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姓龍的姓氏嗎?? 中國有姓龍的嗎
有。龍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春秋時有龍子,戰(zhàn)國時有魏國大將軍龍賈,發(fā)祥于河南山東間地。龍(Lóng 龍)姓的來源因多涉及神話,故不可詳考,源出有十三:
1、源流一:出自子姓,商朝宗室或宗法貴族,以封地為氏(今河南輝縣)。商朝金文中的子龍即子姓龍氏(參見鄭姓,攸姓等),商子龍鼎為其傳世禮器。子姓龍氏應是商朝末期的子姓高級貴族(朱鳳瀚《子龍鼎的年代與銘文之內涵》);
2、源流二:出自嬴姓,以國為氏。龍為古國名,或為太皞氏之國,《左傳·昭公十七年》載:“太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近代以來康有為等今文學家認為《左傳》是偽書,劉敦愿卻認為:“大皞少皞兩族都是風姓,也就都以鳳鳥為其氏族圖騰。“
3、源流三:春秋時江淮之間有群舒國,皆偃姓。是舒國遺民與其他各偃姓國遺民合建,其中有舒龍國。后舒龍國滅于楚國。舒龍國在漢朝為龍舒縣(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
4、源流四:為龏氏所改。商朝有子龏氏族,子龏氏與子龍氏是嚴格的并列關系,同是商朝貴族,并存在通婚,至西漢時尚有龏遂、龏敞等(見于《漢印文字征》)。出土戰(zhàn)國的清華簡《系年》中存在“龍”“龏”通用的情況,應當視其為訛誤(殷商之后的周朝文字體系混亂),當以金文為準。漢后罕見龏氏,或有改為龍氏者;
5、源流五:以封邑為氏。春秋魯有龍邑(《左傳·成公二年》),在今山東泰安西南,魯大夫或有以邑為氏者;
6、源流六:為龍丘氏改姓,以山為氏。新莽時有隱士龍丘萇,吳人;蔡邕《琴操》有楚人龍丘高;北魏時有梁國都督龍丘大千。其后無聞,或改龍氏。
7、源流七:商代有龍方國。龍方,見于殷墟卜辭。御龍氏后代到周朝演變?yōu)樘贫攀稀⒎妒稀⒍攀系龋ā蹲髠鳌罚换魁埵系暮蟠恤i夷氏,為東夷的一支,善于制陶;
一說其后代分為關氏、龍氏,然無考;商子龍氏的后代即為中原龍氏,作為殷商遺民,也被周人“遷西、遷洛、遷北及封宋居衛(wèi)“,所以才有漢朝時北方龍氏分布在河北,陜西,河南。與其他子姓氏族的分布相同;
8、源流八:出自改姓。古代有勾龍氏,或有改為勾氏、龍氏者;
9、源流九:出自黃帝之臣龍行,據(jù)《姓氏錄源》及《竹書紀年》所載,黃帝臣有龍行,黃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鄭)。是為河南龍氏;
10、源流十:出自舜時納言龍之后,據(jù)《通志·氏族略》所載,龍氏,舜臣也,龍也納言,子孫以官職名龍為氏。因舜的活動地域在晉南地區(qū),故此支龍氏出自今山西省境。是為山西龍氏。至漢代,龍勉因仕從河北鉅鹿詔遷扶風京兆,傳四代有龍述,字伯高,龍伯高初任山都縣令,漢光武帝時升零陵太守,官于楚,家武陵,為武陵始祖;
11、源流十一:出自虞舜時期豢龍氏之后,據(jù)《通志·氏族略》及《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等資料所載,相傳董父,已姓,精于飼龍,以畜養(yǎng)龍而被舜賜姓“豢龍氏”。其后代有以龍為氏的,是為湖北龍氏;
12、源流十二:出自夏代孔甲時期御龍氏劉累之后,據(jù)《姓氏考略》所載,龍姓出自御龍氏,望出天水。劉累為唐堯之后,因有馴化龍的本領,深得夏帝孔甲的賞識,被封賜為“御龍氏”)的后裔中,就有以龍為氏的。劉累的故城在今河南偃師縣南,是為河南龍氏。
13、源流十三:其他少數(shù)民族有龍姓,屬于歷史上改土歸流中流改用漢姓(因沒有文字,故據(jù)諧音采用漢字為姓),和百家姓上的龍姓不同宗不同源,只是共用一個漢字而已。少數(shù)民族的楊、李、廖、陳、黃、王、張等姓皆是來源于此。
擴展資料:
龍姓名人精粹:
1、龍子:又稱“龍叔”,最早見于史籍的龍姓名人,主張“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貢”,此句被孟子引用以告滕文公;
2、龍且:秦末楚漢爭霸時期西楚國大將,西楚霸王項羽帳前第一猛將,少時隨項梁項羽起兵反秦,與項羽情若兄弟,后每戰(zhàn)皆親身奮勇殺敵,深得霸王項羽信任,任西楚國大司馬統(tǒng)帥楚國精銳騎士,后在齊國由于輕敵誤中韓信水淹之計導致大軍潰敗,雖率親兵奮力而戰(zhàn)然大勢已去,最后力戰(zhàn)而死;
3、龍述:東漢京兆郡(今屬陜西)人,為人敦厚,曾任山都長,武帝時官至零陵(今廣西全州西南)太守;
4、龍?zhí)酰核未耍栽娙嗣x拜見王安石,并作《沙詩》一首,贏得王安石贊許;
5、龍鐲:宋代人,乾德年間州太守,有惠政,深得民心,當?shù)匕傩绽L《來鶴圖》頌其德。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龍姓
中國有姓龍的姓氏。
龍姓,古老的姓氏,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生于河南省山東省。
一、出自御龍氏、舜臣納言龍(納言為官名),《姓纂》及廣韻等書均有記載。
二、出自子姓。商朝出土文物有商子龍鼎。后代稱龍氏。
三、出自嬴姓,以國為氏。周朝出土文物有龍伯戟(伯爵),樊夫人龍嬴墓葬等。至春秋時期國尚存,后代稱龍氏。
四、見于傳說。太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見于《左傳·昭公十七年》。上古大人國有龍伯國,見于《列子·湯問》。甲骨文記載商有龍侯,《山海經(jīng)》載“又東北二百里,曰龍侯之山東“。西漢初在山東設有龍侯國。
擴展資料:
宗族特征:
第一,漢族龍姓起源于山西和河南省其他地方。南朝、北朝時期大規(guī)模遷徙到江西,然后向南方各省擴散。明代以前,它是一個小姓氏(200個地方之后)。自明代以來,由于政治穩(wěn)定,遠離戰(zhàn)爭,它已成為公務員,龍姓也隨宦官四處流傳。比如廣東、廣西、重慶等地。
第二,詩書傳家寶已形成許多書香門第,如長沙西苑龍石、廣東順德清輝花園龍氏、東鄉(xiāng)龍氏、桂林、廣西、望江龍氏、安徽龍石、城關龍氏等。
第三、歷代都有廉潔、清正的官員,為一方百姓稱贊。從史料來看,明清時期是最多的,而近代和現(xiàn)代的官員則很少。
第四、要重視家譜,清理家譜。至今還保留的家譜、牌坊、祠堂等等。迄今為止,龍伯高(東漢初年)墓葬保存完好,龍家祠中憲大夫牌坊,龍家大院,廣東四大名園之首的清暉園,重慶宜賓的龍氏山莊等。
參考資料:龍姓——百度百科
中國有姓龍的姓氏
龍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256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85位。
龍姓溯源
第一個淵源:源于姬姓,出自遠古黃帝之臣龍行,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jù)史籍《姓氏錄源》、《竹書紀年》中的記載:“黃帝之臣有龍行。”
龍行,就是奢龍,黃帝之臣。在典籍《管子·五行篇》中記載:“奢龍辨乎東方,故使為土師。”
龍行是為黃帝駕御龍輦(馬車),或隨同龍輦出行之仆臣,因以稱之,后成為掌管國土的大夫,官稱土師,如同今天的國土資源部部長。
在龍行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龍氏,是最古早的姓氏之一。當時黃帝居于有熊(今河南新鄭),因此該支龍氏為河南龍氏。
第二個淵源:源于姚姓,出自遠古舜帝之臣晏龍之后,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
據(jù)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龍氏,舜臣也,龍也納言。”
“納言”,原來是傳遞君主命令的官吏,在典籍《書·舜典》中記載:“帝曰: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后來,“納言”成為專司國庫物資入糴、出納之官,由舜帝之臣晏龍擔當,因此其亦稱龍納言。
晏龍,亦稱龍子、龍叔,職為納言。由于他主張“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貢”,因而后來被孟子引用以告戒滕文公,青史垂名,“龍也納言”指的就是他。
在晏龍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龍氏。舜帝的活動地域主要在晉南地區(qū),故此支龍氏為山西龍氏。
第三個淵源:源于已姓,出自舜帝時期豢龍氏董父之后,屬于帝王賜姓簡化為氏。
據(jù)史籍《通志·氏族略》及《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等資料記載:“相傳董父,已姓,精于飼龍,以畜養(yǎng)龍而被舜賜姓豢龍氏”。
按史書的記載:“祝融之孫分為八姓:己、禿、彭、姜、妘、曹、斯、羋。其己姓之嗣為飂叔安(廖叔安、飂叔宋),飂叔安的裔子中有一人史稱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嗜欲以飲食之,龍多歸焉。后董父乃擾畜龍,以事帝舜。帝舜甚喜,賜其姓曰董,氏曰豢龍,封諸朡川。”
朡川,亦稱三朡,是董父的封國名稱,就是今天山西省長治市的屯留縣一帶。
在董父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氏號為姓氏者,稱豢龍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龍氏,世代相傳至今,后遷徙至漢川地區(qū),成為湖北龍氏。
龍姓,為中國古代百家姓之一,為古老的姓氏,姓的來源因多涉及神話,故不可詳考。在中國古代中,許多龍氏族民曾經(jīng)在推動歷史的發(fā)展曾起到過重要的作用。
當然有啊 主要是苗族的姓氏 。目前大部分分布在黔東和湘西。
龍姓全國有多少人口
1. 當代龍姓人口約為280萬。2. 龍姓是中國的第八十五大姓氏。3. 龍姓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0.28%。4. 龍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四川、重慶、廣東、廣西等地區(qū)。
龍是百家姓嗎?
然而,龍是否能夠成為姓氏,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在中國傳統(tǒng)的百家姓中,并沒有“龍”這個姓氏。盡管如此,龍作為姓氏的概念并不罕見。事實上,龍姓在中國歷史上確實存在,甚至有過幾個龍姓家族。龍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據(jù)傳最早出現(xiàn)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龍姓家族的興起與某些歷史事件緊密相關,例如...
中國龍姓人口主要分布地區(qū)是怎樣的?
1. 當代,龍姓人口大約有280萬,在全國姓氏中排名第85位,約占全國總人口的0.28%。2. 龍姓在中國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南方各省,包括湖南、湖北、四川、重慶、廣東、廣西、江西、安徽和海南。
中國有姓龍的嗎
在中國,確實存在著姓龍的人。龍姓在宋朝的姓氏排名中位于第256位,當時約占全國人口的0.05%。到了2016年的人口統(tǒng)計中,龍姓已上升至第85位,人口超過280萬,約占全國總人口的0.23%。以下是關于龍姓的一些擴展資料:1.《北史》記載,古代焉耆國(現(xiàn)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焉耆西南)以及西域的且彌國(...
龍姓全國有多少人口
5. 全國龍姓人口主要分布在以貴州為中心的云貴川渝地區(qū)和鄂湘粵桂地區(qū)。6. 龍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源遠流長,與上古神話傳說有著密切聯(lián)系。7. 龍姓的發(fā)源地主要在山西和河南等地。8. 從明朝至今的600年間,龍姓人口從12萬激增至280萬,增長速度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這與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龍姓人群...
姓龍的的人都分布在哪
姓龍的人在中國分布廣泛,據(jù)最新統(tǒng)計,龍姓人口接近280萬,在全國姓氏中排名第80位,約占全國總人口的0.22%。自明朝至今的600年間,龍姓人口從12萬激增至280萬,增長了約23倍。這一增長速度顯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與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中龍姓人群的漢化過程密切相關。在歷史的長河中,龍姓人口的增長...
龍姓是怎么來的,還有全國有多少姓龍的
龍姓的來源及全國龍姓人口數(shù)量 一、龍姓的來源 龍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根源較為復雜。主要流傳的說法有以下幾種:1. 出自遠古黃帝時期,有龍圖騰的部落以龍為姓。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龍是祥瑞的象征,擁有強大的力量與智慧,因此被部落崇拜并作為圖騰。久而久之,這些部落的后代便以龍為姓。2....
百家姓里有姓龍的嗎
龍姓在我國百家姓中排名第256位,是當前中國姓氏排列的第85位,屬于人口較多的姓氏之一,約占漢族人口的0.23%。龍姓的始祖是夏朝時期的劉累。當時,劉國有一家生了一個孩子,孩子一出生手上就有紋路,因此被命名為劉累。劉累長大后,跟從董父學習養(yǎng)龍的技術,被夏帝孔甲封為“御龍氏”,負責馴養(yǎng)孔...
姓龍的一般是哪里人
1. 龍姓在中國各地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貴州、湖南、四川、重慶、湖北、江西、廣東和廣西等地區(qū)。2. 貴州是龍姓人口較多的省份之一,尤其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苗族和侗族村落中,龍姓人口眾多,家族文化和歷史深厚。3. 湖南省也是龍姓人口較為集中的地區(qū),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龍山縣,龍姓...
現(xiàn)實中有姓龍的人嗎
不算常見,但仍有人以龍為姓。他們分布在中國各地,尤其是河南、山東和山西等地,這些地區(qū)是龍姓的發(fā)源地和流傳地。姓龍的人在歷史上也有許多知名人物,如龍子和龍賈等。雖然龍姓在現(xiàn)代社會相對較少見,但作為一個古老而有意義的姓氏,它仍然在中國人民的姓氏中存在著。
相關評說:
株洲縣靜密: ______ 有啊 今年奧運會舉重冠軍龍清泉啊
株洲縣靜密: ______ 龍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八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三. 尋根溯源 1、出自御龍氏之后.據(jù) 《姓氏考略》所載,夏朝的劉累因馴龍有術,深得夏帝孔甲賞識,封其為“御龍氏”,劉累后人遂以賜姓“龍”...
株洲縣靜密: ______ 龍是大陸的第八十五大姓,在臺灣則未列入前一百大姓之列.遠祖起源于上古黃帝時代.黃帝手下有人名“董父”,因為擅長馴養(yǎng)龍而聞名于世.被黃帝賜姓為“豢龍氏”,董父的后代于是世代掌握“豢龍”一職.到了夏朝帝王孔甲時,又有一...
株洲縣靜密: ______ 龍氏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八十五位的大姓,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0.23% 從龍氏歷史演進過程來看,這一過程,即體現(xiàn)著北方龍氏與南方各族相融,又體現(xiàn)著少數(shù)民族龍氏與漢及其他各族相融.就在這一步步的相融中,龍氏完成了遍布華夏的歷史旅程.今日龍氏尤以湖南、四川、廣東、江西等省為多,四省龍氏約占全國漢族龍氏人口的70%.
株洲縣靜密: ______ 有姓龍的,他們住在2個區(qū)域,一個是海里,另一個是天上!~
株洲縣靜密: ______ 龍姓總體概述 龍-百家姓排列256,約312萬,占全國0.24%. 龍(Lóng 龍)姓的來源因多涉及神話,故不可詳考,源出有七: 1、出自黃帝之臣龍行.據(jù)《姓氏錄源》及《竹書紀年》所載,黃帝臣有龍行,黃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鄭).是為...
株洲縣靜密: ______ 龍姓在當今中國姓氏中排名第八十五大姓 有關龍姓來源說法不一: 據(jù)說最早的一支與黃帝時期一位馴養(yǎng)龍的人有關.相傳這位養(yǎng)龍的人名叫董父,因為善于養(yǎng)龍和馴龍而出名,被黃帝賜姓為豢龍氏.于是其后代的一支以職業(yè)為氏,開始姓 龍. ...
株洲縣靜密: ______ 有,中國入世的首席代表,龍永圖
株洲縣靜密: ______ 張龍,李龍,楊龍,孫龍.........哈哈哈哈
株洲縣靜密: ______ 1、歷朝歷代沒有皇帝姓龍的. 2、龍姓,為中國古代百家姓之一,為古老的姓氏,姓的來源因多涉及神話,故不可詳考.在中國古代中,許多龍氏族民曾經(jīng)在推動歷史的發(fā)展曾起到過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