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中秋,月亮的詩句
關(guān)于中秋月亮的詩句如下:
1、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元·張養(yǎng)浩《折桂令·中秋》
譯文:那一輪懸掛高空的明鏡,是誰打磨的呢?它照遍了整個山河。秋天的露珠清涼凄清,水洗過般的明凈夜空里,銀河平靜天波。此夜的月光,較平常更盛,人可以清晰無礙地看到,桂樹的影子在舞動。
賞析:詩人寫了天空中飛鏡般的明月,比喻簡單卻不失優(yōu)雅,之后又進(jìn)行了延伸,沒有直視月亮的光芒,而是描繪了月光遍灑在大地、河川、森林上后的效果。
之后詩人寫了秋夜里清澈透涼的白露被中秋明月映襯得更加潔白優(yōu)美,描寫出了月光的通透明達(dá)。澹澹清夜,樹影婆娑,明月清光,相與無礙,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幽靜空靈的圖畫。
2、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閑階臥桂影。——宋·晁補(bǔ)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譯文:遮蔽了月光的青色云影處,一輪明月穿過云層,像一面金燦燦的明鏡飛上碧空。長夜的空階上臥著桂樹的斜影。
賞析:詩句描寫了詞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首二句化用李白的“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寫了一輪明月穿過云層,像一面金鏡飛上碧空,金色的光輝照亮了天上人間。“飛”字寫乍見月之突然升起,使人感到似是何處飛來,充滿驚異欣喜之情。
“永夜閑階臥桂影。”通過永夜、閑階、涼露、寒蟬等物象,極寫月夜的靜寂清冷 描繪出一幅充滿涼意的,悠長寂寞的中秋月夜圖,烘托出詞人的孤寂心境和萬千感慨、流露出詞人對美好月色的珍惜眷戀。
3、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宋·蘇軾《陽關(guān)曲·中秋月》
譯文:夜幕降臨,云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轉(zhuǎn)到了天空,就像玉盤那樣潔白晶瑩。
賞析:詩人并未直接從月光下筆,而是從“暮云”說起,用筆富于波折,也為下面的描寫進(jìn)行了鋪墊。句中并無“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積水空明的感覺。月明星稀,銀河也顯得非常淡遠(yuǎn)。
“銀漢無聲”并不是簡單寫實(shí),似乎在說銀河本來是應(yīng)該有聲,但由于遙遠(yuǎn)也就無聲了,天宇空闊的感覺由此傳出。“玉盤”寫出月兒冰清玉潔的美感,而轉(zhuǎn)字不但賦予它神奇的動感,而且暗示它的圓。兩句并沒有寫賞月的人,但全是賞心悅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文言文寫月
6. 古文中一個字形容月亮 古文中形容月亮的一個字有:月,餅,絞,愛,夢,兔 “月亮”讀音:[yuè] [liàng]; 一些關(guān)于“月亮”的詩句: 1、《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365646332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2、《玉階怨》【唐】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
秋月吟的文言文
中秋月圓,離人望月寄相思,是古代詩詞中常見的主題,而此詩卻反其意從“中秋無月”著筆,使憂傷的情味顯得更加濃烈。詩人如此寫,是因?yàn)榭茍鍪б?加之婚姻不諧,所以心情抑郁。有人讀了這首詩,認(rèn)為詩境不開闊,他聽后說:“吾得年不永,境趣能開廣否?” 首七字,將中秋無月點(diǎn)出,也把相思之意托出。相思之人情悲...
張孝祥的詩
蓋中秋之月,臨水之觀,獨(dú)往而遠(yuǎn)人,于是為備。書以為金沙堆觀月記. 譯文:觀賞月亮最明亮在中秋之夜,而觀賞中秋的月亮,靠近水的地方景觀優(yōu)美。靠近有水的地方去觀賞,最好是獨(dú)自一人前往。而獨(dú)自前往的地方,又以離人遠(yuǎn)的地方最好。可是,中秋往往又多沒有月亮。況且城郭宮室等地方,又哪里能都靠近水澤呢?假如有這樣的...
憶兒時 豐子愷 原文
大家談笑,看月亮,他們--父親和諸姐--直到月落明光,我則半途睡去,與父親和諸姐不分而散。 這原是為了父親嗜蟹,以吃蟹為中心而舉行的。故這種夜宴,不僅限于中秋,有蟹的季節(jié)里的月夜,無端也要舉行數(shù)次。不過不是良辰佳節(jié),我們少吃一點(diǎn)。有時兩人分吃一只。我們都學(xué)父親,剝得很精細(xì),剝出來的肉不是立刻吃...
誰有豐子愷《憶兒時》的全文?
大家談笑,看月亮,他們—-父親和諸姐—-直到月落時光,我則半途睡去,與父親和諸姐不分而散。 這原是為了父親嗜蟹,以吃蟹為中心而舉行的。故這種夜宴,不僅限于中秋,有蟹的節(jié)季里的月夜,無端也要舉行數(shù)次。不過不是良辰佳節(jié),我們少吃一點(diǎn),有時兩人分吃一只。我們都學(xué)父親,剝得很精細(xì),剝出來的肉不是立刻吃...
憶兒時讀完這篇課文獲得了什么感悟
大家談笑,看月亮,他們--父親和諸姐--直到月落明光,我則半途睡去,與父親和諸姐不分而散。 這原是為了父親嗜蟹,以吃蟹為中心而舉行的。故這種夜宴,不僅限于中秋,有蟹的季節(jié)里的月夜,無端也要舉行數(shù)次。不過不是良辰佳節(jié),我們少吃一點(diǎn)。有時兩人分吃一只。我們都學(xué)父親,剝得很精細(xì),剝出來的肉不是立刻吃的...
豐子愷的散文,急!
月亮,他們─—父親和諸姐─—直到月落時光,我則半途睡去,與父親和諸姐不分而散。 這原是為了父親嗜蟹,以吃蟹為中心而舉行的。故這種夜宴,不僅限于中秋,有蟹的節(jié)季里的月夜,無端也要舉行數(shù)次。不過不是良辰佳節(jié),我們少吃一點(diǎn),有時兩人分吃一只。我們都學(xué)父親,剝得很精細(xì),剝出來的肉不是立刻吃的,都積受...
豐子愷的散文,急!
月亮,他們─—父親和諸姐─—直到月落時光,我則半途睡去,與父親和諸姐不分而散。 這原是為了父親嗜蟹,以吃蟹為中心而舉行的。故這種夜宴,不僅限于中秋,有蟹的節(jié)季里的月夜,無端也要舉行數(shù)次。不過不是良辰佳節(jié),我們少吃一點(diǎn),有時兩人分吃一只。我們都學(xué)父親,剝得很精細(xì),剝出來的肉不是立刻吃的,都積受...
豐子愷寫的《憶兒時》中釣魚那一段主題是什么?急急急呀,十萬火急...
故這種夜宴,不僅限于中秋,有蟹的季節(jié)里的月夜,無端也要舉行數(shù)次。不過不是良辰佳節(jié),我們少吃一點(diǎn),有時兩人分吃一只。我們都學(xué)父親,剝得很精細(xì),剝出來的肉不是立刻吃的,都積在蟹斗里,剝完之后,放一點(diǎn)姜醋,拌一拌,就作為下飯的菜,此外沒有別的菜了。因?yàn)楦赣H吃菜是很省的,且他說蟹是至味。吃蟹時混吃別...
相關(guān)評說:
平羅縣蝸桿: ______ 1、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guān)山月》2、萬里無云鏡九州,最團(tuán)圓夜是中秋.——殷文圭《八月十五夜》3、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
平羅縣蝸桿: ______[答案]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zhuǎn)蓬行地遠(yuǎn),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 中秋月 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月 齊已 空碧無云露濕衣,眾星光外...
平羅縣蝸桿: ______[答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平羅縣蝸桿: ______ 描寫中秋節(jié)家鄉(xiāng)的月亮的詩句 1、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2、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3、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4、不見鄉(xiāng)書傳雁足,惟見新月吐蛾眉.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6、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
平羅縣蝸桿: ______[答案] . ——《 》 (宋)蘇東坡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 》(宋)蘇軾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 落誰家.——《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宋】蘇軾
平羅縣蝸桿: ______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平羅縣蝸桿: ______[答案] 入廚光奪霜, 蒸釜?dú)饬饕? 揉搓細(xì)面塵, 點(diǎn)綴胭脂跡. 戚里相饋遺, 節(jié)物無容忽. 兒女坐團(tuán)圓, 杯盤散狼藉.
平羅縣蝸桿: ______ 中秋月 晏殊 十輪霜影轉(zhuǎn)庭梧,此夕羈人獨(dú)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
平羅縣蝸桿: ______ 1、南鄉(xiāng)子·中秋不見月 張先 潮上水清渾.棹影輕于水底云.去意徘徊無奈淚,衣巾.猶有當(dāng)時粉黛痕. 海近古城昏.暮角寒沙雁隊(duì)分.今夜相思應(yīng)看月,無人.露冷依前獨(dú)掩門. 2、《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平羅縣蝸桿: ______ 1、《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2、《玉階怨》【唐】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