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上老師講解了四個成語典故:鐵杵磨針
語文課上老師講解了四個成語典故:鐵杵磨針
鐵杵磨針
[讀音][tiě chǔ mó zhēn]
[解釋]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處]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
[近義]滴水穿石鐵杵成針愚公移山滴水石穿
成語故事《鐵杵磨針》
【成語】: 鐵杵磨成針
【拼音】: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解釋】: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將鐵棒磨成細(xì)針。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成語故事】:
唐代大詩人李白,小的時候很貪玩,不愛學(xué)習(xí)。他的父親為了讓他成材,就把他送到學(xué)堂去讀書,可是,那些經(jīng)史、諸子百家的書很不好學(xué),李白學(xué)起來很困難,就更加不愿意學(xué)了,有的時候還偷偷跑出學(xué)堂去玩。
有一天,李白沒有上學(xué),跑到一條小河邊去玩。忽然他看見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婆婆蹲在小河邊的一塊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著一根鐵棍。
李白好奇地來到老婆婆身邊,問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我在磨針。”老婆婆沒有抬頭,她一邊磨一邊回答。
“磨針!用這么粗的鐵棍磨成細(xì)細(xì)的繡花針。這什么時候能磨成啊!”李白脫口而出。而老婆婆這時抬起頭,停下手,親切地對李白說:“孩子,鐵棒雖粗,可擋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難道鐵棒就不能磨成針嗎?”
李白聽了老婆婆的話,很受感動。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恒心,不怕困難,天天堅持做,什么事都能做好。讀書不也是一樣嗎?”李白轉(zhuǎn)身跑回學(xué)堂。
從此以后,他刻苦讀書,歷代詩詞歌賦,諸子百家,他見到就讀,終于成為一名著名的詩人。
這句成語比喻只要長期努力不懈,再難的事也能成功。
兒童成語故事《鐵杵磨針》
鐵杵成針
[讀音][tiě chǔ chéng zhēn]
[解釋]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處]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
[近義]鐵杵磨針愚公移山持之以恒鐵杵磨成針
[反義]半途而廢
鐵杵磨針成語故事50字?jǐn)?shù)
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很納悶,上前問:“您磨鐵杵做什么?”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xì),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后,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zhuǎn)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fā)奮讀書。
鐵杵磨針的反義成語
1)棄去(離開)方(剛剛 )磨鐵杵 欲(要,想)作針過( 越,穿 )小溪自言(說)姓武2)把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傳說李白在山中讀書的時候,沒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課就出去玩了。他路過一條小溪,見到一個老婦人在那里磨一根鐵棒,李白感到奇怪,于是就問這位老婦人在干什么。老婦人說:“要把這根鐵棒磨成針。”李太白問道:“鐵杵磨成針,能行嗎?”老媼答道:“只需功夫深!”李太白明白了她的意思,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課完成了(3)鐵杵磨成針 意義: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啟示:告訴我們在生活中做事情或面對困難的時候要迎難而上,堅持不懈,不要半途而廢,相信只要努力終會成功。
兒童成語故事《鐵杵磨針》熊大講故事
鐵杵磨針
[讀音][tiě chǔ mó zhēn]
[解釋]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處]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
詞性:褒義詞
[近義]滴水穿石鐵杵成針愚公移山滴水石穿
鐵杵磨針的相關(guān)成語
老婦曰:"功到自成耳。"——功到自然成
成語鐵杵磨針帶拼音的
鐵杵磨針 [ tiě chǔ mó zhēn ]
生詞本
基本釋義
-
[ tiě chǔ mó zhēn ]
-
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 處
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
例 句
王明同學(xué)雖然傷殘無手臂,但是他卻能用雙腳書寫,并獲兒童書法獎。他是靠鍥而不舍的努力,才使~的。
《鐵杵磨針》用一個成語概括
持之以恒
樓主 勿忘加分
成語故事是我國文學(xué)寶厙中的一顆珍珠,請你寫出一個這
(一)鐵杵磨針 【典故】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xué),到街上去閑逛。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xué),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fēng)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里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fā)的老婆...
成語故事都有哪些
刻舟求劍,葉公好龍,守株待兔
中國成語故事五個 有深遠(yuǎn)影響的
(一)鐵杵磨針 【典故】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xué),到街上去閑逛。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xué),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fēng)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里讀書多沒意思?”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
小學(xué)生一年級常用成語故事
4. 適合一年級學(xué)生參賽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這些成語故事很多,比如說一些寓言故事還有歷史故事。這些都可以的選擇一個喜歡的就行。 5. 小學(xué)生成語故事100篇...(一)鐵杵磨針 【典故】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xué),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xué),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
什么的成語成語故事
一)鐵杵磨針【典故】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xué),到街上去閑逛。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xué),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fēng)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里讀書多沒意思?”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fā)的老婆婆,正...
急求20個成語典故及意思,越短越好
(一)鐵杵磨針【典故】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xué),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xué),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fā)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
成語典故有哪些?
20個中國人不可不知的20個成語典故(一)鐵杵磨針【典故】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xué),到街上去閑逛。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xué),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fēng)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里讀書多沒意思?”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
一則成語故事,200字左右
(一)鐵杵磨針【典故】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xué),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xué),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fēng)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里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fā)的老...
懸梁刺股,程門立雪,鐵杵成針,這些詞語都與什么有關(guān)?
3、鐵杵成針: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出處: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典故: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
20則成語故事,出處及意義
(一)鐵杵磨針【典故】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xué),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xué),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fēng)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里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fā)的老...
相關(guān)評說:
老城區(qū)凹面: ______ 濫竽充數(shù)
老城區(qū)凹面: ______ 好多哦1 饑腸轆轆 2 滾瓜爛熟 3 流光溢彩 4 津津有味 5 天長日久 6 如醉如癡 7 浮想聯(lián)翩 8 津津有味 9 囫圇吞棗 10 不求甚解 11 悲歡離合 12 牽腸掛肚 13 如饑似渴 14 不言而喻 15 千篇一律 16 別出心裁 17 與眾不同 18 大顯身手 19 心安理得 20 ...
老城區(qū)凹面: ______ 亡羊補牢、掩耳盜鈴、按圖索驥、揠苗助長 揠苗助長故事: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農(nóng)夫,他總是嫌田里的莊稼長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么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來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費了不少的力氣,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jīng)累得筋疲力盡了,可是他心里卻很高興.回到家里還夸口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guī)椭堂玳L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里去看,發(fā)現(xiàn)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經(jīng)枯死了
老城區(qū)凹面: ______ 1.匡衡鑿壁(匡衡鑿壁)【出處】匡衡,字稚圭.勤學(xué)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西京雜記》卷二【釋義】后以之為刻苦讀書的典實.【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人勤學(xué)【...
老城區(qū)凹面: ______ 成語小故事----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xiāng)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于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后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
老城區(qū)凹面: ______ 課堂上,老師講得眉飛色舞,繪聲繪色,同學(xué)們聽得如癡如醉,津津有味.
老城區(qū)凹面: ______ (1)出自童話故事的成語: 大顯身手 驚慌失措 愛不釋手 (2)貶義成語: 背信棄義、驚慌失措 信口開河 (3)歷史故事成語:背信棄義 應(yīng)接不暇 驚慌失措 (4)出自中外名著的成語:全神貫注 顯而易見 (5)近義詞組成的成語:背信棄義 大顯身手 驚慌失措 斬釘截鐵 (6)與著名科學(xué)家有關(guān)的成語:全神貫注
老城區(qū)凹面: ______ 成語小故事----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xiāng)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于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后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
老城區(qū)凹面: ______ 1.不可救藥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于治理國事.后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shù)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