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的世外桃源在哪里?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世外桃園是現(xiàn)在的哪里?
桃花源在重慶東南部的酉陽,是全國眾多“桃花源景區(qū)”中,與陶淵明筆下“世外桃源”原型最吻合的景區(qū)。
景區(qū)位于渝鄂湘黔四省市結(jié)合部的武陵山區(qū)腹地,總面積50平方公里,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戶外運動訓練基地。優(yōu)美的自然田園風光,濃郁的民族風情,把陶淵明筆下“世外桃源”的景象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是人們棲息疲憊心靈的精神家園。
擴展資料:
景區(qū)由古桃源、伏羲洞、酉州古城、桃花源廣場、桃花源國家森林公園、二酉山世外桃源民俗生態(tài)旅游文化主題公園、桃花源風情小鎮(zhèn)等部分組成。自古因武陵山地區(qū)“蠻不出洞、漢不入境”的皇命戒律,桃花源在武陵大山沉睡了1600年。
1、伏羲洞全長約2500米,洞寬10∽25米,高度20∽60米。因洞口頂部一塊天然巨石板酷似易經(jīng)中伏羲龍圖的平面圖案而得名;
2、酉州古城全長1.3公里,土家吊腳樓依山而建,展示了800年州府的恢弘氣勢,是土家族民俗、建筑、歷史、文化的“博物館”;
3、桃花源廣場占地8.6萬余平方米,是武陵山區(qū)面積最大、功能最全的綜合性文化廣場,在這里,動可舞擺手歡歌,靜可覓木葉情韻。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酉陽桃花源
洞庭之濱、沅水之畔的湖南省常德桃源縣,有一處堪稱人間勝景的絕妙去處。這便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筆下所描述的“人間仙境”——桃花源。
位于常德市西南34公里處的桃花源景區(qū),是《辭海》《詞源》中唯一添加注釋的《桃花源記》原型地。其以山水田園之美、寺觀亭閣之盛、歷史傳說之奇、詩文碑刻之豐聞名海內(nèi)外,被譽為全球華人的心靈家園。
擴展資料:
一、桃花源風景名勝區(qū)簡介:
桃花源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湖南省桃源縣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里。桃花源風景名勝區(qū)留有新石器時期大溪文化遺存,是《辭海》《詞源》中《桃花源記》原型地。
桃花源風景名勝區(qū)總面積157.55平方公里,其中世外桃源主體景區(qū)15.8平方公里,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的沅水風光帶水域44.48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區(qū)96.9平方公里。
1992年,桃花源被國家林業(yè)部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2001年,被批準為國家4A級景區(qū)。
二、氣候特點:
桃花源風景名勝區(qū)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qū)。其特點是溫暖濕潤,四季分明,春多寒潮陰雨,夏有暴雨高溫,秋季晝暖夜涼,冬季罕有嚴寒。山水調(diào)節(jié),別有洞天。
年平均氣溫14.2℃—15.7℃,年極端高溫39.8℃(7月),年極端低溫-11.5℃(1月)。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以水調(diào)溫作用顯著,歷年日照時數(shù)1501.5小時。歷年霧日37.7天,晨昏低層淺霧多達130多天。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桃花源風景名勝區(qū)
中新網(wǎng)-湖南常德桃花源深耕“農(nóng)文化” 冀成休假“世外桃源”
在湖南桃源縣桃花源,湖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qū),地處中國中南部、長江中游南部,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這里南靠沅江,北倚武陵群峰,早在陶淵明之前,南朝后期黃閔所著的《太平御覽》中的《武陵記》就云:“武陵山中,有避秦人居之,尋水,號桃花源。”西晉末年,桃源山上開始建桃源觀,到了北宋時期盛極一時,歷代文人墨客紛紛在觀中墻上題詩留字,一時之間香火旺盛,成為我國道教圣地之一。
擴展資料:
桃花源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湖南省桃源縣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里。桃花源風景名勝區(qū)留有新石器時期大溪文化遺存,是《辭海》《詞源》中《桃花源記》原型地。
秦谷南臨秦溪,北接桃花山,約3.7公里,景點分為桃源迷津、烏頭舊夢、逍遙花谷、秦鄉(xiāng)故憶四大主題,由桃花洞、洞天驛館、寰樓等組成。
桃花山景區(qū)桃花山是紀念并體現(xiàn)陶淵明以及《桃花源詩并序》的“陶公山”,共有15處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與1處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的國寶山,體現(xiàn)歷朝歷代隱逸文化的“隱士山”,更是留下多位文人墨客足跡的“名人山”,展現(xiàn)詩詞楹聯(lián)碑刻之韻的“人文山”。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桃花源
《桃花源記》中的世外桃源是陶淵明虛構(gòu)的,實際上并不存在。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武陵”人是指現(xiàn)在的沅水流域上、中游地區(qū)的人,也就是說歷史上的“武陵郡”人。“武陵”是湖南省常德縣。
擴展資料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此文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xiàn)實和理想境界聯(lián)系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xiàn)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xiàn)實生活不滿。
此文藝術(shù)構(gòu)思精巧,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xiàn)實和理想境界聯(lián)系起來。采用虛寫、實寫相結(jié)合手法,也是其一個特點。增添了神秘感。語言生動簡練、雋永,看似輕描淡寫,但其中的描寫使得景物歷歷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詳有略,中心突出。
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jié)。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祖父作過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桃花源記
桃花源并不存在,而是作者心中對美好生化的一種向往。
陶淵明筆下描繪的世外桃源讓他后世的無數(shù)士子文人心向往之,這篇散文即使放到今天仍然會有積極的影響。
現(xiàn)代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人們生活壓力很大,很多人想起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的田園生活,無不羨慕。很多人在假期就會到田園中去度假,放松自己,親近大自然,體味桃花源中那種慢節(jié)奏的生活。
當然還有許多人說世上本沒有桃花源,桃花源在人們的心中。因為根本就沒必要糾結(jié)于何地是桃花源,只要心中存有“世外桃源”就可以了。
擴展資料:
千百年來,伴隨著這篇美文,人們和學界一直爭論不止,那就是這處“世外桃源”究竟在哪里?很多地方都爭叫桃花源。介紹一下幾處桃花源。
1、湖南桃源縣桃花源
這里南靠沅江,北倚武陵群峰,早在陶淵明之前,南朝后期黃閔所著的《太平御覽》中的《武陵記》就云:“武陵山中,有避秦人居之,尋水,號桃花源。”
西晉末年,桃源山上開始建桃源觀,到了北宋時期盛極一時,歷代文人墨客紛紛在觀中墻上題詩留字,一時之間香火旺盛,成為我國道教圣地之一。
2、河北盤山桃花源
盤山自古有水,與武陵人捕魚為業(yè)必須有水這條相符合。據(jù)傳,三國時期的田疇曾在此避難并曾經(jīng)建立過與眾不同的小社會,陶淵明慕其名曾到此一游,尋訪其遺跡。
當代文學大家王瑤先生在編著《陶淵明集》時,也有類似的注解:“《三國志》記田疇入盤山之中,營探險、平敞地而居,躬耕以養(yǎng)父母,百姓歸之,數(shù)年間至五千余家。”
這件事與《桃花源記》十分類似,是陶淵明社會理想的寄托。所以有很多人也以此稱盤山為“桃花源”。
3、湖北竹山縣桃花源
據(jù)《竹山縣志》記載,在中國歷史上曾經(jīng)稱為武陵縣的縣有兩個:一個是湖南常德市,一個就是湖北的竹山縣。但是《桃花源記》所寫的時代背景是晉太元年間,當時中國版圖上叫“武陵縣”則只有一個,那就是竹山。
竹山古稱武陵縣,屬漢中郡。晉時,武陵縣屬上庸郡。而竹山境內(nèi)的堵河舊稱武陵河。河中峽谷至今仍叫“武陵峽”。
據(jù)歷史線索提示,《桃花源記》中的“武陵人”,確實很難分清是武陵縣人還是武陵郡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桃花源(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在哪里
這里山清水秀,環(huán)境優(yōu)美,五條清澈的溪流穿村而過,粉墻黛瓦的徽州古村落掩映在古樹群中,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雞犬相聞,構(gòu)成了一幅美輪美奐的山水長卷,與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里的世外桃源極其吻合,活脫脫一個陶公筆下的今日版的桃花源。 坐標: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碧陽鎮(zhèn)赤嶺村。 六、河南南陽內(nèi)鄉(xiāng)縣桃花源 南陽桃花...
陶淵明的世外桃源在哪里
陶潛所說的桃花源應該位于今天的湖南省常德市境內(nèi),桃花源在桃源縣城西南15公里水溪附近。面臨沅水,背倚群山,蒼松翠竹。相傳因東晉詩人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而得名。自唐代開始建寺觀,宋時更盛,元末毀于火,1455年(明景泰六年)又建殿宇,明末復毀于火。1892年(清光緒十八...
桃花源記里的桃花源在哪里
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位于湖南省的桃源縣境內(nèi)。桃花源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是《桃花源記》中的真實地點,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其具體位置在湖南省的桃源縣境內(nèi)。陶淵明通過描繪一個神秘的桃花源來表達自己對烏托邦的向往和追求,因此這個地方成為了很多人的旅游勝地。下面詳細解釋桃花源的位置和特點。桃花...
陽朔世外桃源在哪里 景點位置
陽朔世外桃源是一年四季都比較適合游玩的地方,這里有桂林一片田園風光景象,還是世界旅游推薦目的地,依陶淵明《桃花源記》文化內(nèi)涵沿湖而建的,那么陽朔世外桃源的具體位置在哪里呢?景區(qū)位置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陽朔縣321國道世外桃源 交通指南 班車 在桂林火車站乘坐桂林到陽朔的班車,可直接在...
室外桃源在什么地方
陶淵明所指的世外桃源又說是今天陜西省商洛市商山;也有說是廬山康王谷;還有說是湖南桃源洞(據(jù)統(tǒng)計,被疑為桃花源原形的地方多達十余處)1、桂林陽朔世外桃源景區(qū) 沿桂陽公路北上,距陽朔僅十幾分鐘車程,就到了“世外桃源”。她像一位樸素的村姑靜靜佇立在城市邊上,不張揚也不造作,一派天然,富于真...
詩人陶淵明寫過 [ 桃花源記 ] 他說那個地方叫做 [世外桃源] ! 請問...
世外桃源可能是有的 中國桂林陽朔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記下的世外桃源甚為相似 現(xiàn)今已成蓋棺定論 無從判斷了. 世 外 桃 源 意指人們心中的理想世界\/地方. 陶淵明的世 外 桃 源 是指他心中想要的一個種滿桃花 寧靜 沒戰(zhàn)亂 沒紛爭 生活安定 自給自足 鄰里和諧得可趟著門睡的一個地方....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描述的是湖南常德的桃花源還是江西廬山?
集山川勝狀和詩情畫意于一體,熔寓言典故與鄉(xiāng)風民俗于一爐。桃花山、桃源山、秦人村、桃仙嶺等四大景觀。山巒、巖體、水體、河洲、洞穴、峽谷、天象、生物8類自然景觀豐富多彩,內(nèi)部景界幽奧秀美,外部景界雄渾壯闊。千百年來,桃花源堿集文人墨客,忙煞古今游人,陶淵明、孟浩然、王昌齡、王維、李白、...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在哪里
的美稱,景觀特色以幽谷風光取勝,歷來被認為是陶淵明名篇《桃花源記》創(chuàng)作原型所在地,2、安徽古徽州的黟縣。位于安徽省黃山市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地—黟縣,是指黟縣漳河流域石山至漁亭10公里段。3、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但是一般都認為,桃花源的原型在湖南省桃源縣。這里和桃花源記所描寫的境況最符合。
“桃花源”究竟在哪里?
3、臺灣桃花源。位于基隆河支流新寮溪溪谷中,園內(nèi)有翠谷瀑布、田園風光等,四周環(huán)境幽雅秀麗。經(jīng)考證臺灣桃花源與陶淵明所敘的差異較大,不可能是那個地方。4、湖南桃源。一般認為,桃花源的原型地在湖南省桃源縣。這里與《桃花源記》所描寫的境況最符合。根據(jù)歷史的記載,早在漢代這里就以自然風景區(qū)...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描述的是湖南常德的桃花源還是江西廬山?
tv《世界遺產(chǎn)在中國》34集報道廬山遺產(chǎn)時,說陶淵明在這里寫下了那篇著名的《桃花源記》,這里因此成為中國最早的烏托邦。陶淵明一生執(zhí)著的田園夢想,成為中國歷代文人反抗亂世、避退歸隱的旗幟。 凡是讀過陶淵明居士的《桃花源記》的人都知道開篇的第一段,“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相關(guān)評說:
訥河市傳動: ______[答案] 世外桃源 比喻理想中環(huán)境幽靜、不受外界影響、生活安逸的地方.現(xiàn)用來比喻一種虛幻的超脫社會現(xiàn)實的安樂美好的境界. 出處 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描述了一個與世隔絕,沒有遭到禍亂的美好地方. 【近義詞】洞天福地 【反義詞】人間地獄 ...
訥河市傳動: ______[答案] 比喻理想中環(huán)境幽靜、不受外界影響、生活安逸的地方.現(xiàn)用來比喻一種虛幻的超脫社會現(xiàn)實的安樂美好的境界. 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描述了一個與世隔絕,沒有遭到禍亂的美好地方.
訥河市傳動: ______ 東晉文學家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記載:一個漁夫只身舍船進入一山洞,發(fā)現(xiàn)一座桃源,這里的居民男耕女織,大人小孩均參與勞動,沒有賦稅和徭役,人們的關(guān)系十分淳樸親切,到處是一片安樂祥和的氣氛,與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絕. 世外...
訥河市傳動: ______[答案] 桃花源記 的作者是著名詩人陶淵明,生活在戰(zhàn)亂頻繁的東晉時期.文章虛構(gòu)了一個寧靜安樂“世外桃源”,描繪了一副自給自足的生活圖景,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訥河市傳動: ______ 世外桃源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描繪的人間仙境——世外桃源,其山水田園之美,寺觀亭閣之盛,詩文碑刻之豐,歷史傳說之奇,舉世聞名,不知迷倒了多少人,并成了美好生活的代名詞.這個“不足為外人道也”的“桃花源”如今卻已是人盡皆知...
訥河市傳動: ______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劉裕弒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繪了一個世外桃源.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按時間先后順序,把發(fā)現(xiàn)桃源、小住桃源、離開桃源、再尋桃源的曲折離打的情節(jié)貫串起來,描繪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及廣大勞動人民所向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xiàn)了人們的追求與向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xiàn)實的不滿與反抗.
訥河市傳動: ______ 如今的桃花源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境內(nèi),南倚巍巍武陵,北臨滔滔沅水,居衡山、君山、岳麓山、張家界、猛洞河諸風景名勝中樞,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桃花源得以吞洞庭湖色,納湘西靈秀,沐五溪奇照,攬武陵風光.集山川勝狀和詩情畫意于一體,熔寓言典故與鄉(xiāng)風民俗于一爐.桃花山、桃源山、秦人村、桃仙嶺等四大景觀.山巒、巖體、水體、河洲、洞穴、峽谷、天象、生物8類自然景觀豐富多彩,內(nèi)部景界幽奧秀美,外部景界雄渾壯闊.
訥河市傳動: ______ 陶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