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滄浪亭的詩句 描寫滄浪亭的詩句
宋·袁說友
平生公賞最巖居,肯作癡兒失故吾。正爾不堪塵滿面,為君何惜酒隨車。...
2、 《初晴游滄浪亭》
宋·蘇舜欽
夜雨連明春水生,嬌云濃暖弄陰晴。簾虛日薄花竹靜,時有乳鳩相對鳴。...
3、 《滄浪亭有感二首》
宋·錢時
歸老園林事已休,無端淮水作鴻溝。堂堂百戰(zhàn)平戎手,肯向滄浪把釣鉤。...
4、 《蝶戀花·獨向滄浪亭外路》
近代·王國維
獨向滄浪亭外路,六曲欄干,曲曲垂楊樹。展盡鵝黃千萬縷,月中并作濛...
5、 《題蘇子美滄浪亭》
宋·陳瀧
整履上飛虹,風(fēng)高退酒容。葉黃翻亂蝶,樹老臣蒼龍。古徑秋霜滑,空山...
6、 《為章道祖頗及葛藤·滄浪亭》
宋·葛立方
滄浪亭下水連溪,影倒虛檐鳳翅齊。白小牽風(fēng)動晨鏡,碧圓著雨響秋鼙。...
7、 《寄題蘇子美滄浪亭》
宋·韓維
聞君買宅洞庭傍,白水千畦插稻身。生事已能支伏臘,歲華全得屬文章。...
8、 《滄浪亭》
宋·胡珵
昔聞滄浪亭,未濯滄浪水。先賢眇遺跡,壯觀一何侈。飛橋跨木末,巨浸...
9、 《滄浪亭》
唐·胡宿
竄逐本無罪,羈窮向此忘。野煙含悵望,落日滿滄浪。亂草荒來綠,幽蘭...
10、 《觀滄浪亭石感而有作》
宋·劉敬
蘇君在朝人不知,蘇君既沒人悲人。流風(fēng)遺書見稱道,高文大句爭提撕。...
11、 《寄題蘇子美滄浪亭》
宋·梅堯臣
聞買滄浪水,遂作滄浪人。置亭滄浪上,日與滄浪親。宜曰滄浪叟,老向...
12、 《滄浪亭》
宋·歐陽修
子美寄我滄浪吟,邀我共作滄浪篇。滄浪有景不可到,使我東望心悠然。...
13、 《滄浪亭》
宋·蒲壽宬
曉色桃蒸霞,春陰柳垂霧。為問橋下船,沿流到何處。...
14、 《滄浪亭》
宋·沈東
草蔓花枝與世新,登臨空復(fù)想清塵。只今唯有亭前水,曾識春風(fēng)載酒人。...
15、 《游滄浪亭詩》
宋·曾幾
丘壑園林得我驚,茲游便足了馀生。飛來嶓冢橫空翠,流出滄浪徹底清。...
16、 《和叔粲滄浪亭》
宋·鄭俠
高亭殖殖水冷冷,笑指鷗鳧坐晚汀。遠不聞聲千櫓去,矯如爭秀數(shù)峰青。...
17、 《滄浪亭作》
明·徐繗
窈窕滄波寺,玲瓏水上扉。綠窗云竹凈,朱戶露花晞。魚逸晴偏躍,鷗閑...
《水調(diào)歌頭·滄浪亭》 蘇舜欽
瀟灑太湖岸,淡佇洞庭山。
魚龍隱處,煙霧深鎖渺彌間。
方念陶朱張翰,忽有扁舟急槳,撇浪載鱸還。
落日暴風(fēng)雨,歸路繞汀灣。
丈夫志,當(dāng)景盛,恥疏閑。
壯年何事憔悴?華發(fā)改朱顏。
擬借寒潭垂釣,又恐鷗鳥相猜,不肯傍青綸(guān)。
刺棹(zhào)穿蘆荻,無語看波瀾。
關(guān)于蘇州園林的詩句或語句有哪些
拙政園:“君到姑蘇間,人家皆枕河。故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唐代詩人杜荀鶴 獅子林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萬山中。(元·維則《獅子林即景》)居士高蹤何處尋,居然城市有山林.滄浪亭:清風(fēng)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 虎丘:俯水枕石游魚出聽;臨流枕石化蝶忘機 ...
關(guān)于蘇州園林留園的詩句
1.描寫蘇州園林的詩句 “君到姑蘇間,人家皆枕河。故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唐代詩人杜荀鶴 一逕抱幽山,居然城市間。(宋·蘇舜欽《滄浪亭》)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萬山中。(元·維則《獅子林即景》)絕憐人境無車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園圖詠·若墅堂》)不知城...
形容蘇州拙政園的詩句
1. 關(guān)于蘇州拙政園的詩句園林 關(guān)于蘇州拙政園的詩句園林 1.有關(guān)蘇州,拙政園的古詩詞 1、一逕抱幽山,居然城市間。出自:宋·蘇舜欽《滄浪亭》譯文:一個直接抱著幽山,居然在城市間。2、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萬山中。出自:元·維則《獅子林即景》譯文:人說我住在城市里,我懷疑自己在萬山...
關(guān)于蘇州園林留園的詩句
1.描寫蘇州園林的詩句 “游覽蘇州園林,如入畫境。‘君到姑蘇間,人家皆枕河。故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唐代詩人杜荀鶴的描繪,生動展現(xiàn)了蘇州古城的水鄉(xiāng)特色。”“‘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萬山中。’元代的蘇舜欽在《滄浪亭》中,以寥寥數(shù)語,便將蘇州園林的幽靜與城市繁華的對比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描寫蘇州園林的詩句
清風(fēng)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滄浪亭聯(lián) 蒼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風(fēng)是故人。(獅子林立雪堂聯(lián))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拙政園與誰同坐軒聯(lián))閑尋詩冊應(yīng)多味;得意魚鳥來相親。(拙政園繡綺亭舊聯(lián))俯水枕石游魚出聽;臨流枕石化蝶忘機。(虎丘花雨亭聯(lián))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 ...
關(guān)于滄水的詩句有哪些?
37、棹曲水滄浪 —— 宋代 朱用之 《意難忘·宮額涂黃》38、吹蕩滄江水 —— 元代 于立 《玉山佳處(馬九霄篆顏,楊廉夫、陳敬初記)》39、濯纓滄浪水 —— 宋代 劉宰 《送傅守歸》40、未濯滄浪水 —— 宋代 胡珵 《滄浪亭》41、未濯滄浪水 —— 宋代 胡理 《滄浪詠》42、杯水入...
描寫蘇州的詩句
翻譯:如果謝靈運知道蘇州的風(fēng)景,就不用穿山越嶺,遍訪風(fēng)光。2、隔斷城西市語嘩,幽棲絕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題姜氏藝圃》翻譯:誰說現(xiàn)在不超過這個距離,端知道道城市有山林。3、一逕抱幽山,居然城市間。——宋·蘇舜欽《滄浪亭》翻譯:一個直接抱著幽山,居然在城市間。4、江山如有待,...
有關(guān)于洞庭山的詩句
1.關(guān)于洞庭山的古詩 1、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唐代:張說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 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 譯文: 放眼遙望巴陵地區(qū)洞庭湖一帶的秋景,成天看到的就是這孤獨的君山漂浮在水中。 傳說這君山上曾居住著神仙可惜未能得見,我的心潮隨著那蕩漾的湖水綿遠悠長。 2、水調(diào)歌頭·滄浪亭 宋...
關(guān)于江蘇濱海詩句
2.與江蘇有關(guān)的詩句 蘇州滄浪亭山頂有一座方形石亭聳立,飛檐翹角,亭額“滄浪亭”。 石柱上鐫刻一副對聯(lián):清風(fēng)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這副對聯(lián),不是建亭時就有的,而是清嘉慶年間江蘇巡撫梁章鉅集歐陽修和蘇舜欽唱酬詩句。 上聯(lián)是歐陽修《滄浪亭》詩,下聯(lián)出自蘇舜欽《過蘇州》詩。梁先生屢次書寫,都感到不如...
滄浪亭的古典園林建筑分析
亭上對聯(lián)云:“清風(fēng)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上聯(lián)出自歐陽修的《滄浪亭》詩句,下聯(lián)出自蘇舜欽的《過蘇州》詩。 四、文化之美 中國的園林歷來就是文人寄托精神情感的載體,從建園之初的場地的選擇,到建筑的布局分割和景點的設(shè)置,無不和文人所求的畫理有關(guān),即文人的山水畫。山水畫經(jīng)過隋唐的發(fā)展,到了我國的...
相關(guān)評說:
白銀區(qū)復(fù)合: ______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父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再游姑蘇玉芝觀 【唐】許渾 高梧一葉下秋初,迢遞重廊舊寄居. 月過碧窗今夜酒,雨昏紅壁去年書. 玉池露冷芙蓉淺,瓊樹...
白銀區(qū)復(fù)合: ______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白銀區(qū)復(fù)合: ______[答案] 濃枝高下繞亭臺,初染胭脂漸次開.遮映落霞迷澗壑,漫和疏雨點莓苔.低藏雙燕人前舞,密引群蜂花底回.安得廬山千樹子,... 江山如有待 花柳更無私 拙政園·繡綺亭舊聯(lián) 閑尋詩冊應(yīng)多味 得意魚鳥來相親 滄浪亭聯(lián) 清風(fēng)明月本無價 近水遠山皆有情 獅...
白銀區(qū)復(fù)合: ______ 《孺子歌》,又名《滄浪歌》《漁父歌》,始見于《孟子?離婁(I6u)上》.原 詩為:“滄浪之水清兮,可以灌我I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這首民歌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流傳在漢水以北.詩中提到水的“清濁”變化,水清就能 洗纓,水濁就能洗腳. 北宋文人蘇舜欽仕途遇阻后定居蘇州,以四萬貫錢買下五代吳越國廣陵王錢元鐐的 廢棄池館,修葺整飭,于近水處修建亭子,取it首《滄浪歌》之意,題名“滄浪亭”,自號 “滄浪翁”.還寫了《滄浪亭記》專門描繪滄浪亭幽靜美的景物和自己悠游舒適的隱居 生活. 【答案】?足
白銀區(qū)復(fù)合: ______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 東西南北橋相望,畫橋三百映江城 春城三百七十橋,兩岸朱樓夾柳條 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夜讀蘇州詩,襟懷盡冰雪. 飄飄關(guān)塞云,微微河漢月. 秋蘭南窗前,清香靜中發(fā). 懷我千載心,歲晚更幽絕. 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白銀區(qū)復(fù)合: ______ 1、太湖秋夕 唐代:王昌齡 水宿煙雨寒,洞庭霜落微.譯文 宿在太湖的一條小船上,月光下,小船在水上慢慢地移動.2、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 宋代:姜夔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云去.數(shù)峰清苦.商略黃昏雨.譯文 北方的鴻雁悠然自在,...
白銀區(qū)復(fù)合: ______[答案] 描寫黃河的詩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李白《將進酒》 “黃河落盡走東海,萬里寫入襟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白日...
白銀區(qū)復(fù)合: ______ “君到姑蘇間,人家皆枕河.故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唐代詩人杜荀鶴 一逕抱幽山,居然城市間.(宋·蘇舜欽《滄浪亭》)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萬山中.(元·維則《獅子林即景》) 絕憐人境無車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園圖詠·若墅堂》) 不知城市有山林,謝公丘壑應(yīng)無負.(清·徐崧《秋過懷云亭訪周雪客調(diào)寄踏莎行》.懷云亭即今蘇州北半園) 隔斷城西市語嘩,幽棲絕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題姜氏藝圃》) 誰謂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獅子林得句》) 居士高蹤何處尋,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賡言《游獅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