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前出塞》的解析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前出塞:出塞,出征邊塞進行征伐。杜甫先有《出塞》詩九首,后又寫《出塞》詩五首,自己加“前”、“后”以示區(qū)別。疆:邊界。侵陵:侵犯,欺凌。
這是一首帶諷刺性的政論性詩。
《前出塞》九首是寫天寶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時事,意在諷刺唐玄宗的開邊黷武政策。本詩原列第六,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前四句脫胎于當時軍中流行的作戰(zhàn)歌訣,頗富韻致,饒有理趣,且深得議論的要領(lǐng)。兩“當”兩“先”妙語連珠,開人胸臆,提出了作戰(zhàn)步驟的關(guān)鍵所在,強調(diào)隊伍要強悍,士氣要高昂,對敵有方略,智勇需并用。詩如數(shù)家珍,宛若總結(jié)戰(zhàn)斗經(jīng)驗。然而從整篇看,它還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只是對下文的襯托。
后四句才是詩篇的主旨所在,闡述了赴變作戰(zhàn)的終極目的。詩人慷慨陳詞,直抒胸臆,發(fā)出振聾發(fā)聵的呼聲。作者認為擁強兵只為守邊,赴邊關(guān)不應為了殺伐。“射馬”、“殺傷”、“擒王”,都應該是以“制侵陵”為限度,不能亂興邊釁,亂動干戈,更不能以黷武為能事,侵犯異邦。這種以戰(zhàn)去戰(zhàn)、以強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論,是安邊良策。它反映了國家的利益、人民的愿望。
全詩采用先抑后揚的藝術(shù)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諺謠體開勢,講如何練兵用武、怎樣克敵制勝。后四句則以慷慨的語言直陳如何節(jié)制武功、力避殺伐,道出“止戈為武”的本質(zhì)。這種先行輔筆,后行主筆;輔筆與主筆之間看似掉轉(zhuǎn),實為順接的手法,看似矛盾,實為辨證。因為沒有可靠的武備,就不能制止外來的侵略;但是自恃強大武裝而窮兵黷武,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詩中主張既擁有強兵,又以“制侵陵”為限,才符合最廣大人民的利益。詩以議論取勝,立意高、正氣盛、富哲理、有氣勢。
形容漠北的詩句
《別董大》高適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漁家傲》范仲淹。 2.關(guān)于漠北的詩句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出塞》王之渙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 三千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征人怨》柳中庸 云邊雁斷胡天...
古詩詞中關(guān)于表決心的勵志詩句大全
《前出塞九首(選一)》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軍城早秋》嚴武 昨夜秋風入漢關(guān),朔云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
杜甫詩歌的詩史性質(zhì)
著名的《前出塞》、《后出塞》兩組組詩,曲折反復地敘述戰(zhàn)士在從軍過程中的心情變化,實際上是反映詩人從不同的角度對于戰(zhàn)爭的不同看法。這兩組詩都歌頌了戰(zhàn)場上的壯烈場面,戰(zhàn)士如何善于戰(zhàn)斗,勇于犧牲,取得勝利;又譴責了君王無止境的開拓邊疆,主將驕橫奢侈,使戰(zhàn)績失去積極的意義。這兩組詩都是通過一個戰(zhàn)士的自白,概括...
關(guān)于邊彊將軍的詩句
王昌齡《出塞》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 王之渙《涼州詞》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昌齡《從軍行》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前出塞九首...
李白 杜甫的詩歌特點 高手幫忙 謝啦
如《兵車行》中:“爺娘妻子走相送”,“牽衣頓足攔道哭”;《前出塞》中:“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新婚別》中“免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都很附合普通百姓的身份和口吻。元稹《酬李甫見贈》詩云:“杜甫天才頗絕倫,每尋詩卷似情親。憐渠直道...
杜甫文言文故事
《前出塞九首》 朱門九肉臭,路有凍死骨。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春望》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春望》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江南逢李龜年》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登高》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懷》 丹青不知老將至,...
形容夜靜和回憶的詩句
(辛棄疾《青玉案》) 12.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王翰《涼州詞》) 13. 射人先射馬, 擒賊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14.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登科后》) 15. 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李煜《望江南》) 16. 郎騎竹馬...
杜甫的遭遇如何不幸
一、不幸:1、杜甫走向現(xiàn)實主義,是從第二期(三十五到四十四歲)十載長安的困守開始的。這是安史之亂的醞釀時期,當權(quán)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杜甫不僅不能實現(xiàn)他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抱負,而且開始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的屈辱生活,以至經(jīng)常挨餓受凍:“饑餓動即向一...
杜甫的詩
《飲中八仙歌》 32.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春日憶李白》 33、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兵車行》 34.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前出塞(其六)》 春望詩意畫 35....
反應邊疆戰(zhàn)士生活的詩句有哪些
8、《前出塞九首(選一)》唐·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9、《軍城早秋》 唐·嚴武 昨夜秋風入漢關(guān),朔云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10、《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
相關(guān)評說:
雙城市等效: ______[答案] √.杜甫《前出塞九首》通過士兵之口寫天寶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時事,意在諷刺唐玄宗的開邊黷武.
雙城市等效: ______[答案] 前出塞(其六) 作者: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1,立國自有疆2.茍能制侵陵3,豈在多殺傷.點擊此處查看/隱藏全部注釋 1.亦有限:也應該有個限度.2.自有疆:本來應該有個疆...
雙城市等效: ______[答案] 前出塞 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注釋]: 挽弓:拉開、開弓. 擒:捉、拿. [譯文]: 用弓就要用強弓,用箭就要用長箭,要射敵人,先要射敵人的馬,要抓敵人,先...
雙城市等效: ______[答案] 前出塞九首 作者:杜甫 (一)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亡命嬰禍羅.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棄絕父母恩,吞聲行負戈.(二) 出門日已遠,不受徒旅欺.骨肉恩豈斷,男兒死無時.走馬脫轡頭,手中挑青絲.捷下萬仞岡,...
雙城市等效: ______ 《前出塞》寫于天寶末年(公元756年),它描寫一個戰(zhàn)士戍邊十年的從軍過程,反映了唐王朝發(fā)動的開拓邊疆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諷刺了唐玄宗的窮兵黷武.
雙城市等效: ______ 是一首全篇議論的詩.前四句說的是要精良的武器和正確的戰(zhàn)術(shù)打敗敵人、奪取勝利;后四句寫詩人對戰(zhàn)爭的態(tài)度,詩人認為:只要能夠制止外來侵略,并不在于大量殺傷對方的士卒和人民.杜甫這首詩表達了我國人民堅決抵抗外來侵略、又反對侵略別人的愛好和平的思想.詩雖然是發(fā)議論,但語言通俗,說理透徹,沒有枯燥無味的感覺.詩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生動地說明了打擊敵人的戰(zhàn)術(shù)和解決困難的方法,是經(jīng)常被引用的名句.
雙城市等效: ______[答案] 是杜甫的,這九首詩通過一個征夫的訴說反映了杜甫從軍西北邊疆的艱難歷程和復雜感情. 原文如下: 其一: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嬰禍羅. 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 棄絕父母恩,吞聲行負戈. 其二: 出門日已遠,不受...
雙城市等效: ______ 《前出塞九首》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組詩作品.這九首詩通過一個征夫的訴說反映了百姓從軍西北邊疆的艱難歷程和復雜感情.組詩尖銳地諷刺了統(tǒng)治者窮兵黷武的不義戰(zhàn)爭,真實地反映了戰(zhàn)爭給兵士和百姓帶來的苦難.
雙城市等效: ______ 《前出塞》是(唐 )代詩人( 杜甫)所寫,“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四句詩說明了作者對戰(zhàn)爭的看法.
雙城市等效: ______ 《前出塞》是寫天寶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時事,意在諷刺唐玄宗的開邊黷武,在唐人的篇什中,以議論取勝的作品較少,而本詩卻以此見稱;它以立意高、正氣宏、富哲理、有氣勢而博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