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爭艷,秋意漸濃(重陽佳節(jié)9首唯美古詩詞)
菊花爭艷,秋意漸濃,“人生易老天難老”九月初九重陽至,又是歲歲重陽時。
重陽佳節(jié),我們登山高遠(yuǎn)
讓思念隨秋風(fēng)飄遠(yuǎn);
遍插菊花,為長輩祈求安康;
手握秋菊,讓牽掛之情染香。
歷代詩人墨客因時令觸景生情,以詩詞詠之,把萬千思緒,悲秋之感融繪于詩句中,向我們展示那一縷縷情深。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十七歲的王維,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盛景讓他眼花繚亂,然而,都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離開故鄉(xiāng)的人,王維卻產(chǎn)生了深深的寂寥,重陽佳節(jié)之時,舉目無親的他心里更加思念親人。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直抒胸臆,“獨”“異”兩字強(qiáng)烈地表達(dá)了孤獨之感。“佳節(jié)”本是親人團(tuán)聚的日子,客居他鄉(xiāng)的詩人想到了家鄉(xiāng)的人事、山水等,無限的思鄉(xiāng)之情便一發(fā)不可收拾。
一個“倍字,既渲染了今時今日強(qiáng)烈的思親之情,又表明了往日也經(jīng)常思親。詩人看似平淡地敘述自己身在異鄉(xiāng),卻包含了自然質(zhì)樸、真實深切的思想感情,同時也述說了眾多游子的心聲。
在重陽佳節(jié),兄弟們登上高山,頭上插著茱萸是多么快樂。
在中國古代,人們每到重陽佳節(jié)就會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以此消災(zāi)避邪。“遍插茱萸少一人”親人在插茱萸時發(fā)現(xiàn)少了一個人,他們肯定也會思念他。
通過兄弟登高這一細(xì)節(jié),詩人巧妙地寫出親人思已之情。以少一人的遺憾心情反映出詩人思親的心聲,使人感到詩情更真摯,更委婉動人。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fēng)煙。
他鄉(xiāng)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唐·盧照鄰《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總章二年(669)盧照鄰來到益州新都任職。時任沛王府修撰的王勃,因?qū)憽抖冯u檄》觸怒高宗,被趕出沛王府,于是年六月遠(yuǎn)游到了西蜀。
秋冬之間,盧照鄰從益州來到梓州。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在蜀地任官的邵大震與王勃、盧照鄰三人同游玄武山,互相酬唱。
九月九日登上玄武山遠(yuǎn)望山河,回歸故鄉(xiāng)的心思、回歸故土的熱望,濃得如眼前聚集的風(fēng)塵。身在別人的家鄉(xiāng)我們一起喝下這菊花酒,我們離家萬里,望著大雁飛過的天空,心中有著一樣的悲傷。
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他席他鄉(xiāng)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唐·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王勃將玄武山比作望鄉(xiāng)臺,在重陽節(jié)這天登高回望故鄉(xiāng),以此來表達(dá)鄉(xiāng)愁,思鄉(xiāng)之情倍增。
身處他鄉(xiāng),設(shè)席送朋友離開,舉杯之際,分外愁。北雁南飛本是自然現(xiàn)象,而王勃偏將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加在它身上,怪罪鴻雁,我想北歸不得,你卻奈何非要從北方飛來,平添我北歸不能的愁思。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這一問雖然毫無道理,卻在強(qiáng)烈的對比中烘托了真摯的感情,將思鄉(xiāng)的情緒推向了高潮。
曾經(jīng)有人評價說:“讀之,初似常語,久而自知其妙。”的確,這一問雖貌似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實際上卻是詩人用心良苦、匠心獨具之處。
詩人將其懷鄉(xiāng)之情融入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之中,借無情之景來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深沉的情感,開啟了唐人絕句寓情于景的先河。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唐·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唐武宗會昌五年(845)杜牧任池州刺史。重陽佳節(jié),詩人和朋友帶著酒,登上池州城東南的齊山。江南的山,到了秋天仍然是一片縹青色,由高處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包括初飛來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更顯得秋天水空的澄肅。
面對著秋天的山光水色,臉上浮起了笑容,興致勃勃地折下滿把的菊花,覺得應(yīng)該插個滿頭歸去,才不辜負(fù)這一場登高。他象是勸客,又象是勸自己:“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用登臨恨落暉”──斟起酒來喝吧,只管用酩酊大醉來酬答這良辰佳節(jié),無須在節(jié)日登臨時為夕陽西下、為人生遲暮而感慨、怨恨。
杜牧用偶然的開心一笑,用節(jié)日的醉酒,來掩蓋和消釋長期積在內(nèi)心中的郁悶,但郁悶仍然存在著,塵世終歸是難得一笑,落暉畢竟就在眼前。于是,詩人進(jìn)一步安慰自己:“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春秋時,齊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國都臨淄流淚說:“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詩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齊山,聯(lián)想到齊景公的牛山墜淚,認(rèn)為象“登臨恨落暉”所感受到的那種人生無常,是古往今來盡皆如此的。
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又何必象齊景公那樣獨自傷感流淚呢?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李清照思念那離別的丈夫趙明誠,獨守閨中的寂寞就愈發(fā)顯得難以排遣。相思和離愁就如薄霧和濃云一般,或淡或濃始終縈繞在詞人心頭。
又到了重陽佳節(jié),天氣漸漸轉(zhuǎn)涼。香爐里燃燒著的香料,正散發(fā)出微微的香氣,在紗帳里安睡的詞人,半夜醒來已感覺到秋天的涼意遍徹全身。
黃昏的時候她在盛開的菊花從邊飲酒閑坐,歸家之后,袖子里仍有菊花幽幽的查氣。不要以為這種獨守閨中的寂寞離愁,不會讓人黯然銷魂,當(dāng)西風(fēng)吹過,拂開那門上的珠簾,你會發(fā)現(xiàn)那里面的人兒比地上凋零的菊花還要憔悴。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
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
——唐·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大歷二年(767)重陽節(jié),杜甫在夔州登高,來了夔州兩年了,身體一直不好,因病戒酒,既然在重陽節(jié)不能喝酒,那么菊花也沒有必要開放。
日落時傳來黑猿的啼哭聲,久久不停,此時此刻,南來的白雁又帶來長安的霜訊。 無法相見的親人,現(xiàn)在都在哪里呢?戰(zhàn)爭頻繁不斷,到哪哪都不太平,不知家弟妹他們怎么樣了?
杜甫對酒停杯,對花輟賞,原來并不只是由于病肺,更是因為鄉(xiāng)愁撩人呢!
遭逢戰(zhàn)亂之時,詩人登高,不僅僅是思親,更多的是傷時,正所謂“杜陵有句皆憂國”。杜甫憂國憂民真的如影隨時,什么時候都是心懷蒼生。
天邊金掌露成霜。云隨雁字長。
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xiāng)。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
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宋·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秋天到了,白露凝結(jié)為寒霜,大雁南飛,天上的云彩隨著雁字顯得更長了。這深秋的冷落景象令人生悲,晏幾道想要暫圖沉醉以藉解悲涼,更何況恰逢重陽佳節(jié),而這里的人情風(fēng)俗一如故鄉(xiāng),令人心里倍感溫暖,那就更應(yīng)該舉綠杯美酒、對紅袖佳人,盡情歡宴一場。
晏幾道是晏殊幼子,年輕的時候過著酒筵歌席的富貴生活。重陽節(jié),晏幾道身配紫蘭、頭簪黃菊,喚起了舊時的詩情酒興。
晏殊死后,家道中落,生活陷于貧困,晏幾道對于人情世故、悲歡離合有了更多的感受,如今,需要調(diào)整好自己情緒才能重溫那昔日的豪情。
今天有過節(jié)的興致,有人情的溫暖,想要把心中的悲涼之感換作沉醉的歡樂,可是身世之悲是如此之深,他只怕自己不能忘卻悲涼之情,因此囑附席上的歌者,你們不要唱起斷腸的情歌,免得又觸動了我的哀愁。
湛湛長空黑。更那堪、斜風(fēng)細(xì)雨,亂愁如織。
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
看浩蕩、千崖秋色。
白發(fā)書生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無跡。少年自負(fù)凌云筆。
到而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對黃花孤負(fù)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
鴻北去,日西匿。
——宋·劉克莊《賀新郎·九日》
登高遠(yuǎn)望,只見湛湛長空陰云密布,更何況斜風(fēng)夾雜著細(xì)雨迎面撲來,讓人更加愁緒如織。
少年時代的詞人,豪情壯志平生以四海為己任,想要像劉備臥百尺樓一般,胸中懷著報國的大志。抬眼一望,滿山秋色,天地浩蕩,詞人壯志未酬已是兩鬢白發(fā),不禁為神州的殘破淪喪而極度痛苦,灑下傷心的眼淚。
他嘆息自己不久將會死去,回想往事,一切已是了無痕跡。
年少之時的劉克莊,恃才放曠,想要報效國家,以天下興亡為己任。到如今,卻是春花凋落殆盡,人已老不堪用,滿懷的蕭瑟悲涼。
他常常遺憾世人缺乏新意,每次都只會贊美古人,年年把關(guān)于“破帽”的故事拿出來談?wù)撡潎@不休。
如果對著菊花飲悶酒,怕那菊花也會嘲笑自己的孤單冷寂,因此他借菊花自振,表現(xiàn)出不辜負(fù)菊花的逸興,頗見詞人豪曠的性情。
人賞菊飲酒,目送飛鴻北去,心向故國神州,意余言外,令人尋味不盡。全詞寫景寓情,敘事感懷,今昔交映,兼融家國之恨,意象凄瑟,既豪放,又深婉。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xiāng)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fēng)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
南雁歸時更寂寥。
——清·納蘭性德《采桑子·九日》
九月九日重陽佳節(jié),逢此日,古人要登高飲菊花酒,插茱萸,與親人團(tuán)聚。納蘭容若此時正在塞外。
在這深秋的遙遠(yuǎn)邊塞,有誰在記掛著我呢?落葉紛紛,鄉(xiāng)路渺渺,歸期無日,只有在睡夢中才能回到故里。
重陽佳節(jié),故園正是風(fēng)光美好時,想到這些,就更增離愁別緒。想到這些只覺得黯然銷魂,看大雁南歸時更覺寂寞寥落。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不妥,聯(lián)系立即刪除
慕脈17278068108: 描寫菊花詩句古詩 -
番禺區(qū)球面: ______ 描寫菊花的古詩包括: 1、唐代鄭谷《菊》 原文: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譯文: 公子貴族莫把菊苗看成普通野生草,重陽佳節(jié),插菊在鬢發(fā),朵朵爭俏. 露水陽光讓菊花更豐潤,香滿池岸綠...
慕脈17278068108: 描寫重陽節(jié)的詩句 -
番禺區(qū)球面: ______ 《重陽》 【唐】司空圖 菊開猶阻雨,蝶意切于人. 亦應(yīng)知暮節(jié),不比惜殘春. 《重陽》 【唐】趙嘏 節(jié)逢重九海門外,家在五湖煙水東. 還向秋山覓詩句,伴僧吟對菊花風(fēng). 《重陽日即事》 【唐】趙嘏 病酒堅辭綺席春,菊花空伴水邊身. 由來舉止非閑雅,不是龍山落帽人. 《旅中過重陽》 【唐】朱慶馀 一歲重陽至,羈游在異鄉(xiāng). 登高思舊友,滿目是窮荒. 草際飛云片,天涯落雁行. 故山籬畔菊,今日為誰黃.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yán)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慕脈17278068108: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是不是描寫重陽節(jié)的詩句 -
番禺區(qū)球面: ______ 應(yīng)該算是是,詩中有提到重陽節(jié):“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深深為農(nóng)莊生活所吸引,于是臨走時,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將在秋高氣爽的重陽節(jié)再來觀賞菊花. 寫了從往訪到告別的過程.其寫田園景物清新恬靜,寫朋友情誼真摯深厚,...
慕脈17278068108: 關(guān)于重陽節(jié)的詩 -
番禺區(qū)球面: ______ 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 ,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 ,茱萸香墮,紫菊氣 ,飄庭戶,晚煙籠細(xì)雨 ,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慕脈17278068108: 秋天賞菊花的詩句 -
番禺區(qū)球面: ______ 過故人莊 作者: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菊花 作者: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九日齊山登高 作者: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慕脈17278068108: 有什么關(guān)于“菊”的詩? -
番禺區(qū)球面: ______ 《云安九日》唐·杜甫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詠菊》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菊花》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 唐·吳履壘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菊花》唐·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重陽后菊花》宋·范成大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慕脈17278068108: 菊花 秋游的詩句 -
番禺區(qū)球面: ______ 相關(guān)詩詞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 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 卓為霜下杰. 唐·黃巢《不第后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 岸菊照晨...
慕脈17278068108: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是不是描寫重陽節(jié)的詩句 -
番禺區(qū)球面: ______ 過故人莊,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描寫的是重陽節(jié),全詩描繪了美麗的山村風(fēng)光和平靜的田園生活,用語平談無奇,敘事自然流暢,沒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跡,然而感情真摯,詩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學(xué)情趣,從而成為自唐代以來田園詩中的佳作. 一、二句從應(yīng)邀寫起,“故人”說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是描寫山村風(fēng)光的名句,綠樹環(huán)繞,青山橫斜,猶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畫.五、六句寫山村生活情趣.面對場院菜圃,把酒談?wù)撉f稼,親切自然,富有生活氣息.結(jié)尾兩句以重陽節(jié)還來相聚寫出友情之深,言有盡而意無窮.
慕脈17278068108: 關(guān)于重陽節(jié)的詩篇 -
番禺區(qū)球面: ______ 推薦幾首: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作...
重陽佳節(jié),我們登山高遠(yuǎn)
讓思念隨秋風(fēng)飄遠(yuǎn);
遍插菊花,為長輩祈求安康;
手握秋菊,讓牽掛之情染香。
歷代詩人墨客因時令觸景生情,以詩詞詠之,把萬千思緒,悲秋之感融繪于詩句中,向我們展示那一縷縷情深。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十七歲的王維,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盛景讓他眼花繚亂,然而,都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離開故鄉(xiāng)的人,王維卻產(chǎn)生了深深的寂寥,重陽佳節(jié)之時,舉目無親的他心里更加思念親人。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直抒胸臆,“獨”“異”兩字強(qiáng)烈地表達(dá)了孤獨之感。“佳節(jié)”本是親人團(tuán)聚的日子,客居他鄉(xiāng)的詩人想到了家鄉(xiāng)的人事、山水等,無限的思鄉(xiāng)之情便一發(fā)不可收拾。
一個“倍字,既渲染了今時今日強(qiáng)烈的思親之情,又表明了往日也經(jīng)常思親。詩人看似平淡地敘述自己身在異鄉(xiāng),卻包含了自然質(zhì)樸、真實深切的思想感情,同時也述說了眾多游子的心聲。
在重陽佳節(jié),兄弟們登上高山,頭上插著茱萸是多么快樂。
在中國古代,人們每到重陽佳節(jié)就會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以此消災(zāi)避邪。“遍插茱萸少一人”親人在插茱萸時發(fā)現(xiàn)少了一個人,他們肯定也會思念他。
通過兄弟登高這一細(xì)節(jié),詩人巧妙地寫出親人思已之情。以少一人的遺憾心情反映出詩人思親的心聲,使人感到詩情更真摯,更委婉動人。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fēng)煙。
他鄉(xiāng)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唐·盧照鄰《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總章二年(669)盧照鄰來到益州新都任職。時任沛王府修撰的王勃,因?qū)憽抖冯u檄》觸怒高宗,被趕出沛王府,于是年六月遠(yuǎn)游到了西蜀。
秋冬之間,盧照鄰從益州來到梓州。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在蜀地任官的邵大震與王勃、盧照鄰三人同游玄武山,互相酬唱。
九月九日登上玄武山遠(yuǎn)望山河,回歸故鄉(xiāng)的心思、回歸故土的熱望,濃得如眼前聚集的風(fēng)塵。身在別人的家鄉(xiāng)我們一起喝下這菊花酒,我們離家萬里,望著大雁飛過的天空,心中有著一樣的悲傷。
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他席他鄉(xiāng)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唐·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王勃將玄武山比作望鄉(xiāng)臺,在重陽節(jié)這天登高回望故鄉(xiāng),以此來表達(dá)鄉(xiāng)愁,思鄉(xiāng)之情倍增。
身處他鄉(xiāng),設(shè)席送朋友離開,舉杯之際,分外愁。北雁南飛本是自然現(xiàn)象,而王勃偏將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加在它身上,怪罪鴻雁,我想北歸不得,你卻奈何非要從北方飛來,平添我北歸不能的愁思。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這一問雖然毫無道理,卻在強(qiáng)烈的對比中烘托了真摯的感情,將思鄉(xiāng)的情緒推向了高潮。
曾經(jīng)有人評價說:“讀之,初似常語,久而自知其妙。”的確,這一問雖貌似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實際上卻是詩人用心良苦、匠心獨具之處。
詩人將其懷鄉(xiāng)之情融入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之中,借無情之景來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深沉的情感,開啟了唐人絕句寓情于景的先河。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唐·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唐武宗會昌五年(845)杜牧任池州刺史。重陽佳節(jié),詩人和朋友帶著酒,登上池州城東南的齊山。江南的山,到了秋天仍然是一片縹青色,由高處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包括初飛來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更顯得秋天水空的澄肅。
面對著秋天的山光水色,臉上浮起了笑容,興致勃勃地折下滿把的菊花,覺得應(yīng)該插個滿頭歸去,才不辜負(fù)這一場登高。他象是勸客,又象是勸自己:“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用登臨恨落暉”──斟起酒來喝吧,只管用酩酊大醉來酬答這良辰佳節(jié),無須在節(jié)日登臨時為夕陽西下、為人生遲暮而感慨、怨恨。
杜牧用偶然的開心一笑,用節(jié)日的醉酒,來掩蓋和消釋長期積在內(nèi)心中的郁悶,但郁悶仍然存在著,塵世終歸是難得一笑,落暉畢竟就在眼前。于是,詩人進(jìn)一步安慰自己:“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春秋時,齊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國都臨淄流淚說:“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詩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齊山,聯(lián)想到齊景公的牛山墜淚,認(rèn)為象“登臨恨落暉”所感受到的那種人生無常,是古往今來盡皆如此的。
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又何必象齊景公那樣獨自傷感流淚呢?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李清照思念那離別的丈夫趙明誠,獨守閨中的寂寞就愈發(fā)顯得難以排遣。相思和離愁就如薄霧和濃云一般,或淡或濃始終縈繞在詞人心頭。
又到了重陽佳節(jié),天氣漸漸轉(zhuǎn)涼。香爐里燃燒著的香料,正散發(fā)出微微的香氣,在紗帳里安睡的詞人,半夜醒來已感覺到秋天的涼意遍徹全身。
黃昏的時候她在盛開的菊花從邊飲酒閑坐,歸家之后,袖子里仍有菊花幽幽的查氣。不要以為這種獨守閨中的寂寞離愁,不會讓人黯然銷魂,當(dāng)西風(fēng)吹過,拂開那門上的珠簾,你會發(fā)現(xiàn)那里面的人兒比地上凋零的菊花還要憔悴。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
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
——唐·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大歷二年(767)重陽節(jié),杜甫在夔州登高,來了夔州兩年了,身體一直不好,因病戒酒,既然在重陽節(jié)不能喝酒,那么菊花也沒有必要開放。
日落時傳來黑猿的啼哭聲,久久不停,此時此刻,南來的白雁又帶來長安的霜訊。 無法相見的親人,現(xiàn)在都在哪里呢?戰(zhàn)爭頻繁不斷,到哪哪都不太平,不知家弟妹他們怎么樣了?
杜甫對酒停杯,對花輟賞,原來并不只是由于病肺,更是因為鄉(xiāng)愁撩人呢!
遭逢戰(zhàn)亂之時,詩人登高,不僅僅是思親,更多的是傷時,正所謂“杜陵有句皆憂國”。杜甫憂國憂民真的如影隨時,什么時候都是心懷蒼生。
天邊金掌露成霜。云隨雁字長。
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xiāng)。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
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宋·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秋天到了,白露凝結(jié)為寒霜,大雁南飛,天上的云彩隨著雁字顯得更長了。這深秋的冷落景象令人生悲,晏幾道想要暫圖沉醉以藉解悲涼,更何況恰逢重陽佳節(jié),而這里的人情風(fēng)俗一如故鄉(xiāng),令人心里倍感溫暖,那就更應(yīng)該舉綠杯美酒、對紅袖佳人,盡情歡宴一場。
晏幾道是晏殊幼子,年輕的時候過著酒筵歌席的富貴生活。重陽節(jié),晏幾道身配紫蘭、頭簪黃菊,喚起了舊時的詩情酒興。
晏殊死后,家道中落,生活陷于貧困,晏幾道對于人情世故、悲歡離合有了更多的感受,如今,需要調(diào)整好自己情緒才能重溫那昔日的豪情。
今天有過節(jié)的興致,有人情的溫暖,想要把心中的悲涼之感換作沉醉的歡樂,可是身世之悲是如此之深,他只怕自己不能忘卻悲涼之情,因此囑附席上的歌者,你們不要唱起斷腸的情歌,免得又觸動了我的哀愁。
湛湛長空黑。更那堪、斜風(fēng)細(xì)雨,亂愁如織。
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
看浩蕩、千崖秋色。
白發(fā)書生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無跡。少年自負(fù)凌云筆。
到而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對黃花孤負(fù)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
鴻北去,日西匿。
——宋·劉克莊《賀新郎·九日》
登高遠(yuǎn)望,只見湛湛長空陰云密布,更何況斜風(fēng)夾雜著細(xì)雨迎面撲來,讓人更加愁緒如織。
少年時代的詞人,豪情壯志平生以四海為己任,想要像劉備臥百尺樓一般,胸中懷著報國的大志。抬眼一望,滿山秋色,天地浩蕩,詞人壯志未酬已是兩鬢白發(fā),不禁為神州的殘破淪喪而極度痛苦,灑下傷心的眼淚。
他嘆息自己不久將會死去,回想往事,一切已是了無痕跡。
年少之時的劉克莊,恃才放曠,想要報效國家,以天下興亡為己任。到如今,卻是春花凋落殆盡,人已老不堪用,滿懷的蕭瑟悲涼。
他常常遺憾世人缺乏新意,每次都只會贊美古人,年年把關(guān)于“破帽”的故事拿出來談?wù)撡潎@不休。
如果對著菊花飲悶酒,怕那菊花也會嘲笑自己的孤單冷寂,因此他借菊花自振,表現(xiàn)出不辜負(fù)菊花的逸興,頗見詞人豪曠的性情。
人賞菊飲酒,目送飛鴻北去,心向故國神州,意余言外,令人尋味不盡。全詞寫景寓情,敘事感懷,今昔交映,兼融家國之恨,意象凄瑟,既豪放,又深婉。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xiāng)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fēng)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
南雁歸時更寂寥。
——清·納蘭性德《采桑子·九日》
九月九日重陽佳節(jié),逢此日,古人要登高飲菊花酒,插茱萸,與親人團(tuán)聚。納蘭容若此時正在塞外。
在這深秋的遙遠(yuǎn)邊塞,有誰在記掛著我呢?落葉紛紛,鄉(xiāng)路渺渺,歸期無日,只有在睡夢中才能回到故里。
重陽佳節(jié),故園正是風(fēng)光美好時,想到這些,就更增離愁別緒。想到這些只覺得黯然銷魂,看大雁南歸時更覺寂寞寥落。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不妥,聯(lián)系立即刪除
2023最新重陽節(jié)孝敬老人祝福語匯總
9.落葉黃,秋雨涼,勤苦奔波日子忙;朋友意,比秋長,粘帖快樂和清爽;心清爽,顏清爽,美麗魅力齊蕩漾;祝福短,情誼長:祝神采飛揚(yáng)!10.心靈是一扇窗,因為蕭瑟的秋風(fēng)而時常緊閉,只有老朋友的關(guān)懷能將它輕輕打開,在這秋意漸濃的重陽佳節(jié)里祝你開心。11.登高遠(yuǎn)眺,思念山中久久蕩;觀菊飲酒,災(zāi)邪身...
9月9日重陽節(jié)的祝福語
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奉上九杯酒,甜美到永久,九九重陽節(jié),祝福我來送,甜蜜你來收,幸福儲存下,快樂轉(zhuǎn)發(fā)中。重陽節(jié)快樂!下面是9月9日重陽節(jié)的祝福語,歡迎參考閱讀! 1、千古重陽賞菊花,今日把酒話桑麻。舉家團(tuán)聚思念你,你在何處賞菊花?我代家人祝愿你,事業(yè)順利創(chuàng)偉業(yè),衣錦還鄉(xiāng)共賞花! 2、九月九,重陽至。登...
相關(guān)評說:
番禺區(qū)球面: ______ 描寫菊花的古詩包括: 1、唐代鄭谷《菊》 原文: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譯文: 公子貴族莫把菊苗看成普通野生草,重陽佳節(jié),插菊在鬢發(fā),朵朵爭俏. 露水陽光讓菊花更豐潤,香滿池岸綠...
番禺區(qū)球面: ______ 《重陽》 【唐】司空圖 菊開猶阻雨,蝶意切于人. 亦應(yīng)知暮節(jié),不比惜殘春. 《重陽》 【唐】趙嘏 節(jié)逢重九海門外,家在五湖煙水東. 還向秋山覓詩句,伴僧吟對菊花風(fēng). 《重陽日即事》 【唐】趙嘏 病酒堅辭綺席春,菊花空伴水邊身. 由來舉止非閑雅,不是龍山落帽人. 《旅中過重陽》 【唐】朱慶馀 一歲重陽至,羈游在異鄉(xiāng). 登高思舊友,滿目是窮荒. 草際飛云片,天涯落雁行. 故山籬畔菊,今日為誰黃.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yán)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番禺區(qū)球面: ______ 應(yīng)該算是是,詩中有提到重陽節(jié):“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深深為農(nóng)莊生活所吸引,于是臨走時,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將在秋高氣爽的重陽節(jié)再來觀賞菊花. 寫了從往訪到告別的過程.其寫田園景物清新恬靜,寫朋友情誼真摯深厚,...
番禺區(qū)球面: ______ 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 ,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 ,茱萸香墮,紫菊氣 ,飄庭戶,晚煙籠細(xì)雨 ,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番禺區(qū)球面: ______ 過故人莊 作者: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菊花 作者: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九日齊山登高 作者: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番禺區(qū)球面: ______ 《云安九日》唐·杜甫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詠菊》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菊花》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 唐·吳履壘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菊花》唐·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重陽后菊花》宋·范成大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番禺區(qū)球面: ______ 相關(guān)詩詞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 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 卓為霜下杰. 唐·黃巢《不第后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 岸菊照晨...
番禺區(qū)球面: ______ 過故人莊,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描寫的是重陽節(jié),全詩描繪了美麗的山村風(fēng)光和平靜的田園生活,用語平談無奇,敘事自然流暢,沒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跡,然而感情真摯,詩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學(xué)情趣,從而成為自唐代以來田園詩中的佳作. 一、二句從應(yīng)邀寫起,“故人”說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是描寫山村風(fēng)光的名句,綠樹環(huán)繞,青山橫斜,猶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畫.五、六句寫山村生活情趣.面對場院菜圃,把酒談?wù)撉f稼,親切自然,富有生活氣息.結(jié)尾兩句以重陽節(jié)還來相聚寫出友情之深,言有盡而意無窮.
番禺區(qū)球面: ______ 推薦幾首: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