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典故是怎么來的? 聽說李白在黃鶴樓看到崔顥題詩擱筆,是怎么一回事?
我想大家對于黃鶴樓這一名樓應(yīng)該都很熟悉,對于唐朝詩人崔顥的那篇《黃鶴樓》更為熟悉,而“崔顥提詩,李白擱筆”的這個典故,就是崔顥所寫的這首千古流傳的名作而引發(fā)的。
唐朝詩人崔顥在游覽黃鶴樓,登上樓欣賞美景時,放眼楚天,有感而發(fā),直抒胸臆,寫下了膾炙人口的黃鶴樓。而之后李白在游覽時,也登上了黃鶴樓。他也被黃鶴樓的美景和遼闊所折服,一時詩興大發(fā),想要提筆寫詩,表達(dá)自己心中的感慨。而正當(dāng)他要揮筆題壁寫詩時,卻看見了崔顥所寫的這首《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當(dāng)他看完唐朝崔顥所寫的詩之后,不禁大為嘆服,自愧不如,為之?dāng)R筆,并且說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在黃鶴樓公園的東邊有一個亭子,亭名叫做“擱筆亭”,亭子名的來源就是“崔顥題詩,李白擱筆”這一典故。其實我覺得李白是真的很喜歡也很佩服崔顥的這首《黃鶴樓》,因為李白后來的《鸚鵡洲》和《登金陵鳳凰臺》這兩首詩中都有很明顯的模仿崔顥的痕跡。
很慶幸中華民族有這么多古跡瑰寶和才子佳人,兩者相輔相成,可以讓我們在欣賞美景時也感受人文文化,了解古時人們的情懷與生活。
在黃鶴樓公園東邊,有一亭名為“擱筆亭”,亭名取自“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一段佳話。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名作:“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詩《贈友人》三首之二后來李白也登上黃鶴樓,放眼楚天,胸襟開闊,詩興大發(fā),正要提筆寫詩時,卻見崔顥的詩,自愧不如只好說:“一拳捶碎黃鶴樓, 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便擱筆不寫了。有個少年丁十八譏笑李白:“黃鶴樓依然無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詩辯解:“我確實捶碎了,只因黃鶴仙人上天哭訴玉帝,才又重修黃鶴樓,讓黃鶴仙人重歸樓上。”
實際上,李白熱愛黃鶴樓,到了無以復(fù)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連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黃鶴樓”。山川人文,相互倚重,崔顥題詩,李白擱筆,從此黃鶴樓之名更加顯赫。后來,李白也仿照《黃鶴樓》寫下《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亭名取自盛唐時期黃鶴樓上“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一段佳話。據(jù)傳,號冠“斗酒詩無敵”的詩仙李白不久也登上黃鶴樓,被壯觀的景色所陶醉,詩興大發(fā)正欲題詩,見到壁上崔顥的題詩,遂擱筆。并說出了這首“一拳打倒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打油詩,浩嘆崔顥的詩太好了。
號冠“斗酒詩無敵”的詩仙李白登上黃鶴樓,被壯觀的景色所陶醉,詩興大發(fā)正欲題詩,見到壁上崔顥的題詩,遂擱筆。
崔顥寫下這首七律之后的某一日,唐代另一位著名詩人李白也來到此地,
趁興登上了黃鶴樓,遠(yuǎn)眺眺望漢陽城、鸚鵡洲,興之所至,欲作詩一首。
在讀到崔顥這首渾然天成的題詩后,李白欽羨不已,大為折服,為之?dāng)渴值溃?br />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竟擱筆而去。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就記載了這則李白登樓欲賦詩卻擱筆而去的故事。
后人有感于此,乃于黃鶴樓東側(cè),修建一亭,名曰擱筆亭,以志其事。
李白的故事
4、李白擱筆 在黃鶴樓公園東邊,有一亭名為“擱筆亭”,亭名取自“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一段佳話。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名作:“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是什么人 李白為什么放棄了題詩的念頭
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詩辯解:“我確實捶碎了,只因黃鶴仙人上天哭訴玉帝,才又重修黃鶴樓,讓黃鶴仙人重歸樓上。”實際上,李白熱愛黃鶴樓,到了無以復(fù)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連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黃鶴樓”。山川人文,相互倚重,崔顥題詩,李白擱筆,從此黃鶴樓之名更加顯赫。
黃鶴樓和李白的關(guān)系100字
李白與黃鶴樓的關(guān)系體現(xiàn)在兩個小故事上:1、李白登上黃鶴樓,放眼楚天,胸襟開闊,詩興大發(fā),正要提筆寫詩時,卻見崔顥的詩,自愧不如只好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便擱筆不寫了。2、開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江蘇揚州),便托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
為什么李白一看到崔顥的詩,嚇得不敢寫詩了?
黃鶴樓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相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李白頓時對崔顥的詩贊不絕口,甘拜下風(fēng)。李白說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他在墻上寫完這兩句就走了。后人為了紀(jì)念李白擱筆,就在這修...
4個關(guān)于李白有趣的小故事是什么?
1、在黃鶴樓公園東邊,有一亭名為“擱筆亭”,亭名取自“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一段佳話。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名作:“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后來李白也...
唐朝詩人崔顥生平簡介,崔顥和李白的故事
后來李白登樓時,也詩興大發(fā),當(dāng)他在樓中發(fā)現(xiàn)崔顥一詩,連稱“絕妙、絕妙!”相傳李白寫下了四句“打油詩”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懷:“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便擱筆不寫了。有個少年丁十八譏笑李白:“黃鶴樓依然無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詩辯解:“...
查找詩人李白名字里的故事?
“白”——不正說出了李花的圣潔高雅嗎?父親靈機(jī)一動,決定把妙句的頭尾“李”“白”二字選作孩子的名字,便為七歲的兒子取名為“李白”。2、在黃鶴樓公園東邊,有一亭名為“擱筆亭”,亭名取自“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一段佳話。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名作:“昔人已...
崔顥是什么人?李白為什么放棄了題詩的念頭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后來李白登樓時,也詩興大發(fā),當(dāng)他在樓中發(fā)現(xiàn)崔顥一詩,連稱“絕妙、絕妙!”相傳李白寫下了四句“打油詩”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懷:“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便擱筆不寫了。有個少年丁十八譏笑李白:“黃鶴樓依然無恙,你...
古代詩人寫詩時的奇聞趣事
1、黃鶴樓 在黃鶴樓公園東邊,有一亭名為“擱筆亭”,亭名取自“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一段佳話。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名作:“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后來...
唐代詩人李白為黃鶴樓作了哪些詩?
李白寫完,擱下筆后悵然而去。“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故事后來被人們傳為佳話,黃鶴樓也因此名氣大盛。因為有了這則故事,雖然那座題寫了這兩首詩文的黃鶴樓在后來被毀,但人們又在黃鶴樓的旁邊,修建了一座亭子,并為這座亭子取了一個有趣的名字,名為“擱筆亭”。在這座亭子入口正門上,掛著一塊...
相關(guān)評說:
北江區(qū)螺旋: ______[答案] 黃鶴樓詩詞首推唐崔顥的《黃鶴樓》 昔 人 已 乘 黃 鶴 去, 此 地 空 余 黃 鶴 樓. 黃 鶴 一 去 不 復(fù) 返, 白 云 千 載 空 悠 悠. 晴 川 歷 歷 漢 陽 樹, 芳 草 萋 萋 鸚 鵡 洲. 日 暮 鄉(xiāng) 關(guān) 何 處 是, 煙 波 江 上 使 人 愁. 據(jù)說李白登臨此樓,也是詩興盎然,當(dāng)他...
北江區(qū)螺旋: ______ 傳說李白登此樓,目睹此詩,大為折服.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此詩素有“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美譽(yù).
北江區(qū)螺旋: ______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注】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漢江.川,平原.漢陽:今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qū),位于...
北江區(qū)螺旋: ______ 據(jù)《極恩錄》記載,黃鶴樓原為辛氏開設(shè)的酒店,一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只鶴,告之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10年,道士復(fù)來,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云天.辛氏為紀(jì)念這位幫她致富...
北江區(qū)螺旋: ______ 1、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 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傳說,是講李白小時候的事.他曾經(jīng)在昌隆縣的象耳山中讀書,有一天,讀書遇到了難處時,屋外傳來一陣歡笑聲.李白走到窗前一看,原來是小伙伴在做游戲.他立刻丟下書,奔了出去. 春天里...
北江區(qū)螺旋: ______ 1.天寶初年,唐玄宗剛寵楊玉環(huán)時,李白結(jié)識了賀知章.賀知章將李白引見給唐玄宗,皇帝見了李白的詩也贊嘆不已,就在金鑾殿上召見李白,當(dāng)詩人遠(yuǎn)遠(yuǎn)步上臺階時,唐玄宗竟然走上前去迎接李白,談起當(dāng)時的政事,李白能當(dāng)場根據(jù)唐玄宗的...
北江區(qū)螺旋: ______ 這個傳說的記載比較詳細(xì),出自《報應(yīng)錄》.原文是:「辛氏昔沽酒為業(yè),一先生來,魁偉襤褸,從容謂辛氏曰:許飲酒否?辛氏不敢辭,飲以巨杯.如此半歲,辛氏少無倦色,一日先生謂辛曰,多負(fù)酒債,無可酬汝,遂取小籃橘皮,畫鶴于壁...
北江區(qū)螺旋: ______ “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這幾句是不是李白寫的?且引用一段相關(guān)文字,一讀便知—— 唐代詩人崔顥的七律《黃鶴樓》出類拔萃,更是成為黃鶴樓題詩中的翹楚.后人仰慕此詩骨氣洞達(dá),自...
北江區(qū)螺旋: ______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此句是出自唐代詩人崔顥 的《黃鶴樓》. 崔顥 崔顥 唐開元年間進(jìn)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寶中為司勛員外郎.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他那首《黃鶴樓》,據(jù)說李白為之?dāng)R筆,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贊嘆.《全唐詩》存其詩四十二首. 所以此便能顯出崔顥的厲害之處,讓李白擱筆,天下并不多存啊 望采納
北江區(qū)螺旋: ______ 黃鶴樓詩詞首推唐崔顥的《黃鶴樓》 昔 人 已 乘 黃 鶴 去, 此 地 空 余 黃 鶴 樓. 黃 鶴 一 去 不 復(fù) 返, 白 云 千 載 空 悠 悠. 晴 川 歷 歷 漢 陽 樹, 芳 草 萋 萋 鸚 鵡 洲. 日 暮 鄉(xiāng) 關(guān) 何 處 是, 煙 波 江 上 使 人 愁. 據(jù)說李白登臨此樓,也是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