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行的"衰"讀音是什么啊 《長歌行》(漢樂府)里“衰”的讀音是什么?
原因:聽說古代(那時)沒有shuāi這個音。
衰謝 shuāixiè
〖witherandfall〗∶枯萎凋謝
漢樂府《長歌行》
原文:
qīng qīng yuán zhōng kuí
青青園中葵,
zhāo lù dài rì xī
朝露待日晞。
yáng chūn bù dé zé
陽春布德澤,
wàn wù shēng guāng huī
萬物生光輝。
cháng kǒng qiū jié zhì
常恐秋節(jié)至,
kūn huáng huā yè shuāi
焜黃華葉衰。
bǎi chuān dōng dào hǎi
百川東到海,
hé shí fù xī guī
何時復西歸?
shǎo zhuàng bù nǔ lì
少壯不努力,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老大徒傷悲。
【注釋】:
此詩選自漢樂府。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朝廷音樂機關,漢武帝時得到大規(guī)模的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本詩是其中的一首。
長歌行:漢樂府曲調名。
葵:古代的一種蔬菜。
晞:曬干。
陽春:就是春天,是陽光和露水充足的時候。
布:散布,灑滿。
德澤:恩澤。
秋節(jié):秋季。
節(jié),時節(jié),節(jié)令。
焜黃:枯黃。
華:同“花”。
衰:為了押韻,這里可以按古音讀作。
百川:無數(shù)條江河。川,河流。
徒:徒然,白白地。
【今譯】:
園中的葵菜呵郁郁蔥蔥,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升。
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萬物都呈現(xiàn)出一派繁榮。
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作品簡介】:
漢樂府 “樂府”原是古代掌管音樂的官署。秦及西漢輝帝時都設有“樂府令”。漢武帝時的樂府規(guī)模較大,其職能是掌管宮廷所用音樂,兼采民間歌謠和樂曲。魏晉以后,將漢代樂府機關所搜集演唱的詩歌,統(tǒng)統(tǒng)稱為樂府詩。
漢樂府創(chuàng)作的基本原則是“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漢書·藝文志》)。它繼承《詩經》現(xiàn)實主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廣闊而深刻地反映了漢代的社會現(xiàn)實。漢樂府在藝術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現(xiàn)在它的敘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選取典型細節(jié),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雜言,尤其值得重視的是漢樂府已產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詩。流傳下來的漢代樂府詩,絕大多數(shù)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編著的《樂府詩集》中。
【賞析】:
這首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回打比方,說明光陰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fā)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這首詩借物言理,首先以園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長茂盛。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何以如此?因為它們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來,深知秋風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節(jié)奏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一個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時光而努力奮斗,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等到年老時后悔也來不及了。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出言警策,催人奮起。
簡評:
這是漢代樂府古詩中的一首名作。詩中用了一連串的比喻,來說明應該好好珍惜時光,及早努力。詩的前四句,向我們描繪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園子里綠油油的葵菜上還帶著露水,朝陽升起之后,曬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陽光中。世上的萬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煥發(fā)出無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們都要失去鮮艷的光澤,變得枯黃衰落了。萬物都有盛衰的變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過程。時間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樣,一直向東流入大海,一去不復返了。我們在年少力強的時候如果不珍惜時光,好好努力的話,到老的時候就只能白白地悲傷了!
shuai
shuai
歌行古詩有哪些
歌行古詩有很多,以下列舉一些較為著名的:一、長恨歌 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以其豐富的情節(jié)和深邃的情感膾炙人口。這首詩表現(xiàn)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通過錯綜復雜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展現(xiàn)了宮廷生活和情感糾葛。二、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代表作,以春江、花、月...
歌行的歌行名作
我的 歌行的歌行名作 我來答 1個回答 #熱議# 有哪些跨界“雙奧”的運動員?手機用戶35268 2016-05-27 · TA獲得超過153個贊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3 采納率:0% 幫助的人:95萬 我也去答題訪問個人頁 展開全部 作者: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腸。...
歌行體的特點
把記人物、記言談、發(fā)議論、抒感慨融為一體,內容充實而生動。例如杜甫的《兵車行》,詩中既有“行人”出征時的記敘,又有“道旁過者”與“行人”的問答,也有“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的感嘆,讀后真能摧人肝腸。三、聲律、韻腳比較自由 平仄不拘,可以換韻。“歌行”體詩歌在格律、音韻方面...
歌行體的代表作
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長恨歌》、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車行》、李白的《少年行》等;以“歌行”命名的:高適的《燕歌行》;以“吟”命名的: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韋莊的《秦婦吟》等;以“謠”...
什么是歌行
歌行是中國古代文學的一種重要形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漢代。在樂府詩中,歌行就已經開始顯現(xiàn)其獨特的藝術魅力。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歌行逐漸融入了更多的時代元素和地域特色,成為了一種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學體裁。歌行的藝術價值 歌行作為古代文學的一種形式,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其長篇敘事的能力、情感的豐富...
歌行體古詩有哪些
一、五言歌行 五言歌行是唐代最為流行的歌行體古詩形式之一。它每句五個字,以五言為主,同時又兼具七言和其他句式,形式靈活多變。五言歌行的代表作品有李白的《長歌行》等。這種詩歌形式既注重音樂韻律,又注重詩歌的意境和抒情。詩人通過簡潔明快的語言和豐富的想象力,將生活中的場景和情感表現(xiàn)得淋漓...
歌行是什么意思?
歌行是中國古代音樂傳統(tǒng)的一種形式,屬于民間歌唱藝術的范疇。歌行通常是在特定的儀式或活動中演唱,比如婚禮、喪禮、祭祀、廟會等,也可以作為純粹的娛樂性表演。歌行通常由若干人組成,表演者們會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合唱,歌詞通常是由樸素、生動的語言組成,用于表達民間對生活、愛情、親情等情感的吟唱和...
歌行歌行名作
燕歌行,曹丕作。秋風蕭瑟,涼意襲人,草木凋零,霜露凝結。群燕南飛,雁陣翔空,遙思君在遠方,游子思歸之情油然而生。妾身孤單一守,淚灑衣裳,琴弦輕撥,低吟淺唱,明月皎皎,星漢西流。牽牛織女遙遙相對,爾何辜于銀河之畔?長安古意,盧照鄰筆下。大道連狹斜,七香車馬,玉輦金鞭。龍鳳裝飾,朝...
歌行和律詩的區(qū)別
1、句數(shù)和結構:歌行的句數(shù)相對自由,沒有固定的限制,而律詩的句數(shù)則有定數(shù),而七言律詩則有更嚴格的格式要求,每兩句為一聯(lián),共四聯(lián)。2、對仗與音韻:歌行不需要對句,但律詩的頷聯(lián)與頸聯(lián)必須用對句。3、創(chuàng)作風格與主題:歌行常常用于描述一個故事或事件的發(fā)展過程,不拘泥于對仗或聲韻,更注重表現(xiàn)...
歌行怎么讀音
歌行的讀音拼音為:gē xíng。【
相關評說:
昌江區(qū)慣性: ______ 川:指江河 悲:這里是悔恨的意思
昌江區(qū)慣性: ______ 1. 百川:千百條江河. 2. 出自《長歌行》,是一首漢族古典詩歌,屬于漢樂府詩,是勸誡世人惜時奮進的名篇.原文: 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jié)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 譯文: 園中的葵菜呵郁郁蔥蔥,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升. 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萬物都呈現(xiàn)出一派繁榮. 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昌江區(qū)慣性: ______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