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jgcgs88.cn-狠狠久久亚洲欧美专区不卡,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噼里啪啦国语版在线观看,zσzσzσ女人极品另类

  • <strike id="qgi8o"><td id="qgi8o"></td></strike>
  • <ul id="qgi8o"><acronym id="qgi8o"></acronym></ul>
  • <li id="qgi8o"></li>
    <ul id="qgi8o"></ul>
    <strike id="qgi8o"><rt id="qgi8o"></rt></strike>
    <ul id="qgi8o"><center id="qgi8o"></center></ul>
  • <kbd id="qgi8o"></kbd>

    西游記原版名著第一回 《西游記》第一回古文翻譯

    西游記原版名著第一回:

    詩曰: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fā)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游釋厄傳。

    蓋聞天地之?dāng)?shù),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

    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丑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后,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數(shù),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繒而萬物否矣。

    再去五千四百歲,交亥會之初,則當(dāng)黑暗,而兩間人物俱無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歲,亥會將終,貞下起元,近子之會,而復(fù)逐漸開明。邵康節(jié)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到此天始有根。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dāng)子會,輕清上騰,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謂之四象。故曰天開于子。又經(jīng)五千四百歲,子會將終,近丑之會,而逐漸堅實。《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至此,地始凝結(jié)。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dāng)丑會,重濁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謂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經(jīng)五千四百歲,丑會終而寅會之初,發(fā)生萬物。歷曰:“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陰陽交合。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dāng)寅會,生人生獸生禽,正謂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感盤古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這部書單表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

    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后而成。真?zhèn)€好山!有詞賦為證,賦曰:

    勢鎮(zhèn)汪洋,威寧瑤海。勢鎮(zhèn)汪洋,潮涌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水火方隅高積土,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

    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jié)果,修竹每留云。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那座山正當(dāng)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

    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nèi)育仙胞。一日迸裂,產(chǎn)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fēng),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

    便就學(xué)爬學(xué)走,拜了四方。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驚動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駕座金闕云宮靈霄寶殿,聚集仙卿,見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順風(fēng)耳開南天門觀看。二將果奉旨出門外,看的真,聽的明。

    須臾回報道:“臣奉旨觀聽金光之處,乃東勝神洲海東傲來小國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產(chǎn)一卵,見風(fēng)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運金光,射沖斗府。如今服餌水食,金光將潛息矣。”玉帝垂賜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一朝天氣炎熱,與群猴避暑,都在松陰之下頑耍。

    你看他一個個跳樹攀枝,采花覓果;拋彈子,邷么兒,跑沙窩,砌寶塔;趕蜻蜓,撲八蠟;參老天,拜菩薩;扯葛藤,編草未;捉虱子,咬圪蚤;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壓的壓;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任他頑,綠水澗邊隨洗濯。

    一群猴子耍了一會,卻去那山澗中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真?zhèn)€似滾瓜涌濺。古云:禽有禽言,獸有獸語。眾猴都道:“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們今日趕閑無事,順澗邊往上溜頭尋看源流,耍子去耶!”

    喊一聲,都拖男挈女,喚弟呼兄,一齊跑來,順澗爬山,直至源流之處,乃是一股瀑布飛泉。但見那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海風(fēng)吹不斷,江月照還依。冷氣分青嶂,余流潤翠微。潺蔽名瀑布,真似掛簾帷。

    擴展資料:

    小說開頭寫道,東勝神洲有一花果山,山頂一石,受日月精華,生出一石猴。之后因為成功闖入水簾洞,被花果山諸猴拜為“美猴王”。

    美猴王為求長生不老,四海求師,在西牛賀洲得到菩提祖師指授,得名孫悟空,學(xué)會地煞數(shù)七十二般變化,筋斗云可行十萬八千里。

    歸來打敗混世魔王,收復(fù)七十二洞妖王,結(jié)義六大魔王,去龍宮借兵器,得大禹定海神針(原著作“神珍”),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又去陰曹地府,把猴屬名字從生死簿上勾銷。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西游記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詩曰: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fā)明萬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游釋厄傳。

      蓋聞天地之?dāng)?shù),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丑、
    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且就
    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丑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后,而巳則
    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數(shù),若
    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蒙而萬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歲,交亥會之初,則當(dāng)黑暗,
    而兩間人物俱無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歲,亥會將終,貞下起元,近子之會,
    而復(fù)逐漸開明。邵康節(jié)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歲,正當(dāng)子會,輕清上騰,有日,有月,有星,
    有辰。日、月、星、辰,謂之四象。故曰,天開于子。又經(jīng)五千四百歲,子會將終
    ,近丑之會,而逐漸堅實。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至此,地始凝結(jié)。再五千四百歲,正當(dāng)丑會,重濁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
    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謂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經(jīng)五千四百歲,丑
    會終而寅會之初,發(fā)生萬物。歷曰:“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
    。”至此,天清地爽,陰陽交合。再五千四百歲,正當(dāng)寅會,生人,生獸,生禽,
    正謂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感盤古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
    ,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這部書單表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
    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
    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后而成。真?zhèn)€好山!有詞賦為證。賦曰:

      勢鎮(zhèn)汪洋,威寧瑤海。勢鎮(zhèn)汪洋,潮涌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
      雪浪蜃離淵。木火方隅高積上,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
      峰。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
      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
      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jié)果,修竹每留云。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面原堤
      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那座山,正當(dāng)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
    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
    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
    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nèi)育仙胞,一日迸裂,產(chǎn)一石卵,
    似圓球樣大。因見風(fēng),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便就學(xué)爬學(xué)走,拜了
    四方。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驚動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駕座金闕云宮靈霄寶店,聚集仙卿,見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順風(fēng)耳開南天門
    觀看。二將果奉旨出門外,看的真,聽的明。須臾回報道:“臣奉旨觀聽金光之處
    ,乃東勝神洲海東傲來小國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產(chǎn)一卵,見風(fēng)
    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運金光,射沖斗府。如今服餌水食,金光將潛息矣。
    ”玉帝垂賜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
    ,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無
    甲子,寒盡不知年。”一朝天氣炎熱,與群猴避暑,都在松陰之下頑耍。你看他一
    個個:

      跳樹攀枝,采花覓果;拋彈子,□么兒;跑沙窩,砌寶塔;趕蜻蜓,
      撲八蠟;參老天,拜菩薩;扯葛藤,編草△;捉虱子,咬又掐;理毛
      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壓的壓;扯的扯,拉的拉,
      青松林下任他頑,綠水澗邊隨洗濯。【□:“瓦”加“右耳”;△:
      左“巾”右“末”。】

    一群猴子耍了一會,卻去那山澗中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真?zhèn)€似滾瓜涌濺。古云
    :“禽有禽言,獸有獸語。”眾猴都道:“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們今日趕閑
    無事,順澗邊往上溜頭尋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聲,都拖男挈女,呼弟呼兄,
    一齊跑來,順澗爬山,直至源流之處,乃是一股瀑布飛泉。但見那:

      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海風(fēng)吹不斷,江月照還依。
      冷氣分青嶂,馀流潤翠微;潺□名瀑布,真似掛簾帷。
      【□:左“三點水”右“爰”。】

    眾猴拍手稱揚道:“好水!好水!原來此處遠通山腳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
    :“那一個有本事的,鉆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連
    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名石猴,應(yīng)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好猴!
    也是他:

      今日芳名顯,時來大運通;有緣居此地,王遣入仙宮。

      你看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里邊卻無
    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細再看,原來是座鐵板橋。
    橋下之水,沖貫于石竅之間,倒掛流出去,遮閉了橋門。卻又欠身上橋頭,再走再
    看,卻似有人家住處一般,真?zhèn)€好所在。但見那:

      翠蘚堆藍,白云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乳窟
      龍珠倚掛,縈回滿地奇葩。鍋灶傍崖存火跡,樽□靠案見肴渣。石座
      石床真可愛,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
      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相個人家。【□:上“三田”(如“晶”)下
      “缶”。】

      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只見正當(dāng)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大
    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石猴喜不自勝,急抽身往外便走,復(fù)瞑目
    蹲身,跳出水外,打了兩個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眾猴把他圍住,問道:
    “里面怎么樣?水有多深?”石猴道:“沒水!沒水!原來是一座鐵板橋。橋那邊
    是一座天造地設(shè)的家當(dāng)。”眾猴道:“怎見得是個家當(dāng)?”石猴笑道:“這股水乃
    是橋下沖貫石橋,倒掛下來遮閉門戶的。橋邊有花有樹,乃是一座石房。房內(nèi)有石
    窩、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間一塊石碣上,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
    洞洞天。’真?zhèn)€是我們安身之處。里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我們都進去住
    也,省得受老天之氣。這里邊:

      刮風(fēng)有處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無懼,雷聲永不聞。
      煙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眾猴聽得,個個歡喜,都道:“你還先走,帶我們進去,進去!”石猴卻又瞑
    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隨我進來!進來!”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
    ;膽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也都進去了。跳過橋
    頭,一個個搶盆奪碗,占灶爭床,搬過來,移過去,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
    ,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
    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wěn)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
    眾猴聽說,即拱伏無違。一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自此,
    石猴高登王位,將“石”字兒隱了,遂稱美猴王。有詩為證。詩曰:

      三陽交泰產(chǎn)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內(nèi)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歷代人人皆屬此,稱王稱圣任縱橫。

    美猴王領(lǐng)一群猿猴、獼猴、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簾洞,
    合契同情,不入飛鳥之叢,不從走獸之類,獨自為王,不勝歡樂。是以:

      春采百花為飲食,夏尋諸果作生涯。
      秋收芋栗延時節(jié),冬覓黃精度歲華。

      美猴王享樂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載。一日,與群猴喜宴之間,忽然憂惱,墮下
    淚來。眾猴慌忙羅拜道:“大王何為煩惱?”猴王道:“我雖在歡喜之時,卻有一
    點兒遠慮,故此煩惱。”眾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歡會,在仙山福
    地,古洞神州,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間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乃
    無量之福,為何遠慮而憂也?”猴王道:“今日雖不歸人王法律,不懼禽獸威服,
    將來年老血衰,暗中有閻王老子管著,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住天
    人之內(nèi)?”眾猴聞此言,一個個掩面悲啼,俱以無常為慮。

      只見那班部中,忽跳出一個通背猿猴,厲聲高叫道:“大王若是這般遠慮,真
    所謂道心開發(fā)也!如今五蟲之內(nèi),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閻王老子所管。”猴王道:
    “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與仙與神圣三者,躲過輪回,不生不滅,與
    天地山川齊壽。”猴王道:“此三者居于何所?”猿猴道:“他只在閻浮世界之中
    ,古洞仙山之內(nèi)。”猴王聞之,滿心歡喜,道:“我明日就辭汝等下山,云游海角
    ,遠涉天涯,務(wù)必訪此三者,學(xué)一個不老長生,常躲過閻君之難。”噫!這句話,
    頓教跳出輪回網(wǎng),致使齊天大圣成。眾猴鼓掌稱揚,都道:“善哉!善哉!我等明
    日越嶺登山,廣尋些果品,大設(shè)筵宴送大王也。”

      次日,眾猴果去采仙桃,摘異果,刨山藥,□【左“屬”右“立刀”】黃精,
    芝蘭香蕙,瑤草奇花,般般件件,整整齊齊,擺開石凳石桌,排列仙酒仙肴。但見
    那:

      金丸珠彈,紅綻黃肥。金丸珠彈臘櫻桃,色真甘美;紅綻黃肥熟梅子,
      味果香酸。鮮龍眼,肉甜皮薄;火荔枝,核小囊紅。林檎碧實連枝獻,
      枇杷緗苞帶葉擎。兔頭梨子雞心棗,消渴除煩更解酲。香桃爛杏,美
      甘甘似玉液瓊漿;脆李楊梅,酸蔭蔭如脂酸膏酪。紅囊黑子熟西瓜,
      四瓣黃皮大柿子。石榴裂破,丹砂粒現(xiàn)火晶珠;芋栗剖開,堅硬肉團
      金瑪瑙。胡桃銀杏可傳茶,椰子葡萄能做酒。榛松榧柰滿盤盛,橘蔗
      柑橙盈案擺。熟煨山藥,爛煮黃精,搗碎茯苓并薏苡,石鍋微火漫炊
      羹。人間縱有珍饈味,怎比山猴樂更寧?

    群猴尊美猴王上坐,各依齒肩排于下邊,一個個輪流上前,奉酒,奉花,奉果,痛
    飲了一日。次日,美猴王早起,教:“小的們,替我折些枯松,編作筏子,取個竹
    竿作篙,收拾些果品之類,我將去也。”果獨自登筏,盡力撐開,飄飄蕩蕩,徑向
    大海波中,趁天風(fēng),來渡南贍部洲地界。這一去,正是那:

      天產(chǎn)仙猴道行隆,離山駕筏趁天風(fēng)。
      飄洋過海尋仙道,立志潛心建大功。
      有分有緣休俗愿,無憂無慮會元龍。
      料應(yīng)必遇知音者,說破源流萬法通。

    也是他運至?xí)r來,自登木筏之后,連日東南風(fēng)緊,將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贍部
    洲地界。持篙試水,偶得淺水,棄了筏子,跳上岸來,只見海邊有人捕魚、打雁、
    挖蛤、淘鹽。他走近前,弄個把戲,妝個□【上左“齒”右“可”,下“女”】虎
    ,嚇得那些人丟筐棄網(wǎng),四散奔跑。將那跑不動的拿住一個,剝了他衣裳,也學(xué)人
    穿在身上,搖搖擺擺,穿州過府,在市塵中,學(xué)人禮,學(xué)人話。朝餐夜宿,一心里
    訪問佛仙神圣之道,覓個長生不老之方。見世人都是為名為利之徒,更無一個為身
    命者。正是那:

      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
      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
      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

      猴王參訪仙道,無緣得遇。在于南贍部洲,串長城,游小縣,不覺八九年馀。
    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著海外必有神仙。獨自個依前作筏,又飄過西海,直至西牛
    賀洲地界。登岸偏訪多時,忽見一座高山秀麗,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蟲,不懼虎
    豹,登山頂上觀看。果是好山:

      千峰開戟,萬仞開屏。日映嵐光輕鎖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纏老
      樹,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喬松。修竹喬松,萬載常青欺福地;
      奇花瑞草,四時不謝賽蓬瀛。幽鳥啼聲近,源泉響溜清。重重谷壑芝
      蘭繞,處處□崖苔蘚生。起伏巒頭龍脈好,必有高人隱姓名。【□:
      以“山”旁替“讒(繁體)”之“食”旁。】

      正觀看間,忽聞得林深之處,有人言語,急忙趨步,穿入林中,側(cè)耳而聽,原
    來是歌唱之聲。歌曰:

      “觀棋柯爛,伐木丁丁,云邊谷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
      逕秋高,對月枕松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
      收來成一擔(dān),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
      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美猴王聽得此言,滿心歡喜道:“神仙原來藏在這里!”急忙跳入里面,仔細再看
    ,乃是一個樵子,在那里舉斧砍柴。但看他打扮非常:

      頭上戴箬笠,乃是新筍初脫之籜。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綿捻就之紗。
      腰間系環(huán)絳,乃是老蠶口吐之絲。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搓就之爽。
      手執(zhí)□鋼斧,擔(dān)挽火麻繩。扳松劈枯樹,爭似此樵能!【□:左“彳”
      中“真”右“亍”。】

      猴王近前叫道:“老神仙!弟子起手。”那樵漢慌忙丟了斧,轉(zhuǎn)身答禮道:“
    不當(dāng)人!不當(dāng)人!我拙漢衣食不全,怎敢當(dāng)‘神仙’二字?”猴王道:“你不是神
    仙,如何說出神仙的話來?”樵夫道:“我說甚么神仙話?”猴王道:“我才來至
    林邊,只聽的你說:‘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黃庭乃道德真言,非神仙
    而何?”樵夫笑道:“實不瞞你說,這個詞名做滿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那神仙
    與我舍下相鄰。他見我家事勞苦,日常煩惱,教我遇煩惱時,即把這詞兒念念。一
    則散心,二則解困。我才有些不足處思慮,故此念念。不期被你聽了。”猴王道:
    “你家既與神仙相鄰,何不從他修行?學(xué)得個不老之方?卻不是好?”樵夫道:“
    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養(yǎng)育至八九歲,才知人事,不幸父喪,母親居孀。再無兄
    弟姊妹,只我一人,沒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發(fā)不敢拋離。卻又田園荒蕪
    ,衣食不足,只得斫兩束柴薪,挑向市塵之間,貨幾文錢,糴幾升米,自炊自造,
    安排些茶飯,供養(yǎng)老母,所以不能修行。”

      猴王道:“據(jù)你說起來,乃是一個行孝的君子,向后必有好處。但望你指與我
    那神仙住處,卻好拜訪去也。”樵夫道:“不遠,不遠。此山叫做靈臺方寸山。山
    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
    不計其數(shù),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那條小路兒,向南行七八里遠近,即
    是他家了。”猴王用手扯住樵夫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去。若還得了好處,決不
    忘你指引之恩。”樵夫道:“你這漢子,甚不通變。我方才這般與你說了,你還不
    省?假若我與你去了,卻不誤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養(yǎng)?我要斫柴,你自去,自
    去。”

      猴王聽說,只得相辭。出深林,找上路徑,過一山坡,約有七八里遠,果然望
    見一座洞府。挺身觀看,真好去處!但見:

      煙霞散彩,日月?lián)u光。千株老柏,萬節(jié)修篁。千株老柏,帶雨半空青
      冉冉;萬節(jié)修篁,含煙一壑色蒼蒼。門外奇花布錦,橋邊瑤草噴香。
      石崖突兀青苔潤,懸壁高張翠蘚長。時聞仙鶴唳,每見鳳凰翔。仙鶴
      唳時,聲振九皋霄漢遠;鳳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玄猿白鹿隨隱
      見,金獅玉象任行藏。細觀靈福地,真?zhèn)€賽天堂!

    又見那洞門緊閉,靜悄悄杳無人跡。忽回頭,見崖頭立一石牌,約有三丈馀高、八
    尺馀闊,上有一行十個大字,乃是“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歡喜
    道:“此間人果是樸實。果有此山此洞。”看勾多時,不敢敲門。且去跳上松枝梢
    頭,摘松子吃了頑耍。

      少頃間,只聽得呀的一聲,洞門開處,里面走出一個仙童,真?zhèn)€豐姿英偉,像
    貌清奇,比尋常俗子不同。但見他:

      □髻雙絲綰,寬袍兩袖風(fēng)。貌和身自別,心與相俱空。
      物外長年客,山中永壽童。一塵全不染,甲子任翻騰。
      【□:上“髟”下“坐”。】

    那童子出得門來,高叫道:“甚么人在此搔擾?”猴王撲的跳下樹來,上前躬身道
    :“仙童,我是個訪道學(xué)仙之弟子,更不敢在此搔擾。”仙童笑道:“你是個訪道
    的么?”猴王道:“是。”童子道:“我家?guī)煾福畔麻剑菈v道。還未說出
    原由,就教我出來開門。說:‘外面有個修行的來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
    你了?”猴王笑道:“是我,是我。”童子道:“你跟我進來。”

      這猴王整衣端肅,隨童子徑入洞天深處觀看:一層層深閣瓊樓,一進進珠宮貝
    闕,說不盡那靜室幽居,直至瑤臺之下。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臺上,兩邊有三十個
    小仙侍立臺下。果然是:

      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
      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美猴王一見,倒身下拜,磕頭不計其數(shù),口中只道:“師父!師父!我弟子志
    心朝禮!志心朝禮!”祖師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說個鄉(xiāng)貫姓名明白,再拜。”
    猴王道:“弟子?xùn)|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氏。”祖師喝令:“趕出去!他本
    是個撒詐搗虛之徒,那里修甚么道果!”猴王慌忙磕頭不住道:“弟子是老實之言
    ,決無虛詐。”祖師道:“你既老實,怎么說東勝神洲?那去處到我這里,隔兩重
    大海,一座南贍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頭道:“弟子飄洋過海,登界游方
    ,有十?dāng)?shù)個年頭,方才訪到此處。”

      祖師道:“既是逐漸行來的也罷。你姓甚么?”猴王又道:“我無性。人若罵
    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祖師道:
    “不是這個性。你父母原來姓甚么?”猴王道:“我也無父母。”祖師道:“既無
    父母,想是樹上生的?”猴王道:“我雖不是樹生,卻是石里長的。我只記得花果
    山上有一塊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師聞言,暗喜道:“這等說,卻是天
    地生成的。你起來走走我看。”猴王縱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兩遍。祖師笑道:“
    你身軀雖是鄙陋,卻像個食松果的猢猻。我與你就身上取個姓氏,意思教你姓‘猢
    ’。猢字去了個獸傍,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陰也。老陰不能化育,教你
    姓‘猻’倒好。猻字去了獸傍,乃是個子系。子者,兒男也;系者,嬰細也。正合
    嬰兒之本論。教你姓‘孫’罷。”猴王聽說,滿心歡喜,朝上叩頭道:“好!好!
    好!今日方知姓也。萬望師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賜個名字,卻好呼喚。”祖師
    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
    個字?”祖師道:“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
    。排到你,正當(dāng)‘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
    !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正是:鴻蒙初辟原無姓,打破頑空須

    西游記原版名著第一回
    詩曰: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fā)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游釋厄傳。
    蓋聞天地之?dāng)?shù),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
    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丑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后,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數(shù),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繒而萬物否矣。
    再去五千四百歲,交亥會之初,則當(dāng)黑暗,而兩間人物俱無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歲,亥會將終,貞下起元,近子之會,而復(fù)逐漸開明。邵康節(jié)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到此天始有根。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dāng)子會,輕清上騰,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謂之四象。故曰天開于子。又經(jīng)五千四百歲,子會將終,近丑之會,而逐漸堅實。《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至此,地始凝結(jié)。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dāng)丑會,重濁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謂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經(jīng)五千四百歲,丑會終而寅會之初,發(fā)生萬物。歷曰:“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陰陽交合。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dāng)寅會,生人生獸生禽,正謂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感盤古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這部書單表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
    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后而成。真?zhèn)€好山!有詞賦為證,賦曰:
    勢鎮(zhèn)汪洋,威寧瑤海。勢鎮(zhèn)汪洋,潮涌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水火方隅高積土,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
    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jié)果,修竹每留云。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那座山正當(dāng)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
    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nèi)育仙胞。一日迸裂,產(chǎn)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fēng),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
    便就學(xué)爬學(xué)走,拜了四方。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驚動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駕座金闕云宮靈霄寶殿,聚集仙卿,見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順風(fēng)耳開南天門觀看。二將果奉旨出門外,看的真,聽的明。
    須臾回報道:“臣奉旨觀聽金光之處,乃東勝神洲海東傲來小國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產(chǎn)一卵,見風(fēng)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運金光,射沖斗府。如今服餌水食,金光將潛息矣。”玉帝垂賜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一朝天氣炎熱,與群猴避暑,都在松陰之下頑耍。
    你看他一個個跳樹攀枝,采花覓果;拋彈子,邷么兒,跑沙窩,砌寶塔;趕蜻蜓,撲八蠟;參老天,拜菩薩;扯葛藤,編草未;捉虱子,咬圪蚤;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壓的壓;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任他頑,綠水澗邊隨洗濯。
    一群猴子耍了一會,卻去那山澗中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真?zhèn)€似滾瓜涌濺。古云:禽有禽言,獸有獸語。眾猴都道:“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們今日趕閑無事,順澗邊往上溜頭尋看源流,耍子去耶!”
    喊一聲,都拖男挈女,喚弟呼兄,一齊跑來,順澗爬山,直至源流之處,乃是一股瀑布飛泉。但見那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海風(fēng)吹不斷,江月照還依。冷氣分青嶂,余流潤翠微。潺蔽名瀑布,真似掛簾帷。
    擴展資料:小說開頭寫道,東勝神洲有一花果山,山頂一石,受日月精華,生出一石猴。之后因為成功闖入水簾洞,被花果山諸猴拜為“美猴王”。
    美猴王為求長生不老,四海求師,在西牛賀洲得到菩提祖師指授,得名孫悟空,學(xué)會地煞數(shù)七十二般變化,筋斗云可行十萬八千里。
    歸來打敗混世魔王,收復(fù)七十二洞妖王,結(jié)義六大魔王,去龍宮借兵器,得大禹定海神針(原著作“神珍”),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又去陰曹地府,把猴屬名字從生死簿上勾銷。

    詩曰: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fā)明萬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游釋厄傳。

    蓋聞天地之?dāng)?shù),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丑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后,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數(shù),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蒙而萬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歲,交 亥會之初,則當(dāng)黑暗,而兩間人物俱無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歲,亥會將終,貞下起元,近子之會,而復(fù)逐漸開明。邵康節(jié)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歲,正當(dāng)子會,輕清上騰,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謂之四象。故曰,天開于子。又經(jīng)五千四百歲,子會將終,近丑之會,而逐漸堅實。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至此,地始凝結(jié)。再五千四百歲,正當(dāng)丑會,重濁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謂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經(jīng)五千四百歲,丑會終而寅會之初,發(fā)生萬物。歷曰:“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 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陰陽交 合。再五千四百歲,正當(dāng)寅會,生人,生獸,生禽,正謂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感盤古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輪,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這部書單表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后而成。真?zhèn)€好山!有詞賦為證。賦曰:

    勢鎮(zhèn)汪洋,威寧瑤海。勢鎮(zhèn)汪洋,潮涌銀山魚入袕;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木火方隅高積上,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jié)果,修竹每留云。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那座山,正當(dāng)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nèi)育仙胞,一日迸裂,產(chǎn)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fēng),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便就學(xué)爬學(xué)走,拜了四方。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驚動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駕座金闕云宮靈霄寶店,聚集仙卿,見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順風(fēng)耳開南天門觀看。二將果奉旨出門外,看的真,聽的明。須臾回報道:“臣奉旨觀聽金光之處,乃東勝神洲海東傲來小國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產(chǎn)一卵,見風(fēng)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運金光,射沖斗府。如今服餌水食,金光將潛息矣。”玉帝垂賜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一朝天氣炎熱,與群猴避暑,都在松陰之下頑耍。你看他一個個:

    跳樹攀枝,采花 覓果;拋彈子,-么兒;跑沙窩,砌寶塔;趕蜻蜓,撲八蠟;參老天,拜菩薩;扯葛藤,編草-;捉虱子,咬又掐;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壓的壓;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任他頑,綠水澗邊隨洗濯。一群猴子耍了一會,卻去那山澗中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真?zhèn)€似滾瓜涌濺。古云:“禽有禽言,獸有獸語。”眾猴都道:“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們今日趕閑無事,順澗邊往上溜頭尋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聲,都拖男挈女,呼弟呼兄,一齊跑來,順澗爬山,直至源流之處,乃是一股瀑布飛泉。但見那:

    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海風(fēng)吹不斷,江 月照還依。

    冷氣分青嶂,馀流潤翠微;潺-名瀑布,真似掛簾帷。

    眾猴拍手稱揚道:“好水!好水!原來此處遠通山腳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個有本事的,鉆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連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名石猴,應(yīng)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好猴!也是他:

    今日芳名顯,時來大運通;有緣居此地,王遣入仙宮。

    你看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里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細再看,原來是座鐵板橋。橋下之水,沖貫于石竅之間,倒掛流出去,遮閉了橋門。卻又欠身上橋頭,再走再看,卻似有人家住處一般,真?zhèn)€好所在。但見那:

    翠蘚堆藍,白云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侞窟龍珠倚掛,縈回滿地奇葩。鍋灶傍崖存火跡,樽-靠案見肴渣。石座石床 真可愛,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

    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相個人家。

    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只見正當(dāng)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石猴喜不自勝,急怞身往外便走,復(fù)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兩個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眾猴把他圍住,問道:“里面怎么樣?水有多深?”石猴道:“沒水!沒水!原來是一座鐵板橋。橋那邊是一座天造地設(shè)的家當(dāng)。”眾猴道:“怎見得是個家當(dāng)?”石猴笑道:“這股水乃是橋下沖貫石橋,倒掛下來遮閉門戶的。橋邊有花有樹,乃是一座石房。房內(nèi)有石窩、石灶、石碗、石盆、石床 、石凳。中間一塊石碣上,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真?zhèn)€是我們安身之處。里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這里邊:

    刮風(fēng)有處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無懼,雷聲永不聞。

    煙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眾猴聽得,個個歡喜,都道:“你還先走,帶我們進去,進去!”石猴卻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隨我進來!進來!”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也都進去了。跳過橋頭,一個個搶盆奪碗,占灶爭床 ,搬過來,移過去,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wěn)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眾猴聽說,即拱伏無違。一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將“石”字兒隱了,遂稱美猴王。有詩為證。詩曰:

    三陽交 泰產(chǎn)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內(nèi)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歷代人人皆屬此,稱王稱圣任縱橫。美猴王領(lǐng)一群猿猴、獼猴、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簾洞,合契同情,不入飛鳥之叢,不從走獸之類,獨自為王,不勝歡樂。是以:

    春采百花為飲食,夏尋諸果作生涯。

    秋收芋栗延時節(jié),冬覓黃精度歲華。

    美猴王享樂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載。一日,與群猴喜宴之間,忽然憂惱,墮下淚來。眾猴慌忙羅拜道:“大王何為煩惱?”猴王道:“我雖在歡喜之時,卻有一點兒遠慮,故此煩惱。”眾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歡會,在仙山福地,古洞神州,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間王位所拘束,自由 自在,乃無量之福,為何遠慮而憂也?”猴王道:“今日雖不歸人王法律,不懼禽獸 威服,將來年老血衰,暗中有閻王老子管著,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住天人之內(nèi)?”眾猴聞此言,一個個掩面悲啼,俱以無常為慮。

    只見那班部中,忽跳出一個通背猿猴,厲聲高叫道:“大王若是這般遠慮,真所謂道心開發(fā)也!如今五蟲之內(nèi),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閻王老子所管。”猴王道:“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與仙與神圣三者,躲過輪回,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猴王道:“此三者居于何所?”猿猴道:“他只在閻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內(nèi)。”猴王聞之,滿心歡喜,道:“我明日就辭汝等下山,云游海角,遠涉天涯,務(wù)必訪此三者,學(xué)一個不老長生,常躲過閻君之難。”噫!這句話,頓教跳出輪回網(wǎng),致使齊天大圣成。眾猴鼓掌稱揚,都道:“善哉!善哉!我等明日越嶺登山,廣尋些果品,大設(shè)筵宴送大王也。”

    次日,眾猴果去采仙桃,摘異果,刨山藥,□【左“屬”右“立刀”】黃精,芝蘭香蕙,瑤草奇花,般般件件,整整齊齊,擺開石凳石桌,排列仙酒仙肴。但見那:

    金丸珠彈,紅綻黃肥。金丸珠彈臘櫻桃,色真甘美;紅綻黃肥熟梅子,味果香酸。鮮龍眼,肉甜皮薄;火荔枝,核小囊紅。林檎碧實連枝獻,枇杷緗苞帶葉擎。兔頭梨子雞心棗,消渴除煩更解酲。香桃爛杏,美甘甘似玉液瓊漿;脆李楊梅,酸蔭蔭如脂酸膏酪。紅囊黑子熟西瓜,四瓣黃皮大柿子。石榴裂破,丹砂粒現(xiàn)火晶珠;芋栗剖開,堅硬肉團 金瑪瑙。胡 桃銀杏可傳茶,椰子葡萄能做酒。榛松榧柰滿盤盛,橘蔗柑橙盈案擺。熟煨山藥,爛煮黃精,搗碎茯苓并薏苡,石鍋微火漫炊羹。人間縱有珍饈味,怎比山猴樂更寧?群猴尊美猴王上坐,各依齒肩排于下邊,一個個輪流上前,奉酒,奉花,奉果,痛飲了一日。次日,美猴王早起,教:“小的們,替我折些枯松,編作筏子,取個竹竿作篙,收拾些果品之類,我將去也。”果獨自登筏,盡力撐開,飄飄蕩蕩,徑向大海波中,趁天風(fēng),來渡南贍部洲地界。這一去,正是那:

    天產(chǎn)仙猴道行隆,離山駕筏趁天風(fēng)。

    飄洋過海尋仙道,立志潛心建大功。

    有分有緣休俗愿,無憂無慮會元龍。

    料應(yīng)必遇知音者,說破源流萬法通。也是他運至?xí)r來,自登木筏之后,連日東南風(fēng)緊,將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贍部洲地界。持篙試水,偶得淺水,棄了筏子,跳上岸來,只見海邊有人捕魚、打雁、挖蛤、淘鹽。他走近前,弄個把戲,妝個□【上左“齒”右“可”,下“女”】虎,嚇得那些人丟筐棄網(wǎng),四散奔跑。將那跑不動的拿住一個,剝了他衣裳,也學(xué)人穿在身上,搖搖擺擺,穿州過府,在市塵中,學(xué)人禮,學(xué)人話。朝餐夜宿,一心里訪問佛仙神圣之道,覓個長生不老之方。見世人都是為名為利之徒,更無一個為身命者。正是那:

    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 !

    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

    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

    猴王參訪仙道,無緣得遇。在于南贍部洲,串長城,游小縣,不覺八九年馀。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著海外必有神仙。獨自個依前作筏,又飄過西海,直至西牛賀洲地界。登岸偏訪多時,忽見一座高山秀麗,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蟲,不懼虎豹,登山頂上觀看。果是好山:

    千峰開戟,萬仞開屏。日映嵐光輕鎖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纏老樹,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喬松。修竹喬松,萬載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時不謝賽蓬瀛。幽鳥啼聲近,源泉響溜清。重重谷壑芝蘭繞,處處-崖苔蘚生。起伏巒頭龍脈好,必有高人隱姓名。

    正觀看間,忽聞得林深之處,有人言語,急忙趨步,穿入林中,側(cè)耳而聽,原來是歌唱之聲 。歌曰:

    “觀棋柯爛,伐木丁丁,云邊谷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逕秋高,對月枕松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

    收來成一擔(dān),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美猴王聽得此言,滿心歡喜道:“神仙原來藏在這里!”急忙跳入里面,仔細再看,乃是一個樵子,在那里舉斧砍柴。但看他打扮非常:

    頭上戴箬笠,乃是新筍初脫之籜。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綿捻就之紗。腰間系環(huán)絳,乃是老蠶口吐之絲。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搓就之爽。手執(zhí)-鋼斧,擔(dān)挽火麻繩。扳松劈枯樹,爭似此樵能!

    猴王近前叫道:“老神仙!弟子起手。”那樵漢慌忙丟了斧,轉(zhuǎn)身答禮道:“不當(dāng)人!不當(dāng)人!我拙漢衣食不全,怎敢當(dāng)‘神仙’二字?”猴王道:“你不是神仙,如何說出神仙的話來?”樵夫道:“我說甚么神仙話?”猴王道:“我才來至林邊,只聽的你說:‘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黃庭乃道德真言,非神仙而何?”樵夫笑道:“實不瞞你說,這個詞名做滿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那神仙與我舍下相鄰。他見我家事勞苦,日常煩惱,教我遇煩惱時,即把這詞兒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我才有些不足處思慮,故此念念。不期被你聽了。”猴王道:“你家既與神仙相鄰,何不從他修行?學(xué)得個不老之方?卻不是好?”樵夫道:“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養(yǎng)育至八九歲,才知人事,不幸父喪,母親居孀。再無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沒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發(fā)不敢拋離。卻又田園荒蕪,衣食不足,只得斫兩束柴薪,挑向市塵之間,貨幾文錢,糴幾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飯,供養(yǎng)老母,所以不能修行。”

    猴王道:“據(jù)你說起來,乃是一個行孝的君子,向后必有好處。但望你指與我那神仙住處,卻好拜訪去也。”樵夫道:“不遠,不遠。此山叫做靈臺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shù),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那條小路兒,向南行七八里遠近,即是他家了。”猴王用手扯住樵夫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去。若還得了好處,決不忘你指引之恩。”樵夫道:“你這漢子,甚不通變。我方才這般與你說了,你還不省?假若我與你去了,卻不誤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養(yǎng)?我要斫柴,你自去,自去。”

    猴王聽說,只得相辭。出深林,找上路徑,過一山坡,約有七八里遠,果然望見一座洞府。挺身觀看,真好去處!但見:

    煙霞散彩,日月?lián)u光。千株老柏,萬節(jié)修篁。千株老柏,帶雨半空青冉冉;萬節(jié)修篁,含煙一壑色蒼蒼。門外奇花布錦,橋邊瑤草噴香。石崖突兀青苔潤,懸壁高張翠蘚長。時聞仙鶴唳,每見鳳凰翔。仙鶴唳時,聲振九皋霄漢遠;鳳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玄猿白鹿隨隱見,金獅玉象任行藏。細觀靈福地,真?zhèn)€賽天堂!又見那洞門緊閉,靜悄悄杳無人跡。忽回頭,見崖頭立一石牌,約有三丈馀高、八尺馀闊,上有一行十個大字,乃是“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歡喜道:“此間人果是樸實。果有此山此洞。”看勾多時,不敢敲門。且去跳上松枝梢頭,摘松子吃了頑耍。

    少頃間,只聽得呀的一聲,洞門開處,里面走出一個仙童,真?zhèn)€豐姿英偉,像貌清奇,比尋常俗子不同。但見他:-

    髻雙絲綰,寬袍兩袖風(fēng)。貌和身自別,心與相俱空。

    物外長年客,山中永壽童。一塵全不染,甲子任翻騰。

    那童子出得門來,高叫道:“甚么人在此搔擾?”猴王撲的跳下樹來,上前躬身道:“仙童,我是個訪道學(xué)仙之弟子,更不敢在此搔擾。”仙童笑道:“你是個訪道的么?”猴王道:“是。”童子道:“我家?guī)煾福畔麻剑菈v道。還未說出原由,就教我出來開門。說:‘外面有個修行的來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猴王笑道:“是我,是我。”童子道:“你跟我進來。”

    這猴王整衣端肅,隨童子徑入洞天深處觀看:一層層深閣瓊樓,一進進珠宮貝闕,說不盡那靜室幽居,直至瑤臺之下。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臺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臺下。果然是:

    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

    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美猴王一見,倒身下拜,磕頭不計其數(shù),口中只道:“師父!師父!我弟子志心朝禮!志心朝禮!”祖師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說個鄉(xiāng)貫姓名明白,再拜。”猴王道:“弟子?xùn)|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氏。”祖師喝令:“趕出去!他本是個撒詐搗虛之徒,那里修甚么道果!”猴王慌忙磕頭不住道:“弟子是老實之言,決無虛詐。”祖師道:“你既老實,怎么說東勝神洲?那去處到我這里,隔兩重大海,一座南贍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頭道:“弟子飄洋過海,登界游方,有十?dāng)?shù)個年頭,方才訪到此處。”

    祖師道:“既是逐漸行來的也罷。你姓甚么?”猴王又道:“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祖師道:“不是這個性。你父母原來姓甚么?”猴王道:“我也無父母。”祖師道:“既無父母,想是樹上生的?”猴王道:“我雖不是樹生,卻是石里長的。我只記得花果山上有一塊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師聞言,暗喜道:“這等說,卻是天地生成的。你起來走走我看。”猴王縱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兩遍。祖師笑道:“你身軀雖是鄙陋,卻像個食松果的猢猻。我與你就身上取個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個獸傍,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陰也。老陰不能化育,教你姓‘猻’倒好。猻字去了獸傍,乃是個子系。子者,兒男也;系者,嬰細也。正合嬰兒之本論。教你姓‘孫’罷。”猴王聽說,滿心歡喜,朝上叩頭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萬望師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賜個名字,卻好呼喚。”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個字?”祖師道:“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dāng)‘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正是:鴻蒙初辟原無姓,打破頑空須悟空。

    畢竟不之向后修些甚么道果,且聽下回分解

    《格列弗游記》讀后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候,最關(guān)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可能你現(xiàn)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格列弗游記》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格列弗游記》讀后感1 《格列佛游記》是英國作家斯威夫特的著名作品。閱讀這本小說,我首先被拿一個個奇幻的世界吸引了:袖珍的小人國、龐大...

    “格列佛游記》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怎么寫?
    5、摘抄:在任用人才方面,他們更注重優(yōu)良的品德而非卓越的才干。——喬納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記》感悟:讀了這句話,我十分感慨,這位偉大的英國作者是多么睿智和有遠見啊,在那個時代,他通過小說已經(jīng)解釋了關(guān)于教育和做人首先英國培養(yǎng)的品質(zhì),那就是品德占第一位,只有品德好的人才配擁有。6、摘抄...

    格列佛游記是文學(xué)名著嗎?
    《格列佛游記》當(dāng)然是世界經(jīng)典文學(xué)名著,它是英國文學(xué)家喬納森·斯威夫特出版于1726年的一部長篇游記小說,在我們的中學(xué)時代,曾被廣泛推薦閱讀。

    格列佛游記哪個譯本好?
    哪個出版社翻譯的外國名著好 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最近剛出版了一套名著,外國名著有《名人傳》《歐也妮·葛朗臺》《格列佛游記》《老人與海》《愛的教育》《海底兩萬里》等,均采用名家譯本,權(quán)威經(jīng)典。這套名著為暢享經(jīng)典子母版,母書全本全譯,輕松閱讀原著,子書結(jié)合學(xué)習(xí),高效備考,值得推薦!哪個版本...

    六年級游記作文
    六年級游記作文 篇7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外婆一起回老家貴陽。一大早我們?nèi)揖推饋頊蕚?之后我們開心地開起車上路了。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在路上經(jīng)過了...怎么樣,我的《家庭版西游記》人物很像名著《西游記》中的人物吧?聽了我的描述,你是不是也對你家成員又有了一種比喻呢?快和我們交流交流吧! 六年級游記...

    《老殘游記》:劉鶚的哭泣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
    這說明他對當(dāng)時的政治制度是維護的,還有兩個事能說明這一點。第一點是本書第一回中提到的那個夢境。洪波巨浪之中一艘破舊的大船即將傾覆,暗喻了陷入困境的中國。在老殘看來, “駕駛的人并未曾錯”, 中國的癥結(jié)不在政治體制,而在部分官員。還有那船上高聲演講的人,“ 這等人恐怕不是辦事的人...

    初二下冊人教版的語文名著導(dǎo)讀是什么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名著導(dǎo)讀,《格列佛游記》 雷米爾魯•格列佛生于洛丁加姆州,從十四歲開始在英國與荷蘭的大學(xué)中念書,后來以外科醫(yī)生的身份到船上工作,...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爐,以人性關(guān)照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這本書以忠實于法文原著整體風(fēng)貌及表達特色...

    格列佛游記名著題目求解
    第一,外敵環(huán)俟,內(nèi)部鉤心斗角,用類比的角度,暗喻高跟黨不得皇帝的喜愛,低跟黨依照皇帝的喜好,而行事。其目的是鮮明活化了兩派人,從而更加生動。第二個,因為我把這本書的內(nèi)容忘了,所以不知道,第三個,“椰胡”是隱喻,盡情渲染了士兵這一殘酷的職業(yè),從側(cè)面突出了士兵的無情(如果是上位者...

    登山里許的“里許”是什么意思?
    人。明代地理學(xué)家、旅行家和文學(xué)家,他經(jīng)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記》,被稱為“千古奇人”。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跡遍及今21個省、市、自治區(qū),“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處,探幽尋秘,并記有游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xiàn)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在《格列佛游記》的第一件中,格列佛隨航途中遭遇海難,死里逃生,來到了利立普特就是小人國之后,發(fā)現(xiàn)這里的居民只有格列佛十二分之一大。格列夫贏了國王和人民的好感,因此,他慢慢了解到了小人國的習(xí)慣,在一次戰(zhàn)爭中,格列佛幫助利立普特打敗了同是小人國布來夫斯庫。因為格列佛不愿意消滅布來夫斯庫,使利立普特國王不高興,...

    相關(guān)評說:

  • 和德13498944315: 概括西游記第一回 -
    博羅縣精車: ______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東勝神洲傲來國海中有花果山,山項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澗水源頭尋到名為“水簾洞”的石洞,被群猴擁戴為王.又過三五百年,石猴忽為人生無常,不得久壽而悲啼.根據(jù)一老猴指點,石猴經(jīng)南贍訓(xùn)洲到西牛賀洲,上靈臺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見須菩提祖師,被收為徒,起名曰孫悟空.
  • 和德13498944315: 在線等!西游記第一回主要內(nèi)容100字左右 -
    博羅縣精車: ______ 東勝神洲傲來國海中有花果山,山項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澗水源頭尋到名為“水簾洞”的石洞,被群猴擁戴為王.又過三五百年,石猴忽為人生無常,不得久壽而悲啼.根據(jù)一老猴指點,石猴經(jīng)南贍訓(xùn)洲到西牛賀洲,上靈臺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見須菩提祖師,被收為徒,起名曰孫悟空.
  • 和德13498944315: 《西游記》名著概括 -
    博羅縣精車: ______ 由于字數(shù)受限制,只給你前面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東勝神洲傲來國海中有花果山,山項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澗水源頭尋到名為水簾洞的石洞,被群猴擁戴為王.又過三五百年,石猴忽為人生無常,不得久壽...
  • 和德13498944315: 西游記1~7回概括 -
    博羅縣精車: ______ 第一回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東勝神洲傲來國海中有花果山,山項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澗水源頭尋到名為水簾洞的石洞,被群猴擁戴為王.又過三五百年,石猴忽為人生無常,不得久壽而悲啼上靈臺方寸山,入斜月三...
  • 和德13498944315: 《西游記》1到20回概括 -
    博羅縣精車: ______ 1、內(nèi)容概括 ●第一回 東勝神洲傲來國海中有花果山,山項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澗水源頭尋到名為“水簾洞”的石洞,被群猴擁戴為王.又過三五百年,石猴忽為人生無常,不得久壽而悲啼.根據(jù)一老猴指點,石猴經(jīng)南贍訓(xùn)洲...
  • 和德13498944315: 求原版西游記前五回主要內(nèi)容 -
    博羅縣精車: ______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 第四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 第五回 亂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
  • 和德13498944315: 西游記第一回~急用!在線等!!! -
    博羅縣精車: ______ 也是他運至?xí)r來,自登木筏之后,連日東南風(fēng)緊,將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 南贍部洲地界.持篙試水,偶得淺水,棄了筏子,跳上岸來.只見海邊有人捕魚、 打雁、穵蛤、淘鹽.他走近前,弄個把戲,妝個虎,嚇得那些人丟筐 棄網(wǎng),四散奔...
  • 和德13498944315: 西游記每回<任意一回>簡介 -
    博羅縣精車: ______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東勝神洲傲來國海中有花果山,山項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澗水源頭尋到名為“水簾洞”的石洞,被群猴擁戴為王.又過三五百年,石猴忽為人生無常,不得久壽而悲啼.根據(jù)一老猴指點...
  • 和德13498944315: 西游記主要內(nèi)容? -
    博羅縣精車: ______[答案] 《西游記》是吳承恩所著,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優(yōu)秀的神魔小說,也是一部規(guī)模宏偉、結(jié)構(gòu)完整、用幻想形式來反映社會矛盾的精品巨著. 小說以整整七回的“大鬧天宮”故事開始,把孫悟空的形象提到全書首要的地位.第八至十二回寫...
  • 噼里啪啦电影免费观看高清资源| 丁香花在线视频完整版| 色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久久AV无码ΑV高潮ΑV喷吹|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 原来神马电影完整版在线观看| 尤物蜜芽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