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首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別董大》《贈汪倫》除外)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寫七首送別詩贈汪倫,別董大,送孟浩然之廣陵
陳子昂
銀燭吐清煙,金尊對綺筵。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2送魏萬之京
李頎
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jīng)r是客中過。關(guān)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3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yì)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4別友人
惟審
一身無定處,萬里獨銷魂。芳草迷歸路,春衣滴淚痕。幾時休旅食,向夜宿江村。欲識異鄉(xiāng)苦,空山啼暮猿。
5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山中送別》,《送杜少府之任署洲》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句意
這兩句敘述友人順江東下?lián)P州的情形,“煙花”兩字點染出柳如煙、花似錦的一派春光,詩人送別朋友時的惆悵情緒淡淡寺流露了出來。后兩句著意描寫友人“西辭”,一片孤帆,伴著詩人的朋友漂向水天相連的遠方,直至帆影消失在碧空盡頭,詩人卻仍佇立樓頭,凝眸遠望,不愿離去。詩中沒一個字說到離愁別思,...
王昌齡寫兄弟之情的詩,以及故事,后來居住的場所,習慣
詩中用一個巧妙的互相映襯的比喻,來形容一種純潔完美的品格,顯示出很高的語言技巧,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這是一首送別詩。(是作者在芙蓉樓送辛漸。)首句從昨夜秋雨寫起,為送別設(shè)置了凄清的氣氛。二句中的“平明”點明送客的時間;“楚山孤”,既寫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時的心情。三、四句,寫...
如何鑒賞高考古詩詞中的“愁”情
告慰平喜悅 :杜甫《春夜喜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5、亭送別 依依舍留念 :柳永《雨霖鈴》、王維《渭城曲》情深意勉勵 :王勃《送杜少府任蜀州》坦陳志告白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三、 評價作品思想內(nèi)容應注意問題 1、解作家平、思想、創(chuàng)作風格辛棄疾曾經(jīng)抗金...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和誰在什么地方送別誰
李白結(jié)識了長他十二歲的孟浩然.孟浩然對李白非常贊賞,兩人很快成了摯友.公元730年(開元十八年)陽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江蘇揚州),便托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漢市武昌區(qū))相會.幾天后,孟浩然乘船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送別孟浩然時寫下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
這首送別詩有它自己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種少年剛腸的離別,也不同于王維《渭城曲》那種深情體貼的離別。這首詩,可以說是表現(xiàn)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其所以如此,是因為這是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還因為這次離別跟一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jié)、繁華的地區(qū)相聯(lián)系,在愉快...
黃鶴樓送孟浩之廣陵這首什么題材的詩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一首題材為送別的詩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名篇之一。這是一首送別詩,寓離情于寫景。首句點出送別的地點:一代名勝黃鶴樓;二句寫送別的時間與去向:“煙花三月”的春色和東南形勝的“揚州”;三、四句,寫送別的場景:目送孤帆遠去;只留一江春水...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賞析的賞析
李白的這首詩,堪稱高度含蓄的典范之作,它既沒細數(shù)情多深、意多長,也沒陳述自己佇立江邊以目相送的時間多久,但收到的藝術(shù)效果卻使人深感其中之一往情深 、詩味濃郁。由這首小詩中,我們或許可以總結(jié)一個規(guī)律,就是抒情短詩末尾宜用含蓄筆法,只有末句精巧含蓄,才能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之境,...
故人西辭黃鶴樓故人是指誰
故人西辭黃鶴樓故人是指孟浩然。故人西辭黃鶴樓出自《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名篇之一。這是一首送別詩,寓離情于寫景。此詩中的故人指的是孟浩然,是李白的好友。這首送別詩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調(diào)。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種少年剛腸的離別,也不同于王維《渭城曲》那種...
考試容易考的古詩和詩句
描寫冬天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劉長卿) 江雪(柳宗元) 梅花(王安石)日暮蒼山遠 千山鳥飛絕, 墻角數(shù)枝梅天寒白屋貧 萬徑人蹤滅 凌寒獨自開柴門聞犬吠 孤舟蓑笠翁 遙知雪風雪夜歸人 獨釣寒江雪 有暗香來 送別詩別董大(高適)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黃鶴樓送孟浩之廣陵(李白)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贈汪倫(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畫出要停頓的地方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相關(guān)評說:
歷下區(qū)法面: ______ 我只學過后面的詩,我試著去解決一下,不好莫怪,兩首詩從標題上看都是送別的詩, 芙 蓉 樓 送 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 這首七言絕句是王昌齡在江蘇省鎮(zhèn)江...
歷下區(qū)法面: ______ 謝別 如:李白的《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樣的送別,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李白和汪倫同是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人.同時也寫出兩人之間不拘形跡的友誼. 戀別 如: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
歷下區(qū)法面: ______ 《芙蓉樓送辛漸》 唐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詩人的朋友辛漸即將取道揚州,北上洛陽.正江寧(今江蘇南京)任職的詩人,親自送行到了潤州,在西北城樓(即“芙蓉樓”)為他餞行,并寫下這首詩.
歷下區(qū)法面: ______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歷下區(qū)法面: ______ 其一: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唐·李白 其二: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 另外還可以參考: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送別》、《山中送別》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渡荊門送別》、《送友人》、《宣州謝脁樓餞別 校書叔云》、《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春夜洛城聞笛》、《憶秦娥· 簫聲咽》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高適:《別董大》鄭谷:《淮上與友人別》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青門柳》 駱賓王:《于易水送別》
歷下區(qū)法面: ______[答案]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別董大》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任一首皆可)
歷下區(qū)法面: ______[答案] 《芙蓉樓送辛漸》是一首送別詩.詩的構(gòu)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jié).首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孤寂之情;后兩句自比冰壺,表達自己開朗胸懷和堅強性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
歷下區(qū)法面: ______ 這首詩不像一般的送別詩那樣,努力抒發(fā)對友人的深深眷戀之情,而是著重講述自己的純潔感情和高尚志向.當時,詩人的朋友辛漸即將取道揚州,北上洛陽.正在江寧(...
歷下區(qū)法面: ______ 《芙蓉樓送辛漸》是一首送別詩.詩的構(gòu)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jié). 首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孤寂之情;后兩句自比冰壺,表達自己開朗胸懷和堅強性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