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是什么意思?
“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的意思是:只希望自己的孩子稍顯愚蠢和魯鈍,只要平平安安到公卿就好了。公卿:三公九卿的簡稱。
--------出自哪里--------
宋代·蘇軾《洗兒詩》
--------作品原文--------
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作品翻譯--------
所有的人養(yǎng)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很聰明,但我卻因為聰明反被聰明誤。
只希望自己的孩子稍顯愚蠢和魯鈍,只要平平安安到公卿就好了。
--------創(chuàng)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謫到黃州充團練副使的閑散官,這一貶就是五年。蘇軾在黃州初寓居于定惠院,后遷居于臨皋亭,倒也安于貶所,隨僧蔬食,有暇則往村寺沐浴,尋溪傍谷釣魚采藥,自尋歡適。有時也隨一葉扁舟,放棹于大江之上,浪跡于山水之間,與漁樵雜處,往往為醉酒的醉漢所推倒,甚至于詈罵,他卻自喜漸不為人識,而自得其樂。蘇軾在黃州的生活,最得意的恐怕還是與朝云的相處,朝云為東坡侍妾,于熙寧七年(1074年)九月來歸,深得東坡的寵愛。元豐六年(1083年)九月二十七日,朝云產(chǎn)下一子,小名干兒,頎然穎異,蘇軾欣然,因作《洗兒戲作》詩。
--------作品賞析--------
洗兒,舊時風俗,嬰兒出生三天或滿月,親朋集會慶賀,給嬰兒洗身。蘇軾當年得子,“洗兒”之外,賦《洗兒詩》一首。這首詩語言淺白易懂,雖然僅28個字,情感卻跌宕起伏,表面上是為孩兒寫詩,而實際上既諷刺了權貴,又是“似訴平生不得志”。
蘇軾宋仁宗嘉佑二年中進士,曾任鳳翔判官、殿中丞等官。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新法,出為杭州等地方官。后因寫詩諷刺新法,被捕回京,入御史臺獄,釋放后,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時,召為翰林學士。后又出知杭州,而后一再遭貶,先后貶到惠州、瓊州、昌化。宋徽宗即位大赦,被召回京,病死在常州旅舍。
蘇軾是詩詞文俱佳的大文豪,他的作品講究煉詞煉意,這首七絕也是如此。一個“望”字,寫盡了人們對孩子的期待;一個“誤”字,道盡了自己一生的遭遇。詩中幾處轉折,情味全在其中。愚魯?shù)娜嗽摕o所作為,但卻能“無災無難到公卿”,蘇軾的牢騷全在這些轉折中。
蘇東坡《洗兒詩》短短四句,語氣戲謔,基調反諷,實乃事出有因。“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人心所向,眾望所歸,只是蘇軾本人仕途受大挫,痛定思痛。“我被聰明誤一生”也是實情。蘇軾因反對王安石新法,又在詩文中譏諷“新進”,被對方構陷入獄。一場“烏臺詩案”,震驚朝野,幸有元老重臣營救,蘇軾才免得一死,貶謫黃州。在黃州期間,侍妾朝云為蘇軾生下一個男孩兒,《洗兒詩》即為此男孩兒而作。剛剛經(jīng)歷一場大磨難,詩人“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一點不難理解。“公卿”還是要當?shù)模皇窍M盁o災無難”而已;“愚且魯”不過是件外套,大智若愚才是內核。蘇軾此愿,實在是有感而發(fā),絕非無病呻吟。
明代文學家郎瑛在《七修類稿》中,記載身居杭州一位先輩瞿存齋寫過一首詩。“自古文章厄命窮,聰明未必勝愚蒙。筆端花與胸中錦,賺得相如四壁空。”反《洗兒詩》意,一目了然。郎瑛以為,瞿氏“自慨不露圭角,似過東坡”。顯然是嫌蘇軾詩過于直白。明代楊廉也有意與蘇軾唱反調,“東坡但愿生兒蠢,只為聰明自占多。愧我生平愚且魯,生兒哪怕過東坡。”清人褚人獲評論楊詩,說雖屬戲作,總不如少陵所云“有子賢與愚,何必掛懷抱”為曠達也。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惟愿吾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的意思如下:
這句話的意思是:只希望孩子笨一點反應慢一點,沒有災禍疾病,官運亨通。這首詩看似淺顯,但“惟愿孩兒愚且魯”并非是真的希望孩子長大后又蠢又笨,只是說反話罷了,實則是諷刺朝廷用人妒嫉賢能,影射所謂的"公卿",大都是無能之輩。
復雜的心態(tài):
詩的最后一句又反映了蘇軾對待功名矛盾和復雜的心態(tài),他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金榜題名,享受公卿的榮華富貴。科舉時代,"功名"二字如同烙印刻在每個讀書人心里,是很難抹去的。不幸的是,這個小兒子并沒有如愿"無災無難到公卿",而是很小就夭折了。
“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出自蘇軾的《洗兒詩》,意思是“我只希望我的孩子愚笨遲鈍,無災無難做到公卿”。
這首詩是蘇軾寫給自己的兒子蘇邁的。蘇軾一生坎坷,屢遭貶謫,曾經(jīng)被貶黃州、惠州、儋州等地,長期的漂泊生活讓蘇軾意識到官場上的榮辱得失不過是過眼云煙。因此,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愚笨遲鈍,不要去追求那些功名利祿,只求平安無事地過完一生。
這首詩表達了蘇軾對世俗名利的看淡和對孩子的期望,也反映了他對生命的珍視和對親情的眷戀。
陸游有一句詩是描寫不要求孩子有多聰明,但求孩子健康長大的是什么
詩句是“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出自宋代文學家蘇軾創(chuàng)作的《洗兒戲作》。原詩:《洗兒戲作》宋代:蘇軾 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注釋:洗兒,舊時風俗,嬰兒出生三天或滿月,親朋集會慶賀,給嬰兒洗身。釋義:人們生養(yǎng)孩子都希望孩子很聰明...
"惟愿子兒愚且魯
意思:我只希望我的孩子愚笨遲鈍,無災無難做到公卿就好了。出處:《洗兒詩》是宋代蘇軾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原文: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譯文:人人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但是我卻被聰明耽誤了一生。我只希望我的孩子愚笨遲鈍,無災無難做到公卿...
蘇軾希望兒子愚笨的詩
蘇軾希望兒子愚笨的詩是《浣兒詩》。原詩:《洗兒詩》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翻譯:每個人生下孩子的時候,都希望孩子頭腦聰明。可是聰明又有什么好處呢?我就是因為太聰明,遭到人家的嫉妒,被誤了一生啊。我只但愿我的孩兒將來愚笨魯鈍,可以沒有災難...
...一生.但愿生兒愚且魯,無災無害到公卿.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人們養(yǎng)育孩子都希望他聰明,我卻被“聰明”耽誤了一生,只希望我的兒子愚笨又遲鈍,能夠一帆風順地當上大官。這是蘇軾所作的《洗兒詩》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釋義:惟:只 魯:遲鈍 公卿:泛指封建社會的高級官吏。這首詩語言淺白易懂,情感...
惟愿吾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大詩人蘇軾晚年得子,曾寫下一段名句:“惟愿吾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意思是說:別人養(yǎng)孩子都喜歡孩子聰明,我偏偏不一樣,只希望我的孩子愚笨遲鈍點,能平平安安沒有災難沒有禍患,一直到老就好。這句話之前不理解,我也是為人母后才明白其中的道理。孩子能夠好好在身邊長大成人,或許就是...
惟愿孩兒愚且魯下一句是什么?
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出自 蘇軾 〔宋代〕《洗兒詩》譯文 所有的人養(yǎng)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很聰明,但我卻因為聰明反被聰明誤。只希望自己的孩子稍顯愚蠢和魯鈍,只要平平安安到公卿就好了。賞析 洗兒,舊時風俗,嬰兒出生三天或滿月,親朋集會慶賀,給嬰兒洗身。蘇軾當年得子,“洗兒”...
惟愿孩兒愚且魯什么意思
意思是只希望自己的兒子愚笨遲鈍。出自《洗兒詩》,是宋代蘇軾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全詩如下: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譯文如下:每個人生下孩子,都希望孩子頭腦聰明。但是聰明有什么好處呢?我就是因為聰明,遭到人家的嫉妒,被聰明誤了一生。只希望自己...
但愿吾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后面這句什么意思?
意思是順順利利,無波無折當上高官。這是蘇東坡在元豐六年(1083),第四個兒子滿月會上寫的一首小詩的后兩句。蘇東坡一生受的打擊很大,所以他有一首詩:“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他后悔自己聰明;下面兩句更妙了,“但愿生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希望笨兒子一輩子平平安安有福...
但愿我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這話誰說的什么意思?又愚且魯,這么笨...
作者:蘇軾 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這句話選自《洗兒戲作》,這是由宋代文學家蘇軾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絕詩。全詩以一個“望”字,寫盡了人們對孩子的期待,又以一個“誤”字,道盡了作者一生的遭遇。而惟愿吾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意思是希望自己的...
為何蘇軾希望孩子“愚且魯”卻能“無災無難到公卿”?
這里的"公卿"并非僅指權力,更象征著理想與責任。"無災無難"是希望孩子能在平凡中成就非凡,"愚且魯"則是一種保護色,暗含著大智若愚的智慧。蘇軾的這番愿望,源于他的挫折與反思,而非空洞的說教。他的經(jīng)歷賦予了這句詩更深的情感和哲理,使我們感受到他對生活的洞察和對子女的深沉關愛。這首《...
相關評說:
金閶區(qū)力矩: ______ 1,《示兒定孫二絕》宋代:陳淳丈夫尚志志高明,勿效卑卑世俗情.從上一條平坦路,千賢萬圣所通行.白話文釋義:大丈夫要崇尚出色的志向,不要效仿卑微世俗的情感.從此走上一條平坦的大路,是千萬圣賢通行過的路.2,《洗兒》宋代...
金閶區(qū)力矩: ______ 1、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北宋蘇軾的《洗兒詩》譯文:每個人生下孩子,都希望孩子頭腦聰明.但是聰明有什么好處呢?我就是因為聰明,遭到人家的嫉妒,被聰明誤了一生.只希望自己...
金閶區(qū)力矩: ______ 東坡頻年謫居,嘗作 《洗兒詩》,曰: 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這首詩語言淺白易懂,雖然僅28個字,情感卻跌宕起伏,表面上是為孩兒寫詩,而實際上既諷刺了權貴,又是“似訴平生不得志”...
金閶區(qū)力矩: ______[答案] 東坡頻年謫居,嘗作 《洗兒詩》,曰: 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金閶區(qū)力矩: ______[答案] 蘇軾晚年得子,他在為兒子洗三時,作了一首意味深長的《洗兒詩》: “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 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愿孩兒愚且魯, 無災無難到公卿.”
金閶區(qū)力矩: ______ 這句話出自宋蘇軾蘇東坡的一首詩:“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唯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東坡一生因為聰明,反而看到太多愚癡,遇到太多需索,很苦惱.有時候太聰明了,易遭人嫉妒、妨害,就算別人不嫉妒不妨害,聰明不善用
金閶區(qū)力矩: ______ 1、《洗兒》宋代詩人蘇軾 原文: 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譯文:人家都希望自己養(yǎng)的孩子聰明,我卻因為聰明而害了自己一生,但愿以后我的孩子不要那么聰明,平平安安到老. 2、《游子吟...
金閶區(qū)力矩: ______[答案] 蘇軾是借對孩兒智商和性格的期望,抒發(fā)自己的滿腔激憤;借希望孩兒“無災無難到公卿”,諷刺當時“愚且魯”的公卿們.
金閶區(qū)力矩: ______ 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愿吾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金閶區(qū)力矩: ______ 出自蘇東坡的《洗兒詩》, “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意思是不要太聰明,即使是傻傻地過著平淡的日子,只要快樂就好.有時候太聰明了,知道的越多活得越不開心.那么不知道多好,即使知道也裝作不知道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