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jīng),可以默念嗎???
如何正確閱讀佛經(jīng)(印光大師作)
入道多門,唯人志趣,了無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誠,曰恭敬。此二事,雖盡未來際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博地凡夫,欲頓消業(yè)累,速證無生,不致力于此,譬如木無根而欲茂,鳥無翼而欲飛,其可得乎?!
世欲讀書,絕無敬畏。晨起則不加盥漱,登廁則不行洗濯。或置座榻,或作枕頭。夜臥而觀,則與褻衣聚;對案而讀,則與雜物亂堆。視圣賢之語言,同破壞之故紙,漫不介意,毫無敬容。念佛一法,乃至簡至易,至廣至大之法。必須懇切志誠之極,方能感應道交,即生親獲實益。若懶惰懈怠,毫無敬畏,雖種遠因,而褻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也。
經(jīng)典乃三世諸佛之師,如來法身舍利,亦當作真佛看,不可作紙墨等看。對經(jīng)象時,當如忠臣之奉圣主,孝子之讀遺囑。能如是,則無業(yè)障而不消,無福慧而不足矣。
現(xiàn)今士大夫?qū)W佛者多,然率皆讀其文,解其義,取其供給口頭,以博一通家之名而已。至于恭敬志誠,依教修持者,誠為難得其人。余常謂,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yè),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yè),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業(yè)愈增,而福慧愈減矣。哀哉!
禮誦持念,種種修持,皆當以誠敬為主。誠敬若極,經(jīng)中所說功德,縱在凡夫地不能圓得,而其所得,亦已難思難議。若無誠敬,則與唱戲相同,其苦樂悲歡,皆屬假妝,不由中出。縱有功德,亦不過人天癡福而已;而此癡福,必倚之以造惡業(yè),其將來之苦,何有了期!
曰誠,曰恭敬。此語舉世咸知,此道舉世咸昧。(某某)由罪業(yè)深重,企消除罪業(yè),以報佛恩,每尋求古德之修持懿范,由是而知誠與恭敬,實為超凡入圣了生脫死之極妙秘決。故常與有緣者諄諄言之。
至于閱經(jīng),若欲作法師,為眾宣揚,當先閱經(jīng)文,次看注疏。若非精神充足,見解過人,罔不徒勞心力,虛喪歲月?
若欲隨分親得實益,必須至誠懇切,清凈三業(yè)。或先端坐少頃,凝定身心,然后拜佛朗誦,或止默閱。或拜佛后端坐少頃,然后開經(jīng)。必須端身正坐,如對圣容,親聆圓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別,從首至尾,一直閱去,無論若文若義,一概不加理會。如是閱經(jīng),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證實相法。即根機鈍劣,亦可以消除業(yè)障,增長福慧。六祖謂,但看金剛經(jīng),即能明心見性,即指如此看耳,故名曰□但□。能如此看,諸大乘經(jīng),皆能明心見性,豈獨金剛經(jīng)為然。
若一路分別,此一句是甚么義,此一段是甚么義,全屬凡情妄想,卜度思量,豈能冥符佛意,圓悟經(jīng)旨,因茲業(yè)障消滅,福慧增崇乎?若知恭敬,猶能少種善根,倘全如老學究之讀儒書,將見褻慢之罪,岳聳淵深。以善因而招惡果,即此一輩人也。
古人專重聽經(jīng),以心不能起分別故。如有一人出聲誦經(jīng),一人于旁攝心諦聽,字字句句,務期分明。其心專注,不敢外緣一切聲色。若稍微放縱,便致斷絕,文義不能貫通矣。誦者有文可依,心不大攝,亦能誦得清楚;聽者惟聲是托,一經(jīng)放縱,便成割裂。若能如此聽,比誦者能至誠恭敬之功德等。若誦者恭敬稍疏,則其功德,難與聽者相比矣。
今人視佛經(jīng)如故紙,經(jīng)案上雜物與經(jīng)亂堆。而手不盥洗,口不漱蕩,身或搖擺,足或翹舉,甚至放*摳腳,一切肆無忌憚,而欲閱經(jīng)獲福滅罪,唯欲滅佛法之魔王,為之證明贊嘆,謂其活潑圓融,深合大乘不執(zhí)著之妙道。真修實踐之佛子見之,唯有黯然神傷,潸焉出涕,嗟其魔眷橫興,無可如何耳。
智者誦經(jīng),豁然大悟,寂爾入定,豈有分別心之所能得哉。一古德寫法華經(jīng),一心專注,遂得念極情亡,至天黑定,尚依舊寫,侍者入來,言天黑定了,只么還寫,隨即伸手不見掌矣。如此閱經(jīng),與參禪看話頭,持咒念佛,同一專心致志。至于用力之久,自有一旦豁然貫通之益耳。明雪嶠信禪師,寧波府城人,目不識丁。中年出家,苦參力究,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其苦行實為人所難能,久之大徹大悟,隨口所說,妙契禪機。猶不識字,不能寫,久之則識字矣。又久之則手筆縱橫,居然一大寫家。此諸利益,皆從不分別專精參究中來。閱經(jīng)者亦當以此為法。
閱經(jīng)時,斷斷不可起分別,自然妄念潛伏,天真發(fā)現(xiàn)。若欲研究義理,或翻閱注疏,當另立一時,唯事研究。當研究時,雖不如閱時之嚴肅,亦不可全無恭敬,不過比閱時稍舒泰些。未能業(yè)消智朗,須以閱為主,研究但略帶;否則終日窮年,但事研究,縱令研得如撥云見月、開門見山一樣,亦只是口頭活計,于身心性命、生死分上,毫無干涉。臘月三十日到來,決定一毫也用不著。
若能如上所說閱經(jīng),當必業(yè)消智朗,三種情見,當歸于無何有之鄉(xiāng)矣。若不如是閱經(jīng),非但三種情見,未必不生,或恐由宿業(yè)力,引起邪見,撥無因果,及淫殺盜妄種種煩惱,相繼而興,如火熾然。而猶以為大乘行人,一切無礙,遂援六祖心平何勞持戒之語,而諸戒俱以破而不破為真持矣。甚矣,修行之難得真法也!
所以諸佛諸祖,主張凈土者,以承佛慈力,制伏業(yè)力,不能發(fā)現(xiàn)耳。當以念佛為主,閱經(jīng)為助。〖若法華,楞嚴,華嚴,涅盤,金剛,圓覺。或?qū)V饕唤?jīng),或此六經(jīng),一一輪閱,皆無不可。而閱之之法,斷斷不可不依吾說,而茍且從事。致令不思議利益,由肆無忌憚并分別妄情而失之。豈不哀哉!〗
夫如來滅度,所存者唯經(jīng)與象。若以土木金彩等象視作真佛,即能滅業(yè)障而破煩惑,證三昧而出生死。若以土木金彩視之,則亦土木金彩而已。又土木金彩,褻之則無過;若以褻土木金彩之佛象,則其過彌天矣。
讀誦佛經(jīng)祖語,直當作現(xiàn)前佛祖為我親宣,不敢稍萌怠忽。能是如者,我說其人必能即生高登九品,徹證一真。否則是游戲法門,其利益不過多知多見,說得了了,一絲不得真實受用,乃道聽途說之能事也。古人于三寶分中,皆存實敬,不徒泛泛然口談已也。今人口尚不肯談一屈字,況實行乎?
南懷瑾老師有所開示,這里再帖一位仁波切(活佛)開示
◆居士問:念佛是口念、還是心念、還是默念好?金剛念誦,瑜伽念誦是什么意思?
◇仁波切:首先我要說一下,念佛既要口誦、也要心念,口誦對心念有幫助的。默念和心念沒有太大區(qū)別,差不多是一樣,就是不出聲心里邊念。
密宗里有金剛念誦、瑜伽念誦,密法中的金剛念誦大概有四種念法:《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jīng)》卷四說,即:(1)音聲念誦,乃舉音長短分明,自他俱聞。(2)金剛念誦,系唇齒密合,不出音聲,微動舌端默誦。(3)三摩地念誦,系住于定心而觀真言字義字相之順逆。(4)真實念誦,又作實相念誦。即觀真言之字義字相,如實修行。以上四種念誦功力,能滅一切罪障苦厄,成就一切功德。
其中之一就是大聲的念,而且吐字很清楚,誰都能聽見,自己也能聽見、他人也能聽見。第二個是金剛念誦,嘴動而不發(fā)聲。第三個念誦就是靜心當中觀想咒字,讓它自己隨念。第四真實念誦,就是用作實相念誦,觀想真言的字義等等,當然這個時間需有三摩地念誦的基礎,心安住在咒字當中,然后心想著咒字,發(fā)出一個一個的聲音,這樣念。真實念誦的時候要觀想咒字發(fā)光照明十方,一切如來身、口、意加持,融入咒內(nèi)等等,這種修法、念誦法,只是一種方法,并不是所有的密宗都承認,密宗里面口誦和意念都可以,也包括阿彌陀佛的口誦和意念誦都可以。
任何佛教經(jīng)典默念、出聲念都可以,無論怎么念,念時不思其義、口出耳聞、字字分明的效果最好。
阿彌陀佛!
密宗咒語是不可以亂念,但是我認為若經(jīng)里有“不可輕傳”字樣的是一定不可的。
但這部經(jīng)里有“爾時,佛告金剛手言:“今此秘密神咒經(jīng)典付囑汝等,尊重護持,流布世間,不令眾生傳受斷絕。””的字樣所以我認為不在禁忌范圍內(nèi)。
可以,阿彌陀佛!
南懷瑾老師有所開示,這里再帖一位仁波切(活佛)開示
◆居士問:念佛是口念、還是心念、還是默念好?金剛念誦,瑜伽念誦是什么意思?
◇仁波切:首先我要說一下,念佛既要口誦、也要心念,口誦對心念有幫助的。默念和心念沒有太大區(qū)別,差不多是一樣,就是不出聲心里邊念。
密宗里有金剛念誦、瑜伽念誦,密法中的金剛念誦大概有四種念法:《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jīng)》卷四說,即:(1)音聲念誦,乃舉音長短分明,自他俱聞。(2)金剛念誦,系唇齒密合,不出音聲,微動舌端默誦。(3)三摩地念誦,系住于定心而觀真言字義字相之順逆。(4)真實念誦,又作實相念誦。即觀真言之字義字相,如實修行。以上四種念誦功力,能滅一切罪障苦厄,成就一切功德。
其中之一就是大聲的念,而且吐字很清楚,誰都能聽見,自己也能聽見、他人也能聽見。第二個是金剛念誦,嘴動而不發(fā)聲。第三個念誦就是靜心當中觀想咒字,讓它自己隨念。第四真實念誦,就是用作實相念誦,觀想真言的字義等等,當然這個時間需有三摩地念誦的基礎,心安住在咒字當中,然后心想著咒字,發(fā)出一個一個的聲音,這樣念。真實念誦的時候要觀想咒字發(fā)光照明十方,一切如來身、口、意加持,融入咒內(nèi)等等,這種修法、念誦法,只是一種方法,并不是所有的密宗都承認,密宗里面口誦和意念都可以,也包括阿彌陀佛的口誦和意念誦都可以。
任何佛教經(jīng)典默念、出聲念都可以,無論怎么念,念時不思其義、口出耳聞、字字分明的效果最好。
阿彌陀佛!
密宗咒語是不可以亂念,但是我認為若經(jīng)里有“不可輕傳”字樣的是一定不可的。
但這部經(jīng)里有“爾時,佛告金剛手言:“今此秘密神咒經(jīng)典付囑汝等,尊重護持,流布世間,不令眾生傳受斷絕。””的字樣所以我認為不在禁忌范圍內(nèi)。
可以,阿彌陀佛!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是真經(jīng)嗎?
當然是真經(jīng)了。《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jīng)》,唐時不空大師翻譯,收在《大正藏》第十九冊。大藏經(jīng)所收之經(jīng),都是經(jīng)過認定的真經(jīng)。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意即積聚一切如來全身舍利功德之陀羅尼,凡四十句,為我國佛教界廣傳的四大神咒之一,書寫、誦讀此陀羅尼,或納入塔...
寶篋印陀羅尼什么意思?作何解釋?
這個陀羅尼意味著積聚了所有如來全身舍利的功德,共包含四十個句子,來源于《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jīng)》。如果人們書寫、誦讀這個陀羅尼,或者將其納入塔中并進行禮拜,他們能夠消滅罪障,避免遭受三途之苦,獲得長壽和無量的功德。此外,為了容納這個神咒而建造的方形塔被稱為寶篋印塔,...
請問《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jīng)》的意思
佛祖言:不可言說!真理無法用言語表達,言說的并非真理!重在領悟!只要誠心誦讀,心如止水,放下掛礙,看破一切,破除自我,你便能領悟不可思不可議的大智慧!誠心念誦,功德無量!南無阿彌陀佛!《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jīng)》闡述的是一種深刻的禪宗智慧,強調(diào)了內(nèi)心的平靜與清凈。它...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塔的經(jīng)文記載
復有眾生,重罪報故,百病集身,苦痛逼身,誦此神咒二十一遍,百病萬惱,一時中漏羨消滅,壽命延長,福德無盡。若人暫見是塔,能除一切災難。其處亦無人馬六畜童子童女疫癘之患,不為橫死非命所夭,不為刀杖,水火所傷,不為盜賊怨仇所侵,亦無饑饉貧乏之憂。塔及形像所在之處,一切如來神力所護...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jīng)是不是偽經(jīng)
在現(xiàn)代社會,信息爆炸使得各種觀點和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面對這樣的環(huán)境,我們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謠言和錯誤信息所迷惑。對待佛經(jīng)這樣的經(jīng)典著作,更應該保持尊重和敬畏,避免無端的指責和詆毀。總之,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jīng)絕非偽經(jīng)。作為佛教徒,我們應該以虔誠的心態(tài)去理解和接受...
求<<寶篋經(jīng)>>咒語??
1.《寶篋印陀羅尼經(jīng)》的全稱是《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jīng)》,由唐代的不空大師翻譯,收錄于《大正藏》第十九冊。2.寶篋印陀羅尼神咒共四十句,咒語如下:“娜莫悉怛哩野(四合)地尾(二合)迦南(一)薩婆怛他(引)蘗多南(二)唵(三)部尾婆嚩娜吵改野嚩[口*梨](四)嚩者[口*...
求一個《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大寶塔》的出處!阿彌佗佛...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jīng)》,唐時不空大師翻譯,收在《大正藏》第十九冊。佛言:“若人讀誦此一卷經(jīng),即為讀誦過去、現(xiàn)在、未來諸佛所說經(jīng)典。由如是故,九十九百千萬俱胝一切如來、應供、正等覺側(cè)塞無隙,猶如胡麻,重疊赴來,晝夜現(xiàn)身,加持其人。如是一切諸佛如來無數(shù)恒沙,...
請問《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jīng)》的意思
1. 佛曰:“不可說!” 正法無法用言語表達,能夠言說的便不是正法。關鍵在于個人的領悟。2. 只要以誠摯之心念誦,心靈如同靜止的水一般平靜,即可巧妙地理解佛法。3. 放下內(nèi)心的掛礙,看透一切表象,破除自我中心的觀念,你就能領悟到不可思議的大智慧。4. 以真誠的心念念佛,將帶來無量的功德。5...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jīng)咒 祈請、回向文
愿將所有功德回向十法界一切眾生,令其同生西方凈土,同證佛道。愿此咒加持一切眾生,消除病苦,獲得健康,離苦得樂。愿寶塔咒遍滿全宇宙,釋迦正法藏常住世間。愿娑婆世界、他方世界、十方法界盡虛空界,充滿無量百千萬億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大陀羅尼金剛?cè)缫鈱毸4鸀樗胁】啾娚l(fā)愿,無...
南無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jīng)咒塔棱哈
是梭哈,而非棱哈。此語也有譯作娑婆訶、娑訶、司瓦哈等,其正音為svaha。此音義廣,含有究竟、圓滿、一切義、成就、吉祥、息災、憶念等多種意義,通常置于真言密咒之尾,表達吉祥祈請之意。據(jù)說此一句能夠包容全經(jīng)之功德,然而并無經(jīng)書出處,也無高僧為之作證,因此存在較大爭議。因此,不支持持此...
相關評說:
彰武縣對稱: ______ 寶篋印塔的形象為平面方形,一般以一層的為數(shù)最多.寶篋印塔是一種實心塔,由基座、塔身、塔檐與塔剎四部分組成,最大的特征是塔檐四角向上高高翹起.其造型小的可陳列于佛前供桌與香案之上,或供于佛龕之內(nèi);大者可在地面上建造,作為佛寺的一個組成部分.
彰武縣對稱: ______ 前些天根據(jù)師父開示的方法,為過世的奶奶做了超度.當晚即夢見她坐在蓮花上.觀音菩薩也在.我把這一經(jīng)歷跟師父說,.師父說:“這都是真實的,經(jīng)歷過的人很多了.佛法用對了,就會有感應.真實不虛.” 感動于佛法的奇妙、佛恩浩蕩...
彰武縣對稱: ______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jīng)》位於大正新脩大藏經(jīng)第十九冊.列於大藏經(jīng)正文內(nèi),意即曾為古人考證過的真經(jīng),八萬四千法門之一.
彰武縣對稱: ______ 根據(jù)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jīng)記載: “此大全身舍利積聚如來寶塔,一切如來無量俱胝心陀羅尼密印法要,今在其中.金剛手!有此法要在是中故,塔即變?yōu)橹丿B無隙,如胡麻子,俱胝百千如來之身;當知亦是,如胡麻子,百...
彰武縣對稱: ______ 可以的.關鍵是要放下一切,只要您對這世界還有一絲留戀,就做不到了.在網(wǎng)上有看到一個女居士寫的文章,她因家庭吵架,跑到佛堂跪在阿彌陀佛像前,求...
彰武縣對稱: ______ 建議《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jīng)》. 因為這部經(jīng)一經(jīng)抄寫,三世諸佛法要經(jīng)典就都允許抄寫了,十分殊勝.另外抄寫這部經(jīng)對你和恩人都有好處,因為傳播這部經(jīng)的功德有些不同對修行人而言十分重要.并且他也會有你抄經(jīng)的功德,因為他是你抄寫這部經(jīng)的因.你越有信心這部經(jīng)顯現(xiàn)的功效就越強. 另外建議樓主給抄寫的紙張樣式好好排排版,這樣恩人單是看到就會從心里歡喜的. 南無阿彌陀佛
彰武縣對稱: ______ 都可以用來超度的,根據(jù)地藏經(jīng)記載:“世尊,如是閻浮提男子女人臨命終時,神識惛昧,不辨善惡,乃至眼耳更無見聞.是諸眷屬,當須設大供養(yǎng),轉(zhuǎn)讀尊經(jīng),念佛菩薩名號.如是善緣,能令亡者離諸惡道,諸魔鬼神悉皆退散.” 你可以念完...
彰武縣對稱: ______ 這個十分不好比較,因為用世間的價值來評價,有褻瀆感. 如果按照一般傳統(tǒng)的觀點,佛頂尊勝陀羅尼對于凈除業(yè)障有大威神力,寶篋印陀羅尼對積累福慧資糧有大殊勝力. 但這兩個咒,對于凈障集福,都是很有威力的,分別是人定的. 賢善成就,普愿吉祥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