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12個時辰對照表
前半天:
- 子時(23時至01時)
- 丑時(01時至03時)
- 寅時(03時至05時)
- 卯時(05時至07時)
- 辰時(07時至09時)
- 巳時(09時至11時)
后半天:
- 午時(11時至13時)
- 未時(13時至15時)
- 申時(15時至17時)
- 酉時(17時至19時)
- 戌時(19時至21時)
- 亥時(21時至23時)
一日有十二辰(一時辰合現(xiàn)代2小時),一時辰有八刻(一刻合現(xiàn)代15分鐘),一刻有三盞茶(一盞茶合現(xiàn)代5分鐘),一盞茶有兩炷香(一炷香合現(xiàn)代2分30秒),一炷香有五分(一分合現(xiàn)代30秒),一分有六彈指(一彈指合現(xiàn)代5秒),一彈指有十剎那(一剎那合現(xiàn)代0.5秒)。
時辰表開始使用時期西棗銀周時就已使搭衡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時辰養(yǎng)生歌:
- 寅時天亮便起身,喝杯開水樓下行;
- 定時如廁輕如許,卯時晨練最宜人;
- 辰時看書戲幼孫,巳時入廚當(dāng)灶君;
- 午時進餐酒少飲,未時午休要抓緊;
- 申時讀報寫詩文,酉時戶外看流云;
- 戌時央視新聞到,閉目聆聽好養(yǎng)神;
- 亥時過半快洗漱,子時夢中入畫屏;
- 丑時小解一時醒,輕摩三丹氣血盈;
- 脈絡(luò)通暢知巖做心如水,一覺睡到金雞鳴。
時辰對照表12時辰對應(yīng)時間
1. 時辰對照表:子時對應(yīng)23:00至1:00,丑時對應(yīng)1:00至3:00,寅時對應(yīng)3:00至5:00,卯時對應(yīng)5:00至7:00,辰時對應(yīng)7:00至9:00,巳時對應(yīng)9:00至11:00,午時對應(yīng)11:00至13:00,未時對應(yīng)13:00至15:00,申時對應(yīng)15:00至17:00,酉時對應(yīng)17:00至19:00,戌時對應(yīng)19:00至21:00,亥時對應(yīng)21:...
黃歷十二時辰對照表
黃歷十二時辰對照表如下:子時(23時至01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丑時(01時至03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寅時(03時至05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卯時(05時至07時)日出,又名破曉、旭日,指太陽剛露臉,初升的時間。辰時...
時辰對照表
3、03:00—04:59稱寅時,此時又稱早晨、黎明、日旦等。4、05:00—06:59稱卯時,此時又名日始、日出、破曉、旭日等。5、07:00—08:59稱辰時,此時又名朝食、早食、食時等。6、09:00—10:59稱巳時,此時又名日禺、隅中等。7、11:00—12:59稱午時,此時又名日正、日中、中午等。8、13...
十二時辰對照表,生辰八字時辰查詢表
十二時辰對照表 - 子時:23:00-00:59 - 丑時:01:00-02:59 - 寅時:03:00-04:59 - 卯時:05:00-06:59 - 辰時:07:00-08:59 - 巳時:09:00-10:59 - 午時:11:00-12:59 - 未時:13:00-14:59 - 申時:15:00-16:59 - 酉時:17:00-18:59 - 戌時:19:00-20:59 - 亥時...
十二時辰對照表口訣
十二時辰對照表口訣:1、子時,北京時間晚上11點到凌晨1點。2、丑時,北京時間凌晨1點到凌晨3點。3、寅(yín)時,北京時間凌晨3點到凌晨5點。4、卯(mǎo)時,北京時間凌晨5點到早上7點。5、辰時,北京時間早上7點到早上9點。6、巳(sì)時,北京時間早上9點到上午11點。7、午時,北京時間...
古代十二時辰與時間對照表
天色漸暗。11. 戌時(19時至21時):晚上7點到9點,戌時人們多進行家庭活動,是晚餐后的休閑時間。12. 亥時(21時至23時):晚上9點到11點,亥時是一天即將結(jié)束,人們開始準(zhǔn)備進入夢鄉(xiāng)的時刻。十二時辰不僅是中國古代的時間劃分方式,更蘊含著古人對自然規(guī)律的深刻理解和生活智慧的體現(xiàn)。
古人把一天劃分出了幾個時辰呢?
我國古代先民把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是我國古代先民根據(jù)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guī)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chǎn)活動、生活習(xí)慣而歸納總結(jié)、獨創(chuàng)于世的。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
十二時辰對照表口訣順口溜
戌時:黃昏戌時,晚上7點到9點,吃晚飯,家庭時光。12. 亥時:人定亥時,晚上9點到11點,安定休息,深度睡眠。通過這個口訣順口溜,我們不僅能夠輕松記住這十二個時辰的名稱和順序,還能更深刻地理解古人對時間的劃分和對自然界的觀察。這種傳統(tǒng)的時間觀念也讓我們更加珍惜每一刻的時光,與自然和諧共生。
時辰對照表是什么
古代時辰對照表如下:【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是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丑時】雞鳴,又名荒雞,是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
12時辰順序,十二時辰對照表
中國古代的計時制度以十二時辰為基礎(chǔ),這是一種根據(jù)地球自轉(zhuǎn)周期劃分的晝夜計時體系。以下是十二時辰的詳細順序和時間對應(yīng):- 子時:從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也稱為夜半、子夜或中夜。- 丑時:01時至03時,又稱雞鳴或荒雞。- 寅時:03時至05時,象征黎明、早晨和日旦,是夜晚與白晝的過渡。- 卯時:...
相關(guān)評說:
防城區(qū)蝸桿: ______ “十二”在世界文化中是一個極為特殊的數(shù)字,十二個月、十二星座、十二生肖.在我國,十二也不僅僅是數(shù)字,例如十二生肖,還有十二時辰,且兩者是相對應(yīng)的.那么...
防城區(qū)蝸桿: ______ 12XX時辰對照表:每個XX對應(yīng)的時辰一覽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XX是十分重要的元素之一.根據(jù)農(nóng)歷的計算方法,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屬相,它與我們的出生年份有關(guān).除...
防城區(qū)蝸桿: ______ 農(nóng)歷把一天24小時分為十二時辰:前半夜開始11時至1時為“子時”,午夜1時至3時為“丑時”,后半夜3時至5時為“寅時”,早上5時至7時為“卯時”,上午7時至9時為“辰時”,9時至11時為“巳時”,11時至下午1時為“午時”,中午1時至3時為“未時”,晚上7時至9時為“戌時”,9時至11時為“亥時”.每個時辰各占兩個鐘頭.可見“從巳時直殺到未時”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從上午9時直殺到下午3時”.
防城區(qū)蝸桿: ______ 古代以干支紀時,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分別為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子時和丑時.寅時俗稱平旦,相當(dāng)于今天的3~5點;卯...
防城區(qū)蝸桿: ______ 中國古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個時辰,合現(xiàn)在的兩個小時.時辰用地支作名稱,從夜間十一點算起,第一個時辰是子時,半夜十一點到一點. 時辰 子時 二十三點到一點 丑時 一點到三點 寅時 三點到五點 卯時 五點到七點 辰時 七點到九點 巳時 九點到十一點 午時 十一點到十三點 未時 十三點到十五點 申時 十五點到十七點 酉時 十七點到十九點 戌時 十九點到二十一點 亥時 二十一點到二十三點
防城區(qū)蝸桿: ______ 十二個時辰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防城區(qū)蝸桿: ______ 一天分十二時辰,從子 丑寅卯辰已午末申酉戌亥.
防城區(qū)蝸桿: ______ 子時23-1丑1-3寅3-5卯5-7辰7-9巳9-11午11-13未13-15申15-17酉17-19戌19-21亥21-23
防城區(qū)蝸桿: ______ 時辰是古代計時單位,古代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于現(xiàn)在的兩小時.相傳是根據(jù)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分別為: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
防城區(qū)蝸桿: ______ 12個時辰23-1點子時1-3丑3-5寅時5-7卯7-9辰9-11已11-13午13-15未時15-17申17-19酉19-21戍21-23亥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