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都已經(jīng)花錢將蔡文姬贖了回來 曹操為什么還把她嫁給其他人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zhàn),內(nèi)憂外患,外有匈奴對漢朝虎視眈眈,百姓流離失所。
皇帝的軟弱,長期宦官專政,導(dǎo)致東漢王朝搖搖欲墜,趁著劉氏皇室衰微,出現(xiàn)一些亂臣賊子,如董卓、袁紹、曹操等等,但只有曹操“脫穎而出”,他一統(tǒng)了北方,成為獨攬大權(quán)之人。
我們了解曹操是三國里的梟雄式的人物,除了具有超強的軍事才能,還具有出色的文學(xué)才能。但他有一缺點:好色,特別喜歡有夫之婦,這缺點差點要了他的性命。
他也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寧可我負天下人,但不可天下人負我。民間有一女子,曹操至始至終都沒有負她,對她又敬又愛,不惜花重金將她從匈奴贖回來,卻不愿娶她為妻。曹操如此好色之人,竟然放過如此貌美之人,這是為什么?
此人就是蔡文姬。蔡文姬出身于官宦之家,父親蔡邕是東漢時期著名的文學(xué)家,是一位大儒者,滿腹經(jīng)綸,琴棋書畫樣樣了得。
漢靈帝時期,蔡邕因不滿宦官專政,看不慣朝廷里面的“烏煙瘴氣”,向當(dāng)時皇帝秘密諫言:要想中興漢室,必定要鏟除一些宦官,還列舉一些人的名單,不料卻被皇上身邊的宦官曹節(jié)了解了,他們先下手為強,聯(lián)合一些宦官們向皇帝講諫讒言。蔡邕因此被貶至塞外,歸隱山林,過著田園般的生活。
這時候他的女兒蔡琰出生了,蔡邕中年得女,對蔡文姬甚是寵愛,從小對她進行良好的教育。
蔡琰,字文姬,天資聰穎,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之下,很好繼承了父親的優(yōu)良基因: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自幼便有“博學(xué)而有才辯,又妙于音律”的美譽,這也離不開父親的諄諄教誨與熏陶,及書香浸染。
相傳蔡文姬6歲時就能辨別琴聲,據(jù)《后漢書·列女傳》載:“邕夜鼓琴,弦絕。琰曰:‘第二弦’。邕曰:‘偶得之耳’。故斷一弦問之,琰曰:‘第四弦’,并不差謬”。
說的是在她6歲時,就能通過琴聲能辨別是哪根琴弦斷了,由此可見蔡文姬不僅聰穎過人,還琴藝超群。
蔡文姬是東漢末年的著名才女,但這一身的才氣,卻沒有給她帶來好運,命運坎坷!
蔡文姬在16歲時,嫁給了河?xùn)|望族衛(wèi)氏衛(wèi)仲道。雖然這時父母包辦的婚姻,但兩人婚后志趣相投,琴瑟和鳴。他們倆結(jié)合的背后,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董卓進京廢了漢少帝,擁立漢獻帝劉協(xié),把持著朝政。為了籠絡(luò)京城中士人大家,董卓許以蔡邕高官厚祿,剛開始他表示拒絕,但在董卓的威逼利誘之下,蔡邕又重新入仕。董卓在拉籠過程中,看上了他的女兒蔡文姬,蔡邕自然不會答應(yīng),于是他寫信求助曹操,給他的女兒找個好人家。
曹操找了一位與蔡文姬相匹配的衛(wèi)仲道,衛(wèi)仲道是衛(wèi)子夫的后人,與蔡家也算是門當(dāng)戶對,兩人婚后過了一段短暫的幸福生活。
在蔡文姬嫁于衛(wèi)仲道不久,董卓被殺。蔡邕在王允的座上為董卓的慘死嘆息時,被王允指責(zé)為董卓的共謀,將其在獄中慘害。
禍不單行,蔡文姬在痛失至親后,丈夫衛(wèi)仲道又身染重疾,咳血不止,不治身亡。蔡文姬在短時間內(nèi)失去兩位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男人,悲憤之情油然而生。
更可惡的是,在她最痛苦的時候,衛(wèi)家人認為她是克夫克父的不祥之人,與衛(wèi)仲道也未曾生育子女,受盡婆家人的冷嘲熱諷,被趕了出來。無可奈何之下,孤苦伶仃的蔡文姬回到了娘家。
本以為就這樣孤獨終老一生,可是在那個亂世中,百姓很難有安身之所,上天又給她重重的一擊。
公元195年,董卓的舊部李傕挾持獻帝,把持了朝政,又與護送漢獻帝回洛陽的楊奉等混戰(zhàn),企圖追回漢獻帝。
而楊奉等招納白波軍將領(lǐng)及南匈奴右賢王去卑共同抗擊李傕,南匈奴軍乘機作亂中原。而就在這一年,蔡文姬被南匈奴軍擄掠,獻給了南匈奴左賢王,被逼成為了左賢王的妻子。
蔡文姬遠離故國,在南匈奴生活了十二年,已經(jīng)適應(yīng)了當(dāng)?shù)氐纳盍?xí)慣,但始終心念漢朝,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中原。
在十二年過程中,蔡文姬為左賢王生下兩個兒子,兒子的出生讓身處異鄉(xiāng)的蔡文姬有了一絲絲溫情。
中原這邊也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初步一統(tǒng)了北方,成為一方霸主。他打聽到自己的“小師妹”蔡文姬在南匈奴當(dāng)俘虜,曹操便派使者前往匈奴,花重金贖回了蔡文姬。
可是蔡文姬真到那個時候,又舍不得她的兩個孩子,這個時候她沒得選擇,只能選擇歸漢,歷史上被稱為“文姬歸漢”。
蔡文姬在糾結(jié)、痛苦離別之際,寫下流傳千古的《悲憤詩》與《胡笳十八拍》。
“邂逅徼時愿,骨肉來迎己。己得自解免,當(dāng)復(fù)棄兒子。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dāng)去,豈復(fù)有還時!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
這種骨肉分離的傷感之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作為一位母親這何嘗不是一種折磨!
回到中原后,曹操將蔡文姬嫁給自己的下屬官員董祀,董祀剛剛20歲出頭,而蔡文姬是30多歲,又結(jié)過兩次婚,董祀剛開始是不愿意的。但迫于曹操的威嚴,只能勉強答應(yīng)娶她。
婚后不久,董祀犯了死罪,即將斬首示眾之時。蔡文姬為了丈夫挺身而出,盡管她的丈夫不愛她,但一日夫妻百日恩,她還是求助于位高權(quán)重的曹操。
蔡文姬身穿素服,披頭散發(fā),在冰天雪地赤腳跪拜求見曹操。而此時的曹操正宴請公卿名士,賓朋滿座,突然門外的仆人進來在曹操耳邊竊竊私語:蔡文姬求見。
對滿堂賓客說:“蔡邕的女兒在外面,今天讓大家見一見。”蔡琰披散著頭發(fā)光著腳,叩頭請罪,說話條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滿堂賓客都為之動容。但曹操卻說:“可是降罪的文書已經(jīng)發(fā)出去了,怎么辦?”蔡琰說:“你馬廄里的好馬成千上萬,勇猛的士卒不可勝數(shù),還吝惜一匹快馬來拯救一條垂死的生命嗎?”曹操終于被蔡文姬感動,赦免了董祀。蔡琰為丈夫董祀求情時,天氣非常寒冷,曹操見蔡琰沒有穿鞋又披散著頭發(fā),于是贈給蔡琰頭巾鞋子襪子。
曹操又問蔡琰:“聽說你家原來有很多古籍,現(xiàn)在還能想起來嗎?”蔡琰說:“當(dāng)初父親留給我的書籍有四千余卷,但因為戰(zhàn)亂流離失所,保存下來的很少,現(xiàn)在我能記下的,只有四百余篇。”曹操說:“我派十個人陪夫人寫下來,可以嗎?”蔡琰說:“男女授受不親,給我紙筆,我一個人寫給你就是。”于是蔡琰將自己所記下的古籍內(nèi)容寫下來送給曹操,沒有一點錯誤。
董祀有感蔡文姬的救命之恩,對她大有所改觀,兩人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從此歸隱山林,便不再復(fù)出,蔡文姬的才華也淹沒在歷史的長河當(dāng)中。
蔡文姬命運坎坷,嫁三任丈夫,好在結(jié)局不算太差。那么曹操為什么不娶蔡文姬呢?
曹操對蔡文姬的感情是師兄妹之情,不敢有非分之想。當(dāng)年他不惜花重金贖回蔡文姬,除了報答其父蔡邕對他的教化之恩,還有一些政治上方面的原因,蔡文姬文采蓋世,不可與一般女子同日而語。從匈奴回來的她,早已不復(fù)當(dāng)年風(fēng)采,而曹操也不是當(dāng)年的曹操,更多考慮是自己的權(quán)力地位。原因有點尷尬,也就是說當(dāng)年曹操沒有看上年老色衰的蔡文姬,又因為她是摯友的女兒,不忍下手,利用她的才華修史豈不是更好!
如果曹操納蔡文姬為妾,當(dāng)年贖回她那就沒有什么意義。作為政治家的曹操,當(dāng)然了解孰輕孰重,曹操只是可憐她是世友之女,讓她修編其父未完成的史書,以了好友遺愿。
曹操雖好人妻,但至少對蔡文姬是尊重的,賦予保護與周全。
查清15869938574: 蔡文姬是曹操的紅顏知己嗎 -
威信縣承載: ______ 不是.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是曹操的老師.蔡文姬被擄到了匈奴,嫁給了匈奴左賢王,飽嘗了異族異鄉(xiāng)異俗生活的痛苦.后來,曹操統(tǒng)一北方,想到恩師蔡邕對自己的教誨,用重金贖回了蔡文姬.并讓她嫁給了董祀.因為曹操本人風(fēng)流好色,對于蔡文姬卻的確沒有其他行為,但說不上紅顏知己.
查清15869938574: 《后漢書 虞栩傳》翻譯 -
威信縣承載: ______ Biography of the Later Han books
查清15869938574: 曹操為什么用金璧贖回蔡文姬? -
威信縣承載: ______ may be: 1、蔡文姬的父親蔡邕和曹操是摯友,念舊情; 2、蔡文姬才華名譽天下,曹操招攬人心; 3、慕蔡家書籍(后來,由蔡文姬整理蔡家文學(xué)典籍等).
查清15869938574: 上下五千年 緹縈 蔡文姬 故事簡要 -
威信縣承載: ______ 1.緹縈救父 其父親倉公淳于意救人不成,反被誣告害人,按漢律當(dāng)當(dāng)斷手腳,淳于意沒有兒子,小女兒緹縈陪父進京告御狀,皇帝感其勇氣及孝心,下令赦免淳于意并廢除這種殘酷的刑罰 2.文姬歸漢 其父蔡邕,她自己也是很有才氣的奇女子,...
查清15869938574: 歷史上真實的蔡文姬,蔡文姬是怎么死的
威信縣承載: ______ 《后漢書·列女·蔡琰傳》等正史中并未記載蔡文姬的生卒年,只記錄到其后感傷亂離,追懷悲憤,作詩二章,其死因并不可知.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生卒年不詳.東漢陳留郡圉縣(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大文學(xué)家蔡邕的女兒.初嫁...
查清15869938574: 蔡文姬的父親叫什么名字(蔡文姬的父親)
威信縣承載: ______ 1、蔡文姬(約177年~?),名琰(音yǎn),字昭姬,漢族,東漢末年陳留(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大文學(xué)家蔡邕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學(xué)家.2、蔡...
查清15869938574: 蔡文姬是三國演義里面誰的老婆啊
威信縣承載: ______ 初嫁于衛(wèi)仲道,丈夫死copy后回家.南匈奴入侵時,為匈奴左賢王所擄,生育兩個孩子.曹操統(tǒng)一北方后,花費重金贖回,嫁給董祀.衛(wèi)仲道,男,本名不詳,仲道是其表字,東漢末年河?xùn)|人.生于漢建寧元年,早逝.其妻為蔡文姬(蔡邕之女...
查清15869938574: 文姬歸漢是成語典故不? -
威信縣承載: ______ 不是成語典故,是歷史典故. 據(jù)《后漢書·列女·蔡琰傳》注引《列女后傳》: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生卒年不詳.東漢陳留郡圉縣(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大文學(xué)家蔡邕的女兒.《后漢書·列女傳》載,初嫁于衛(wèi)仲道,丈夫死而回...
查清15869938574: 劉備孫權(quán)曹操誰最成功,曹操與蔡文姬,曹操墓中女子 -
威信縣承載: ______ 蔡文姬的父親蔡邕原先是董卓的部下
查清15869938574: 歷史上是否真有蔡文姬其人
威信縣承載: ______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生卒年不詳.東漢陳留郡圉縣人,東漢大文學(xué)家蔡邕的女兒.初嫁于衛(wèi)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賢王擄走,嫁給匈奴人,并生育了兩個兒子.十二年后,曹操統(tǒng)一北方,用重金將蔡琰贖回,并將其嫁給董祀.蔡琰同時擅長文學(xué)、音樂、書法.《隋書·經(jīng)籍志》著錄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經(jīng)失傳.現(xiàn)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憤詩》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歷史上記載蔡琰的事跡并不多,但“文姬歸漢”的故事卻在歷朝歷代被廣為流傳.
皇帝的軟弱,長期宦官專政,導(dǎo)致東漢王朝搖搖欲墜,趁著劉氏皇室衰微,出現(xiàn)一些亂臣賊子,如董卓、袁紹、曹操等等,但只有曹操“脫穎而出”,他一統(tǒng)了北方,成為獨攬大權(quán)之人。
我們了解曹操是三國里的梟雄式的人物,除了具有超強的軍事才能,還具有出色的文學(xué)才能。但他有一缺點:好色,特別喜歡有夫之婦,這缺點差點要了他的性命。
他也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寧可我負天下人,但不可天下人負我。民間有一女子,曹操至始至終都沒有負她,對她又敬又愛,不惜花重金將她從匈奴贖回來,卻不愿娶她為妻。曹操如此好色之人,竟然放過如此貌美之人,這是為什么?
此人就是蔡文姬。蔡文姬出身于官宦之家,父親蔡邕是東漢時期著名的文學(xué)家,是一位大儒者,滿腹經(jīng)綸,琴棋書畫樣樣了得。
漢靈帝時期,蔡邕因不滿宦官專政,看不慣朝廷里面的“烏煙瘴氣”,向當(dāng)時皇帝秘密諫言:要想中興漢室,必定要鏟除一些宦官,還列舉一些人的名單,不料卻被皇上身邊的宦官曹節(jié)了解了,他們先下手為強,聯(lián)合一些宦官們向皇帝講諫讒言。蔡邕因此被貶至塞外,歸隱山林,過著田園般的生活。
這時候他的女兒蔡琰出生了,蔡邕中年得女,對蔡文姬甚是寵愛,從小對她進行良好的教育。
蔡琰,字文姬,天資聰穎,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之下,很好繼承了父親的優(yōu)良基因: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自幼便有“博學(xué)而有才辯,又妙于音律”的美譽,這也離不開父親的諄諄教誨與熏陶,及書香浸染。
相傳蔡文姬6歲時就能辨別琴聲,據(jù)《后漢書·列女傳》載:“邕夜鼓琴,弦絕。琰曰:‘第二弦’。邕曰:‘偶得之耳’。故斷一弦問之,琰曰:‘第四弦’,并不差謬”。
說的是在她6歲時,就能通過琴聲能辨別是哪根琴弦斷了,由此可見蔡文姬不僅聰穎過人,還琴藝超群。
蔡文姬是東漢末年的著名才女,但這一身的才氣,卻沒有給她帶來好運,命運坎坷!
蔡文姬在16歲時,嫁給了河?xùn)|望族衛(wèi)氏衛(wèi)仲道。雖然這時父母包辦的婚姻,但兩人婚后志趣相投,琴瑟和鳴。他們倆結(jié)合的背后,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董卓進京廢了漢少帝,擁立漢獻帝劉協(xié),把持著朝政。為了籠絡(luò)京城中士人大家,董卓許以蔡邕高官厚祿,剛開始他表示拒絕,但在董卓的威逼利誘之下,蔡邕又重新入仕。董卓在拉籠過程中,看上了他的女兒蔡文姬,蔡邕自然不會答應(yīng),于是他寫信求助曹操,給他的女兒找個好人家。
曹操找了一位與蔡文姬相匹配的衛(wèi)仲道,衛(wèi)仲道是衛(wèi)子夫的后人,與蔡家也算是門當(dāng)戶對,兩人婚后過了一段短暫的幸福生活。
在蔡文姬嫁于衛(wèi)仲道不久,董卓被殺。蔡邕在王允的座上為董卓的慘死嘆息時,被王允指責(zé)為董卓的共謀,將其在獄中慘害。
禍不單行,蔡文姬在痛失至親后,丈夫衛(wèi)仲道又身染重疾,咳血不止,不治身亡。蔡文姬在短時間內(nèi)失去兩位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男人,悲憤之情油然而生。
更可惡的是,在她最痛苦的時候,衛(wèi)家人認為她是克夫克父的不祥之人,與衛(wèi)仲道也未曾生育子女,受盡婆家人的冷嘲熱諷,被趕了出來。無可奈何之下,孤苦伶仃的蔡文姬回到了娘家。
本以為就這樣孤獨終老一生,可是在那個亂世中,百姓很難有安身之所,上天又給她重重的一擊。
公元195年,董卓的舊部李傕挾持獻帝,把持了朝政,又與護送漢獻帝回洛陽的楊奉等混戰(zhàn),企圖追回漢獻帝。
而楊奉等招納白波軍將領(lǐng)及南匈奴右賢王去卑共同抗擊李傕,南匈奴軍乘機作亂中原。而就在這一年,蔡文姬被南匈奴軍擄掠,獻給了南匈奴左賢王,被逼成為了左賢王的妻子。
蔡文姬遠離故國,在南匈奴生活了十二年,已經(jīng)適應(yīng)了當(dāng)?shù)氐纳盍?xí)慣,但始終心念漢朝,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中原。
在十二年過程中,蔡文姬為左賢王生下兩個兒子,兒子的出生讓身處異鄉(xiāng)的蔡文姬有了一絲絲溫情。
中原這邊也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初步一統(tǒng)了北方,成為一方霸主。他打聽到自己的“小師妹”蔡文姬在南匈奴當(dāng)俘虜,曹操便派使者前往匈奴,花重金贖回了蔡文姬。
可是蔡文姬真到那個時候,又舍不得她的兩個孩子,這個時候她沒得選擇,只能選擇歸漢,歷史上被稱為“文姬歸漢”。
蔡文姬在糾結(jié)、痛苦離別之際,寫下流傳千古的《悲憤詩》與《胡笳十八拍》。
“邂逅徼時愿,骨肉來迎己。己得自解免,當(dāng)復(fù)棄兒子。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dāng)去,豈復(fù)有還時!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
這種骨肉分離的傷感之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作為一位母親這何嘗不是一種折磨!
回到中原后,曹操將蔡文姬嫁給自己的下屬官員董祀,董祀剛剛20歲出頭,而蔡文姬是30多歲,又結(jié)過兩次婚,董祀剛開始是不愿意的。但迫于曹操的威嚴,只能勉強答應(yīng)娶她。
婚后不久,董祀犯了死罪,即將斬首示眾之時。蔡文姬為了丈夫挺身而出,盡管她的丈夫不愛她,但一日夫妻百日恩,她還是求助于位高權(quán)重的曹操。
蔡文姬身穿素服,披頭散發(fā),在冰天雪地赤腳跪拜求見曹操。而此時的曹操正宴請公卿名士,賓朋滿座,突然門外的仆人進來在曹操耳邊竊竊私語:蔡文姬求見。
對滿堂賓客說:“蔡邕的女兒在外面,今天讓大家見一見。”蔡琰披散著頭發(fā)光著腳,叩頭請罪,說話條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滿堂賓客都為之動容。但曹操卻說:“可是降罪的文書已經(jīng)發(fā)出去了,怎么辦?”蔡琰說:“你馬廄里的好馬成千上萬,勇猛的士卒不可勝數(shù),還吝惜一匹快馬來拯救一條垂死的生命嗎?”曹操終于被蔡文姬感動,赦免了董祀。蔡琰為丈夫董祀求情時,天氣非常寒冷,曹操見蔡琰沒有穿鞋又披散著頭發(fā),于是贈給蔡琰頭巾鞋子襪子。
曹操又問蔡琰:“聽說你家原來有很多古籍,現(xiàn)在還能想起來嗎?”蔡琰說:“當(dāng)初父親留給我的書籍有四千余卷,但因為戰(zhàn)亂流離失所,保存下來的很少,現(xiàn)在我能記下的,只有四百余篇。”曹操說:“我派十個人陪夫人寫下來,可以嗎?”蔡琰說:“男女授受不親,給我紙筆,我一個人寫給你就是。”于是蔡琰將自己所記下的古籍內(nèi)容寫下來送給曹操,沒有一點錯誤。
董祀有感蔡文姬的救命之恩,對她大有所改觀,兩人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從此歸隱山林,便不再復(fù)出,蔡文姬的才華也淹沒在歷史的長河當(dāng)中。
蔡文姬命運坎坷,嫁三任丈夫,好在結(jié)局不算太差。那么曹操為什么不娶蔡文姬呢?
曹操對蔡文姬的感情是師兄妹之情,不敢有非分之想。當(dāng)年他不惜花重金贖回蔡文姬,除了報答其父蔡邕對他的教化之恩,還有一些政治上方面的原因,蔡文姬文采蓋世,不可與一般女子同日而語。從匈奴回來的她,早已不復(fù)當(dāng)年風(fēng)采,而曹操也不是當(dāng)年的曹操,更多考慮是自己的權(quán)力地位。原因有點尷尬,也就是說當(dāng)年曹操沒有看上年老色衰的蔡文姬,又因為她是摯友的女兒,不忍下手,利用她的才華修史豈不是更好!
如果曹操納蔡文姬為妾,當(dāng)年贖回她那就沒有什么意義。作為政治家的曹操,當(dāng)然了解孰輕孰重,曹操只是可憐她是世友之女,讓她修編其父未完成的史書,以了好友遺愿。
曹操雖好人妻,但至少對蔡文姬是尊重的,賦予保護與周全。
相關(guān)評說:
威信縣承載: ______ 不是.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是曹操的老師.蔡文姬被擄到了匈奴,嫁給了匈奴左賢王,飽嘗了異族異鄉(xiāng)異俗生活的痛苦.后來,曹操統(tǒng)一北方,想到恩師蔡邕對自己的教誨,用重金贖回了蔡文姬.并讓她嫁給了董祀.因為曹操本人風(fēng)流好色,對于蔡文姬卻的確沒有其他行為,但說不上紅顏知己.
威信縣承載: ______ Biography of the Later Han books
威信縣承載: ______ may be: 1、蔡文姬的父親蔡邕和曹操是摯友,念舊情; 2、蔡文姬才華名譽天下,曹操招攬人心; 3、慕蔡家書籍(后來,由蔡文姬整理蔡家文學(xué)典籍等).
威信縣承載: ______ 1.緹縈救父 其父親倉公淳于意救人不成,反被誣告害人,按漢律當(dāng)當(dāng)斷手腳,淳于意沒有兒子,小女兒緹縈陪父進京告御狀,皇帝感其勇氣及孝心,下令赦免淳于意并廢除這種殘酷的刑罰 2.文姬歸漢 其父蔡邕,她自己也是很有才氣的奇女子,...
威信縣承載: ______ 《后漢書·列女·蔡琰傳》等正史中并未記載蔡文姬的生卒年,只記錄到其后感傷亂離,追懷悲憤,作詩二章,其死因并不可知.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生卒年不詳.東漢陳留郡圉縣(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大文學(xué)家蔡邕的女兒.初嫁...
威信縣承載: ______ 1、蔡文姬(約177年~?),名琰(音yǎn),字昭姬,漢族,東漢末年陳留(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大文學(xué)家蔡邕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學(xué)家.2、蔡...
威信縣承載: ______ 初嫁于衛(wèi)仲道,丈夫死copy后回家.南匈奴入侵時,為匈奴左賢王所擄,生育兩個孩子.曹操統(tǒng)一北方后,花費重金贖回,嫁給董祀.衛(wèi)仲道,男,本名不詳,仲道是其表字,東漢末年河?xùn)|人.生于漢建寧元年,早逝.其妻為蔡文姬(蔡邕之女...
威信縣承載: ______ 不是成語典故,是歷史典故. 據(jù)《后漢書·列女·蔡琰傳》注引《列女后傳》: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生卒年不詳.東漢陳留郡圉縣(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大文學(xué)家蔡邕的女兒.《后漢書·列女傳》載,初嫁于衛(wèi)仲道,丈夫死而回...
威信縣承載: ______ 蔡文姬的父親蔡邕原先是董卓的部下
威信縣承載: ______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生卒年不詳.東漢陳留郡圉縣人,東漢大文學(xué)家蔡邕的女兒.初嫁于衛(wèi)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賢王擄走,嫁給匈奴人,并生育了兩個兒子.十二年后,曹操統(tǒng)一北方,用重金將蔡琰贖回,并將其嫁給董祀.蔡琰同時擅長文學(xué)、音樂、書法.《隋書·經(jīng)籍志》著錄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經(jīng)失傳.現(xiàn)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憤詩》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歷史上記載蔡琰的事跡并不多,但“文姬歸漢”的故事卻在歷朝歷代被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