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寇凖是怎么死的
說到寇凖這個人想必大家也知道的還是很給力的,在歷史上也真的是有很多故事的,這個人不簡單的,其實能做到宰相的人當然都是不簡單的,但是但是有人總得有一死的,話說這個寇凖最后是死了的,而且下場十分的慘烈,那么這個人到底是做了什么會變成這樣呢?下面就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看看吧,話說這個寇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才淪落到這個下場的,真的是好悲慘哦!
寇凖是北宋名相,對宋朝功重如山,下場卻悲慘。
寇凖19歲當知縣,30歲升同知院事(二品),后因得罪宋太宗被趕出京城,由于宋太宗離不開他,又把他召回來。宋真宗即位6年后,42歲的寇凖任宰相,45歲被降級趕到陜州,58歲又被召回京,不久后又再次被罷相,逐出京城。寇凖最后屢次被貶,61歲被流放到雷州,雷州環(huán)境惡劣,居住條件差,寇凖抑郁成疾,一年后客死他鄉(xiāng),時年62歲。
最慘的是,死后因為朝廷給的銀子太少,靈柩在返鄉(xiāng)途中,因為沒有足夠的錢,只能倉促葬在洛陽鞏縣,死后十年才遷回故鄉(xiāng)。
寇凖出生于公元961年,是北宋的大功臣,寇凖家世顯赫,因為他的老祖宗在西周武王時立過大功,賜寇姓,公元980年十九歲的寇凖考中進士,到歸州巴東任知縣,后來由于干的不錯,升任鹽鐵判官。
公元989年,寇凖大膽向宋太宗進諫,宋太宗聽后非常生氣,便想離開。寇凖上前拉住宋太宗,勸他坐下,聽他把話說完。事后,寇凖得到宋太宗賞識,太宗說:“得寇凖猶如唐太宗得魏征”,所以寇凖以剛直而出名。
宋太宗離不開寇凖
公元990年,朝廷處理兩樁賄賂案,王淮受賄千萬,罰杖刑并被撤職,但是不久后又恢復原職。而祖吉受賄情節(jié)并不嚴重,卻被判死刑。寇凖知道王淮走了后門,王淮的哥哥是參知政事王沔,心中憤怒不平。
公元991年,大天旱,宋太宗召群臣商討此事,寇凖卻說:“天旱是因為刑罰不公正導致的”,宋太宗很生氣,起身回宮。
后來宋太宗召寇凖詢問情況,寇凖說祖吉和王淮都受賄違反法律,懲罰卻不同,這不公平。于是太宗越來越賞識寇凖,升任寇凖為樞密副使,后改任同知院事(正二品),寇凖開始參與北宋軍國大事。
一次寇凖和溫仲舒外出游玩,路上一瘋子追著他的馬喊萬歲,寇凖的死對頭張遜知道后,告知宋太宗,太宗知道后非常生氣,張遜便添油加醋,最后寇凖被降級,趕到青州任知府。寇凖離開后,宋太宗非常想念他,于是第二年把寇凖召回京,任命為參知政事(二品)。
得罪奸臣王欽若
宋太宗去世,宋真宗即位后,遼軍前后兩次南下侵略北宋。公元1004年,邊境告急,說遼軍又要大規(guī)模入侵了,這時宋真宗聽取參知政事畢士安的意見,任寇凖為宰相。
同年九月遼軍率領20萬大軍向南進攻,這時奸臣王欽若提出遷都,建議逃跑。寇凖卻說提出遷都的人可以殺頭,于是王欽若對寇凖恨之入骨。
后來寇凖建議,讓真宗御駕親征,真宗膽怯。十月遼兵攻下祁州,繼續(xù)向南,怯弱的宋真宗在寇凖的勸導下終于愿意御駕親征,宋真宗在親征途中屢次打退堂鼓,寇凖堅持真宗親征。
宋真宗本來沒有抗敵的決心,于是與遼軍進行談判,遼軍要求宋方歸還“關南之地”,宋方不答應,愿意給遼軍一些經(jīng)濟補償,談判在兩軍對抗中進行,最終按照宋方的條件達成協(xié)議。于是宋真宗就派曹利用去和遼軍談判銀絹的數(shù)量,宋真宗對曹利用說:“萬不得已,一百萬也可以”,寇凖私底下對曹利用說如果銀絹超過30萬,就不要回來見他了。結果談判結束,宋朝每年給遼銀10萬兩、絹20萬匹,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之后契丹人不敢發(fā)動戰(zhàn)爭,寇凖對北宋恩重如山,但是有功之臣卻沒有好的下場。
宋真宗御駕親征回宮后,王欽若就開始策劃扳倒寇凖,他說:“澶淵之盟”其實就是城下之盟,陛下怎么會覺得寇凖有功,不覺得這是恥辱嗎?真宗聽了非常生氣,便開始對寇凖冷淡起來,
在奸臣王欽若多次的攻擊下,公元1006年,寇凖被降級,貶到陜州去做知州。
與丁謂結仇
宋真宗晚年臥病不起,對王欽若與丁謂這幫善于拍馬屁的人言聽計從,公元1019年,丁謂想拉攏寇凖為己用,于是向真宗請求寇凖回朝為相,寇凖的弟子識破丁謂的陰謀,勸他不要去,但是寇凖不聽再次入京。
入京后丁謂開始拉攏寇凖為同黨,一次宴會上,丁謂為寇凖擦沾了些菜湯的胡子,被寇凖當場訓斥,于是丁謂惱羞成怒,發(fā)誓要報仇。
得罪劉皇后
宋真宗生病后,由劉皇后掌管朝中之事,劉皇后什么事都問丁謂。于是寇凖、王旦、向敏上奏真宗,反對劉皇后干政,丁謂專權,要求太子監(jiān)國,并與楊億一起輔政太子,得到真宗的批準。
劉皇后的娘家人犯法,宋真宗下詔赦免,寇凖堅決反對,認為必須按照法律處置,于是寇凖與劉皇后結下仇。
寇凖上奏太子監(jiān)國一事被泄漏,劉皇后便立刻貶寇凖為太子太傅。太監(jiān)周懷政一直和丁謂不和,所以聯(lián)絡同黨殺丁謂,復相寇凖,讓皇太子即位,結果被小人出賣。丁謂知道后喬裝打扮去找曹利用,曹利用帶兵將周懷政俘虜,然后誣陷寇凖企圖謀反,被逐出京城。
客死他鄉(xiāng)
據(jù)《宋史·寇凖傳》記載,寇凖被貶,真宗臥病不知,問左右的人為什么多日沒見寇凖,左右臣僚都不敢回答實情。
寇凖被貶,據(jù)說真宗由于臥病在床不知道,問身邊的人寇凖在哪兒,由于害怕丁謂沒人敢說實情,人人畏懼丁謂,連寇凖離京那天,都沒有人去送行。寇凖被貶后,丁謂如愿以償?shù)漠斏显紫啵≈^為了報復寇凖,將他一貶再貶。
公元1022年忍受冤屈的寇凖被貶去雷州,雷州環(huán)境惡劣,住的地方簡陋無比,公元1023年,到雷州一年后,寇凖由于生活環(huán)境惡劣,加上抑郁過度,一病不起。
公元1023年9月寇凖病故,時年62歲,由于朝廷給的錢太少,只能葬在洛陽,十年后才把靈柩遷回老家。
寇準的政治生涯是怎樣的?
宋朝名相寇準,字平仲,華州下圭阝(今陜西渭南)人。生于公元961年,卒于公元1023年。其祖父寇延良,頗有才學,因遭唐末戰(zhàn)亂,終生布衣。其父寇相,善書畫,能詩文,后晉開運年間中進士第。寇準輔佐宋太宗、宋真宗兩朝,以剛毅清正之風垂范后世,以拯時救世之才報效國家,是一位洞察密機、善斷大事的良相。 寇準由于受書香...
宋朝最強大臣寇準:扯宋太宗衣服,將宋真宗騙上戰(zhàn)場
寇凖是我國古代上的十大忠臣之一,也是十大名相之一。寇準(寇凖)性格耿直,有話直說,就連他的領導宋太宗都說,寇凖就像諫臣魏征一樣 ,“朕得寇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 。別看寇凖性格剛直,但他在行事方面可不“剛”,十分的聰慧。在遼宋問題上,寇凖一心主戰(zhàn),趙恒一心主和,兩人在思想上...
寇準身為一代名相,結局卻那么慘,他做了什么?
丁謂為了討好寇準,去擦拭寇準胡子上的殘羹,但是寇準剛直當場大罵:“你一個堂堂的官員怎么能做這種下人的事情”。丁謂羞慚不已,從此就對寇準恨之入骨,借機借著宋真宗病重,勾結宦官將寇準先是打入監(jiān)獄,然后罷相,最后在丁謂徹底掌權之后,寇準被一貶再貶,直到貶到雷州,也病死在任上。
寇準作為一代名相,是古代大臣的典范,為何最終結局凄慘?
這個時候宋真宗就對寇準又重視了起來,所以別的大臣自然就眼紅,遭受了他們的排擠和嫉妒。但實際上寇準的這些行為,都沒有威脅到這一些大臣的實際利益,但是這一些大臣畢竟想要給自己的官職更添一絲風采,因為寇準的存在,才沒有辦法讓自己升官加職。而且在當時的那個情況之下,宋真宗是生病了,其他有權有...
寇準的簡介
寇準以甲科進士入仕,先授大理寺評事、知縣事,后多次擢升,直至參知政事、同平章事。為官清廉,不拘節(jié)微而善謀大事,在地方以民為本,政績卓著;在朝廷輔佐皇帝安邦治國,為北宋著名政治家、彪炳青史的名相。寇準生于961年七月十四日(8月27日),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進士。淳化五年為參知政事,其政治才能深受宋...
《寇老西兒》講訴了什么?劇情怎么樣?
《寇老西兒》講述的是宋朝太宗年間名相寇準為官清廉,急民所急,不畏強權,大智若愚。他不按牌理出牌,曾“審過葫蘆,問過黃瓜,打過城隍,拷過地瓜”,深得百姓愛戴的故事。【劇情簡介】大宋太宗年間,宋遼兩國開戰(zhàn),楊繼業(yè)率領兩個兒子帶兵將與遼軍展開苦戰(zhàn)。后因寡不敵眾以及潘仁美陷害,戰(zhàn)死...
寇準是十大名相之一,他憑什么能擔此稱號?
這位被宋太宗比作魏征的名相,在當時朝中人心惶惶的時候,力排眾議,督促真宗上前線,取得了勝利,這份眼界,這份魄力,讓我們稱道。關于寇準,有很多軼事,比如說,他年輕的時候寫了一句詩,“到海只十里,過山應萬重”,不料最后過世,真的死在了離海岸十里的雷州,離家鄉(xiāng)萬里,后人感慨一語成讖。
寇王 是什么職位?
北宋名相 寇準 和 王安石 寇準 北宋政治家、詩人。字平仲。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太宗太平興國五年 (980)進士。知巴東縣。真宗時,曾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景德元年(1004),遼軍大舉侵宋,寇準力主抵抗,并促使真宗渡河親征,起了穩(wěn)定局勢的作用。不久,被大臣王欽若排擠罷相。晚年再度被起用。封...
剛正不阿的北宋名相寇準,一生為大宋江山著想,為何會客死他鄉(xiāng)?
他實在是過于剛直,這種性格讓他得罪了很多的人,而且寇準也沒有遇到一個好的君主,不支持自己。寇準在歷史上是一個清廉剛正的丞相,他這一生都奉獻給了大宋朝廷,為宋朝發(fā)展做出了很多的貢獻。寇準這個人的性格其實不適合做丞相,丞相的職責就是幫助君王處理國家的政事,平衡朝中的各種勢力,讓他們達到...
北宋名相寇準的簡介 寇準是怎么計廢太子的?
簡介: , 著名的宰相,歷史上的名相之一,寇準一生最輝煌的事莫過于力勸真宗親征,簽訂澶淵之盟,開啟宋遼數(shù)十年的安定。下面就來看看寇準的小故事吧。>萊國忠愍公寇準,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 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累遷殿...
相關評說:
赫章縣十字: ______ 群山,古木,雙瀑,慈溪
赫章縣十字: ______ 〔寇萊公〕北宋名相寇準,字平仲,華州下(guī,現(xiàn)在陜西渭南)人.19歲中進士,曾任歸州巴東縣的知縣.宋真宗時封萊國公. 〔重陰〕天陰得很. 〔飂飃(liáolì)〕凄冷的樣子. 〔復觀亭名〕再看看秋風亭這個名字.秋風容易喚起凄涼...
赫章縣十字: ______ 寇白門又名寇湄,金陵人,秦淮八艷之一,其寇家是著名的世娼之家,她是寇家歷代名妓中佼佼者,余懷稱她“風姿綽約,容貌冶艷”.“今日秦淮總相值”,是錢謙益對寇白門的才與貌的贊譽.寇白門的一生,充滿了許多傳奇色彩. 《板橋雜記》曰:“白門娟娟靜美;跌宕風流,能度曲,善畫蘭,相知拈韻,能吟詩,然滑易不能竟學”正是由于白門為人單純不圓滑,而決定了她在婚戀上的悲劇. 寇家姊妹總芳菲,十八年來花信迷,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紅淚一沾衣.叢殘紅粉念君恩,女俠誰知寇白門?黃土蓋棺心未死,香丸一縷是芳魂.
赫章縣十字: ______ 北宋名相 富弼、張商英、兜率院、蔡京、寇準、李綱、東方澤、蘇頌、王旦、王曾、呂端、曾公亮、范仲庵、韓琦、司馬光、王安中、嚴嵩、包拯、留夢炎、秦天侯、陳堯佐、管師仁、張齊賢、潘仁美、呂蒙正
赫章縣十字: ______ 宋朝共有**27位**太師.以下是部分太師的簡介:1. 趙普:佐命元勛,開國功臣,去世后被追封為鄭王,配饗太廟,位列昭勛.2. 趙元佐:宋太宗趙光義長子,封楚王,歷任“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同平章事、檢校太師、中書令、尚書左仆射、司徒...
赫章縣十字: ______ 《宋史》上說他幼時“姿表特異,與諸王游玩嬉戲時總是自稱“元帥,看來其領導氣質(zhì)自兒時即已具備
赫章縣十字: ______ 寇準父親寇相,后晉開運中,應辟為魏王府記室參軍.寇準9歲的時候,寇相就死了.
赫章縣十字: ______ 小題1:①靠近 ②(景物)優(yōu)美 ③只,僅 ④闕,通“缺”(4分) 小題2:A(2分) 小題3: 白 云 亭/則 天 下 幽 奇 絕 境 小題4:(1)堂下原先有寇萊公所栽種的柏樹,現(xiàn)在已經(jīng)枯死了.(2)太祖這才明白,終于使用了那個人.(2分) 小題5:扣住“群山環(huán)擁...
赫章縣十字: ______ “杞人憂天”出自《列子》,作者是列子. 列子(大約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戰(zhàn)國年間,享年75歲),戰(zhàn)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 名寇,又名御寇(“列子”是后人對他的尊稱),華夏族,周朝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古帝王列...
赫章縣十字: ______ “寇?”的詞語: 寇讎 寇丹 寇仇 寇盜 寇鈔 寇氛 寇亂 寇邊 寇賊 寇攘 寇戎 寇奸 寇警 寇略 寇虐 寇掠 寇抄 寇萊 寇難 寇心 寇鄧 寇令 寇沒 寇虜 寇鳧 寇竊 寇烽 寇場 寇暴 寇賈 寇敵 寇先 寇戰(zhàn) 寇雉 寇偷 寇逼 寇糧 寇劇 寇剽 寇孽 寇患 寇枿 寇脫 寇害 ...