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 這個作為姓氏怎么讀啊? “嵇”作為姓氏怎么讀?
嵇作為姓氏讀音:jī。嵇姓,中華姓氏之一。
在《百家姓》中排第194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300名以外。
據(jù)《元和姓纂》所載,夏王少康封其子季杼于會稽,此后有稽氏。至漢代初年,稽氏家族遷往譙郡的嵇山定居,遂改為“嵇”氏。
又《文章敘錄》載,嵇康原姓奚氏,由會稽遷往譙郡_縣,取稽字上半部為“嵇”氏。嵇姓的讀音亦不相同。如:yí(第二聲)、ji(第一聲,第二聲)和xi(第一聲)。
一、姓氏源流
嵇(Jī)姓源流較純正,源出有二:
1、出自姒姓,稽姓所改。上古時候,會稽曾是大禹召集天下諸侯開會的地方,是當(dāng)時一個重要的政治文化重地,大禹死后埋葬在會稽山,他的后代在會稽山上建立了宗廟。夏朝君主少康即位,將王子季抒封于會稽,稱會稽氏,遂以稽為姓。到古代漢朝初年,會稽氏的后裔遷到礁郡的嵇山,便又改為嵇姓。此后,會稽氏的后裔就以“嵇”作為姓氏了。
2、出自北方少數(shù)民族所改。據(jù)《魏書·官氏志》上記載,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復(fù)姓統(tǒng)稽氏、紇奚氏,遷徙定居中原后,改為漢姓嵇,遂成嵇氏。
得姓始祖:季杼。嵇姓是禹的后代。根據(jù)《元和姓纂》所記載,大約在4100年以前,夏禹死后,葬在會稽山,夏帝少康繼位后,又將庶子季杼封在會稽,主持禹的祭祀,季杼的子孫稱為會稽氏。到了西漢初年,會稽氏遷往譙郡的稽山,即現(xiàn)在的安徽省毫縣,就以嵇山的“嵇”作為姓,稱嵇氏。另一種說法,根據(jù)《文帝敘錄》上的記載,稽康本姓奚,會稽人,由會稽遷譙郡铚縣(今安徽省宿縣西),取會稽的“稽”字上半部,去“日”加“山”為“嵇”,而稱嵇氏。二則雖稍有出入,然嵇源于稽則一。故嵇氏后裔尊季杼為嵇姓的得姓始祖。
嵇康是個名人。嵇,ji,是這樣讀的,第二聲
嵇 jí
基本字義
1. 姓。
嵇 Jī
詳細(xì)字義
〈名〉
如:ji kang 嵇康
1. 山名。嵇山 [Ji Mountain]。在安徽省宿縣以西、亳縣以東
[嵇]
ji.音“及”
各地方言不同,音有可能變異
示竹13920561261: 禾尤山組合在一起是什么字 -
大新縣水平: ______ 嵇 jí 部首筆畫 部首:山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2 五筆86:TDNM 五筆98:TDNM 倉頡:HDIUU 筆順編號:312341354252 四角號碼:23972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5D47 基本字義 1. 姓. 嵇 Jī 詳細(xì)字義 〈名〉 1. 山名.嵇山 [Ji Mountain].在安徽省宿縣以西、亳縣以東
示竹13920561261: 大家人不認(rèn)識這個字?
大新縣水平: ______ 嵇 jī 嵇 <名> 山名.嵇山 嵇jī姓.在各方言中,嵇姓的讀音亦不相同 如:yi(第二聲) 、ji(第一聲,第二聲) 和 xi(第一聲). 部首:山,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2 五筆86
示竹13920561261: 一個禾字旁一個尤一個山念啥 -
大新縣水平: ______ 一個禾字旁一個尤一個山是”嵇“,讀音是jī. 嵇,左右結(jié)構(gòu),部首是禾,部外筆畫7畫,總筆畫是12,五筆輸入法字根是TDNM.可作為姓氏,也是中國山名.在江蘇北部灌南地區(qū),當(dāng)?shù)刈x音是:yí,二聲(移)同音,在灌云地區(qū)也是讀yí的...
示竹13920561261: “后”這個字作為姓氏,應(yīng)該怎么念? -
大新縣水平: ______ 后,用作姓時讀:hòu . 1、見《中華古今姓氏大辭典》247頁. 2、見《漢語大字典》581頁 .
示竹13920561261: 左邊一個和上面一個龍下面一個山怎么讀 -
大新縣水平: ______ 嵇:(音同“機(jī)”),姓氏 嵇康:著名的竹林七賢代表人物,相傳名曲“廣陵散”的創(chuàng)作者
示竹13920561261: 姓“嵇”的是什么人的后代?誰有嵇氏家譜啊?看看!! -
大新縣水平: ______ 起源: 起源主要有四:①出自姒姓.據(jù)《姓譜》、《元和姓纂》所載,夏王少康封支子季杼于會稽,遂為會稽氏.漢初時遷于譙之嵇山(今安徽宿州西南一百二十里),改為嵇姓.②他姓改姓而來.據(jù)《姓氏考略》、《文章敘錄》、《元和志...
示竹13920561261: 百家姓 姓科 -
大新縣水平: ______ 姓氏:科 祖宗:科虜 分類:以名為姓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始成于春秋.吳國有個叫科虜(盧)的人,是吳王的兒子.他的后代就用他名字中的“科”字作為自己的姓氏,遂成科姓. 郡望: 1、濟(jì)陽郡:晉惠帝...
示竹13920561261: “卻”字在作為姓氏的時候該怎么讀? -
大新縣水平: ______ 我把百家姓全部給你找出來了,可是我沒發(fā)現(xiàn)有“卻 ” 這個姓氏啊! 不然 你自己在下面找找看! 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zhào)(qián)(sūn)(lǐ)(zhōu)(wú) (zhèng)(wáng) 馮陳褚衛(wèi) 蔣沈韓楊(féng)(chén)(chǔ)(wèi) (jiǎng)(shěn)...
示竹13920561261: 筏這個字怎么讀 -
大新縣水平: ______ 筏: 讀音:[fá] 部首:竹 五筆:TWAR 釋義:用竹、木等平擺著編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子.竹~.皮~.
在《百家姓》中排第194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300名以外。
據(jù)《元和姓纂》所載,夏王少康封其子季杼于會稽,此后有稽氏。至漢代初年,稽氏家族遷往譙郡的嵇山定居,遂改為“嵇”氏。
又《文章敘錄》載,嵇康原姓奚氏,由會稽遷往譙郡_縣,取稽字上半部為“嵇”氏。嵇姓的讀音亦不相同。如:yí(第二聲)、ji(第一聲,第二聲)和xi(第一聲)。
一、姓氏源流
嵇(Jī)姓源流較純正,源出有二:
1、出自姒姓,稽姓所改。上古時候,會稽曾是大禹召集天下諸侯開會的地方,是當(dāng)時一個重要的政治文化重地,大禹死后埋葬在會稽山,他的后代在會稽山上建立了宗廟。夏朝君主少康即位,將王子季抒封于會稽,稱會稽氏,遂以稽為姓。到古代漢朝初年,會稽氏的后裔遷到礁郡的嵇山,便又改為嵇姓。此后,會稽氏的后裔就以“嵇”作為姓氏了。
2、出自北方少數(shù)民族所改。據(jù)《魏書·官氏志》上記載,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復(fù)姓統(tǒng)稽氏、紇奚氏,遷徙定居中原后,改為漢姓嵇,遂成嵇氏。
得姓始祖:季杼。嵇姓是禹的后代。根據(jù)《元和姓纂》所記載,大約在4100年以前,夏禹死后,葬在會稽山,夏帝少康繼位后,又將庶子季杼封在會稽,主持禹的祭祀,季杼的子孫稱為會稽氏。到了西漢初年,會稽氏遷往譙郡的稽山,即現(xiàn)在的安徽省毫縣,就以嵇山的“嵇”作為姓,稱嵇氏。另一種說法,根據(jù)《文帝敘錄》上的記載,稽康本姓奚,會稽人,由會稽遷譙郡铚縣(今安徽省宿縣西),取會稽的“稽”字上半部,去“日”加“山”為“嵇”,而稱嵇氏。二則雖稍有出入,然嵇源于稽則一。故嵇氏后裔尊季杼為嵇姓的得姓始祖。
嵇康是個名人。嵇,ji,是這樣讀的,第二聲
嵇 jí
基本字義
1. 姓。
嵇 Jī
詳細(xì)字義
〈名〉
如:ji kang 嵇康
1. 山名。嵇山 [Ji Mountain]。在安徽省宿縣以西、亳縣以東
[嵇]
ji.音“及”
各地方言不同,音有可能變異
相關(guān)評說:
大新縣水平: ______ 嵇 jí 部首筆畫 部首:山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2 五筆86:TDNM 五筆98:TDNM 倉頡:HDIUU 筆順編號:312341354252 四角號碼:23972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5D47 基本字義 1. 姓. 嵇 Jī 詳細(xì)字義 〈名〉 1. 山名.嵇山 [Ji Mountain].在安徽省宿縣以西、亳縣以東
大新縣水平: ______ 嵇 jī 嵇 <名> 山名.嵇山 嵇jī姓.在各方言中,嵇姓的讀音亦不相同 如:yi(第二聲) 、ji(第一聲,第二聲) 和 xi(第一聲). 部首:山,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2 五筆86
大新縣水平: ______ 一個禾字旁一個尤一個山是”嵇“,讀音是jī. 嵇,左右結(jié)構(gòu),部首是禾,部外筆畫7畫,總筆畫是12,五筆輸入法字根是TDNM.可作為姓氏,也是中國山名.在江蘇北部灌南地區(qū),當(dāng)?shù)刈x音是:yí,二聲(移)同音,在灌云地區(qū)也是讀yí的...
大新縣水平: ______ 后,用作姓時讀:hòu . 1、見《中華古今姓氏大辭典》247頁. 2、見《漢語大字典》581頁 .
大新縣水平: ______ 嵇:(音同“機(jī)”),姓氏 嵇康:著名的竹林七賢代表人物,相傳名曲“廣陵散”的創(chuàng)作者
大新縣水平: ______ 起源: 起源主要有四:①出自姒姓.據(jù)《姓譜》、《元和姓纂》所載,夏王少康封支子季杼于會稽,遂為會稽氏.漢初時遷于譙之嵇山(今安徽宿州西南一百二十里),改為嵇姓.②他姓改姓而來.據(jù)《姓氏考略》、《文章敘錄》、《元和志...
大新縣水平: ______ 姓氏:科 祖宗:科虜 分類:以名為姓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始成于春秋.吳國有個叫科虜(盧)的人,是吳王的兒子.他的后代就用他名字中的“科”字作為自己的姓氏,遂成科姓. 郡望: 1、濟(jì)陽郡:晉惠帝...
大新縣水平: ______ 我把百家姓全部給你找出來了,可是我沒發(fā)現(xiàn)有“卻 ” 這個姓氏啊! 不然 你自己在下面找找看! 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zhào)(qián)(sūn)(lǐ)(zhōu)(wú) (zhèng)(wáng) 馮陳褚衛(wèi) 蔣沈韓楊(féng)(chén)(chǔ)(wèi) (jiǎng)(shěn)...
大新縣水平: ______ 筏: 讀音:[fá] 部首:竹 五筆:TWAR 釋義:用竹、木等平擺著編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子.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