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徙”的成語(25個)
“徙”開頭的成語
1、徙木為信[xǐ mù wéi xìn]
【解釋】徙:遷移;信:信用。指說到做到,言而有信。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有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2、徙薪曲突[xǐ xīn qū tū]
【解釋】搬開灶旁柴禾,將直的煙囪改成彎的。本指預防火災。后亦比喻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出處】《漢書·霍光傳》:“人為徐生上書曰:'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示例】徙薪曲突于方熾之火,纚舟弭楫于沖鋒之前。 ——晉·葛洪《抱樸子·知止》
3、徙宅忘妻[xǐ zhái wàng qī]
【解釋】徙:遷移;宅:住所。搬家忘記把妻子帶走。比喻粗心到了荒唐的地步。
【出處】《孔子家語·賢君》:“寡人聞忘之甚者,徙宅而忘其妻。”
【示例】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三卷:“笑人善忘曰徙宅忘妻;譏人不謹曰開門揖盜。”
4、徙善遠罪[xǐ shàn yuǎn zuì]
【解釋】趨向善良,遠離罪惡。
【出處】《大戴禮記·禮察》:“貴絕惡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使民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 《禮記·經(jīng)解》:“故禮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使人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
5、徙宅之賢[xǐ zhái zhī xián]
【解釋】相傳孟軻的母親為了教育好他,三次遷居,改變環(huán)境。形容母教賢明。
【出處】唐·白居易《制詔·與嚴礪詔》:“秩貴冬官,以表過庭之訓;封榮石窌,用旌徙宅之賢。”
6、徙倚仿佯[xǐ yǐ fǎng yáng]
【解釋】徙倚:徘徊;仿佯:游蕩不定。徘徊,游蕩不定。
【出處】《楚辭·哀時命》:“然隱憫而不達兮,獨徙倚而仿徉。”
7、徙倚仿徉[xǐ yǐ páng yáng]
【解釋】徙倚:徘徊;仿徉:通“彷徉”,游蕩無定。徘徊、游蕩不定。
【出處】戰(zhàn)國·楚·屈原《楚辭·哀時命》:“然隱敏而不達兮,獨徒倚以仿徉。”
“徙”結尾的成語
1、東飄西徙[dōng piāo xī xǐ]
【解釋】指到處漂流,遷徙無定。
【出處】明·陸采《明珠記·江會》:“幾年間東飄西徙,今日里天教重會。大海船頭,果有相撞時。”
2、行流散徙[xíng liú sǎn xǐ]
【解釋】徙:遷徙。像云行水流似的分散遷徙。指萬物隨自然規(guī)律而變化
【出處】戰(zhàn)國·宋·莊周《莊子·天運》:“行流散徙,不主常聲。”
3、流離轉(zhuǎn)徙[liú lí zhuǎn xǐ]
【解釋】流離:流轉(zhuǎn)離散;徙:遷移。輾轉(zhuǎn)遷移,無處安身。
【出處】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十一:“間有上陳者,部司又以國用不敷,不為停免糧稅,以致凍餒,貧困流離轉(zhuǎn)徙。”
【示例】我流離轉(zhuǎn)徙,腳尖兒踏呀,卻踏不上自己的國土! ——朱自清《毀滅》
4、東遷西徙[dōng qiān xī xǐ]
【解釋】指四處遷移,居止不定。
【出處】《明史西域傳二·沙州衛(wèi)》:“爾居沙州三十年……但當循分守職,保境睦鄰,自無外患。何必東遷西徙,徒取勞瘁。”
5、一夕九徙[yī xī jiǔ xǐ]
【解釋】九:多次;徙:遷移。一夜之間遷移好幾次。形容居住的地方極不安全。
【出處】《后漢書·蘇木韋傳》:“暠大驚懼,乃布棘于室,以板籍地,一夕九徙,雖家人莫知其處。”
6、聞義而徙[wén yì ér xǐ]
【解釋】聞:聽到;義:正義;徙:遷移。聽到符合道義的事就心動神往,虛心相就。
【出處】《論語·述而》:“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7、桑蔭不徙[sāng yīn bù xǐ]
【解釋】指人之意氣相投,相知無須時日長久。亦指時間短暫。
【出處】語出《戰(zhàn)國策·趙策四》:“昔者堯見舜于草茅之中,席隴畝而蔭庇桑,蔭移而授天下傳。”
“徙”在中間的成語
1、東徙西遷[dōng xǐ xī qiān]
【解釋】指四處遷移,漂泊不定。
【出處】《明史·西域傳二》:“但當循分守職,保境睦鄰,自無外患。何必東遷西徙,徒取勞瘁。”
【示例】竄匿草莽,東徙西遷,屢瀕于危。 ——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卷八
2、轉(zhuǎn)徙無常[zhuǎn xǐ wú cháng]
【解釋】轉(zhuǎn)移遷徙沒有規(guī)律。指行蹤不定。
【出處】《三國志·吳志·薛綜傳》:“然其方土寒埆,谷稼不殖,民習鞍馬,轉(zhuǎn)徙無常。”
【示例】但不知怎的,總不時想著在那兒過了五六年轉(zhuǎn)徙無常的生活的南方。 ——朱自清《一封信》
3、曲突徙薪[qū tū xǐ xīn]
【解釋】曲:彎;突:煙囪;徒:遷移;薪:柴草。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
【出處】《漢書·霍光傳》:“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示例】曲突徙薪廣恩澤,愿亟靖海安天驕。 ——清·黃遵憲《福州大水行同張樵野丈龔藹人丈作》
4、三徙成國[sān xǐ chéng guó]
【解釋】形容圣人到處都受到百姓的擁戴。同“三徙成都”。
【出處】《呂氏春秋·貴因》:“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國。”
5、移天徙日[yí tiān xǐ rì]
【解釋】比喻盜弄政權。同“移天易日”。
【出處】《北史·廣陽王深傳》:“往者元叉執(zhí)政,移天徙日。”
6、退徙三舍[tuì xǐ sān shè]
【解釋】舍: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回避,避免沖突。
【出處】《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漢·王充《論衡·變虛》:“夫三惡言不能使熒惑守心,三善言安能使熒惑退徙三舍”
7、三徙成都[sān xǐ chéng dōu]
【解釋】相傳舜三度遷移,百姓慕德而從,所至處自成都邑。形容圣人到處都受到百姓的擁戴。
【出處】《莊子·徐無鬼》:“舜有膻行,百姓悅之,故三徙成都,至鄧之虛,而有十萬家。”成玄英疏:“舜避丹朱,又不愿眾聚,故三度逃走,移徙避之。百姓慕德,從者十萬,所居之處,自成都邑。”
【示例】且凡圣人,有損己為世,表行顯功,使天下慕之,三徙成都者。 ——三國·魏·嵇康《答難養(yǎng)生論》
8、輕徙鳥舉[qīng xǐ niǎo jǔ]
【解釋】輕于去留,像鳥飛那樣容易。
【出處】清·梅曾亮《書李林孫事》:“河南路四通,輕徙鳥舉不可制。”
9、外慕徙業(yè)[wài mù xǐ yè]
【解釋】慕:羨慕;徙:遷移,改變。羨慕分外事物,打算改變職業(yè)。
【示例】這樣地“外慕徙業(yè)”,什么事也不會定心干下去的! ——葉圣陶《倪煥之》十一
10、未焚徙薪[wèi fén xǐ xīn]
【解釋】在火患之前就先將柴薪搬開。比喻防患于未然。
【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三十九:“這樞密院官都是怕事的,只曉得臨渴掘井,那會得未焚徙薪”
11、枉突徙薪[wǎng tū xǐ xīn]
【解釋】比喻防患于未然。
【出處】據(jù)漢·劉向《說苑·權謀》載,有人見鄰人煙囪直立且旁有積薪,勸其改為彎曲煙囪并移走積薪;鄰人不從,后果失火。
徙遷的成語徙遷的成語是什么
徙遷的成語有:東飄西徙,曲突徙薪,輕徙鳥舉。徙遷的成語有:曲突徙薪,東飄西徙,輕徙鳥舉。2:結構是、徙(左右結構)遷(半包圍結構)。3:拼音是、xǐqiān。4:注音是、ㄒ一ˇㄑ一ㄢ。徙遷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一、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nèi)容】遷移。
移徙的成語移徙的成語是什么
移徙的成語有:東徙西遷,曲突徙薪,東飄西徙。移徙的成語有:東飄西徙,東徙西遷,輕徙鳥舉。2:結構是、移(左右結構)徙(左右結構)。3:注音是、一_ㄒ一ˇ。4:拼音是、yíxǐ。移徙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一、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nèi)容】移徙yíxǐ。...
運徙的成語運徙的成語是什么
運徙的成語有:東飄西徙,枉突徙薪,桑蔭不徙。運徙的成語有:桑蔭不徙,東徙西遷,枉突徙薪。2:注音是、ㄩㄣ_ㄒ一ˇ。3:拼音是、yùnxǐ。4:結構是、運(半包圍結構)徙(左右結構)。運徙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一、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nèi)容】猶遷徙...
謫徙的成語謫徙的成語是什么
謫徙的成語有:曲突徙薪,輕徙鳥舉,東飄西徙。謫徙的成語有:輕徙鳥舉,東飄西徙,曲突徙薪。2:拼音是、zhéxǐ。3:結構是、謫(左右結構)徙(左右結構)。4:注音是、ㄓㄜ_ㄒ一ˇ。謫徙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一、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nèi)容】因罪而被...
徙薪的成語徙薪的成語是什么
徙薪的成語有:曲突徙薪,東飄西徙,枉突徙薪。徙薪的成語有:枉突徙薪,輕徙鳥舉,曲突徙薪。2:拼音是、xǐxīn。3:注音是、ㄒ一ˇㄒ一ㄣ。4:結構是、徙(左右結構)薪(上下結構)。徙薪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一、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nèi)容】搬開灶旁...
徙錮的成語徙錮的成語是什么
徙錮的成語有:東徙西遷,錮聰塞明,退徙三舍。徙錮的成語有:桑蔭不徙,退徙三舍,枉突徙薪。2:拼音是、xǐgù。3:結構是、徙(左右結構)錮(左右結構)。4:注音是、ㄒ一ˇㄍㄨ_。徙錮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一、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nèi)容】貶謫禁錮。二...
徙的成語有哪些成語
徒的成語 : 徒子徒孫、 徒有虛名、 徒勞無功、 好色之徒、 名師出高徒、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徒讀父書、 耳食之徒、 徒托空言、 饕餮之徒、 居徒四壁、2
徙舍的成語徙舍的成語是什么
徙舍的成語有:曲突徙薪,退徙三舍,舍命不舍財。徙舍的成語有:曲突徙薪,舍命不舍財,東飄西徙。2:結構是、徙(左右結構)舍(上下結構)。3:拼音是、xǐshě。4:注音是、ㄒ一ˇㄕㄜ_。徙舍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一、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nèi)容】1.指星...
驅(qū)徙的成語驅(qū)徙的成語是什么
驅(qū)徙的成語有:東飄西徙,輕徙鳥舉,曲突徙薪。驅(qū)徙的成語有:輕徙鳥舉,東飄西徙,曲突徙薪。2:結構是、驅(qū)(左右結構)徙(左右結構)。3:拼音是、qūxǐ。4:注音是、ㄑㄨㄒ一ˇ。驅(qū)徙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一、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nèi)容】驅(qū)逐遷徙。...
徙迤的成語徙迤的成語是什么
徙迤的成語有:輕徙鳥舉,曲突徙薪,東飄西徙。徙迤的成語有:東飄西徙,曲突徙薪,輕徙鳥舉。2:注音是、ㄒ一ˇ一ˇ。3:結構是、徙(左右結構)迤(半包圍結構)。4:拼音是、xǐyǐ。徙迤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一、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nèi)容】后退貌。...
相關評說:
鄆城縣階梯: ______ 優(yōu)質(zhì)解答 百鳥朝鳳 笨鳥先飛 坌鳥先飛 蠶叢鳥道 長頸鳥喙 池魚籠鳥 飛鳥驚蛇 飛鳥依人 高鳥盡,良弓藏 龜文鳥跡 寒蟬僵鳥 鵠形鳥面 花香鳥語 驚弓之鳥 倦鳥知還 驚弦之鳥 卵覆鳥飛 籠鳥檻猿 籠鳥池魚 籠中之鳥 木干鳥棲 鳥得弓藏 鳥道羊腸 鳥伏...
鄆城縣階梯: ______ 徙倚仿徉 徙倚仿佯 相仿相效 相仿相效 仿徨失措
鄆城縣階梯: ______ : 沒找到這個成語 成語蔭 : 封妻蔭子、 綠樹成蔭、 濃蔭蔽天、 桑蔭不徙、 濃蔭蔽日、 得蔭忘身、 福孫蔭子、 綠葉成蔭、 廣廈之蔭
鄆城縣階梯: ______ 原文: 徙木為信 商鞅變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 譯文: 商鞅變法的法令已經(jīng)準備就緒,但沒有公布.他擔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國都集市的南門外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告示:有誰能把這根木條搬到集市北門,就給他十斤黃金.百姓們感到奇怪,沒有人敢來搬動.商鞅又出示布告說:“有能搬動的給他五十斤黃金.”有個人壯著膽子把木頭搬到了集市北門,商鞅立刻命令給他五十斤黃金,以表明他說到做到.接著商鞅下令變法,新法很快在全國推行.
鄆城縣階梯: ______ 圍魏救趙、圖窮匕現(xiàn)、紙上談兵、負荊請罪、完璧歸趙、懸梁刺股、遠交近攻、狡兔三窟、雞鳴狗盜、毛遂自薦、一鳴驚人、胡服騎射、竊符救趙、一去不復返、三人成虎、危若累卵、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兩虎相爭必有一傷、門庭若市、安步當車、不遺余力、畫蛇添足、歸真反璞、狐假虎威、百步穿楊、積羽成舟、眾口鑠金、以一當十、群輕折軸、白虹貫日、一字千金
鄆城縣階梯: ______ 含嚙的成語 : 嚙血沁骨、 嚙臂之盟、 窮鼠嚙貍、 嚙雪餐氈、 餐風嚙雪、 竊嚙斗暴、 搤臂嚙指、 獸窮則嚙、 嚙檗吞針、 漲嚙城郭、 養(yǎng)虎自嚙、 扼臂嚙指、 窮鼠嚙貍、 鼠嚙蟲穿、 鼠嚙蠹蝕
鄆城縣階梯: ______ 成語是漢字文化當中的一大特色,短短幾個字便能夠代表一個故事或者典故;蛇也是十二生肖之一,那么當十二生肖與成語相結合時又會是什么樣的呢?含蛇的成語有哪些...
鄆城縣階梯: ______ 關于昆蟲的成語有很多,比如蜩螗沸羹、猬鋒螗斧、飛蛾撲火、朝生暮死、金蟬脫殼、蜻蜓點水、噤若寒蟬、蛾眉皓齒、蜂目豺聲、螳臂擋車、作繭自縛、楚腰蠐領、鷦巢蚊睫、蠶頭燕尾、井蛙醯雞、螓首蛾眉、蠶食鯨吞、蝶怨蛩凄、蚍蜉撼樹...
鄆城縣階梯: ______ 一馬當先——龍騰虎躍——亡羊補牢——膽小如鼠——對牛彈琴——如虎添翼——馬到成功—— 虎頭虎腦——汗馬功勞——守株待兔——狐假虎威——畫蛇添足
鄆城縣階梯: ______ 百鳥朝鳳 坌鳥先飛 笨鳥先飛 蠶叢鳥道 長頸鳥喙池魚籠鳥 飛鳥驚蛇 飛鳥依人 高鳥盡,良弓藏 鵠形鳥面龜文鳥跡 寒蟬僵鳥 花香鳥語 驚弓之鳥 驚弦之鳥倦鳥知還 籠鳥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