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的詩
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的詩如下:
《九月十日即事》
唐 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譯文
昨天剛登完龍山,今天是小重陽,又要舉杯宴飲。
菊花為何這樣受苦,遭到兩個重陽的采折之罪?
《九月十日即事》賞析
本首詩作于唐代宗寶應(yīng)元年(公元762年),是在秋重陽節(jié)后一日,作者已于前一日登過一次當(dāng)涂(今安徽當(dāng)涂)龍山,并作了首《九日龍山飲》,這屬于第二次登上宴賞,故作者感嘆菊花連續(xù)兩天遭到采摘,聯(lián)想到自己兩入長安,都遭到政治上的重創(chuàng)。
這首詩借菊花的遭遇,抒發(fā)自己惋惜之情。在唐宋時代,九月十日被稱為“小重陽”,詩人從這一角度入手,說菊花在大小重陽兩天內(nèi)連續(xù)遇到人們的登高、宴飲,兩次遭到采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
作者以醉澆愁,朦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這個朝廷“逐臣”,他痛苦地發(fā)問:菊花為什么要遭到“兩重陽”的重創(chuàng)?對于賞菊的人們來說,重陽節(jié)的歡樂情緒言猶未盡,所以九月十日還要繼續(xù)宴飲;但菊花作為一種生命的個體,卻要忍受兩遭采擷之苦。
詩人以其極為敏感、幽微的靈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場上,發(fā)現(xiàn)了這一詩意的空間。實際上,詩人是借菊花之苦來寄托自己內(nèi)心的極度苦悶。借嘆菊花,而感慨自己被饞離京、流放夜郎的坎坷與不幸,正見其愁懷難以排解。此詩語雖平淡,內(nèi)涵卻十分深沉。主要表現(xiàn)了作者一生屢遭挫敗和打擊,而在節(jié)日里所引發(fā)的憂傷情緒。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講解、賞析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講解與賞析 《九月十日即事》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佳作。此詩描寫了詩人在九月十日這一天的所見所感,通過細膩的筆觸和生動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易逝、人生無常的感慨。首先,從詩歌的結(jié)構(gòu)來看,李白采用了簡潔明快的四句詩體,每句七個字,共二十八字,卻蘊含了豐富的情感和深刻...
九月十日即事拼音版
九月十日即事拼音版如下:九jiǔ月yuè十shí日rì即jí事shì 李白 昨zuó日rì登dēng高gāo罷bà,今jīn朝zhāo更gèng舉jǔ觴shāng。菊jú花huā何hé太tài苦kǔ,遭zāo此cǐ兩liǎng重chóng陽yáng?《九月十日即事》是唐代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此詩借菊花的遭遇,抒發(fā)作者對菊花的惋惜之...
重陽節(jié)的詩句詩詞有哪些
1、《九月十日即事》唐代: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譯文:昨天剛登上龍山宴飲,今天又在這里舉起了酒杯。菊花為何這樣受苦,遭到兩個重陽的采折之罪 2、過故人莊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
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中登高什么意思
《九月十日即事》是唐代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古詩。這首詩借菊花的遭遇,抒發(fā)自己惋惜之情。前兩句說重陽剛登高完畢,小重陽又再來飲酒賞菊。后兩句說菊花為何這樣命苦,遇到兩次重陽,遭到兩次采摘。實際是借菊花聯(lián)想自己遭饞出京流放夜郎的不幸。意蘊深遠。
描寫九月的詩詞
描寫九月的詩詞具體如下可供參考:一、詩詞 1、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盧照鄰: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fēng)煙。他鄉(xiāng)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2、九月九日峴山寄張子容【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描寫菊花的古詩
描寫菊花的古詩:1、《九月十日即事》李白(唐代)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譯文:昨天剛登上龍山宴飲,今天又在這里舉起了酒杯。菊花為何這樣受苦,遭到兩個重陽的采折之罪?2、《九日送別》王之渙(唐代)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yīng)作斷蓬...
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運用了什么寫法
借物喻情 的寫作手法.
九月九日即事古詩拼音朗讀
九月九日即事古詩拼音朗讀如下:九jiǔ日rì即jí事shì閑xián居jū九jiǔ日rì意yì何hé窮qióng,落luò木mù長cháng江jiāng感g(shù)ǎn舊jiù同tóng。佳jiā句jù致zhì多duō惟wéi杜dù老lǎo,良liáng辰chén專zhuān美m(xù)ěi只zhǐ陶táo翁wēng。為wèi問wèn從cóng人rén游yóu戲xì馬mǎ,何...
李白最著名的54首古詩 唐代李白的古詩大全
李白和杜甫合稱“李杜”,在文學(xué)史上,李白享有極其崇高的地位。五言詩《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夏日山中》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fēng)。《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
形容9月的詩句
九月,這個季節(jié)充滿了詩意,古人們留下了許多描繪其景象的詩句。唐代李白在《九月十日即事》中寫道:“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另一首《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中,盧照鄰也描繪了九月九日的景象:“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fēng)煙。他鄉(xiāng)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在...
相關(guān)評說:
瑪多縣波數(shù): ______ 中秋: 月下獨酌——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瑪多縣波數(shù): ______ 憶往兒時坐父肩、歡天喜地繞膝前、中秋佳節(jié)團圓日、不見父親在桌前、
瑪多縣波數(shù): ______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瑪多縣波數(shù): ______ 「贈盧司戶」李白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白云遙相識,待我蒼梧間. 借問盧耽鶴,西飛幾歲還.「聞謝楊兒吟猛虎詞,因此有贈」李白 同州隔秋浦,聞吟猛虎詞.晨朝來借問,知是謝楊兒 「口號(一作口號留別金陵諸公)」李白 食出野田美,酒臨遠水傾.東流若未盡,應(yīng)見別離情.「送舍弟」李白 吾家白額駒,遠別臨東道.他日相思一夢君, 應(yīng)得池塘生春草.銅官山醉后絕句」李白 我愛銅官樂,千年未擬還.要須回舞袖,拂盡五松山.九日龍山飲」李白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醉看風(fēng)落帽,舞愛月留人.「九月十日即事」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瑪多縣波數(shù): ______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云.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瑪多縣波數(shù): ______ 【春天】 1、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2、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3、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4、寒雪梅中盡,春風(fēng)柳上歸. 唐 李白《宮...
瑪多縣波數(shù): ______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瑪多縣波數(shù): ______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瑪多縣波數(shù): ______ 有關(guān)重陽節(jié)的古詩 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
瑪多縣波數(shù): ______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