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迸苔痕拆”的出處是哪里
“筍迸苔痕拆”全詩
《慈竹》
宋代 黃公度
慈竹陰初合,新梢翠欲流。
晚搖千尺影,冷撼一堂秋。
筍迸苔痕拆,葉蒙山色幽。
鳳凰棲息穩(wěn),端為此君留。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jié)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筍迸鄰家還長竹”的出處是哪里
“筍迸鄰家還長竹”出自唐代賈島的《田將軍書院》。“筍迸鄰家還長竹”全詩《田將軍書院》唐代 賈島滿庭花木半新栽,石自平湖遠岸來。筍迸鄰家還長竹,地經(jīng)山雨幾層苔。井當深夜泉微上,閣入高秋戶盡開。行背曲江誰到此,琴書鎖著未朝回。作者簡介(賈島)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
“迸筍侵階藤倒架”的出處是哪里
“迸筍侵階藤倒架”出自宋代黃庭堅的《避暑李氏園二首》。“迸筍侵階藤倒架”全詩 《避暑李氏園二首》宋代 黃庭堅 李侯別館鎖春陰,花徑吹香可細尋。迸筍侵階藤倒架,主人重為費千金。作者簡介(黃庭堅)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
“迸筍似相尋”的出處是哪里
“迸筍似相尋”出自宋代王禹偁的《東鄰竹》。“迸筍似相尋”全詩 《東鄰竹》宋代 王禹偁 東鄰誰種竹,偏稱長官心。月上分清影,風來惠好音。低枝疑見接,迸筍似相尋。多謝此君意,墻頭誘我吟。作者簡介(王禹偁)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
“迸筍支檐楹”的出處是哪里
“迸筍支檐楹”出自唐代皮日休的《初夏即事寄魯望》。“迸筍支檐楹”全詩《初夏即事寄魯望》唐代 皮日休夏景恬且曠,遠人疾初平。黃鳥語方熟,紫桐陰正清。廨宇有幽處,私游無定程。歸來閉雙關,亦忘枯與榮。土室作深谷,蘚垣為干城。頫杉突杝架,迸筍支檐楹。片石共坐穩(wěn),病鶴同喜晴。癭木...
“迸筍過比鄰”的出處是哪里
“迸筍過比鄰”出自明代姚汝循的《雨后行園》。“迸筍過比鄰”全詩 《雨后行園》明代 姚汝循 山園積雨后,步屟惜余春。柳似酣眠客,花如倦舞人。啼鶯上喬木,迸筍過比鄰。韶景行看盡,嬉游可厭頻。《雨后行園》姚汝循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雨后行園》是明代姚汝循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
形容新生事物不斷涌現(xiàn)的成語有哪些?
1、雨后春筍 yǔ hòu chūn sǔn 成語解釋:春雨之后竹筍長得很多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地涌現(xiàn)出來。成語出處:宋·張耒《食筍》詩:“荒林春雨足,新筍迸龍雛。”2、層出不窮 céng chū bù qióng 成語解釋:形容事物連續(xù)出現(xiàn),沒有窮盡。成語出處:《宋史·何基傳》:“雖一本于(朱)熹;然...
比喻新事物蓬勃涌現(xiàn)的四字詞
意思是:指春天下大雨后發(fā)出來的竹筍,而且一下子就長出來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現(xiàn)出來。出處:宋·張耒《食筍》詩:“荒林春雨足,新筍迸龍雛。”譯文:“荒林里春雨下的十分充足,新發(fā)芽的竹筍長得非常茂盛。”2、欣欣向榮 意思是:形容草木長得茂盛。比喻事業(yè)蓬勃發(fā)展,興旺昌盛。出處:晉...
什么后春筍成語
(1)拼音:yǔ hòu chūn sǔn。(2)解釋:春天下雨后竹筍長得又多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涌現(xiàn)和蓬勃發(fā)展。(3)出處:宋·張耒《食筍》詩:“荒林春雨足,新筍迸龍雛。”(4)用法:作定語、賓語;指新生事物。用于褒義。(5)近義詞:比比皆是、俯拾皆是、多如牛毛、一日千里、星羅棋布、...
關于竹子的詩歌 急急急 大哥大姐們幫幫忙把。
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 無賴杏花多意緒。數(shù)枝穿翠好相容。 楊萬里.宋(1127-1206)。廷秀,誠齋。 江西吉水人。 詠竹凜凜冰霜節(jié)。修修玉雪身。 便無文與可。自有月傳神。 過單竹澤徑 喬木與修竹。相招為茂林。 無風生翠寒。未夕起素陰。 看筍筍如藤薛爭長。竹似夷齊獨清。 只愛錦竹滿地。暗...
鄭燮資料,墨竹圖題詩的意思
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 無賴杏花多意緒。數(shù)枝穿翠好相容。 楊萬里.宋(1127-1206)。廷秀,誠齋。 江西吉水人。 詠竹凜凜冰霜節(jié)。修修玉雪身。 便無文與可。自有月傳神。 過單竹澤徑 喬木與修竹。相招為茂林。 無風生翠寒。未夕起素陰。 看筍筍如藤薛爭長。竹似夷齊獨清。 只愛錦竹滿地。暗...
相關評說:
羅源縣總重: ______ 運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筍急于破土而出的沖勁和強勁的生命力和花的嬌美
羅源縣總重: ______ 能打敗甘肅人,除了“風起云涌”,還有“雨后春筍”,甘肅人會讀成“雨后沖聳”.其實不光是甘肅,中國地廣物博,各地有各地的方言,每個方言的發(fā)音方法各有不同,所以都有自己的“死穴”所在,像我們熟悉的南京方言,N、L不分,...
羅源縣總重: ______ 雨后春筍 yǔ hòu chūn sǔn [釋義] 春雨以后;竹筍長得又多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涌現(xiàn)蓬勃發(fā)展.[語出] 宋·張耒《柯山集》:“荒林春雨足;新筍迸龍雛.” [近義] 漫山遍野 星羅棋布 多如牛毛 比比皆是 俯拾皆是 [反義] 鳳毛麟角 九牛一毛 碩果僅存 寥寥可數(shù) 寥寥無幾 [用法] 用作褒義.比喻新生事物發(fā)展迅速.一般作定語、賓語.[結構] 偏正式.
羅源縣總重: ______ 1.陽光(或天氣)溫暖,花兒芬芳,萬物充滿勃勃生機.表達了詩人對春天自然萬物的熱愛和欣喜之情.2.“迸”字突出了筍急于破土而出的沖勁和強勁的生命力.“偎”字用擬人手法,寫出了花的嬌美.
羅源縣總重: ______ 指春天下雨后,竹筍一下子就長出來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現(xiàn)出來. 【出處】: 宋·張耒《食筍》詩:“荒林春雨足,新筍迸龍雛.”
羅源縣總重: ______ “草色入簾青”的上一句是“苔痕上階綠”.1、出處:唐代詩人劉禹錫所寫的《陋室銘》.2、釋義:長到臺階上的苔痕顏色碧綠;草色青蔥,映入簾中.3、寫作背景:劉禹錫因在任監(jiān)察御史期間,曾經(jīng)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反對宦...
羅源縣總重: ______ 小題1:A 小題2:D 小題1:試題分析:本題是《江西省2014年初中畢業(yè)暨中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試題》的古詩文閱讀與積累部分.出題思想:考查學生對詩詞語言的理解和把握,方法:要求學生仔細閱讀詩歌并能夠簡單地分析一些詩詞的主題思想.A項應改為:全詞上下片都寫春光,上片寫對春天總的印象,下片寫特定環(huán)境的春景.小題2:試題分析:本題是《江西省2014年初中畢業(yè)暨中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試題》的古詩文閱讀與積累部分.出題思想:考查學生對作者情感的把握.方法: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揣摩詩歌意境.陽光(或天氣)溫暖,花兒芬芳,萬物充滿勃勃生機.表達了詩人對春天自然萬物的熱愛和欣喜之情
羅源縣總重: ______[答案] 詠竹 (齊.謝眺) 窗前一叢竹,清翠獨言奇. 南條交北葉,新筍雜故枝. 月光疏已密,風聲起復垂.青扈飛不礙,黃口獨相窺. 但恨從風籜,根株長相離. 竹 (梁.劉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jié),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 誰人...
羅源縣總重: ______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作者:蘇東坡. 朝代:宋代. 出處:《竹》 譯文: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yī).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癡.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不用裁為嗚鳳管,不須截作釣魚竿. 千花...
羅源縣總重: ______ 歷代詠竹詩:霜筠亭 【宋】蘇軾 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已有歲寒姿. 要看凜凜霜前意,須待秋風粉落時. 于潛僧綠筠軒 【宋】蘇軾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yī).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