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小傳原文 司馬光小傳譯文
1、原文
司馬光,字君實,峽州下縣人也,父池,天章閣特制.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后京,洛間畫以為圖.仁宗寶元初,中進士甲科,性不喜華靡,聞喜宴獨不戴花,同列語之曰:“君賜不可違.”乃簪一枝。
2、譯文
司馬光,字君實,是峽州夏縣人,父親司馬池,擔任天章閣特制.司馬光七歲時,風度一如成人,聽人講《左》,非常喜歡,請他為自己的家人講授,直到了解它的大意.從此手不離書,不知饑渴寒暑.(一天)一群小孩子在庭院玩,一個孩子登上水缸,足下打滑掉入水中,其他人都跑開了,(只有)司馬光搬起石頭砸缸使之破,水迸了出來,孩子得救了.馬光砸缸之后,長安、洛陽的人將這件事用圖畫記載下來,廣為流傳.年齡剛剛滿20歲,生性不喜歡奢華浪費的生活,聽說到別人因為喜事而辦宴席,赴宴時只有他沒有戴花,身邊的人說:“(花是)君王賜戴的,不能違反圣意啊.”他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
宇邰19456051647: 古文:司馬光勤學 譯文司馬光,幼時患記憶不若人,眾兄弟既成誦而游息矣,獨閉門不出,俟能諷誦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手工遠,乃終生不忘也.”我... -
安澤縣油溝: ______[答案] 司馬光是宋哲宗時期的宰相,曾經(jīng)主編《資治通鑒》,是當時的名臣.他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別的兄弟已經(jīng)會背誦了,去玩耍休息了,他卻獨自苦讀,一直到能夠熟練地背誦為止.他自己說:“...
宇邰19456051647: 文言文《司馬光小傳》中“之"的意思 -
安澤縣油溝: ______ 短文中三個"之“都是代詞: ”愛之“一句中”之“代《左氏春秋》;”光持石擊甕破之“中”之“代水甕;”同列語之“中”之“代司馬光. 下附原文及注釋重點: 司馬光,字君實,峽州下縣人也.父池,天章閣待制.光生七歲,凜然①如...
宇邰19456051647: 司馬光小傳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 兒得活
安澤縣油溝: ______ 司馬光搬起石頭砸破缸,水流了出來,孩子得救了.
宇邰19456051647: 一兒登甕的現(xiàn)代翻譯? -
安澤縣油溝: ______ 譯文 司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個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沒,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馬光拿石頭砸開了缸,水從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出自宋代司馬光的《司馬光》原文: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
宇邰19456051647: 宋史·司馬光《破翁救友》翻譯 -
安澤縣油溝: ______ 司馬光,宇君實,號迂叟,是北宋陜州夏縣涑水鄉(xiāng)(今山西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 司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十一月,當時,他的父親司馬池正擔任光州光山縣令,于是便給他取名 "光".司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馬...
宇邰19456051647: 從全文看,司馬光是個怎樣的人?(皆用四字詞語回答) -
安澤縣油溝: ______ 機智過人 孜孜不倦 天資聰穎 淡泊名利
宇邰19456051647: 司馬光救友 文言文 -
安澤縣油溝: ______ 司馬光七歲時,和一群小孩在庭院中嬉戲,一個小孩爬上一個大水缸,失足掉進水缸被水淹沒,眾小孩都丟下他跑了,(而)司馬光抓起一塊石頭將水缸打破,水全流了出來,(那個)小孩子得救了.
宇邰19456051647: 司馬光,字君實的譯文!!十萬火急!!!火燒眉毛了!另加懸賞!!! -
安澤縣油溝: ______ 司馬光 字君實(字和如今的小名差不多)父親名字叫司馬池,任天章閣待制(宋代官名)司馬光7歲時,已經(jīng)像成年一樣(古代成年指弱冠,并非如今的18歲)聽人講《左氏春秋》特別喜歡,了解其大意后回來以后講給家人聽.從那以后,對于...
宇邰19456051647: 《宋史》中司馬光破翁救友如何翻譯啊 -
安澤縣油溝: ______ 司馬光破甕救友 光(司馬光)生七歲,凜然(嚴肅莊重的樣手)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又稱《春秋左氏傳》,相傳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撰),愛之(指代《左氏春秋》),退(回去)為家人講,即了(懂得)其大指(同“旨”,主要意思)...
宇邰19456051647: 三朝名臣言行錄課文及翻譯 -
安澤縣油溝: ______ 【原文】 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譯文】 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別的兄弟已經(jīng)會背誦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馬光卻)獨自苦讀,像董仲舒和孔子讀書時那樣專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夠熟練地背誦為止,(由于)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獲就長遠,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司馬光曾經(jīng)說:“讀書不能不背誦,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獲就多了!”
司馬光,字君實,峽州下縣人也,父池,天章閣特制.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后京,洛間畫以為圖.仁宗寶元初,中進士甲科,性不喜華靡,聞喜宴獨不戴花,同列語之曰:“君賜不可違.”乃簪一枝。
2、譯文
司馬光,字君實,是峽州夏縣人,父親司馬池,擔任天章閣特制.司馬光七歲時,風度一如成人,聽人講《左》,非常喜歡,請他為自己的家人講授,直到了解它的大意.從此手不離書,不知饑渴寒暑.(一天)一群小孩子在庭院玩,一個孩子登上水缸,足下打滑掉入水中,其他人都跑開了,(只有)司馬光搬起石頭砸缸使之破,水迸了出來,孩子得救了.馬光砸缸之后,長安、洛陽的人將這件事用圖畫記載下來,廣為流傳.年齡剛剛滿20歲,生性不喜歡奢華浪費的生活,聽說到別人因為喜事而辦宴席,赴宴時只有他沒有戴花,身邊的人說:“(花是)君王賜戴的,不能違反圣意啊.”他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
相關(guān)評說:
安澤縣油溝: ______[答案] 司馬光是宋哲宗時期的宰相,曾經(jīng)主編《資治通鑒》,是當時的名臣.他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別的兄弟已經(jīng)會背誦了,去玩耍休息了,他卻獨自苦讀,一直到能夠熟練地背誦為止.他自己說:“...
安澤縣油溝: ______ 短文中三個"之“都是代詞: ”愛之“一句中”之“代《左氏春秋》;”光持石擊甕破之“中”之“代水甕;”同列語之“中”之“代司馬光. 下附原文及注釋重點: 司馬光,字君實,峽州下縣人也.父池,天章閣待制.光生七歲,凜然①如...
安澤縣油溝: ______ 司馬光搬起石頭砸破缸,水流了出來,孩子得救了.
安澤縣油溝: ______ 譯文 司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個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沒,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馬光拿石頭砸開了缸,水從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出自宋代司馬光的《司馬光》原文: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
安澤縣油溝: ______ 司馬光,宇君實,號迂叟,是北宋陜州夏縣涑水鄉(xiāng)(今山西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 司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十一月,當時,他的父親司馬池正擔任光州光山縣令,于是便給他取名 "光".司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馬...
安澤縣油溝: ______ 機智過人 孜孜不倦 天資聰穎 淡泊名利
安澤縣油溝: ______ 司馬光七歲時,和一群小孩在庭院中嬉戲,一個小孩爬上一個大水缸,失足掉進水缸被水淹沒,眾小孩都丟下他跑了,(而)司馬光抓起一塊石頭將水缸打破,水全流了出來,(那個)小孩子得救了.
安澤縣油溝: ______ 司馬光 字君實(字和如今的小名差不多)父親名字叫司馬池,任天章閣待制(宋代官名)司馬光7歲時,已經(jīng)像成年一樣(古代成年指弱冠,并非如今的18歲)聽人講《左氏春秋》特別喜歡,了解其大意后回來以后講給家人聽.從那以后,對于...
安澤縣油溝: ______ 司馬光破甕救友 光(司馬光)生七歲,凜然(嚴肅莊重的樣手)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又稱《春秋左氏傳》,相傳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撰),愛之(指代《左氏春秋》),退(回去)為家人講,即了(懂得)其大指(同“旨”,主要意思)...
安澤縣油溝: ______ 【原文】 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譯文】 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別的兄弟已經(jīng)會背誦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馬光卻)獨自苦讀,像董仲舒和孔子讀書時那樣專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夠熟練地背誦為止,(由于)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獲就長遠,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司馬光曾經(jīng)說:“讀書不能不背誦,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獲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