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類學要義
有關于第一章的一些問題
1.什么是人類學?
人類學是一門兼有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特性的跨學科科學,以研究人的本質和文化為主要內容。
2.試解釋文化(culture)的含義?
后現(xiàn)代主義認為文化是一個“建構性”的過程,其核心之一是文化的環(huán)程,文化因互動而產生被分享的意義,也就是在聽者與說者之間,作者與讀者之間進行文化的展示和分享,由于參與者之間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權利差異,更加速了文化的交流
3.說明跨文化比較的方法及其前提?
有三種方法,隱性比較,二元比較,多元比較。跨文化比較的前提是承認文化具有多樣性、整體性和相對性的特征,
4.簡單概括一下人類學的四個分支學科?
有生物/體質人類學:根據體質學,考古學等資料確定人類起源的發(fā)展和過程,確定古人類在生物學體系分類中的具體位置。
語言人類學:認為語言不僅僅是一種社交工具,更是一種社會實踐。不同語言有不同的語法,不同的語法導致使用者對于世界的認識和思考不同。主要考察不同地區(qū)人類的語言使用和文化關系。
考古人類學:考察過去人類的文化活動所遺留下來的物質或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人類學:關注人類文化現(xiàn)象,考察不同地域的人類的不同習俗與文化,注重整體論,探尋全人類文化在冥冥之中共通的東西。
5.如何認識整體性的文化研究?
人類學整體性的價值在于將全人類的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視做一個動態(tài)的整體,從歷時性和共時性兩方面考察人類
6.如何認識文化相對主義?
文化相對主義是指每個文化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每個文化都是相對的,平等的。但是平等不等于放棄批評,只是要在該文化所處的社會和環(huán)境以及歷史中相對的進行闡述和批判。
7.闡述你所知道的人類學的幾個認識論主題?
有普同論,文化相對性,整體論。
普同論是指全人類不論膚色民族人種都是同一個物種,大家都是平等且相同的個體。
文化相對主義是指每個文化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每個文化都是相對的,平等的。但是平等不等于放棄批評,只是要在該文化所處的社會和環(huán)境以及歷史中相對的進行闡述和批判。
整體論將全人類的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視做一個動態(tài)的整體,從歷時性和共時性兩方面考察人類。
強調帶著問題去學習,首先提出自己的問題:
1.什么是人類學?
2.人類學主要是為了研究什么?
3.怎么學人類學?
以下是目前我找到的答案
人類學是一門以研究人的“文化”為核心的學科,具有自然科學和社會人文科學的跨學科特征。
那么,什么是“文化”?
以下引述幾位人類學大佬的見解
Tylor 泰勒 對文化的整體性看法是:“文化是一個復合的整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獲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習慣。”
Malinowski 馬林諾夫斯基 首創(chuàng)功能主義的文化理論,認為文化是一種特質的功能,在于滿足該族群成員的基本需求和次生需求,這些基本需要有三個層次:①生物需要 ②工具需要 ③整合需要
Geertz 格爾茲 則認為文化是一種象征的符號,是一種象征體系,我們在考察文化時并不是去尋找某些固定的文化規(guī)律或法則,而是考察該符號是如何模鑄當前社會行動者是如何看待、感覺和思考這個世界的,以及探索其意義并加以闡釋。
即至 后現(xiàn)代主義 ,將文化轉換一個“建構性的”過程,認為文化的展示是核心行為(什么是文化行為?)之一,即“文化的環(huán)程(circuit of culture)”的關鍵點。所謂文化的環(huán)程的意義就是,如果說意義是因互動而產生的,那么我們的文化便具有被分享這一互動行為的意義,文化的互動也是文化自身的展示,聽者和說者,作者和讀者都是該互動行為的參與者,參與者之間的文化差異更加促進了文化的交流。
至于怎么學人類學,就要提到人類學的學科標志:田野工作
田野工作就是指人類學家深入地方社會,直接加入到地方族群的日常生活中,學習當?shù)氐恼Z言,觀察滿整整一個農業(yè)或牧業(yè)周期,不僅僅是單純的社會旁觀者,更要加入到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中去,要將自己觀察到的現(xiàn)象同腦中的理論界和貫通起來,寫出詮釋當?shù)亓曀椎拿褡逯尽?/p>
運用三類比較法:
①隱含的比較法: 他者 <--對比--> 自身
②二元的比較法: 他者1 <--對比--> 他者2
③多元的比較法: 他者1 <--對比--> 他者2 ……<--對比--> 他者n
人類學研究人,研究人性與文化,當我們在研究他者的文化的同時,我們會反觀我們自己的文化,重新闡述和構筑本文化,正所謂“人類學最欣慰的悖論也是最激勵人心的特征就是,研究他者的同時也是一個自我發(fā)現(xiàn)的生命旅程。”
發(fā)展至今,人類學都有哪幾科分支?他們各自的特點是什么?
人類學有以下四個分支學科:
Ⅰ、生物/體質人類學(與自然科學相關聯(lián))
Ⅱ、考古人類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相關聯(lián))
Ⅲ、語言人類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相關聯(lián))
Ⅳ、文化人類學/民族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相關聯(lián))
Ⅰ、生物/體質人類學
在1859年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發(fā)表后,極大的推動了體質人類學的發(fā)展,主要工作是根據地質學、生物學和考古學等資料,考察人類起源的過程和階段,確定古人類在生物分類體系中的歸屬……
Ⅱ、考古人類學
研究人類活動遺留下來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跨越時空考察文化的連續(xù)性來理解人類本身。
Ⅲ、語言人類學
語言人類學認為 語言既是一種社會工具也是一種文化實踐 (是一種行動的形式)著重考察人類各地語言使用與文化關系。
語言相對論(linguistic relativity)提出:語言決定著語言使用者的思維和習慣,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語法,其使用者對相似的外部世界會產生不同的觀察,不同的認知從而產生不同的世界觀。
(交際民族志作者認為,特定的文化模式決定談話的內容和形式)
Ⅳ、文化人類學/民族學
關注人類文化現(xiàn)象,側重闡述、分析和解釋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方式、社會和文化的異同,包括人類在風俗習慣,婚嫁制度,親屬制度,宗教信仰,政治經濟制度,原始藝術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差異。
區(qū)別社會文化,何為普世性何為差異性,探尋全世界人類冥冥之中共通的東西。
P.S.人類學和社會學,人類學有博物館,而社會學沒有。
在社會關系,組織和行為等方面,人類學和社會學有共同的興趣,但社會學強調對國家的研究,也就是西方工業(yè)社會;而人類學更側重非國家社會,比如一些小部落,小農社會等前工業(yè)社會。
在收集資料的方式上,社會學家更喜歡用問卷或其他可測定的資料,樣本分析和統(tǒng)計技術等。
人類學家則利用長期積累的田野參與觀察方法將諸多的行為習俗加以記錄和闡釋,偏向定性分析和詮釋。
人類學有哪些學科獨有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他們各自的特點是什么?
有以下三條:
Ⅰ、普同性
Ⅱ、文化相對性
Ⅲ、整體性
Ⅰ、普同性
普同性又稱普同論,是指地球上的全部人類的一致性和共同性,各個地理區(qū)域的人民,不論膚色人種民族,都屬于同一個物種。因此人人都是平等的同齡,所以人在生物的、心理的、社會的、文化上的共同特征就是人類學特別關注的普同性內涵。
在強調人類文化多樣性的同時,也要考察某些全人類共通的基本行為特征和一些普遍意義上的生活方式。
提出這一理論的前提是默多克認為,雖然人類的實踐活動是多種多樣的,但是所涉及的具體文化要素,也就是實踐的領域和內容是大致相同的,比如親屬稱謂,飲食禁忌,葬禮,音樂,性的約束,教育,斷奶方式,亂論經濟,偽聲,獲得試用,求愛,家庭,婚姻,育嬰,進餐時間,民間傳說,日歷,預言,交易規(guī)定……
Ⅱ、文化相對性
文化相對性主張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獨創(chuàng)性和充分的價值,一切文化的價值都是相對的,平等的。但是平等不意味放棄批評,而是將具體的文化帶入到具體的環(huán)境、歷史和社會中加以評估和對待。
文化相對性的觀點提醒我,任何一個族群的文化觀念與風俗習慣都是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步形成的。我以跨文化的透鏡看待他者,而后以他者的視角審視自身。
Ⅲ、整體性
整體性又稱整體論,當代人類學家仍要將人類社會的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視為一個動態(tài)的整體,關注共時性和歷時性(共時相當于斷代史,歷時相當于通史)
Morgan試圖從人類進程的整體把握中,確定地球上任何族群與社會所處的進化位置。
整體論是一個重要但卻不可能完全實現(xiàn)的美好理念,正如人們不可能看到所有事物,思考所有問題,我們必須要對觀察的事物有所側重,有所選擇,從而進一步的理解和分析。也就是說,人類的急智易體現(xiàn)在確切的問題上。
P.S. 適應
通常所說的適應是生物為了生存下去,通過自身變化與周圍環(huán)境達成協(xié)調以繁衍下去的過程。
人類的適應則是生物性和文化性的。
文化適應性是通過改變生活方式的策略達成與自然環(huán)境和諧,比如因紐特人長期與自然環(huán)境互動,創(chuàng)造的獨特的社會文化和習俗就是文化適應性。
但適應性更有兩面性,對工業(yè)社會的過分適應,是對人性的一種壓制,它無視個人的情感,壓抑人的個性以適應工業(yè)社會的高效率高強度工作。
相關評說:
公主嶺市嚙入: ______[答案] 1.有文字記載以前人類歷史,一般被稱為史前時代;人們主要依靠石制和木制工具,過著采集和漁獵. 2.人工取火的成功,農耕、畜牧的發(fā)明,定居生活的實現(xiàn),是人類在史前時代的巨大進步. 一、人類相揖別 1、 古人類學_ 英____...
公主嶺市嚙入: ______ 《寡人之于國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現(xiàn)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論述了如何實行“仁政”以“王道”統(tǒng)一天下的問題.“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為文章點睛之筆,突出了文章主旨:只有實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這種“保民而王”的主張,實際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體現(xiàn). 孟子的思想觀點在今天仍然沒有過時,施行“仁政”,獲得民心,一個國家才不會亂,政府才能穩(wěn)固,在《寡人至于國也》中第三段孟子提出來“實行仁政”的基本途徑:不違農時、發(fā)展生產、解決百姓吃穿問題.在今天政府也將這種觀點落實到實處,從減免農業(yè)稅到實行農業(yè)補貼,解決三農問題.
公主嶺市嚙入: ______ 1、你的江湖第1章游戲攻略2、次要任務3、馬主的馬被搶了,山賊可以回來談,回頭再還馬賞寶.4、客棧老板打完山賊回來后會得到一個修理客棧的任務.他需要在左邊...
公主嶺市嚙入: ______ 王穎莉帶英子進軍營是第15章.在小說中,王穎莉是一個來自山村的年輕姑娘,她和丈夫李向前為了生計到城里打工.在城里,他們遇到了李向前的戰(zhàn)友劉啟明,并得知他們可以到軍營里打工掙錢.
公主嶺市嚙入: ______ 第一章 中心人物是外祖母.她善良、聰明、能干、充滿愛心,是千千萬萬俄羅斯優(yōu)秀女性的代表,對“我”的一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本章末尾用充滿詩意的美好語言描寫了外祖母的肖像和人品,塑造了一個光彩照人的平凡而偉大的人物形象....
公主嶺市嚙入: ______ 已經看的: 2/5=五分之二 已經看的是全書的五分之二 第一天:五分之一 第二天就是 5/2-5/1=5/1 5/1是第二天占全書的量 42/五分之一=210(頁) 全書210頁 兩天看了它的五分之二 就是: 210 * 5/2=84(頁) 不懂請追問
公主嶺市嚙入: ______ 1、第一章 大概就是講,有傳聞說在海上有許多船遭到了不明襲擊.它造成的破壞力相當大.有人說這個可能是飛馳的礁石,也有人說是一種龐大的海洋生物.人們從它造成的破壞,計算出了它的長度,以及行駛速度.有人推測這可能一種海怪. 整個歐洲都陷入一種恐懼中,大家紛紛表示要不惜一切代價除掉這個怪物. .
公主嶺市嚙入: ______ 第一章 十月 開學第一天,可愛的新老師,意外,格拉勃利亞小孩,同窗好友,挺身而出,貧困的母子,少年愛國者; 第二章 十一月 清掃煙囪的小孩,卡隆——我的好朋友...
公主嶺市嚙入: ______ 黑桃從第九章愛上白柳.《我在驚悚游戲里封神》是一部小說,講述了白柳在失業(yè)后被卷入一個無法停止的驚悚直播游戲中,游戲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怪物和蘊含殺意的玩家.在小說第9章的時候,黑桃向白柳表白.
公主嶺市嚙入: ______ 第一章 讓我們走進地理 §1.1 我們身邊的地理知識 地理與日常生活:地理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我們可以了解天氣,廣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況和風土人情等. 地理與生產建設:我們生產活動不能隨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和制約. §1.2 我們怎樣學地理——學會看地圖: 地圖的種類:鳥瞰和平面 地圖的組成:①圖例和注記:介紹每個物體的標志.②方向:用來辨別方向的;有坐標:N為北S為南E為東W為西;無坐標: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經(南北)緯(東西)度確定方向.③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圍大,內容簡單.a.數(shù)字式 b. 文字式 c. 線段式 學會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閱地理辭書 ②咨詢有關人士 ③上網查閱資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