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結(jié)尾的詩句大全
“孤城”結(jié)尾的五言詩句(50句)
1、相攜歸路滑,燈火近孤城。——出自徐璣《江亭臨眺》
2、東流抱孤城,雨洗見春色。——出自曾鞏《和章友直城東春日》
3、數(shù)家藏密樹,一塔峭孤城。——出自王柏《題澤翁小巷》
4、不愁唯黨禍,攜淚向孤城。——出自宋·丁開《可惜》
5、落木露荒山,寒溪繞孤城。——出自范成大《雪後守之家梅未開,呈宗偉》
6、何處埋爾骨,呼號傍孤城。——出自南宋·文天祥《金應(yīng)第一百一十》
7、青秧散廣畝,白水涵孤城。——出自秦觀《喜雨得城字》
8、九派繞孤城,城高生遠思。——出自唐·白居易《早秋晚望,兼呈韋侍郎》
9、我行過漢畤,寥落見孤城。——出自唐·耿湋《旅次漢故畤》
10、重圍逼大敵,六月守孤城。——出自唐·皎然《贈李中丞洪一首》
11、斷云驚晚吹,秋色滿孤城。——出自唐·徐鉉《寄從兄憲兼示二弟》
12、扁舟發(fā)孤城,揮手謝送者。——出自張耒《離黃州》
13、霞文明遠水,鴉點背孤城。——出自馮時行《游東郊以園林無俗情為韻得情字二首》
14、今朝流落處,嘯水繞孤城。——出自唐·呂溫《道州感興》
15、呼號傍孤城,歲月誰與度。——出自唐·杜甫《有懷臺州鄭十八司戶》
16、回首望孤城,浮云一何緬。——出自北宋·王安石《解使事泊棠陰時三弟皆在京師二首》
17、盤根出巨浸,遠色到孤城。——出自唐·許彬《府試萊城晴日望三山》
18、沖寒發(fā)孤城,帶雪入異縣。——出自張耒《過臨淮》
19、路遙經(jīng)幾郡,地盡到孤城。——出自唐·無可《送呂郎中赴滄州》
20、潮聲來萬井,山色映孤城。——出自唐·劉長卿《至德三年春…令聞王…京…五十韻》
21、利成山百丈,直下獨孤城。——出自張嵲《游獨孤城下作》
22、王尊豈非勇,獨自守孤城。——出自戴復(fù)古《客自邵武來言王野使君平寇》
23、寒笳隨宿堡,衛(wèi)甲出孤城。——出自梅堯臣《送謝舍人奉使北朝》
24、閉關(guān)守孤城,惴栗鹿在囿。——出自鄭剛中《代上傅帥十二月二十三日生辰》
25、突兀立孤城,詩中別有情。——出自范仲淹《京口即事》
26、微煙生晚浦,斜日上孤城。——出自宋·鮑當(dāng)《送人南歸》
27、夜?jié)u通廢埭,秋月滿孤城。——出自梅堯臣《魏屯田知楚州》
28、山云迷古寺,曙色照孤城。——出自林用中《自方廣過高臺賦此》
29、暮云埋落日,寒樹夾孤城。——出自釋清晦《登閣》
30、危檻倚孤城,風(fēng)襟俗慮醒。——出自宋庠《北樓三首》
31、聞君棄孤城,猶自握漢節(jié)。——出自唐·獨孤及《代書寄上裴六冀、劉二潁》
32、不愁罹黨禍,攜淚向孤城。——出自丁開《可惜》
33、歸人失舊里,老將守孤城。——出自唐·劉長卿《奉使至申州,傷經(jīng)陷沒》
34、啾啾深眾木,噭噭入孤城。——出自唐·皇甫冉《賦得郢路悲猿》
35、青溪固亡恙,依舊與孤城。——出自葉紹翁《青溪閣》
36、蘆洲隱遙嶂,露日映孤城。——出自唐·丘為《渡漢江》
37、斜日下孤城,長吟出點兵。——出自唐·黃滔《寄邊上從事》
38、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出自唐·杜甫《獨坐》
39、炎洲苦三伏,永日臥孤城。——出自唐·張說《岳州夜坐》
40、青秧發(fā)廣畝,白水涵孤城。——出自蘇軾《殘句風(fēng)師挾帝令》
41、水歸馀斷岸,烽至掩孤城。——出自唐·劉長卿《行營酬呂侍…軍次漢……詩以見諭》
42、雞鳴疑遠墅,鼓動忽孤城。——出自趙蕃《二十八日雪二十九日未已賦詩凡五首》
43、天遙辭上國,水盡到孤城。——出自唐·皇甫曾《送歸中丞使新羅》
44、晴山向孤城,秋日滿白草。——出自唐·耿湋《早次眉縣界》
45、張拳呼殺賊,灑血向孤城。——出自朱虙《濟陽聞變作》
46、遠水對孤城,長天向喬木。——出自唐·王昌齡《酬鴻臚裴主簿雨后北樓見贈》
47、何時凝厚地,幾處映孤城。——出自唐·無可《賦得望遠山送客歸》
48、海風(fēng)吹亂木,巖磬落孤城。——出自唐·羅隱《九江早秋》
49、親朋盡一哭,鞍馬去孤城。——出自唐·杜甫《送遠》
50、一株新柳色,十里斷孤城。——出自唐·劉皂《邊城柳》
“孤城”結(jié)尾的七言詩句(35句)
1、朱甍碧瓦照孤城,杖屨翛然野色清。——出自楊時《和席季成游金鑾寺》
2、秋入江天河漢清,迢迢鐘漏出孤城。——出自唐·羅鄴《別夜》
3、沙冷斷鴻投別浦,風(fēng)高殘漏下孤城。——出自南宋·陸游《夜四鼓睡覺起行檐間觀新作南籬》
4、有勇三子心棱棱,扳弧援甲憑孤城。——出自時少章《大節(jié)堂碑引》
5、長洲南去接孤城,居人散盡鼓噪驚。——出自唐·皎然《武源行贈丘卿岑》
6、日出空江分遠浪,鳥歸高木認孤城。——出自唐·劉滄《送友人游蜀》
7、卻亂宿云尋去路,漸因更鼓辨孤城。——出自陳造《觀山刑鵝夜歸》
8、獨倚闌干意難寫,暮笳嗚咽調(diào)孤城。——出自唐·崔櫓《春晚岳陽言懷二首》
9、三年江上守孤城,日日思歸去未能。——出自吳芾《去郡日寄居諸公作餞即席奉呈》
10、煙中隱隱見孤城,令我思鄉(xiāng)心轉(zhuǎn)劇。——出自元·成廷珪《長江送別圖送周平叔之通州丞》
11、猶念天涯未歸客,瘴云深處守孤城。——出自唐·劉禹錫《酬馬大夫登洭口戍見寄》
12、春風(fēng)疋馬遇孤城,欲吊先賢涕已傾。——出自南宋·陸游《過廣安吊張才叔諫議》
13、亂山入戟擁孤城,一線人爭鳥道行。——出自清·納蘭性德《古北口》
14、路入瀟湘向西去,暮云寒日下孤城。——出自阮閱《過萍鄉(xiāng)》
15、雨余秋色拂孤城,遠目凝時萬象清。——出自唐·吳融《登漢州城樓》
16、昏黃落日戀孤城,嘈雜啼鴉亂市聲。——出自當(dāng)代·錢鐘書《還鄉(xiāng)雜詩》
17、羊角山高鎖戰(zhàn)塵,春風(fēng)吹草綠孤城。——出自汪元量《臨川水驛》
18、平林野水帶孤城,倦客登臨太瘦生。——出自李壁《青云亭》
19、十年戎馬暗萬國,異域賓客老孤城。——出自唐·杜甫《愁》
20、落日英雄滿襟淚,鳳凰倚徙正孤城。——出自岳珂《白水浦懷王建寧》
21、絕巘高頭惟古木,斷崖直下只孤城。——出自趙公碩《積雨初霽乘…飲於云…成一詩醉書》
22、蟬噪古槐疏葉下,樹銜斜日映孤城。——出自唐·王睿《秋》
23、說著睢陽膽已傾,單師曾此控孤城。——出自胡仲弓《張巡廟》
24、遠樹芊芊暮靄平,顧王曾此保孤城。——出自易時敏《顧王遺址》
25、半鉤新月上孤城,還照高樓與江水。——出自周弼《黃鶴樓歌》
26、野水亂流臨古驛,斷煙凝處近孤城。——出自唐·劉滄《春晚旅次有懷》
27、大如角韻來孤城,細似蚓竅蒼蠅聲。——出自樓鑰《風(fēng)琴》
28、病擁琴書專一壑,老攜檄筆赴孤城。——出自劉克莊《聞黃德常除德安倅》
29、雨馀秋色拂孤城,遠目凝時萬象清。——出自唐·吳融《登漢州城樓》
30、一笛西風(fēng)吹落日,滿帆行客背孤城。——出自韓維《句》
31、析骸易子守孤城,六萬惟馀四百人。——出自徐鈞《張巡》
32、看山日日上孤城,不問云昏與雪晴。——出自韓維《奉和運判朝散登樂山亭》
33、猶傳故老守孤城,官軍不到黃河曲。——出自劉子翚《望京謠》
34、古木蒼蒼離亂后,幾家同住一孤城。——出自唐·劉長卿《新息道中作》
35、繞徑寒云拂步生,巑岏青嶂壓孤城。——出自清·梁聯(lián)馨《六盤山詩》
帶“城”的詩句大全(347句)
小編整理了帶“城”的詩句347句,包括“城”開頭的詩句38句;“城”結(jié)尾的詩句89句;“城”在中間的詩句220句。其中帶城的五言詩句180句,包括城開頭的25句,城結(jié)尾的51句,城在中間的104句;帶城的七言詩句167句,其中城開頭的13句,城結(jié)尾的38句,城在中間的116句。帶“城”的五言詩句大全整理了180句帶“城”...
“城中”結(jié)尾的詩句
為您整理了城中結(jié)尾的詩句80句,其中城中結(jié)尾的五言詩句45句,城中結(jié)尾的七言詩句35句。城中結(jié)尾的五言詩句(45句)1、旅食帝城中,不如遠游者。出自唐劉駕《青門路》2、有來凡幾日,相效滿城中。出自唐劉方平《京兆眉》3、昔在帝城中,盛名君一個。出自唐任華《寄杜拾遺》4、寒山天仗外,溫...
“交游”結(jié)尾的詩句
為您整理了“交游”結(jié)尾的詩句57句,其中“交游禪灶”結(jié)尾的五言詩句29句,“交游”結(jié)尾的七言詩句28句。“交游”結(jié)尾的五言詩句(29句)1、仙村莫道遠,枉策招交游。2、應(yīng)嘆舊交游,凋零日如此。3、孤城易水頭,不忘舊交游。4、因貧行遠道,得見舊交游。5、世情今似古,何必謝交游。6、兩家窮...
照結(jié)尾的詩詞句 表示結(jié)束的古詩句
2.求機結(jié)尾的詩句 子夜歌 南北無名 始欲識郎時,兩心望如一。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fēng),曲盡河星稀。我醉君...
“城郭”結(jié)尾的詩句大全
“城郭”結(jié)尾的詩句大全為您整理了“城郭”結(jié)尾的詩句100句,其中“城郭”結(jié)尾的五言詩句50句,“城郭”結(jié)尾的七言詩句50句。“城郭”結(jié)尾的五言詩句(50句)1、日暮不忍歸,風(fēng)埃滿城郭。——出自王禹偁《八絕詩白龍
關(guān)于日落的詩句古詩大全(關(guān)于日落的古詩)
3.關(guān)于落日的古詩 《鄉(xiāng)思》[宋]李 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漁家傲》(范仲淹)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雜曲歌辭·水調(diào)歌第一》 平沙落日大荒西,隴上明星高復(fù)低 白居易 《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絕句·高亭》 好看落日斜銜處,一片春嵐映半環(huán)。 杜牧《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兩...
15條寫盡離別的愛情詩句
經(jīng)典愛情詩句_愛情詩句大全_ 賈平凹名言語錄經(jīng)典名句賞析【一】 1、 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歐陽修《玉樓春》 2、 自君之出矣,寶鏡為誰明?思君如隴水,長聞嗚咽聲。辛弘智《自君之出矣》 3、 箸點歌唇,蔥枝纖手,好個卿卿。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4、 蛛忙鵲懶,耕慵織倦,空做古今佳話。嚴...
含有地名的詩句大全 帶有地名的古詩有哪些
1、《夏日絕句》宋代:李清照 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譯文:活著就要當(dāng)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們到現(xiàn)在還思念項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2、《涼州詞二首》唐代: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單于北望拂云堆...
關(guān)于秋日思念的詩句
何時才能平息邊境戰(zhàn)爭,讓我丈夫結(jié)束遠征。 3.關(guān)于秋天思念的古詩大全 1、清景難逢宜愛惜,白頭相勸強歡娛。——《八月十五日夜同諸客玩月》白居易 2、氣冷魚龍寂,輪高星漢幽。他鄉(xiāng)此夜客,對酌經(jīng)多愁。——《中秋夜南樓寄友人》無可 3、木落雁南渡,北風(fēng)江上寒。—— 《早寒江上有懷》 唐·孟浩然 4、...
帶“水邊”的詩句大全(217句)
帶“水邊”的詩句大全(217句)為您整理了217句帶“水邊”的詩句,其中“水邊”開頭的詩句50句,“水邊”結(jié)尾的詩句55句,“水邊”在中間的詩句112句,供您參考。“水邊”開頭的詩句1、水隔孤城城隔山,水邊時望憶師
相關(guān)評說:
城區(qū)面輪: ______ 小題1:(3分)傍晚.(1分)“吹角”是從聽覺角度描寫,“射雕還”是從視覺角度描寫.(2分,每點1分) 小題2:(4分) 黃葉飄零,秋景令人感傷;孤城吹角,戍邊生活凄涼;牛羊下山,引發(fā)征人鄉(xiāng)思.(答對1點得1分,答對2點得3分,答對3點得4分...
城區(qū)面輪: ______ 送別詩 1、駱賓王 《于易水送人一絕》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崇敬荊軻古今一體,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種激越之情.后兩句寓情于景,景中帶比,荊軻精神千載猶存,還有詩人對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深切感受.沒...
城區(qū)面輪: ______ 四年級上冊 5古詩兩首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 清朝劉鳳誥詠大明湖的詩句. 清風(fēng)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蘇州滄浪亭》歐...
城區(qū)面輪: ______ 從軍行(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賞析 戰(zhàn)士們有思家之緒,這很自然,因為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但戰(zhàn)士的根本價值卻在于他們是祖國安全的捍衛(wèi)者.現(xiàn)在是這樣,古代也是這樣. 王...
城區(qū)面輪: ______ 小題1:A 小題2:C 小題1: 試題分析:詩中所表現(xiàn)出的作者的心情有意象營造的意境決定的,本詩選取了日暮天,霜葉, 獨鳥、渡口、月,漁舟、孤城展現(xiàn)出蕭瑟孤獨的意境. 小題2: 試題分析:應(yīng)該是時間順序
城區(qū)面輪: ______ 您好,在這里很高興為您解答,如若滿意,采納可好?謝謝.關(guān)于黃河的著名詩句(十條)1.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李白《將進酒》 2. “黃河落盡走東海,萬里寫入襟懷間.”李白《贈裴十四》 3.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
城區(qū)面輪: ______ 《從軍行七首·其四》 唐代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城區(qū)面輪: ______[答案] 涼州詞(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注釋】 1、涼州詞:又名《涼州歌》.為當(dāng)時流行的一種曲子(《涼州詞》)配的唱詞.涼州詞在唐代是樂府的常見曲名,多寫邊塞軍旅生活之事. 2、原...
城區(qū)面輪: ______[答案] 涼州詞 唐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據(jù)唐人薛用弱《集異記》記載:開元間,王之渙與高適、王昌齡到酒店飲酒,遇梨園伶人唱曲宴樂,三人便私下約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詩篇的情形定詩名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