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遺產長城資料
一、長城概述
長城,作為中國古代第一軍事工程,見證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長城不僅是一道單獨的城墻,更是由眾多城墻、城堡、關隘等組成的防御體系,橫跨多個省份,連綿起伏,壯麗壯觀。
二、長城的建造背景與歷程
長城的修建始于西周時期,歷經(jīng)春秋戰(zhàn)國、秦代、明代等朝代,最終形成了如今所見到的宏偉規(guī)模。在歷史上,長城的修建主要是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襲,保衛(wèi)中原地區(qū)的安寧。特別是明代,長城的修建達到了巔峰,其工程規(guī)模之大、建筑技術之精湛,堪稱世界奇跡。
三、長城的主要特點
長城的建筑風格獨特,以巨石、磚石、木材等為主要材料,采用分層筑石、筑磚等方法建造。長城的墻體形式多樣,包括直線墻、曲線墻等,且在關隘、山口等要害地段,還設有烽火臺、關樓等建筑。此外,長城沿線還分布著許多文化遺址、歷史遺跡,如孟姜女廟、嘉峪關等,這些都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
四、長城的文化價值
長城不僅是中國古代軍事防御工程的杰出代表,更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征。它承載了中華民族兩千多年的輝煌歷史與智慧結晶,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同時,長城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對于研究中國古代歷史、文化、軍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
五、總結
長城作為中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它是中華民族堅韌不屈精神的象征,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中的璀璨明珠。如今,長城已成為國內外游客爭相參觀的熱門景點,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前來領略其雄偉壯觀的景色和深厚的歷史底蘊。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長城資料
1. 長城的歷史可追溯至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最初的修建者是燕王,擁有超過2000年歷史。2. 現(xiàn)今所稱的萬里長城,主要指明代建筑,起點為鴨綠江,終點為甘肅省嘉峪關,貫穿中國東北至西北。3. 盡管長城已不再用于軍事目的,但它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勵著中華兒女團結一心,為國家的繁榮進步而努力。4. 歷史...
中國文化遺產資料簡介長城中國文化遺產長城資料簡介
2、長城的修建歷史可追溯至西周時期,而“烽火戲諸侯”這一膾炙人口的典故,就源于首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為了爭霸,紛紛修筑長城以自保,這一時期標志著長城修建的第一個高峰。然而,當時修建的長城段落相對較短。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將戰(zhàn)國時期各國修建的長城連接并修繕,從而有...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長城的資料
長城是我國社會物質文明發(fā)展中重要的產物,具有文學、教育、科學及社會等多重價值,它體現(xiàn)了漢文明“對立”思維方式的具體形態(tài)。據(jù)記載,秦始皇動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筑長城,占當時全國人口的六分之一,當時沒有現(xiàn)代機械,所有勞動都依靠人力完成,而施工環(huán)境多為崇山峻嶺、峭壁深壑,條件極為艱苦。春秋戰(zhàn)國...
中國文化遺產資料簡介長城 中國文化遺產長城資料簡介
1、長城(The 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墻,而是以城墻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御體系。2、長城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fā)生在首都鎬京(今陜西西安)的著名...
中國文化遺產資料長城
1961年3月4日,長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長城1392 瀏覽20190820有關長城的所有資料最早的長城是楚國建的,叫做方城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敵國。長城在中國歷史的長久歲月中,許多封建王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曾經(jīng)對它進行過多次...
長城具體的文化遺產
一、1987年12月,長城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二、長城,也稱萬里長城,是中國的象征,同時也是新七大奇跡之一。三、長城穿越我國東西南北,起伏于遼闊的土地上。四、明朝時期,在長城的“外邊”還修筑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五、長城的建筑始于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現(xiàn)存...
中國文化遺產資料長城關于中國文化遺產資料長城
2、長城蜿蜒于中國北部邊疆,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約6,700公里,因此得名“萬里長城”。3、長城的建造歷時兩千多年,根據(jù)歷史記載,自公元前7世紀楚國修建的“方城”起始,至明代(1368-1644年)共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參與修建。其中,秦、漢、明三個朝代的長城長度均超過5千公里。4、...
世界文化遺產長城的資料長城資料簡介
1萬千米。現(xiàn)存長城文物本體包括長城墻體、壕塹\/界壕、單體建筑、關堡、相關設施等各類遺存,總計超過4.3萬處(座\/段)。4、1961年3月4日,長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20年11月26日,國家文物局發(fā)布了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
長城的歷史文化遺產介紹
1、長城,作為中國歷史上一項杰出的文化遺產,是世界上最長的軍事防御工程。它蜿蜒起伏于連綿的山脈之間,以城墻為核心,輔以眾多的烽火臺和堡壘,共同構成了這道堅固的防線。長城的建造始于明朝,盡管現(xiàn)存的長城主要是明代所建,但其歷史可追溯至更早的秦漢時期。經(jīng)過精確測量,明長城的總長約為8851.8千米...
中國文化遺產資料長城
2、長城位于中國北部,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全長約6,700公里,通稱萬里長城。3、長城的修建持續(xù)了兩千多年,根據(jù)歷史記載,從公元前七世紀楚國筑“方城”開始,至明代(1368-1644年)共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筑過長城,其中秦、漢、明三個朝代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5千公里。4、長城的主體工程...
相關評說:
石棉縣銑削: ______ 約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將修建于早些時候的一些斷續(xù)的防御工事連接成一個完整的防御系統(tǒng),用以抵抗來自北方的侵略.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
石棉縣銑削: ______ 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歷史,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非常多.比如其中的萬里長城,長城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挠嘘P中國文化有哪些文化遺產....
石棉縣銑削: ______ 萬里長城、故宮、秦始皇兵馬俑、湖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qū)、廈門鼓浪嶼風景名勝區(qū)、四川青城山風景區(qū)、拉薩布達拉宮景區(qū)、蘇州園林、頤和園、龍門石窟. 中國文化遺產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為保護保存在中國境內的珍貴的歷史文...
石棉縣銑削: ______ 由于萬里長城歷史悠久、工程宏偉,早在幾百年前就與羅 馬斗獸場、比薩斜塔等被列入了中古世界七大奇跡之一.1961 年被中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 與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北京故宮作為中國首批被列入了世 界文化遺產名錄.司馬臺長城作為考察重點地段,八達嶺長城 作為代表接受命名證書,現(xiàn)保存在地處八達嶺的中國長城博物 館.2002年12月遼寧九門口關(一片石關)作為中國萬里長城 專項精華部分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石棉縣銑削: ______[答案] (1)依據(jù):悠久的歷史;世界上最長的軍事設施;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2分)(2)含義:全民族團結抗戰(zhàn),抵抗日本侵略者;(2分)中華民族團結一致,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2分)(3)我國加強國防建設目的在于維...
石棉縣銑削: ______ 長城 The Great Wall 舉世聞名的中國古建筑萬里長城,東起渤海灣山海關,西至甘肅省的嘉峪關.穿過崇山峻嶺、山澗峽谷,綿延起伏1.2萬余華里,橫跨中國北方七個省...
石棉縣銑削: ______ 而我國曾經(jīng)出現(xiàn)了三個修筑長城的高峰,分別是秦長城,漢長城,明長城.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統(tǒng)一中原,建立了秦王朝,為了加強統(tǒng)治,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所以派大將蒙恬30萬...
石棉縣銑削: ______ 里長城的工程量,據(jù)粗略估計,僅以明朝修筑為例,若將其磚石、土方用修筑一道厚1米、高5米的大墻,可環(huán)繞地球一周有余.如果用來鋪筑一條寬5米、厚35厘米的馬路,那就能繞地球三四周了.如果把所有朝代所修的總計10萬里來計算,則...
石棉縣銑削: ______ 是中國的世界遺產.名稱就是“長城”,入遺時間是1987年12月
石棉縣銑削: ______ 中國于1985年12月12日成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結束,中國共計擁有48項世界遺產.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4項,世界自然遺產10項,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4項.遺產總數(shù)名列世界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