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是指哪二十二個? 十二天干,十二地支,分別是什么
天干地支
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
地支十二:子、丑、寅、卯(mǎo)、辰(chén)、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ū)、亥。
天干地支組合成如下六十個計時序號,作為紀年、月、日、時的名稱,叫“干支紀年法”。
六十甲子
1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辛巳 壬午 癸未
21~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辛卯 壬辰 癸巳
31~40甲午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50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60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用六十甲子依次紀年,六十年一個輪回。干支紀年法的新一年由立春開始。
計算方法:
換算方法
第一種算法:
將公元紀年換算成干支紀年:
不同資料算法有所差異,有的給出公式,但本質(zhì)上是一回事。這里介紹一種簡易直觀的算法。 首先給每個天干、地支一個編號,從頭以4開始循序排下去,天干10后接1,地支12后接1。
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
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
以公元年的尾數(shù)在天干中找出對應(yīng)該尾數(shù)的天干,再將公元紀年除以12,用除不盡的余數(shù)在地支中查出對應(yīng)該余數(shù)的地支,這樣就得到了公元紀年的干支紀年。如2003年,其尾數(shù)為3,對應(yīng)的天干為“癸”;以12除2003得166,余數(shù)為11,對應(yīng)的地支為未。于是2003年的干支紀年為“癸未”年。注意這是指2003年立春之后,立春之前應(yīng)是“壬午”年。趙達先生在“祭文”中指出的時間是“癸未清明”,清明是立春之后的第四個節(jié)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所以趙先生說歲在癸未,而非壬午。
第二種算法:
1. 天干算法:用公元紀年數(shù)減3,除以10(不管商數(shù))所得余數(shù),就是天干所對應(yīng)的位數(shù);
2. 地支算法:用公元紀年數(shù)減3,除以12(不管商數(shù))所得余數(shù),就是地支所對應(yīng)的位數(shù);
天干: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0
地支:子1、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0
特別注意:天干和地支整除所對應(yīng)是末位。
第三種算法:
首先,將天干、地支編號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如要將公元紀年換算成干支紀年,以公元年的尾數(shù)在天干中找出相對應(yīng)。然后,將公元紀年除以12,用余數(shù)在地支中找出所對應(yīng)的地支。這樣,公元紀年就換算成了干支紀年。
如:公元1995年
用該年尾數(shù)5找出對應(yīng)的天干為“乙”;然后,用1995除以12得余數(shù)為3,用余數(shù)3找出相對應(yīng)的地支為“亥”。 那么,公元1995年則為農(nóng)歷乙亥年。
再如:公元1861年
用尾數(shù)1查天干為“辛”,用1861除以12得余數(shù)為1,再用余數(shù)1查找地支為“酉”。那么,公元1861年則為農(nóng)歷辛酉年。
如果某一年的尾數(shù)為0或者用該年除以12的余數(shù)為0,則取天干中的第1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12位“申”。 如:公元120年
尾數(shù)0則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余數(shù)為0,則取地支中的第12位“申”。 那么,公元120年則為庚申年。
如果公元紀年是單個數(shù)字,就用該數(shù)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如:公元6年,則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對應(yīng)的“丙”和“寅”,那么該年則為丙寅年。公元8年則為戊辰年。 公元11年,則取尾數(shù)1對應(yīng)的天干中的“辛”和11對應(yīng)的地支中的“未”。那么,該年則為辛未年。
公元12年則為壬申年。
公元前紀年與干支紀年的換算
將天干、地支編號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7 6 5 4 3 2 1 10 9 8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9 8 7 6 5 4 3 2 1 12 11 10
具體換算方法同一
如:公元前155年
用尾數(shù)5取天干中的“丙”; 155除以12得余數(shù)11,對應(yīng)地支中的“戌”。那么,該年則為丙戌年。
公元前8年則為癸丑年
是指農(nóng)歷每旬的1日、2日,即農(nóng)歷每月的1日2日、11日12日、21日22日
根據(jù)天干地支的說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干。
每個月又分三個部分,1-10日、11-20日、21-30日,十天一循環(huán),十日為一旬。
從1-10日,11-20日,21-30日分別為:甲日,乙日,丙日,丁日,戊日,己日,庚日,辛日,壬日,癸日。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干支紀元法。天干地支的發(fā)明影響深遠,至今依舊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歷法、術(shù)數(shù)、計算、命名等各方面。
擴展資料
干支歷與通常的陽歷(如公歷)不同,后者一個月的時間長度是由人為規(guī)定而與天象無關(guān)。所以干支歷是有中國特色的陽歷,它能反映季節(jié)氣候的變化。
每年,干支歷都能和公歷的日期基本對應(yīng)——因為二者都屬于陽歷,這是農(nóng)歷所做不到的。比如:每年公歷2月4號或5號都是立春,也就是寅月的開始;每年4月4號或5號都是清明,也就是辰月的開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天干地支
時辰干支對照表
以一個干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干對陽支,陰干對陰支(陽干不配陰支,陰干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稱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環(huán)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天干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
天干地支怎么算啊??
一.公元后的:天干:甲4 乙5 丙6 丁7 戊8 己9 庚0 辛1 任2 癸3 如1894年末尾一個數(shù)是4就甲年,依此類推 地支:子4 丑5 寅6 卯7 辰8 巳9 午10和0 未11 申12 酉1 戌2 亥3
天干地支紀年法介紹
5、天干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guī)律性。它顯示了大自然運行的規(guī)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jié)果。中國歷法包含了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運化的規(guī)律。6、年:每個干支為一年,六十個干后,又從頭算起,周而復(fù)始,循環(huán)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
天干地支時辰如何表示?
以一個干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干對陽支,陰干對陰支(陽干不配陰支,陰干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稱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環(huán)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天干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
天干地支二十八星宿是怎么劃分的
1、天干 簡化前十干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簡化后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2、地支 簡化前十二支曰: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zhí)徐、大荒落、敦牂、協(xié)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簡化后十二地支:子、丑、寅、...
十二地支的讀音是什么?
十二天干地支讀音 一、甲(jiǎ),聲母是j,韻母是ǎ,讀作第3聲。二、乙(yǐ),聲母是y,韻母是ǐ,讀作第3聲。三、丙(bǐng),聲母是b,韻母是ǐng,讀作第3聲。四、丁(dīng),聲母是d,韻母是īng,讀作第1聲。五、戊(wù),聲母是w,韻母是ù,讀作第4聲。六、己(jǐ...
月份對應(yīng)的天干地支
以一個天干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干對陽支,陰干對陰支(陽干不配陰支,陰干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稱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環(huán)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天干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
十二天干和十二地支、八卦、二十八星宿分別是什么?
天干地支五行八卦二十八星宿 基礎(chǔ)篇 陽八卦:乾坤艮兌震巽離坎,分別代表:天地山澤雷風(fēng)日月 陰八卦:休傷生杜驚死景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五行:金木水火土 二十八宿分成四大星區(qū),稱作四象,以動物命名之:東方蒼龍:角、亢、氐、房、心、尾、箕等...
天干地支時間表
解:2015年干=5-3=2,2=乙,故2015年天干為乙2015年支=15+3-12=18-12=6,6=未,故2015年地支為未綜上,2015年干支為乙未例:求公元189年干支?解:189年干=9-3=6=己,189年支=(189+7)\/12余4=巳,189年干支為己巳月干支推算:①月干公式:月干=年干x2+月支(和超過10,直接取個位數(shù))②簡化公式:(和...
什么是天支地干??
正確應(yīng)為:天干地支。天干地支,簡稱為干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十干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支曰: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zhí)徐、大荒落、敦牂、協(xié)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簡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
相關(guān)評說:
那曲縣隱患: ______ 傳說天干地支是黃帝時候的大撓氏所創(chuàng).其在運用中有許多神奇的地方,這對現(xiàn)代人來說還是個迷! 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
那曲縣隱患: ______ 天干地支是歷法中用來編排夏歷年號和日期用的.天干共十個字,其排列順序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共有十二個字,其排列順序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那曲縣隱患: ______ 天干是十個符號,分別用十個漢字表示;地支是十二個符號,分別用十二個漢字表示.據(jù)傳本來沒有什么特別的意思,就像字母一樣的記號,由于后來的發(fā)展衍生出很多其他意思.天干有10個,地支有12個.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
那曲縣隱患: ______ 這是中國古代紀年法,天干指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地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的組合構(gòu)成中國的古老歷法,干支紀年法.
那曲縣隱患: ______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
那曲縣隱患: ______ 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叫十個大干. 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十二地支.
那曲縣隱患: ______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是夏歷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歷法用天干、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天干共十個字,因此又稱為「十干」,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字,排列順序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干,乙、丁、己、辛、癸為陰干.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以一個干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干對陽支,陰干對陰支(陽干不配陰支,陰干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稱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環(huán)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那曲縣隱患: ______[答案] 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
那曲縣隱患: ______ 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
那曲縣隱患: ______ 天干 甲: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執(zhí), 巳:大, 午:, 未:, 申: 酉:, 戌: 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