子虛烏有”是一條成語.子虛和烏有是漢代司馬相如寫的《子虛賦》里虛構(gòu)的人物.這篇文章里說,楚國的子虛在齊國烏有面前夸說楚國云夢地方的廣大和楚王狩獵時(shí)的盛況.烏有很不服氣,也夸耀了齊國,說齊國各方面都勝過楚國.兩個(gè)人爭論不休,誰都說服不了誰.其實(shí),“子虛”是虛假不實(shí)的意思,“烏有”是幻想、不存在的意思.這兩個(gè)人名都是借托的.后來,人們就把虛假的、不真實(shí)的或是不存在的事情,叫做“子虛烏有”.
叱干宋19219859974: 請問"子虛烏有"是什么意思? -
澤普縣終止: ______ 子虛烏有 zǐ xū wū yǒu 〖釋義〗子虛:并非真實(shí);烏有:哪有.指假設(shè)的、不存在的、不真實(shí)的事情. 〖出處〗漢·司馬相如著《子虛賦》:“楚使子虛使于齊,王悉發(fā)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示例〗文貴征實(shí),不蘄于振奇,所以愧文士~之習(xí)也.(清·沈惟賢《萬國演義序》)
楚使子虛于齊,王悉發(fā)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姹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坐安,烏有先生問曰:"今日畋,樂乎?"子虛曰:"樂。""獲多乎?"曰:"少"。"然則何樂?"對曰:"仆樂齊王之欲夸仆以車騎之眾,而仆對云夢之事也。"曰:"可得聞乎?"子虛曰:"可"。
王車架千乘,選徒萬乘,畋于海濱。列卒滿澤,罘網(wǎng)彌山。掩兔轔鹿,射麋腳麟。鶩于鹽浦,割鮮染輪。射中獲多,矜而自功。顧謂仆曰:'楚亦有平原廣澤游獵之地,饒樂若此者乎?楚王之獵,孰與寡人乎?'仆下車對曰:'臣楚國之鄙人也。幸得宿衛(wèi),十有余年,時(shí)從出游,游于后園,覽于有無,然猶未能遍睹也,又焉足以方其外澤乎?'齊王曰:'雖然,略以子之所聞見而言之。'仆對曰:'唯唯'。
'臣聞楚有七澤,嘗見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見,蓋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夢。云夢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則盤紆 郁,隆崇 ,岑 參差,日月蔽虧。交錯(cuò)糾紛,上干青云。罷池陂陀,下屬江河。其土則丹青赭堊,雌黃白 ,錫碧金銀。眾色炫耀,照爛龍鱗。其石則赤玉玫瑰,琳珉昆吾, 玄厲, 石 。其樂則有蕙圃:蘅蘭芷若,芎 菖浦,江蘺蘼蕪,諸柘巴苴。其南側(cè)有平原廣澤:登降 靡,案衍壇曼,緣似大江,限以巫山;其高燥則生葳菥苞荔,薛莎青 ;其埤濕則生藏茛蒹葭,東 雕胡。蓮藕觚盧, 閭軒于。眾物居之,不可勝圖。其西則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發(fā)芙蓉菱華,內(nèi)隱鉅石白沙;其中則有神色蛟鼉,玳瑁 。其北則有陰林:其樹 豫章,桂椒木蘭,檗離朱楊,梨栗,橘柚芬芬;其上則有孔彎,騰遠(yuǎn)射干;其下則有白虎玄豹,曼蜓犴。
于是乎乃使專諸之倫,手格此獸。楚王乃駕馴交之駟,乘雕玉之輿,靡魚段之橈旃, 明月之珠旗,建于將之雄戟,左烏號之雕弓,右夏服之勁箭。陽子驂乘, 阿為御,案節(jié)未舒,即陵狡獸;蹴蛩蛩,轔距虛。軼野馬,惠陶余,乘遺風(fēng),射游騏。倏目倩利,雷動(dòng)犬至,星流霆擊,弓不虛發(fā),中心決眥,洞胸達(dá)掖,絕乎心系。獲若雨獸,把草蔽地。于是楚王乃弭節(jié)徘徊,翱翔容與,覽乎陰林,觀壯士之暴怒,與猛獸之恐懼。徼郄受詘,殫睹眾獸之變態(tài)。
于是鄭女曼姬,被阿錫,揄 縞, 雜纖羅,垂專利號 ,襞積褰縐,郁橈溪谷。紛紛排排,揚(yáng)施戌削,蜚 垂 。扶輿猗靡,翕呷萃蔡;下靡蘭蕙,上指羽蓋;錯(cuò)翡翠之威庭,繆繞玉綏。眇眇忽忽,若神仙之仿佛。于是乃相與獠于蕙圃,般姍勃 ,上乎金提。把翡翠,射鹱義,微曾出, 繳施。弋白鵠,加鳥鵝,雙倉下,玄鶴加。怠而后發(fā),游于清池。浮文益,揚(yáng)旌世,張翠帷,建羽蓋。罔玳瑁,釣紫見。從金鼓,吹鳴籟。榜人歌,聲流喝。水蟲駭,波鴻沸,涌泉起,奔揚(yáng)會(huì)。田石相擊,良良嗑嗑,若雷霆之聲,聞平數(shù)百里之外。將息獠者,擊靈鼓,起烽燧,車按行,騎就從,麗乎淫淫,般乎裔裔。
于是楚王乃登云陽之臺,怕乎無為,詹乎自持,勺藥之和具,而后御之。不若大王終日馳騁,曾不下輿,月割輪粹,自以為娛。臣竊觀之,齊殆不如。于是齊王無以應(yīng)仆也。
烏有先生曰:"是何言之過也!足下不遠(yuǎn)千里,來貺劑國:王悉發(fā)境內(nèi)之士,備車騎之眾,與使者出畋,乃欲戮力致獲,以娛左右,何名為夸哉?問楚也之有無者,愿聞大國之風(fēng)烈,先生之余論也。今足下不稱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夢以為高,奢言淫樂,而顯侈靡,竊為足下不取也。必若所言,固非楚國之美也;無而言之,是害足下之信也。彰君惡,傷私義,二者無一可,而先生行之,必且輕于齊而累于楚矣!且齊東者鉅海,南有瑯邪,觀乎成山,射乎之罘,浮渤解,游孟諸。旁徨乎海外,吞若云夢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若乃叔儻瑰瑋,異方殊類,珍怪鳥獸,萬端鱗卒,充物其中,不可勝記,禹不能名,離不能計(jì)。然在諸侯之位,不敢言游戲之樂,苑囿之大;先生又見客,是以王辭不復(fù),何為無以應(yīng)哉?
——————————————————————————————————
〔簡要注釋〕
1,畋(tián):打獵。
2,過姹(chà):訪問。
3,罘(fú)網(wǎng):捕兔之網(wǎng)。
4,轔(lín)鹿:用車輾鹿。
5,腳麟(lín);抓住大牡鹿。
6,鶩(wù)于鹽浦:在海灘上奔馳。
7,割鮮染輪:殺食獵物、染紅車輪。
8,唯唯:是,好。
9,盤紆(yū) (fú)郁:迂回曲折。
10,隆崇 (lǜ zú):高聳險(xiǎn)危。
11,岑 (cén yín)參差(cēn cī):高峻不平。
12,罷池陂陀(pí tuó):山坡寬廣。
13,下屬(zhǔ)江河:與河相連。
14,丹青赭堊(zhě è):朱砂、青土、紅土、白土。
15,雌黃白 (fù):黃土、灰土。
16,琳珉(lín mín)昆吾:玉石、礦石。
17,(jiān lè)玄厲:次玉石、磨刀石。
18,(ruǎn)石 (wǔ fū):美石、白紋石、
19,蘅(héng)蘭芷(zhǐ)若:杜蘅、澤蘭、白芷、杜若。
20,芎 (qiōng qóng)、菖蒲:兩種香草名。
21,江蘺(lí)、蘼蕪(mí wú):香草名。
22,諸柘(zhè)巴苴(jū):甘蔗、芭蕉。
23,(yǐ)靡:斜(xiē)坡。
24,(zhēn)菥(xī)苞荔(lì):馬藍(lán)、菥草、苞草。
25,莎(suō)、 (fān):兩種野草。
26,藏莨(zāng làng)、蒹葭(jiān jiā):荻草、蘆葦。
27,觚(gū)盧:葫蘆。
28,(ān lǘ)、軒芋(xuān yú):兩種水草。
29,鼉(tuó):揚(yáng)子鱷。
30,黿(yuán):大 。
31,(piòn nān):樹、楠樹。
32,檗(bò)離:黃檗、山梨。
33,(zhā)梨 (yǐng)栗:山楂、黑棗。
34,(yuān chú),孔鸞(luán):鳳凰、孔雀。
35,騰遠(yuǎn)射(yè)干:猿猴、小狐。
36,蜓(wàn yán):似貍而長的獸。
37,犴(chū àn):比貍大的猛獸。
38,(tuán)諸:勇士名。
39,靡(fēi):揮動(dòng)。
40,橈 (náo zhān):曲柚旗。
41,(xiān)阿:駕車名師。
42,蹴(cù):踩倒。
43,蛩蛩(qióng):一種巨獸。
44,軼(yì):超過。
45,(wèi):用車頭撞。
46,(táo tú):良馬。
47,倏 (shū shùn)倩 (qiàn lì):迅速奔馳。
48,(biāo):狂風(fēng)。
49,眥(zì):開裂。
50,(yǎn):掩蓋。
51,徼郄(yāo jù)受詘(qū):攔住并收拾疲乏絕路之野獸。
52,被阿錫(xì):披薄綢。
53,揄 縞(yú zhù gǎo):拖著麻絹裙。
54,(hù):輕紗。
54,襞(bì)積褰(qiān)縐:裙褶衣皺。
55,(pán)姍 (bèi sù):慢慢行走。
56,鹱 (jùn yí):錦雞。
57,微 (zēng):短箭。
58,繳:箭上細(xì)繩。
59,(chuāng):敲。
60,(lèi)石:眾石。
61,詹(dàn):保持。
62,(luán)割輪粹(cuì):切小塊肉在車輪旁烤吃。
63,(kuàng):賜教。
64,(xiè):堯之賢臣契。
〔簡要介紹〕
《子虛賦》又名《上林賦》,此賦通過楚國之子虛先生講述隨齊王出獵、齊王問及楚國,極力鋪排楚國之廣大豐饒,以至云夢不過是其后花園之小小一角,奇花名草、珍禽異獸,說在期間。烏有先生不服,便以齊之大海名山、異方殊類,傲視子虛。總的來看都是張揚(yáng)本國風(fēng)采、帝王氣象,雖不乏雄偉壯麗的場面,然終覺是虛張聲勢的描述,盡管作為漢大賦代表作具有特殊價(jià)值,但終因年代久遠(yuǎn)、詞語生疏,今人讀后恐難再產(chǎn)生漢帝閱讀時(shí)的贊美,而大約只會(huì)留下虛構(gòu)的子虛烏有印象而已。
《子虛賦》司馬相如
楚使子虛于齊,王悉發(fā)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姹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坐安,烏有先生問曰:"今日畋,樂乎?"子虛曰:"樂。""獲多乎?"曰:"少"。"然則何樂?"對曰:"仆樂齊王之欲夸仆以車騎之眾,而仆對云夢之事也。"曰:"可得聞乎?"子虛曰:"可"。
王車架千乘,選徒萬乘,畋于海濱。列卒滿澤,罘網(wǎng)彌山。掩兔轔鹿,射麋腳麟。鶩于鹽浦,割鮮染輪。射中獲多,矜而自功。顧謂仆曰:'楚亦有平原廣澤游獵之地,饒樂若此者乎?楚王之獵,孰與寡人乎?'仆下車對曰:'臣楚國之鄙人也。幸得宿衛(wèi),十有余年,時(shí)從出游,游于后園,覽于有無,然猶未能遍睹也,又焉足以方其外澤乎?'齊王曰:'雖然,略以子之所聞見而言之。'仆對曰:'唯唯'。
'臣聞楚有七澤,嘗見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見,蓋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夢。云夢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則盤紆 郁,隆崇 ,岑 參差,日月蔽虧。交錯(cuò)糾紛,上干青云。罷池陂陀,下屬江河。其土則丹青赭堊,雌黃白 ,錫碧金銀。眾色炫耀,照爛龍鱗。其石則赤玉玫瑰,琳珉昆吾, 玄厲, 石 。其樂則有蕙圃:蘅蘭芷若,芎 菖浦,江蘺蘼蕪,諸柘巴苴。其南側(cè)有平原廣澤:登降 靡,案衍壇曼,緣似大江,限以巫山;其高燥則生葳菥苞荔,薛莎青 ;其埤濕則生藏茛蒹葭,東 雕胡。蓮藕觚盧, 閭軒于。眾物居之,不可勝圖。其西則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發(fā)芙蓉菱華,內(nèi)隱鉅石白沙;其中則有神色蛟鼉,玳瑁 。其北則有陰林:其樹 豫章,桂椒木蘭,檗離朱楊,梨栗,橘柚芬芬;其上則有孔彎,騰遠(yuǎn)射干;其下則有白虎玄豹,曼蜓犴。
于是乎乃使專諸之倫,手格此獸。楚王乃駕馴交之駟,乘雕玉之輿,靡魚段之橈旃, 明月之珠旗,建于將之雄戟,左烏號之雕弓,右夏服之勁箭。陽子驂乘, 阿為御,案節(jié)未舒,即陵狡獸;蹴蛩蛩,轔距虛。軼野馬,惠陶余,乘遺風(fēng),射游騏。倏目倩利,雷動(dòng)犬至,星流霆擊,弓不虛發(fā),中心決眥,洞胸達(dá)掖,絕乎心系。獲若雨獸,把草蔽地。于是楚王乃弭節(jié)徘徊,翱翔容與,覽乎陰林,觀壯士之暴怒,與猛獸之恐懼。徼郄受詘,殫睹眾獸之變態(tài)。
于是鄭女曼姬,被阿錫,揄 縞, 雜纖羅,垂專利號 ,襞積褰縐,郁橈溪谷。紛紛排排,揚(yáng)施戌削,蜚 垂 。扶輿猗靡,翕呷萃蔡;下靡蘭蕙,上指羽蓋;錯(cuò)翡翠之威庭,繆繞玉綏。眇眇忽忽,若神仙之仿佛。于是乃相與獠于蕙圃,般姍勃 ,上乎金提。把翡翠,射鹱義,微曾出, 繳施。弋白鵠,加鳥鵝,雙倉下,玄鶴加。怠而后發(fā),游于清池。浮文益,揚(yáng)旌世,張翠帷,建羽蓋。罔玳瑁,釣紫見。從金鼓,吹鳴籟。榜人歌,聲流喝。水蟲駭,波鴻沸,涌泉起,奔揚(yáng)會(huì)。田石相擊,良良嗑嗑,若雷霆之聲,聞平數(shù)百里之外。將息獠者,擊靈鼓,起烽燧,車按行,騎就從,麗乎淫淫,般乎裔裔。
于是楚王乃登云陽之臺,怕乎無為,詹乎自持,勺藥之和具,而后御之。不若大王終日馳騁,曾不下輿,月割輪粹,自以為娛。臣竊觀之,齊殆不如。于是齊王無以應(yīng)仆也。
烏有先生曰:"是何言之過也!足下不遠(yuǎn)千里,來貺劑國:王悉發(fā)境內(nèi)之士,備車騎之眾,與使者出畋,乃欲戮力致獲,以娛左右,何名為夸哉?問楚也之有無者,愿聞大國之風(fēng)烈,先生之余論也。今足下不稱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夢以為高,奢言淫樂,而顯侈靡,竊為足下不取也。必若所言,固非楚國之美也;無而言之,是害足下之信也。彰君惡,傷私義,二者無一可,而先生行之,必且輕于齊而累于楚矣!且齊東者鉅海,南有瑯邪,觀乎成山,射乎之罘,浮渤解,游孟諸。旁徨乎海外,吞若云夢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若乃叔儻瑰瑋,異方殊類,珍怪鳥獸,萬端鱗卒,充物其中,不可勝記,禹不能名,離不能計(jì)。然在諸侯之位,不敢言游戲之樂,苑囿之大;先生又見客,是以王辭不復(fù),何為無以應(yīng)哉?
——————————————————————————————————
〔簡要注釋〕
1,畋(tián):打獵。
2,過姹(chà):訪問。
3,罘(fú)網(wǎng):捕兔之網(wǎng)。
4,轔(lín)鹿:用車輾鹿。
5,腳麟(lín);抓住大牡鹿。
6,鶩(wù)于鹽浦:在海灘上奔馳。
7,割鮮染輪:殺食獵物、染紅車輪。
8,唯唯:是,好。
9,盤紆(yū) (fú)郁:迂回曲折。
10,隆崇 (lǜ zú):高聳險(xiǎn)危。
11,岑 (cén yín)參差(cēn cī):高峻不平。
12,罷池陂陀(pí tuó):山坡寬廣。
13,下屬(zhǔ)江河:與河相連。
14,丹青赭堊(zhě è):朱砂、青土、紅土、白土。
15,雌黃白 (fù):黃土、灰土。
16,琳珉(lín mín)昆吾:玉石、礦石。
17,(jiān lè)玄厲:次玉石、磨刀石。
18,(ruǎn)石 (wǔ fū):美石、白紋石、
19,蘅(héng)蘭芷(zhǐ)若:杜蘅、澤蘭、白芷、杜若。
20,芎 (qiōng qóng)、菖蒲:兩種香草名。
21,江蘺(lí)、蘼蕪(mí wú):香草名。
22,諸柘(zhè)巴苴(jū):甘蔗、芭蕉。
23,(yǐ)靡:斜(xiē)坡。
24,(zhēn)菥(xī)苞荔(lì):馬藍(lán)、菥草、苞草。
25,莎(suō)、 (fān):兩種野草。
26,藏莨(zāng làng)、蒹葭(jiān jiā):荻草、蘆葦。
27,觚(gū)盧:葫蘆。
28,(ān lǘ)、軒芋(xuān yú):兩種水草。
29,鼉(tuó):揚(yáng)子鱷。
30,黿(yuán):大 。
31,(piòn nān):樹、楠樹。
32,檗(bò)離:黃檗、山梨。
33,(zhā)梨 (yǐng)栗:山楂、黑棗。
34,(yuān chú),孔鸞(luán):鳳凰、孔雀。
35,騰遠(yuǎn)射(yè)干:猿猴、小狐。
36,蜓(wàn yán):似貍而長的獸。
37,犴(chū àn):比貍大的猛獸。
38,(tuán)諸:勇士名。
39,靡(fēi):揮動(dòng)。
40,橈 (náo zhān):曲柚旗。
41,(xiān)阿:駕車名師。
42,蹴(cù):踩倒。
43,蛩蛩(qióng):一種巨獸。
44,軼(yì):超過。
45,(wèi):用車頭撞。
46,(táo tú):良馬。
47,倏 (shū shùn)倩 (qiàn lì):迅速奔馳。
48,(biāo):狂風(fēng)。
49,眥(zì):開裂。
50,(yǎn):掩蓋。
51,徼郄(yāo jù)受詘(qū):攔住并收拾疲乏絕路之野獸。
52,被阿錫(xì):披薄綢。
53,揄 縞(yú zhù gǎo):拖著麻絹裙。
54,(hù):輕紗。
54,襞(bì)積褰(qiān)縐:裙褶衣皺。
55,(pán)姍 (bèi sù):慢慢行走。
56,鹱 (jùn yí):錦雞。
57,微 (zēng):短箭。
58,繳:箭上細(xì)繩。
59,(chuāng):敲。
60,(lèi)石:眾石。
61,詹(dàn):保持。
62,(luán)割輪粹(cuì):切小塊肉在車輪旁烤吃。
63,(kuàng):賜教。
64,(xiè):堯之賢臣契。
〔簡要介紹〕
《子虛賦》又名《上林賦》,此賦通過楚國之子虛先生講述隨齊王出獵、齊王問及楚國,極力鋪排楚國之廣大豐饒,以至云夢不過是其后花園之小小一角,奇花名草、珍禽異獸,說在期間。烏有先生不服,便以齊之大海名山、異方殊類,傲視子虛。總的來看都是張揚(yáng)本國風(fēng)采、帝王氣象,雖不乏雄偉壯麗的場面,然終覺是虛張聲勢的描述,盡管作為漢大賦代表作具有特殊價(jià)值,但終因年代久遠(yuǎn)、詞語生疏,今人讀后恐難再產(chǎn)生漢帝閱讀時(shí)的贊美,而大約只會(huì)留下虛構(gòu)的子虛烏有印象而已。
相關(guān)評說:
澤普縣終止: ______ 《子虛賦》是漢代辭賦家司馬相如早期游梁時(shí)所作,有著濃厚的黃老道家色彩.
澤普縣終止: ______ 【解釋】:子虛:并非真實(shí);烏有:哪有.指假設(shè)的、不存在的、不真實(shí)的事情. 【出自】:漢·司馬相如著《子虛賦》:“楚使子虛使于齊,王悉發(fā)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澤普縣終止: ______ “色授魂與,心愉于側(cè)”意思是:美色誘人,心馳神移,令人難以自持.出自西漢司... 是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創(chuàng)作的一篇賦,是《子虛賦》的姊妹篇.此賦先寫子虛、烏有...
澤普縣終止: ______ 意思是:美色誘人,心馳神移,令人難以自持.出自西漢司馬相如《上林賦》,原文選段: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絕殊離俗,妖冶嫻都,靚妝刻飾,便嬛綽約,柔橈嫚嫚,嫵媚纖弱.曳獨(dú)繭之褕紲,眇閻易以恤削,便姍嫳屑,與俗殊服,芬芳漚...
澤普縣終止: ______ 作者: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題.左思,字太沖,齊國臨淄人也.家世儒學(xué)... ①⑤⑥15.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左思出身寒微,相貌丑...
澤普縣終止: ______ 1\“枚皋敏捷,司馬淹遲”的典故 就是說和相如同時(shí)代的枚皋作文章的速度就特快,當(dāng)場就一揮而就,像后世的王勃等也是這種類型的,而相如卻是“為文首尾溫麗,但構(gòu)思淹遲.控引天地,錯(cuò)綜古今,忽然而睡,渙然而興,幾百日而后成”....
澤普縣終止: ______ 《漢書·藝文志》著錄“司馬相如賦二十九篇”并沒有《如玉賦》的相關(guān)記載. 和田渺渺,抱荊玉兮溫軟; 岫巖遙遙,握靈玥兮些寒. 懷佩蟬以明邃,念真琦而忘言. 感藍(lán)溪以獨(dú)泣,哂伯雍而隨安. 頑石開悟兮花落,彩繡系麟兮圣諳. ------...
澤普縣終止: ______ 成語:子虛烏有 成語解釋: 子虛:并非真實(shí);烏有:哪有.指假設(shè)的、不存在的、不真實(shí)的事情. 成語出處: 漢·司馬相如著《子虛賦》:“楚使子虛使于齊,王悉發(fā)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子虛烏有”是一條成語.子虛和烏有是漢代司馬相如寫的《子虛賦》里虛構(gòu)的人物.這篇文章里說,楚國的子虛在齊國烏有面前夸說楚國云夢地方的廣大和楚王狩獵時(shí)的盛況.烏有很不服氣,也夸耀了齊國,說齊國各方面都勝過楚國.兩個(gè)人爭論不休,誰都說服不了誰.其實(shí),“子虛”是虛假不實(shí)的意思,“烏有”是幻想、不存在的意思.這兩個(gè)人名都是借托的.后來,人們就把虛假的、不真實(shí)的或是不存在的事情,叫做“子虛烏有”.
澤普縣終止: ______ 子虛烏有 zǐ xū wū yǒu 〖釋義〗子虛:并非真實(shí);烏有:哪有.指假設(shè)的、不存在的、不真實(shí)的事情. 〖出處〗漢·司馬相如著《子虛賦》:“楚使子虛使于齊,王悉發(fā)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示例〗文貴征實(shí),不蘄于振奇,所以愧文士~之習(xí)也.(清·沈惟賢《萬國演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