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個王朝最多只能存在二三百年,為什么? 為什么中國的王朝最多延續(xù)兩三百年,而外國的朝代如拜占庭帝國能...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得到永恒,所有的東西都要加上一個期限,從開始到結束都只是事物發(fā)展的過程。從唯物主義觀上說,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時間的長短卻是偶然的
夏朝 400多年
周朝 600多年
周朝 1000年左右
漢朝 400多年
唐朝 300多年
宋朝 300多年
明朝 200多年
清朝 300多年
很多人認為朝代更替是因為朝廷政治腐敗造成的
我同意這個說法 但是這個說法不夠準確
中國歷史上只有難得幾個好皇帝,為什么朝代3、400年才換呢?
我認為朝代更替是生產力發(fā)展不能滿足人口增長的表現
漫長的封建社會 科學技術很低 生產六水平一直沒有飛躍性發(fā)展
每當朝代變遷時 戰(zhàn)爭必然會使人口下降
生產力水平超過當時人口數量 社會就進步
當社會穩(wěn)定了 人口就會迅速增長 生產力不能滿足人民需要 社會矛盾激烈 就會爆發(fā)戰(zhàn)爭 這時人口又會減少…………
如此產生朝代的更替 我相信只要科學得到充分發(fā)展
我們現在的社會會一步一步走向繁榮
中國的各個王朝都是封建王朝 正如資本主義無法克服經濟危機的道理一樣 封建王朝武夫克服的問題是土地的高度集中和農民需要土地的矛盾
封建王朝時間里在農業(yè)上的 土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 中國封建王朝的問題之一就是每個朝代都允許土地的自由買賣 隨著土地自由買賣 土地大量集中到部分地主手中 農民沒有地 必須租地 不然就無法生存 而地主在部分區(qū)域有大量土地 用現在的經濟學說就是形成壟斷 所以租金就水漲船高 農民租不起 只有暴動起義
然后就是一個輪回 農民起義 殺死大量地主 但是 農民本身的局限性決定農民無法掌管整個國家 政權總是落入地主或者退化的農民手中 因此 對于自己既得利益的保護 封建王朝不會對土地買賣作出限制 而起義后的新王朝由于前王朝的地主被殺 土地大量落入皇帝手中 政府有能力給農民所需的土地 所以每個王朝初期都很繁榮 但是 繁榮以后 農民富裕 開始加速繁衍 人口增加 地主富裕開始兼并土地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擴大生產 然后就又想像面那樣 農民增多 土地卻大量在某個地主手中 當這個矛盾發(fā)展到不可調和的時候就是新的起義
而300年正好是這么一個土地兼并的周期 封建王朝本身無法解決土地兼并的根本問題 所以每個王朝的壽命只有終結在300年左右了
應該說正是君主世襲制的弊端 每朝每代 開國皇帝都是很牛的 不過不能保證他的子孫和他一樣牛 所以出現一個差一點的無道昏君 天下自然不安定了 最后就量變引發(fā)質變
君不聞,富不過三代嗎?哈哈,家國天下,同理也..
按馬克思講,就是生產力發(fā)展了,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必然要求生產關系發(fā)生變化;
按五行理論講,有的王朝屬火,有的王朝屬水,五行更替,天道;
按辯證主義講: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其過程中,必然就要換姓了;
為什么一般上都二三百年呢,因為二三百年剛好是一個生產發(fā)展周期嘛.
這就是規(guī)律,歷史規(guī)律,也就是馬克思主義中的歷史唯物主義了。
為什么歷史上很多朝代都不超過三百年?
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沒有超過三百年的,這是因為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傳統(tǒng)的影響。在中國歷史上,政治制度一直是集權制,皇帝擁有絕對的權力,而這種制度導致了權力的集中和濫用。此外,中國文化傳統(tǒng)也強調“天命”,即皇帝是上天賜予的,如果他不稱職或犯了錯誤,上天就會收回他的權力。因此,當一個...
中國朝代為什么大多持續(xù)兩百多年,不會超過三百年
提問:自從秦朝第一個統(tǒng)一中國的朝代開始以來,就沒有大一統(tǒng)的朝代在持續(xù)時間上超過三百年,即使是像宋這樣的合起來400多年的,中間也經歷的北宋和南宋的變動,強大的唐朝,也只有289年,這是有什么原因呢 回復:中國歷史如此宏大,談起來不免有錯。我嘗試談一下,如果有錯,請大家指出。中國王朝的覆滅...
為什么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只能維持兩百多年呢?
從秦至清,中國朝代全部(是全部,而非大多)不超過三百年,商、周因其是分封制而非集權王朝,所以不能算在內。而兩漢、兩晉、兩宋、兩元中間都有亡國,需要拆分計算(北元雖然未曾亡國,但因退回蒙古老家,相當于失去漢地國祚)。自秦實現中央集權制以后,所有的中國朝代中,綿延國祚最長的是清朝,...
中國歷史上那么多個朝代為什么沒有一個超過
中國歷史上那么多王朝,一般都是三百年一大限。很少有超過三百年的。愿意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生產方式單一導致生產力低。而生產資料一旦被壟斷,階級矛盾就會不斷加深直至不可調和,然后爆發(fā)戰(zhàn)爭。中國古代是農業(yè)文明,所以國家的核心命脈就是農業(yè)。而階級這個東西是不會消失并且會沉淀的。所以新王朝剛開始...
中國歷朝歷代,為什么最多就三百年左右呢?
在華夏的歷史中,從秦朝統(tǒng)一天下開始,中國的封建王朝就沒有超過300年的。秦朝二世便亡,僅14年;西漢約209年;唐朝存活289年;兩宋加起來才超過300年,319年;元朝97年;明朝276年;清朝約295年。這似乎是一個魔咒,一個周期規(guī)律,那這又是為何呢?眾所周知,歷史是有著周期性演進的,在通常情況下...
為什么我國帝制王朝國運都不過300年?
1. 獨尊儒術的意識形態(tài)形成了強大且統(tǒng)一的思想力量。2. 科舉制度保證了國家人才的充足供應。3. 血緣道統(tǒng)倫理形成的 社會 基層治理體系。這使得華夏文明形態(tài)穩(wěn)定而又精致,按道理來說,帝制朝代的國家應該非常穩(wěn)定、國祚應該很長才對,但縱觀每個朝代, 國祚基本不會超過三百年,這個是一個巧合呢?還是...
歷史上所有朝代為什么最多統(tǒng)治都是兩三百年?你怎么看?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大統(tǒng)一王朝,地力基本一定,所供養(yǎng)的人類族群成員也基本一定,但如果人員數量不作有計劃地控制,到王朝末期,就會出現人們需求超過王朝的供給,最后出現“種群爆發(fā)”,人類社會就從“治世”走向了“亂世”。這個過程如果按照現代生物學的總結,實際上就是人類社會的“生態(tài)平衡”,有一個...
中國古代王朝為什么大多持續(xù)兩百多年,不會超過三百年
在一個朝代開始的時候,經過戰(zhàn)亂瘟疫等等情況,國內人口大量損失,民不聊生,人口少而土地多,大量土地荒廢,在這個時候,只要統(tǒng)治階層不亂來,給百姓自己發(fā)展的時間,有一個穩(wěn)定的環(huán)境,國家就很容易走上正軌。等到穩(wěn)定下來之后,人口會慢慢的恢復,土地會重新被開墾,當人口和土地達到最協調的比值時,朝...
為什么中國歷代王朝的國運不過兩三百年
因為剛開國時分土地,一百年后土地兼并并且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統(tǒng)治者已經放松了警惕開始縱情聲色,但是仍然有一定的實力,再過一百年,已經開始四處起義了,窮人無立錐之地,沒有生活保障,最后幾十年,不斷的起義和鎮(zhèn)壓,肯定會有一次推翻王朝
中國朝代為什么大多持續(xù)兩百多年,不會超過三百年
故而問題可能不該是中國王朝不能堅持到300年,而是去探討它為什么能保持100年以上,因為從世界角度來看,100多年不潰已經很難得了,這方面的具體討論,可以看《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wěn)定結構》。王朝的崩潰,基本都是有內憂而起,而非外患,漢唐皆如此,只有宋完全限制了地方,于是敗于少數民族,明...
相關評說:
拜泉縣慣性: ______ 周王朝 (公元前1066 -前256) 西周的興起,發(fā)展及興亡:西周(公元前1066 - 公元前771年)從武王滅商建國,到幽王亡國,共歷三百多年,是中華帝國的一個重要時期...
拜泉縣慣性: ______ 1、清朝之前是明朝,明朝之前是元朝,元朝之前是宋朝(分北宋、南宋),宋朝之前是五代十國. 2、封建王朝更替順序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時代, 包括秦朝、西漢、新朝(公元8年--23年)、東漢、三國(魏、蜀、吳)、晉朝(東晉、西晉)、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朝(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 但好像除了兩漢(西漢、東漢)經歷了四百多年的時間,其他朝代基本上都是二三百年的歷史,即使是封建的黃金時代——唐朝,也僅存在了近三百年,像元朝之類的小朝代更是數不勝數. 3、歷經時間 自公元前221年秦統(tǒng)一開始,至公元1912年結束,共歷經2133年.
拜泉縣慣性: ______ 周朝享國約791年,為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從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共傳30代37王.可分為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西周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附近),到公元前771年結束.第二年,周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開始了東周的歷史.周朝各諸侯國的統(tǒng)治范圍包括今黃河、長江流域和東北、華北的大部.
拜泉縣慣性: ______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存在時間最久的朝代,但是周朝屬于奴隸制王朝而非封建王朝,第一個封建王朝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的秦朝,存在時間最久的封建王朝是漢高祖劉邦建立的漢朝,西漢和東漢加在一起超過400年,其次是宋太祖趙匡胤建立的宋朝,南北兩宋加一起有300多年的歷史!
拜泉縣慣性: ______ 周王朝. 約800年 周王朝分西周、東周兩個階段.從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到公元前771年 周幽王被北方的犬戎人殺死,這是西周時期;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陽,到公 元前256年秦國軍隊滅亡周朝,這是東周時期.雖然周王朝建立的確切時間目前史學 界還無法給出一個十分精確的答案,但是粗略估算前后歷時800年左右.但周朝是個 比較松散的分封制國家
拜泉縣慣性: ______ 一.奴隸社會:周 1.周王朝. 約800年 周王朝分西周、東周兩個階段.從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到公元前771年 周幽王被北方的犬戎人殺死,這是西周時期;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陽,到公 元前256年秦國軍隊滅亡周朝,...
拜泉縣慣性: ______ 清王朝并不腐朽,1840年之后積貧積弱的清政府并不代表整個清王朝.1840年之后,中國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遭到了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侵略,先進的資本主義...
拜泉縣慣性: ______ 如果把春秋和戰(zhàn)國(除末期)都算在周朝里面,那么周朝是最長的.可以這樣算的理由是周國直到戰(zhàn)國末期才滅亡. 但是一般所指周朝不包括春秋戰(zhàn)國,因為雖然后來周國還在,但實質上已不能管轄其他國家.這樣算,周朝就不是最長了. 那么最長的就應該是漢朝,共422年,當然是西漢東漢加在一起,如果除去王莽時期外應為405年.另外夏朝和商朝據估計都是大約4,5百年,但由于沒有確切紀年表,無法確定其具體時間.
拜泉縣慣性: ______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