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花間詞感受辭藻華麗
《望江南·梳洗罷》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賞評】一首小詞,27個字,以江水、遠帆、斜陽為背景,截取倚樓而望這一場景,以空靈疏蕩之筆塑造了一個望夫盼歸、凝愁含恨的思婦形象。
《商山早行》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賞評】一個人什么時候最孤獨?想家的時候最孤獨。這一天早晨,溫庭筠悄悄起程,為了生計,他要離開自己已經(jīng)視為家鄉(xiāng)的杜陵,去到襄陽。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通過霜、茅店、雞聲、人跡、板橋、月這六個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細膩而又精致地描繪出來。
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如在眼前,字里行間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無奈。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糯,雙雙金鷓鴣。
【賞評】這是一幅唐代仕女圖。
姑娘正在睡懶覺,任憑射入的陽光忽明忽暗地打在自己的臉上,將自己的秀美的容顏照得更加鮮艷。還是起來梳妝吧,懶懶地畫眉,慢慢地梳洗,慢慢地在鬢角插上花,照照鏡子,欣賞一下自己妝扮好的容顏。末了,才發(fā)現(xiàn)自己還要做針線活,可是,今日要繡的卻是那比翼齊飛的鷓鴣,柔情在此刻聚上心頭。
清麗的女子,絕美的語言,卻又透出淡淡的悲傷,這可能就是花間詞中的特質(zhì)吧!
《送人東游》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guān)。高風漢陽渡,初日野門山。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掉還。何當重相見,樽酒慰離顏。
【賞評】送別是幾乎所有唐代詩人都寫過的題材,溫庭筠的送別詩多了幾分慷慨之氣。
這首詩逢秋而不悲秋,送別而不傷別。如此離別,在友人,在詩人,都'不曾引起更深的愁苦。
我盼望著下次再一次相遇,與你舉杯暢飲,撫慰離人的愁顏。
《利州南渡》
澹然空水帶斜暉,曲島蒼茫接翠微。
波上馬嘶看掉去,柳邊人歇待船歸。
數(shù)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
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
【賞評】這是一首如畫般美麗的詩。
這首詩描寫行旅在利州南渡時的所見所感,層次分明,色彩清麗,靜中有動,栩栩如生,特別是頸聯(lián),是被人們傳誦的寫景名句。最后觸景興感,自然真切。
旅途中的風景,總能讓你有新的感觸。
《更漏子·柳絲長》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
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簾幕,惆悵謝家池閣。
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
【賞評】柳絲漸長,春雨愈細,都會勾起心底的閑愁。
又是一個漫漫長夜,更漏一聲接著一聲,打破了夜的靜寂。雅潔的居室內(nèi),女子又在思念著遠方的他。在寂寞的空閨中,女子傷心得死去活來,可不在乎她的人根本無法知曉,也許他正在另一個溫柔鄉(xiāng)中逍遙。女子呀女子呀,何必讓自己沉浸在憂傷中不可自拔。抬起頭看一看,生命還有更豐富而廣闊的內(nèi)容,等待著我們?nèi)ンw味。
沉浸于愛情,是美;沉溺于愛情,是傻。
《瑤瑟怨》
冰筆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輕。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賞評】夜里,最怕的就是失眠。可是詩中的女子,卻怎么也睡不著。
秋天夜里,席被冰冷,無法入眠,天空碧藍如水一般輕柔。瑤瑟之聲遠遠飛過瀟湘去,十二樓中的明月空自放著光明。
這首詩詠閨怨。全詩沒有透出一個“怨”字,只描繪清秋的深夜,主人公凄涼獨居、寂寞難眠,以此來表現(xiàn)她深深的幽怨。
《蘇武廟》
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
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
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
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賞評】愛寫閨情詞的溫庭筠也有自己的偶像,他對西漢的蘇武十分敬
這一年,他瞻仰蘇武廟,寫下此詩。
此詩題為“蘇武廟”,而全篇正面寫廟僅“古祠高樹兩茫然”一句。其他七句,均詠蘇武丁年奉使、幽禁匈奴、與漢使相見、皓首歸國,哭吊茂陵等情事,直似一篇壓縮之蘇武傳。
他贊揚蘇武的不屈于外的民族氣節(jié),實際上寄托的是自己的愛國情懷。晚唐國勢衰頹,民族矛盾尖銳。溫庭筠這首詩塑造了一位“白發(fā)丹心”的漢臣形象,也是自己的理想吧!
《新添聲楊柳枝詞二首》
一尺深紅勝曲塵,天生舊物不如新。
合歡桃核終堪恨,里許元來別有人。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賞評】溫庭筠寫情詩,那是信手拈來。
合歡桃核終堪恨,里許元來別有人巧用諧音的手法,“人”是“仁”的諧音,說“合歡桃核”另有“人”,就是說她的丈夫內(nèi)心里另有新歡的“人”了。這是借鑒了民歌中常用的諧音雙關(guān)的手法寫桃核內(nèi)有“仁”以隱喻合歡之人心中原來別有“人”,富有民間的生活氣息。
“入骨相思知不知”七個字,乃是全篇的點睛之筆。全詩采用諧音雙關(guān)的手法,極吻合女子的身份和心態(tài),有助于造成詩境的深婉含蓄。這些諧音詞蘊含著詩人人為的特定含義和感情色彩,能使語言在表達上更含蓄婉轉(zhuǎn)和饒有風趣;用于表達愛情,則言淺意深,更富有感染力。
《菩薩蠻·滿宮明月梨花白》
滿宮明月梨花白,故人萬里關(guān)山隔。
金雁一雙飛,淚痕沾繡衣。
小園芳草綠,家住越溪曲。
楊柳色依依,燕歸君不歸。
【賞評】家中的思婦想念著遠方的丈夫,為文人墨客提供了多少相思的靈感。
全篇于清綺流麗中彌漫著深長的傷感意味,雖不作激烈情緒迸發(fā)語,但自能以真切濃摯的怨思動人。
即便你在此岸,我在彼岸;即便你在城北,我在城南,你也永遠是我隔岸的溫柔,隔城的眷戀。
50首中學生必背古詩文
(詩文言志)而致力于娛賓遣興的小詞(詞以抒情),有開創(chuàng)風氣之功;歐詞成花間詞之余風,于詞藝提高有...【作者小傳】溫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飛卿,太原人.政治上一生不得意,官僅國子助教.其詩辭藻華麗
相關(guān)評說:
雷山縣半精: ______ 論花間詞派與婉約派的異同 “花間詞派”之名得自于后蜀趙崇祚所編《花間集》.《花間集》收輯溫庭筠、韋莊等18家共500首詞.因其作者大多是蜀人,詞風近似,因此被稱為“花間詞派”.而“婉約派”繼承了晚唐五代“花間派”詞風,是...
雷山縣半精: ______ 更漏子/溫庭筠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 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鑒賞】 這是一首閨怨的詞,溫庭筠作為“花間詞”派的代表,其詞風艷麗,多寫閨中生活....
雷山縣半精: ______ 夢江南(二首)·溫庭筠 (一首)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二首)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上草下頻)洲. 溫庭筠,本名歧,字飛卿,唐...
雷山縣半精: ______ 花間詞把視野完全轉(zhuǎn)向裙裾脂粉,花柳風月,寫女性的姿色和生活情狀,特別是她們的內(nèi)心生活.言情不離傷春傷別,場景無非洞房密室、歌筵酒席、芳園曲徑.此外,雖也寫郊游中的男女邂逅,女道士的春懷,宮女的幽怨等等,但中心仍然是男...
雷山縣半精: ______ 花間詞誕生于晚唐五代,花間詞派作為最早的流派之一在詞的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著巨大的影響.晚唐五代時,南方相對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為詞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相繼出現(xiàn)了西蜀和南唐兩個詞壇中心.五代趙崇祚撰《花間詞...
雷山縣半精: ______ 中唐以來,一些與社會下層接觸較多、文學觀念比較開放的上層文人,對歌詞發(fā)生興趣,亦嘗試著創(chuàng)作,如白居易的《憶江南》,劉禹錫自言的“依曲拍為句”等等.他們的詞清新易懂,由活潑的俗語組成,民歌風味極其濃郁.? 文人開始大量創(chuàng)作歌詞,是唐末五代之事,后蜀趙崇祚編集西蜀詞人的作品為《花間集》.此前文人填詞,不過偶一染指.文人詞之傳統(tǒng),是從“花間”詞開始的.詞從此自巷陌新聲向文人士大夫之雅曲轉(zhuǎn)變.“花間詞人”大都有其“狹邪狂游”的生活經(jīng)歷,“花間詞”內(nèi)容上多述青樓戀情相思,形式上多采用代言體,以下層歌妓為抒情主人公,是“南朝宮體”與“北里倡風”的結(jié)合,其中韋莊的少量詞雖然已由代言體轉(zhuǎn)為直抒胸臆,然數(shù)量之少,可以忽略不計.
雷山縣半精: ______ 溫庭筠是花間詞的代表人物,雖他被尊奉為鼻祖,但這個流派是逐漸從前人那里繼承而慢慢發(fā)揚的,并非他創(chuàng)立的.所以說“溫庭筠的花間詞派形成”是不準確的! 花間詞誕生于晚唐五代,花間詞派作為最早的流派之一在詞的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
雷山縣半精: ______ 《花間詞》的詞作者有:溫庭筠;韋莊;李珣;鹿虔扆;牛希濟等 花間詞是一種活躍在晚唐和五代的漢族詞派,從它的來源《花間集》得名.以溫庭筠為鼻祖
雷山縣半精: ______ 花間詞”是一種早期的詞,從它的來源《花間集》得名. 《花間集》是最早的一部詞總集(也可說是選集),是五代時后蜀廣政三年(941年)趙崇祚所編集,其中包括自晚唐溫庭筠等十八人的作品五百首,共十卷.作品的年代大概從唐開成元...
雷山縣半精: ______ 花間詞派是晚唐五代奉溫庭筠為鼻祖而進行詞的創(chuàng)作的一個文人詞派.產(chǎn)生于西蜀,得名于趙崇祚編輯的《花間集》.主要的詞人還有孫光憲、李珣、牛希濟、溫庭筠、韋莊、皇甫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