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開府表 晉羊祜《讓開府表》的翻譯
表者,明也,標也,如物之標表。言標著事序,使之明白,以曉主上,得盡其忠,曰表。三王已前,謂之敷奏。故尚書云敷奏以言,是也。至秦并天下,改為表。總有四品:一曰章,謝恩曰章;二曰表,陳事曰表;三曰奏,劾驗政事曰奏;四曰駁,推覆平論,有異事進之曰駁。六國及秦、漢兼謂之上書,行此五事。至漢、魏已來,都曰表。進之天子稱表,進諸侯稱上疏。魏已前天子亦得上疏。
薦禰衡表
孔文舉范曄后漢書曰:孔融,字文舉,魯國人也。幼有異才,性好學,舉高第,拜御史,歷官至將作大匠,遷少府。曹操既積嫌忌,奏誅之。下獄棄市。
臣聞洪水橫流,帝思俾乂,孟子曰: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于天下。尚書曰:湯湯洪水方割,有能俾乂。孔安國傳曰:俾,使;乂,治也。旁求四方,以招賢俊。尚書曰:旁求天下。孔安國曰:旁,非一方也。昔世宗繼統(tǒng),將弘祖業(yè),世宗,孝武廟號也。李奇漢書注曰:統(tǒng),緒也。班固漢書紀述曰:世宗□ □,思弘祖業(yè)。疇咨熙載,群士響臻。尚書云:帝曰:疇咨若時登庸。又曰:有能熙帝之載。班固漢書述曰:疇咨熙載,髦俊并作,響臻如應而至也。孫卿子曰:下之和上,譬響之應聲也。陛下睿圣,纂承基緒,陛下,謂獻帝也。班固高紀述曰:纂堯之緒。爾雅曰:纂,繼也。遭遇厄運,勞謙日仄。說文曰:遇,逢也。周易曰:勞謙君子有終吉。尚書曰:文王自朝至于日中昃,弗遑暇食。維岳降神,異人并出。毛詩曰:維岳降神,生甫及申。
竊見處士平原禰衡,年二十四,字正平,淑質(zhì)貞亮,英才卓躒。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西都賓曰:卓躒諸夏。卓躒,絕異也。躒,力角反。初涉藝文,升堂睹奧,論語云: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爾雅曰:西南隅謂之奧。目所一見,輒誦于口,耳所暫聞,不忘于心,性與道合,思若有神。淮南子曰:所謂真人者,性合于道也。弘羊潛計,安世默識,以衡準之,誠不足怪。漢書曰:桑弘羊,雒陽賈人子,以心計,年十三拜侍中。又曰:張安世,字少孺,為郎。上行幸河東,嘗亡書三篋,詔問莫能知,唯安世識之,具作其事。后復購得書以相校,無所遺失。上奇其能,擢為尚書令。忠果正直,志懷霜雪,見善若驚,疾惡若讎。國語,楚藍尹亹謂子西曰:夫闔廬聞一善言若驚,得一士若賞。謝承后漢書曰:張儉清潔中正,疾惡若讎。任座抗行,史魚厲節(jié),殆無以過也。呂氏春秋曰:魏文侯飲,問諸大夫:寡人何如主也?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克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不肖君也。文侯不悅。次及翟璜,曰:君賢君也。臣聞其主賢者其臣直,是以知君之賢也。文侯悅。文子曰:傲世賤物,士之抗行也。廣雅曰:抗,舉也。論語,子曰:直哉史魚!廣雅曰:厲,高也。
鷙鳥累百,不如一鶚。史記,趙簡子曰:鷙鳥累百,不如一鶚。使衡立朝,必有可觀。論語,子曰:赤也,束帶立于朝,可使與賓客言。又曰:必有可觀者焉。漢書,成帝詔曰:舉博士,使卓然可觀。飛辯騁辭,溢氣坌涌,坌,涌貌也。坌,步寸切。解疑釋結(jié),臨敵有余。七略曰:解紛釋結(jié),反之于平安。昔賈誼求試屬國,詭系單于;漢書,賈誼曰:何不試以臣為屬國之官,以主匈奴,行臣之計,必系單于之頸而制其命。說文曰:詭,責也。自責必系單于也。漢書曰:況自詭滅賊。終軍欲以長纓,牽致勁越。漢書曰:南越與漢和親,乃遣終軍使南越說其王,欲令入朝,比內(nèi)諸侯。軍自請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說文曰:組綦小者為冠纓。弱冠慷慨,前代美之。說文曰:慷慨壯士,不得志于心。賈誼、終軍皆年十八,故曰弱冠。近日路粹嚴象,亦用異才擢拜臺郎,衡宜與為比。典略曰:路粹,字文蔚,少學于蔡邕,高才,與京兆嚴象拜尚書郎。象以兼有文武,出為揚州刺史。粹后為軍謀祭酒,與陳琳、阮瑀等典記室。如得龍躍天衢,振翼云漢,李陵詩曰:策名于天衢。班固漢書述曰:攀龍附鳳,并集天衢。毛詩曰:倬彼云漢。揚聲紫微,垂光虹霓,春秋合誠圖曰:北辰其星七,在紫微中也。尸子曰:虹霓為析翳。足以昭近署之多士,增四門之穆穆。兩都賦序曰:內(nèi)設金馬、石渠之署。尚書曰:賓于四門,四門穆穆。鈞天廣樂,必有奇麗之觀;史記,趙簡子曰:我之帝所,甚樂,與百神游夫鈞天,廣樂九奏萬□,不類三代之樂,其聲動心。帝室皇居,必畜非常之寶。應劭漢官儀曰:帝室,猶古言王室。尚書曰:所寶惟賢,則邇?nèi)税病H艉獾容叢豢啥嗟谩<こ柊ⅲ撩钪荩萍颊咧潱怀o曰:宮庭震驚發(fā)激楚。王逸曰:激楚,清聲也。淮南子曰:足蹀陽阿之舞。飛兔騕 烏鳥□,絕足奔放,良樂之所急也。呂氏春秋曰:飛兔、騕□,古之俊馬也。又曰:古善相馬者,若趙之王良,秦之伯樂,尤盡其妙也。臣等區(qū)區(qū),敢不以聞。李陵書曰:區(qū)區(qū)之心。廣雅曰:區(qū)區(qū),愛也。
陛下篤慎取士,必須效試,乞令衡以褐衣召見。 漢書,劉敬曰:臣衣褐,衣褐見。無可觀采,臣等受面欺之罪。漢書曰:上以張湯懷詐面欺。
文選考異
薦禰衡表:袁本、茶陵本“表”下有“一首”二字。案:有者是也。后每題下盡同,卷首所列子目亦同。下卷放此。
陛下睿圣:茶陵本“睿”作“睿 ”,云五臣作“睿”。袁本云善作“睿”。案:范書作 “睿”,此尤以五臣亂善。
注“具作其事”:陳云“作”, “上”誤。今案:汪文盛刻班書是“作”字,章懷注范書引亦是“作”字,陳所說非也。
注“無所遺失”:袁本“失”下有“也”字。茶陵本無。此初有而修去之。
掌技者之所貪:茶陵本“技”作 “伎”,云五臣作“技”。袁本作“技”,無校語。案:袁用五臣也。范書作“臺牧”,章懷注諸本并作“臺牧”,未詳其義。融集作“堂牧”。汪文盛刻范書如此,其實“堂牧”即“掌技”之偽耳。“伎”、“技”同字,或選所據(jù)融集作“伎”也。
注“古善相馬者”:袁本、茶陵本“古”下有“者”字,此初有而修去之。案:“者” 當作“之”,所引觀表篇文也。七發(fā)與吳季重書注作“ 之”,是;七命注及此作“者”,非。
出師表蜀志曰:建興五年,亮率軍北駐漢中,臨發(fā)上疏。
諸葛孔明蜀志云:諸葛亮,字孔明,瑯邪人也。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謂先主曰:諸葛孔明乃臥龍也,將軍豈欲見之乎?先主遂詣見之。及即帝位,拜為丞相。后主即位,十二年卒。
臣亮言: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徂。孟子曰:君子創(chuàng)業(yè)垂統(tǒng)。今天下三分,益州罷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歲以秋為功畢,故以喻時之要也。馮衍與田邑書曰:忠臣立功之日,志士馳馬之秋。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亡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遇,欲報之于陛下也。遇,謂以恩相接也。史記,豫讓曰:以國士遇我。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志士之氣,漢書,谷永上書曰:王法納乎圣聽。莊子,盜跖曰:此父母之遺德也。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方言曰:菲,薄也。郭璞曰:微薄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毛詩曰:嗚呼小子,未知臧否。何休公羊傳注曰:否,不也。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于宜反董允等,楚國先賢傳曰:郭攸之,南陽人,以器業(yè)知名。蜀志曰:費祎,字文偉,江夏人也。后主襲位,亮上疏曰:侍中郭攸之、費祎。然攸之與祎俱為侍中。又曰:董允,字休昭,后主襲位,遷黃門侍郎。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也。將軍向?qū)櫍裰驹唬合驅(qū)櫍尻柸艘玻ㄅd元年為中部督,典宿衛(wèi)兵,遷中領軍。性行淑均,曉暢軍事,廣雅曰:暢,達也。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yōu)劣得所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士,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桓、靈,后漢二帝,用閹□所敗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jié)之臣也,蜀志曰:建興二年,陳震拜尚書。又曰:諸葛亮出駐漢中,張裔領留府長史。又曰:蔣琬遷參軍,統(tǒng)留府事。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說苑,唐且謂秦王曰:王聞布衣之士怒乎?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論語,子張曰:在邦必聞。又,孔子曰:在邦必達。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猥,猶曲也。言己曲蒙先帝自枉屈而來也。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漢晉春秋曰:諸葛亮家于南陽之鄧縣。荊州圖副曰:鄧城舊縣西南一里,隔沔有諸葛亮宅,是劉備三顧處。劉歆七言詩曰:結(jié)構(gòu)野草起室廬。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趙岐孟子章指曰:千載聞之,猶有感激也。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裴松之蜀志注曰:案劉備以建安十三年敗,遣亮使吳,亮以建興五年抗表北伐。自傾覆至此整二十年。然則備始與亮相遇,在軍敗前一年也。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蜀志曰:先主于永安病篤,召亮成都,屬以后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業(yè)。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讬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度瀘,深入不毛。蜀志曰:建興元年,南中諸部并皆叛亂。三年春,亮率眾征之,其秋悉平。漢書曰:瀘水出 □柯郡句町縣。史記,鄭襄公曰:君王錫不毛之地,使復得改事君王。何休曰:磽埆不生五谷曰不毛。句,求俱切;町,庭冷切。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爾雅曰:獎,勸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廣雅曰:駑,駘也,謂馬遲鈍者。毛萇詩傳曰:攘,除也。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之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讬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責攸之祎允等咎,以章其慢。蜀志載亮表云:若無興德之言,則戮允等以章其慢。今此無上六字,于義有闕,誤矣。陛下亦宜自課,以咨諏足俱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王逸楚辭注曰:課,試也。毛詩曰:載馳載驅(qū),周爰咨諏。毛萇曰:訪問于善為咨,咨事為諏。論語曰:子所雅言。南都賦曰:奉先帝而追孝。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文選考異
注“后主即位十二年卒”:茶陵本無“即位十二年卒”六字。此一節(jié)注,茶陵并五臣于善,袁并善于五臣,恐尤亦非其舊。
而中道崩徂:袁本、茶陵本“徂 ”作“殂”。案:此尤改之也。二本是,蜀志正作“殂 ”。
亡身于外者:袁本云善作“亡” 。茶陵本云五臣作“忘”。案:各本所見皆非也,“亡 ”但傳寫誤。何校“亡”改“忘”。蜀志正作“忘”。
注“桓靈后漢二帝用閹□所敗也 ”:袁本無“用閹□所敗”五字。茶陵本并善入五臣有之。尤所見同茶陵而誤衍。
注“荊州圖副曰”:袁本、茶陵本無“副”字,是也。
注“爾雅曰獎”:袁本、茶陵本 “爾”作“小”,是也。
至于斟酌損益:茶陵本“損”作 “規(guī)”,云五臣作“損”。袁本云善作“規(guī)”。案:蜀志本傳作“損”,董允傳作“規(guī)”。尤延之依本傳改,不知乃以五臣亂善也。
責攸之祎允等咎以章其慢:何校云董允傳所載與本傳微不同,本傳無“若無興德之言” 六字,作“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案:袁本所見善與尤無異,較本傳但少“之”字,“彰”作“章” ,“
慢”、“咎”互易。其五臣則與本傳同。茶陵本輒于正文依善注所引董允傳添改,作“若無興德之言則戮允等”云云,與注不相應,大誤。且善但謂當有上六字,未嘗欲并改“責攸之祎允”以下也,更屬誤中之誤矣。
深追先帝遺詔:袁本、茶陵本無 “遺詔”二字。案:蜀志有,尤延之依以校添也。此初刻仍無,與二本同。
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袁本、茶陵本無“激今”二字。案:蜀志有,尤延之依以校添也。此初刻仍無。
求自試表魏志曰:太和二年,植還雍丘。植常自憤怨,抱利器而無所施,上疏求自試。
曹子建
臣植言:臣聞士之生世,入則事父,出則事君。 論語,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事父尚于榮親,事君貴于興國。故慈父不能愛無益之子,仁君不能畜無用之臣。墨子曰:雖有賢君,不愛無功之臣;雖有慈父,不愛無益之子。夫論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畢命之臣也。史記,樂毅報燕惠王書曰: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孫卿子曰: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君子之所長也。尸子曰:君子量才而受爵,量功而受祿。故君無虛授,臣無虛受;王符潛夫論曰:故明王不敢以私授,忠臣不敢以虛受。虛授謂之謬舉,虛受謂之尸祿。詩之素餐,所由作也。韓詩曰:何謂素餐?素者,質(zhì)也。人但有質(zhì)樸而無治民之材,名曰素餐。尸祿者,頗有所知,善惡不言,默然不語,茍欲得祿而已,譬若尸矣。昔二虢不辭兩國之任,其德厚也;左氏傳,晉侯假道于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為王卿士,勛在盟府。孫卿子曰:德厚者進,廉節(jié)者起。旦奭不讓燕魯之封,其功大也。史記曰:武王殺紂,封周公旦于少昊之墟曲阜,是為魯公。又曰:周武王封召公奭于燕。
今臣蒙國重恩,三世于今矣。三世,謂文、武、明也。正值陛下升平之際,陛下,明帝也。孝經(jīng)鉤命決曰:明王用孝,升平致譽。沐浴圣澤,潛潤德教,可謂厚幸矣。史記,太史公:成王作頌,沐浴膏澤。孝經(jīng)曰:德教加于百姓。而位竊東藩,爵在上列,論語,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漢書,中山靖王曰:位雖卑也,得為東藩。身被輕暖,口厭百味,孝經(jīng)援神契曰:甘肥適口,輕暖適神。墨子曰:衣服之法,冬則練帛之中,足以為輕且暖。崔骃七依曰:雍人調(diào)膳,展選百味。目極華靡,耳倦絲竹者,爵重祿厚之所致也。鄭玄禮記注曰:致之言至也。退念古之受爵祿者,有異于此,皆以功勤濟國,輔主惠民。爾雅曰:濟,益也。今臣無德可述,無功可紀,若此終年,無益國朝,將掛風人彼己之譏。毛詩,彼己之子,不稱其服。是以上慚玄冕,俯愧朱紱。周禮曰:王之五冕,玄冕朱里。禮記曰:諸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蒼頡篇曰:紱,綬也。
方今天下一統(tǒng),九州晏如,尚書大傳曰:周公一統(tǒng)天下,合和四海。然一統(tǒng)謂其統(tǒng)緒也。顧西尚有違命之蜀,東有不臣之吳。使邊境未得稅甲,謀士未得高枕者,爾雅曰:稅,舍也。漢書,賈誼曰:陛下高枕垂統(tǒng),無山東之憂。誠欲混同宇內(nèi),以致太和也。法言曰:或問太和,曰:其在唐、虞、成、周也。李軌曰:天下太和。故啟滅有扈戶而夏功昭,尚書曰:啟與有扈戰(zhàn)于甘之野。史記曰:啟遂滅有扈氏,天下咸朝夏。成克商奄而周德著。尚書曰:武王崩,三監(jiān)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將黜殷命。孔安國曰:三監(jiān),管、蔡、商也。淮夷,徐奄之屬。史記曰:成王東伐淮夷徐奄。今陛下以圣明統(tǒng)世,將欲卒文武之功,繼成康之隆。假周之令德,以喻魏之先王也。臣瓚漢書注曰:統(tǒng),總覽也。毛詩序曰: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春秋歷序曰:成、康之隆,澧泉涌。簡良授能,以方叔邵虎之臣,鎮(zhèn)衛(wèi)四境,為國爪牙者,可謂當矣。爾雅曰:簡,擇也。毛詩曰:方叔□止,其車三千。又曰:江、漢之滸,王命邵虎。又曰:祈父予王之爪牙。然而高鳥未掛于輕繳,淵魚未懸于鉤餌者,恐釣射之術(shù),或未盡也。高鳥、淵魚,喻吳、蜀二主也。昔耿弇不俟光武,亟擊張步,言不以賊遺于君父也。東觀漢記曰:耿弇討張步,陳俊謂弇曰:虜兵盛,可且閉營休士,以須上來。弇曰:乘輿且到,臣子當擊牛釃酒,以待百官,反欲以賊虜遺君父邪?及出大戰(zhàn),自旦及昏,大破之。弇,古含切。故車右伏劍于鳴轂,雍門刎首于齊境,說苑曰:越甲至齊,雍門狄請死之,齊王曰:鼓鐸之聲未聞,矢石未交,長兵未接,子何務死?知為人臣之禮邪?雍門狄對曰:臣聞之,昔王田于囿,左轂鳴,車右請死之。王曰:子何為死?車右曰:為其鳴吾君也。王曰:左轂鳴此者,工師之罪也,子何為死?車右曰:吾不見工師之乘,而見其鳴吾君也。遂刎頸而死。有之乎?齊王曰:有之。雍門狄曰:今越甲至,其鳴吾君,豈左轂之下哉?車右可以死左轂,而臣獨不可以死越甲邪?遂刎頸而死。是日越人引甲而退七十里。齊王葬雍門子以上卿。若此二子,豈惡生而尚死哉?誠忿其慢主而陵君也。夫君之寵臣,欲以除害興利,尸子曰:禹興利除害,為萬民種也。臣之事君,必以殺身靜亂,以功報主也。昔賈誼弱冠,求試屬國,請系單于之頸而制其命;終軍以妙年使越,欲得長纓占其王,羈致北闕。賈誼、終軍,已見薦禰衡表。爾雅曰:占,隱也。郭璞曰:隱度之。此二臣豈好為夸主而耀世俗哉?志或郁結(jié),欲逞才力輸能于明君也。昔漢武為霍去病治第,辭曰:“匈奴未滅,臣無以家為?”漢書文也。固夫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志也。趙岐孟子章指曰:憂國忘家。
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寢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為念。戰(zhàn)國策曰:秦王告蒙驁曰:寡人一城圍,食不甘味,臥不便席。伏見先武皇帝武臣宿兵,年耆即世者有聞矣;左氏傳子朝曰:太子壽早夭即世。雖賢不乏世,宿將舊卒,猶習戰(zhàn)也。史記曰:王翦宿將,始皇師之。竊不自量,志在效命,庶立毛發(fā)之功,以報所受之恩。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詔,效臣錐刀之用, 文子曰:欲治之主不世出。東觀漢記,黃香上疏曰:以錐刀小用,蒙見宿留也。使得西屬大將軍,當一校之隊,魏志曰:太和二年,遣大將軍曹真擊諸葛亮于街亭。司馬彪漢書曰:大將軍營伍部校尉一人。若東屬大司馬,統(tǒng)偏師之任。魏志曰:太和二年,大司馬曹休率諸軍至皖。臣瓚漢書注曰:統(tǒng),由總覽也。必乘危躡險,騁舟奮驪,禮記曰:夏后尚黑,戎事乘驪。鄭玄云:馬黑色曰驪。突刃觸鋒,為士卒先。漢書,伍被曰:大將軍當敵勇,常為士卒先。雖未能禽權(quán)馘亮,庶將虜其雄率,殲其丑類,鄭玄毛詩箋曰:馘,所獲之左耳也。爾雅曰:殲,盡也。又曰:丑,眾也。必效須臾之捷,以滅終身之愧,杜預左氏傳注曰:捷,獲也。使名掛史筆,事列朝榮,雖身分蜀境,首懸吳闕,猶生之年也。北征賦曰:首身分而不寤。漢武帝遣使者告單于曰:南越王頭已懸于漢北闕。傅武仲與荊文姜書曰:雖死之日,猶生之年。如微才不試,沒世無聞,論語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徒榮其軀而豐其體,生無益于事,死無損于數(shù),虛荷上位而忝重祿,禽息鳥視,終于白首,鄭玄周禮注曰:凡鳥獸未孕曰禽。此徒圈牢之養(yǎng)物,非臣之所志也。說文曰:圈養(yǎng)獸閑也。鄭玄周禮注曰:牢,閑也。流聞東軍失備,師徒小衄,漢書,王音曰:失行流聞。魏志曰:休至皖,與吳將陸遜戰(zhàn)于石亭,敗績。衄,猶挫折也。輟食棄餐,奮袂攘衽,撫劍東顧,而心已馳于吳會矣。鄭玄周禮注曰:攘,卻也,謂卻扱衽也。左氏傳曰:子朱撫劍從之。
臣昔從先武皇帝,南極赤岸,東臨滄海,西望玉門,北出玄塞,七發(fā)曰:凌赤岸,彗扶桑。山謙之南徐州記曰:京江,禹貢北江,有大濤,濤至乘北激赤岸,尤更迅猛。漢書,燉煌郡龍勒縣有玉門關。玄塞,長城也。北方色黑,故曰玄。伏見所以行軍用兵之勢,可謂神妙矣。孫子曰:兵與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故兵者不可預言,臨難而制變者也。孫卿曰: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敵而制勝。志欲自效于明時,立功于圣世。每覽史籍,觀古忠臣義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國家之難,司馬遷書曰:李陵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身雖屠裂,而功銘著于景鐘,名稱垂于竹帛,未嘗不拊心而嘆息也。國語,晉悼公曰:昔克路之役,秦來圖敗晉攻,魏顆以其身卻退秦師于輔氏,親止杜回,其勛銘于景鐘。韋昭曰:景鐘,景公鐘也。墨子曰:以其功書于竹帛,傳遺后子孫也。 臣聞明主使臣,不廢有罪。故奔北敗軍之將用,秦魯以成其功;史記曰:秦繆公使百里奚子孟明視、蹇叔子西乞術(shù)及白乙丙將兵襲鄭,晉發(fā)兵遮秦兵于肴,虜秦三將以歸。后還秦三將,穆公復三人官秩,復使將兵伐晉,大敗晉人,以報肴之役。又曰:曹沬者,魯人也,以勇力事魯莊公。為魯將,與齊戰(zhàn),三敗三北,魯莊公懼,乃獻遂邑之地以和,猶復以為將。齊桓公許與魯會于柯而盟,桓公與莊公既盟于壇上,曹沬執(zhí)匕首劫齊桓公,公問曰:子將何欲?曹沫曰:齊強魯弱,而大國侵魯,亦已甚矣。今魯城壞即壓境,君其圖之。桓公乃許盡還魯之侵地。曹沬三戰(zhàn)所亡,盡復于魯。絕纓盜馬之臣赦,楚趙以濟其難。說苑曰:楚莊王賜群臣酒,日暮,華燭滅,有引美人衣者,美人援絕冠纓,告王知之。王曰:賜人酒醉,欲顯婦人之節(jié),吾不取也。乃命左右勿上火,與寡人飲,不絕纓者不歡也。群臣纓皆絕,盡歡而去。后與晉戰(zhàn),引美人衣者五合五獲,以報莊王。呂氏春秋曰:昔者秦繆公乘馬右服失之,野人取之,繆公自往求之,見野人方將食之于岐山之陽。繆公笑曰:食駿馬之肉,不飲酒,余恐傷汝也。遍飲而去。韓原之戰(zhàn),晉人已環(huán)繆公之車矣,晉梁靡已扣公左驂矣,野人嘗食馬于岐山之陽者三百有余人,畢力為繆公疾斗于車下,遂大克晉,及獲惠公以歸。此秦而謂之趙者。史記曰:趙氏之先,與秦共祖。然則以其同祖,故曰趙焉。臣竊感先帝早崩,威王棄代,先帝,謂文帝也。魏志曰:任城王彰薨,謚曰威。臣獨何人,以堪長久?常恐先朝露,填溝壑,漢書,李陵謂蘇武曰:人如朝露。列女傳,梁寡婦曰:妾之夫,先犬馬填溝壑。墳土未干,而身名并滅。漢書,霍禹曰:將軍墳土未干。李宏武功歌曰:身非金石,名俱滅焉。臣聞騏驥長鳴,伯樂昭其能;戰(zhàn)國策,楚客謂春申君曰:昔騏驥駕車吳阪,遷延負轅而不能進,遭伯樂,仰而長鳴,知伯樂知己也。今仆屈厄日久,君獨無意使仆為君長鳴也。盧狗悲號,韓國知其才。戰(zhàn)國策曰:齊欲伐魏,淳于髡謂齊王曰:韓子盧者,天下之壯犬也;東郭俊者,海內(nèi)之狡兔也。韓子盧逐東郭俊,環(huán)山者三,騰山者五,兔極于前,犬廢于后,犬兔俱罷,各死其處,田父見之而擅其功。今齊、魏相持,臣恐強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高誘曰:韓國之盧犬,古之名狗也,然悲號之義未聞也。是以效之齊楚之路,以逞千里之任,齊、楚,言遠也。孫卿子曰:夫驥一日而千里也。試之狡兔之捷,以驗搏噬之用。今臣志狗馬之微功,竊自惟度,終無伯樂韓國之舉,是以于邑而竊自痛者也。楚辭曰:長呼吸以于悒。王逸曰:于悒,啼貌。夫臨博而企竦,聞樂而竊抃者,或有賞音而識道也。說文曰:博,局戲也。大箸十二棋。又曰:企,舉踵也。竦,猶立也。說文曰:抃,拊也。昔毛遂,趙之陪隸,猶假錐囊之喻,以寤主立功;史記曰: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武備具者二十人俱,得十九人,余無可取者。毛遂前自贊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于此矣?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俗,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勝未有所聞。毛遂曰:臣乃今日請?zhí)幠抑卸顾煸榈锰幠抑校朔f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也。平原君竟與毛遂偕十九人。平原君與楚合從,日出而言,日中不決。毛遂按劍歷階而上曰:合從者為楚,非為趙也。楚王曰:唯,謹奉社稷以從。何況巍巍大魏多士之朝,而無慷慨死難之臣乎!
夫自炫玄遍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也;越絕書曰:范蠡其始居楚,之越,越王與言盡日,大夫石賈進曰:炫女不貞,炫士不信。客歷諸侯,渡河津,無因自致,殆不真賢也。干時求進者,道家之明忌也。莊子曰:功成者隳,名成者虧,孰能去功與名,而還與眾人。而臣敢陳聞于陛下者,誠與國分形同氣,憂患共之者也。 呂氏春秋曰: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體而分形,同氣血而異息,痛疾相救,憂思相感,生則相歡,死則相哀,此之謂骨肉之親也。冀以塵露之微,補益山海;謝承后漢書,楊喬曰:猶塵附泰山,露集滄海,雖無補益,款誠至情,猶不敢嘿也。螢燭末光,增輝日月。淮南子曰: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是以敢冒其丑而獻其忠,必知為朝士所笑。圣主不以人廢言,論語,子曰:君子不以人廢言。伏惟陛下少垂神聽,臣則幸矣。
文選考異
注“謂文武明也”:陳云“文武” 當乙,是也。各本皆倒。
注“史記太史公”:陳云“公” 下脫“曰”字,是也。各本皆脫。
俯愧朱紱:茶陵本“愧”下校語云五臣從“□”。袁本云善從“
女”。此亦以五臣亂善。下文“以滅終身之愧”,二本所見亦當善作“愧”,失著校語,非。魏志皆作“愧”。
注“尚書曰啟”:袁本、茶陵本 “曰”上有“序”字。此初有而修去之。案:有者是也。下“尚書曰武王崩”,各本皆脫“序”字。
注“春秋歷序曰”:案:“歷” 上當有“命”字。各本皆脫。又勸進表注所引春秋歷序,亦脫“命”字。
注“左轂鳴此者工師之罪也”:案:“此者”當作“者此”。袁本亦誤倒。茶陵本并善入五臣,全非。裴松之注引正作“者此”。
欲以除害興利:袁本、茶陵本“ 害”作“患”。案:魏志作“患”。二本是也。
必以殺身靜亂:袁本、茶陵本無 “以”字。案:魏志有,蓋尤據(jù)之添也。
而耀世俗哉:袁本云善作“燿” 。茶陵本作“燿”,云五臣作“
曜”。案:魏志作“燿”,尤改非。
志或郁結(jié):袁本、茶陵本云善無 “志”字。案:魏志有,二本所見或傳寫脫,尤添之,是也。
伏以二方未克為念:何校云魏志 “伏”作“但”。案:今本魏志亦作“伏”,何所
臣伏聞恩詔,拔臣使同臺司。臣自出身以來,適十數(shù)年,受任外內(nèi),每極顯重之任。常以智力不可頓進,恩寵不可久謬,夙夜戰(zhàn)悚,以榮為憂。臣聞古人之言,德未為人所服而受高爵,則使才臣不進;功未為人所歸而荷厚祿,則使勞臣不勸。今臣身托外戚,事連運會,誡在過寵,不患見遺。
而猥降發(fā)中之詔,加非次之榮。臣有何功可以堪之,何心可以安之。身辱高位,傾覆尋至,愿守先人弊廬,豈可得哉!違命誠忤天威,曲從即復若此。蓋聞古人申于見知,大臣之節(jié),不可則止。臣雖小人,敢緣所蒙,念存斯義。
今天下自服化以來,方漸八年,雖側(cè)席求賢,不遺幽賤,然臣不爾推有德,達有功,使圣聽知勝臣者多,未達者不少。假令有遺德于版筑之下,有隱才于屠釣之間,而朝議用臣不以為非,臣處之不以為愧,所失豈不大哉!
臣忝竊雖久,未若今日兼文武之極寵,等宰輔之高位也。且臣雖所見者狹,據(jù)今光祿大夫李憙執(zhí)節(jié)高亮,在公正色;光祿大夫魯芝潔身寡欲,和而不同;光祿大夫李胤清亮簡素,立身在朝,皆服事華發(fā),以禮終始。雖歷位外內(nèi)之寵,不異寒賤之家,而猶未蒙此選,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少益日月!
是以誓心守節(jié),無茍進之志。今道路行通,方隅多事,乞留前恩,使臣得速還屯。不爾留連,必于外虞有闕。匹夫之志,有不可奪。
注釋 使同臺司:即開府儀同三司。開府的意思是可以自開幕府,自選幕僚;儀同三司的意思是享受與三公(司空、司馬、司徒)同等的待遇。魏晉南北朝時,“開府儀同三司”其實只是一個榮耀的虛銜。
荷厚祿:享受豐厚的俸祿。
不患:不擔憂。
不遺幽賤:不論貴賤。
塞天下之望:阻塞了天下人對朝廷的期望。
編輯本段譯文 臣聽聞陛下恩寵,提拔臣開府儀同三司。臣自出仕以來,已歷十幾年,受任于朝野內(nèi)外,每每擔當及其顯赫重要的職務。臣常以為依靠才智職位不能立刻被提升;依靠恩寵職位很難長久的保持;臣朝夕膽戰(zhàn)心驚,為了自己的殊榮而擔憂。臣聽古人說,道德沒有被眾人所信服而獲封高官,會導致有才干的大臣不再進取;功勞沒有被眾人所承認的人享受厚祿,會導致勤勞的大臣不再勤勉。今天臣身為外戚,陛下對臣,恩寵連連,臣實在以過寵為患,不以冷落為憂。
陛下現(xiàn)又對我下恩寵的詔書,加顯要的殊榮。臣有什么功勞可以承受,憑什么可以心安理得。我恐怕辱沒了高官厚祿,危險的時候就要到了;我只愿守著前人的漏室,難道就不可以滿足嗎?違抗圣命固然是忤逆天威,但如果假意迎合不也是一樣嗎?臣曾聽聞古人貴有自知之明,大臣的權(quán)位,不適當就要阻止。臣雖是小人,還是愿意沿著前人的啟蒙,顧念保存他們的高義。
今天下自(晉朝)歸化以來,方才八年,雖然陛下誠心求賢,不論貴賤;然而臣還是不能多舉薦有品德有功勞的能臣,使陛下知道德才勝過臣的人多,不如臣的人少。假如有高德的人被遺落在市井之間,有賢才的人隱居在江湖之內(nèi),而我朝廷議卻不以嘉獎臣為過錯,臣受嘉獎而不覺得慚愧,那問題難道不是很嚴重嗎?
臣榮幸為官雖然時間很長,但從未像今天這樣身兼文武的要職,官居宰輔的高位。而且臣盡管看見的能臣不多,但我可以作證今天的光祿大夫李憙(xǐ)高風亮節(jié),公私分明;光祿大夫魯芝潔身自好,與朝臣相處,和而不同;光祿大夫李胤勤儉節(jié)約,在工作崗位上,從來一絲不茍,始終依禮而行。他們雖然都歷任朝野內(nèi)外的職務,與寒族子弟一樣歷經(jīng)考驗,可還是不能得到我這樣的恩寵;臣不如他們卻得到高官厚祿,這不是阻塞了天下人對朝廷的期望,降低了陛下身上的光芒嗎?
臣發(fā)誓守此窮節(jié),沒有茍且升官的打算。如今與吳國道路相通,邊境多事,臣乞求陛下保留臣現(xiàn)在的職務,以便臣能盡快趕回軍中。如果再這樣停留,必然導致對吳國的軍事準備出現(xiàn)缺陷。臣一介匹夫的心愿,也是不會改變的。寫作背景 公元270年,晉武帝司馬炎加封時任荊州都督的羊祜為車騎將軍(二品),開府儀同三司。
本來羊祜身為外戚,又是晉武帝司馬炎的長輩,還在荊州手握重兵,獲封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是名正言順的事。可是他接到詔書后,非但上表極力謙讓,稱自己“德未為人所服,功未為人所歸”,不敢獲封殊榮,而且還極力舉薦李憙(xǐ)、魯芝、李胤這類正直的士大夫,認為他們應該比他更受重用。
當年,晉武帝司馬炎曾對經(jīng)營對吳戰(zhàn)備近十年的羊祜誠懇地說:“老將軍,您可不可以躺在馬車上,指揮眾將,掃平東吳啊?”年老體弱的羊祜聽后,淡然地揮揮手:“掃平東吳已經(jīng)不需要微臣了,不過我可以舉薦能者代替,他們一定可以馬到功成。”后來,晉國征服東吳的三員主將杜預、王濬、王凌都是羊祜親自提拔、舉薦的將才。難怪三國歸晉后,司馬炎拿著酒杯,流著眼淚,哭著說:“這都是羊太傅的功勞啊!”此時,離羊祜辭世僅僅兩年。評價 羊祜的這篇推辭封賞、舉薦賢才的《讓開府表》在古時為《文選》名篇,極負盛名,甚至與諸葛亮的《出師表》相提并論。
開服表是什么
開服表(或游戲開服表),是指各個網(wǎng)絡游戲開發(fā)商或者運營平臺,開啟某款游戲服務器的時間表。其內(nèi)容一般包含某款游戲的名稱、開服時間、運營商名稱、進入游戲入口等信息。開服表為網(wǎng)游玩家提供所關注游戲的最新開服消息,提醒玩家在適當?shù)臅r間進駐喜歡的游戲,是網(wǎng)游玩家的必備工具。
開服表是什么意思
開服表是一份記錄服務器開放時間的表格。在游戲中,很多服務器都會進行重新開放或追加新開服,這時會制作一份開服表以便玩家可以得知服務器的開放時間和具體內(nèi)容。玩家可以通過查看開服表計劃自己的游戲時間,方便自己能夠更好的進行游戲安排。此外,開服表也可以幫助玩家規(guī)劃自己的游戲目標和決策。開服表一...
夢幻西游2024年開服時間表 夢幻西游新區(qū)開服表2024年最新
夢幻西游2024年開服時間表 1、2024年1月新服【寶藏之夜】,開服時間為2024年1月12日中午12:00。新服預約以及活動禮包領取地址:https:\/\/xyq.163.com\/2024\/xinfu\/2、2024年1月新服【天命之路】,開服時間為2024年1月26日中午12:00。新服預約以及活動禮包領取地址:https:\/\/xyq.163.com\/2024\/...
網(wǎng)頁游戲開服表怎么關閉?
1. 修改網(wǎng)頁代碼:如果你有網(wǎng)頁開發(fā)經(jīng)驗,可以直接在網(wǎng)頁的源代碼中刪除或注釋掉開服表相關的代碼片段。這樣可以完全移除開服表功能。2. 刪除相關文件或插件:如果你使用的是一個獨立的開服表插件或腳本,可以通過刪除相關的文件或插件來關閉開服表功能。3. 停止服務器或關閉數(shù)據(jù)庫:如果開服表是通過一個服務器和數(shù)據(jù)...
《夢幻西游》2023新區(qū)開服表一覽 2023新區(qū)開服表詳情
《夢幻西游》2023新區(qū)開服表一覽 2023年7月份新區(qū)計劃:2023年7月14日中午12:00 2023年7月28日中午12:00 2023年6月份新區(qū)計劃:2023年6月2日中午12:00 北京3區(qū)【水木清華】2023年6月16日中午12:00浙江2區(qū)【山外青山】2023年6月30日中午12:00江蘇1區(qū)【空山新雨】2023年5月份新區(qū)計劃:2023年5...
網(wǎng)頁游戲開服表怎么刪
原因一:信息更新 刪除網(wǎng)頁游戲開服表可能是因為游戲的開服時間已經(jīng)過去,或者相關信息需要更新。游戲開服表通常用于展示游戲的開服時間、服務器信息等,如果游戲已經(jīng)開服一段時間,這些信息就需要進行更新,以保持準確性和及時性。原因二:資源釋放 刪除開服表也可以是為了釋放服務器資源。一些開服表可能...
長安幻想新區(qū)開服表
長安幻想新區(qū)開服表:長安幻想是一款深受玩家喜愛的養(yǎng)成游戲,擁有眾多粉絲。為了滿足玩家的需求,官方不斷開放新服務器。以下是最新的長安幻想新區(qū)開服時間表,供玩家參考。1. 花光柳影(新區(qū)):將于2023年2月12日上午08:00開服。2. 寸草春暉(新區(qū)):已于2023年2月6日上午08:00開服。3. 春江...
一夢江湖 一夢江湖202新區(qū)開服表是什么樣的?
一夢江湖即將開啟2022年的新區(qū),開服時間表已經(jīng)公布。玩家可以通過預約新服來獲得豐厚的獎勵,包括但不限于經(jīng)驗和道具等。此次新服的開啟為玩家?guī)砹烁嗟挠螒蝮w驗機會。一夢江湖的新區(qū)預約不僅能夠提前體驗到最新的游戲內(nèi)容,還能享受專屬的新手福利。預約成功后,玩家將獲得一定數(shù)量的虛擬貨幣和稀有裝備,...
夢幻西游新區(qū)開服表2023年
夢幻西游新區(qū)開服表2023年 一、2023年新區(qū)時間 6月新區(qū)時間 2023年6月2日中午12:00 北京3區(qū)【水木清華】2023年6月16日中午12:00 浙江2區(qū)【山外青山】2023年6月30日中午12:00 5月新區(qū)時間 2023年5月5日中午12:00 良辰美景【女兒情】2023年5月19日中午12:00 四川1區(qū)【康定情歌】4月新區(qū)時間...
武林外傳手游幾點開新服 每天開新區(qū)時間表
目前游戲大概是每天11點-12點開新服,iOS新服是每天11點開新服,而安卓版本的武林外傳手游是12點開新服,這是目前官網(wǎng)的開服表,至于混服以及渠道服的開服表目前并不統(tǒng)一。目前游戲剛開始肯定開服較為頻繁,但是后期的話基本上都是穩(wěn)定在11點-12點之間會開新服,所以想要進入新區(qū)體驗游戲的玩家,...
相關評說:
勃利縣礦井: ______ 遵奉節(jié)儉簡樸的長孫皇后 ——古代歷史上十個最厲害女人之一 有人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站著一個偉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極一時,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謀臣武將外,也與他賢淑溫良的妻子長孫皇后的輔佐是分不開的. 長孫皇...
勃利縣礦井: ______ 唐朝史書曰:“今之稱門閥者,咸推八柱國家.當時榮盛,莫與為比.” 縱橫中國近... 每個大將軍督兩個開府,每個開府各領一軍,共24軍,這就是府兵的系統(tǒng)了. 府兵...
勃利縣礦井: ______ 蜀漢官職知識: 開府(開府儀同三司): 漢代僅太傅、大將軍、三公(三司)可以開幕府.三國時期由于開府的官員逐漸增多,故有“開府儀同三司”的名號,即可以按照三公的官制,開府招攬自己的幕府屬官. 假節(jié)鉞(假節(jié)): 節(jié)(就...
勃利縣礦井: ______ 北宋的官職品級如下:* 正一品: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 從一品:樞密使、開府儀同三司、特進、太子太師、太傅、太保、嗣王、郡王、國公.* 正二品:門下侍郞、中書侍郎、諸金紫光祿大夫、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知...
勃利縣礦井: ______ 裴度,字中立,河東聞喜人.貞元初,擢進士第,以宏辭補校書郎.舉賢良方正異等,調(diào)河陰尉.遷監(jiān)察御史,論權(quán)嬖梗切,出為河南功曹參軍.武元衡帥西川,表掌節(jié)度府書記.召為起居舍人. 元和六年,以司封員外郎知制誥.田弘正效魏、...
勃利縣礦井: ______ 唐代官職品級如下:1、正一品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將(... 樞密使、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文散官:開府儀同三司武散官:驃騎大將軍...
勃利縣礦井: ______ 作者: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賀循,字彥先,會稽山陰人也.族高祖純,... 疾漸篤,表乞骸骨,上還印綬,改授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帝臨軒,遣使持節(jié)...
勃利縣礦井: ______ 有人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站著一個偉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極一時,... 萬不得已,唐太宗只好讓他作開府儀同三司,位置清高而不實際掌管政事,長孫無忌仍...
勃利縣礦井: ______ 開府就是可以在自己府邸處理公務,可以仿照官府設置一套官職,官職與朝廷官職對,可以單獨處理公務.比如太子的東宮一套機構(gòu)都與朝廷機構(gòu)對應,詹事府就是對應朝廷的尚書省,左春坊對應門下省,右春坊對應中書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