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簡稱蜀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四川簡稱“蜀”、“川”,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稱。四川這個名字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出現(xiàn)的呢?
北宋時期,四川還不叫四川。當時在四川盆地一帶設有西川路和陜西路,合稱“川陜二路”。到了宋真宗咸平年間,川陜二路開始分成四條路分別是: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改稱為“川陜四路”。到了南宋時期,此處改名為“四川路”,這也正是四川地名的起源。
那么在古代四川究竟是個怎么樣的地方呢?
在夏商時期,四川一代住著蜀人部落。他們從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遷移到成都一帶的平原。在三代蜀王之后,杜宇王朝建立,這就形成了歷史中的古蜀國。杜宇王朝的勢力基本包括了這個四川盆地,戰(zhàn)國時期秦國一統(tǒng)中原,在四川蜀國一帶建立了蜀郡。
到了西漢時期,四川一代改名叫益州,屬于漢武帝設置的十三州之一。而此時的益州范圍包含了重慶、云南和貴州一帶大部分土地。三國時期,益州是當時最大的三個州之一,劉備占領的蜀國之地便是此處。
隋朝時期,摒棄了天下郡稱,蜀郡又改為益州。直到貞觀元年,唐太宗李世民廢除州、郡制度,益州一帶該名稱為劍南道。不過在大唐幾百年間,四川的行政機制和名稱多次變動。垂拱二年,益州地界成為蜀州;天寶元年又恢復郡,稱為蜀郡。
前面講到了四川的名字的來歷,正是在宋代。到了元朝,開始設立四川中書省,簡稱‘四川行省’是四川省的最初。明代四川之地漸漸擴大,四川成為了當時十三行省之一,建都成都。
從“蜀”到“四川”,稱謂演變的背后有什么故事?
他在《蜀道難》中寫道:“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這篇文章讓我們發(fā)現(xiàn)了兩個有趣的事實:一是唐朝時期,四川被稱為“蜀”,二是李白把成都稱為能讓人感到快樂的“錦城”,這足以說明成都在唐朝是非常繁華的地方。那么,“四川”這個名稱是從何時開始的呢?“蜀”又有什么含義,能成為四川代名詞的...
四川為什么簡稱“川”?
“四川”這個名稱,始見于宋代。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王朝對地方行政區(qū)劃進行了一次新的調整,將巴蜀之地劃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治所分別為今成都、三臺、漢中和奉節(jié),總稱“川陜四路”,簡稱“四川路”,這是“四川”得名之始。在宋徽宗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的詔書中...
四川的別稱是什么呢?
“蜀”。四川省的簡稱“蜀”和歷史上的古蜀國存在直接的關系。蜀國由蜀部魚鳧氏建立第一個蜀國開始,經(jīng)歷了望帝杜宇建立的杜宇王朝,到蜀王杜蘆(開明氏)瓦解,共十三位君王在位,存在七百二十九年。后人稱作古蜀國。蜀”字最早發(fā)現(xiàn)于商代的甲骨文中,據(jù)記載武王伐紂時蜀人曾經(jīng)相助。但關于蜀國的歷史...
四川古稱巴蜀,“四川”這個名稱從什么朝代開始有的?
12. 秦國把蜀郡作為重要基地,準備舉國上下徹底治理解決蜀地的水患問題。13. 四川稱省是開始于元朝時期,那時的中央行政機構稱為中書省,是僅次于中央的地方行政機構行中書省的,也簡稱為行省。14. 宋代的川峽四路就成為元代的四川行省,簡稱四川省。15. 自那時起,四川這個名稱就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四川的名稱是怎么得來的?
四川省簡稱川或蜀,位于我國西南地區(qū)、長江上游,漢末三國時為蜀國領地。"四川"這個名稱起源于宋代,“川”字的最早意思是 指河流,但"四川"的"川"其實是指平原,是"平川"的"川",而不是"川流"的"川"。上古時我們先民在四川盆地及其四周創(chuàng)造了四川文化,在秦時置為巴郡、蜀郡,漢代叫益州,唐代改...
四川為什么簡稱蜀
傳說中的古蜀王有蠶叢、魚鳧、柏灌等,而到了杜宇王朝和開明王朝,已經(jīng)是中原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了。公元前316年,秦國趁著蜀國戰(zhàn)亂之際,派大將司馬錯率軍南下,一舉滅掉了蜀、巴兩個奴隸制國家,古蜀國也自此滅亡。從此,“蜀”就成為了四川地區(qū)的地域名稱。而四川省的簡稱“川”,則是因為其地理位置在...
四川省的簡稱是什么?
四川省的簡稱是川或蜀,位于中國西南地區(qū)、長江上游。自古以來,這里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里屬于蜀國。秦代設置了蜀郡。漢代屬于益州。唐代屬于合南道。宋代置川陜四路。元代置四川行省。明清時期,這里設立為四川省。直到2005年底,四川省下轄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181個縣(市、...
四川有什么別名?這些別名有什么歷史淵源?
四川省的簡稱是川或蜀,位于我國西南區(qū)域,長江上游的位置。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里是蜀國的領土。秦朝時建立了蜀郡。漢代屬于益州。四川的名稱來源于益利梓夔四路。唐朝時,大部分地區(qū)屬于劍南道和山南東、山南西道。宋朝設置了川峽路(注意:這并非川陜路),后來分為西川路和峽西路。西川路又被分為...
四川的簡稱為什么是川而不是蜀?
1. 在現(xiàn)代,四川的簡稱是“川”,這一稱謂代表整個四川省。2. 在古代,蜀是西川的稱謂,至少在三國時期就是這樣。3. 這是歷史上的資料:秦朝時設立蜀郡,漢朝時設立益州部。4. 唐朝時設立劍南道,并且分為劍南東川和劍南西川兩個節(jié)度使。5. 宋朝時設立西川路和峽路,后來將西川、峽路合并為益州、...
四川的別稱
成都的別稱是Chengdu天府之國芙蓉城蓉城錦城錦官城成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古蜀文明發(fā)祥地,中國十大古都之一周太王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先后有7個割據(jù)政權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四川簡稱“蜀”“川”,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稱四川這個名字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出現(xiàn)的呢北宋時期,四...
相關評說:
博湖縣尺寸: ______ 蜀滇黔并列使用該是三國時期 四川省:唐朝初年現(xiàn)在的四川省劍閣以南設東川,西川.這里的川,是平川廣野的意思.宋代分設益州,榨州、利州、?州四路,合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元朝設四川省,簡稱川.三國時是蜀國領土,所以簡稱蜀. 云南省:因為在云嶺以南而得名.相傳漢武帝時有人在白崖看見彩云,派人追?彩云到這里,因為設立的縣在彩云的邊,所以叫云南,簡稱云.因為昆明附近是古代滇國,故又簡稱滇. 貴州省:明朝設置貴州省.簡稱貴.因古代屬黔中郡,所以簡稱黔. 現(xiàn)在大都是叫云貴川
博湖縣尺寸: ______ 四川簡稱川或蜀,又因先秦時四川(包括重慶)曾分屬巴國、蜀國兩諸侯國,故別稱“巴蜀”.四川以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而得名(另境內有岷江、沱江、嘉陵江、烏江四條大江,古稱江為川,故名“四川”).
博湖縣尺寸: ______ 歷史朝代的排列順序是:夏、商、西周、東周、秦、西漢、新朝、玄漢、東漢、三國... 每朝的創(chuàng)建者要首辦的事就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簡稱朝名.大致有五個來由:...
博湖縣尺寸: ______ 四川的由來上古時我們先民在四川盆地及其四周創(chuàng)造了四川文化的那個區(qū)劃,在秦時置為巴郡、蜀郡,汗代叫益州,唐代改為劍南道,后分為劍南西川道和劍南東川道,分別在成都和三臺設立治所.在唐玄宗以前...
博湖縣尺寸: ______ 四川省簡稱川或蜀. 四川位于我國西南地區(qū)、長江上游.春秋戰(zhàn)國時為蜀國地.秦代置蜀郡.漢屬益州.唐屬合南道.宋置川陜四路.元置四川行省.明清起為四川省.設重慶直轄市后截至2005年底四川省轄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181個縣(市、區(qū))、4544個鄉(xiāng)鎮(zhèn)、239個街道辦事處.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中,社區(qū)居民委員會4822個,村民委員會50182個.
博湖縣尺寸: ______ 在現(xiàn)代,蜀是四川簡稱,代整個四川省 古代,蜀是西川(起碼三國時期就是) 這是資料 轄區(qū)秦時設蜀郡.漢設益州部.唐設劍南道,又分劍南東川、劍南西川兩節(jié)度使.宋設西川路和峽路,后將西川、峽二路分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一名由此產(chǎn)生.元時合并四路,設為四川行省.自此,四川省治沿用至今. 取全稱中的“川”字作為簡稱. 又因轄區(qū)西部古為蜀國地,故又簡稱“蜀”.
博湖縣尺寸: ______ 在現(xiàn)代,蜀是四川簡稱,代整個四川省 古代,蜀是西川(起碼三國時期就是) 這是資料 轄區(qū)秦時設蜀郡.漢設益州部.唐設劍南道,又分劍南東川、劍南西川兩節(jié)度使.宋設西川路和峽路,后將西川、峽二路分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一名由此產(chǎn)生.元時合并四路,設為四川行省.自此,四川省治沿用至今. 取全稱中的“川”字作為簡稱. 又因轄區(qū)西部古為蜀國地,故又簡稱“蜀”.
博湖縣尺寸: ______ (一)行政區(qū)劃. 截至2005年底,全省有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181個縣(市、... (三)悠久的歷史與文化. 四川省簡稱川或蜀.在商周時期,四川地區(qū)建立了兩個國...
博湖縣尺寸: ______ 四川省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位于我國西南地區(qū)、長江上游,在東經(jīng)97°21′~108°31′,北緯26°03′~34°19′之間.以兩宋益、梓、利、夔,”川峽四路“而得名,全省總面積48.5萬多平方公里.西有青藏高原相扼,東有三峽險峰重疊,北有巴山秦嶺屏障,南有云貴高原拱衛(wèi),形成了聞名于世的四川盆地.四川地大物博,人杰地靈,歷史悠久,自古享有“天府之國”之美譽. 川峽四路,今名“四川”的源頭,宋元時代行政區(qū)劃名,包括益州路(成都府路)、梓州路(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共計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