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世界的十本書是什么? 世界上最好的十本書是哪十本?
年里,人類的歷史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回顧的沖
動也強烈得讓人難以拒絕。今天,我們按照不同的年代,回首20
世紀的部分有影響的著作,它們或具有劃時代的開創(chuàng)意義,或切
中了當年的時代脈搏。也許,同時代的巨作我們無法一一論及,
好在我們的回眸重在展示而非比較,畢竟,在每一個讀者心中,
都有自己難以忘懷的經(jīng)典。需要指出的是,我們的選擇僅限于國
外作品,而對于中國人而言,許多國內(nèi)的著作同樣影響了我們的
一生。
1900年至1909年
闖入神秘的世界
“我若不能讓天上的神低頭,也要使地下的魔鬼讓路。”
--《夢的解析》中引用維吉爾的名言
20世紀是人類生活變幻最為劇烈的時代,然而,在最初的時
刻,剛剛進入新世紀的世界依舊沉浸在一種舒緩、寧靜的生活中
。天空中沒有飛機的轟鳴,都市里也沒有汽車的喧囂,沒有任何
跡象表明,20世紀人類的生活會有多大改變。在轔轔的馬車聲中
,人類享受著最后的寧靜。
然而,這種寧靜很快就被打破。1900年,一本書遭到了人們
最為猛烈的批評,人們帶著鄙夷的神情、用近乎刻薄的語言談?wù)?br />著它和它的作者,盡管該書在出版后的最初幾年里只售出了幾百
本。這就是西格蒙特.弗洛伊德和他的《夢的解析》面臨的最初命
運。弗洛伊德公開承認,他的思想“肯定使人們厭惡”,但他仍
然自信地堅持:該書有“精神分析和每個研究者必須接受的觀點
并從中尋求其訓練手段的最可靠的基礎(chǔ)”。
這本書原本計劃于1899年出版,但是,一位頗富眼光的出版
商看出了此書的價值,將它的出版定在具有紀念意義的1900年。
《夢的解析》之所以廣受非議,是因為當時的人們更多地將目光
集中于書中關(guān)于“性”的論述上。《夢的解析》著重探討了“性
”對人的行為和思想的影響,無疑觸及到了社會最敏感的神經(jīng),
“俄狄浦斯情結(jié)”這樣的結(jié)論,顯然為當時的社會道德所無法容
忍。
然而,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夢的解析》作為一本具有劃時
代意義之作,其偉大之處并不在于對“性”的驚世駭俗的探討,
而恰恰是那些關(guān)于夢的獨特、新穎的見解,引導人們推開“夢”
這扇大門,第一次真正走進人類深藏的內(nèi)心世界,發(fā)現(xiàn)無法被意
識所控制的潛意識,竟然蘊含了如此豐富的心理內(nèi)容和巨大的創(chuàng)
造力。弗洛伊德用一種最理性的聲音訴說了人類的無理性,從更
深的層次上闡述了人類的生存狀況。
有人評價說,盡管在弗洛伊德之前,潛意識問題就已若隱若
現(xiàn)地在一些作品中流露,但就像利夫和布倫丹曾觸及到美洲海岸
一樣,只有弗洛伊德證明了潛意識確實存在,并對其豐富多彩和
驚恐可怖加以揭示,是這個領(lǐng)域的哥倫布。
弗洛伊德對20世紀人類的焦慮和夢魘從人性上進行了探討,
他所創(chuàng)立的精神分析學派成為20世紀最流行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派
,是哲學上法蘭克福學派“批評理論”的重要淵源,今天,在超
現(xiàn)實主義、自然主義、抽象主義的文學藝術(shù)作品中,我們都可以
感受到它的巨大影響。
1910年至1919年
靠推論創(chuàng)造奇跡
“E=mc2”--愛因斯坦
1905年,一位供職于瑞士國家專利局、名叫愛因斯坦的26歲
德國人,在德國科學雜志《物理年報》上連續(xù)發(fā)表了三篇論文。
其中《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提出了根本有別于傳統(tǒng)觀念的
空間、時間理論,而在當時,它只在德國引起了一些反響,并沒
有得到其他絕大多數(shù)物理學家的注意。今天,人們評價說,這3篇
論文代表了世界理論物理學方面最重要的成就,即使作者此前從
未寫過一個字,僅憑這三篇文章也足以成為偉人。愛因斯坦成了
“天才”的代名詞。
在《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中,愛因斯坦一改以往人們頭
腦中的觀念,論證了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的,只有獨立于觀察者之
外的光速是個常數(shù)。愛因斯坦證明,當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時,
其長度就會減小,質(zhì)量就會增加,時間就會放慢。由此推論,假
如物體的速度與光的速度相同時,其長度為0,質(zhì)量不會再增加,
而且時間也就停止了。愛因斯坦根據(jù)這種不可能性得出了一個結(jié)
論:任何物體都不會以光速和超過光速運動。這項被稱為“相對
論”的理論彌補了牛頓物理學長達兩個世紀的不足,愛因斯坦將
時間與空間相結(jié)合,創(chuàng)立了新的四維宇宙空間的學說。
1916年,阿爾貝特.愛因斯坦發(fā)表了《廣義相對論的基礎(chǔ)》,
完成了他對牛頓物理學的修正。這一次,愛因斯坦把“物質(zhì)”的
概念引入了他的相對論中,他認為,物質(zhì)也是空間的一種屬性,
同樣與時間密不可分。
廣義相對論在全球科學界引起了震動,質(zhì)疑也接踵而來。愛
因斯坦的相對論,完全是靠個人的非凡智慧完成的純理論探索,
他所有的假說都不是源于觀察,而是來自推測,能夠驗證它的實
驗非常之少。為此,有人甚至感慨:“廣義相對論是何等美麗的
理論,可是實驗卻少到令人羞愧”。有人則說,廣義相對論是理
論物理學家的天堂,實驗物理學家的地獄。
相對于那些終其一生而不被承認的偉大天才而言,愛因斯坦
是幸運的。依據(jù)相對論,愛因斯坦預言,當一束光線通過太陽表
面時,它的彎曲程度將是牛頓力學及其所解釋的彎曲程度的兩倍
。在相對論提出后僅3年,在1919年出現(xiàn)的一次日食中,他的假說
便得到驗證,這使廣義相對論頃刻間聞名于世。
相對論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時空觀的認知,帶來了整個物理學
的革命。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而言,相對論顯然
是一個艱深的理論,但愛因斯坦卻一直沒有放棄將它介紹給普通
大眾的努力。從1916年開始,愛因斯坦就不斷對一本淺說相對論
的小冊子進行修訂、再版,直至其去世前3年。在這本小冊子中,
很少涉及到數(shù)學和科學引證。文章的邏輯性自然而完美,“好像
有誰已經(jīng)給作者看過宇宙的運行過程,而他只是把所看到的記錄
下來而已”,人們不由得這樣驚嘆。
相對論被認為是“人類思想史中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其中
人們最熟悉的著名公式,E=mc2,為人類掌握核技術(shù)打下了理論
基礎(chǔ)。在愛因斯坦的一生中,他一直被公認為本世紀最偉大的思
想家。
1920年至1929年
因思考而更迷惘
“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
就是打不敗他。”--歐內(nèi)斯特.海明威
20年代的世界,剛剛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的磨難。人類有史以來最為
殘酷的戰(zhàn)爭,使世界變得滿目瘡痍,留在人類心中的創(chuàng)傷更是久
久不能平復。仿佛是一個不變的規(guī)律:戰(zhàn)爭能使人意識到和平年
代不被珍惜的東西,而戰(zhàn)后留給人們的則往往是精神的幻滅。
盡管,20年代的世界經(jīng)濟并沒有很快從戰(zhàn)爭中恢復過來,但
參加過這場戰(zhàn)爭的青年人卻沉溺在享樂之中。戰(zhàn)爭的恐怖和對自
己理想的背叛,使整整一代人失去了生活的目標。因此,當1926
年,歐內(nèi)斯特.海明威的小說《太陽照樣升起》出版后,“迷惘的
一代”這一稱呼迅速被人們接受,這部小說被奉為青年人的《圣
經(jīng)》。使用海明威式的簡短而厭世的語言成了人們交談的時尚,
而那種粗獷而敏感的敘事風格,同樣為人們所喜愛。
“迷惘的一代”緣自小說的前言,是作者從著名女作家格特
魯?shù)?施泰因那里借用來的。客觀地評價,是《太陽照樣升起》,
使海明威成為國際文壇上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但它絕不是作者
最好的小說。但是,它卻是作者最敏銳地捕捉到社會脈搏的作品
。作為一位自傳性很強的作家,海明威本身就是那些在戰(zhàn)爭嚴重
摧殘的道德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青年中的一員。他參加過那場令人
刻骨銘心的戰(zhàn)爭,他目睹了軍功章在戰(zhàn)后市場上被廉價出售,他
身邊的年輕人整日尋歡作樂,醉生夢死。這使海明威更加迷惘痛
心。
《太陽照樣升起》的原型是作者所處的包括作家、藝術(shù)家和
需求刺激的社會名流的圈子。但它卻寫出了普通大眾的真實的生
存狀態(tài)。他筆下的人物,無法投身于任何偉大的事業(yè),而只能在
英勇的、壯美的、有時甚至是殘酷的場景中尋求生存的意義。
“迷惘的一代”并非渾沌的一代,正因為思考,才會迷惘。
縱觀海明威一生作品中創(chuàng)造的主人公,也經(jīng)歷了一個由迷惘空虛
到勇敢抗爭的過程。事實上,“迷惘的一代”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在
十幾年后,又投身到了為正義和生存而戰(zhàn)的反法西斯斗爭中。《
太陽照樣升起》敏銳而準確地捕捉到了時代精神,其意義已經(jīng)遠
遠超出了文學的范疇。時至今日,讀者仍然會被其中蘊含的蒼涼
所打動。
1930年至1939年
掙脫漩渦的方舟
“有一個基本心理法則,我們可以確信不疑。一般而論,當
所得增加時,人們將增加其消費,但消費的增加,沒有其所得增
加得那么多。”
--J.M.凱恩斯
1929年,一場空前的經(jīng)濟危機席卷西方,使資本主義世界陷
入了嚴重的蕭條和失業(yè)的漩渦之中,股市的崩潰,使人們終生的
積蓄在頃刻間化為烏有。但是,經(jīng)濟學家們?nèi)匀徽J為,資本主義
制度是一個自我調(diào)節(jié)的系統(tǒng),任何干預都是有害的。因此,在最
初的幾年,西方各國政府都采取了一種袖手旁觀的態(tài)度,甚至堅
信“繁榮近在咫尺”。危機一發(fā)而不可收,19 33年,西方國家的
失業(yè)人口已達3千萬,是1929年的5倍多。對于普通人而言,30年
代初,找到一份工作,是最為迫切的一件事。人們在問:這場大
蕭條何時能夠終結(jié),怎樣才能制止經(jīng)濟衰退?
在苦苦的期待之中,1936年,英國經(jīng)濟學家J.M.凱恩斯在其
《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中,終于為挽救資本主義經(jīng)濟開出了
“藥方”。在書中,凱恩斯對各國政府自由放任的經(jīng)濟政策進行
了猛烈的攻擊。凱恩斯斷言,市場不是萬能的。在對大蕭條進行
了細致的研究后,凱恩斯提出了一國總產(chǎn)量和就業(yè)量取決于“有
效需求”的理論。他認為,增加資本的關(guān)鍵是增加需求,而這需
要依靠大量、穩(wěn)定的就業(yè)。失業(yè)的直接原因是社會對企業(yè)生產(chǎn)產(chǎn)
品的需求不斷減少,導致資本家不再增加投資,而引發(fā)就業(yè)減少
,造成工人失業(yè)。消除失業(yè)的辦法,在于實行國家干預。當貨幣
政策刺激投資增長的力度不足以完全實現(xiàn)市場調(diào)節(jié)時,國家必須
使用財政政策,把資金直接投資于“公共工程”,以便擴大內(nèi)需
。
《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是西方經(jīng)濟學一部里程碑式的著
作,在西方國家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迅速被各國廣泛采納。凱恩
斯甚至被譽為“經(jīng)濟學領(lǐng)域的哥白尼”。有人說:“如果不讀凱
恩斯的著作,就沒有資格談?wù)摻?jīng)濟學。”事實證明,凱恩斯的經(jīng)
濟學觀點不但避免了大蕭條中的資本主義經(jīng)濟所遭受滅頂之災,
而且在高經(jīng)濟增長、低失業(yè)率的五六十年代,凱恩斯主義及其衍
生的宏觀經(jīng)濟理論,被驚人地證明富有成效。
作為現(xiàn)代最有影響的經(jīng)濟學家,凱恩斯的《通論》在西方同
《物種起源》和《資本論》相提并論,直至今天,它仍在為西方
經(jīng)濟學提供著學術(shù)源泉。
1940年至1949年
存在著并自由著
“我的位置將不是一個聚焦點,而是一個出發(fā)點。”
--讓-保羅.薩特
戰(zhàn)爭,再度降臨世界。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所造成的災難,遠
非前一次世界大戰(zhàn)所能比擬。人類再度面對一個動蕩不安的世界
,目睹一個個人為的慘劇。同時,本世紀科技發(fā)展帶來的種種矛
盾也開始顯現(xiàn)出來。信仰危機和科學危機同時降臨在世界。人類
的出路在哪里?曾經(jīng)歷過“一戰(zhàn)”洗禮的人們不再迷惘,在各種
幻想破滅的信仰廢墟上,他們渴望找到人存在的真諦。
1943年,法國思想家讓-保羅.薩特的《存在與虛無》一書,
樹立起存在主義的大旗,號召人們在危機中尋求自由和光明。從
30年代起,薩特就被認為是一個社會的反抗者,一個“不斷地以
個人的名義和人們自由的名義向現(xiàn)代世界提出抗議,想恢復人的
價值”的哲學家。
薩特的思想一生都在變化,但“人”和“自由”一直是他理
論的出發(fā)點。在薩特看來,人之所以比物高貴,就是因為人可以
自由決定自己的存在,自由地選擇自己的本質(zhì)。薩特說出了那個
時代許多人的心理感受:世界令人失望,人生充滿荒謬。但薩特
并不因此絕望。他告訴人們,人類的希望在于,用自己的行動反
抗荒誕的世界。因為人是自由的,人是一切價值的創(chuàng)造者,沒有
上帝,沒有任何超人的力量,更沒有任何他人能改變你的命運。
人是成為英雄還是成為懦夫,全靠你自己去選擇。每個人都應(yīng)該
自由地選擇自己的道路,為自己的生活創(chuàng)造獨特的價值。
在《存在與虛無》中,薩特以人為中心,號召人們在無法改
變的情境下,通過自由選擇不斷創(chuàng)造自己的存在,承擔自由的重
負,對自己、對整個世界承擔責任。這種哲學引起了飽受戰(zhàn)爭創(chuàng)
傷、目睹人性慘遭踐踏的迷惘的一代的強烈共鳴。成千上萬的青
年人自封為“存在主義者”,身穿“存在主義服裝”,過“存在
主義人生”。人們在咖啡館里談?wù)摯嬖谥髁x、在劇院里觀看存在
主義。此前,還沒有一種哲學思潮能夠如此深入人心,存在主義
運動從哲學和文學運動,擴展成了一場群眾運動。
1950年至1959年
迷狂中尋求解脫
“直到現(xiàn)在我才知道,在衣阿華,小伙子們總是不停地騷動
喧嘩,因為是那片土地使他們無法平靜。”--杰克.凱魯亞克
50年代,無論是二戰(zhàn)中的戰(zhàn)勝國還是戰(zhàn)敗國,都在忙于醫(yī)治
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經(jīng)過幾年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進入了一個相對繁榮的
階段,但是,與生活的安定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人們精神狀態(tài)的
極度緊張。戰(zhàn)爭的陰影依舊沒有消失,冷戰(zhàn)的恐怖氣氛更是讓人
透不過氣來,麥卡錫主義瘋狂的反共鬧劇,使許多人無辜受害,
也使人無法表達自己對公共生活的看法。整個社會籠罩在一種個
性壓抑的氣氛中。循規(guī)蹈矩但近乎麻木的生活與戰(zhàn)后整個西方世
界普遍存在的精神危機尖銳對立。
50年代后期,以小說《在路上》的出版及其作者杰克.凱魯亞
克為代表,一群號稱“垮掉的一代”率先向這種麻痹狀態(tài)發(fā)起了
挑戰(zhàn)。他們自認為是被壓抑的社會所打垮,他們對生活的態(tài)度很
簡單,就是“與社會所公認的一切背道而馳”。《在路上》集中
描寫了一群生活在社會邊緣、不務(wù)正業(yè)的流浪漢瘋狂而自得其樂
的生活。他們鄙視那些依靠循規(guī)蹈矩而獲得社會承認的人,他們
對政治不聞不問,摒棄一切傳統(tǒng)的社會道德和價值觀念,只追求
無拘無束的自我表達。這無疑是對社會的一種反抗,然而,他們
畢竟走得太遠了,性、毒品、瘋狂的爵士樂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而他們最終也淪為這種迷狂生活的犧牲者。
“垮掉的一代”是一種悲劇,今天,仍然有人在為其當年的
荒唐舉止所懊悔;然而,正是當時社會造就了這場悲劇。對全人
類而言,都應(yīng)該從中汲取教訓。
1960年至1969年
關(guān)注生命與環(huán)境
“如果說《權(quán)利法案》中沒有保證每個公民享有不受致死毒
藥危害的權(quán)利,那絕對是因為我們的先父,盡管足智多謀、深謀
遠慮,也想象不出這種問題。”
--蕾切爾.卡森
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往往超出了人們的想象,而在所謂文明進
步的背后,人類對自我生存環(huán)境造成的破壞,往往容易被有意無
意地“忽略”。
60年代,殺蟲劑被世界各國的農(nóng)場和家庭廣泛應(yīng)用,而在是
否需要控制殺蟲劑使用的問題上,人們還在進行著利弊之間的爭
論,更不用說全面禁止這些有毒產(chǎn)品的使用了。
1962年,原本是海洋生物學家的蕾切爾.卡森已經(jīng)意識到了問
題的嚴重性,在當年出版的《寂靜的春天》一書中,卡森大聲疾
呼,請關(guān)注生命與環(huán)境,制止那些因為使用有毒化學品而導致毀
滅生命的種種計劃。否則,“寂靜”將不再代表 “安祥”,而成
為“肅殺”的代名詞。她讓讀者想象一個沒有鳥鳴、雞蛋不能孵
化、蘋果樹不能結(jié)果的地方,牛倒斃在田野里,孩子們死在操場
上。而后,她告訴大家,“這個地方”確實存在,所有這一切都
是正在發(fā)生的真實故事。
“有史以來第一次,每個生命從有思想時開始一直到死,注
定要與危險的化學物品打交道。無論老少,這些化學物質(zhì)現(xiàn)在正
貯存在絕大多數(shù)人的身體當中。它們出現(xiàn)在母乳中,有可能會出
現(xiàn)在未出生孩子的血管中。”《寂靜的春天》用振聾發(fā)聵的聲音
,呼喚人類的環(huán)保意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力圖改變著人類
的命運。
盡管受到了來自各種利益集團的壓力和詆毀,卡森卻從未屈
服。她積極協(xié)助創(chuàng)辦環(huán)境保護組織。在卡森和眾多環(huán)保主義者的
共同奮斗下,經(jīng)過了近10年的努力,在70年代,環(huán)保的重要性逐
漸被各國政府所認同,環(huán)保日益成為世界性的主題。而這一切,
也許正是始于卡森和她的那本《寂靜的春天》,難怪有評論者說
:“她只用了幾千個詞就使這個世界走向了新的方向。”
正因為如此,我們永遠不應(yīng)該忘記這位現(xiàn)代環(huán)保運動的先驅(qū)
。
1970年至1979年
揭示危機的本源
“人們十分自然地歡迎和采納那些能提高生產(chǎn)率和生活水平
的新技術(shù),但是,人們卻拒絕接受新技術(shù)所必需的社會變化。”
--斯塔夫里阿諾斯
世界文明是全人類的共有財富,然而,世界史研究,作為一
門獨立的學科,卻始終沒有擺脫以西方為中心的研究角度。因此
,1970年,當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出版時,格外引人
注目。這部通史被認為是第一部由歷史學家運用全球觀點,囊括
全球文明而編寫的世界歷史。
《全球通史》分為《1500年前的世界》和《1500年后的世界
》兩部分。作者認為,整個世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
他將目光投向了那些對人類歷史進程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的歷史事件
,著重分析了各種歷史事件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作者在
記錄西方文明發(fā)展的同時,同樣對在儒家文化、阿拉伯文明等影
響下的各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作了全面的分析,充分肯定了各民
族對世界文明進程所作出的貢獻。作者認為,1500年以前,各種
文明是相對平行發(fā)展的,而在這之后,隨著“發(fā)現(xiàn)新大陸”,各
地區(qū)文明才真正走上了相互交流之路。
《全球通史》并不是簡單地對人類文明的進程加以總結(jié),它
的精華在于,通過對歷史現(xiàn)象的分析,對歷史的發(fā)展提出了自己
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作者對20世紀,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至70
年代的這段歷史給予了格外的關(guān)注。對于人類所面臨的越來越多
的社會問題,作者認為,其根源在于技術(shù)革命在全球范圍內(nèi)突飛
猛進地發(fā)展,而社會革命卻相對沉寂。正是這兩種革命之間的時
間滯差,使整個世界陷入了空前的危機。由于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和深厚的社會責任感,《全球通史》獲得了極高的評價,被譽為
當今社會的“救世箴言”。
1980年至1989年
破解時間的咒語
“時間-空間在大爆炸奇點處開始,并會在大擠壓奇點處或黑
洞的一個奇點處結(jié)束。任何拋進黑洞的東西都會在奇點處被毀滅
。”
--斯蒂芬.霍金
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1988年出版的一本科普讀物《時間簡史
》,使他們開始知道斯蒂芬.霍金,這位英國物理學家和宇宙論學
者的名字。其實,早在1974年,霍金就曾使人為之側(cè)目。當時他
提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震驚的結(jié)論。他斷言,黑洞能夠釋放放射線
。而根據(jù)科學界的“常識”,黑洞是一種假設(shè)的衰弱星體,其吸
引力極強,甚至連光都無法擺脫其作用,怎么可能釋放放射線呢
?據(jù)說,霍金在牛津大學附近舉行的一次天文學會議上所做的這
番講話曾把他的一位同行氣得暴跳如雷。
事實上,霍金一直試圖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同量子理論綜合
起來,這也是愛因斯坦和其他科學家一直未能獲得成功的領(lǐng)域。
霍金提出的方程式有助于揭示,為什么宇宙在150億年的時間里由
一點擴展成無限,以及為什么它又以一種被稱為“ 宇宙險境”的
方式對其本身進行收縮。因為他的研究,霍金被譽為本世紀繼愛
因斯坦后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學者和宇宙哲學家。
《時間簡史》是一部講述宇宙奧秘的科普讀物,試圖解答人
類最古老的命題:時間是有始有終的嗎?宇宙是無限的嗎?在霍
金展示給人們的新的宇宙圖景中,他在經(jīng)典物理學的框架內(nèi),證
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點的不可避免性;而在量子物理學的框架內(nèi)
,他研究的黑洞輻射理論證明,大爆炸的奇點不但被量子效應(yīng)所
抹平,而且宇宙正是起始于此。
同愛因斯坦一樣,霍金在他的《時間簡史》中,盡量避免使
用晦澀的學術(shù)用語,甚至將所有的理論公式都棄之不用。他開玩
笑說,別人告誡他,書中每增加一個方程式,書的銷售量就會減
少一半。無論如何,霍金取得了成功,《時間簡史》在全球已經(jīng)
售出了幾千萬冊。
人們對于霍金的景仰,還來自于霍金對科學的執(zhí)著精神和對
生活的勇氣。霍金20歲時被診斷出患有肌萎縮性側(cè)索硬化,該病
將導致癱瘓,醫(yī)生甚至預言他還只有兩年的壽命,然而霍金卻創(chuàng)
造了奇跡。盡管如今他只能坐在裝有馬達的輪椅里,依靠一個電
腦發(fā)聲合成器,以正常人十分之一的速度與人“交談”,但他卻
同其他科學家一樣,用自己的經(jīng)歷告訴世人:執(zhí)著的探索精神是
生命的最大動力。
1990年至1999年
聆聽未來的召喚
“這是一個絕妙的生存時代,從來也沒有過這么多的機會,
讓人
去完成從前根本無法做到的事情。”--比爾.蓋茨
20世紀90年代,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實在是太近了,近到
來不及仔細地回味,近到看不清我們昨天所親歷的一切,會對未
來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因此,選擇比爾.蓋茨的《未來之路》,更主
要的原因不是因為其非同凡響,而是它代表了對人類必將跨入信
息時代的信念和對未來的憧憬。
提起蓋茨,有人會帶著復雜的表情說:“哦,那個沒有讀完
大學的家伙。”但是沒有人會否認,這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名
字。45歲的蓋茨已經(jīng)在世界首富的寶座上坐了很長的時間。在短
短20年內(nèi),從白手起家到擁有150億美元的個人財產(chǎn),與其說這是
蓋茨創(chuàng)造的奇跡,不如說是信息技術(shù)創(chuàng)造的奇跡。
簡單的生產(chǎn)工具的運用,使人的手足得以延長;蒸汽、電力
的使用,增強了人的體力;而信息技術(shù)的革命,拓展了人的視野
,使個人的智力得以延伸。與工業(yè)時代相比,在信息時代,社會
的生產(chǎn)和財富的積累方式都將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在世紀之
交,人類也正在完成這兩個時代的跨越。
在《未來之路》中,這位微軟公司的總裁希望把他“對技術(shù)
前景的展望,以及時不時冒出來的想法與這個時代共享” 。蓋茨
詳盡的闡述了“信息高速公路”對人類未來生活的影響。“更重
要的是,我們可以對技術(shù)進步的優(yōu)缺點都加以廣泛的探討,以便
讓社會成為一個整體……”。
未來會怎樣,我們期待著。
世界十大名著是哪十本書?
世界十大名著是哪十本書? 我來答 5個回答 #熱議# 在購買新能源車時,要注意哪些? 吃水果不好 2020-11-10 · 吃水果不好 那吃什么才好呢 吃水果不好 采納數(shù):29 獲贊數(shù):2258 向TA提問 私信TA 關(guān)注 展開全部 《世界十大名著》指2000年,根據(jù)《紐約時報》和美國《讀者文摘》組織的橫跨歐、...
世界公認的十大名著(世界十大名著是哪十本書)
世界十大名著,看你讀過幾本?《世界十大名著》指2000年,根據(jù)《紐約時報》和美國《讀者文摘》組織的橫跨歐、亞、美、澳、非五大洲百城十萬讀者的投票調(diào)查,精選出的十部經(jīng)典長篇名著。這十部名著代表了英國、法國、俄國、美國最具世界性代表的世界文學大師和其中最有影響的代表作。這十部巨著都可...
迄今為止,對你影響力最大的十本書是什么?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人生悟。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對我影響最大的10本書分別是:第一本,《活著》作者:余華 這是一本非常現(xiàn)實的書,講述了福貴艱苦的一生,人為了什么而活著,總是在你滿懷希望時當頭棒喝,但終究要為了活著而活著。第二本,《平凡的世界》三部曲 作者:路遙 ...
世界十大軍事著作是那幾部?
“兵學圣典”——孫武《孫子兵法》西文軍事經(jīng)典——克勞塞維茨《戰(zhàn)爭論》“改變世界的書”——馬漢《海權(quán)對歷史的影響》當代東方軍事理論巨著——毛澤東《論持久戰(zhàn)》間接路線戰(zhàn)略之源——利德爾·哈特《戰(zhàn)略論》西方軍官必修教材——若米尼《戰(zhàn)爭藝術(shù)概論》一部震驚世界的書——索科洛夫斯基《軍事戰(zhàn)略》開創(chuàng)...
請你推薦對你最有影響的10本書,分別是什么?
十本書的先后順序: 1、《易經(jīng)》 2、《道德經(jīng)》 3、《論語》 4、《毛澤東選集》 重點《矛盾論》《實踐論》《論十大關(guān)系》 5、《李宗吾全集》 6、《纏中說禪全集》 7、《世界如此險惡你要內(nèi)心要強大》系列 8、《方與圓》系列(丁遠峙版) 9、《窮爸爸富爸爸》系列 10、《遇見未知的自己》 這些書絕不是雞湯...
必讀書名著經(jīng)典
由于《論語》和幾千年的中國文化有著血肉聯(lián)系,歷代思想家對《論語》進行了無數(shù)的闡釋和發(fā)揮,所以《論語》所包含的文化價值已大大超出了這本書原初的內(nèi)涵。 《物種起源》 ◆影響歷史進程的經(jīng)典著作 ◆震撼世界的10本書之一 ◆對人類發(fā)展進程產(chǎn)生過廣泛影響的巨著 ◆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經(jīng)典譯作 ◆1985年美國《生活...
世界十大文學名著是哪十本
世界十大文學名著,承載著人類文化的精髓,跨越時空,影響深遠。其中,《戰(zhàn)爭與和平》一至四部,由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所著,描繪了拿破侖戰(zhàn)爭期間俄國社會的畫卷,人物眾多,情節(jié)復雜,展現(xiàn)了人性的光輝與陰暗面。《巴黎圣母院》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代表作,講述了15世紀巴黎圣母院鐘樓怪人卡西莫多和...
世界歷史學家是誰
斯氏的全球通史享譽世界,與湯因比的《歷史研究》齊名,但比其通俗。與《夢的解析》《廣義相對論的基礎(chǔ)》《時間簡史》《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等并列為20世紀影響世界的十本書。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兩卷本《全球通史》(1970和1971年)和W·H·麥克尼爾的《世界通史》(1967年),被巴勒克拉夫視為體現(xiàn)了“...
世界十大名著分別是什么
《世界長篇名著》百度網(wǎng)盤免費下載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Jbuh7SqPeaDabud0D-4ADQ 提取碼:ec26 《世界十大名著》指2000年,根據(jù)《紐約時報》和美國《讀者文摘》組織的橫跨歐、亞、美、澳、非五大洲百城十萬讀者的投票調(diào)查,精選出的十部經(jīng)典長篇名著。這十部名著代表了英國、法國、俄國...
最影響人生的十本書
這本書幫助我們理解在網(wǎng)絡(luò)熱點事件中“噴子群體”的行為,并思考如何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6. 《沉默的大多數(shù)》王小波在這本書中說出許多別人想說卻不敢說的話,強調(diào)了保持獨立思想的重要性。7.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深受青少年喜愛,尤其適合那些充滿熱血的年輕人。它幫助讀者深刻理解生活的真諦。8. 《...
相關(guān)評說:
萬全縣擺線: ______ 舉報 十日談》 (意)喬凡尼·薄伽丘著 這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石破天驚之作,它帶來一場個性解放的思想革命,人仃足夠的熱情追求肚俗的快樂,沒釘擋得住的禁區(qū). 《傲慢與偏見》 (英)簡·奧斯丁著 在英國,這本書是最暢銷的長銷書...
萬全縣擺線: ______ 世界十大名著,指2002年,根據(jù)《紐約時報》和美國《讀者文摘》2組織的橫跨歐、亞、美、澳、非五大洲百城十萬讀者的投票調(diào)查,精選出的十部經(jīng)典長篇名著.這十部名著代表了英國、法國、俄國、美國最具世界性代表的世界文學大師和其最有影響的代表作,應(yīng)該說,稱之為世界十大名著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著《戰(zhàn)爭與和平》第二名著《巴黎圣母院》第三名著《童年》第四名著《呼嘯山莊》第五名著《大衛(wèi)·科波菲爾》第六名著《紅與黑》第七名著《悲慘世界》第八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第九名著《約翰·克利斯朵夫》第十名著《飄》
萬全縣擺線: ______ 20世紀影響世界的十本書:1.夢的解析——弗洛伊德(推薦)2.廣義相對論的基礎(chǔ)——愛因斯坦3.太陽照樣升起——海明威(推薦)4.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凱恩斯5.存在與虛無——薩特(推薦)6.在路上——杰克·凱魯亞克(推薦)7.寂靜的春天——蕾切爾·卡森8.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諾斯(推薦)9.時間簡史——斯蒂芬·霍金10.未來之路——比爾·蓋茨 其他推薦名著:堂吉訶德 格列佛游記(推薦) 挪威的森林 紅樓夢(推薦) 傲慢與偏見(推薦) 蘇菲的世界(推薦) 簡愛 羊脂球 追憶似水年華(推薦) 哲學詞典 哈姆雷特(推薦) 西廂記 羅密歐與朱麗葉 阿Q正傳
萬全縣擺線: ______ 戰(zhàn)爭與和平 巴黎圣母院 呼嘯山莊 紅與黑 悲慘世界 安娜·卡列尼娜 約翰·克里斯托夫 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大衛(wèi)·科波菲爾 飄
萬全縣擺線: ______ 01、傲慢與偏見 02、孤星血淚 03、霧都孤兒 04、唐?吉訶德 05、安娜?卡列尼娜 06、飄 07、簡?愛 08、悲慘世界 09、茶花女 10、基督山恩仇記 11、童 年 12、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1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14、戰(zhàn)爭與和平 15、西線無戰(zhàn)事 ...
萬全縣擺線: ______ 《愛的教育》《木偶奇遇記》《一千零一夜》《海底兩萬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安徒生童話》《魯賓遜漂流記》《伊索寓言》《格林童話》《綠野仙蹤》
萬全縣擺線: ______ 《十日談》 (意)喬凡尼·薄伽丘著 這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石破天驚之作,它帶來一場個性解放的思想革命,人仃足夠的熱情追求肚俗的快樂,沒釘擋得住的禁區(qū). 《傲慢與偏見》 (英)簡·奧斯丁著 在英國,這本書是最暢銷的長銷書...
萬全縣擺線: ______ 愛的教育(彩圖注音)/影響孩子一生的世界十大名著 綠野仙蹤(彩圖注音)/影響孩子一生的世界十大名著 安徒生童話(彩圖注音)/影響孩子一生的世界十大名著 木偶奇遇記(彩圖注音)/影響孩子一生的世界十大名著 伊索寓言(彩圖注音)/影響孩子一生的世界十大名著 海底兩萬里(彩圖注音)/影響孩子一生的世界十大名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彩圖注音)/影響孩子一生的世界十大名著 一千零一夜(彩圖注音)/影響孩子一生的世界十大名著 格林童話(彩圖注音)/影響孩子一生的世界十大名著 魯濱孫漂流記(彩圖注音)/影響孩子一生的世界十大名著
萬全縣擺線: ______ 書對每個人的影響是不一樣的,是一個人人生閱歷的記錄,你也會有對自己影響最大的十本書,它可以是紅巖,可以是妞妞,也可以是射雕,可以是火影. 比方說季老曾推薦過對自己影響最大的十本書: “書癡”季羨林:對我影響最大的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