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guī)蛡€忙吧,我急求古詩和文章,共17首,感謝所有幫忙的朋友。 大家?guī)蛡€忙,唱歌的中場部分想說段感謝語‘‘
作品概況
《賣碳翁》白居易作品名稱:賣炭翁
創(chuàng)作年代:晚唐
創(chuàng)作時間:元和四年(公元809年)
作者:白居易
體裁:樂府詩 敘事詩 諷喻詩
作品原文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翁》白居易(2張)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作品注釋
(1)賣炭翁:這首詩選自《白氏長慶集》。本篇是組詩《新樂府》中的第32首,題注云:“苦宮市也。”宮市,指唐代皇宮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場上去拿,隨便給點錢,實際上是公開掠奪。唐德宗時用太監(jiān)專管其事。
(2)伐:砍伐。
(3)薪:樹木。
(4)南山:即終南山,秦嶺山脈的主峰之一,在今陜西西安南五十里處。
(5)蒼蒼:蒼白。
(6)得:得到。
(7)何所營:做什么用。營,經營。
(8)輾(niǎn):同“碾”,軋。
(9)轍:車輪滾過地面輾出的痕跡。
(10)困:困倦,疲乏。
(11)市:市場。
(12)翩翩:輕快灑脫的情狀。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樣子。
(13)騎(jì):騎馬的人。
(14)黃衣使者白衫兒:黃衣使者,指皇宮內的太監(jiān)。白衫兒,指太監(jiān)手下的爪牙。
(15)把:拿。
(16)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詔書。
(17)回:調轉。
(18)叱:吆喝。
(19)牽向北:唐代皇帝的宮殿在長安的北邊,牽向北,指把炭車趕向皇宮。
(20)千余斤:不是實指,形容多。
(21)驅將:趕著走。將;沒有實在意義,助詞。
(22)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夠。
(23)綃(xiāo):生絲。
(24)綾:一種有花紋的絲織品。
(25)系:掛。
(26)直:同“值”,價值。
(27)已 :已經。
(28)宮市:指唐代皇宮里需要物品,就派太監(jiān)到市場上去拿,隨便給點錢,實際上是公開的掠奪。唐德宗時用太監(jiān)專管其事。
譯文
有位賣炭的老翁,在終南山里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烤的顏色,兩鬢頭發(fā)灰白,十個手指很黑。賣炭得到的錢做什么用?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憐他身上穿著單薄的衣服,卻擔心炭的價錢便宜,希望天氣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軋著冰凍的車轍趕路。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人和牛都疲乏了,也餓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中休息。兩位得意洋洋的騎馬的人是誰?是皇宮內的太監(jiān)和太監(jiān)手下的爪牙。手里拿著詔書,嘴里說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轉車頭,大聲呵斥著趕牛往北面拉去。一車炭,一千多斤,宮里的使者們硬是要趕著走,老翁舍不得它,卻也沒有辦法。宮里的使者們將半匹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當作炭的價格。
酬樂天揚州出逢席上見贈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唐代劉禹錫的七言律詩。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年),劉禹錫罷和州刺史任返洛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歸洛,兩位詩人在揚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寫了一首詩相贈:“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劉禹錫便寫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來酬答他。
【作品名稱】︰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創(chuàng)作年代】︰唐
【作者姓名】︰劉禹錫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選自】︰《劉夢得文集》
作品原文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代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注釋譯文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自己被棄置在巴山楚水這個荒涼的地方,度過了漫長的二十三年時光。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如今歸來,許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誦《聞笛賦》表示悼念。
如今回到故鄉(xiāng),與王質一樣,恍若是隔世的陌生人一樣。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沉船的旁邊會有千帆駛過,枯萎的樹前頭有萬木爭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歌,暫且舉杯,借這一杯美酒振奮精神吧。
作品注釋
(1)酬:答謝,這里是以詩相答的意思。
(2)樂天:指白居易,字樂天。
(3) 巴山楚水:古時四川東部屬于巴國,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屬于楚國。劉禹錫曾被貶到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詩人被貶到之地。
(4)二十三年:從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刺史到寫此詩時,共22個年頭,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說23年。
(5)棄置身:指遭受貶謫的詩人自己。
(6)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三國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呂安因不滿司馬氏篡權而被殺害。后來,向秀經過嵇康、呂安的舊居,聽到鄰人吹笛,勾起了對故人的懷念。 序文中說:自己經過嵇康舊居,因寫此賦追念他。劉禹錫借用這個典故懷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8)懷舊:懷念故友。
(7)翻似:倒好像。翻:副詞,反而。
(9) 爛柯人:指晉人王質。相傳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把已經朽爛。回到村里,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經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達自己遭貶23年的感慨。劉禹錫也借這個故事表達世事滄桑,人事全非,暮年返鄉(xiāng)恍如隔世的心情。
(10) 長(zhǎng)精神:振作精神。 長:增長,振作。
經典語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春夜洛城聞笛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春夜洛城聞笛
創(chuàng)作年代:唐代
作者:李白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作者簡介:李白被稱為詩仙,和杜甫合稱為李杜,常在酒后吟詩
選自:《李太白全集》(中華書局1977年版)卷二十五。
作品原文
春夜洛城聞笛(1)
【唐】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詩意畫誰家玉笛暗飛聲,(2)
散入春風滿洛城。(3)
此夜曲中聞折柳,(4)
何人不起故園情?(5)[1]
編輯本段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春夜洛城聞笛》后世書法作品(1)洛城:洛陽(現在河南洛陽)。
(2)玉笛:精美的笛。
(3)暗飛聲: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
(4)春風:另一版本作“東風”。
(5)折柳:即《折楊柳》笛曲,樂府“鼓角橫吹曲”調名,內容多寫離情別緒。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四:“《樂府雜錄》云:‘笛者,羌樂也。古典有《折楊柳》、《落梅花》。故謫仙《春夜洛城聞笛》……’杜少陵《吹笛》詩:‘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曲盡生?’王之渙云:‘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皆言《折楊柳》曲也。”曲中表達了送別時的哀怨感情。
(6)故園:指故鄉(xiāng),家鄉(xiāng)。[作品譯文
陣陣悠揚的笛聲,是從誰家中飄出的?
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就在今夜,聽到令人哀傷的《折楊柳》,
有誰的思鄉(xiāng)之情不會油然而生呢?
牽牛織女,減字木蘭詩,涼州詞,出塞,靜夜思,草,登鸛雀樓,憫農,詠鵝,登幽州臺歌,春曉,鹿柴,江雪,送兄,尋隱者不遇,清明,聽彈琴,田上,望天門山......
001 張九齡 感遇四首之一
孤鴻海上來
池潢不敢顧
側見雙翠鳥
巢在三珠樹
矯矯珍木巔
得無金丸懼
美服患人指
高明逼神惡
今我游冥冥
弋者何所慕
002 張九齡 感遇四首之二
蘭葉春葳蕤
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
自爾為佳節(jié)
誰知林棲者
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003 張九齡 感遇四首之三
幽人歸獨臥
滯慮洗孤清
持此謝高鳥
因之傳遠情
日夕懷空意
人誰感至精
飛沈理自隔
何所慰吾誠
004 張九齡 感遇四首之四
江南有丹橘
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
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
奈何阻重深
運命惟所遇
循環(huán)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
此木豈無陰
005 李白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從碧山下
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
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
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
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
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
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
陶然共忘機
006 李白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
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
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
相期邈云漢
007 李白 春思
燕草如碧絲
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
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
何事入羅幃
008 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
決□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009 杜甫 贈衛(wèi)八處士
人生不相見
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
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
鬢發(fā)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
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
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
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zhí)
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已
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
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
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
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岳
世事兩茫茫
010 杜甫 佳人
絕代有佳人
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
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
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
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
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
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
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
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
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
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fā)
采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
日暮倚修竹
011 杜甫 夢李白二首之一
死別已吞聲
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
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
君今在羅網
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
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
魂返關塞黑
落月滿屋梁
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
無使蛟龍得
012 杜甫 夢李白二首之二
浮云終日行
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
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
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
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
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
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恢恢
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
寂寞身後事
013 王維 送別
下馬飲君酒
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聞
白云無盡時
014 王維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xiāng)
圣代無隱者
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
不得顧采薇
既至金門遠
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
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
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
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
孤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
勿謂知音稀
015 王維 青溪
言入黃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
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
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
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
垂釣將已矣
016 王維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
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荊扉
雉□麥苗秀
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立
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逸
悵然吟式微
017 王維 西施詠
艷色天下重
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
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
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
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tài)
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
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
效顰安可希
注釋】 蓬頭:頭發(fā)亂蓬蓬的。 稚子:年齡小的孩子。 垂綸:釣魚。綸:釣魚用的絲線。 莓:一種小草。 苔:苔蘚植物。 借問:向人打聽。 魚驚:魚兒受到驚嚇。 應:回應,答應。 映:遮映
譯文
一個頭發(fā)亂蓬蓬的小孩學著大人釣魚,斜著身子坐在野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子。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連忙遠遠地招了招手,害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
編輯本段作品鑒賞
這是一首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詩作。在唐詩中,寫兒童的題材比較少,因而顯得可貴。這首七絕寫小兒垂釣別有情趣。前兩句敘述、描寫,從外形著筆,是實寫。后兩句詩側重神態(tài)來寫。此詩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刻意的雕飾,就似一枝清麗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淺易的敘述中透露出幾分純真、無限童趣和一些專注。 一二句重在寫形,三四句重在傳神。稚子,小孩也。“蓬頭”寫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頑皮,天真可愛。“綸”是釣絲,“垂綸”即題目中的“垂釣”,也就是釣魚。詩人對這垂釣小兒的形貌不加粉飾,直寫出山野孩子頭發(fā)蓬亂的本來面目,使人覺得自然可愛與真實可信。在垂釣時,“側坐”姿態(tài),草映其身,行為情景,如在目前。“側坐”帶有隨意坐下的意思。這也可以想見小兒不拘形跡地專心致志于釣魚的情景。“莓苔”,泛指貼著地面生長在陰濕地方的低等植物,從“莓苔”不僅可以知道小兒選擇釣魚的地方是在陽光罕見人跡罕到的所在,更是一個魚不受驚、人不暴曬的頗為理想的釣魚去處,為后文所說“怕得魚驚不應人”做了鋪墊。“草映身”,也不只是在為小兒畫像,它在結構上,對于下句的“路人借問”還有著直接的承接關系──路人之向他打問,就因為看得見他。 后兩句中“遙招手”的主語還是小兒。當路人問道,稚子害怕應答驚魚,從老遠招手而不回答。這是從心理方面來刻劃小孩,有心計,有韜略,機警聰明。他之所以要以動作來代替答話,是害怕把魚驚散。他的動作是“遙招手”,說明他對路人的問話并非漠不關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樣向“路人”低聲耳語,那是讀者想象中的事,詩人再沒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說明了“遙招手”的原因以后,詩作也就戛然而止。 通過以上的簡略分析可以看出,前兩句雖然著重寫小兒的體態(tài),但“側坐”與“莓苔”又不是單純的描狀寫景之筆;后兩句雖然著重寫小兒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繪動作的生動的筆墨。不失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zhèn)涞拿鑼憙和募炎餮剑⒖假Y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20919.htm
有關于月,花,夏,秋,冬的景色的詩句嗎?
我的 有關于月,花,夏,秋,冬的景色的詩句嗎? 我們老師要做手抄報,各位,幫個忙... 我們老師要做...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9.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杜牧:《歸家》)...
推薦一首古詩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理由:這首詩寫在李清照生活的后期,表達出對丈夫趙明誠的無限思念,其中“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一句,更寫出了詞人的傷感,悲痛。全詩的感情是憂愁,愁苦的,令人也陷入感傷之中,十分感人 這首詞怎么樣?是我十分喜歡的詞...
古人借月亮來抒發(fā)情感的詩句有哪些
我也去答題訪問個人頁 關注 展開全部 1. 關于古人月亮的7言詩句 關于古人月亮的7言詩句 1.描寫月亮的七言古詩 1、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4.描寫月亮的七言絕句,帶詩文,20首哥們兒,幫個忙,急 月 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中秋月暮云收盡溢清寒...
幫個忙,幫我寫出下面的意思,字數最好和古詩的差不多,就是一句話,我今天...
1.落花有情,死而不已,化做春泥也護花。2.大自然雖然默默無言,但卻有情,寒盡而帶來春天,悄悄地安排好萬紫千紅的百花含苞待放。3.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溫暖氣息,還聽得春蟲叫聲穿透綠色的窗紗。4.這個夜里,當人們聽到纏綿哀怨的《折楊柳》曲子的時候,誰不會涌起一股強烈的思鄉(xiāng)傷別之情呢?5...
描寫三峽的古詩詞 誰知?
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三峽聞猿 【唐】慕幽 誰向茲來不恨生,聲聲都是斷腸聲。七千里外一家住,十二峰前獨自行。瘴雨晚藏神女廟,蠻煙寒鎖夜郎城。憑君且聽哀吟好,會待青云道路平。上三峽 【唐】李白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
誰有關于秋天悲傷的詩啊?!我很急啊!幫個忙啊!
我的 誰有關于秋天悲傷的詩啊?!我很急啊!幫個忙啊! 愈多愈好啊,多謝了啊!... 愈多愈好啊,多謝了啊! 展開 我來答 7個回答 #熱議# ...我寫了兩首,自己認為不管是意境還是韻律都很完美.也許有人會笑我,說我在推銷自己,但是我認為好的東西要大家分享!題記: 觀朋友空間一美文有感.(文章的作者...
大家好!求大家?guī)蛡€忙!就是摘抄,摘抄篇目我找了。一共是三篇,分別是秦文...
一、秦文君《一諾千金》▲段落摘抄:后來我才知道,他當時借錢是給患低血糖的母親買葡萄糖。為了如期歸還借款,他天天到北站下的旱橋幫菜家推車。到了第五天的拂曉,他終于攢足了兩元錢;乏極了,就倒在橋洞中,本想略睡一會兒,沒料到竟酣睡了一個白天和黃昏。醒來后他就開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
...的課外閱讀 送元二使安西 希望高手幫個忙,解解!
“使”是動詞,“出使”。餞別的地點不知道,根據資料所說元二是出使安西的。后兩句所截取的雖然只是餞行宴席上友人酒酣意欲告辭啟程、主人殷勤勸酒的短暫場面,卻成功的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摯情傳唱出人們離別時的一種普遍的心情。
請哪個為高人幫忙作一首藏頭詩! 謝謝!跪求!
愛情 侯門深深深幾許? 候--深 任我情愛惹淚滴。 任---愛 婷婷倩影愿比翼, 婷---愿 凰鳳同飛盼兩依。 凰---兩 求天眷顧永相依, 求---依 鳳凰衾中鳳凰棲。 鳳 ---只凰;單身男子(參見古詩精華),求鳳。
關于月亮不帶月的詩句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僑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李白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蘇軾 2.描寫月亮的七言絕句,帶詩文,20首哥們兒,幫個忙,急 月 夜更深月色半人家...
相關評說:
浠水縣上旋: ______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迎春歌》袁宏道...
浠水縣上旋: ______ 【倩】倩長得美如仙 【永】志不忘記心田 【遠】近都是情難舍 【愛】求終生伴嬌顏 【龍】哥和她結情緣
浠水縣上旋: ______ “我會久伴你” “久伴是多久?” “葬你身旁夠不夠”...
浠水縣上旋: ______ 七絕——白鷺(讀郭沫若《白鷺》而作) 纖巧身材一首詩,田邊樹頂展風姿. 不和百鳥爭魁首,冷暖風霜我自知. 絕對原創(chuàng).
浠水縣上旋: ______ 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浠水縣上旋: ______ 出自:(唐)張籍的《秋思》: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釋義:又恐匆忙傾述訴不盡情思,捎書人臨行又打開我信封. 理解:寫思鄉(xiāng)之情的詩句很多,如岑參的《逢入京使》,如李白的《靜夜...
浠水縣上旋: ______ 我觀唐代人, 愛那貴牡丹. 若要其攀比, 彤火云霞間. 改滿為盡
浠水縣上旋: ______ 我意相思無限愛, 愛對晚霞弄弦琶. 你展玉顏蹙眉頰. 直將化蝶雙飛去, 到處風光只戀花. 永日流霞隨楚水, 遠行采蜜向人斜.
浠水縣上旋: ______ 有時霹靂有時晴, 是非對錯怎分明. 有時風順千萬里, 有時逆浪寸難行. 遠涉波濤一葉舟, 而今始得過灘頭. 時來心事終成就, 屈指從前多可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