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欣賞的古詩詞
1.表達“欣賞”的詩句有哪些
表達“欣賞”的詩句有
1.《陪晦翁游玉澗》
年代: 宋 作者: 李呂
夜琴響空山,臨流水方折。
老仙何處來,欣賞共清絕。
不知盧仝家,還有許風月。
2.《巢云》
年代: 宋 作者: 李呂
幽棲寄山隈,欣賞亦何有。
時許巢白云,紛然入窗牖。
3.《移居 其一》
年代: 魏晉 作者: 陶淵明
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
聞多素心人,樂與數(shù)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
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席。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4.《水調歌頭·江漲解網雨》
年代: 宋 作者: 李流謙
江漲解網雨,衣潤熟梅天。高人何事,乘興來寄五湖船。才聽咚咚疊奏,嘔軋擼聲聲齊發(fā),幾別故州山。轉盼青樓杪,已在碧云端。渡頭月,臨晚霽,泊清灣。水空天靜,高下相應總團圞。遙想吾家更好,盡喚兒曹泛掃,欣賞共嬋娟。應念思歸客,對此不成眠。
5.《同盧明府早秋宴張郎中海亭》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側聽弦歌宰,文書游夏徒。
故園欣賞竹,為邑幸來蘇。
華省曾聯(lián)事,仙舟復與俱。
欲知臨泛久,荷露漸成珠。
6.《游鏡泊湖》
年代: 當代 作者: 董必武
泛舟南北兩湖頭,到處青幽不用求。
水碧山青宜入畫,游人欣賞愿勾留。
2.20篇古詩詞賞析
贈汪倫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留別】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注釋】
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夸張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實有其事)寫深情厚誼,十分動人。這首詩體現(xiàn)了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詩歌特色。
靜夜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樂府】 類別:【羈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注解】:
1、舉:抬。
【韻譯】:
皎潔的月光灑到床前,
迷離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頭觀看明月呵明月,
低頭鄉(xiāng)思連翩呵連翩。
早發(fā)白帝城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羈旅】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注解】:
1、白帝:今四川省奉節(jié)
2、江陵:今湖北省江寧縣。縣。
3、一日還:一天就可以到達。
【韻譯】: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客中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注釋】
又題《客中作》
[注釋](1)蘭陵:地名。(2)但使:只要。
[譯文]蘭陵出產的美酒,透著醇濃的郁金香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猶如琥珀般晶瑩。只要主人同我一道盡興暢飲,一醉方休,我那管她這里是故鄉(xiāng)還是異鄉(xiāng)呢!
獨坐敬亭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五絕】 類別:【山水】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注釋】
[注釋](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縣北。
[譯文]群鳥高飛,絕盡蹤影,一片孤云獨自悠閑地飄浮而去我佇立在山頂,注視著敬亭山,敬亭山也看著我,彼此久看不厭。
春望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律】 類別:【】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注釋】
【注解】:
1、國破:指國都長安被叛軍占領。
2、感時句:因感嘆時事,見到花也會流淚。
3、渾:簡直。
4、不勝簪:因頭發(fā)短少,連簪子也插不上。
【韻譯】: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
春天來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傷國事面對繁花,難禁涕淚四濺,
親人離散鳥鳴驚心,反覺增加離恨。
立春以來戰(zhàn)火頻連,已經蔓延三月,
家在
3.形容欣賞美人的詩句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夫差有何恨,勾賤有何恩。愿不識范蠡,還作浣沙人。
眉將柳而爭綠,面共桃而競紅。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
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
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李白)
恒斂令媛笑,長垂雙玉啼。
質傲清霜色,香含秋露華。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枝頭二月初。——杜牧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有美一人,輕揚婉兮。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美女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花開花落無間斷,春來春去不相關!
閉月羞花怨,沉魚落雁愁贊美女人的古詩詞
臉若銀盤,眼似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
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美女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4.值得賞析的古詩詞
古詩詞賞析題是近幾年中考必考的一種題型,盡管不少學生把詩詞背得爛熟,但賞析起來卻不知道如何入手。下面僅談一下個人對詩歌賞析的一些觀點,供初四復習的同學參考。
對于詩歌這種體裁來說,背誦是必要的,背誦是學生積累語言的需要,但對于賞析來說,僅僅會背是不夠的,還需要對詩歌有深刻的理解,同時還要了解詩歌的有關背景,了解詩人的思想狀況,唯有這樣,你都能夠進行賞析。從近年來詩歌賞析命題情況來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命題:
第一、對詩歌內容的分析與概括。比如讓考概述詩歌的內容,歸納詩歌描寫的景物有什么特點。例如:《望岳》中“陰陽割昏曉”一突出了泰山怎樣的特點?(答:突出泰山原雄偉高大的特點。)用比喻句的本體與喻體,例如:《過零丁洋》第二聯(lián),運用比喻的方法,將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詩人以“風飄絮”形容國勢如柳絮飄散,無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依,時起時沉)。詩句隱含的意義,如《登飛來峰》詩中的“浮云”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答:指的是困難、挫折、防礙等),等等。
第二、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包含的哲理。如范仲淹的《漁家傲》詞的下闋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慨和情懷?請簡要回答。(答:抒發(fā)了作者壯志難酬、思鄉(xiāng)憂國的情懷)。再如《登飛來峰》,你從這首詩中領悟到什么人生哲理?(答: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第三、對詩歌中一些名句的理解與賞析。既要寫出詩句的意思,又要寫出詩句在表達的特點和效果。如《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歷來受到人們的贊賞,你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答:作者運用形象的比喻和工事的對仗,生動形象地揭示新陳代謝的自然規(guī)律,表現(xiàn)出作者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第四、對詩句中重點詞語的表達作用的分析。如《飲酒》,前人評論這首詩時曾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用得非常精妙,換成“望”字就沒有這種效果。請你說說為什么?(答:“見”為無意所見,形象生動地寫出作者悠然閑適發(fā)表的心境)。再如《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試體味“沙場秋點兵”一句中“秋”字的表達效果。(答:“秋”點明了是“秋高馬壯”的時候,也預示著戰(zhàn)無不勝的前景)。
第五、描述詩句描寫的畫面,欣賞詩歌意境。如品味《詩經·關雎》的詩句,參照相關鏈接,簡析《關雎》的意境美。(答案略),再如《春望》,請展開想象,描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所展現(xiàn)的畫面,并揭示詩句的含義。(參考答案:面對淪陷的山河,一位滿頭白發(fā)的老人因焦慮而不住撓頭嘆息。昔日長長的頭發(fā)如今紛紛斷落,已經短得無法梳髻插簪了。含蓄而深刻的表現(xiàn)了詩人憂國思鄉(xiāng)的情懷。)
第六、賞析詩歌的寫作方法、藝術特色。如《夜雨寄北》,本詩構思的最大特點是什么?(答案:身在此地寫想彼在之思此地,當今日寫想他日之憶今日。虛實相生,情景交融)。再如《天凈沙 秋思》,“小橋流水人家”一句描寫出溫馨恬靜的景象,結合全詩,談談作者為什么這樣寫?(答案:以樂景寫哀情。通過對比,反襯出游子的孤獨、凄涼及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
從近年來命題情況來看,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上六個方面。不論從哪個方面賞析,都要在讀懂詩歌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思路和方法做回答,避免所答非所問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詩歌欣賞題有規(guī)律可循,只要認真復習,精心準備,拿滿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5.求20首古詩詞鑒賞
1、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2、敕(chì)勒(lè)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qióng)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3、詠鵝 (唐)駱賓王
鵝 ,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4、風 (唐)李嶠(qiáo)
解落三秋葉,
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
入竹萬竿斜。
5、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tāo)。
不知細葉誰裁(cái)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6、涼州詞 (唐)王之煥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rèn)山。
羌(qiāng)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7、登鸛(guàn)雀樓 (唐)王之煥(huàn)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8、春曉 (唐)孟浩(hào)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9、涼州詞 (唐)王翰(hàn)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10、出塞(sài)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huán)。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jiào)胡馬度陰山!
11、芙(fú)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12、鹿柴(zhài)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wèi)城朝(zhāo)雨浥(yì)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1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zhū)萸(yú)少一人。
15、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xiāng)。
16、古朗月行(節(jié)錄)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云端。
17、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18、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19、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20、早發(fā)白帝城 (唐)李白
朝(zhāo)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huán)。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chóng)山。
6.20
一、《送別》 作者:唐代王維 1、原文 下馬飲君酒, 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 白云無盡時。 2、翻譯 請你下馬來喝一杯酒,敢問朋友你要去何方? 你說因為生活不得意,回鄉(xiāng)隱居在終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何須再問,看那白云正無邊飄蕩。 3、賞析 這是首送友人歸隱的詩,采用問答的方式從友人口中說出歸隱的原因,也表現(xiàn)了詩人復雜的思想感情。
詩人對友人關切愛護,既勸慰友人又對友人的歸隱生活流露出羨慕之情,說明詩人對自己的現(xiàn)實也不很滿意。全詩語言看似平淡無奇,但最后兩句卻頓增詩意,可謂詞淺情深,蘊含著不盡的意味。
二、《終南望馀雪》 作者:唐代祖詠 1、原文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2、翻譯 從長安望終南山北景色秀美,遠看嶺上積雪似乎浮在云端。 雨雪晴后夕陽微光染亮樹梢,長安城中傍晚反增陣陣輕寒。
3、賞析 這首詩句句詠雪,句句從“望”字著眼,描寫終南山的雪景和雪后增寒的感受。起句寫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的整體印象。
次句寫終南山的余雪,由于陰嶺高出云端,遠遠望去,其上的皚皚積葉仿佛浮在空中。 第三句轉筆寫雪霽初晴時始見終南山的真實面門,“霽”字真實而傳神地寫出了夕陽的余光平射在山上,染紅了林表的美麗畫面。
末句承上句的夕陽,寫因望見終南山余雪而更感冬天的寒冷。 三、《八陣圖》 作者:唐代杜甫 1、原文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2、翻譯 三國鼎立,孔明的功勛最為卓著,他創(chuàng)制的八卦陣,更是名揚千古。
任憑江流沖擊,石頭卻依然如故,千年遺恨,在于劉備失策想吞吳。 3、賞析 此詩前二句贊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尤其稱頌他在軍事上的才能和建樹;后二句對劉備吞吳失師,葬送了諸葛亮聯(lián)吳抗曹統(tǒng)一中國的宏圖大業(yè),表示惋惜。
末句照應開頭,三句照應二句。在內容上,既是懷古,又是抒懷,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絕句中別樹一格。
四、《送方外上人》 作者:唐代劉長卿 1、原文 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2、翻譯 野鶴駕著孤云高飛天空,豈肯在人間居住? 你不必到著名的沃洲山福地,那可是人們最熟悉的去處。 3、賞析 這首詩前兩句以凌云的野鶴形容僧人,貼切有味,理應不失孤云野鶴般脫俗的品性;末兩句寫詩人對方外上人的諷喻規(guī)勸,勸上人隱居冷寂的深山,而不要到熱鬧的名勝去沽名釣譽。
這首詩語言妙趣橫生,閑散淡遠,構思精巧。 五、《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 作者:唐代韋應物 1、原文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2、翻譯 懷念你竟在這深秋的夜晚,散步詠嘆多么寒涼的霜天。
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還未安眠。 3、賞析 此詩表達作者在秋夜對隱居朋友的思念之情。
前半首寫作者自己,即懷人之人;后半首寫正在臨平山學道的丘丹,即所懷之人。 全詩不以濃烈的字詞吸引讀者,而是從容落筆,淺淺著墨,語淡而情濃,言短而意深,格調古樸雅致、安閑恬淡,給人玩味不盡的藝術體驗。
六、《望天門山》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翻譯 天門山從中間斷裂是楚江把它沖開,碧水向東浩然奔流到這里折回。 兩岸高聳的青山隔著長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葉孤舟像從日邊駛來。
3、賞析 此詩描寫了詩人舟行江中順流而下遠望天門山的情景:前兩句用鋪敘的方法,描寫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江水浩蕩奔流的氣勢;后兩句描繪出從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顯示了一種動態(tài)美。 全詩通過對天門山景象的描述,贊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表達了作者初出巴蜀時樂觀豪邁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灑脫、無拘無束的精神風貌。
作品意境開闊,氣象雄偉,動靜虛實,相映成趣,并能化靜為動,化動為靜,表現(xiàn)出一種新鮮的意趣。 七、《贈汪倫》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翻譯 李白乘舟將要離別遠行,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
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3、賞析 此詩前兩句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 后兩句先用“深千尺”贊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襯托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
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想象豐富奇特,雖僅四句二十八字,卻是李白詩中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 八、《涼州詞》 作者:唐代王之渙 1、原文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2、翻譯 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云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里,顯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3、賞析 詩以一種特殊的視角描繪了黃河遠眺的特殊感受,同時也展示了邊塞地區(qū)壯闊、荒涼的景色,悲壯蒼涼,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氣,邊塞的酷寒正體。
詠柳詩詞鑒賞(贊美春風的唯美古詩句)
古詩詞中柳的意象有:1、以柳贈別。柳,諧音“留”。古人送別多用“折柳”,表示離人的難言難分之情。“折柳”贈別之風,尤其是在唐、宋朝時盛行,因而,“折柳”也就成為贈別的代稱。2、以柳言愁。人遇悲心事,景暗萬念灰。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是以柳言愁的高手,“曉風輕拂、殘月朦朧、楊柳依依”,曉風、殘月...
與朋友分享美景的詩句
不多說了 買了絕對不后悔! 補充一下 我高三 初中時120分考110左右 現(xiàn)在150分考120左右 古詩詞在這里面受益很多 《人間詞話》我也看過 不過那個版本太多了 有的不全 建議有一定欣賞水平時再看 已贊過 已踩過< 你對這個回答的評價是? 評論 收起 為...
有關蘇軾的詩
提高欣賞和鑒賞古詩詞的能力,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意境,增強生活的美感。5、豐富精神生活。古詩詞中包含了許多人類的情感和經驗,可以讓人在情感上得到滿足和啟示,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在快節(jié)奏、功利化的現(xiàn)代社會中,學習古詩詞可以讓人們從繁忙的生活中抽離出來,沉淀心靈,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價值。
贊美菊花古詩詞
4、《贈劉景文 \/ 冬景》作者:蘇軾 (宋)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譯文:荷花已經落盡,連擎雨的荷葉也凋謝枯萎了;秋菊也已開敗,卻還有那挺拔的枝干在那里傲霜獨立。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記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jié)啊...
蘊含讀書哲理的詩句
7.跟讀書有關的古詩詞名句 你好 古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 顏真卿《勸學》)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 劉過《書院》)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月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 朱熹《觀書有感》) 昨...
怎樣欣賞古詩詞的意境
〔境生于象外〕見《董氏式陵·集記》”,指出藝術意境所具有的“象”(實)與“境”(虛)的兩個不同層次,通過“象”這一直接呈現(xiàn)在欣賞者面前的外部形象去傳達“境”這一象外之旨,從而充分調動欣賞者的想像力,由實入虛、由虛悟實,從而形成一個具有意中之境,“飛動之趣”的藝術空間。
詠菊的古詩詞名句
17、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宋】蘇軾《贈劉景文 \/ 冬景》18、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干。——【宋】黃庭堅《鷓鴣天·坐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二、簡介(節(jié)選):1、《不第后賦菊》[ 唐 ]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
王安石選擇題古詩詞鑒賞
3.古詩詞鑒賞(2分)登飛來峰 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D 試題分析: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不畏艱險、自信向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點評:記敘文(這里指廣義記敘文,包括散文和小說等)、說明文、議論文都會有這一考查方法,要求考生對文章內容探究的結果進行審查、鑒別,并作出選擇或判斷...
誰能盡快提供二十首唐宋古詩詞鑒賞,不多,每首五十字以內就行,人無所謂...
詩人用“忽聞”以示意外語氣,巧妙地表現(xiàn)出陸丞的詩在無意中觸到詩人心中思鄉(xiāng)之痛,因而感傷流淚。反過來看,正因為詩人本來思鄉(xiāng)情切,所以一經觸發(fā),便傷心流淚。這個結尾,既點明歸思,又點出和意,結構謹嚴縝密。前人欣賞這首詩,往往偏愛首、尾二聯(lián),而略過中間二聯(lián)。其實,它的構思是完整而有獨創(chuàng)的。起結固然...
《牧童》這首師的詩境
首句“草鋪橫野六七里“描述了視覺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草色蔥蘢。一個“鋪”字,表現(xiàn)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給人的那種平緩舒服的感覺。一、原文 遠牧牛,繞村四面禾黍稠。陂中饑鳥啄牛背,令我不得戲垅頭。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犢時向蘆中鳴。二、譯文 遼闊的草原像被鋪在地上一樣,四處都是...
相關評說:
信宜市垂直: ______ 花開不并百花叢 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風中
信宜市垂直: ______ 《絕句》 僧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此為名句) 賞析 這首小詩,寫了詩人在微風細雨中拄杖春游的樂趣. 詩人拄杖春游,卻說“杖藜扶我”,是將藜杖人格化了,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
信宜市垂直: ______ 1.《將進酒》·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
信宜市垂直: ______ 1、《喜遷鶯·人洶洶》唐代:韋莊 人洶洶,鼓冬冬,襟袖五更風.大羅天上月朦朧,騎馬上虛空.香滿衣,云滿路,鸞鳳繞身飛舞.霓旌絳節(jié)一群群,引見玉華君.譯文:五更拂曉,曉月朦朧,正是百官上朝時.街頭人聲鼎沸,鼓樂齊鳴,科...
信宜市垂直: ______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瀲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
信宜市垂直: ______[答案] 最佳答案檢舉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注釋] 1.獨步:一個人散步或走路. 2.蹊(xī):小路. 3.嬌:可愛的. 4.恰恰:恰巧碰上.一說鳥叫聲. 5.留連:即留戀,舍不得離去.本詩句用來形容蝴蝶在花叢中...
信宜市垂直: ______ 1、蟬像帽子上的流蘇一樣低垂,觸角吮吸著清澈的甘露,聲音從直直的舒朗樹的枝椏間傳播開來.2、蟬離蟬遠是因為蟬在高樹上,不靠秋風.3、755-79000升值4、古人...
信宜市垂直: ______ 1.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東晉·陶淵明·移居) 2.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東晉·陶淵明·飲酒) 3.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東晉·陶淵明·飲酒) 4.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5.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6.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東晉·陶淵明·讀山海經) 8.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東晉·陶淵明·雜詩)
信宜市垂直: ______ 出自 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全詩是: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丹心”是指赤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