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陜西壺口瀑布有關的詩句
2. 關于壺口瀑布詩句
有關于壺口瀑布的詩句 1.贊美壺口瀑布的古詩有哪些
1、瀑布
唐代:施肩吾
豁開青冥顛,瀉出萬丈泉。
如裁一條素,白日懸秋天。
譯文:
如青天之頂裂開一個豁口,萬丈清泉從中瀉下來;又如剪裁一條素絹,在麗日朗照下,從秋高氣爽的藍天上飄然下懸。
2、雙調·水仙花
元代:喬吉
天機織罷月梭閑,石壁高垂雪練寒。冰絲帶雨懸霄漢,幾千年曬未干。
露華涼人怯衣單。似白虹飲澗,玉龍下山,晴雪飛灘。
譯文
天上的織機已經停止了編織,月梭兒閑在一旁。石壁上高高地垂下一條如雪的白練,閃著寒光。冰絲帶著雨水,掛在天空中,曬了幾千年了,都還沒有曬干。
晶瑩的露珠冰涼冰涼在,人忽然覺得身上的衣服有些單薄。這瀑布啊,如白虹一頭扎進澗中飲吸一般,像玉龍撲下山岡一樣,又像晴天里的雪片在沙灘上飛舞。
3、頌古四首
宋代:釋祖欽
穿云迸石不辭勞,大抵還他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譯文:
瀑布從高高的懸崖上凌空傾瀉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
溪澗怎么能留得住,最后還是要去大海作波濤。
4、詠瀑布
清代:馮云山
穿天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
溪澗焉能留得住,終須大海作波濤。
譯文:
瀑布勇往直前,奮不顧身,不辭辛勞,從高高的懸崖上凌空傾瀉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溪澗怎么能留得住,最后還是要去大海作波濤。
5、發(fā)歸瀨三瀑布望兩溪詩
南北朝:謝靈運
我行乘日垂,放舟候月圓。沫江免風濤,涉清弄漪漣。
積石竦兩溪,飛泉倒三山。亦既窮登陟,荒藹橫目前。
窺巖不睹景,披林豈見天。陽烏尚傾翰,幽篁未為邅。
退尋平常時,安知巢穴難。風雨非攸吝,擁志誰與宣。
倘有同枝條,此日即千年。
譯文
我出行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開船等待圓月升起。選在風平浪靜的時候行船,船行在清澈的江水上泛起魚鱗似的細小波紋。層層疊疊的巖石聳立在兩條溪水之間,三條瀑布分別從三個山頭上倒掛下來。
也曾登巖爬山將這一帶的山水游覽遍了,巖高林密人跡罕到之處又展現在面前。從巖石縫隙往外看,看不到太陽,撥開叢林的枝葉也看不到天空。太陽尚且放射光輝,竹林雖然幽深,但并不太難走。
平時隱退思考的時候,才知道隱居生活是多么艱難。隱居生活的艱苦倒不值得憂慮,可心中抱有的志趣跟誰去訴說呢。尚且有志趣相同的人,過一日勝似千年。
2.贊美壺口瀑布的古詩
1、穿天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清代馮云山《詠瀑布》
譯文:瀑布勇往直前,奮不顧身,不辭辛勞,從高高的懸崖上凌空傾瀉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溪澗怎么能留得住,最后還是要去大海作波濤。
2、豁開青冥顛,瀉出萬丈泉。如裁一條素,白日懸秋天。——《瀑布》唐代:施肩吾
譯文:如青天之頂裂開一個豁口,萬丈清泉從中瀉下來;又如剪裁一條素絹,在麗日朗照下,從秋高氣爽的藍天上飄然下懸。
3、天機織罷月梭閑,石壁高垂雪練寒。冰絲帶雨懸霄漢,幾千年曬未干。——《雙調·水仙花》元代:喬吉
譯文:天上的織機已經停止了編織,月梭兒閑在一旁。石壁上高高地垂下一條如雪的白練,閃著寒光。冰絲帶著雨水,掛在天空中,曬了幾千年了,都還沒有曬干。
4、穿云迸石不辭勞,大抵還他出處高。——《頌古四首》宋代:釋祖欽
譯文:瀑布從高高的懸崖上凌空傾瀉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
5、沫江免風濤,涉清弄漪漣。積石竦兩溪,飛泉倒三山。——《發(fā)歸瀨三瀑布望兩溪詩》南北朝:謝靈運
譯文:選在風平浪靜的時候行船,船行在清澈的江水上泛起魚鱗似的細小波紋。層層疊疊的巖石聳立在兩條溪水之間,三條瀑布分別從三個山頭上倒掛下來。
關于壺口瀑布詩句 1. 贊美壺口瀑布的古詩
1、穿天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
——清代馮云山《詠瀑布》譯文:瀑布勇往直前,奮不顧身,不辭辛勞,從高高的懸崖上凌空傾瀉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溪澗怎么能留得住,最后還是要去大海作波濤。2、豁開青冥顛,瀉出萬丈泉。
如裁一條素,白日懸秋天。——《瀑布》唐代:施肩吾譯文:如青天之頂裂開一個豁口,萬丈清泉從中瀉下來;又如剪裁一條素絹,在麗日朗照下,從秋高氣爽的藍天上飄然下懸。
3、天機織罷月梭閑,石壁高垂雪練寒。冰絲帶雨懸霄漢,幾千年曬未干。
——《雙調·水仙花》元代:喬吉譯文:天上的織機已經停止了編織,月梭兒閑在一旁。石壁上高高地垂下一條如雪的白練,閃著寒光。
冰絲帶著雨水,掛在天空中,曬了幾千年了,都還沒有曬干。4、穿云迸石不辭勞,大抵還他出處高。
——《頌古四首》宋代:釋祖欽譯文:瀑布從高高的懸崖上凌空傾瀉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5、沫江免風濤,涉清弄漪漣。積石竦兩溪,飛泉倒三山。
——《發(fā)歸瀨三瀑布望兩溪詩》南北朝:謝靈運譯文:選在風平浪靜的時候行船,船行在清澈的江水上泛起魚鱗似的細小波紋。層層疊疊的巖石聳立在兩條溪水之間,三條瀑布分別從三個山頭上倒掛下來。
2. 有哪些李白寫的描寫壺口瀑布的詩句
1、《望廬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裊裊紫煙,遠遠望去瀑布像長河懸掛山前。
仿佛三干尺水流飛奔直沖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2、《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fā)。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譯文:
我本是像那個接輿楚狂人,高聲唱著鳳歌去嘲笑孔丘。
手里拿一根鑲綠玉的棍杖,大清早辭別著名的黃鶴樓。
攀登五岳尋仙道不畏路遠,這一生就喜歡踏上名山游。
秀美的廬山挺拔在南斗旁,九疊云屏像錦繡云霞鋪張,
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金闕巖前雙峰矗立入云端,三疊泉如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峰瀑布與它遙遙相望,重崖疊嶂聳云霄莽莽蒼蒼。
翠云紅霞與朝陽相互輝映,鳥兒也飛不過吳天廣又長。
登高遠望天地間壯觀景象,大江悠悠東流去永不回還。
天上萬里黃云變動著風色,江流波濤九道如雪山奔淌。
我喜歡為雄偉的廬山歌唱,這興致因廬山風光而滋長。
閑時觀看石鏡使心神清凈,謝靈運足跡早被青苔掩藏。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塵世情,修煉三丹和積學道已初成。
遠遠望見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著芙蓉花朝拜玉京。
早已約好神仙在九天會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擴展資料:
1、《望廬山瀑布》
詩中的香爐,即第一首詩開頭提到的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云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
可是,到了詩人李白的筆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于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chuàng)造了不尋常的背景。
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題。“掛前川”,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于山川之間。“掛”字很妙,它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
“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飛”字,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
“疑是”值得細味,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于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孕育了這一形象。
2、《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此詩為寫景名篇。詩人以大手筆描繪了廬山雄奇壯麗的風光,可謂描寫廬山的千古絕唱。同時,此詩也表現了詩人的豪邁氣概,抒發(fā)了詩人寄情山水、縱情遨游、狂放不羈的情懷,表達了詩人想在名山勝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遙的愿望,流露了詩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憤世之情。
此詩思想內容比較復雜,既有對儒家孔子的嘲弄,也有對道家的崇信;一面希望擺脫世情,追求神仙生活,一面又留戀現實,熱愛人間風物。詩的感情豪邁開朗,磅礴著一種震撼山岳的氣概。想象豐富,境界開闊,給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詩的韻律隨詩情變化而顯得跌宕多姿。
參考鏈接:百度百科-望廬山瀑布
參考鏈接:百度百科-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3. 有關“壺口瀑布”的詩詞有哪些
題黃河壺口瀑布玉帝把壺誰不尊,山呼雷動謝天恩.九州飛濺瑤池液,一醉炎黃萬古春.古詩.壺口觀瀑朝坊觀瀑風雷間,九曲激浪生層煙。
黃沙入水千甲穿,速流抵柱萬山懸。龍騰九州歌盛世,鼓鳴遠山震前川。
華夏兒女多奇志,鐵馬馭水傲云天。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滾滾河水玉壺鎖,滔滔浪花黃龍舞。煙霧迷蒙壺口邊,旋流洪波濤如山。
奔騰咆哮起高浪,恰似黃龍下九天。空中欲見彩云天,似如蛟龍氣勢慨。
忽聽浪聲浩長空,唯見黃河天上來。瀑布吼聲震云天,水流湍急浪滾翻。
飛車壺口搏極限,勇士享譽華夏歡。渡江云·黃河壺口瀑布云低天欲墮,絳河瀉地,濁浪起平沙.未防煙雨冷,撲面如針,磕折老門牙.蒼涼四顧,獨此地、賺足豪奢.千萬片、梨花搖落,仙女散誰家?咨嗟.風笳浪鼓,石箭云旗,正金戈鐵馬.誰占得、殘垣斷壑,白骨黃沙?崢嶸歲月飛如瀑,未滌盡、浮世鉛華.何限恨,余生即是天涯.一、壺口瀑布:hú kǒu bào bù二、壺口瀑布介紹:壺口瀑布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西臨陜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xiāng),東瀕山西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96335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zhèn),為兩省共有旅游景區(qū)。南距陜西西安35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
黃河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如壺口,故名壺口瀑布。瀑布上游黃河水面寬300米,在不到500米長距離內,被壓縮到20-30米的寬度。
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里黃河一壺收”的氣概。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
2013年12月,“宜川縣黃河壺口水利風景區(qū)”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水利風景區(qū)建設與管理領導小組評為“第十三批國家水利風景區(qū)”之一。國家黃河壺口水利風景區(qū)榮譽的授予,成為壺口景區(qū)繼國家地質公園和地質遺跡保護區(qū)、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4A級景區(qū)之后第四張國家級名片,為延安市唯一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qū)。
三、壺口考略:“壺口”一名,最早見于戰(zhàn)國時代的《尚書·禹貢》中,如“既載壺口,治梁及歧”、“壺口、雷首,至于太岳”,都與大禹治水的路線與策略有關。這里提壺口而未言瀑布。
“孟門山”一名,始見于周、秦間的《山海經》著作,書中記“又東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門之山,其上多蒼玉,其下多黃堊,多涅石”。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中,對孟門及瀑布作了深刻的描述:“《淮南子》曰:龍門未辟,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大溢逆流,無有丘陵,高阜滅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
故《穆天子傳》曰:北登,孟門九河之蹬,孟門,即龍門之上口也,實為黃河之巨厄,兼孟津之名矣。此石經始禹鑿,河中漱廣,夾岸崇深,傾崖□捍,巨石臨危,若墜復倚。
古之有人言,水非石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衡,素氣云浮,往來遙觀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魂。
其水尚崩浪萬尋,懸流千丈,渾洪最怒,鼓山若騰,濬波頹壘,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這里所記,指出瀑布在孟門處,而未提黃河于流上的壺口。
《元和郡縣志》也敘述壺口,把它稱為石槽。一則說“河中有山,鑿中如槽,束流懸注七十余尺。”
再則說,“石槽長一千步,闊三十步”,這顯然和酈道元所說的不同,說明壺口瀑布向上游推移了。《元和郡縣志》撰于唐憲宗元和八年(813年)上距酈道元逝世的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為286年。
說明在酈道元之后的286年間,壺口瀑布從孟門向上游推了一千步,在河床上沖出一條約長一千步,寬30步的深槽,現已上移到距孟門約5千米處的龍王辿附近,號稱十里龍槽。以上為1500年來壺口演變的歷史。
在今山西境內已知以壺口命名的地方有4處。《水經注·汾水注》記載的壺口,就不是黃河干流上的壺口。
再加古代交通不便,能親臨壺口瀑布觀光考察的文人學士不太多,因而在一些古代文獻中,將他處壺口當作黃河壺口者有之;將壺口和龍門當作一處者有之;位置上差錯,更是以訛傳訛,難免出現一些謬誤。解放前,宜川縣三部縣志中最早的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宜川縣志》的編纂者吳炳,指出黃河壺口“上流寬廣,至此收束歸槽,如壺之口然,故名”。
并說孟門“屬平佐里,在縣東北100里黃河中,任水漲滔天,終不能沒。”其所著《壺口考》一文,對前人文獻中的一些不實之處,給以糾正,在壺口研究中有重要參考價值。
三、旅游攻略:壺口瀑布很壯觀,能感受瀑布的氣勢磅礴。景區(qū)環(huán)境不錯。
以壺口瀑布為中心的風景區(qū),集黃河峽谷、黃土高原、古塬村寨為一體,展現了黃河流域壯美的自然景觀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積淀。走進壺口瀑布中國黃河上的著名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 位于宜川縣城以東35公里,吉縣城西45公里處的秦晉大峽谷黃河河床中,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zhèn),西臨陜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xiāng)。
距太原大約5、6個小時車程;距西安大約2個多小時車程 壺口瀑布,號稱“黃河奇觀”,是黃河上唯一的黃色大瀑布,也是中國的第二大瀑布。以壺口瀑布為中心的風景區(qū),集黃河峽谷、黃土高原、古塬村寨為一體,展現了黃河流域壯美的自然景觀和豐富。
4. 贊美壺口瀑布的古詩
1、穿天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清代馮云山《詠瀑布》
譯文:瀑布勇往直前,奮不顧身,不辭辛勞,從高高的懸崖上凌空傾瀉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溪澗怎么能留得住,最后還是要去大海作波濤。
2、豁開青冥顛,瀉出萬丈泉。如裁一條素,白日懸秋天。——《瀑布》唐代:施肩吾
譯文:如青天之頂裂開一個豁口,萬丈清泉從中瀉下來;又如剪裁一條素絹,在麗日朗照下,從秋高氣爽的藍天上飄然下懸。
3、天機織罷月梭閑,石壁高垂雪練寒。冰絲帶雨懸霄漢,幾千年曬未干。——《雙調·水仙花》元代:喬吉
譯文:天上的織機已經停止了編織,月梭兒閑在一旁。石壁上高高地垂下一條如雪的白練,閃著寒光。冰絲帶著雨水,掛在天空中,曬了幾千年了,都還沒有曬干。
4、穿云迸石不辭勞,大抵還他出處高。——《頌古四首》宋代:釋祖欽
譯文:瀑布從高高的懸崖上凌空傾瀉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
5、沫江免風濤,涉清弄漪漣。積石竦兩溪,飛泉倒三山。——《發(fā)歸瀨三瀑布望兩溪詩》南北朝:謝靈運
譯文:選在風平浪靜的時候行船,船行在清澈的江水上泛起魚鱗似的細小波紋。層層疊疊的巖石聳立在兩條溪水之間,三條瀑布分別從三個山頭上倒掛下來。
5. 贊美壺口瀑布的古詩有哪些
1、瀑布
唐代:施肩吾
豁開青冥顛,瀉出萬丈泉。
如裁一條素,白日懸秋天。
譯文:
如青天之頂裂開一個豁口,萬丈清泉從中瀉下來;又如剪裁一條素絹,在麗日朗照下,從秋高氣爽的藍天上飄然下懸。
2、雙調·水仙花
元代:喬吉
天機織罷月梭閑,石壁高垂雪練寒。冰絲帶雨懸霄漢,幾千年曬未干。
露華涼人怯衣單。似白虹飲澗,玉龍下山,晴雪飛灘。
譯文
天上的織機已經停止了編織,月梭兒閑在一旁。石壁上高高地垂下一條如雪的白練,閃著寒光。冰絲帶著雨水,掛在天空中,曬了幾千年了,都還沒有曬干。
晶瑩的露珠冰涼冰涼在,人忽然覺得身上的衣服有些單薄。這瀑布啊,如白虹一頭扎進澗中飲吸一般,像玉龍撲下山岡一樣,又像晴天里的雪片在沙灘上飛舞。
3、頌古四首
宋代:釋祖欽
穿云迸石不辭勞,大抵還他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譯文:
瀑布從高高的懸崖上凌空傾瀉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
溪澗怎么能留得住,最后還是要去大海作波濤。
4、詠瀑布
清代:馮云山
穿天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
溪澗焉能留得住,終須大海作波濤。
譯文:
瀑布勇往直前,奮不顧身,不辭辛勞,從高高的懸崖上凌空傾瀉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溪澗怎么能留得住,最后還是要去大海作波濤。
5、發(fā)歸瀨三瀑布望兩溪詩
南北朝:謝靈運
我行乘日垂,放舟候月圓。沫江免風濤,涉清弄漪漣。
積石竦兩溪,飛泉倒三山。亦既窮登陟,荒藹橫目前。
窺巖不睹景,披林豈見天。陽烏尚傾翰,幽篁未為邅。
退尋平常時,安知巢穴難。風雨非攸吝,擁志誰與宣。
倘有同枝條,此日即千年。
譯文
我出行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開船等待圓月升起。選在風平浪靜的時候行船,船行在清澈的江水上泛起魚鱗似的細小波紋。層層疊疊的巖石聳立在兩條溪水之間,三條瀑布分別從三個山頭上倒掛下來。
也曾登巖爬山將這一帶的山水游覽遍了,巖高林密人跡罕到之處又展現在面前。從巖石縫隙往外看,看不到太陽,撥開叢林的枝葉也看不到天空。太陽尚且放射光輝,竹林雖然幽深,但并不太難走。
平時隱退思考的時候,才知道隱居生活是多么艱難。隱居生活的艱苦倒不值得憂慮,可心中抱有的志趣跟誰去訴說呢。尚且有志趣相同的人,過一日勝似千年。
6. 有關“壺口瀑布”的古詩詞有哪些
1、《江湖秋思》(唐 李嘉祐) 趨陪禁掖雁行隨,遷向江潭鶴發(fā)垂。
素浪遙疑八溪水,清楓忽似萬年枝。嵩南春遍傷魂夢,壺口云深隔路歧。
共望漢朝多霈澤,蒼蠅早晚得先知。 2、《酬崔峒見寄》(唐 司空曙) 趨陪禁掖雁行隨,遷放江潭鶴發(fā)垂。
素浪遙疑太液水,青楓忽似萬年枝。嵩南春遍愁魂夢。
壺口云深隔路岐。共望漢朝多沛澤,蒼蠅早晚得先知。
3、《游天竺寺》(唐 崔顥) 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陽曉。厓泉爭噴薄,江岫相縈繞。
直上孤頂高,平看眾峰小。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
青翠滿寒山,藤蘿覆冬沼。花龕瀑布側,青壁石林杪。
鳴鐘集人天,施飯聚猿鳥。洗意歸清凈,澄心悟空了。
始知世上人,萬物一何擾。 4、《繚綾》(唐 白居易) 繚綾繚綾何所似?不似羅綃與紈綺。
應似天臺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絕,地鋪白煙花簇雪。
織者何人衣者誰?越溪寒女漢宮姬。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樣人間織。
織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廣裁衫袖長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紋。
異彩奇文相隱映,轉側看花花不定。昭陽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對直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著,曳土踏泥無惜心。繚綾織成費功績,莫比尋常繒與帛。
絲細繰多女手疼,扎扎千聲不盈尺。昭陽殿里歌舞人,若見織時應也惜。
5、《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橋莊綠野堂即事》(唐 白居易) 舊徑開桃李,新池鑿鳳凰。只添丞相閣,不改午橋莊。
遠處塵埃少,閑中日月長。青山為外屏,綠野是前堂。
引水多隨勢,栽松不趁行。年華玩風景,春事看農桑。
花妒謝家妓,蘭偷荀令香。游絲飄酒席,瀑布濺琴床。
巢許終身穩(wěn),蕭曹到老忙。千年落公便,進退處中央。
6、《寄終南真空禪師》(唐 馬戴) 閑想白云外,了然清凈僧。松門山半寺,夜雨佛前燈。
此境可長住,浮生自不能。一從林下別,瀑布幾成冰? 7、《聞瀑布冰折》(唐 馬戴) 萬仞冰峭折,寒聲投白云。
光搖山月墮,我向石床聞。 8、《瀑布聯句》(唐 李忱)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
黃檗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9、《尋簡寂觀瀑布》(唐 韋蘇州) 躡石欹危過急澗,攀崖迢遞弄懸泉。
猶將虎竹為身累,欲付歸人絕世緣。 10、《送顧非熊秀才歸丹陽》(唐 王建) 江城柳色海門煙,欲到茅山始下船。
知道君家當瀑布,菖蒲潭在草堂前。
描寫壺口瀑布的詩句 李白寫的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句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著名詩句,描繪了黃河壺口瀑布的壯麗景觀。壺口瀑布位于中國陜西省延安市和山西省臨汾市交界處,是黃河上最大的瀑布。這里水流湍急,瀑布寬約50米,落差約30米,水花四濺,氣勢磅礴。壺口瀑布的水勢隨季節(jié)變化而有所不同。夏季水量充沛,瀑布水量大...
贊美壺口瀑布的古詩
黃河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壺口飛瀑瀉,氣勢磅礴震天威。這句詩描繪了黃河的壯麗景象,壺口瀑布的水流如同從天而降,氣勢宏大,震撼人心。千里黃河一壺收,萬馬奔騰戰(zhàn)鼓擂。水濺霧漫云煙起,彩虹飛架景更美。這詩句中,黃河的水流匯聚成壺口瀑布,如同千軍萬馬的奔騰,水花四濺,霧氣彌漫,云煙四起,...
描寫壺口瀑布的詩句,李白寫的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在這樣的景色面前,人們往往會感嘆時光飛逝,青春易逝。但正如李白所說,人生得意時應當盡情歡愉,不要讓美好的時光白白流逝。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壺口瀑布的壯觀景象也讓人感受到生命的頑強與不屈。水雖然被巖石...
形容壺口瀑布壯觀的詩句
朝坊觀瀑風雷間,九曲激浪生層煙。黃沙入水千甲穿,速流抵柱萬山懸。穿云迸石不辭勞,大抵還他出處高。——宋代 釋祖欽《頌古四首》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唐代 李白《將進酒》穿天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清代 馮云山《詠瀑布》露華涼人怯衣單。似白虹飲澗,...
【七絕】壺口瀑布
千里奔流一壑橫,晴空激蕩滾雷聲。秦腔晉韻東西岸,華夏同根從此生。題記:“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詩句的千古流傳,不僅是神仙李白的筆風豪邁,張揚;更是因為壺口瀑布的滔天氣勢,及其所張顯的民族精神延綿不絕。《尚書.禹貢》上記載:“蓋河漩渦,如一壺然”,壺口瀑布的形象躍然紙...
描寫山西壺口瀑布震撼景觀的詩詞有哪些呢?
在數里之外,就能聽到轟轟隆隆的聲響,如同千軍吶喊,萬馬奔騰。遠眺瀑布,如白練倒掛,懸空墜落,令人嘆為觀止。大多數人面對這樣的壯觀景象,只能發(fā)出“哇哦”的贊嘆,而詩人們則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四、其他描寫壺口瀑布的詩句 描寫壺口瀑布的詩句還有“瀑布吼聲震云天,水流湍急浪滾翻...
黃河壺口瀑布詩詞
遙想當年,詩仙李白醉臥山巔,吟詠著“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贊頌著壺口瀑布的壯麗景象。那蒼勁有力的詩句,猶如黃河水般激蕩人心。石上緩流,輕捧起,仿佛能感受到水的溫度與力量,仿佛能聽見歷史的回聲。壺口瀑布,不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歷史的見證。在這里,黃河水見證了無數朝代的...
涌來萬島排空勢,卷作千雷震地聲出自哪里
明代劉子誠曾寫下描繪黃河壺口瀑布的詩句:“西出昆侖東入瀛,懸流噴壁瀉瑤瓊。涌來萬島排空勢,卷作千雷震地聲。”這詩句生動地刻畫了壺口瀑布的壯麗景象。西起昆侖山,東流至瀛海,瀑布懸掛在峭壁之上,噴涌而出,仿佛瑤池瓊漿傾瀉而下。水勢洶涌,猶如萬島排空,卷起千雷般的轟鳴,震響于大地之間。
陜西壺口瀑布冰峰倒掛景觀!此情此景讓你想到了什么詩句?
人們都無法以一個平常人的心態(tài)去對待他,總覺得他是非同一般的人物。看到氣勢恢宏的瀑布,想到的就是飛流直下三千尺;有了想家的感覺,想到的就是低頭思故鄉(xiāng);遇到開心的事情,想到的就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李白的詩句貫穿了整個中國人的思維。所以,看到陜西壺口瀑布,第一印象肯定就是李白的詩句了。
黃河壺口瀑布的詩句
如“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句詩通過描繪黃河遠上、孤城萬仞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邊塞生活的感慨和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這些詩句不僅具有藝術價值,更讓我們深刻感受到詩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大自然的敬畏。總之,黃河壺口瀑布的詩句是中華文化...
相關評說:
興山區(qū)磨粒: ______ 卣硬梆梆腦督賴皮冠
興山區(qū)磨粒: ______ 題黃河壺口瀑布 玉帝把壺誰不尊,山呼雷動謝天恩. 九州飛濺瑤池液,一醉炎黃萬古春.
興山區(qū)磨粒: ______ 1、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好像是銀...
興山區(qū)磨粒: ______ 請問要的是這個么~?《黃河頌》(朗誦詞) 啊!朋友!黃河以它英雄的氣魄,出現在亞洲的原野,它象征著我們民族的精神:偉大而崇高!這里,我們向著黃河,唱著我們的贊歌. 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金濤澎湃,掀起萬...
興山區(qū)磨粒: ______ 李白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興山區(qū)磨粒: ______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興山區(qū)磨粒: ______[答案] 壺口瀑布在山西省吉縣西南25公里處.黃河巨流一路奔騰,在山西和陜西接壤處曲折南流,到山西吉縣與陜西宜川一帶,被兩岸蒼山挾持,約束在狹窄的石谷中.滔滔黃河,到此由300米寬驟然收束為50余米.這時河水奔騰怒嘯,山鳴谷應,形如巨壺沸...
興山區(qū)磨粒: ______ 壺口云深隔路岐,口脂面藥隨恩澤.瀑布杉松常帶雨,布谷處處催春種.
興山區(qū)磨粒: ______[答案] Ⅰ黃河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小伙子叫黃河,長得一表人才,騎得烈馬,拉得硬弓,百步之內,指哪里射哪里,分毫不差.... Ⅴ壺口瀑布 黃河流到山西吉縣與陜西宜川相峙的壺口,就看到了我國第二大瀑布——壺口瀑布.壺口瀑布的高度一般在15~20...
興山區(qū)磨粒: ______ 明 陳維藩《壺口秋風》詩有“秋風卷起千層浪,晚日迎來萬丈紅”句,可謂真實寫照 正當平緩似錦緞的黃河得意之時,她突然以數里之闊的水面,跌入百尺之寬的峽谷.發(fā)出震川虎嘯般的聲響,懸垂的水流如張掛的天幕,黃色的濁流如騰飛的巨龍,激起的水珠如鋼花四濺,使每一位風塵仆仆走進她的游客都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歡迎采納 祝你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