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作品有哪些 王安石有哪些作品
。《上仁皇帝言事書》,是主張社會變革的一篇代表作,根據(jù)對北宋王朝內(nèi)外交困形勢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完整的變法主張,表現(xiàn)出作者“起民之病,治國之疵”的進步思想。《本朝百年無事札子》,在敘述并闡釋宋初百余年間太平無事的情況與原因的同時,尖銳地提示了當時危機四伏的社會問題,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利建樹,認為“大有為之時,正在今日”。它對第二年開始施行的政,無異吹起了一支前奏曲。《答司馬諫議書》,以數(shù)百字的篇幅,針對司馬光指責新法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四事,嚴加剖駁,短小精悍,言簡意賅,措詞得體,體現(xiàn)了作者剛毅果斷和堅持原則的政治家風度。安石的政論文,不論長篇還是短制,結構都很謹嚴,主意超卓,說理透徹,語言樸素精練,“只用一二語,便可掃卻他人數(shù)大段”(劉熙載《藝概.文概》),具有較強的概括性與邏輯力量。這時推動變法和鞏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成果起了積極的作用。安石的一些小品文,膾炙人口,《鯀說》、《讀孟嘗君傳》、《書刺客傳后》、《傷仲永》等,評價人物,筆力勁健,文風峭刻,富有感情色彩,給人以顯豁的新鮮覺。他還有一部分山水游記散文,《城陂院興造記》,簡潔明快而省力,酷似柳宗元;《游褒禪山記》,亦記游,亦說理,二者結合得緊密自然,即使抽象的道理生動、形象,又使具體的記事增加思想深度,顯得布局靈活并又曲折多變。
王安石的詩歌,大致可以罷相(1076年左右)劃界而分為前、后期,在內(nèi)容和風格上有較明顯的區(qū)別。“王荊公少以意氣自許,故詩語惟其所向,不復更為涵蓄……后為群牧羊官,從宋次道盡假唐人詩集,博觀而約取,晚年始盡深婉不迫之趣”(葉夢得《石林詩話》)。前期的詩歌,長于說理,傾向性十分鮮明,涉及許多重大而尖銳的社會,問題注意到下層人民的痛苦,替他們發(fā)出了不平之聲。《感事》、《兼并》、《省兵》等,從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方面描寫和提示了宋代國勢的積弱或內(nèi)政的腐敗,指出了大地主、大商人兼并土地對于國家和人民的危害,提出“精兵擇將”的建議;《收鹽》、《河北民》等,反映了當時人民群眾備受統(tǒng)治者迫、害壓榨的悲慘遭遇;《試院中》、《評定試卷》等,則直接抨擊以詩,賦取士的科舉制度,要求起用具有經(jīng)世濟國的人才;《元日》、《歌元豐》等,熱情地謳歌了變法帶來的新氣象和人民的歡樂;《商鞅》、《賈生》等,通過對歷史人物功過得失的價,抒發(fā)了自己的新的見解和進步意義。安石后期的隱居生活,帶來了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上的化。他流連、陶醉于山水田園中,題材內(nèi)容比較狹窄,大量的寫景詩、詠物詩取代了前期政治詩的位置,抒發(fā)一種閑恬的情趣。但藝術表現(xiàn)上卻臻于圓熟,“雅麗精絕,脫去流俗,每諷味之,便沉沆瀣生牙頰間。”(《后山詩話》載黃魯直語)和《泊船瓜洲》、《江上》《梅花》、《書湖陰先生壁》等詩,觀察細致,精工巧麗,意境幽遠清新,表現(xiàn)了對大自然美的歌頌和熱愛,歷來為人們所傳誦。
從詩體說來,安石的古體詩雖然多用典故,好發(fā)議論,但象《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穎,充滿著情感和豐富的想象。律詩則用字工穩(wěn),對偶貼切,但有時不免失于過多的雕刻。五絕和七絕尤負盛譽,“王半山備眾體,精絕句”(《寒廳詩話》),“荊公絕句妙天下”(《艇齋詩話》)。他的詩對當代和后世都有影響,被稱為“王荊公體”(嚴羽《滄浪詩話》)。
安石的詞,今存約二十余首。雖不以詞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舊習”(劉熙載《藝概.詞曲概》)。《桂枝香.金陵懷古》一詞,通過描寫金陵(今江蘇南京市)壯景及懷古,揭露六朝統(tǒng)治階級“繁華兢逐”的腐朽生活,豪縱沉郁,被贊為詠古絕唱。它同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一詞,開了蘇東坡豪放的先聲,給后來詞壇以良好的影響
重點介紹:
傷仲永
(傷,是“憐惜”的意思。傷仲永,即憐惜方仲永這個幼時天資聰穎的神童由于沒有學習,以致成年后竟成為默默無聞的庸人。)
作者: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作者交代了方仲永的籍貫、姓名、身份、家世。)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儀禮·喪服》鄭玄注:“收族者,謂別親疏,序昭穆。”《禮記·大傳》孔穎達正義:“‘收族故宗廟嚴’者,若族人散亂,骨肉乖離,則宗廟祭享不嚴肅也;若收之,則親族不散,昭穆有倫,則宗廟所以尊嚴也。”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親疏遠近之序團結族人,使不離散。方仲永的試筆之作“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養(yǎng)父母”,是“孝”的表現(xiàn),“收族”,是“仁”的表現(xiàn)。五歲的孩子有這樣的志向,這在封建時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難怪人們在贊揚之余,還特地把這首詩送給本鄉(xiāng)的讀書人去看,讓他們來評定。)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在唐宋時是對一般讀書人的稱呼,跟明清兩朝經(jīng)過縣試及格的生員不同。“一鄉(xiāng)”,全鄉(xiāng)。這句話應理解為傳給全鄉(xiāng)的讀書人看.不是只給某個秀才看。)觀之。自是指物作詩(即作“詠物詩”。過去訓練兒童作詩,常常指定一件物品為題,要求在詩中既能說出該物品的特點,又能借此表達某種思想感情,是作詩的起步訓練。)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省略句。省略了“使”的賓語,應為“不使之學”,“之”在此指代方仲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明道”,宋仁宗年號,只有兩年(1032-1033)。“先人”。這是對已故父親的稱呼。按:王安石父親名益,字損之,天圣八年(1030)曾以殿中丞知韶州(現(xiàn)在廣東省韶關市),三年后以丁憂離職還家,王安石(當時13歲)隨行。據(jù)此,這次還家當在明道二年(1033)。寶元二年(1039),王益卒于江寧(現(xiàn)在屬江蘇省)通判任上。王安石此文寫于慶歷三年(1043)故稱“先人”。),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省略句。省略了“令”的賓語,應為“令其作詩”,“其”指代方仲永。)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指王安石)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終于成為普通人,是他受到的后天的教育不到位的原因。)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意義:人的天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經(jīng)過后天的不斷的學習。)
王安石不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時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學家。他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學創(chuàng)作和政治活動密切地聯(lián)系起來,強調(diào)文學的作用首先在于為社會服務。他反對西昆派楊億、劉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風,認為“所謂文者,務為有補于世而已矣。所謂辭者,猶器之有刻鏤繪畫也。誠使巧縣華,不必適用;誠使適用,亦不必巧且華。要之以適用為本,以刻鏤繪畫為之容也。”(《上人書》)正因為安石以“務為有補于世”的“適用”觀點視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時弊、反映社會矛盾具有較濃厚的政治色彩。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歌曲》等。
王安石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簡練,奇崛峭拔,大都是書、表、記、序等體式的論說文,闡述政治見解與主張,為變法革新服務。這些文章針對時政或社會問題,觀點鮮明,分析深刻,長篇則橫鋪而不力單,短篇則紆折而不味薄。《上仁皇帝言事書》,是主張社會變革的一篇代表作,根據(jù)對北宋王朝內(nèi)外交困形勢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完整的變法主張,表現(xiàn)出作者“起民之病,治國之疵”的進步思想。《本朝百年無事札子》,在敘述并闡釋宋初百余年間太平無事的情況與原因的同時,尖銳地提示了當時危機四伏的社會問題,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利建樹,認為“大有為之時,正在今日”。它對第二年開始施行的政,無異吹起了一支前奏曲。《答司馬諫議書》,以數(shù)百字的篇幅,針對司馬光指責新法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四事,嚴加剖駁,短小精悍,言簡意賅,措詞得體,體現(xiàn)了作者剛毅果斷和堅持原則的政治家風度。安石的政論文,不論長篇還是短制,結構都很謹嚴,主意超卓,說理透徹,語言樸素精練,“只用一二語,便可掃卻他人數(shù)大段”(劉熙載《藝概.文概》),具有較強的概括性與邏輯力量。這時推動變法和鞏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成果起了積極的作用。安石的一些小品文,膾炙人口,《鯀說》、《讀孟嘗君傳》、《書刺客傳后》、《傷仲永》等,評價人物,筆力勁健,文風峭刻,富有感情色彩,給人以顯豁的新鮮覺。他還有一部分山水游記散文,《城陂院興造記》,簡潔明快而省力,酷似柳宗元;《游褒禪山記》,亦記游,亦說理,二者結合得緊密自然,即使抽象的道理生動、形象,又使具體的記事增加思想深度,顯得布局靈活并又曲折多變。
王安石的詩歌,大致可以罷相(1076年左右)劃界而分為前、后期,在內(nèi)容和風格上有較明顯的區(qū)別。“王荊公少以意氣自許,故詩語惟其所向,不復更為涵蓄……后為群牧羊官,從宋次道盡假唐人詩集,博觀而約取,晚年始盡深婉不迫之趣”(葉夢得《石林詩話》)。前期的詩歌,長于說理,傾向性十分鮮明,涉及許多重大而尖銳的社會,問題注意到下層人民的痛苦,替他們發(fā)出了不平之聲。《感事》、《兼并》、《省兵》等,從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方面描寫和提示了宋代國勢的積弱或內(nèi)政的腐敗,指出了大地主、大商人兼并土地對于國家和人民的危害,提出“精兵擇將”的建議;《收鹽》、《河北民》等,反映了當時人民群眾備受統(tǒng)治者迫、害壓榨的悲慘遭遇;《試院中》、《評定試卷》等,則直接抨擊以詩,賦取士的科舉制度,要求起用具有經(jīng)世濟國的人才;《元日》、《歌元豐》等,熱情地謳歌了變法帶來的新氣象和人民的歡樂;《商鞅》、《賈生》等,通過對歷史人物功過得失的價,抒發(fā)了自己的新的見解和進步意義。安石后期的隱居生活,帶來了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上的化。他流連、陶醉于山水田園中,題材內(nèi)容比較狹窄,大量的寫景詩、詠物詩取代了前期政治詩的位置,抒發(fā)一種閑恬的情趣。但藝術表現(xiàn)上卻臻于圓熟,“雅麗精絕,脫去流俗,每諷味之,便沉沆瀣生牙頰間。”(《后山詩話》載黃魯直語)和《泊船瓜洲》、《江上》《梅花》、《書湖陰先生壁》等詩,觀察細致,精工巧麗,意境幽遠清新,表現(xiàn)了對大自然美的歌頌和熱愛,歷來為人們所傳誦。
從詩體說來,安石的古體詩雖然多用典故,好發(fā)議論,但象《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穎,充滿著情感和豐富的想象。律詩則用字工穩(wěn),對偶貼切,但有時不免失于過多的雕刻。五絕和七絕尤負盛譽,“王半山備眾體,精絕句”(《寒廳詩話》),“荊公絕句妙天下”(《艇齋詩話》)。他的詩對當代和后世都有影響,被稱為“王荊公體”(嚴羽《滄浪詩話》)。
安石的詞,今存約二十余首。雖不以詞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舊習”(劉熙載《藝概.詞曲概》)。《桂枝香.金陵懷古》一詞,通過描寫金陵(今江蘇南京市)壯景及懷古,揭露六朝統(tǒng)治階級“繁華兢逐”的腐朽生活,豪縱沉郁,被贊為詠古絕唱。它同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一詞,開了蘇東坡豪放的先聲,給后來詞壇以良好的影響。
從文學角度總觀安石的作品,無論詩、文、詞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開展的詩文革新運動,在他手里得到了有力推動,對掃除宋初風靡一時的浮華余風作出了貢獻。但是,安石的文學主張,卻過于強調(diào)“實用”,對藝術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計不足。他的不少詩文,又常常表現(xiàn)得議論說理成分過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韻味。還有一些詩篇,論禪說佛理,晦澀干枯。
詩詞作品
詞:《桂枝香·金陵懷古》 《浣溪沙》《南鄉(xiāng)子》 《漁家傲》 《菩薩蠻》
《桂枝香》 《千秋歲引》 《傷仲永·集句》 《傷仲永》
詩:《梅花》 《明妃曲二首》 《商鞅》 《書湖陰先生壁》 《元日》 《棋》
《登飛來峰》 《泊船瓜洲》 《與薛肇明弈棋賭》 《詩輸一首》 《春夜》 《北山》 《葛溪驛》 《示長安君》 《郊行》
《桂枝香·金陵懷古》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斜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繼。
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浣溪沙》
百畝中庭半是苔,門前白道水縈回。愛閑能有幾人來?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兩三栽。為誰零落為誰開?
《南鄉(xiāng)子》
自古帝王州,郁郁蔥蔥佳氣浮。四百年來成一夢,堪愁,晉代衣冠成古丘。
繞水恣行游,上盡層樓更上樓。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檻外長江空自流。
《漁家傲》
平岸小橋千嶂抱,揉蘭一水縈花草。茅屋數(shù)間窗窈窕。塵不到,時時自有春風掃。
午枕覺來聞語鳥,攲眠似聽朝雞早。忽憶故人今總老。貪夢好,茫然忘了邯鄲道。
《菩薩蠻》
數(shù)家茅屋閑臨水,輕衫短帽垂楊里。今日是何朝?看余度石橋。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何物最關情?黃鸝一兩聲。
《千秋歲引》
別館寒砧,孤城畫角,一派秋聲入寥廓。
東歸燕從海上去,南來雁向沙頭落。
楚臺風,庾樓月,宛如昨。
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它情耽閣!
可惜風流總閑卻!當初謾留華表語,
而今誤我秦樓約。夢闌時,酒醒后,思量著。
《菩薩蠻》集句
海棠亂發(fā)皆臨水,君知此處花何似?涼月白紛紛,香風隔岸聞。
囀枝黃鳥近,隔岸聲相應。隨意坐莓苔,飄零酒一杯。
《梅花》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明妃曲二首》
其一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
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其二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
含情欲語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桿撥春風手,彈看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商鞅》
自古驅(qū)民在信誠,一言為重萬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書湖陰先生壁》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棋》
莫將戲事擾真情,且可隨緣道我贏。
戰(zhàn)罷兩奩分白黑,一枰何處有虧成。
《登飛來峰》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與姚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華發(fā)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春夜》
金爐香盡漏聲殘,剪剪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北山》
北山輸綠漲橫陂,直塹回塘滟滟時。
細數(shù)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蘇秦》
已分將身死勢權,惡名磨滅幾何年。
想君魂魄千秋后,卻悔初無二頃田。
詩詞作品 詞:《桂枝香·金陵懷古》 《浣溪沙》《南鄉(xiāng)子》 《漁家傲》 《菩薩蠻》 《桂枝香》 《千秋歲引》 《傷仲永·集句》 《傷仲永》
詩:《梅花》 《明妃曲二首》 《商鞅》 《書湖陰先生壁》 《元日》 《棋》 《登飛來峰》 《泊船瓜洲》 《與薛肇明弈棋賭》 《詩輸一首》 《春夜》 《北山》 《葛溪驛》 《示長安君》 《郊行》
《桂枝香·金陵懷古》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斜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繼。
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浣溪沙》
百畝中庭半是苔,門前白道水縈回。愛閑能有幾人來?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兩三栽。為誰零落為誰開?
《南鄉(xiāng)子》
自古帝王州,郁郁蔥蔥佳氣浮。四百年來成一夢,堪愁,晉代衣冠成古丘。
繞水恣行游,上盡層樓更上樓。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檻外長江空自流。
《漁家傲》
平岸小橋千嶂抱,揉蘭一水縈花草。茅屋數(shù)間窗窈窕。塵不到,時時自有春風掃。
午枕覺來聞語鳥,攲眠似聽朝雞早。忽憶故人今總老。貪夢好,茫然忘了邯鄲道。
《菩薩蠻》
數(shù)家茅屋閑臨水,輕衫短帽垂楊里。今日是何朝?看余度石橋。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何物最關情?黃鸝一兩聲。
《千秋歲引》
別館寒砧,孤城畫角,一派秋聲入寥廓。
東歸燕從海上去,南來雁向沙頭落。
楚臺風,庾樓月,宛如昨。
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它情耽閣!
可惜風流總閑卻!當初謾留華表語,
而今誤我秦樓約。夢闌時,酒醒后,思量著。
《菩薩蠻》集句
海棠亂發(fā)皆臨水,君知此處花何似?涼月白紛紛,香風隔岸聞。
囀枝黃鳥近,隔岸聲相應。隨意坐莓苔,飄零酒一杯。
《梅花》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明妃曲二首》
其一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
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其二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
含情欲語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桿撥春風手,彈看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商鞅》
自古驅(qū)民在信誠,一言為重萬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書湖陰先生壁》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棋》
莫將戲事擾真情,且可隨緣道我贏。
戰(zhàn)罷兩奩分白黑,一枰何處有虧成。
《登飛來峰》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與姚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華發(fā)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春夜》
金爐香盡漏聲殘,剪剪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北山》
北山輸綠漲橫陂,直塹回塘滟滟時。
細數(shù)落花因坐久,緩
浣溪沙
百畝中庭半是苔,門前白道水縈回。愛閑能有幾人來。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兩三栽。為誰零落為誰開?
南鄉(xiāng)子
自古帝王州,郁郁蔥蔥佳氣浮。四百年來成一夢,堪愁,晉代衣冠成古丘。
繞水恣行游。上盡層樓更上樓,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檻外長江空自流。
漁家傲
平岸小橋千嶂抱,揉蘭一水縈花草。茅屋數(shù)間窗窈窕。塵不到,時時自有春風掃。
午枕覺來聞語鳥,攲眠似聽朝雞早。忽憶故人今總老。貪夢好,茫然忘了邯鄲道。
元日·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梅花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春夜
金爐香燼漏聲殘,翦翦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孤桐
天質(zhì)自森森,孤高幾百尋。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
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明時思解慍,愿斫五弦琴。
明妃曲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角垂。
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明妃曲 (其二)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
含情欲語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桿撥春風手,彈看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謝公墩》
萬事付鬼�,恥辱何足論。
《歲晚》
月映林塘淡,風含笑語涼。俯窺憐綠凈,小立佇幽香。攜幼尋新的,扶衰坐野航。延緣久未已,歲晚惜流光。
《山行》
出寫清淺景,歸穿蒼翠陰。平頭均楚制,長耳嗣吳吟,暮嶺已佳色,寒泉仍好音。誰同此真意,倦鳥亦幽尋。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其一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鐘山晚步》
小雨輕風落楝花,細紅如雪點平沙。槿籬竹屋江村路,時見宜城賣酒家。
《菩薩蠻》
數(shù)家茅屋閑臨水,輕衫短帽垂楊里。今日是何朝?看余度石橋。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何物最關情?黃鸝一兩聲。
《桂枝香》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緒。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千秋歲引》
別館寒砧,孤城畫角,一派秋聲入寥廓。
東歸燕從海上去,南來雁向沙頭落。楚臺風,庾樓月,宛如昨。
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它情耽閣!可惜風流總閑卻!
當初謾留華表語,而今誤我秦樓約。夢闌時,酒醒后,思量著。
《菩薩蠻.集句》
海棠亂發(fā)皆臨水,君知此處花何似?涼月白紛紛,香風隔岸聞。
囀枝黃鳥近,隔岸聲相應。隨意坐莓苔,飄零酒一杯
。《答司馬諫議書》,以數(shù)百字的篇幅,針對司馬光指責新法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四事,嚴加剖駁,短小精悍,言簡意賅,措詞得體,體現(xiàn)了作者剛毅果斷和堅持原則的政治家風度。安石的政論文,不論長篇還是短制,結構都很謹嚴,主意超卓,說理透徹,語言樸素精練,“只用一二語,便可掃卻他人數(shù)大段”(劉熙載《藝概.文概》),具有較強的概括性與邏輯力量。這時推動變法和鞏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成果起了積極的作用。
宋朝的王安石有哪些作品
”(《后山詩話》載黃魯直語)和《泊船瓜洲》、《江上》《梅花》、《書湖陰先生壁》等詩,觀察細致,精工巧麗,意境幽遠清新,表現(xiàn)了對大自然美的歌頌和熱愛,歷來為人們所傳誦。從詩體說來,安石的古體詩雖然多用典故,好發(fā)議論,但象《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穎,充滿著情感和豐富的想...
王安石簡介
主要作品:《梅花》《登飛來峰》《泊船瓜洲》《愍儒坑》《孤桐》等。主要成就:推行維新變法,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收復五州。關于王安石的詳細內(nèi)容,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為您進行介紹:一、王安石的詩詞《泊船瓜洲》、《梅花》、《傷仲永》、《元日》、《登飛來峰》、《登飛來峰》、《書湖陽先生壁》、《桂枝香...
王安石著名詩詞有哪些(王安石十首唯美五言詩)
王安石著名詩詞有哪些(王安石十首唯美五言詩)梅花【宋】王安石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首五絕語言簡潔,樸實。短短二十個字,從梅花的高潔幽香寫起,表現(xiàn)了數(shù)枝寒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
王安石有什么詩作流傳?
(《上人書》)正因為安石以“務為有補于世”的“適用”觀點視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時弊、反映社會矛盾具有較濃厚的政治色彩。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歌曲》等。 安石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簡練,奇崛峭拔,大都是書、表、記、序等體式的論說文,闡述政治見解與...
王安石的作品有哪些?
問題一:王安石著名的作品有哪些? 《桂枝香・金陵懷古》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歸帆去棹斜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繼。 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 六朝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至今...
王安石是什么朝的?寫過哪些詩?
從詩體說來,安石的古體詩雖然多用典故,好發(fā)議論,但象《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穎,充滿著情感和豐富的想象。律詩則用字工穩(wěn),對偶貼切,但有時不免失于過多的雕刻。五絕和七絕尤負盛譽,“王半山備眾體,精絕句”(《寒廳詩話》),“荊公絕句妙天下”(《艇齋詩話》)。他的詩對當代和后世都有影響,被...
安石的人物成就
、書法作品獲甘肅省書協(xié)創(chuàng)作成果二等獎,先后三次獲慶陽市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2006 年專題片《人生大境界、筆墨鑄精神——走近安石》在甘肅電視臺公共頻道播放。 《安石書畫作品集》、《歷代文人詠慶陽一一安石書法作品集》、《安石花鳥畫選》、《安石寫意鷹畫集》、《...
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出生地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巷人 出生日期:1021年12月18日(辛酉年)逝世日期:1086年5月21日(丙寅年)職 業(yè):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 主要成就:變法圖強,收復五州,拓地二千余、擊退交趾(越南)的入侵 代表作品:《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游褒禪山記》《臨川先生文集》爵 位:荊國公...
王安石的作者簡介
(《上人書》)正因為安石以“務為有補于世”的“適用”觀點視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時弊、反映社會矛盾具有較濃厚的政治色彩。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歌曲》等。 王安石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簡練,奇崛峭拔,大都是書、表、記、序等體式的論說文,闡述政治見解...
誰有王安石的生平事跡,代表作品
《入塞》、《送趙學士陜 西提刑》、《西帥》、《陰山畫虎圖》、《次韻元厚之 平戎慶捷》等,是這類詩中的代表作。以詠史和懷古為 題材的詩篇中也頗有傳誦之作。如《商鞅》、《宰□》、 《韓信》、《范增二首》、《賈生》等都有感而發(fā),寓意 深刻,李東陽以為“極有筆力當別用一具眼觀之”(《懷 麓堂...
相關評說:
建始縣傳動: ______ 王安石詩詞 詞:浣溪沙 南鄉(xiāng)子 漁家傲 菩薩蠻 桂枝香 千秋歲引 菩薩蠻 傷仲永·集句 詩:明妃曲二首 商鞅 書湖陰先生壁 元日 棋 登飛來峰 泊船瓜洲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春夜 北山 葛溪驛 示長安君 求采納
建始縣傳動: ______ 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
建始縣傳動: ______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今存《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歌曲》、《臨川先生文集》等.他所著的>在初一課本有收錄. 代表作有:詞:《桂枝香·金陵懷古》 《浣溪沙...
建始縣傳動: ______ 《王臨川集》、答司馬諫議書》,《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歌曲》,感事》、《兼并》、《省兵》等
建始縣傳動: ______ 有《游褒禪山記》和《答司馬諫議書》等名篇,最著名的作品集就是《臨川先生文集》了.
建始縣傳動: ______ 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文集》等.作品大都收集在《王臨川集》,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建始縣傳動: ______ 泊船瓜州
建始縣傳動: ______ 《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歌曲》、《上仁皇帝言事書》、《本朝百年無事札子》、《答司馬諫議書》、《鯀說》、《讀孟嘗君傳》、《書刺客傳后》、《傷仲永》、《感事》、《兼并》、《省兵》、《收鹽》、《河北民》、《元日》、《歌元豐》、《泊船瓜洲》、《江上》《梅花》、《書湖陰先生壁》、《明妃曲》、《桃源行》
建始縣傳動: ______ 《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歌曲》《臨川先生文集》等.
建始縣傳動: ______ 王安石寫梅花的詩作 《梅花》 墻角數(shù)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紅梅》 春半花才開? 多應不奈寒. 北人初未識? 渾作杏花看. 《梅花》 白玉堂前一樹梅 ? 為誰零落為誰開. 唯有春風最相惜? 一年一度一歸來. 《溝上梅花欲發(fā)》 亭亭背暖臨溝邊? 脈脈含芳映雪時. 莫恨夜來無伴侶? 月明還見影參差. 《證圣寺杏接梅花未開》 紅蕊曾游此地來? 青青今見數(shù)枝梅. 只應尚有嬌春意? 不肯凌寒取次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