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的故事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的故事
張乖崖是崇陽縣的縣官。一次,他看見一個管理倉庫的小吏從倉庫出來時,順手將倉庫里的一枚銅錢放進了自己的口袋。他立即派人把這小吏抓來追問,并且下令用棍棒拷打,小吏心里不服,大聲嚷道:“一枚銅錢有什么了不起?為什么對我這么兇狠啊!”
張乖崖聽了,就拿起筆來,寫了一條批語:“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意思是:一天一個銅元,一千日就是一千個銅元,這就像用繩子鋸木頭、水滴石頭一樣,日久天長,木頭也會被鋸斷,石頭也會被滴穿的。然后,他下令將這小吏斬首。
成語“水滴石穿”就是由這個故事來的。有時也寫成“滴水穿石”,含義是一樣的,故事原來的意思是說缺點、錯誤雖小,積累起來,也會造成很大危害。張乖崖就是根據(jù)這一條殺了小吏,這自然是濫用刑法。現(xiàn)在常從積極方面來使用,比喻學(xué)習或辦事只要有恒心、堅持不懈,就能夠“水滴石穿”,戰(zhàn)勝困難,得到成功。
張乖崖是崇陽縣的縣官。一次,他看見一個管理倉庫的小吏從倉庫出來時,順手將倉庫里的一枚銅錢放進了自己的口袋。他立即派人把這小吏抓來追問,并且下令用棍棒拷打,小吏心里不服,大聲嚷道:“一枚銅錢有什么了不起?為什么對我這么兇狠啊!”
張乖崖聽了,就拿起筆來,寫了一條批語:“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意思是:一天一個銅元,一千日就是一千個銅元,這就像用繩子鋸木頭、水滴石頭一樣,日久天長,木頭也會被鋸斷,石頭也會被滴穿的。然后,他下令將這小吏斬首。
成語“水滴石穿”就是由這個故事來的。有時也寫成“滴水穿石”,含義是一樣的,故事原來的意思是說缺點、錯誤雖小,積累起來,也會造成很大危害。張乖崖就是根據(jù)這一條殺了小吏,這自然是濫用刑法。現(xiàn)在常從積極方面來使用,比喻學(xué)習或辦事只要有恒心、堅持不懈,就能夠“水滴石穿”,戰(zhàn)勝困難,得到成功。
故事 從前有個叫張乖崖的人,在錢陽擔任縣令。當時,社會上還 存友軍卒凌辱將帥、小吏侵犯長官的風氣。張乖崖想找個機會嚴懲 這種行為。
一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行,忽然看見一個小吏慌慌張張地從府 庫中溜出來。張乖崖喊住小吏,發(fā)現(xiàn)他鬢旁頭巾上藏著一枚錢。經(jīng)過 追問盤查,小吏搪塞不過,承認是從府庫中偷來的。
張乖崖將小吏押回大堂,下令拷打。小吏不服,怒氣沖沖地說: “一個錢有什么了不起,你就這樣拷打我?你也只能打我,難道還能 殺我!”
張乖崖見小吏敢這樣頂撞他,就毫不猶豫地拿起朱筆判道:“一日 偷一錢,千日偷千錢,時間長了,蠅子能鋸斷木頭,水能滴穿石頭。”
判決完畢,張乖崖把筆一扔,手提寶劍,親自斬了小吏。
出處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一錢斬吏》
釋義 它的本意是水不住往下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比喻 只要堅持不懈,細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難辦的事。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意思是說:人只要有毅力,“勤”字當頭,就能把事情做成功。
提起“繩鋸木斷,水滴石穿”,還有一段嚴峻的故事——
宋朝的羅大經(jīng)在《鶴林玉露》卷十中說:張乖崖任崇陽縣令時,有一個小吏從庫房里出來。張發(fā)現(xiàn)他鬢角旁邊、頭巾下面,有一枚銅錢;一追問,原來那錢是庫房里的。乖崖命令給他打板子的處分。那小吏勃然大怒,說:“一個小錢,算得了什么?還值得打我嗎?你能打我,總不能殺我吧?”縣令立即振筆疾書,判決道:“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并親自拿起寶劍,走下臺階,把小吏殺了;然后申報上級,對自己進行彈劾。
這里的“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是用來比喻日積月累,積小為大,積少成多的意思。至于這話的來源,還可上溯到漢代——
據(jù)《漢書·枚乘傳》載:西漢辭賦家枚乘在吳王劉濞那里任郎中,曾上書吳王,勸他不要造反,平時應(yīng)多加小心,才能免除禍胎,立于不敗之地。枚乘在“上書”中說:“泰山之 穿石,單極之 斷干。水非石之鉆,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意思是說:泰山的泉水能把石頭滴穿,汲水的井繩能將井架磨斷。水并不是給石頭打眼的鉆子,井繩也不是用來拉開木料的鋸子,是天長日久不停地摩擦,才使它們這樣的。
枚乘怎么會想到用“穿石”、“斷干”來比喻“磨礱底厲,不見其損,有時而盡”的呢?他是從荀子那里得到啟發(fā)——
荀子是戰(zhàn)國時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著有《荀子》一書。《荀子·勸學(xué)篇》云:“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意思是說:如果切切停停,那就連爛木頭也截不斷;如果勤奮不停地刻鏤,那么金屬和石頭也可以雕出花紋。“鍥而不舍”的成語,就是從這里來的。
由此可知,荀子是非常強調(diào)主觀努力的。既強調(diào)別人的主觀努力,也強調(diào)自己的主觀努力。
唐·元稹《獻滎陽公詩》云:“勤勤雕朽木,細細導(dǎo)蒙泉。”頗堪玩味。也可見“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精神,無非是一個“勤”字。比起孔子罵學(xué)生宰予“朽木不可雕也”,要有更多的思想光彩。
(原載《今昔談》)(舒寶璋)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后感
《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篇文章寫了三個正面例子:李時珍經(jīng)過20幾年的不懈努力,終于寫成了藥學(xué)巨著《本草綱目》;愛迪生畢生孜孜不倦于電學(xué)實驗研究,竟有一千多項發(fā)明專利權(quán);齊白石數(shù)十年如一日,每天揮毫作畫“不教一日閑過”終于使技藝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文章還寫了一個反面例子:水滴沒有專一的目標,也不能持之以恒...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后感
為了發(fā)明電燈泡竟孜孜不倦的進行了多達一千五百多次的實驗,最終終于成功的發(fā)明出了電燈泡;中國現(xiàn)代著名書畫家齊白石,他在數(shù)十年的藝術(shù)生涯中一直堅持著不教一日閑過,持續(xù)不斷的練習使他的技藝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看著這些名人事跡,我明白了: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
石頭和水滴,猜一成語
滴石穿 【拼音】:shuǐ dī shí chuān 【解釋】:水不停地滴,石頭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斷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出處】:《漢書·枚乘傳》:“泰山之霤穿石,單極之綆斷干。水非石之鉆,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示例】:乖崖援筆判云:“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后感
這天,胡老師帶著我們學(xué)習了《滴水穿石的啟示》,我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必須能夠?qū)崿F(xiàn)我們完美的理想。 滴水穿石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但你明白為什么小小的水滴能把堅硬無比的石頭滴穿嗎這全是靠它們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的精神。這一個小洞,水滴要用幾百年、幾千年...
三年級寫作文一則成語故事的啟示
“水滴石穿”是我最喜歡的一則成語.愛烏及屋,一篇有前“不滴石穿”的故事也是我最喜歡的故事. 從前有滴水珠和大海比賽穿石.九百九十九年后,水珠憑它的信心、毅力、堅韌不拔的精神,耗盡了它一生的時間,終于打穿了巨石.而驕傲、懶惰的大海一直埋頭大睡,最終輸?shù)袅吮荣? 每一次重讀這篇故事,我總是感觸頗多,生活...
形容苦練內(nèi)功的詩句
苦練內(nèi)功,需持之以恒,方能成就非凡。如納蘭性德《谷口書聲》中的詩句:“鍛煉十年功,一日九重霄。”這句詩道出了修煉內(nèi)功的過程需要漫長的歲月和不懈的努力,最終才能達到卓越的境界。唐伯虎的《武夷壘上書懷寄友人》中也有關(guān)于內(nèi)功修煉的佳句:“滴石穿空,繩鋸木斷,力求內(nèi)功修為盛。”這句話形...
關(guān)于內(nèi)外力作用的詩句
5.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6.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7.日日行,不怕萬里路;常常做,不怕千萬事。8.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9.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鐵杵成針,非一日之功;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力。10.為山者基于一簣之土,以成千丈之峭;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
四年級語文暑假園地參考答案
若無其事神采奕奕悠然自得持之以恒 十二、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十三、(略) 十四、1、顯然 2、竟然 3、即使、、、也、、、 4、不僅、、、還、、、 5、雖然、、、但是、、、 十五、 1、香瓜子那種不屈不撓的品質(zhì)...
薛衲文言文
中有禹廟,宮曰明德,制極宏麗。進謁庭下,悚肅思德者久之。庭多青松奇木,根負土石,突走連結(jié),枝葉疏密交蔭,皮干蒼勁偃蹇,形狀毅然,若壯夫離立,相持不相下。宮門西南,一石峰危出半流。步石磴,登絕頂。頂有臨思閣,以風高不可木,□□為之。倚閣門俯視,大河奔湍,三面臨激,石峰疑若搖振。北顧巨峽,丹崖翠...
勸學(xué)的名句格言
1、細線常鋸木必斷,檐水久滴石必穿。2、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漢書 5、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6、聰明在于學(xué)習,天才在于積累。7、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8、書籍是人類進步的...
相關(guān)評說:
黑山縣齒頂: ______[答案] 滴水石穿的故事:童第周小時候的好奇心十分強,看到不懂的問題往往要向父親問個為什么.父親每次都不厭其煩地耐心給他講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階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一行小坑坑,他覺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
黑山縣齒頂: ______ 成語“水滴石穿”的來歷 宋時,崇陽有一縣令名叫張乖崖,為人正直,潔身自好,且辦事認真,一絲不茍,頗有政績,深受全縣人民愛戴. “水滴石穿”這個成語原出自崇陽,就是他在崇陽當縣令時所發(fā)生的故事. 一天,張偶爾抓住了管錢庫...
黑山縣齒頂: ______ 解 釋 水不住往下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比喻只要堅持不懈,細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難辦的事. 出 處 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第十卷:“乖崖援筆判云:'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用 法 聯(lián)合式;作定語;含褒義 近義...
黑山縣齒頂: ______ 典故 《漢書·枚乘傳》:“泰山之溜穿石,單極之綆斷干.水非石之鉆,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 故事 宋朝時,張乖崖在崇陽當縣令.當時,常有軍卒侮辱將帥、小吏侵犯長官的事.張乖崖認為這是一種反常的事,下決心要整治這種現(xiàn)...
黑山縣齒頂: ______ 水一滴一滴的滴下來,經(jīng)過一段時間,就可以把下面的石頭打穿. 本句是用于說明耐心的重要性,只要持之以恒,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可以取得成功.
黑山縣齒頂: ______ 成語故事 宋朝時,張乖崖在崇陽當縣令.當時,常有軍卒侮辱將帥、小吏侵犯長官的事.張乖崖認為這是一種反常的事,下決心要整治這種現(xiàn)象.一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行.突然,他看見一個小吏從府庫中慌慌張張地走出來.張乘崖喝住小吏,...
黑山縣齒頂: ______ 水滴石穿這個典故的溯源:《漢書·枚乘傳》中記載,西漢時期,吳王劉濞以誅晁錯為名聯(lián)合七國欲進軍京師,時任劉濞屬下郎中的枚乘上書勸阻說道:“泰山之雷穿石,...
黑山縣齒頂: ______ 滴水穿石”,意思是水不斷滴下,能把石頭滴穿.比喻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有毅力,堅持不懈,力量雖然很小,卻能完成很艱難的事情. “滴水穿石”,原為“水滴石穿”,最早出自宋代《鶴林玉露》一書中,“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
黑山縣齒頂: ______ 童第周小時候的好奇心十分強,看到不懂的問題往往要向父親問個為什么.父親每次... 他毫不猶豫地拿起朱筆,宣判說:"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
黑山縣齒頂: ______ 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東漢·王充《論衡·壯留》:“故夫河冰結(jié)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