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jīng)》之“中山經(jīng)”(十二)
原文 :凡荊山之首,自翼望之山至于幾山,凡四十八山,三千七百三十二里。其神狀皆彘身人首。其祠:毛用一雄雞祈瘞,用一珪,糈用五種之精。禾山,帝也,其祠:太牢之具,羞瘞,倒毛;用一璧,牛無常。堵山、玉山,冢也,皆倒祠,羞毛少牢,嬰毛吉玉。
譯文 :中間經(jīng)過的的第十一列山系以荊山為首,從翼望山至幾山共四十八座,計3732里。其中依次為:朝歌山、帝囷(qūn)山、視山、前山、豐山、兔床山、皮山、瑤碧山、支離山、祑簓(zhìdīao)山、堇理山、依轱山、即谷山、雞山、高前山、游戲山、從山、嬰䃌(zhèn)山、畢山、樂馬山、葴(jiān)山、嬰山、虎首山、嬰侯山、大孰山、卑山、倚帝山、鯢山、雅山、宣山、衡山、豐山、嫗山、鮮山、皋山、大支山、區(qū)吳山、聲匈山、大騩山、踵臼山、歷石山、求山、丑陽山、奧山、服山、杳山,這些山的山神外形都是豬身人首。祭祀他們用一個雄雞祈福,然后埋地,并用一塊玉珪,五種精米祭神。禾山是眾山的首領(lǐng),祭祀用太牢禮,和專用的祭酒,獻祭后把祭品倒埋;用一塊玉璧,不需要全牛。堵山和玉山是眾山的宗主,也用專用的祭酒,祭祀他們用少牢禮和一塊吉玉,獻祭后都倒埋。
原文 :中次一十一山經(jīng)荊山之首,曰翼望之山。湍水出焉,東流注于濟;貺(kuàng)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漢,其中多蛟。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漆梓,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珉。
又東北一百五十里,曰朝歌之山,潕(wǔ)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滎,其中多人魚。其上多梓枬,其獸多麢麋。有草焉,名曰莽草,可以毒魚。
又東南二百里,曰帝囷之山,其陽多雩琈之玉,其陰多鐵。帝囷之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多鳴蛇。
譯文 :中間經(jīng)過的第十一序列山系以荊山為首,第一座叫翼望山。湍水發(fā)源在這里,向東流入濟水;貺水也發(fā)源在這里,向東南流入漢水,沿岸的水里有很多蛟龍出沒。山上生長的樹木大多是松樹和柏樹,山下大多是漆樹和梓樹,山南盛產(chǎn)赤金礦物,山北分布著許多玉石。
從翼望山向東北一百五十里是朝歌山,潕水發(fā)源在這里,向東南流入滎水,沿岸的水中盛產(chǎn)鯢魚。山上生長的樹木大多是梓樹和枬樹,在這里生活的獸類大多是山羚羊和麋鹿。有一種莽草,可以毒死魚。
從朝歌山再向東南二百里是帝囷山,山南分布著許多可做祭祀用的雩琈玉,山北盛產(chǎn)鐵礦物。帝囷水發(fā)源在山頂,然后潛流入地下,水中有很多鳴蛇。
原文 :又東南五十里,曰視山,其上多韭。有井焉,名曰天井,夏有水,冬竭。其上多桑,多美堊金玉。
又東南二百里,曰前山,其木多櫧(zhū),多柏,其陽多金,其陰多赭。
又東南三百里,曰豐山。有獸焉,其狀如蝯(yuán),赤目,赤喙,黃身,名曰雍和,見則國有大恐。神耕父處之,常游清泠之淵,出入有光,見則其國為敗。有九鐘焉,是知霜鳴。其上多金,其下多榖柞杻橿。
譯文 :從帝囷山向東南五十里是視山,山上盛產(chǎn)韭類植物,生長的樹木大多是桑樹,遍地布滿了優(yōu)質(zhì)的堊土,金、玉礦產(chǎn)也非常豐富。山頂有一口井,名叫天井,它夏季有水,冬季就枯竭了。
從視山向東南二百里是前山,山中生長的樹木大多是櫧樹和柏樹,山南盛產(chǎn)金礦物,山北分布了很多的赭石。
從前山再向東南三百里是豐山。這里有一種獸,名叫雍和,它的體形似猿,卻有著紅色的眼睛、紅色的嘴巴和黃色的皮毛,只要它一出現(xiàn),當?shù)氐膰冶厝话l(fā)生大的恐慌。這座山是神人耕父的居所,他喜歡去一些寂靜清涼的深淵去游玩,每次出入都有光芒隨身閃耀,只要發(fā)現(xiàn)了他,當?shù)氐膰冶厝皇粘善茢。裆D難。這座山里有九口鐘,每年霜降的時候,它就會鳴響。山上盛產(chǎn)金礦物,山下生長了很多的構(gòu)樹、柞樹、杻樹和橿樹。
原文 :又東北八百里,曰兔床之山,其陽多鐵,其木多藷藇,其草多雞谷,其本如雞卵,其味酸甘,食者利于人。
又東六十里,曰皮山,多堊,多赭,其木多松柏。
又東六十里,曰瑤碧之山,其木多梓枬,其陰多青雘,其陽多白金。有鳥焉,其狀如雉,恒食蜚,名曰鴆。
又東四十里,曰支離之山。濟水出焉,南流注于漢。有鳥焉,其名曰嬰勺,其狀如鵲,赤目、赤喙、白身,其尾若勺,其鳴自呼。多㸲牛,多羬羊。
又東北五十里,曰祑(zhì)簓(diāo無彡)之山,其上多松柏機柏。
譯文 :從豐山向東北八百里是兔床山,山南盛產(chǎn)鐵礦物,樹木大多是櫧樹和栗樹,滿山的雞谷草長勢茂盛,這種草的根部長的象雞卵一樣,味道酸酸甜甜的,如果經(jīng)常食用了它,對人的身體很有利。
由此東行六十里是皮山,整座山松柏茂密,到處分布著堊土和赭石。
從皮山向東六十里叫瑤碧山,這里生長的樹木大多是梓樹和枬樹,山北分布著很多可做染料的青䨼,山南盛產(chǎn)白金礦物。山中有一種鴆鳥,它的外形象野雞,總是以臭蟲為食。
從瑤碧山向東四十里是支離山。濟水發(fā)源在這里,向南流入漢水。有一種嬰勺鳥,它的外形似鵲鳥,卻有著白色的羽毛,紅色的眼睛,紅色的嘴,它的尾巴長的象勺子,發(fā)出的叫聲象是自呼其名。整座山里生活著很多的㸲牛和羬羊。
從支離山向東北五十里是祑簓山,山上大多是松樹、柏樹、榿樹和桓樹。
文言文版山海經(jīng)
古代中國也一直把《山海經(jīng)》作歷史看待,是中國各代史家的必備參考書,由于該書成書年代久遠,連司馬遷寫《史記》時也認為:“至《禹本紀》,《山海經(jīng)》所有怪物,馀不敢言之也。” 《山海經(jīng)》目錄 山經(jīng) 第一卷 《南山經(jīng)》 第二卷 《西山經(jīng)》 第三卷 《北山經(jīng)》 第四卷 《東山經(jīng)》 第五卷 《中山經(jīng)》 海經(jīng)...
"其實如蘭,服之不字"《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請解釋“字”的意義,并說說依據(jù)...
“不字”即“不生子”。字:懷孕,生育 “字”的本義也是“生育”,《說文》云:“字,乳也。”“乳”和“字”是同義詞。 如《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其上有木焉,名曰黃棘,黃華而員葉,其實如蘭,服之不字。”
盤點《山海經(jīng)》里的那些神——十一位女神
5. 《山海經(jīng)》第五卷——《中山經(jīng)》中的洞庭山 帝之二女居住在洞庭山,她們常常在江淵游玩。她們位于九江之間,出入時一定會帶來狂風暴雨。6. 《山海經(jīng)》第十二卷——《海內(nèi)北經(jīng)》帝舜的妻子登比氏生了宵明、燭光兩個女兒。她們住在黃河邊上的大澤中,兩位神女的靈光能照亮這里方圓百里的地方。另一...
山海經(jīng)里好聽的花名
戰(zhàn)國時期至漢代初期的《山海經(jīng)》(作者:佚名)里有這幾個好聽的花名:荀、葶苧、祝余、沙棠、嘉榮、薰、丹粟、忘憂、芑、杜衡等。1、荀草,是一種傳說中的仙草。在《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中記載:“有草焉,其狀如葌,而方莖、黃華、赤實,其本如藁本,名曰荀草,服之美人色。”2、葶寧是一種花...
《山海經(jīng)》的目錄是哪些?
山經(jīng) 一 《南山經(jīng)》二 《西山經(jīng)》三 《北山經(jīng)》四 《東山經(jīng)》五 《中山經(jīng)》海經(jīng) 六 《海外南經(jīng)》七 《海外西經(jīng)》八 《海外北經(jīng)》九 《海外東經(jīng)》十 《海內(nèi)南經(jīng)》十一 《海內(nèi)西經(jīng)》十二 《海內(nèi)北經(jīng)》十三 《海內(nèi)東經(jīng)》大荒經(jīng) 十四 《大荒東經(jīng)》十五《大荒南經(jīng)》十六 ...
這四個東西叫什么?
右下角那個是梼杌 神異經(jīng)·西荒經(jīng)》云:“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犬毛,長二尺,人面,虎足,豬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攪亂荒中,名梼杌,一名傲狠,一名難訓。”左下角那是化蛇 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卷》:“又西三百里,曰陽山……其中多化蛇,其狀如人面,而豺身,鳥翼而蛇行,”左上角...
《山海經(jīng)》原文譯文——《中山經(jīng)》之四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讙(huān)舉之山。雒(luǒ)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玄扈之水。其中多馬腸之物。此二山者,洛間也。凡厘山之首,自鹿蹄之山至于玄扈之山,凡九山,千六百里七十里。其神狀皆人面獸身。其祠之,毛用一白雞,祈而不糈,以采衣之。--- 譯文:山海經(jīng)資料大全 ...
《山海經(jīng)》原文譯文——《中山經(jīng)》之五
升山,冢也,其祠禮:太牢,嬰用吉玉。首山【鬼申】(shén)也,其祠用稌、黑犧太牢之具、蘗(nié)釀;干儛,置鼓;嬰用一璧。尸水,合天也,肥牲祠之;用一黑犬于上,用一雌雞于下,刉(jī)一牝羊,獻血。嬰用吉玉,采之,饗之。--- 譯文:山海經(jīng)資料大全 ...
《山海經(jīng)》原文譯文——《中山經(jīng)》之六
石肅】(sǔ)。【糹昔】(jí)姑之水出于其陰,而東流注于門水,其上多銅。門水(出)[至]于河,七百九十里入雒(luò)水。凡縞羝山之首,自平逢之山至于陽華之山,凡十四山,七百九十里。岳在其中,以六月祭之,如諸岳之祠法,則天下安寧。--- 譯文:山海經(jīng)資料大全 ...
《山海經(jīng)》之古草木(一)
隨手翻書,翻到《山海經(jīng)》的圖文版,看到一棵酸棗樹,正說到第五卷《中山經(jīng)》中的一段,“又東北二十里,曰升山。其木多 榖、柞、棘 ,其草多藷藇、蕙,多寇脫。黃酸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璇玉。”說是再向東北二十里是升山,被森林所覆蓋,樹林多是構(gòu)樹、柞樹和酸棗樹。原來酸棗...
相關(guān)評說:
龍井市盤形: ______ 山海經(jīng)》是中國流傳久遠的一部古書,它用簡單的語言介紹了許多山川、國度和神經(jīng).它的“年齡”是個謎,它的作者也是個謎,它的內(nèi)容讓后世的讀者似懂非懂,但又有著很強的可比附性和不確定性. 今傳《山海經(jīng)》一書共十八卷,前五卷分...
龍井市盤形: ______ 白澤 夔 鳳凰 麒麟 梼杌 獬豸 吼 重明鳥 饕餮 腓腓 諸犍 混沌 應聲蟲 慶忌 NO.1 白澤 昆侖山上的神獸,著名的神獸,渾身雪白,能說人話,通萬物之情,很少出沒,除非 當時有圣人治理天下,才奉書而至. 《軒轅本紀》有神獸白澤的故事:“...
龍井市盤形: ______ 盤古,傳說混沌未開的時候,在混沌的中央,有一塊渾圓就像是一枚雞蛋.這塊渾圓里有著一個巨人.這巨人醒來,用一萬八千年把這“雞蛋”橫著劈開,那清氣上升,成了天,濁氣下降,成了地.盤古漸長大,頂天立地,天每加高一尺,地每加厚一尺.最終天地日遠不再合,盤古力竭身亡,左眼化日右眼為月,毫毛成星.吐氣成風喘息為云落淚變雨.他身軀倒下,肉體成了山川,骨頭成了礦脈,血液成了江川大海.
龍井市盤形: ______ 就是沒有懷孕.身懷六甲,就是懷孕了.“身懷六甲”通俗來講,“古稱女子懷孕.傳說中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個甲日,是上天創(chuàng)造萬物的日子,也是婦女最易受孕的日子,故稱女子懷孕...
龍井市盤形: ______ 《五藏山經(jīng)》各考察路線開辟時間不一.經(jīng)考證得知,《南山經(jīng)》三條路線開辟于漢... 《中山經(jīng)》之首經(jīng),以及二、三、四、五、六、七、十經(jīng),共八經(jīng)之考察 路線均在周...
龍井市盤形: ______[答案] 《山海經(jīng)》全書共十八篇,分為《山經(jīng)》和《海經(jīng)》兩部分.《山經(jīng)》共五篇,分為《南山經(jīng)》《西山經(jīng)》《北山經(jīng)》《東山經(jīng)》《中山經(jīng)》.《海經(jīng)》共十三篇,其下又分《海外經(jīng)》四篇、《海內(nèi)部》四篇、《大荒經(jīng)》四篇和又一篇的《海內(nèi)經(jīng)》.
龍井市盤形: ______ 《山海經(jīng)》—最早記載有藥物功效內(nèi)容的著作 據(jù)考證,《山海經(jīng)》是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記載有藥物功效內(nèi)容的著作.《出海經(jīng)》有“河羅之魚食之已癰.”“有鳥焉,......名日青耕,可以御疫”,鬼草“服之不擾”(中山經(jīng));祝余“食之不...
龍井市盤形: ______ 一、釋義 1.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淵,澧沅風,交瀟湘之淵.”《文選·謝朓詩》:“洞庭張樂池,瀟湘帝子...
龍井市盤形: ______[答案] 《山海經(jīng)》全書十八卷,其中“山經(jīng)”五卷,“海經(jīng)”八卷,“大荒經(jīng)”四卷,“海內(nèi)經(jīng)”一卷.山經(jīng) 第一卷 《南山經(jīng)》 第二卷 《西山經(jīng)》 第三卷 《北山經(jīng)》 第四卷 《東山經(jīng)》 第五卷 《中山經(jīng)》 海經(jīng) 第一卷 《海外南經(jīng)》...
龍井市盤形: ______ “身懷六甲”通俗來講,“古稱女子懷孕.傳說中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個甲日,是上天創(chuàng)造萬物的日子,也是婦女最易受孕的日子,故稱女子懷孕為身懷六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