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實詞的意思:愛、安、兵、朝、除、辭、殆、當、道、發(fā) 從學過的文言文中查找下面文言實詞的不同義項 愛,安,兵,朝,...
1.“愛”—— 本義是悲哀、傷心。用作動詞:
(1)愛護,體貼。如: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師說》)
(2)珍惜,愛惜。如:倘使三國各愛其地……(《六國論》)
(3)喜愛。如:予獨愛蓮之出于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4)吝嗇,舍不得。如:百姓皆以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2.“安”——本義是安靜。
(1)用作形容詞,意為”安全”“安定”“安穩(wěn)”。如: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用作動詞,意為”安身”“養(yǎng)生”。如:衣食所安,弗敢專也。(《曹劌論戰(zhàn)》)
附虛詞用法:
(1)用作疑問副詞。出現(xiàn)在疑問句中,置于動詞之前,作狀語。相當于”怎么”“怎樣”。如:
A.君安與項伯有故?(《鴻門宴》)
B.安得廣廈千萬間……(《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用作疑問代詞。用在疑問句中作賓語,置于動詞之前。相當于”什么”“哪里”。如:
A.沛公安在?(《鴻門宴》)
B.君謂計將安出?(《隆中對》)
3、“兵”——本義是雙手拿著武器。用作名詞:
(1)兵器,武器。如:六國破滅,非兵不利……(《六國論》)
(2)士兵,軍隊。如:
A.可汗大點兵。(《木蘭詩》,士兵。)
B.秦發(fā)兵擊之。(《屈原列傳》,軍隊。)
(3)戰(zhàn)爭,軍事。如:
A.兵旱相乘……(《論積儲疏》,戰(zhàn)爭。)
B.紙上談兵。(成語,軍事。)
4、“朝”——本義為早晨,與”暮(夕)”相對。
(1)讀zhāo,名詞,意為”早晨”。如成語”朝三暮四”“朝氣蓬勃”,又如:
A.朝聞道,夕可死矣。(《論語•里仁》)
B.朝服衣冠。(《鄒忌諷齊王納諫》)
(2)讀cháo,主要有兩個用法:
①動詞。意為”朝見”“朝拜”(專指臣見君),”拜見”“拜訪”(泛指下對上或平級之間)。如:
A.弱國入朝。(《過秦論》,朝見。)
B.序八州而朝同列。(《過秦論》,”朝”在這里活用為使動詞,”使(讓)……朝見(朝拜)”之意。)
C.臨邛縣繆為恭敬,日往朝相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拜見,拜訪。)
②名詞。意為”朝廷”,”朝代”。如:入朝見威王。(《鄒忌諷齊王納諫》,朝廷。)
5、“除”——本義指宮殿的臺階。用作動詞:
(1)拜官,授職,任命。如:除臣洗(xián)馬。(《陳情表》)
(2)消除,除掉。如:為漢家除殘去穢。(《赤壁之戰(zhàn)》)
(3)整治,整理。如: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記》)
6、“辭”——本義是訴訟的供詞、口供。
(1)用作名詞
①言詞、詞句、語言。如:其辭微……(《屈原列傳》)
②托辭、借口。如:動以朝廷為辭。(《赤壁之戰(zhàn)》)
③命令。如:近者奉辭伐罪。(《赤壁之戰(zhàn)》)
④古代一種詩體,與”賦”同類。如:楚辭,《歸去來兮辭》。
(2)用作動詞
①推托,推辭,不接受。如”不辭辛勞”。又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②告別、告辭、辭別、離開,如:
A.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鴻門宴》,告辭。)
B.我從去年辭帝京……(《琵琶行》,離開。)
7、“殆”——本義是危險,形容詞。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孫子《謀攻》
附虛詞用法:
副詞,有兩種情況:
①表推測或不肯定,可譯為”大概”“也許”“恐怕”等。如:
A.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項脊軒記》)
B.殆與余同。(《石鐘山記》)
②表接近,相差很少,可譯為”將近”“幾乎”“差不多”等。如:
A.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
B.進退不由,殆例送死。(《〈指難錄〉后序》)
8、“當”——本義是(兩者)相抵。
(1)讀dàng,動詞。
①抵、相抵。如:以一儀而當漢中地……(《屈原列傳》)
②當作,算是。如成語”安步當車”。
(2)讀dāng,動詞。
①抵擋、抵御、阻擋。如:
A.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赤壁之戰(zhàn)》)
B.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蜀道難》)
②占著、立著。如:有大石當中流。(《石鐘山記》,立著。)
③應(yīng)當、應(yīng)該。如: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掌管,主持。如:當室者死,三年釋其征。(《勾踐滅吳》)——家中嫡長子死了,免除他家中的征稅三年。
(3)讀dàng,形容詞,意為”恰當”“適合”。如:惴惴恐不當意。(《促織》)
附虛詞用法:
讀dāng,用作虛詞,有兩種情況:
(1)介詞,表動作行為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方位,可譯為”在”“對”“向著”等,如:
A.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春望》)
B.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鴻門宴》,譯為”在”。)
(2)副詞,表肯定或推斷,可譯為”就”“必定”“大概”等,如:
A.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孔雀東南飛》,就。)
B.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出師表》,必定。)
C.原其理,當是為谷中大水沖激……(《石鐘山記》,大概。)
9、“道”本義是道路。如成語”任重道遠”。
(1)用作名詞
①道理、真理、規(guī)律。如: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六國論》,道理。)
②主張、學說、思想、道德、道義。如:
A.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師說》,思想、道德。)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下》,道義、王道、正確的政治措施。)
③方法(策略)。如:此其為饜足之道也。(《齊人有一妻一妾》)
(2)用作動詞
①趕路。如: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赤壁之戰(zhàn)》)
②取道、經(jīng)過。如: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鴻門宴》)
③說、講、談?wù)摗H纾?br />A.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念奴驕•赤壁懷古》)
B.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無道:沒有談?wù)撨^。)
10、“發(fā)”——本義把箭射出去
①發(fā)出:大聲發(fā)于水上(石)
②出發(fā)、派遣:主人忘歸客不發(fā)(琵)
③打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荊)
④顯露:雄姿英發(fā)(念)目笑之而未發(fā)也發(fā)頭發(fā):早生華發(fā)(念)無毫發(fā)爽(促)
常見的文言文實詞的含義
考點簡說】 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實質(zhì)就是結(jié)合上下文(語境)來判定常見實詞的含義。 “常見實詞”,它的范圍并不很廣,重點是:(1)大綱規(guī)定120個實詞;(2)《語文》課本和《語文》讀本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而又能在商務(wù)印書館出版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查到的文言實詞,特別是《語文》課本課后練習題目中強調(diào)的實詞...
文言文實詞虛詞是什么 區(qū)別在哪
把語法功能作為主要依據(jù),認為能夠單獨充當句法成分,有詞匯意義和語法意義的是實詞;不能充當句法成分,沒有詞匯意義只有語法意義的就是虛詞。120個文言實詞:愛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誠 除 辭 從 殆 當 道 得 度 非 復(fù) 負 蓋 故 顧 固 歸 國 過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
文言文里的實詞該怎么講解
文言文常用120個實詞 愛 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 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歡,愛好) 3齊國雖褊小,我何愛一牛(愛惜,吝惜) 4向使三國各愛其地(愛惜,吝惜) 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慕,欣賞) 6古之遺愛也(恩惠) 7愛而不見,搔首躑躅(隱蔽,躲藏) 安 1風雨不動安如山(安穩(wěn)) 2何故置某于安閑...
120個文言實詞意義和用法.
⑦ 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陳情表》 拜官 任職 15辭 ①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 《信陵君竊符救趙》言詞 話 ② 皆好辭以賦見稱 《屈原列傳》 文詞 ③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季氏將伐顓臾》 托詞 借口 ④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鴻門宴》 推辭 ⑤ 辭樓下殿,...
文言文實詞百詞斬100
2. 跪求:高中的100個文言文實詞和18個虛詞 詳細一點哈 據(jù)統(tǒng)計,常見的文言實詞有以下120個: 愛、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誠、除、辭、次、從、殆、當、道、得、度、非、復(fù)、負、蓋、故、固、顧、歸、國、過、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間、見、解、就、...
文言文實詞"愛"意思有多少
幫樓主去文言文字典查了一下,”愛“,ài ①<動>喜愛.《師說》:“愛其子,擇師而教之。”②<形>親愛的;心愛的.《柳毅傳》:“見大王愛其女牧羊于野。”③<動>愛護.《陳涉世家》:“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④<動>憐惜;同情.《左傳·僖公二十二年》:“若愛重傷,則如勿傷。”⑤<...
不同朝代文言文
6. 【查找下面文言實詞的不同義項.愛、安、兵、朝、除,辭,】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兵器,軍械) 2趙亦盛設(shè)兵以待秦,秦不敢動(士兵,軍隊) 3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戰(zhàn)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殺人,名詞作動詞) 5贏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nèi)(兵符,復(fù)合詞,古代調(diào)兵用的憑證)###朝cháo ...
文言文實詞屬
常用的150個文言文實詞: 1、愛 2、安 3、伯 4、被 5、倍 6、本 7、鄙 8、兵 9、病 10、察 11、長 12、朝 13、池 14、曾 15、乘 16、城 17、誠 18、除 19、傳 20、辭 21、從 22、達 23、殆 24、迨 25、當 26、道 27、得 28、度 29、短 30、多 31、發(fā) 32、方 33、非 34、復(fù)...
160個文言文實詞及例句
120個文言實詞(一)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 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歡,愛好) 3齊國雖褊小,我何愛一牛(愛惜,吝惜) 4向使三國各愛其地(愛惜,吝惜) 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慕,欣賞) 6古之遺愛也(恩惠) 7愛而不見,搔首躑躅(通“薆”。 隱蔽,躲藏) 2-安 1風雨不動安如山(安穩(wěn)) 2何故置...
文言文180個實詞有哪些
能謗譏于市朝《鄒》(朝廷)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上朝,朝見)11、曾 曾益其所不能《愚》(通“增”增加)相逢何必曾相識(曾經(jīng))曾不若孀妻弱子《愚》(竟然,簡直)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觸》(竟然,簡直)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信》(竟然,簡直)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蘭》)...
相關(guān)評說:
安慶市棘輪: ______[答案] 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 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歡,愛好) 3齊國雖褊小,我何愛一牛(愛惜,吝惜) 4向使三國各愛其地(愛惜,吝惜) 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慕,欣賞) 6古之遺愛也(恩惠) 7愛而不見,搔首躑躅(通“薆...
安慶市棘輪: ______ 愛:1.愛.《史記·陳涉世家》:“吳廣素~人.” 2.吝嗇,愛惜. 3.同情.《左傳》:“愛其二毛.” 安:1.安全,安穩(wěn).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得廣廈千萬間.” 2.安置,安放.(后起意義) 3.使····安. 4.疑問代詞.那里,怎么.《史記·高祖本紀》:“羽曰:沛公~在?” 5.養(yǎng)生.《左傳·曹劌論戰(zhàn)》:”衣食所安.“
安慶市棘輪: ______[答案] 愛:喜愛;吝嗇 安:安全;疑問代詞,哪里 被:被子;介詞,表示被動 本:根本;版本 鄙:邊遠;卑微 兵:兵器;士兵 病:疾病;擔心 察:觀察;明顯 朝:面向;朝廷 曾:曾經(jīng);竟,乃 乘:輛;乘坐 誠:誠實;果然 除:去掉;任命官職 辭:言...
安慶市棘輪: ______[答案] 多看幾本文言文的書,培養(yǎng)興趣,并把遇到的生詞用一個小本子幾記錄下來,平時多翻一翻.到你看文言文不那么費力,對它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時,那么你的文言文實詞就學的差不多了.
安慶市棘輪: ______[答案] 1.愛ài ①愛. 吳廣素愛人. (《陳涉世家》) ②喜愛.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觸龍說趙太后》) ③吝惜,舍不得. 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 (《齊桓晉文之事》) ④憐惜,同情. 愛其二毛.(憐惜鬢發(fā)花白的老人.) (《左傳》) ⑤通“ ”,...
安慶市棘輪: ______ 1.愛:吝嗇者.“百姓皆以王為愛也”《孟子.梁惠王上》 敬重,愛護.“吳廣素愛人,士卒皆為用者”《史記.陳涉世家》 喜歡,喜好“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愛惜,珍重“向使三國各愛其地”《六國論》 吝嗇,舍不得“齊...
安慶市棘輪: ______[答案] 考綱要求掌握的120個實詞總結(jié).(只選出了例句,雖然比較粗糙,但全是時間凝成,涵蓋1---6冊除詩歌外的所有文言文篇目.可編成練習,也可附上解釋編成講義) 第一部分:(愛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1、愛: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而...
安慶市棘輪: ______ 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附錄了重點掌握的常見文言詞,其中實詞150個,為便于學生能夠有系統(tǒng)的進行學習, 特將此150個實詞的一詞多義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每個詞的義項基本上以《辭海》的解釋為依據(jù),盡量以...
安慶市棘輪: ______ 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 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歡,愛好) 3齊國雖褊小,我何愛一牛(愛惜,吝惜) 4向使三國各愛其地(愛惜,吝惜) 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慕,欣賞) 6古之遺愛也(恩惠) 7愛而不見,搔首躑躅(通...
安慶市棘輪: ______ 一、文言文翻譯的要求 翻譯文言文要做到“信,達,雅”三個字.“信”是指譯文要準確無誤,就是要使譯文忠于原文,如實地,恰當?shù)剡\用現(xiàn)代漢語把原文翻譯出來.“達”是指譯文要通順暢達,就是要使譯文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及用語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