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放焰口和施食有何不同 佛教水陸法會放焰口什么意思
佛教里放焰口是施食的一種形式。
放焰口,佛教儀式,為一種根據(jù)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jīng)而舉行的施食餓鬼之法事。該法會以餓鬼道眾生為主要施食對象;施放焰口,則餓鬼皆得超度。亦為對死者追薦的佛事之一。
焰口,另稱為焰口、面然。是指地獄里的餓鬼,其體形枯瘦,咽細(xì)如針,口吐火焰。以生前慳吝之故,遂有此一果報。放焰口乃是對餓鬼施水施食、救其饑渴之苦的一種佛教儀式。
印度佛教儀式中佛教徒為了追薦祖先舉行“盂蘭盆會”,佛經(jīng)中《盂蘭盆經(jīng)》以修孝順勵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國追先悼遠(yuǎn)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間普遍流傳目連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連僧者,法力宏大。
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饑苦太甚。目連無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為說盂蘭盆經(jīng),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中國從梁代開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節(jié)。不過后來除設(shè)齋供僧外,還增加了拜懺、放焰口等活動。
擴(kuò)展資料
放焰口的儀式過程
舉行時間
放焰口都在黃昏或夜間進(jìn)行,一般需要四個小時以上才能完畢。作法事之前,須在殿堂內(nèi)設(shè)立瑜伽壇,中間為主壇,兩側(cè)為陪壇。主壇上坐的法師稱為座主,又稱為金剛上師。作法時,金剛上師身披袈裟,頭戴毗盧帽,案上放著法鈴、戒尺和香爐等。
背后一般設(shè)繪有獅子的大型布屏。陪壇為豎放的兩排條案,僧人們身披袈裟相對而坐,案上放著各自使用的引磬、木魚、鐃鈸、手鼓等。作法事的僧眾不得少于七人,一般為十三人至十五人。
地點(diǎn)
殿堂外設(shè)立面燃大士壇,靈壇上陳放香燭供品。面燃大士壇還供鬼王面燃,其貌兇狠丑惡,嘴里噴出三道火焰。有的是紙扎的,有的是彩繪的,有的僅供牌位,現(xiàn)在寺院中多不采用紙扎的面燃大士像。靈壇上供被超薦的靈位牌,上書“佛力超薦某某往生蓮位”。
靈位牌多少不拘,因為一臺焰口可同時為多人施放。瑜伽壇、面燃大士壇、靈壇是“陰焰口”必備的三壇,“陽焰口”不設(shè)靈壇。
開壇
施焰口開始,先由金剛上師領(lǐng)僧人唱《楊枝凈水贊》凈壇,然后開壇。座主在瑜伽壇前誦《香贊》、上香。齋主(又稱功德主、施主,即為追薦亡魂施功德者)上香,依僧俗次序禮拜。
座主、眾僧、·齋主往靈壇上香禮拜,僧人誦《心經(jīng)》、《往生咒》、《變食真言》,唱《蓮池贊》,念“阿彌陀佛”。再去面燃大士壇上香禮拜,誦《大悲咒》、《變食真言》,唱《觀音贊》。
誦唱
眾僧登壇,攤開經(jīng)卷,座主戒尺一擊,開卷誦唱。一般是座主唱首句,如唱“會啟瑜伽最勝緣”,眾僧則和唱下句,如“覺皇垂范利人天”。并常唱菩薩名,還有六字真言。
誦真言時,座主手結(jié)印契,心存結(jié)想。這些手印在《瑜伽焰口》中均有圖示,計有遣魔印、伏魔印、火輪印、真空咒印、變空咒印、運(yùn)心供養(yǎng)印、奉食印、觀音禪定印、破地獄印等。
儀式結(jié)束
最后,僧眾起身,同唱《回向偈》,齋主頂禮,儀式結(jié)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放焰口
佛教中放焰口是施食的一種形式。
施食:將飲食布施給他人的意思,對象包括人、畜生、餓鬼等。施食有許多功德,此外,以餓鬼為對象的施食儀式,又被稱為施餓鬼、施食會、放焰口、蒙山施食。現(xiàn)在佛教中流行所說的施食,一般是說布施餓鬼道眾生。
放焰口是超度過世墮落到地獄餓鬼道的眾生,使其投胎做得人身,免受惡道之苦。而施食只是施予餓鬼道的眾生以食物,解其饑餓之苦。
放焰口是給餓鬼道眾生施食超度的法事,是施食的一種方式
原理相同沒什么不同,
放焰口是什么意思
“放焰口”是道教施食科儀的俗稱,即齋主設(shè)置水陸道場,請道士念咒施法,把水、食物等供品化為醍醐甘露,賑濟(jì)九世父母及各類餓鬼亡魂,使之得到超脫,往生天界,永離苦海。通過莊重肅穆的法事活動,讓神靈認(rèn)知齋主敬天法祖、報答親恩的孝心功德,從而保佑生者福壽康寧,吉祥如意,讓死者脫離苦海,共涉仙鄉(xiāng)。
放焰口的功德和作用
意在使眾生得蒙佛力加持,施食給餓鬼道眾生,令它們舍去鬼身,受持三皈,不再遭逢饑渴、惡疾,遠(yuǎn)離一切苦難。對于參與者來說,這是一種修行的方式,通過放焰口儀式,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慈悲心,學(xué)會關(guān)注他人的苦難,并盡力提供幫助。從歷史文化的角度來看,放焰口在中國佛教中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唐朝...
什么是放焰口?
??放焰口,為一種根據(jù)《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jīng)》而舉行的施食餓鬼之法 事。該法事以餓鬼道眾生為主要施食對象;施放焰口,則餓鬼皆得超度。亦為 對死者追薦的佛事之一。焰口,另稱面燃,是指地獄里的餓鬼,其體形枯痩, 咽細(xì)如針,口吐火焰。以生前慳吝之故,遂有此一果報。?...
有誰施食?怎么施食?
從正統(tǒng)角度來講,施食是道教的,佛教是放焰口,不過后世多有混淆···施食主要科儀程式是來自于道教經(jīng)典,現(xiàn)在主要有:《太上祭煉鐵罐施食》,《太極靈寶祭煉科儀》,《薩祖鐵罐煉度施食》,《先天斛食濟(jì)煉幽科》經(jīng)典等···一般的說來,道教施食的科儀程式大致分為這樣六個部分:一,搭建焰口壇場。
放焰口的功德和作用
永脫離餓鬼道的苦難,這就是放焰口的作用和目的。放焰口的功德利益。佛在《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jīng)》中說,每次施食救拔無量餓鬼,如同供養(yǎng)無量諸佛,其功德,等無有異。施食的人,蒙受諸佛菩薩,護(hù)法善神的保佑,就連無人、非人,乃至惡鬼、惡神也會主動護(hù)佑。內(nèi)容只供參考,請勿封建迷信。
放焰口的功德和作用
4. 對于生者來說,參與放焰口法會同樣具有深厚的功德利益。一方面,通過放焰口,可以超度歷代宗親、冤親債主以及墮胎嬰靈等亡靈。5. 另一方面,施食者蒙受諸佛菩薩、護(hù)法善神的保佑,不僅自身能夠消災(zāi)延壽、出入平安,還能感召天人鬼神的護(hù)持,諸事順意、六時吉祥。6. 放焰口法會所獨(dú)有的自利利他的功德利益...
放焰口是什么意思放焰口的解釋
他們身著袈裟、戴毗盧帽,面前放置法鈴、戒尺和香爐等法器,背后則有一面繪有獅子的布屏作為裝飾。3. 在陪壇上,兩排條案并排擺放,僧人們身著袈裟相對而坐,每個人面前都準(zhǔn)備好引磬、木魚、鐃鈸、手鼓等法器。參與放焰口的僧眾數(shù)量不得少于七人,一般為十三至十五人,以確保儀式的莊嚴(yán)和有效進(jìn)行。
放焰口的功德和作用
放焰口是佛教中一項極為殊勝的佛事活動,其全稱為“瑜伽焰口施食儀”。這一儀式蘊(yùn)含深厚的功德與廣泛的作用。放焰口的主要目的是救度餓鬼道眾生,通過施食、持誦經(jīng)咒,餓鬼眾生得以享受甘露飲食,減輕其痛苦,甚至有可能因此脫離惡趣,成就菩提。這一功德,如同供養(yǎng)無量諸佛,施食者也因此蒙受諸佛菩薩、...
佛教放焰口是做什么用、?
放焰口是佛教中一種針對餓鬼眾的儀式,其目的是施水施食,以解救他們遭受的饑渴之苦。餓鬼在佛教傳說中被稱為焰口,也稱作面然。他們的身體枯瘦,喉嚨細(xì)如針,口中能夠噴出火焰。據(jù)說,焰口餓鬼之所以遭受這種果報,是因為他們在生前過于吝嗇。一個關(guān)于焰口餓鬼的經(jīng)典故事是,阿難在入定期間曾經(jīng)見到焰口餓鬼...
能給在世人放焰口嗎
投于凈流水中。若誦三七遍,奉獻(xiàn)三寶,則成上味奉獻(xiàn)供養(yǎng)。放焰口者,佛、道兩教均有之儀式。即賑濟(jì)鬼魂,給予法食令其飽滿。多數(shù)富有超度環(huán)節(jié)。道教的焰口法事與佛教不同的是,佛教只有度,而道教有一個對亡魂“煉”的過程。即法師以自己內(nèi)煉所得的能量(陽)去煉化鬼魂身上的陰,從而成為全陽。
相關(guān)評說:
營山縣偏置: ______ 那是藏傳佛教中重要的超度儀式:"火供",和漢傳佛教的"放焰口"原理極為相似,都是給野鬼施食.藏傳佛教藉由火堆搭建的一個能量平臺,借助佛力的加持,把各種食物通過這個平臺施舍出去,以此供養(yǎng)六道眾生,效果十分顯著.這儀式我曾多次參與并擔(dān)任過護(hù)法,所以感觸最深、收獲甚多.
營山縣偏置: ______ 放焰口,佛教儀式,為一種根據(jù)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jīng)而舉行的施食餓鬼之法事.該法會以餓鬼道眾生為主要施食對象;施放焰口,則餓鬼皆得超度.亦為對死者追薦的佛事之一. 焰口,另稱為焰口、面然.是指地獄里的餓鬼,其體形枯瘦,咽...
營山縣偏置: ______ 阿彌陀佛,感謝您對佛教的關(guān)心.您的問題回答如下: 蒙山施食 施食是佛教以特定的儀軌進(jìn)行給餓鬼道或地獄道眾生施食,免除痛苦的法事.起源是佛陀的弟子阿難在定中,忽見名'面然'的鬼王,告訴阿難,三日后將墮鬼類,阿難問他免除...
營山縣偏置: ______ 妙印法師:一個迅速改變個人命運(yùn)的好方法——施食、施甘露咒法——放焰口! 所謂放焰口,就是給鬼道“餓鬼眾生”施食. 放焰口為什么能改變命運(yùn)? 第一,每天的每次,你在家里施食,施一碗食物:或一碗米飯,或掰碎的一碗饅頭等面食...
營山縣偏置: ______ 是根據(jù)《救面燃餓鬼陀羅尼神咒經(jīng)》而舉行的一種幫助餓鬼道眾生離苦生天的佛事.由于面燃鬼王請求阿難尊者救度他,于是佛陀慈悲,說了好幾種神咒,例如凈業(yè)障真言、變食真言、開咽喉真言等.凡是依法誦持這些神咒,被召請來的餓鬼,就可以仰仗佛的神通愿力而飽餐一頓,之后再為他們授三昧耶密戒,以脫離鬼道的苦難,這就是放焰口的作用和目的.
營山縣偏置: ______ 比如念咒在倒剩飯時念咒利益餓鬼道眾生....... “嗡嘛呢叭美吽”最簡單的施食方法 念一些“嗡嘛呢叭美吽”,這是我們凡夫力所能及的最簡單的施食方法 / 索達(dá)吉堪布 ——摘自《親友書》略釋索達(dá)吉堪布釋講 念一些“嗡嘛呢叭美吽”,這些...
營山縣偏置: ______ 最好能長期做, 施食是是有福報的:(一)人于七日不食則死,若以食施之而延其性命,即為施命,此施命者當(dāng)?shù)檬朗篱L壽、財富無量之福報.(二)人不得食則顏色憔悴,若以食施之而潤其色澤,即為施色,此施色者當(dāng)?shù)檬朗蓝苏⑷艘姎g喜之福報.(三)人不得食則身羸力弱,若以食施之而增其體力,即為施力,此施力者當(dāng)?shù)檬朗蓝嗔Χ鵁o耗減之福報.(四)人不得食則心愁身危,不能自安,若以食施之而令其安穩(wěn),即為施安,此施安者當(dāng)?shù)檬朗腊卜€(wěn)、不遇災(zāi)患之福報.(五)人不得食則乏力難言,若以食施之而令其言語,即為施辯,此施辯者當(dāng)?shù)棉q慧通達(dá)、聞?wù)呦矏傊?
營山縣偏置: ______ 徽州放焰口是一種節(jié)令習(xí)俗,焰口原是古印度傳說中的餓鬼,其身形焦枯,口內(nèi)燃火,咽細(xì)如針,故稱焰口.為給餓鬼施食而施行的經(jīng)咒和念誦儀式,稱放焰口. 舊時中元節(jié),徽州城鄉(xiāng)均流行放焰口,以休寧五城的放焰口較有特色.舊時五城橫...
營山縣偏置: ______ 授箓:道教根據(jù)道士所受法箓的高下,授與不同的法箓名銜,此名銜也表明道士所受法箓品位.唐代道經(jīng)《受箓次第法信儀》記載道士受法職位次第:1正一法位 2道德法位3洞神法 4升玄法位 5...
營山縣偏置: ______ 阿彌陀佛 請蟲蟻類離開家宅,佛教中辦法比較多,不必殺生,其中可以用施食的辦法,也能見效. 施食是對其它眾生特別是鬼類眾生,給予食物,并加持咒語,據(jù)佛經(jīng)講,鬼類眾生因業(yè)力常在饑餓中,很難吃到食物,所以通過我們的施食,讓它們飽食一頓,就像請窮親戚吃一頓飯一樣. 施食是根據(jù)佛所講的《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jīng)》來的,是有很大的功德利益.經(jīng)中說,用器皿乘水,加少許飯食,米粒也可,念變食真言七扁,再念四如來名號,然后將飯食灑在干凈陰涼地方,就可以了. 經(jīng)常堅持施食,必有效果,如果效果不明顯或來的不快,可檢查自己的心行,及施食有無不妥之處,只要堅持,驅(qū)蟲的愿望就可達(dá)到. 佛言是不虛的,佛法是不可思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