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友情的詩??? 有什么關(guān)于友情的古詩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注釋]
①杜少府:作者的一位朋友。少府是對縣尉的稱呼。之任:赴任。蜀川:今四川崇慶縣。
②城闕:城郭宮闕。闕是宮門前兩邊的望樓。三秦:項羽曾分秦地為三,這里泛指秦地(今陜西關(guān)中一帶)。輔:京城附近地區(qū)。這里是說長安以三秦為輔。
③五津:四川岷江上的五個渡口,是杜少府赴任去的地方。
④宦游:在外做官。
⑤海內(nèi):四海之內(nèi),指中國。存:有。
⑥天涯:天邊,指相距遙遠。若:如同,好像。比鄰:近鄰。
⑦無為:不要。歧路:岔路。這兩句是說,不要像兒女那樣,在分別時哭泣。
[解說]
這首詩是作者在長安送朋友到遠處做官時寫的。詩的前四句概括了兩地相距之遠,抒發(fā)了兩人離別時的共同感慨。后四句說明了兩人友情的深重,并且相互勉勵,不要為分別而過分感傷。
作者簡介: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初唐詩人。字子安。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號稱“初唐四杰”。
淮上與友人別
【唐】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
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shù)聲風笛離亭晚,
君向瀟湘我向秦。
〔注釋〕
①淮(huái):淮河。
②揚子江:長江在江蘇鎮(zhèn)江、揚州一帶的干流,古稱揚子江。
③離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們常在此送別,所以稱為離亭。
④瀟湘(xiāo xiāng):瀟水和湘水,流經(jīng)今湖南境內(nèi)。秦:今陜西境內(nèi)。
〔解說〕
瀟湘在南,秦在西,詩人與朋友從此分別,誰知何時再能相會?暮春的楊花,更增添了詩人的愁思。
作者簡介:鄭谷,唐代詩人,字守愚,袁州人。光啟三年擢第,官右拾遺,歷都官郎中。幼即能詩,名盛唐末。有《云臺編》三卷,《宜陽集》三卷,《外集》三卷,今編詩四卷。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注釋]
1.芙容樓: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的城樓。辛漸:作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連江:潤州在長江邊。這句是說,夜里長江上下了寒雨。吳:春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
3.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楚
山。
4.洛陽:今河南洛陽,是辛漸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純潔。玉壺:冰在玉壺之中,進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解說]
一夜寒雨過后,詩人在芙蓉樓與友人話別,這時只有晨光映照著遠處的山巒。他囑咐朋友,如果遠方的親友問起我,請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傳達給他們。
作者簡介:王昌齡(689-約757),字少伯,長安人。開元十五年(七二七)進士,官汜水尉、校書郎,后貶龍標尉,世稱王龍標。安史之亂后,回到故鄉(xiāng),為刺史閭丘曉所殺。他與詩人王之渙、高適、岑參、王維、李白等都有交往。
王昌齡以擅長七絕而名重一時,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他善于把錯綜復雜的事件或深摯婉曲的感情,加以提煉和集中,使絕句體制短小的特點變成優(yōu)點:言少意多,更耐吟詠和思索。他的邊塞詩充滿了積極昂揚的精神,鄉(xiāng)思和送別之詩,節(jié)奏明快,而抒情風格更以誠摯深厚見長。現(xiàn)存詩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輯有《王昌齡集》。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注釋]
1.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2.使:出使。
3.安西:指唐代安西都護府,在今新疆庫車附近。
4.渭城:秦時咸陽城,漢改渭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
5.朝雨:早晨下的雨。
6.浥(yì):濕。
7.客舍:旅店。
8.陽關(guān):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作者簡介:王維(701-761),字摩潔,蒲州(今山西永濟縣)人。通音樂,工書畫。唐代著名詩人。
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注釋]
1.董大:唐玄宗時著名的琴客董庭蘭。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簡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送別的對象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盛唐時盛行胡樂,能欣賞七弦琴這類古樂的人不多。崔玨有詩道:“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終憐得董庭蘭。”這時高適也很不得志,到處浪游,常處于貧*的境遇之中(他在《別董大》之二中寫道:“丈夫貧*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但在這首送別詩中,高適卻以開朗的胸襟,豪邁的語調(diào)把臨別贈言說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兩句“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用白描手法寫眼前之景:北風呼嘯,黃沙千里,遮天蔽日,到處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變成了黃色,本來璀璨耀眼的陽光現(xiàn)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輝一般。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群雁排著整齊的隊形向南飛去。詩人在這荒寒壯闊的環(huán)境中,送別這位身懷絕技卻又無人賞識的音樂家。
后兩句“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是對朋友的勸慰:此去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啊!話說得多么響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斗、去拼搏。
作者簡介:
高適(702——765),字達夫,渤海蓚縣(今河北景縣)人。晚年曾任左散騎常侍,后世因稱為高常侍。二十歲左右游長安求仕不果,此后長期客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開元十八年左右,北游燕趙,且于燕地從軍。開元二十三年曾赴長安應試不中。天寶八載因睢陽太守張九皋薦,登有道科,授封丘尉。天寶十三載入隴右節(jié)度使哥舒翰幕府充掌書記。安史亂起,先后任左拾遺、淮南節(jié)度使、太子少詹事、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等職。廣德二年被召還長安,任刑部侍郎,轉(zhuǎn)左散騎常侍,進封渤海縣侯。次年正月卒于長安,贈禮部尚書,謚忠。
漢樂府有《出塞曲》、《入塞曲》,唐人《塞上曲》、《塞下曲》本此。高適此詩雖為樂府舊題,卻通過對浴血沙場的勇士形象的塑造,表現(xiàn)出強烈的時代精神。開篇四句寫跨馬從戎,次八句寫戰(zhàn)陣的壯闊,后八句寫安邊定遠的壯志,人物的生動形象與精神狀態(tài)躍然紙上。特別是結(jié)尾處以“古人昧此道”表現(xiàn)出對皓首窮一經(jīng)的腐儒的嘲笑,一語道破唐代文人由邊功求進取的嶄新的時代風氣。而這顯然正是高適本人的心聲,這首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就可以看作高適本人人生理想的寫照。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注釋]
1.黃鶴樓: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傳說有神仙在此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往。
4.廣陵:即揚州。
5.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
6.煙花:指艷麗的春景。
7.盡:消失。
8.唯見:只見。
9.天際:天邊。
[簡析]
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游的詩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跡幾乎遍及整個中國,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歷來傳頌的名篇,這首詩是李白出蜀壯游期間的作品,寫詩人送別友人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
詩的起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緊扣題旨,點明送行的地點及自己與被送者的關(guān)系。“故人”一詞說明了兩位詩人的深厚情誼。“黃鶴樓”是天下名勝,是詩人墨客流連聚會之所,又是傳說中仙人乘鶴升天之處。而今兩位瀟灑飄逸的詩人在此道別,更帶有詩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緊承首句,寫送行的時令與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揚州”是東南都會,自古繁華,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爭艷的季節(jié)。詩人用“煙花”修飾“三月”,不僅傳神地寫出煙霧迷蒙、繁花似錦的陽春特色,也使人聯(lián)想到處在開元盛世的揚州,那花團錦簇、繡戶珠簾,繁榮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時間也選擇得恰當。李白對友人的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羨。“煙花三月下?lián)P州”這清麗明快的詩句,正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愉快與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詩人,當友人揚帆遠去的時候,惜別之情油然而生。從《李太白集》里,我們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間有著不少贈答詩。在《贈孟浩然》中,李白寫道:“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可見李白對孟浩然是多么敬佩,兩人的情誼是多么深厚。
詩的第三、四句正是寫李白送別詩友時的惜別深情。“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表面看來這兩句詩全是寫景,其實卻有著詩人鮮明的形象。“孤帆”絕不是說浩瀚的長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寫詩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詩人在黃鶴樓邊送行,看著友人乘坐的船掛起風帆,漸去漸遠,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點影子了,最后終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處,而詩人仍然久久佇立,目送流向天際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隨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這兩句詩表達了多么深摯的友情,然而在詩句中卻找不到“友情”這個字眼。詩人巧妙地將依依惜別的深情寄托在對自然景物的動態(tài)描寫之中,將情與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無窮。
另外在詩歌的用韻上,詩人也頗具匠心地選擇了“樓”“州”“流”三個聲調(diào)悠揚的韻腳,吟誦起來余音裊裊。這與孤帆遠去、江流天際的景象以及詩人目送神馳、情意綿綿的神態(tài)十分吻合。再加上語言清麗自然,意境雄渾開闊,這首詩真是令人越讀越愛,百讀不厭,無怪乎千古傳頌。
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品評李太白七絕的藝術(shù)特色時說:“七言絕句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為貴。只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使人神遠,太白有焉。”李太白的七絕在詩壇上的確是獨步了。(鄭伯殷)
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quán)貴的詩歌。他的詩對后人有深遠的影響。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注釋]
1.汪倫:李白在桃花潭結(jié)識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這首詩就是贈給他的。
2.踏歌: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著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涇縣西南。
[簡析]
李白游涇縣桃花潭時,常在村民汪倫家作客。臨走時,汪倫來送行,于是李白寫這首詩留別。詩中表達了李白對汪倫這個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誼。
前兩句敘事:“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李白將要乘舟離去,汪倫帶著一群村民前來送行,他們手挽著手,一邊走,一邊唱。“將欲”與“忽聞”相照應,寫出了詩人驚喜的情態(tài)。“將欲”,正是小舟待發(fā)之時;“忽聞”,說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許汪倫昨晚已設(shè)家宴餞別,說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現(xiàn)在他不僅來了,還帶了一群村民一起來送行,怎么不叫詩人激動萬分!用什么語言來表達?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詩人信手拈來,用桃花潭的水深與汪倫對自己的情深作對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清代沈德潛評價說:“若說汪倫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zhuǎn)換間。”(《唐詩別裁》)的確,這兩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將兩件不相干的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參照物,就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既形象生動,又耐人尋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倫的情誼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詢在《唐詩解》中說:“倫,一村人耳,何親于白?既釀酒以候之,復臨行以祖(餞別)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處,信手拈出,所以調(diào)絕千古。”這一評論是恰當?shù)摹?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 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 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 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 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 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 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
[簡析]
此詩是一首詠雪送人之作。天寶十三載(754),岑參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某或即其前任。為送他歸京,寫下此詩。“岑參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讀此詩處處不要忽略一個“奇”字。
此詩開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傳風聲,所謂“筆所未到氣已吞”——全是飛雪之精神。大雪必隨刮風而來,“北風卷地”四字,妙在由風而見雪。“白草”,據(jù)《漢書·西域傳》顏師古注,乃西北一種草名,王先謙補注謂其性至堅韌。然經(jīng)霜草脆,故能斷折(如為春草則隨風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顯出風來勢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滿天飛雪。“胡天八月即飛雪”,一個“即”字,維妙維肖地寫出由南方來的人少見多怪的驚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風一吹,大雪紛飛。詩人以“春風”使梨花盛開,比擬“北風”使雪花飛舞,極為新穎貼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僅寫出了“胡天”變幻無常,大雪來得急驟,而且,再次傳出了詩人驚喜好奇的神情。“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美意境,頗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見過梨花盛開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團一團,花團錦簇,壓枝欲低,與雪壓冬林的景象極為神似。春風吹來梨花開,竟至“千樹萬樹”,重疊的修辭表現(xiàn)出景象的繁榮壯麗。“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東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無論豪情與奇趣都得讓此詩三分。詩人將春景比冬景,尤其將南方春景比北國冬景,幾使人忘記奇寒而內(nèi)心感到喜悅與溫暖,著想、造境俱稱奇絕。要品評這詠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個成語——“妙手回春”。
以寫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開端后,詩筆從帳外寫到帳內(nèi)。那片片飛“花”飄飄而來,穿簾入戶,沾在幕幃上慢慢消融……“散入珠簾濕羅幕”一語承上啟下,轉(zhuǎn)換自然從容,體物入微。“白雪”的影響侵入室內(nèi),倘是南方,穿“狐裘”必發(fā)炸熱,而此地“狐裘不暖”,連裹著軟和的“錦衾”也只覺單薄。“一身能擘五雕弧”的邊將,居然拉不開角弓;平素是“將軍金甲夜不脫”,而此時是“都護鐵衣冷難著”。二句兼都護(鎮(zhèn)邊都護府的長官)將軍言之,互文見義。這四句,有人認為表現(xiàn)著邊地將士苦寒生活,僅著眼這幾句,誰說不是?但從“白雪歌”歌詠的主題而言,這主要是通過人和人的感受,通過種種在南來人視為反常的情事寫天氣的奇寒,寫白雪的威力。這真是一支白雪的贊歌呢。通過人的感受寫嚴寒,手法又具體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詩人對奇寒津津樂道,使人不覺其苦,反覺冷得新鮮,寒得有趣。這又是詩人“好奇”個性的表現(xiàn)。
場景再次移到帳外,而且延伸向廣遠的沙漠和遼闊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壓冬云,濃重稠密,雪雖暫停,但看來天氣不會在短期內(nèi)好轉(zhuǎn)。“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二句以夸張筆墨,氣勢磅礴地勾出瑰奇壯麗的沙塞雪景,又為“武判官歸京”安排了一個典型的送別環(huán)境。如此酷寒惡劣的天氣,長途跋涉將是艱辛的呢。“愁”字隱約對離別分手作了暗示。
于是寫到中軍帳(主帥營帳)置酒飲別的情景。如果說以上主要是詠雪而漸有寄情,以下則正寫送別而以白雪為背景。“胡琴琵琶與羌笛”句,并列三種樂器而不寫音樂本身,頗似笨拙,但仍能間接傳達一種急管繁弦的場面,以及“總是關(guān)山舊別情”的意味。這些邊地之器樂,對于送者能觸動鄉(xiāng)愁,于送別之外別有一番滋味。寫?zhàn)T宴給讀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這也表明作者根據(jù)題意在用筆上分了主次詳略。
送客送出軍門,時已黃昏,又見大雪紛飛。這時看見一個奇異景象:盡管風刮得挺猛,轅門上的紅旗卻一動也不動——它已被冰雪凍結(jié)了。這一生動而反常的細節(jié)再次傳神地寫出天氣奇寒。而那白雪為背景上的鮮紅一點,那冷色基調(diào)的畫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襯得整個境界更潔白,更寒冷;那雪花亂飛的空中不動的物象,又襯得整個畫面更加生動。這是詩中又一處精彩的奇筆。
送客送到路口,這是輪臺東門。盡管依依不舍,畢竟是分手的時候了。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啊!路轉(zhuǎn)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詩人還在深情地目送。這最后的幾句是極其動人的,成為此詩出色的結(jié)尾,與開篇悉稱。看著“雪上空留”的馬蹄跡,他想些什么?是對行者難舍而生留戀,是為其“長路關(guān)山何時盡”而發(fā)愁,還是為自己歸期未卜而惆悵?結(jié)束處有悠悠不盡之情,意境與漢代古詩“步出城東門,遙望江南路。前日風雪中,故人從此去”名句差近,但用在詩的結(jié)處,效果更見佳妙。
充滿奇情妙思,是此詩主要的特色(這很能反映詩人創(chuàng)作個性)。作者用敏銳的觀察力和感受力捕捉邊塞奇觀,筆力矯健,有大筆揮酒(如“瀚海”二句),有細節(jié)勾勒(如“風掣紅旗凍不翻”),有真實生動的摹寫,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忽如”二句),再現(xiàn)了邊地瑰麗的自然風光,充滿濃郁的邊地生活氣息。全詩融合著強烈的主觀感受,在歌詠自然風光的同時還表現(xiàn)了雪中送人的真摯情誼。詩情內(nèi)涵豐富,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詩的語言明朗優(yōu)美,又利用換韻與場景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節(jié)奏旋律。詩中或二句一轉(zhuǎn)韻,或四句一轉(zhuǎn)韻,轉(zhuǎn)韻時場景必更新:開篇入聲起音陡促,與風狂雪猛畫面配合;繼而音韻輕柔舒緩,隨即出現(xiàn)“春暖花開”的美景;以下又轉(zhuǎn)沉滯緊澀,出現(xiàn)軍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漸入徐緩,畫面上出現(xiàn)漸行漸遠的馬蹄印跡,使人低回不已。全詩音情配合極佳,當?shù)谩坝新暜嫛钡姆Q譽.
成長是憧憬和懷念的天平,當它傾斜得頹然倒下時,那些失去了月光的夜晚該用怎樣的聲音去撫慰。
月掛樹梢的氤氳,蛋殼般薄薄的靜。今夜沒有雨,自然沒有那種芭蕉滴雨的情調(diào),但夜風低徊,輕敲心扉。
生活對所有不甘于靈魂平庸的人而言,都缺少華艷的光彩。日子的臉太過蒼白,總是揩不干,滿目模糊的淚。
我一直在問,究竟是天愈黑,星星就愈亮;還是星星愈亮,天就愈黑?
太多事情我們都說不清,也不好說。
朋友像個夢中的精靈,帶來很多神奇。可是很少有人可以找到真正的朋友。因為我們一直帶著面具,穿著盔甲,封存著真心。我很高興,因為我找到真正的朋友。6年了,我們都很經(jīng)得起考驗,只有找到真正的朋友你才能聞到友情的香氣。
那種感受很難形容,但很舒服。
兩個倒霉的家伙,湊在了一起,結(jié)果居然變得幸運了。上帝還是很公平的呢!
看著太陽漸漸照亮那碌碌紅塵,深呼吸一下,那是略含草香的風,玻璃般的草葉,潮濕的土腥味,充滿夢幻的空氣。
蔚藍的天空,像孩子可愛的臉龐,連風,也是柔柔的。
天太大了,大到可以包容那強帶慚愧的人間。
我們都不寂寞,我們還有彼此。在這陌生的世界,總會有那片,朋友為你創(chuàng)造的,屬于你的幸福的,晴空。
人生總有一瞬,讓人溫暖得淚流滿面。從陌生到相識僅一瞬,往事從此紛揚如雪。
友情教會我付出和牽掛,又讓我知道我不是孤獨的。
有很多東西,我們越是抓得緊,它流失得就越快,如同用手抓沙,抓得越緊,剩的就越少。
真正的友情,不用去抓得很緊,它是一種存在,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在那牛奶色的夢境中,隱約看見,神秘的魔法森林里,飄著輕盈的音樂的那片草地,有兩個紫色的精靈,永遠開心的追逐著,玩耍著,花間的蝴蝶,也一起追逐著,玩耍著……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李白: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送郭司倉 王昌齡
映門淮水綠
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
春潮夜夜深
夜送趙縱 楊 炯
趙氏連城璧
由來天下傳
送君還舊府
明月滿前川
送朱大入秦 王 維
避人五陵去
寶劍值千金
分手脫相贈
平生一片心
贈喬侍郎 陳子昂
漢廷榮巧宦
云閣薄邊功
可憐驄馬使
白首為誰雄
春夜別友人 陳子昂
銀燭吐清煙 金尊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 別路繞山川
明月懸高樹 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去 此會在何年
送友人入蜀 李 白
見說蠶叢路 崎嶇不易行 山從人面起 云傍馬頭生
芳樹籠秦棧 春流繞蜀城 升沈應已定 不必問君平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
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林徽音《別丟掉》
\n
別丟掉
這一把過往的熱情,
現(xiàn)在流水似的,
輕輕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嘆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著那真!
一樣是月明,
一樣是隔山燈火,
滿天的星,
只使人不見,
夢似的掛起,
你問黑夜要回
那一句話——你仍要相信
山谷中留著
有那回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友情的古詩句有哪些
友情的古詩句有以下這些: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2、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3、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4、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二首》5、故人溪上,掛愁無奈,煙梢月樹。——...
關(guān)于友誼的詩句十首
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誼掛在口上,他們并不為了友誼而互相要求點什么,而是彼此為對方做一切辦得到的事 。 -(俄)別林斯基 仁愛的話,仁愛的諾言,嘴上說起來是容易的,只有在患難的時候,才能看見朋友的真心。 (俄)克雷洛夫 不論是多情詩句,漂亮的文章,還是閑暇的歡樂,什么都不能代替無比親密的友誼 。 -(俄)普希金 真...
關(guān)于朋友之間友情的詩句有什么?
關(guān)于朋友之間友情的詩句有很多,其中比較經(jīng)典的有: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同門共知己,情意綿綿遠無疆。以下是對這些詩句的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詩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為只要心中有朋友,無論距離多么...
關(guān)于友情的古詩句
關(guān)于友情的古詩句: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2、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戰(zhàn)國·莊子 4、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diào)。——唐·杜甫《徒步歸行》5、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
表達真摯友情的詩句有什么
1. 關(guān)于友情的詩句有什么 關(guān)于友情的詩句有什么 1. 關(guān)于友情的古詩有哪些 1、《送別》【唐】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2、《渭城曲》【唐】王維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3...
描寫友誼的古詩有哪些?
3、李白,《送友人》,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名言五句:1、一生交一個朋友謂之足,交兩個朋友謂之多,交三個朋友謂之難得。--亨.亞當斯 友誼是一種溫靜與沉著的愛,為理智所引導,習慣所結(jié)成,從長久的認識與...
關(guān)于古人友情的詩句有哪些
6.關(guān)于友情的古詩有什么 關(guān)于友情的詩句: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 孟浩然《過故人莊》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 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
有哪些描寫友誼的詩句。
【詩句類】1.滄海自淺情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杜甫《客至》2.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3.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
關(guān)于兄弟友情的詩句是什么意思
1.關(guān)于古詩兄弟情誼詩句有哪些 1.【詩句】:君有奇才我不貧。 -(清)鄭板橋《贈袁枚》 【釋義】:比喻友情真摯患難與共。 2.【詩句】:海內(nèi)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釋義】:天涯海角都有朋友,走到哪里都方便。 3.【詩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唐)白居易《琵...
關(guān)于友誼的詩句和古詩
6.關(guān)于友情的詩句 有關(guān)友情的詩句或名言 君有奇才我不貧。 -(清)鄭板橋 海內(nèi)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唐)王勃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唐)白居易 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 -(清)蒲松齡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
相關(guān)評說:
克拉瑪依區(qū)過渡: ______ 1、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 2、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唐)王維《渭城曲》 3、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diào).——(唐)杜甫《徒步歸行》4、人生結(jié)交在終結(jié),莫為升沉中路分.——(唐)賀蘭進明《行路難五首》5、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春秋)孟子 6、結(jié)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漢樂府民歌《箜篌謠》7、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8、君有奇才我不貧.——(清)鄭板橋 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戰(zhàn)國)莊子
克拉瑪依區(qū)過渡: ______[答案] 海內(nèi)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
克拉瑪依區(qū)過渡: ______[答案] 1、君有奇才我不貧. -(清)鄭板橋 2、海內(nèi)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唐)王勃 3、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唐)白居易 4、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 5、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 -(清)蒲松齡 6、人...
克拉瑪依區(qū)過渡: ______ 1、海內(nèi)存知已,天涯若比鄰.——(唐)王勃 翻譯: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nèi)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一樣.2、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 翻譯:此去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啊....
克拉瑪依區(qū)過渡: ______[答案] 李白有一首很有名的詩《贈汪倫》.詩中寫道:“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十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馀年.丈夫貧踐應未足,今日相...
克拉瑪依區(qū)過渡: ______[答案]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杜甫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李白勸君更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王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克拉瑪依區(qū)過渡: ______[答案]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克拉瑪依區(qū)過渡: ______ 詩句如下: 1:君有奇才我不貧. -(清)鄭板橋 2:海內(nèi)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唐)王勃 3: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唐)白居易 4: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 5: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
克拉瑪依區(qū)過渡: ______ 關(guān)于友情的古詩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渭城曲》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
克拉瑪依區(qū)過渡: ______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古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送友人》李白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李白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